结构设计原理简答题(1)
川大《结构设计原理(Ⅰ)(上)2410》14秋在线作业1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Ⅰ)(上)2410》14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 结构上的荷载按作用时间的变异可分为三种()
A. 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
B. 永久荷载、可变荷载、静态荷载
C. 可变荷载、偶然荷载、动态荷载
D. 永久荷载、偶然荷载、静态荷载
?
正确答案:A
2. 以下关于楼面和屋面活荷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与雪荷载同时进行组合
B. 积灰荷载应与雪荷载或不上人的屋面均布活荷载两者中的较大者同时考虑
C. 楼梯、看台、阳台和上人屋面的栏杆顶部应按规范的相关规定考虑水平荷载
D. 当采用荷载准永久组合时,应考虑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
?
正确答案:D
3. 下列哪项不是钢筋混凝土塑性铰所具有的特点()
A. 塑性铰开始于受拉区混凝土开裂
B. 塑性铰能承受一定的弯矩
C. 塑性铰具有一定的长度
D. 塑性铰是单向铰。
?
正确答案:A
4. 以下关于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的论述,错误的是()
A. 对于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塑性铰的出现并不一定表明该结构的承载能力丧失
B.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越强
C. 考虑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可降低支座截面弯矩的设计值
D. 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虽配筋率的增加而降低。
?
正确答案:B
5. 单层厂房中可能需要设置的变形缝为()
A. 温度缝、沉降缝、抗震缝
B. 温度缝、沉降缝、抗风缝
C. 沉降缝、抗震缝、抗风缝
D. 温度缝、抗风缝、伸缩缝。
?
正确答案:A。
结构设计原理简答题(1)

钢筋和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原因:1)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的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的作用下能够很好的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钢筋为(1.2×10﹣5)/℃,混凝土为(1.0×10﹣5~1.5×10﹣5)/℃,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不至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徐变:在荷载的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大小:当压应力小于σ≦0.5fc时,徐变大致与应力成正比,各条徐变曲线的间距差不多是相等的,称为线性徐变。
当压应力σ介于(0.5-0.8)fc之间时,徐变的增长较应力的增长为快,这种情况称为非线性徐变。
当压应力>0.8fc时,混凝土的非线性徐变往往是不收敛的。
2)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
加荷时混凝土龄期越短,则徐变越大。
3)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
4)养护及使用条件下的温度与湿度。
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水泥水化作用就约充分,徐变就越小。
混凝土的使用环境温度越高,徐变越大;环境的相对湿度越低,徐变也越大,因此高温干燥环境将使徐变显著增大。
1)受弯构件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第1阶段,梁没有裂缝;第2阶段,梁带有裂缝工作;第3阶段,裂缝急剧开展,纵向受力钢筋应力维持在屈服强度不变。
5)适筋梁破坏-----塑性破坏梁的受拉区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其应力保持不变而应变显著的增大,直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时,受压区出现纵向水平裂缝,随之因混凝土的压碎而破坏。
这种梁破坏前,梁的裂缝急剧开展,挠度较大,梁截面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因而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于塑性破坏。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简答题部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简答题部分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分类,各分类的定义;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称为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由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素混凝土结构;由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 素混凝土、普通钢筋混凝土承载力和受力性能方面的差异素混凝土:破坏时跨中截面受压边缘的压应力远未达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破坏表现为脆性断裂,无明显预兆。
普通钢筋混凝土:RC 梁的承载力比素混凝土梁大大提高,钢筋的抗拉强度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得到充分利用,且破坏过程有明显预兆。
3)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三个条件;① 两者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可以保证两者协同工作;② 温度线膨胀系数相近,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两者之间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差;③ 混凝土对钢筋起到了保护和固定作用,使钢筋不容易发生锈蚀和直接遭受火烧,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和耐火性。
4)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优缺点、缺点能否克服?) ;优点:①材料利用合理;:②可模性好;③耐久和耐火性好维护费用低;④结构整体性好;⑤刚度、阻尼大;⑥材料易获得缺点:①自重大;②抗裂性差;③ 施工较复杂;④ 需要模板;⑤修复、加固难 措施:①轻质混凝土;②纤维混凝土;③高性能混凝土;④钢模板;⑤碳纤维加固5) 钢筋的分类(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表面形状) ;6) 钢筋的强度值取值原则(软钢、硬钢)、塑性指标:软钢 硬钢以条件屈服点作为强度取值的依据。
取残余应变为 0.2%所对应的应力作为无明显流幅钢筋的强度限值,通常称为条件屈服强度。
一般为 0.850。
钢筋的塑性性能:钢筋的两个塑性指标:延伸率/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冷弯性能7) 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和规范取值)。
①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其峰值应力增加,但峰值应变增加,极限应变减小;②上升段曲线相似;③下降段区别较大:强度等级低,下降段平缓,应力下降慢;(等级高的混凝土,受压时的延性不如等级低的混凝土8) 钢筋的冷加工(冷拉和冷拔) ;冷拉 --f y↑但f y′↓:在常温下用机械方法将有明显流幅的钢筋拉到超过屈服强度的某一应力值,然后卸载至零。
结构设计原理简答题整理版

结构设计原理简答题整理版一.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概念及方法:概念:是按规定的标准试件和标准试验方法得到的混凝土强度基本代表值。
测定法: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作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用符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表示。
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概念和方法?概念:按照与立方体试件相同条件下制作和试验方法所得的棱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测定法: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以每边边长为150mm150mm30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20°C±2°C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依照标准制作方法和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作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用符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表示。
三.各种工程结构的形式和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
特点:混凝土材料中的砂、石材料,便于就地取材;混凝土可模性较好,可以根据需要浇筑成各种形状的构件;合理利用钢筋和混凝土,形成的结构整体性、耐久性较好;自重较大、抗裂性较差、修补困难。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特点:节省材料,减小构件截面尺寸,减轻构件自重;在腐蚀性环境下可保护钢筋免受侵蚀;能很好地将部件装配成整体结构;高强度材料的单价高,施工的工序多,要求有经验的、熟练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施工,且要求较多严格的现场技术监督和检查。
圬工结构。
特点:材料易于取材当块材采用天然石料时,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自重一般较大,施工中机械化程度较低。
钢结构。
特点:自重轻;工作的可靠性高;施工效率较高。
使用范围:1) 用于大跨径的的钢桥、城市人行天桥、高层建筑、钢闸门、海洋钻井采油平台、钢屋架等;2) 还常用于钢支架、钢模板、钢围堰、钢挂篮等临时结构中。
四.钢筋和混凝土如何一起工作?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保护钢筋免遭锈蚀,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简答题答案

1. 失效概率p和可靠指标:的意义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何关系?失效概率:结构功能函数Z=R-S<0的概率称为结构构件的失效概率。
可靠指标;设计规范所规定的作为设计结构或结构构件时所应达到的可靠指标即设计可靠指标。
可靠指标越大,失效概率越小,即结构越可靠。
2. 在双筋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在计算A时如果x >b h。
,如何处理失效概率?3、简述对于适筋梁提高混凝土等级与提高钢筋等级相比,对承载力的影响。
4、在计算已知受压钢筋A 'S的非对称大偏心受压构件的受拉钢筋AS时,是否还可令X=E b h0 ?为什么?这时应怎样求AS?5、在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中,什么情况下受拉钢筋AS可NeI f y (h o - a s)计算?大偏心受压构件中,x<2a' s时, 取x=2a' s, 令f y(h。
-a s),对a' s 合力作用点列力矩方程。
6、何谓构件的抗弯刚度?何谓“最小刚度原则”?构件发生单位曲率时所施力上的弯矩叫抗弯刚度。
弯矩越大越不利,采用其最大弯矩绝对值截面处的最小刚度,作为该区段内的抗弯刚度来计算。
7、简述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破坏特征的不同。
大偏心受压情况:受拉破坏:受拉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导致压区混凝土压坏,其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受拉钢筋。
小偏心受压情况:受压破坏:受拉钢筋一般未屈服,受压区混凝土到达其抗压强度,其承载力取决于受压区混凝土及受压钢筋混凝土。
偏心受拉构建受力特点:小偏心受拉:轴向拉力低于As 及As丿之间的受拉构件,混凝土完全不参与工作,两侧As及As 丿均受拉屈服大偏心受拉:取决于靠近偏心拉力一侧的As的数量,As适量时,先屈服,然后裂缝开展,混凝土受压区缩小。
最后,因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及纵向As 丿达到屈服,达到承载力极限。
8、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裂缝等级分为几级?各级的验算条件是什么?三级:一级:b ck- b pc < 0严格要求不岀现裂缝二级:b ck- b pc< Ftk —般要求不岀现裂缝三级:3 max<3 min允许出现裂缝9、张拉控制应力过高或过低将岀现什么问题?张拉控制应力:①过高,易使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超过实际屈服强度而是去回缩性能活发生断裂,构件的开裂荷载与破坏荷载接近,使构件破坏前无明显征兆,构件延性较差。
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

《结构设计原理》A 复习题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的三种形式为少筋梁破坏、 和 。
答案: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的三种形式为少筋梁破坏、 适筋梁 和 超筋梁 。
2.大偏心受压构件的相对受压高度x 应在大于 ,小于 之间变化。
答案:大偏心受压构件的相对受压高度x 应在大于's a 2,小于0h b 之间变化。
3.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有 和 。
答案: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有 保护钢筋不受大气侵蚀 和 保证钢筋与混凝土间良好粘结 。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 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 )A.正确B.错误答案:A2. 混凝土构件受到的压应力越大,其收缩变形也越大。
( )A.正确B.错误答案:B3.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是永久作用标准值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组合。
( )A.正确B.错误答案:B4. 螺旋箍筋柱承载能力的提高是通过使螺旋箍筋受压而间接达到的 。
( )A.正确B.错误答案:B5. 计算T 形截面弯、剪、扭复合受力构件时,翼缘也要分配扭矩。
( )A.正确B.错误答案:A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适量配筋的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
A.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B.抗裂提高很多,承载力提高不多C.均提高很多答案: A2.钢筋与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
A.防火、防锈B.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及保护C.混凝土与钢筋有足够的粘结力,两者线膨胀系数接近D.钢筋抗拉而混凝土抗压答案:C3. 双筋矩形截面应满足b ξξ≤的条件,其目的是( )A.防止超筋破坏B.保证箍筋屈服C.防止少筋破坏D.保证受压钢筋屈服答案:A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什么是极限状态?分为哪几类?有何表现?答案:极限状态是:整体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此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结构设计原理》习题解析

《结构设计原理》习题解析三、名词解释1.抵抗弯矩图答:抵抗弯矩图是指按实际纵向受⼒钢筋布置情况画出的各截⾯抵抗弯矩,即受弯承载⼒Mu沿构件轴线⽅向的分布图形。
2.混凝⼟收缩答:混凝⼟的凝结和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减⼩的现象称为收缩。
3.混凝⼟徐变答:在荷载的长期作⽤下,混凝⼟的变形将随时间⽽增加,亦即在应⼒不变的情况下,混凝⼟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的徐变。
4.可靠性答: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
5.可靠度答: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6.承载能⼒极限状态答:结构构件达到最⼤承载能⼒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
7.正常使⽤极限状态答: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或耐久性能的某项限值的状态。
8.剪跨⽐答:剪跨⽐是反映梁内正应⼒σ和剪应⼒τ的相对⽐值。
9.作⽤效应最不利组合答:所有可能的作⽤效应组合中对结构或结构构件产⽣总效应最不利的⼀组作⽤效应组合。
10.深受弯构件答:钢筋混凝⼟深受弯构件是指跨度与其截⾯⾼度之⽐较⼩的梁。
1. 先张法答案:先张拉钢筋,后浇筑构件混凝⼟的⽅法。
先在张拉台座上,按设计规定的拉⼒张拉预应⼒钢筋,并进⾏临时锚固,再浇筑构件混凝⼟,待混凝⼟达到要求强度后,放张,让预应⼒钢筋回缩,通过预应⼒钢筋与混凝⼟之间的粘结作⽤,传递给混凝⼟,使混凝⼟获得预压应⼒。
2. 预应⼒损失答案:由于施⼯因素、材料性能和环境条件等的影响,钢筋中的预应⼒会逐渐减少,这种预应⼒钢筋的预应⼒随着张拉、锚固过程和时间推移⽽降低的现象称为预应⼒损失。
3. 部分预应⼒混凝⼟结构答案:部分预应⼒混凝⼟结构是指构件在作⽤(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的受拉边缘可出现拉应⼒的预应⼒混凝⼟结构,其预应⼒度⼤于0,⼩于1。
4. ⽆粘结预应⼒混凝⼟梁答案:⽆粘结预应⼒混凝⼟梁是指配置的主筋为⽆粘结预应⼒钢筋的后张法预应⼒混凝⼟梁。
753结构设计原理简答题的复习

一、简答题1.碳素钢的含碳量与钢材的强度、塑性以及可焊性有何关系?答: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提高,塑性降低,可焊性变差。
2.对于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应力—应变曲线,我们可以在曲线上得到弹性极限答p σ 、屈服强度s σ 和抗拉极限强度b σ ,请简单阐述你对以上三个值得理解。
答:弹性阶段最高点所对应的应力称为弹性极限p σ。
工程上取屈服阶段的最低点作为规定计算强度的依据,称为屈服强度,以s σ表示。
对应于强化阶段最高点的应力就是钢筋的抗拉极限强度,以b σ表示。
3.影响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因素有?答: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环境湿度,氯离子入侵等。
4.请列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混凝土轴心抗压设计值,三者间的大小关系。
答:在书本P20,P215.混凝土徐变的定义是什么?请写出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因素(写出3点)。
答: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影响因素有 1.应力条件 2.加荷龄期 3.周围环境 4.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越多,徐变越大;水灰比越大,徐变越大。
5.材料质量和级配好,弹性模量高,徐变小。
6.构件的体表比越大,徐变越小。
6.对于简支钢筋混凝土梁,纵向主筋通常配置在截面中性轴以下,请简单说明主筋为什么要配置在中性轴以下。
答:为了提高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充分发挥混泥土的优越抗压作用。
7.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受力力学性能不同的材料,之所以能可靠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主要机理是?答:1.有良好的黏结力2.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3.防止钢筋的锈蚀。
8.作用效应组合中,基本组合的定义是什么?答:指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设计值效应的组合9.对于受弯构件而言,T形截面梁与矩形截面梁相比,其优点是?答:承载力不会降低,节省混凝土,减轻构件自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和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原因:
1)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的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的作用下能够很好的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钢筋为(1.2×10﹣5)/℃,混凝土为(1.0×10﹣5~1.5×10﹣5)/℃,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不至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
徐变:在荷载的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
的徐变。
影响徐变的主要因素:
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大小:当压应力小于σ≦0.5fc时,徐变大致与应力成正比,各条徐变曲线的间距差不多是相等的,称为线性
徐变。
当压应力σ介于(0.5-0.8)fc之间时,徐变的增长较应力的增长为快,这种情况称为非线性徐变。
当压应力>0.8fc时,混凝土的非线性徐变往往是不收敛的。
2)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
加荷时混凝土龄期越短,则徐变越大。
3)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
4)养护及使用条件下的温度与湿度。
温度越高,湿度越大,水泥水化作用就约充分,徐变就越小。
混凝土的使用环境温度越高,徐变越大;环境
的相对湿度越低,徐变也越大,因此高温干燥环境将使徐变显著增大。
1)受弯构件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是:第1阶段,梁没有裂缝;第2阶段,梁带有裂缝工作;第3阶段,裂缝急剧开展,纵向受力钢筋应力维持在屈服强度不变。
5)适筋梁破坏-----塑性破坏
梁的受拉区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其应力保持不变而应变显著的增大,直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时,受压区出现纵向水平裂缝,随之因混凝土的压碎而破坏。
这种梁破坏前,梁的裂缝急剧开展,挠度较大,梁截面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因而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于塑性破坏。
6)超筋梁破坏-----脆性破坏
当梁截面配筋率ρ增大,钢筋应力增加缓慢,受压区混凝土应力有较快的增长,ρ越大,则纵向钢筋屈服时的弯矩My月趋梁破坏时的弯矩Mu,这意味着第三阶段缩短。
当ρ增大到使My=Mu时,受拉钢筋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几乎同时发生,这种破坏称为平衡破坏或界限破坏,相应的ρ值被称为最大配筋率ρmax。
7)少筋破坏----脆性破坏
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即开裂弯矩Mcr趋近于受拉区钢筋屈服时的弯矩My,这意味着第二阶段的缩短,当ρ减小到使Mcr=MY时,裂缝一旦出现,钢筋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
3-5 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受力主要特点是什么?
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Ⅰ阶段:梁混凝土全截面工作,混凝土的压应力和拉应力基本上都呈三角形分布。
纵向钢筋受拉应力。
混凝土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第Ⅰ阶段末:混凝土受压区的应力基本上仍是三角形分布。
但由于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变形的发展,拉应变增长较快,根据混凝土受拉时的应力----应变曲线,拉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为曲线形。
这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变临近极限拉应变,拉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表示裂缝即将出现,梁截面上作用的弯矩用Mcr表示。
第Ⅱ阶段:荷载作用弯矩到达Mcr后,在梁混凝土抗拉强度最弱截面上出现了第一批裂缝。
这时,在有裂缝的截面上,拉区混凝土退出工作,把它原承担的拉力转给了刚劲,发生了明显的应力重分布,钢筋的拉应力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加;混凝土的压应力不再是三角形分布,而形成微曲的曲线形,中和轴位置向上移动。
第Ⅱ阶段末:钢筋拉应变达到屈服时的应变值,表示钢筋应力达到其屈服强度,第Ⅱ阶段结束。
第Ⅲ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钢筋的拉应变增长很快,但钢筋的拉应力一般仍维持在屈服强度不变(对具有明显流幅的钢筋)。
这时,裂缝急剧开展,中和轴持续上升,混凝土受压区不断缩小,压应力也不断增加,压应力图成为明显的丰满曲线形。
第Ⅲ阶段末:这时,截面受压上边缘的混凝土压应变达到其极限压应变值,压应力图呈明显曲线形,并且最大压应力已不在上边缘而是在距上边缘稍下处,这都是混凝土受压时的应力---应变图所决定的。
在第Ⅲ阶段末,压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耗尽,在临界裂缝两侧的一定区段内,压区混凝土出现纵向水平裂缝,即随着混凝土的被压碎,梁破坏,在这个阶段,纵向钢筋的拉应力仍维持在屈服强度。
4-1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沿斜截面破坏的形态有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沿斜截面破坏的形态有1)斜拉破坏;2)剪压破坏;3)斜压破坏。
斜拉破坏:这种破坏发生突然,破坏荷载等于或略高于主要斜裂缝出现时的荷载,破坏面较整齐,无混凝土压碎现象。
这种破坏往往发生于剪跨比较大
(m>3)时。
剪压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大,梁的剪弯区段内陆续出现几条斜裂缝,其中一条发展为临界裂缝。
多见于剪跨比为1≤m≤3的情况中。
斜压破坏:当剪跨比较小(m<1)时,首先是荷载作用点和支座之间出现一条斜裂缝,然后出现若干条大体相平行的斜裂缝,梁腹被分割成若干个
倾斜的小柱体。
随着荷载的增大,梁腹发生类似混凝土支柱体被压坏
的情况,破坏时斜裂缝多而密,但没有主裂缝,称为斜压破坏。
剪压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大,梁的剪弯区段内陆续出现几条斜裂缝,其中一条发展为临界裂缝。
临界斜裂缝出现后,梁承受的荷载还能继续增加,而
斜裂缝伸展至荷载垫板下,直到斜裂缝顶端(剪压区)的混凝土在正
应力σx,剪应力τy的共同作用下被压酥而破坏。
破坏处可见到很
多平行的斜向短裂缝和混凝土碎渣。
这种破坏称为剪压破坏。
多见于
剪跨比为1≤m≤3的情况中。
1)为了保证在使用荷载作用下,螺旋箍筋混凝土保护层不致过早的剥落,螺旋箍筋柱的承载力计算值按式γ。
Nd≤Nu=0.9(ƒcdAcor+KƒsdAso+ƒˊsdAˊ
3.3.3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
什么是ξb:当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钢筋达到屈服应变ξy而开始屈服时,受压区混凝土边缘也同时达到其极限压应变ξcu而破坏,此时被称为界限破坏。
剪跨比:剪跨比m是影响受弯构件截面破坏形态和抗剪能力的主要因素。
剪跨比m实质上反映了梁内正应力σ与剪应力τ的相对比值。
3、简述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采用了哪些基本假定?
答:①截面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②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③材料应力应变物理关系,混凝土受压时应力应变曲线是由一条二次抛物线和水平线组成的曲线,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多采用简化的理想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为斜直线和水平线④压区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假定
翼板有效宽度b f’:
(1)计算跨径的1/3
(2)相邻两梁的平均间距
(3)b+2b h+h f’,h h/b h<1/3时,取b+6h h+12h f’
边梁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取相邻內梁翼缘有效宽度之半加上边梁肋宽度之半,再加上6倍的外侧悬臂板平均厚度,或外侧悬臂板实际宽度中的较小者之和。
对于无腹筋梁,斜裂缝出现后,梁内的应力状态有哪些变化?
答:斜裂缝出现前,剪力由梁全截面抵抗。
但斜裂缝出现后,剪力仅由剪压面抵抗,后者的面积远小于前者。
所以斜裂缝出现后,剪压区的剪应力显著增大;同时,剪压区的压应力也要增大。
这是斜裂缝出现后应力重分布的一个表现。
斜裂缝出现前,截面纵筋拉应力由截面处的弯矩所决定,其值较小。
在斜裂缝出现后,截面处的纵筋拉应力则由剪压面处弯矩决定。
后者远大于前者,故纵筋拉应力显著增大,这是应力重分布的另一个表现。
界限状态:当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应变εv时,受压边缘混凝土也刚好达到极限压这就是界限状态。
应变值εcu
,
剪跨比:剪跨比m是影响受弯构件截面破坏形态和抗剪能力的主要因素。
剪跨比m实质上反映了梁内正应力σ与剪应力τ的相对比值。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计算中,考虑构件长细比增大的附件效应使构件承载力降低的计算系数称为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用符号ψ表示。
(稳定性系数就是长柱失稳破坏时的临界承载力力Pl与短柱压坏时的轴心力Ps的比值,表示长柱承载力降低的程度。
稳定性系数ψ主要与构件的长细比有关,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率ρ对其影响较小。
影响的主要因素:稳定系系数ψ主要与构件的长细比有关,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率ρ)
平截面假定:是指混凝土结构构件受力后沿正截面高度范围内混凝土与纵向钢筋的平均应变呈线性分布的假定。
而开始屈服时,受压区混凝土边当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刚劲达到屈服应变ε
y
缘也同时达到其极限压应变ε
而破坏,此时被称为极限破坏。
cu
在混凝土凝结和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