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晕厥的病因有哪些
劳工晕厥的病因与预防范本(二篇)

劳工晕厥的病因与预防范本劳工晕厥是指在工作场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昏倒或失去意识的状况。
劳工晕厥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病因多种多样,包括体力负荷过重、缺乏饮食和水分、过度疲劳、高温环境等。
在预防劳工晕厥方面,必须采取综合的措施应对。
一、病因分析:1. 体力负荷过重:劳动强度过大,长时间连续工作,会导致身体体力透支,血液中的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引发晕厥。
2. 缺乏饮食和水分:由于工作原因或制度限制,劳工可能无法及时进食和补充水分,导致血液中的液体和电解质不足,引起晕厥。
3. 过度疲劳:连续长时间工作,缺乏休息,长期睡眠不足等,会导致身体疲劳,神经功能紊乱,从而诱发晕厥。
4. 高温环境:在高温或高湿度的环境中工作,容易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过多,出现中暑和晕厥等症状。
5. 其他原因:如药物滥用、体温过高、心血管疾病等都可能导致劳工晕厥。
二、预防措施:1.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劳工所工作的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湿度,避免过高温度或湿度对劳工的影响。
2.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过长时间连续工作,应适当设置休息时间,让劳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来恢复体力和精神状态。
3. 健康饮食和补水:提供充足、均衡的饮食供应,保证劳工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
同时,要保证劳工有足够的饮水机会,及时补充体内的液体和电解质。
4.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向劳工宣传和普及防晕厥的知识和技巧,使他们能够正确识别和应对晕厥的症状。
5.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建立完善的劳动保护机制,使劳工能够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报告和反应工作中可能导致晕厥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6.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为劳工提供定期的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劳工个体特殊的健康问题,以避免劳工晕厥的发生。
7. 适当减轻体力负荷: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和工作安排,减轻劳工的体力负荷,防止过度疲劳导致晕厥。
8. 提供急救和救治设施:在劳工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以便在劳工晕厥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急救和救治。
晕厥56例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晕厥56例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徐玉龙;管建国;宗桂荣;刘松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年(卷),期】2016(019)005
【摘要】晕厥,也称昏厥,是由于大脑的血流量不足引此的短暂意识丧失,其具突然发病,持续时间短,自发性和意识完全恢复的特点.国外报道有40%的人有过晕厥史,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及时就诊明确病因.晕厥可能由一些良性原因导致,然而,也可能是危及生命的危险信号.目前常见晕厥原因有:(1)神经介导反射性晕厥:是普通人群中最常见的原因.此型晕厥常发生在令人不快的光、声、气味和疼痛刺激后发生,同时也易出现在长时间站立或拥挤,热的地方.
【总页数】2页(P542-543)
【作者】徐玉龙;管建国;宗桂荣;刘松
【作者单位】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合肥230011;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合肥230011;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合肥230011;中共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2
【相关文献】
1.儿童晕厥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2.118例晕厥患者临床病因分析及治疗转归
3.102例晕厥儿童病因学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4.102例晕厥儿童病因学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5.儿童及青少年运动性晕厥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导致心源性晕厥的8大类病因

导致心源性晕厥的8大类病因作者:来源:《健康管理》2016年第12期心源性晕厥是指由心脏疾病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短暂意识障碍综合征。
心源性晕厥的病死率可达 18%~33%,在临床上应引起特别关注。
其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慢快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诱发的晕厥,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易造成反射性心动过缓或低血压,伴或不伴有原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晕厥。
治疗须根据心律失常的性质、严重程度及基础疾病。
该类患者如应用治疗伴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洋地黄、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拮抗剂和胺碘酮等作用于细胞膜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会加重或诱发窦性心动过缓的药物而导致心脏停搏性晕厥。
这类情况在老年人群中常见。
由于老年患者常会合并多种疾病,所以停用这些药物是预防晕厥的重要手段。
若药物治疗不理想,需进行心脏起搏。
目前经导管消融治疗发展快速,但主要应用于慢快综合征的治疗中,而未在晕厥治疗中受到重视。
二、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与晕厥密切相关。
患者以次级起搏点维持心律。
次级起搏点起搏频率较慢,一般在25~40次/分。
当次级起搏点延迟起搏时,使脑灌注不足而引发晕厥。
暂时性严重的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除应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外,还可以采用临时心脏起搏。
有研究表明,起搏治疗可显著提高心脏阻滞患者的生存率并防止晕厥复发,起搏治疗有可能挽救束支阻滞和间歇性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而致晕厥的患者。
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很少引起晕厥,但室性心动过速常引起晕厥。
引起晕厥的主要因素包括心动过速的频率、血容量、体位、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及外周血管反射性代偿作用、正在应用的药物等。
导管消融可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晕厥者的治疗。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导致的晕厥较常见。
药物引起的Q-T间期延长,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
心脏正常或有心脏病心功能轻度受损的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性晕厥应首选药物治疗,如胺碘酮或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心功能差者则应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晕厥的诊治指南

晕厥的诊治指南晕厥是指突然发生的、短暂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所导致的意识丧失和倒地的症状。
晕厥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并且涉及到多种原因和诊治方法。
本文将就晕厥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晕厥的常见病因和分类:1. 神经反射性晕厥神经反射性晕厥是指由于神经反射性机制的异常引起的晕厥。
最常见的神经反射性晕厥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和直立性低血压。
2. 心脏性晕厥心脏性晕厥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所致的晕厥。
常见的心脏性晕厥包括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心肌病和冠心病等。
3. 立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立位性低血压是指由于体位改变引起的血压骤降所致的晕厥。
正常情况下,改变体位时,人体会通过神经支配来保持血压平稳,但在立位性低血压患者中,这种调节机制失效。
4. 药物性晕厥某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物、利尿剂等)会引起晕厥。
这种晕厥多发生在药物剂量刚刚调整时或者患者处于过度用药状态时。
5. 其他原因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也可能引起晕厥,如代谢性疾病、低血糖、低氧血症等。
这些情况的晕厥通常是病情严重的体征之一。
二、晕厥的诊断流程:1. 病史采集在诊断晕厥时,重要的一步是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来确定晕厥的原因。
医生应该询问病人晕厥的时机、频率、持续时间、旁证症状等。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进一步明确患者病情的重要环节。
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观察皮肤色泽和水肿情况等。
3.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ECG在诊断心脏相关的晕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ECG结果,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心律失常。
4.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电解质、血糖和肝肾功能等指标,从而进行综合评估。
5. 倾斜试验(Tilt table test)倾斜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将患者固定在特制的试验台上,然后迅速将试验台倾斜,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晕厥症状。
三、晕厥的治疗方法:1. 针对病因治疗针对晕厥的具体病因进行治疗是最根本的方法。
晕厥的名词解释医学

晕厥的名词解释医学晕厥,也被称为失去知觉和昏厥,是一种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通常伴随着突然倒地和肌肉紧张。
这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代谢异常等。
本文将从医学角度对晕厥进行名词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症状的本质。
一、晕厥的定义与症状晕厥是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的意识丧失,持续时间一般在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
晕厥患者在发作时通常会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恶心、眼花等前兆症状,随后视力变模糊或完全丧失、听力减弱或完全丧失、肌肉变得紧张等。
晕厥发作往往发生在坐立位,但有时也可发生在运动或站立尤其是长时间站立时。
二、晕厥的种类和原因晕厥可分为多种类型,其原因也各不相同。
常见的晕厥类型包括神经介导性晕厥、心脏性晕厥、姿势性低血压和代谢性晕厥。
神经介导性晕厥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被称为血管舒张性晕厥。
它由于血压突然下降或血容量减少而引起,常见于长时间站立、站起或情绪激动时。
心脏性晕厥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或心脏节律紊乱等心脏问题引起的。
这种类型的晕厥通常在剧烈运动、紧张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时发生。
姿势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改变时(例如从躺平位或坐位迅速站起)引起的一种晕厥状况。
这是由于立即改变体位引起血液在体内的重新分配而导致的。
代谢性晕厥是由于代谢异常(如低血糖、低氧血症)引起的晕厥。
这种类型的晕厥往往与患者本身的疾病有关,如糖尿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等。
三、晕厥的诊断方法针对晕厥症状的广泛性,医生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此外,一些辅助性检查也有助于对晕厥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例如进行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头部核磁共振成像(MRI)以及血液和尿液检查等。
四、晕厥的治疗与预防治疗和预防晕厥的方法针对性强,取决于晕厥的具体类型和根本原因。
对于神经介导性晕厥,建议患者在发作前改变体位、定期运动、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避免过度疲劳。
对于心脏性晕厥,治疗主要包括控制心脏病的症状和原因,例如药物治疗、手术或心脏起搏器等。
昏厥是怎么回事

昏厥是怎么回事昏厥是我们日常中常见的一种突发疾病,但我们对于昏厥的原因又了解多少,有人突发昏厥时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下面小编就来逐一告诉你。
昏厥的原因:昏厥是大脑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发作时患者因为肌张力消失不能维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1、脑部供氧不足医学上将突然晕倒叫做昏厥,这是一种忽然之间的意志力丧失,而经历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有些人昏倒几分钟能自己醒来,而有些人不能。
大多数的昏厥是因为大脑的供氧出现问题所导致的,这种类型的昏厥,一般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意识,所以,如果是在短时间内的晕厥,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2、低血糖症现在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其实都有比较严重的低血糖症,比如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习惯不吃早饭。
因此,低血糖症其实就会很容易出现突然晕倒的症状,一旦出现这个问题,吃一些含有糖分的高的食物,比如白糖和蜂蜜等,就能暂时有效的缓解这个问题。
3、贫血很多贫血的人也同样会有可能突然晕倒,这类人在突然晕倒以后,往往需要进医院打点滴以后才能醒来,通过普通的方式是无法醒来的,所以,其实贫血的人为了避免这种突然的晕倒,就必须要为自己补充更多的营养才可以,当身体中的营养达到了一定的数值,那么自然就不会出现贫血的问题了,补充身体中的铁元素也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应该对突发昏厥的情况:大家可以掌握如下原则:1、看到有人倒下,先别忙着扶,首先检查意识是否清醒,可轻拍双肩,大声询问,如“您怎么了”,并观察对方的反应。
2、如果跌倒者意识不清楚,再查有没有呼吸,方法是看胸部是否有起伏。
没有呼吸,一般就没心跳了,应马上使其平躺,用掌根在其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连续快速用力按压。
按压的深度应达到胸部厚度的1/3,成人一般为5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
如果没有受过正规的急救培训,可不做人工呼吸。
这时旁人应立即打120求助。
3、如果跌倒者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应让病人保持侧卧位,最好右侧卧位,目的是避免舌头后坠及呕吐物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
晕倒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引起

晕倒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引起晕倒是指突然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通常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
引起晕倒的原因有很多种,如下所述。
1.低血压:低血压是指血压过低,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低血压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药物副作用、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等。
常见的低血压症状包括头晕、乏力、晕倒等。
2.高血压:高血压是指血压过高,容易引起脑血管病变。
当血管破裂或阻塞时,会导致大量血液无法供应到大脑,从而引起晕倒。
3.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是指大脑血液供应不足,通常由于脑血管的阻塞或狭窄引起。
当大脑部分区域的血液供应中断时,会导致短暂或长时间的意识丧失,进而引起晕倒。
4.心脏病:心脏病是指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血液供应不足。
当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大脑时,会引起晕倒。
5.血糖异常:低血糖或高血糖都可能导致晕倒。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过低,通常由于胰岛素过多或饮食不当引起。
高血糖是指血糖浓度过高,通常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
血糖异常会导致脑细胞供能不足,导致晕倒的发生。
6.脑部疾病:脑部疾病如脑肿瘤、中风、脑震荡等,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神经传导受阻,从而引起晕倒。
7.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由于体位改变(如站起时)引起的血压下降。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血液无法迅速供应到脑部引起的。
8.缺氧:缺氧是指身体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
缺氧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高原反应等。
当大脑组织无法获得足够氧气时,会出现晕倒的症状。
除上述原因外,其他因素如药物副作用、体力活动过度、焦虑、紧张等也可能引起晕倒。
晕倒是一个临床症状,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检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如果您或他人出现晕倒的症状,请及时就医。
晕厥(昏厥,意识缺失,晕阙)

晕厥(昏厥,意识缺失,晕阙)【病因】(一)发病原因晕厥的病因分类尚不统一。
一般根据病因而将晕厥分为不同的类型。
包括:①血管舒缩障碍性晕厥;②心源性晕厥;③脑源性晕厥;④药源性晕厥;⑤代谢性晕厥;⑥物理因素引起的晕厥;⑦其他。
也有学者简单地概括为:心源性晕厥、非心源性晕厥和不明原因性晕厥。
国内卢亮认为,按照病因,可将晕厥分为4大类:①低血压性晕厥;②心源性晕厥;③脑血管性晕厥;④多因素性及其他类型晕厥。
国内唐其柱等认为,脑源性晕厥实际上是指脑血管病性晕厥,与其他血管病如高血压、大动脉炎等可归入同一类型。
因此,作者认为可将晕厥分为以下4类:①血管运动失调性晕厥;②心源性晕厥;③血管病性晕厥;④其他,包括代谢性晕厥,药源性晕厥等。
具体内容如下:①血管运动失调性晕厥:血管抑制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颈动脉窦综合征、反射性晕厥、受体功能亢进症、晕厥性癫痫、吞咽性晕厥等。
②心源性晕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室性心动过速、长Q-T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主动脉口狭窄、心脏黏液瘤、原发性心肌病、继发性心肌病、冠心病、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心脏球瓣样血栓、起搏器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
③血管病性晕厥:高血压、大动脉炎、主动脉夹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脑动脉硬化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等。
④其他:A.代谢性晕厥:低血糖、过度换气综合征、低血钠性晕厥等。
B.药源性晕厥:奎尼丁晕厥、阿霉素性晕厥、哌唑嗪首剂综合征等。
C.其他: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裂孔疝、肺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颈心综合征、热晕厥、运动性晕厥等。
(二)发病机制晕厥发生的最基本原因是暂时性脑供血量不足,所以了解一些脑血流量的有关问题,对于进一步认识晕厥是有益的。
成人脑重约1500克,占体重的2%~2.5%。
而脑部血流量却占全身血流量的15%,脑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儿童高达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导致晕厥的病因有哪些
晕厥是一种突发而短暂的意识丧失,系由一过性大脑缺血所致。
此症以老年人较为常见,中年人也可发生。
一般情况下,多数患者在病情发作后,随着机体血液循环功能的改善,脑部有了较多的血液供应后,仅数秒或数分钟其症状会自然消失。
但大部分情况下,晕厥提示了心血管及脑等器官疾病。
晕厥由于发作多呈间断性,存在多种潜在病因,同时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部分晕厥病例不易诊断且涉及多个科室。
1、心原性晕厥:是由于以及疾病引起的心排血量减少或排血暂停,导致脑部缺血而发生的晕厥。
中老年人往往都患有程度不同的高血压或冠心病,倘若过度劳累或兴奋,或较剧烈的体力活动后,由于心肌缺氧可诱发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脑部暂缺血而发生晕厥。
特别是在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时,更容易引起晕厥。
2、脑原性晕厥: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肾炎、妊娠中毒症等疾病时,血压突然升高,脑血管强烈收缩,痉挛和脑水肿,导致脑缺氧而发生晕厥。
此时,患者常伴有抽搐,甚至有暂时的肢体麻木或瘫痪,医学上称为“高血压脑病”。
患有脑动脉硬化症的老年人,如果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者血栓形成,会常常因为头部位置的转动而发生晕厥。
3、体位性低血压晕厥:突然改变体位,如平卧时突然从床上坐起,或久蹲而突然站起,也容易发生晕厥。
这是因为平卧时血管紧张度较低,血压偏低,尚能满足脑部的血液供应。
而当体位突然改变时,血管紧张度来不及调整,加上重力影响,会使脑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头昏、眩晕、眼花、眼前发等晕厥症状。
4、血管神经性晕厥:常见于体质较差的青年女性。
情绪紧张、气候闷热、局部疼痛、疲劳、恐惧、饥饿等均可诱发。
因为这些诱因能反射性地引起患者全身小血管的广泛扩张,使回流到以及的血液减少,心脏血输出量也相应减少,因而引起脑部缺血、缺氧而发生晕厥。
晕厥原因很多,血管舒缩障碍往往无危险性,而心原性晕厥最为凶险。
出现晕厥必须到医院急诊,医生经过查体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头颅CT 、头颅核磁共振、血糖、血常规等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有创电生理检查。
此外,上消化道大出血、宫外孕等急性失血也可引起晕厥。
原文链接: /zynkzb/2014/0807/189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