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关于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中的隐喻讲解

第一章 关于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中的隐喻讲解
第一章 关于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中的隐喻讲解

第二节隐喻的概念及其理论溯源

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的“metaphora”,meta意为超越,而phora 意为运送,因此隐喻最初的含义是“一个兼具超越性和转换性的行为或过程。”①学术界普遍认为,隐喻作为一种不自觉的思维方式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一个给隐喻下定义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隐喻是“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它物,其应用范围包括以属喻种,以种喻属,以种喻种和彼此类推。”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强调隐喻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所以两者之间具有可比性,进而提出“比较论”观点。在《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隐喻不仅仅体现在词上,更是对于语言风格的塑造。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连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提出“替代论”(Substitution Theory)观点,他认为“隐喻意义产生于词义的变化,词与词之间的相互替代产生隐喻意义。”③亚里士多德和昆提连都在词语的层面上探讨隐喻的修辞意义,把隐喻局限于修辞学这个狭隘的范畴。

20世纪30年代,随着新修辞学的兴起,隐喻研究的对象开始从词扩展到句子乃至文本,古典修辞学渐渐退出舞台,其标志就是瑞恰兹的隐喻互动理论。瑞恰兹认为隐喻是两个不同事物的概念间互动,从而产生新的意义。他总结说,隐喻在语言中无所不在,“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就是“二合一”,即“两个概念,一个意义”(“two ideas for one”),是两个共现概念之间的互动形式。”④布莱克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他将认为隐喻不仅体现在两个词之间的相似性,更是创造相似性,是词语之间的相互激发。

1980年,雷科夫与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诞生标志着隐喻研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认知阶段。书中提出概念隐喻理论,即用一个概念去思考另一个概念,因此,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的,本质特征就是认知性,“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体现于语言,而且贯穿于我们的思维及行动”⑤,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他们对隐喻的这种别树一帜的洞见,给隐喻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①郭琳著:《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②亚里士多德著:《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49页。

③郭琳著:《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④Richards,I.A.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P93.

⑤Lakoff,Johnson. 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文学研究意义上的隐喻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是保罗·利科的《活的隐喻》,他从修辞学、语义学、符号学和阐释学等多角度对隐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由此可见,作为理论研究对象,“隐喻不仅是一种表达手段,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是一种认知,是人类体验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它用之于文学,不仅是写作者在特殊语境中遭遇言意困境时的一种书写策略,也是他们进行终极意义探寻的一条必由之路。”①

隐喻叙事是指作者通过文本隐喻地叙事,其写作思路和意图都隐藏在叙事之中,读者通过解读文本的叙事隐喻而与作者展开对话。叙事隐喻能够“摆脱当下意义存在传达的困境,呈现叙事世界的意义本质,是存在对意义的一种呼唤、倾听与回答。”②《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充满隐喻的人生寓言,是扬?马特尔对当下社会人类普遍的生存境况的隐喻。本论文拟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信仰三个层面揭示《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隐喻式叙事的思想内涵及审美意蕴。

①雷珍容著:“论诗性语言的“隐喻性”特征”[J],《理论与创作》, 2009年第4期

②张冬梅著:“叙事隐喻思维中的二元对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第一章人与自我的隐喻

“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名言,从理论根基上奠定了认识自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们只有在绝境前,才有真正认识自我的可能。但是真正做到认识自我却是一个艰难的人生体验过程。这个过程的艰难性一方面来自于外界的诱惑,使人们极易缺失必要的价值参照体系,另一方面也来自于人们内心的欲望和本性的迷失。认识自我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循序渐进、不断佐证的自我体认的艰苦跋涉,是一项必须具备强大的毅力和恒心去战胜自身贪婪、自私、冷漠的人性弱点的生命力体现。因此,只有主观或客观上把自身生命置放于绝境,进行边缘性生命体验,才有真正认识自我的可能,从而更深、更近的走进自己、看清自我。《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主人公派就是通过艰难的227天的生命绝境体验,从而对自我有了一个清醒且深刻的认识。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讲述的是少年派与老虎如何在茫茫大海上共处一舟并最终获救的故事。因为政治原因,少年派随家人带着大部分动物从印度迁往加拿大,途中遇到海难,除了派,家人全部遇难。伴随派的是鬣狗、猩猩、斑马和老虎四只动物,最终,其他三只动物因为斗争而相继死去,只剩下派和老虎相依为命,在命悬一线时,食人岛为他们提供了物质上的满足因而成功返回陆地。这本是一个人兽奇缘的美好故事,然而,面对日本调查员的质疑,派说出了另一个恐怖的“人版”故事,即鬣狗代表凶残的厨师,猩猩代表派的母亲,斑马代表水手,老虎则代表派自己。最后厨师杀死了水手和派的母亲,而派又杀死了厨师,靠吃他的肉活了下来。在此过程中,少年派遭遇了他自己的黑暗本性但却最终完成了他的自我救赎。恢复到平静的日常生活中,派对自己、对人性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扬·马特尔循循善诱,不直接讲第二个故事,而是用第一个故事来隐喻第二个故事,减少了残酷感而且更富寓意深度,让读者站在派的视角“寻找自我”,把读者推到了“善”与“恶”较量的巅峰对决,从而达到人性思考。派的航行是一次自我发现的精神之旅,是追寻人与自我如何相处的人生历程,也是深入人内心黑

暗之处的旅程,派对人生的困惑最明显的是老虎是其兽性自我的代表;而食人岛的经历是其人性回归的体现,二者体现出派对自我兼具人性和兽性的复杂认识。

第一节自我的迷失

第二节题目是“自我的迷失与认同”,写派在海上漂流之前对自我的认知与困惑。

因为政治原因,派全家不得不移居到加拿大,不幸的是,诺亚方舟瞬间变成了撒旦的地狱,海难发生导致轮船失事,家人全部遇难,唯独派幸存了下来,孤独无助,内心充满恐慌。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和巨大的打击,派感到无能为力,只能被动地接受一切。

幸福、纯真的少年派因为海难的发生,一下子坠入了恐惧的谷底,原先自我的肯定现已开始迷茫,派迫切需要另一个同伴来抚慰自己,于是理查德·帕克便出现了。派本能地将孟加拉虎救了上来,然后又后悔自己的行为,其实这就是少年派在暴风雨中对自我的营救,对于自我内心中恐惧的营救。

扬·马特尔借工作人员的笔误,将孟加拉虎赋予人类的名字,于是老虎就叫理查德·帕克。这样的误植与倒置,正隐喻着人与动物在某些本质上相通。派的名字也从优雅的游泳池成为“小便”,再成为派(π),他们渐渐向彼此靠拢。此外,理查德·帕克这个人名一直都跟海难相关,总是海难的牺牲者,意味着漂流和相互残杀。“理查德·帕克的牺牲源自困境中人性沉沦时显出的兽性”,①因此,《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的巧合具有一定的隐喻意义。

派第一次遇见老虎是在父亲的动物园里。派认为动物是有灵的,但是派的父亲以“羊入虎口”的事实让派看到了动物的兽性本性,这深深地烙印在派的童年记忆中,也是第一次派感到兽性的可怕。后来派亲眼看着鬣狗咬死了斑马和猩猩,但是理查德·帕克始终躲在船舱底下不出来,当具有母性的猩猩倒在自己的面前,派终于怒火中烧,爆发出雷霆般的吼声,与此同时理查德·帕克也突然从船中冲出,一口咬死了凶残的鬣狗。在“人版”故事中,厨师杀死母亲,派也无动于衷,后来以正义的名义派杀死了厨师并野兽般地吃了他的尸体。“他( 厨子) 是一个①周文萍著:“人性的沉沦与救赎——《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主题探讨”[J],《电影评介》,2013年第10

那么邪恶的人。更糟的是,他与我心里的邪恶——自私,愤怒,冷酷——相碰撞。我必须与之妥协”。①这就是派自我的陈述,然而面临生存困境的巨大考验,为了生存,派必须有自私、邪恶的一面,他不得不学会理性地向人性中的“邪恶”妥协,甚至于放弃素食的信仰去吃剩下的尸体。而当少年派心中的邪恶喷涌而出,满足了自己物质的需求,派自然无法正视,自我的人性面最终还是战胜了兽性的自我,因此,杀人后的罪恶感促使他陷入了深深的灵魂孤独之中。两者相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老虎就是派的另一个自我,隐喻着派在文明社会中压制的动物本性的爆发。

“如果他死了,我就得独自面对绝望,那是比老虎更加可怕的敌人。如果我还有生存的愿望,那得感谢理查德·帕克……没有理查德·帕克,我今天就不会在这儿给你讲这个故事了。”②让老虎活下去就是派自己活下去的动力,自我和老虎融为一体。派对老虎的驯化过程,实际上是寻找自我的认同感。理查德·帕克“没有发出一点声响就杀死了它(鬣狗),”③让派感受到老虎的强大,因此,成功驯服理查德·帕克让派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少年派与老虎争斗的过程,就是自我人性与兽性斗争的过程,两者的势力此消彼长。扬·马特尔将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苍茫大海上,其寓意就是向人们展示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在生存面前,人类将暴露生存的本性,人的兽性会不知不觉地呈现出来。鲜明的隐喻性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显著的艺术特色,“最让我兴奋的是一个同时信仰好几种宗教的男孩和一只具有野性的动物的设定。这是对人类状况的完美隐喻。我们总是向往某种更高、更形而上的东西,比如宗教、正义、民主。与此同时,我们又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动物本能,无法摆脱。”④兽性是人的本性里固有的一部分,无论文明社会给我们怎样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⑤

然而,在极端的生存条件下,派渐渐远离了社会,远离了人性,表现的像原始动物一般。饥渴是生存最大的挑战。派是一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但他不得不

①扬·马特尔著,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314页。

②扬·马特尔著,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65页。

③扬·马特尔著,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51页。

④石鸣著:“扬·马特尔:以想象力为生”[J],《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2期。

杀戮。没有刀叉,他的餐桌礼仪消失了,便用手像动物般地吃起来。因为“我的手指不停地抓扯着附着在龟壳里面的干了的油和干了的肉,像猴子一样机械地仔细翻找着食物。”①他注意到有一天,“我就像动物一样吃东西,发出很大的声响,发疯一般的不加咀嚼地狼吞虎咽,和理查德?帕克吃东西时一模一样。我的心被刺痛了。这毫无疑问地表明我已经多么地堕落。”②此时的派已经完全和老虎融为一体,正如派所说,“这不是他或我的问题,而是他和我的问题。无论是在真实的意义上还是在比喻的意义上,都可以说我们是在一条船上了。是活,还是死——我们都会在一起。”③自我认同感已经荡然无存。

老虎是派另一个自我。派对老虎经历了恐惧、共生、驯化、依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约也是人性和兽性平衡的过程。派从老虎身上开始了自我认识,并在长期的共存中,逐渐接纳另一个兽性自我。派从与老虎的敌对甚至想杀死他,到最后认同他为自我的一部分,这是派逐步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内在的过程。正如小说中所描述:

理查德·帕克仍然和我在一起。我一直没有忘记他。我敢说自己想他吗?

我敢这么说。我想他。我仍然在梦里见到他。大多是噩梦,但却是带着

爱的气息的噩梦。这就是人心的奇怪之处。我仍然无法理解他怎么能如

此随便地抛下我,不用任何方式说再见,甚至不回头看一眼。那种痛就

像一把利斧在砍我的心。”④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自我是人性和兽性的结合。小说中,Pi的父亲在墙上写下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动物园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吗?一只箭头指向一道小小的帘子,帘子后面是一面镜子,”⑤即人是可怕的物种“Animalus anthropomorphicus”,是具有人形状的动物。”⑥对于人性的丑陋,马克·吐温曾经讽刺说:“如果你捡回一条狗,并给它优裕的生活,那么它是不会咬你的,

①扬·马特尔著,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13页。

②扬·马特尔著,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25页。

③扬·马特尔著,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64页。

④扬·马特尔著,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6页。

⑤扬·马特尔著,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31页。

这就是狗和人最基本的区别。”①从中可见一斑。这里我们无意说少年派自我的兽性一面是丑陋的、邪恶的,但从中可以延伸到思考整个人类的特质。当人类处于极端环境下的时候,自我能够展示他最真实的一面,每个人心中都有他自己的理查德·帕克。

第二节自我的救赎

长时间的漂泊,派身体和心里已经到了快崩溃的地步,昏厥后,派来到了一座小岛。眼前的绿色让派又充满了活力,食人岛白天是美丽的天使,给予派和老虎维持生命的食物,而夜晚却是食人的魔鬼,食任何可能吃的肉。派看到充满绿色的食人岛时,很是兴奋,不顾一切地往前走,但是理查德?帕克却没有想立刻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我听见一声咆哮。我转过身。理查德?帕克正在救生艇上打量着我。他也在看着小岛。他似乎想上岸来,但又害怕。”②老虎似乎看到了隐藏在丛林里的邪恶。白天,老虎去食人岛猎食,晚上却回到船上睡觉,“我觉得他回来很令人费解”。③第二天清晨,派朝食人岛爬去,但是老虎去感到异常的紧张,“理查德?帕克又犹豫了好几个小时,才从船上跳下来。快到中午,他跳下来时,刚落到岸上,就立刻跳了回去,一半身体落进了水里,看上去非常紧张。”④老虎代表着派的兽性,而面对食人岛,连老虎也望而却步,食人岛里有比老虎更可怕的事情。

派享受着食人岛给他带来的快乐,让他流连忘返,他决定留在食人岛。然而,意外的发现让他彻底清醒了,这个拯救了派肉体的食人岛令派的灵魂坠落到无底深渊。他发现了树叶里包裹的全是人类的牙齿,由一颗颗牙齿可以推测出:这座岛是食肉的,很多人死在这里。他们的死是自己的选择,他们乐意活在这个遍地是唾手可得的食物的地方,不用再痛苦地与自己的兽性搏斗,享受自然给予的一切却忘记了暗藏在其中的陷阱。于是停止了自己的人生漂流,无限享乐于食人岛上,快乐地死在这里,留下那条船与自己未完成的人生。

派在食人岛上生存,其结果就像他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发求救信号弹一样,

⑦张娜著,“《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老虎的隐喻意义”[J],《电影文学》,2013 年第15 期

①扬·马特尔著,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62页。

②扬·马特尔著,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63页。

永远让人无法知道他的存在,而自己的人性将完全被吞噬,只留下赤裸裸的牙齿。只有自我才能完成对自我人生的拯救。所以派意识到,他不能在这种享乐欲望中长期呆下去,他必须继续前进。“我宁愿在这一过程中丧生,也不愿在这座杀人的岛上过孤独的令人不满意的生活,虽然身体舒服,精神却已死亡。”①派的人性终于觉醒了,他知道这食人岛虽然能提供丰富的食物,但却能吃掉他的灵魂,在这里停留的时间越长,他就越孤独,越会被同化,成为除了沼狸外另一个新的物种。而这物种仅有他一只,无人交流,他将面临永远的孤寂。这感觉让他感到真正的恐惧,他要成为人类,他必须回归人性。所以他毅然决然地抛弃了食人岛,这一离去拯救的不仅是他的生命,更是他的人性。

另外,我们都知道,小说隐喻着一个人类相残的故事。厨子杀死了水手和母亲,派最后杀死了厨子,所以岛上的三十二颗牙齿隐喻着派是靠着吃厨子的尸体才活下来的。食人岛,就是派近乎绝望的时候,心底生出的最为邪恶的原始欲望。老虎是派在面对绝境时,由心底生出的最原始的兽性,正视这兽性支撑着派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所以老虎和食人岛都是派人性恶的一面。

“我不能抛弃理查德·帕克。离开他就意味着杀死他。”②派意识到可以抛弃给他带来生命的食人岛,但不能抛弃心中的兽性,离开老虎就意味着失去生命。所以他选择离开食人岛,留下老虎,留下了原始兽性陪伴自己继续漂流。最后派和老虎获救,老虎走入了丛林意味着派心中的兽性也回到了他本该回到的地方。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残忍,在良心受到谴责的一刹那,我们感到痛心,但是得到满足之后,我们依然可以诗意的活着。当作家采访中年派时看到派有了个幸福的家庭,有两个孩子,还养了一只狗和一只猫。

猫和虎都是猫科动物,猫是缩小版的虎,是被驯化了的虎。原始的兽性成了弱化缩小版的原型,理查德·帕克代表的兽性的自我其实一直都在派的心里,有了它的陪伴,派的生活才会觉得踏实,假若生活再次面临灾难与生死,那只老虎还会回来。

离开食人岛,意味着派带着人性良知告别残酷,去迎接自然的挑战。这是一种人性考验,派经受住了这种考验,没有沉沦在人性恶里,把人性善的一面展现在每个人面前。食人岛的存在与否我们不需要去认证,作者用隐喻的方式告诉每

①扬·马特尔著,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84页。

②扬·马特尔著,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84页。

一个人:食人岛是用人的欲望和贪婪而编织出的一座安乐窝。作者用这种离开食人岛的方式,隐喻了派用人性之善战胜了人性之恶,令我们明白:“人性的高贵在于除了生存之外,会仰望星空,用另一种尺度衡量自己的举措。”①如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它榨出了人性中隐藏的恶,也榨出了这恶下面所保留的善。人类的本性应该是纯洁的、美好的,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保持住;食人岛如镜子般反映了人类的人性,有善即有恶。经历了食人岛,少年派找回了人性,也就可以返回人类的世界,过着幸福的生活。

最后在获救时,孟加拉虎头也不回的跑进森林是派让派失声痛哭,他痛哭的是自己不堪回事的经历,但是他不得不放下,因为人生的路还要继续,生活也还要继续。老虎的离开是少年派自我成长使命的完结,孟加拉虎其实是少年派的内在灵魂,此时孟加拉虎已经温顺,少年派也与自己的灵魂归一得到成长。这场灾难让他真正的认识并接纳了自己,达成了自我的妥协,所以派才能最终释放自己,得到了内心的解脱。

荀子在《性恶》中强调,“人生来就有求利求乐的欲望,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寒而欲暖,劳而欲息。这些天生的欲望就是恶,恶可以代代相传下去,用不着学。至于善,则是后天教化习得的结果。”②我们姑且不讨论人最初的本性,而是研究后天形成的人性。在现代社会中,太多物欲横流、金钱至上充斥于人们的头脑,追根其原因都是因为人性的贪婪与自私,这将最终导致自我的迷失。

第三节自我的认同

派最初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他的名字“Pi”。派的名字“派西尼·莫利托·帕特尔”(Piscine Molitor Patel)起源于游泳池,是纯净灵魂的隐喻。然而“Piscine”的发音与小便“Pissing”相同,派也因此总是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为了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证明自己的名字并非肮脏,派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派·帕特尔”(Pi Patel),“Pi”即数学符号圆周率π。Pi(π)是一个无理数,约等于3.14159,是一个代表永恒规律的符号,常用来指无法解释的事情。派给抽象、神秘而不可知的π赋予了一个具体的形象,“于是,在那个像一间盖着波纹铁屋顶的棚屋的①赖新芳著,“现代性精神主体的危机与拯救”[J],《名作欣赏》,2013年第1期)。

希腊字面里,在那个科学家试图用来理解宇宙的难以表述的无理数里,我找到了避难所。”①,体现出自我与未知世界的和谐。

π意味着非理性和超越,派的性格亦是如此,“π”和“Pi”都超越了逻辑的范围。小说中,派具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相互矛盾而复杂的性格。首先,派的非理性自我体现在他独特的宗教信仰上。令人惊奇的是,少年派同时虔诚地信仰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种宗教并付诸实践。其次,派自我也有一些先验论者的特征,其思想和经历常常超越于常人,在生命之舟上驯养一头老虎便是他性格中先验本质的突出表现。

派的新名字给派带来了自信并成为他生活中精神上的避难所。符号π是科学、未知和无秩序的矛盾体。派的自我命名所隐含的意义在其航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为了不被老虎吃掉,派必须依靠从书本上学到的科学知识以及在动物园的经历来驯服理查德·帕克。四周是茫茫的大海,自己孤身一人,唯有老虎相伴,派不得不面临许多未知、非理性和难以置信的事情。正如π描述了圆的半径和周长之间的比例关系,派自己也揭示了他的航行之旅与其命运之轮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面临无边无际的大海,面临人生的不可知,派感慨道,“做一个失事的人,就是在圆圈的中心永远做一个点……但几何图形永远不变。半径永远是你注视的目光。周长永远都那么长。实际上,圆圈在增多。做一个失事的人,就是被困在令人苦恼的旋舞的圆圈之中。你在一个圆圈的中心,而在你头顶上,有两只相对的圆圈在旋转。”②派用自己的名字描述了这次海难,他自己也因此具有了“角色意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神秘而又充满意义,同样,命中注定的海难经历是对自我名字的深刻诠释。正如数学符号π,派的航行似乎也是充满未知和无尽的可能。船沉没后,派发现自己成了一出悲剧的中心角色——失去了家人,和一只老虎共处一舟,“挣扎着与恐惧、愤怒、疯狂、无助和冷漠做斗争”。③此时,Pi真正的成为了“π”。

π在希腊字母表中处于第16位,小说中派在海上漂流时也恰好16岁。22/7的结果跟π很接近,而派在海上也经历了227天的漂流,这两个细节暗示派的命

①扬·马特尔著,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5页。

②扬·马特尔著,姚媛译:《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16页。

运注定和他的名字捆在一起。因此少年派刻苦铭心的海上之旅是22/7(π)无穷无尽的神秘旅程,是派的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派为自己正名,完成了第一次的自我认同。正是这个名字,赋予了派对自己未来人生的美好遐想,隐喻着派在漂流成长的故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痛苦甚至死亡,他都不会放弃生命,因为“生命太美好了,死亡爱上了它,这是一种充满了嫉妒心和占有欲的爱,它紧紧抓住所能抓到的一切。”①因而,获救后的派过着平静的生活,完成了自我身体和心灵上的成长。

Pi和老虎理查德·帕克在大海上经历艰难的227天中,惊险的生存环境、吞噬性的边缘体验,让Pi对自身的处境有了清醒的认识,并自觉建立起信息和自尊。这也是Pi无意识中对自己的高度认同感,正因为构建了比较充分的自我认同感,Pi也为自己生命找寻到一个生还的窗口,为自己战胜困难、成功逃脱险境注入了一记最重要的砝码。

自我认同感是一个人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真正的悦纳自己,也才能真正的悦纳他人。是一个人在与外界环境相处时,把信念和价值观融合到自己人格中并对自我价值进行评价的过程。在遭遇巨大灾难时,一般人的最初反应是不相信,幻想奇迹出现,自己一定能获救。Pi也是如此,灾难给他带来无尽的悲伤和打压,也让他陷入身心的极大混乱中,他想逃离却无法逃离,想摆脱却无法摆脱。他寄希望能够获救,不过他很快绝望了,而生存的努力正是从绝望开始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和生存困境,少年Pi不得不给自己一个清醒的自我体认,他必须给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定位,从而减少忧虑去理性应对已经发生的一起和即将到来的未知。认识到这一点,于是他让自己不停地忙碌,甚至不再计算天数,忘记了时间概念本身。不要去想未来,就把漂流当作唯一可能的生活,这样反而有勇气活下去。身陷任何一种绝境,只要还活着,就必须把绝境也当作一种生活,接受它的一切痛苦,也不拒绝它仍然可能有的任何微小的快乐。面对毫无希望的漂流,派也渐渐以一种淡然的人生态度看待生活,“它就像象棋残局,没有几个棋子。自然环境不能再简单了,输赢也不能再多了。它给你带来极度的艰苦,它让你感到心力交瘁。要想活下来,你必须做一些调整。很多东西都能变得有用。你尽可能获取快乐。你到了地狱底层,却交

叉双臂,面带微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为什么?因为在你脚下有一条条小小的死鱼。”①总之,“无论生活以怎样的方式向你走来,你都必须接受它,尽可能地享受它。”

对于理查德·帕克,少年派也改变了最初“杀死它”的想法,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不断的与之周旋,最终驯服它。这是Pi意识层面的高度觉醒,从而直接影响着他的思考层面和行为方式。他开始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开放的姿态来面对理查德·帕克,从根本上诠释着Pi已经把绝境当做一种生活,他不但接受它的一切痛苦,也在以一种平和的心境和语态来安抚这个特殊的情景和无法估量的未来。正因为有了这种认识,Pi才能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理查德·帕克,才能在理查德·帕克奄奄一息的情景下,把它的头放在自己的腿上而流泪不止,才能在离开食人岛时,选择带上理查德·帕克,才能在到达墨西哥湾登陆时渴望走入丛林的理查德·帕克能够回头看他一眼,为这次不寻常的旅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虽然老虎头也不回的走入丛林,没有给Pi一个他内心期许的回应,但Pi还是像小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因为在他的心里,理查德·帕克已经是他这次苦难经历的一个投入了极大情感的伙伴或朋友,他为失去这样一个“朋友”而伤透了心。

Pi对老虎的这种情感流露是自我认同的外化表现,他也在这漫长的海上漂流中不断的审视自我,进而做到精神世界的升华,他用一支铅笔记录着自己的经历和内心想法,他在用一种正常的手段来规划自己所处不正常环境中的生活方式。他把身边一切不正常都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不但让他能够在漫无边际的空间有一个挣脱,也能够让他在漫长的时间来找到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存活方式。他根据海难后遗留下来的海上手册来学习驯养凶猛的动物,他为理查德·帕克捕鱼,他不断的完善木筏,在“派的方舟”上刻着漫长的时光,他能够安然坐在木筏上敲打着自制的手鼓,这些看似无奈的举动却真正让他填充了空虚寂寞无助的日子。这些举动不仅仅表达了Pi对生的渴望,也反映了Pi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已经完整的构建了自我认同感,并以此作为行为的主要引导因素。

Pi的自我认同感是逐步建立起来的,也是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由不完善走向完善,由客观层面的无奈转向主观层面上的思索从而肯定。这都在他的行为中有着清晰的发展轨迹。正因为自我认同感的逐步建立,Pi的心境也从最初的慌乱、

悲伤、充满敌意过渡到平和、安然、积极接纳,这也从根本上优化了的他的生存方式,Pi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和提高,这也是他最终摆脱绝境、获取重生的重要因素。经过这次绝境的洗礼,经过自我认同感在这次非比寻常的人生困境中的建立,Pi对生活和人生也有了一个重新定位和深度思考。如果按两个故事来参照,作为Pi兽性外显的理查德·帕克头也不会的走入丛林,而代之归来的是Pi 的家里有一只同属猫科的温顺的小猫,就是Pi人性优化后的一个响亮、清晰的注脚。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场人与自我的漂流。面对生存困境,个体自我并没有丧失生存的勇气,始终进行抉择来追寻自我。扬·马特尔通过对两个不同故事以及老虎和食人岛的隐喻,向我们揭示了人与自我的关系。老虎就是派在极端的生存困境下所表现出来的另一个兽性自我,派对老虎的恐惧、敌对到逐渐相互依赖,让他看清了自己一直以来从未发现的真正的自我。只有在艰难的生存困境面前,我们才能够彻底地看到自我的本性。面对危难,兽性的自我会爆发出来保护我们免受伤害,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的自我的缺失。食人是小说中最悲伤、最摧折人性的部份,它代表的是“撒旦的诱惑”,即人性的罪恶面。派在食人岛上享受了生活的安逸,但他必须离开这个“海市蜃楼”,必须找回自我的救赎。而经历食人岛后的恍悟是派人性的自我的回归,老虎和食人岛代表着派对自我兼具人性和兽性的复杂认识。在平静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只是潜意识里人性的自我,人类不能始终沉迷在人性的自我中不能自拔,生活使得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另一面,学会如何和自我相处。人生固然有无端的变数,就好比派名字的由来——无限不循环小数——预示人生的无常,历练这一切并最终接纳自己,这才是完整的人生。

第一章题目是“人与自我的隐喻”第一节标题是“自我之谜”,这一节写:小说中出现的作家是叙事作者,这个作家“我”是扬马特尔自我的展现,要介绍扬马特尔的生平,他的工作方式,写的时候要呈现文本的叙事结构。第二节题目是“自我的迷失与认同”,写派在海上漂流之前对自我的认知与困惑。第三节题目是“自我的救赎”,写派的海上漂流时期。

另外写一章是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人与自然的隐喻“,要写成隐喻叙事,分三节写,每一节都要有小标题,都从不同点体现小说中人与自然的隐喻。6000字单独写

《象的失踪》隐喻的解析

“迷失与寻觅”之悖论:村上春树《象的失踪》隐喻的解析 摘要:村上春树在短篇小说《象的失踪》中借助象的失踪与寻觅,隐喻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真我以及彼此间和谐关系的追求和向往,但是这种理想最终被淹没在文明发展的潮流中,人类生存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 关键词:村上春树《象的失踪》真我急功近利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村上春树作品如旋风般席卷亚洲,风靡世界,村上本人也殊荣多项大奖,并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中国也不例外,其作品长期居于各大中城市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前几位,不同年龄阶层的读者纷纷掀起阅读热潮。《象的失踪》乃其短篇作品中的翘楚之作,继承村上一贯冷峻幽默风格,隽永含蓄,寓意深刻。 小说贯穿村上文学基本主题——消失与寻觅,讲述一只年老体弱的大象与饲养员突然失踪,周围人们诸多猜测,却对失踪真相不得而知;当此事已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之后,只有“我”仍默默关注,并将自己所知告诉一位一见倾心的女士,而女士听罢竟然离“我”而去,我只能周而复始地重复既往的生活。文章短小别致,显然经过作者精心雕琢,是一篇难得的珠玉之作,其中对于“象之失踪”的隐喻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各见仁智。 一、“大象问题”的处理与“大象失踪” 文章不吝笔墨详录了镇上收容大象的过程,声称“大象问题”的处理很可能同大象失踪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且看各方态度: 野党为中心的议会掀起了反对运动,认为:(1)大象问题属于动物园与房地产商私营企业之间的问题,镇政府没有理由参与;(2)所需管理费、食物费太多;(3)安全问题如何解决?(4)本镇自费饲养大象的好处何在?他们认为镇长与房地产商有幕后交易。 镇长意见如下:(1)高层建筑群的落成将极大幅度地增加镇上的税收,大象的饲养费之类自然不成问题,镇政府参与这样的项目是理所当然的;(2)象年事已高,食欲亦不很大,至于加害于人的可能性可以说等于零;(3)象一旦死亡,由房地产商作为大象饲养地提供的地皮即为镇有财产;(4)大象可成为镇的象征。 镇上居民因大多生活较为富裕,对于领养无处可去的大象这一举措怀有好感。 从以上各方面的态度可以看出,对象的收养并非出自对于年老体弱生命的关爱之情,各方都是以不损伤自身利益或者说能从此举措中获取利益为前提才达成一致,收养大象的。而象失踪后,野党更是以此事为口实作为攻击对手的武器,落井下石,质问镇长将镇民卷入象问题事件的政治责任;镇民对象从无懈可击的象舍逃脱颇觉不安,对由此显露出来的安全隐患表示担忧,不敢放孩子出门;而政府方面,先是矢口否认象失踪,后虚张声势地搜寻一番不果后,便不了了之了。象失踪后,并没有人真正去思考它失踪的原因,仅是从一种利己主义的角度判断自身的得失。 而文中“我”的态度也极其微妙。自始至终,我都在关注象问题的全过程,但是当象失踪后警察向镇民征求有关大象任何形式的情报时,“我”却选择了沉默。“一来我不大乐意同警察发生关系,二来我不认为警察会相信我提供的情报。向那些甚至没有认真设想过大象失踪可能性的家伙,无论说什么都是徒劳”。“我”洞悉事实所有真相,却采取了保护自我的措施,冷眼旁观。这实际也是一种利己行为。 此外,饲养员与大象一起失踪绝非偶然。大象愚笨迟钝,不能给人带来任何现实的经济利益,然而饲养员却发自内心真诚地关心、照顾年老体弱的大象,并且与他长期相处达到一种默契。世俗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充满功利色彩,而饲养员与象的关系则极为简单纯朴,彼此之间没有钩心斗角、算计利用,饲养员一心一意照料大象,大象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轻轻叩他的背,向他表示出友爱之情。这种没有任何经济利益掺杂的纯粹的真诚交往,曾经为“我”向往,但是却又深感难以与现代社会协调一致。后文说道,这是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一切不成为商品的要素便不具有存在的意义。人与人的关系也日益商品化,不能从他人那里获取利益的感情也就成为了一种多余、累赘,终将为这个社会所淘汰。因此,饲养员和大象只能消失,这种超乎物理逻辑的消失,实际是对现实社会将一切都商品化、功利化的一个隐喻。

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

2005年第5期总第126期  外语学刊 FOREIG N LANG UAGE RESE ARCH 2005,N o.5 Serial N o.126 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 肖坤学 (广州大学,广州510405) 提 要:隐喻历来被视为语言的一种异体表达方式而被纳入修辞学的范畴。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翻译研究也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问题。以认知科学为依托的新兴语言学流派———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了全新的解释: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既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也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描写凸显了隐喻的认知性质,认为隐喻的产生具有心理基础,并有心理上的运作机制。对翻译而言,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无疑给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本文是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翻译的尝试,提出隐喻翻译应该采取认知取向的观点。 关键词:隐喻;修辞;认知;概念域;映射;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5)05-0101-05 1 引言 隐喻历来被视为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而被纳入修辞学的范畴。受修辞学、文体学以及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翻译研究总体上是修辞取向的,即视隐喻的翻译为修辞层面上的语际转换问题。译者只是在对原语文本中的隐喻表达进行修辞分析的基础上,在目的语中寻求与之“对等”的隐喻表达形式或力求再现原语的隐喻意义,从而实现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际转换。隐喻的翻译就是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过程。然而,从认知语言学观点来看,传统翻译理论关于隐喻翻译的观点存在明显的缺陷:忽视了隐喻的本质特征———认知性质和缺乏对翻译的实质的正确认识。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认知对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客观事物只有被大脑感知才能获得意义。(Lakoff&Johns on 1980:15—32)语言符号与客观外部世界不存在直接对应的关系,语言符号是与人通过认知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概念结构相一致的,意义与推理则是以概念结构与认知模式为基础的。传统译论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观的影响,加上其方法论上的缺陷,即“囿于传统文艺评论特别是传统文艺美学的方法论影响,注重宏观主体的迁移性‘了悟’或‘悟性’过程;而微观上对客体(译作及翻译过程)缺乏科学的、系统的形式论证方法。传统翻译理论在微观分析中缺乏系统科学的严密性,对许多价值概念都未确立系统科学的始终一贯的范畴界说和现代逻辑学的定界分析,模糊性、印象性太强,内容流变,难免见仁见智,而且往往流于空泛。”(刘宓庆1999:XIII)传统译论关于隐喻翻译的研究由于不能对其所提出的方法从理论上进行科学解释,思辨性倾向也就在所难免。既然认知是形成隐喻这种人类语言普遍现象的基础,避开认知谈隐喻的翻译显然是不科学的,隐喻翻译应以认知为取向。把隐喻的认知特征纳入隐喻翻译研究的范畴是隐喻翻译研究一个新的视角。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心理基础和心理运作机制的理论则是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翻译的理论基础。 2 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 2.1 隐喻翻译的认知观 关于隐喻的翻译,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当属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他在《翻译教程》(A T extbook of T ranslation)一书中(2001:106—113)把隐喻归纳为dead metaphors,cliche metaphors,stock metaphors,adopted metaphors,recent metaphors,original metaphors等6类。在另一著作《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 ranslation)(2001: 84—96)中,他又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了隐喻翻译的7种方法,即(1)在目的语中重现相同的喻体;(2)用目的语中的合适喻体代替原语中的喻体;(3)用明喻代替隐喻,保留喻体;(4)用明喻与喻底结合翻译隐喻;(5)将隐喻转换为喻底;(6)省略和(7)隐喻和喻底结合。近年来随着隐喻研究的空前活跃,关于隐喻翻译的研究也常见于国内各种翻译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侯国金 四川外语学院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两种虽不统一但颇具影响力的假说,即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的假说,认为隐喻是可以也应该教和学的。然后本文介绍了辨认隐喻的一些方法,最后对隐喻的理解和推断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隐喻;语用;互动;辨认;推断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bstract: P roposing some ways of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the paper highlight s with a perspective of metaphor inference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reading pr ocess. Key words: metaphor; pragmatic; interaction; identification; inference 0. 引言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的本质的认识上升到认知和语用的层级上,认为隐喻是认知现象、语用现象和两个语义领域的互动。 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当成语言现象或修辞现象,而Lakoff & Johnson 把隐喻看成“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方式。[7] 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原始的典型思维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 2.1.15 ),即把人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既然人有头、腰、脚、冠、身等部分,于是我们创造出“山头”、“山腰”、“山脚”、“树冠”、“树身”等。语言学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不同语言隐喻的更替。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一种生物体,有生老病死。20 世纪初Saussure 把语言看成一盘棋,个体的价值决定于它在系统中的位置和与其他棋子的关系。50 年代Chomsky 把语言看成是发展蓝图。人的周围潜在着生命,生活中无处不涌动着生命,人们要表达它们就得借助熟悉的描述人本身的词语和方式,于是就有了隐喻。再者,抽象概念也要借助于隐喻,如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教给孩子4个启示

1、教孩子学会放下 台词一:人生也许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我都没能好好地与他们道别。 这一句台词出现在孟加拉虎消失以后,看过电影的人应该知道孟加拉虎的隐喻,但这里A索教育要说的是放下与道别。我们一生中有很多取与舍的过程,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不自知,以至于我们失去的时候,才懂得拥有的珍贵与幸福。 家长们,你认为你家孩子已经做好这些心理准备了吗?孩子的世界不可能永远只有纯真和美好,一些现实的残酷给他们真诚的快乐以强烈的冲击,你有想过会给孩子一些什么样的心理影响吗?或许作为家长,A索教育不能阻止事情向坏的方面发展,但至少我们可以教育孩子让他们能够全面一点、客观一点地了解这个世界,学会什么是失去,学会认真地做好每一次的道别,学会体验心痛的感觉,学会遗憾,学会积极应对困难。 2、教孩子战胜恐惧 台词二:这里必须说说恐惧,它是生活惟一真正的对手,因为只有恐惧才能打败生活。 A索教育常说人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但影片诠释的是恐惧的力量。这种恐惧来自于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存的挑战、对现实的无助,以及对由此而生的内心孤独。恐惧是什么?恐惧是人与生俱来对于未知的最真实感受,这种感觉贯穿于全程人生,无可避免。 家长要给予孩子的正是这安稳和勇气,或许我们不能在每一次孩子遇到困难时都能及时地挺身而出,也不能随时随地给予孩子陪伴与安慰,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教会孩子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3、让孩子多经历体验生活 台词三:如果我们在人生中体验的每一次转变都让我们在生活中走得更远,那么,我们就真正的体验到了生活想让我们体验的东西 我们每天都在经历事物,或许你会觉得日复一日的重复日子平淡无奇,但有些人却在这些平凡日子中有另一番的感悟;生活不在于过日子,生活的精髓在于感悟。 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给予孩子宽松自由的成长空间,随心所欲而不只是追求学业第一。孩子的双眼不应只被书本蒙蔽,多多亲近自然,亲近人群,或许你的孩子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4、有信仰并坚持 台词四:我非常感恩。说实话,如果没有理查德.帕克,我也不可能活到今天跟你讲述我的故事 理查德·帕克就是那一只凶猛的孟加拉虎,这只老虎隐喻着什么?有人说是少年派的理性一面,有人说它是友谊的象征。但我更多地认为,它就是少年派心中的信仰,是他一直追求生存下去的力量之源。 当A索教育感到迷惘的时候,要试着听听自己的心声,当我们孤独无助的时候,要追随自己的信仰。每个人的内心都应该有一句话或者一个人,成为我们信仰的力量。家长的作用,就是要帮助孩子学会寻找自己的声音,学会有靠自己去寻找坚定力量的来源,并去坚持它,实践它来面对人生的风雨。 A索教育,a索早教中心https://www.360docs.net/doc/1615337583.html,

语文阅读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语文赏析中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附例) 在语文阅读赏析中,“文章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意义?”类似的话题常常把同学们搞的焦头烂额。 今天我把相关知识点归纳如下: 一、三者的定义及作用不同 1.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63 大类,78 小类。中学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共有12 种,稍后一一介绍 2. 表现手法指的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3. 描写手法: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二、常用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互文反复用典双关 常用修辞手法 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境。可细分为明喻、隐喻、借喻和博喻。 它的作用是使语言精练、形象,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能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画在荷叶上。 ——朱自清《荷塘月色》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张爱玲《天才梦》 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孙犁《荷花淀》手如柔夷,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卫风?硕人》 注意事项: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 拟人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拟人化的写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女人坐在小院子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孙犁《荷花淀》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 用等着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它的作用是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揭示本质,予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创造意境。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那么长的愁,这辈子愁不完了)——李白《秋 浦歌十七首》 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他一条江,我能喝他一条河。—— 民谣《一壶水》 大虫见掀他不动,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施耐 庵《水浒传》

通感的认知阐释

通感的认知阐释 摘要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它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既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同其他隐喻一样,通感隐喻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通过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而形成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运用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来分析通 感,以便探寻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和心理奥妙。 关键词通感隐喻认知方式意象图式隐喻模式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并将它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但是Lakoff和Johnso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将这种说法彻底推翻了。他们提出隐喻是普遍的,不可简化的。人类理解的想象结构直接影响隐喻意义的本质,并规约我们的理性推理。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通感这一隐喻修辞手法,通过对其相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以及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通感的认知性阐释。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synaesthesia),望文生义,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相互连通,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又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它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使用乙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达到新奇、精辟的表达效果。传统上,通感现象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例如英语中有 piercing cry (刺耳的声音)、sweet music (悦耳的音乐)、 sour look (怒视)、a loud shirt (颜色花哨的衬衫)、 soft light (柔和的光线)这样的表达方法。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法,如“闻见(香味)、听见、冷眼、清净、音色、声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小孩会说“妈妈的牛奶洗面奶闻起来好甜啊!”。电视台广告中也有“听得见的微笑”之说。在文学作品中,通感更是受到了古往今来中西文人的青睐,被广泛地运用着。 二、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 英语中synaesthesia(也可写作synesthesia)就是与汉语“移觉”相对应的修辞格。该词中的syn,据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来自希腊语的 aisthēesis,意为sensation。其定义为

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概要

上海科技翻译 ShanghaiJournalofTranslatorsforScienceandT echnology2001No.3 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 谢之君(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36) [摘要]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译者积极的思维认知活动。研究翻译思维有助于更深刻地理 解和认识翻译过程、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等。,为翻译思维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翻译思维;隐喻;认知 [中图分类号]HA]100026141(2001)0320001206 1难点之一就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的确定以及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本文试图运用西方隐喻性认知的理论,进行翻译思维过程的初步探讨。 2认知隐喻的基本观点及运作机制2.1基本观点 翻译从表面上看就是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之间进行形式转换,而在形式转换的背后,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认知活动。这项活动是通过认知主体即译者自身来完成的。 翻译以语言为载体,而语言符号又是思维的载体。符号转换是外在的、表面的;思维转换是内在的,深层的。 翻译过程简单来说可归纳为原语的理解和目的语的表达。原语符号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言语组合,所以,理解是认知主体通过原语的言语符号逆向还原其表征对 象(包括所指、情感等意义);目的语则先是以其体系性存在于译者的大脑中,在原语表征对象的制约下作适当调节选择后化为具体言语符号,结果是不稳定的、可变的,所以,直接表达的不再是原语符号,而是认知主体在理解思维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指 意义和相关信息。 这是一个翻译过程,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翻译主体的认知能 力和思维取向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揭示翻译规律,确立翻译标准,评判翻译优劣,我们很有必要将研究的目光转向翻译主体认知思维规律上来。 然而,揭示翻译思维规律并非易事。其中 七十年代以来,隐喻一直是西方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热门话题,至今方 兴未艾。虽然在语言层面隐喻与非隐喻的划分上以及研究的目的、途径上,学者见仁见智,有所不同,但在隐喻的认知功能上基本取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观后感(英语)

Watch Life of Pi Class 17 Grade 7Jiaming Mao I watched a film called Life of Pi in this winter holidays.I think that it must be a great film. Pi is an Indian boy.At first his name is Picine.He doesn’t like this name.So everyone calls him Pi.It meansπ. Pi’s father had a zoo.There were many animals in it.Pi got on well with these animals.When Pi was 17 years old,his father decided to move his family to Canada.So his whole family went to Canada with some animals by ship.His father wanted to sell these animals for a high price. On the way to Canada,the ship was broken by the strom.Only Pi and four animals survived on a lifeboat. These animals included a tiger,a zebra,a hyena and an orangutan. The hyena killed the zebra and the orangutan.but it was killed by the tiger. The tiger’s name was Richard Parke. In the next 227 days Pi and Richard Parke drifted on the ocean.At first they were wary of each other.Pi shared the food with Richard Parke. They experienced storms and passed by the ogre island together.Pi had come to know that Richard Parke also had feelings.At the same time, he believed that the God was looking at him and always blessed him. At last the lifeship drifted at Mexico. Richard Parke went away without turning his head when they was saved. Pi was very sad. After I watched this film I thought a lot. Can I be calm like Pi if I sail a boat with a tiger?And do you think the god is looking at you anytime?The film also tells me that we must have the courage to face difficulties and got on well with each other.

《雨中的猫》的隐喻手法赏析

《雨中的猫》的隐喻手法赏析 以海明威的作品《雨中的猫》为研究对象,以作品中隐喻的运用分析为切入点,从谋篇布局、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刻画等三个层面对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通过分析,可以更好地体会一代文豪是如何在其作品中运用隐喻手法来达到艺术效果的。 标签:雨中的猫;隐喻;运用;赏析 作为一种艺术符号,隐喻具有暗示性,暗示性的产生和这种艺术符号形态的构建模式紧密相关。主体没有明确表达其内在情感,而是故意隐藏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遮蔽了心灵。他/她吝啬地取出一点充满想象空间的意象,让接受主体也就是读者自己体会并理解。而艺术之所以存在生命的根本,就是她将虚幻的意义与具体的形象融合在了一起,而这种新的结合,一定会引发人们本能的好奇与冲动,去体会主体的快乐、忧伤、希望和绝望。而读者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自身的生活与情感经历之上的,所以当人们重塑艺术主体的情感与意义时,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版本。也就是说,时代的变迁,读者的变化,背景的差异,会使人们不断创造出带有自身影子的新的意义,而新意义产生的过程便使得隐喻这种艺术符号有了永恒的艺术价值。 《雨中的猫》(Cat in the Rain)是海明威于1923年创作的一篇以女性为主体的短篇小说佳作,后收录在《在我们的时代里》。它讲述了一对美国年轻夫妇到意大利旅游,因外面下着雨而只能待在旅馆里的小故事。故事短小而简单,中心内容是讲述这对夫妇百无聊赖之时,太太不经意中发现有只猫蜷缩在窗外的桌子底下躲雨,于是心生怜悯,想要把它抱到楼上来,出去寻猫的时候,猫却不见了,回到旅馆房间向丈夫抱怨。正在这时,旅店老板差使女侍把一只大玳瑁猫送到了她面前,故事到此戛然而止。《雨中的猫》在谋篇布局、环境描写、人物刻画等各个层面,处处充满象征和隐喻。 一、谋篇布局 海明威在生活中就是个爱猫之人,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猫和女人总是存在着或内或外的联系。这一点在不少其他作者的作品中也不难发现,文人倾向于把猫和女人联系在一起,或许他们认为猫与女人共享着一种阴柔的气质。尤其是如果这个女人置身于一种情感孤独的背景中时,作者十分愿意让她拥有一只代表孤寂的猫。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直白地向我们描述女主人公的情感,但有猫的陪伴,背景情感就不言而喻了。就像故事一开始作者描述的那样,“他们是唯一一对留宿在旅店的美国客人”。“他们从房间里出出进进,经过楼梯时,一路上碰到的人他们都不认识”。绵绵的小雨洗刷着眼帘,屋外的景色被遮蔽了本相,纪念碑不再有情感的温度,广场上冷寂空旷,海水发出沉闷却愤怒的吼叫。这一切,构成了以灰黑为基调的水彩画,让看画的人的心情也变得压抑而忧伤,从而更好地烘托了女主人公的寂寥。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学院2020年大学生寒假 社会实践阅读表 学生:陆元龙班级:房管182 学号:2018430208 经典语录摘抄: 到什么时候都不能绝望 阅读或观看励志篇的心得体会(800-1000字,可附页)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我们怀疑所有的美好,又拒绝承认现实的残酷。 所以,有信仰的人,和老虎都比我们容易幸福。 坦白说,到PI开讲第二个故事之前,我的观影情绪一直在下降,如果 说我对整部电影有什么不满的话,就是作为通俗故事的“我与老虎海上历险记”,有些松散和寡淡,备受推崇的3D冲击,效果也完全在预期内。看完 全片后,我一直在想如果昆汀来拍这个故事,会怎么拍海上逃生部分,恐怕 会有鞭打老虎、和老虎一起捕鱼等更飞扬的段落。不过,既然除了讨好普通 观众的功能,海上历险记更多任务是展现导演的审美追求,那只能感叹李安 的梦太内敛、太乖巧、充满了东方式的工整静谧。 当PI缓缓讲出第二个厨子版海上逃生故事的时候,之于我而言,仿佛 是从沉睡中一点一点被噩梦惊醒,这时候你才发现之前似有似无的铺垫,全 都不是闲笔。吃肉汁饭的王柏杰、不尊重信仰的德帕蒂约、虔诚包容的PI 妈,与斑马、猩猩登船后的遭遇一一对号入座,现实故事版的残酷,让人有 如坠深渊的恐惧。最残酷的残酷,是你自己依靠想象力一一重组,自我还原 出来的,这比某些电影哭天抢地撒狗血的方式,可真是高明多了。 除了最简单的角色对应还原,回头细琢磨,《PI》在文本上真是处处小心,比如在救生艇落海前,王柏杰大喊:“斑马、斑马”,事实上,他就是 那匹斑马。还有那句问猩猩的“你的孩子呐?”。比如那个食人岛,“恰好”是人的形状。再比如介绍印度教的三种佛时,讲到在河上淌着的三面佛,世 间万事万物都不过是他的梦境。真是没有比这句话更能解释PI是如何建筑 第一个故事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神,你主宰不了当下,但你主宰得了对过 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幻想。 当两个故事都摆在你面前,就是选择来临的时候。 日本人不肯相信童话的梦幻,但更不愿相信现实的残酷,而记者则在犹 豫了一会儿之后,选择了第一个梦幻故事,“你跟随了上帝”,PI的回答,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汉语言文学 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马玲玲 摘要:汉语中的联合构词可以说是极具特色的,作为合成式复合词中的一个堇 要组成部分,联合式复合词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堇视,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角度入手『对联合词进行分类探析,以期对以往的研究有所增益。 关键词:联合词隐喻阐释 本文所论及的隐喻式联合词是指联合式复合词的意义在原义的基础上发生了隐喻引申,使词义更加丰富。 认知语言学意义上的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人类的思维就是建构在隐喻之上的。 人们的许多经验和活动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人们的概念系统大多是由隐喻建构的。认知语言学家指出,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和灵魂,隐喻就是要发现“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从而用‘‘始源域之名'’代替〃目标域之实"。恰似赵艳芳所论述的「在隐喻结构中■两种本似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这就是隐喻的认知基础。”基于此,我们可以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为出发点对现代汉语中的隐喻式联合词试作分类阐释。 二.隐喻式联合词的认知阐释 (-)性质相似的隐喻 性质相似的隐喻式联合词是以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性质相似"为基点,通过隐喻机制,把我们所熟悉的事物投射到了原本不熟悉、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抽象概念中,从而使其易于被理解、接受。以”豺狼"一词为例:在汉民族的思维习慣中,豺 和狼一直是两种非常贪婪、残暴的动物,能给其他很多动物甚至人类带来严更的伤害。当人们想要表达某些人凶恶残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时就以"凶恶残暴”这T 寺征为桥梁产生联想,从而以自己熟悉的凶猛动物”豺狼”来喻指 "凶恶残忍的人"。此类隐喻式联合词还有"爪牙、禽兽、虎狼、堡垒、本末、日苦、钢铁、风雨、机械、锦绣"等。以下面两个词为例具体分析: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认知隐喻及其翻译 内容摘要: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认知隐喻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因此认知隐喻既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认知现象。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认知方式传递到目的语中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而隐喻翻译已经成为研究翻译方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为全面介绍隐喻;第三章为隐喻翻译的六种策略;第四章为结论。 关键词:认知隐喻翻译策略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虽然隐喻研究自古有之,但是仅归类于修辞学之列。隐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隐喻翻译时,我们不仅要关注语境,还应熟捻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本文认知对隐喻进行了全面介绍,研究分析了认知隐喻翻译的七种策略。 二.认知隐喻 1.定义 Lackoff和Johnson站在认知的角度从功能和结构两个方面对认知隐喻的定义加以阐释。从功能上看,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经历另一事物;从结构上看,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 2.认知隐喻的语义特征

隐喻意义是基本意义与语境作用的结果。束定芳指出认知隐喻具有如下十种隐喻特征:矛盾性、临时性、模糊性、隐喻程度性、系统性、语义映射的选择性、方向性、不可穷尽性、多样性和回复性。 3.认知隐喻的分类 Peter Newmark将英语隐喻分为六类:死隐喻、陈腐的隐喻、常用的隐喻、有所改变的隐喻、最近形成的隐喻和新颖的隐喻。根据英语隐喻的形式和意义将其分为四类:简明的隐喻、半隐性隐喻、隐形隐喻和复杂的隐喻。简易隐喻指那些格式明显的隐喻;半隐性隐喻专指篇章中出现的只有喻体而没有本体的隐喻;隐性隐喻专指那些喻体不明显,喻义隐晦含蓄的隐喻;复杂的隐喻,指形式和喻义均颇为复杂的隐喻。 4.认知隐喻的功能 隐喻是一种文化反映,它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隐喻是语言系统的再生机制,利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形成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它富有表现力,可以通俗易懂地表达复杂的认知。 三.认知隐喻的翻译 本章研究并分析了认知隐喻翻译的六种策略。 1.保留喻体的策略 如果在同一喻体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不同的喻义,而喻体又不宜代替,那就应该采用保留喻体的翻译策略。此时,应采用保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学习专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学习专题 社会文化 2012-12-22 22:17 在《少年pi》的制作特辑里,李安谈到了对影片的理解拍这部电影是他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过程。如果没记错的话,同样的意思在他的《十年一觉电影梦》一书中也表达过。在《断背山》上,李安让一句话成为世界流行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同样,在《少年pi》中,这句话可以换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孟加拉虎。 1 从片名不难看出,这是一部充满奇幻冒险风格的影片,它讲述了一个少年在海难之后如何与一只同船的猛虎结伴同行的故事。这样的故事通常情况下会被笼统地归纳为一个“成长”或是“友谊”的主旨。何况该片中又动用了3D 技术以及灾难类型的时髦元素,这就很难不让人进入到商业片的逻辑体系中去。 虽然李安的电影都是剧情片,在故事接受的层面上,从来就没不设门槛,但是,要想真正走进李安的电影世界,却非易事。在各种场合,我曾完整地看过不下几十几遍的《卧虎藏龙》,也许对迷影群体来说,这个数字都不值得拿出来说。我想说的是,即使如此,当我在研读李安的自传以及徐浩峰对《卧虎藏龙》的解读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一直只在《卧虎藏龙》的门口逗留,根本没有走进去。《卧虎藏龙》的玄妙之处我就不做多说,大家可以参看徐浩峰在他的影评集《刀与星辰》中的解读,真的非常独到。

我想说,李安是真大师。在我的经验系统中,他的成长经历、艺术给养、认知结构是华语导演中无人可以匹敌的,也是唯一一个让我可以在零点看首映,午夜三点到家再写三个小时的影评的导演。好的电影匠人与电影大师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电影只是提供视觉张力或者心理刺激,而后者的电影以人性深处的欲望为导向,提供独特的想象和价值观,让人们看到世界之外的另一种可能,从而让我们去探究真正的自己。在《少年pi》中,一个少年、一只猛虎、一片汪洋,李安以封闭性空间的调度,提炼了高度隐喻的人生寓言——人如何与自己相处? 2 为了照顾大众,把一个故事尽量交代清楚,《少年pi》的叙事上采取了一种套层结构,外层是成年pi向一个小说家讲述少年时代的故事,里层便是具体的故事内容。但是,影片峰回路转,虚实相间的地方在于当作家和观众都以为pi的故事以自己获救、老虎走进森林而终结时,成年pi又提供给我们另一个故事,不同于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自己和老虎,第二个故事是全部以人物出场——水手、厨师、妈妈、自己,在小说家的推断下,他们分别对应了第一个故事中的斑马、豺狼、猩猩,而少年pi居然是第一个故事中的老虎。成年pi没有否认小说家的推断,只是问他喜欢哪个故事,得知对方喜欢第一个故事时,成年pi说他看见了上帝。 李安在此模糊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把想象交给观众,我没看小说,故而不知道这神来的一笔是否出自原著的精神?其实,不论哪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少年pi与老虎帕克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是李安一直在探讨的。 Pi与帕克的第一次见面在父亲的动物园中,天性善良的pi凝视着帕克,坚信它不会伤害自己,但pi给它喂食的

红楼梦艺术手法赏析

浅谈《红楼梦》艺术手法 《红楼梦》就是一部寄托深意、“字字瞧来皆就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绝世佳作。它就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高峰。它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与很高的美学价值。它就是一个封建社会、封建制度从发展到衰亡的过程的缩影,以小说的形式、以家庭为背景,向我们展现了清朝社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 《红楼梦》不仅在小说背景方面有特殊的构思,在小说艺术手法上面更就是独具一格,达到了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高峰,具有了相当的美学价值。下面,我就我个人对《红楼梦》的阅读经历,对其艺术表现手法浅谈一二。 一、《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艺术 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塑造,曹雪芹完美地做到了在同一阶级中塑造众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非常之多,且不说人物本身千差万别的,单就是本身思想性格及身份地位类似却又处处不同的形象就有很多为众人所熟知。在这众多的人物中。有的就是官僚贵族的当权者,有的就是锦衣玉食的公子王孙,有的就是年轻貌美的大家姊妹,有的就是经受豪宅欺凌的丫头仆役,这些人,同一类人大都有着相似的出身经历或者身份地位,但曹雪芹却同中求异,采用了一些很特殊的对比手法,使得那些易被人混淆的形象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从而使读者毫无类同之感。 比如,《红楼梦》中著名的两位名门千金小姐,薛宝钗与林黛玉。她俩的出身与学识教养基本类似,都有沉鱼落雁之貌,都有出口成章之才。这样的两个人物形象,按理说很难区分。然而在《红楼梦》中,显然她俩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对立形象。曹雪芹通过对她们的言谈举止、行为动作、思想风格的刻画,表现了这两个形象内在的迥异。这种迥异在宝钗与黛玉对宝玉的爱情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黛玉对于宝玉,就是一片纯真的爱情,她通过“题帕诗”向宝玉倾吐爱情,含蓄而明心。而宝钗,却就是因宝玉就是贾府的宠儿而爱上宝玉,这种爱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为了未来的地位,她的爱谨慎而谋世。再者,在处世为人方面,黛玉高洁,自尊,从不轻易迎合世俗,无论就是对至高无上的贾母,还就是对管家少妇王熙凤。而宝钗,她拥有大家闺秀的气质与背后厚实的家庭财富,凭借她的乖巧伶俐讨得了贾母的欢心。一个天真敏锐,一个沽名钓誉,这就就是钗黛之别。 作者通一系列相同事件中钗黛的不同言行,塑造了她俩迥异的性格特点,使得小说中的这两个人物特点鲜明突出。这样的例子还有一大批,如迎春与探春,尤氏姊妹等。小说中,作者以特殊复杂的对比手法,同中求异,重复中求不重复,塑造了一大批外部相似却实质迥异的人物形象,达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另外,在人物塑造中,曹雪芹没有采用中国古典小说惯用的人物主导性格的手法,她对于人物形象的表现,并不就是从个人好恶出发,随意将某个人写成好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