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练习题-精选.

合集下载

第四章气体吸收练习

第四章气体吸收练习
• 计算:⑴平均温度为多少,才能回收90%的丁 烷;
• ⑵各组分的平衡常数;
看看答案?
计算题
• ⑶吸收因子、吸收率; • ⑷尾气的组成。 • 操作条件下各组分的平衡常数如下: • 乙烷: K = 0.13333t + 5.46667 • 丙烷: K = 0.06667t + 1.3333 • 正丁烷:K = 0.02857t + 0.08571(t的单位为
• 试计算:
• ⑴最小液气比;
• ⑵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5倍时所需的理论 级数
• ⑶各组分的吸收率和塔顶尾气的数量和组成;
• ⑷塔顶应加入的吸收剂量。
看看答案?
计算题
• 3、某原料气组成如下:
组分 C01
C02
C03
iC04 nC04 iC05 nC05 nC06 ∑
Vn+1 0.765 0.045 0.035 0.025 0.045 0.015 0.025 0.045 1.00
• 13、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数小的 组分主要在( )被吸收
• a. 塔上部少数几块板;b. 塔下部少数几块板;c. 塔中部少数几块板;d. 全塔所有板。
看看答案?
选择题
• 14、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关键组分组分主 要在( )被吸收
• a. 塔上部少数几块板;b. 塔下部少数几块板;c. 塔中部少数几块板;d. 全塔所有板。
C10
C20
C30
nC40
nC50
nC80

0.03 0.22 1.82 4.47 8.59 84.87 100.0
进料为1000kmol/h,温度为121℃。蒸出用气体 为149 ℃和345kPa的过热水蒸气,其量为 100kmol/h。用平均蒸出因子法计算液体和富气

吸收练习题答案

吸收练习题答案

吸收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 口腔B. 胃C. 小肠D. 大肠答案:C2. 维生素D的主要吸收形式是:A. 脂溶性形式B. 水溶性形式C. 蛋白质结合形式D. 游离形式答案:A3. 以下哪种物质在人体中的吸收率最高?A. 脂肪B. 蛋白质C. 碳水化合物D. 矿物质答案:C4. 人体吸收铁的主要形式是:A. 血红蛋白中的铁B. 铁离子C. 铁蛋白D. 铁螯合物答案:B5. 人体吸收钙的最佳时间是:A. 早晨B. 中午C. 晚上D. 餐后答案:D二、填空题1.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主要通过_________进行。

答案:消化系统2. 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需要_________的参与。

答案:脂肪3. 人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

答案:小肠4. 人体吸收维生素B12需要_________的协助。

答案: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5. 人体吸收矿物质的主要方式是通过_________。

答案:主动和被动转运三、简答题1. 描述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基本过程。

答案: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基本过程包括摄入、消化、分解、吸收和转运。

首先,食物通过口腔咀嚼和唾液混合后进入胃,在胃中进一步分解。

然后,食物进入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中的酶和肠道细胞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营养物质被分解成小分子,通过肠道壁进入血液循环,最终被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2. 为什么说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答案: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1) 长度长,提供了足够的接触面积;2) 肠壁表面有许多绒毛和微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3) 肠壁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便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运;4) 小肠分泌的消化酶种类多,有助于食物的分解。

四、论述题1. 讨论影响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因素。

答案:影响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因素包括:- 食物的物理形态:如食物的颗粒大小、纤维含量等。

吸收练习题 课堂测验

吸收练习题 课堂测验

吸收练习题一、填空题:(31)1、压力__ _,温度____,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2、由双膜理论可知,____ ___为吸收过程主要的传质阻力;吸收中,吸收质以_____的方式通过气膜,并在界面处溶解,再以_ __ ____的方式通过液膜。

3、吸收操作的依据是____ ____,以达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

4、亨利定律的表达式Exp*,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___气体。

5、对极稀溶液,吸收平衡线在坐标图上是一条通过点的线。

6、由于吸收过程中,气相中的溶质组分分压总是___ _____溶质的平衡分压,因此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 ____。

7、吸收过程中,XK是以___ _为推动力的总吸收系数,它的单位是____。

8、吸收操作中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 ___,吸收推动力___ ___。

9、当吸收剂用量为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定的吸收任务所需填料层高度将为__ _。

10、用吸收操作分离气体混合物应解决下列三方面问题:_ 、与。

11、填料塔操作中,气液两相在塔内互成__ _ 流接触,两相的传质通常在____的液体和气体间的界面上进行。

12. 气体吸收计算中,表示设备(填料)效能高低的一个量是,而表示传质任务难易程度的一个量是。

13.分子扩散中菲克定律的表达式为,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D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减小),随压力增加而(增大、减小)。

14.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只要组份在气相中的分压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

15.某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已知相平衡常数m=1 ,气膜和液膜体积吸收系数分别为kya =2×10-4kmol/m3.s, kxa=0.4kmol/m3.s, 则该吸收过程及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分别为;该气体为溶气体。

二、选择题(40)1、吸收操作的目的是分离。

A.液体均相混合物B.气液混合物C.气体混合物D.部分互溶的液体混合物2、难溶气体的吸收是受______。

化工原理吸收练习卷(附有答案)

化工原理吸收练习卷(附有答案)

化⼯原理吸收练习卷(附有答案)第⼆章吸收填空题1.脱吸因数s 的表达式为,在Y-X 坐标系下的⼏何意义是;平衡线斜率与操作线斜率之⽐。

2.在⽓体流量、⽓相进出⼝组成和液相进出⼝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量,则操作线将靠近平衡线,传质推动⼒将减⼩,若吸收剂⽤量减⾄最⼩吸收剂⽤量时,设备费⽤将———————⽆穷⼤—————————。

3. 在传质理论中有代表性的三个模型分别为双膜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更新理论。

4.分⼦扩散中菲克定律的表达式为? ,⽓相中的分⼦扩散系数D 随温度升⾼⽽增⼤(增⼤、减⼩),随压⼒增加⽽减⼩(增⼤、减⼩)。

5. 根据双膜理论两相间的传质阻⼒主要集中在————,增加⽓液两相主体的湍流程度,传质速率将——。

答案:相界⾯两侧的液膜和⽓膜中;增⼤6.难溶⽓体属——————————————控制,主要传质阻⼒集中于——————侧。

答案:液膜;液膜7.双膜理论的基本假设是:⑴————————————————————————;⑵————————————————————————;⑶—————————————————————————。

8. 等分⼦反⽅向扩散适合于描述——————————过程中的传质速率关系。

⼀组分通过另⼀停滞组分的扩散适合于描述————————————————过程中传质速率关系。

答案:精馏;吸收和脱吸9. ⼀般情况下取吸收剂⽤量为最⼩⽤量的——————倍是⽐较适宜的。

答案:1。

1——2。

0 10 . 吸收操作的是各组分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差异,以达到分离⽓体混合物的⽬的。

11. 亨利定律的表达式Ex p =*,若某⽓体在⽔中的亨利系数E 值很⼤,说明该⽓体是___难溶__________⽓体。

12. 对接近常压的溶质浓度低的⽓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时,亨利系数E_____,相平衡常熟m_____,溶解度系数_______。

不变减⼩不变13. 由于吸收过程中⽓相中溶质分压总是_____________。

吸收试题(练习题)

吸收试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吸收操作的依据是()。

A 、挥发度差异B 、溶解度差异C 、温度差异D 、密度差异2 . 在逆流吸收塔中,增加吸收剂用量,而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不变,则该吸收塔中操作线方程的斜率会(A 、增大B 、减小Cx 不变D 、不能确定3 . 在吸收系数的准数关联式中,反映物性影响的准数是()A 、ShB 、ReC 、CaD 、Sc4 .已知SO?水溶液在三种温度3、如、1.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i=0.35kPa 、E 2=1.IkPa.Ea=O.65kPa 则()。

A 、t ∣<t2B 、t3>t2C ∖t3<tιD 、t1>t25 .在吸收塔中,随着溶剂温度升高,气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将会()0A 、增加B 、不变C 、减小D 、不能确定 6 . 下述说明中正确的是()βA 、用水吸收氨属液膜控制B 、常压下用水吸收二氧化碳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C 、用水吸收氧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D 、用水吸收二氧化硫为具有中等溶解度的气体吸收,气膜阻力和液膜阻力都不可忽略9 .吸收塔的操作线是直线,主要基于如下原因()0A 、物理吸收B 、化学吸收C 、高浓度物理吸收D 、低浓度物理吸收10 .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oA 、气体混合物B 、液体混合物C 、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D 、气液混合物11 .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则下列那种情况正确()βA 、回收率趋向最高B 、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C 、操作最为经济D 、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12 .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液相主体整个过程的阻力可归结为()0A 、两相界面存在的阻力B 、气液两相主体中的扩散的阻力C 、气液两相滞流层中分子扩散的阻力D 、气相主体的涡流扩散阻力13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传质总系数AU)A 、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k1.B 、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k1.C 、大于气相传质分系数kGD 、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kG 14 .对某一汽液平衡物系,在总压一定时,温度升高,则亨利系数()A 、变小B 、增大C 、不变D 、不确定 15 .吸收是分离()混合物的化工单元操作,其分离依据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差异。

吸收过程练习题

吸收过程练习题

吸收过程练习题2022化工习题之吸收过程1一、填空(96小题,共189.0分)[1]在0.1MPa和20℃下,1000g水中可溶解1.69gCO2,则该溶液摩尔分数为6.91某10-4,摩尔比(比摩尔分数)为6.91某10-4[2]牛顿粘性定律、傅立叶定律和费克定律三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类似性。

这三种过程之间存在类似性,正是由于动量、热量和质量三者都是凭借分子运动来进行传递的。

分子扩散过程应遵循费克定律,即分子扩散速度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3]在一定的操作压强和温度下,循环使用吸收剂中的吸收质浓度的降低和吸收剂用量的增加都有利于提高吸收过程的推动力;但是,带来的问题往往是使吸收剂的再生费用增加了。

[4]在填料塔中,乱堆的填料具有使液体均匀分布的优点,但缺点是有向塔壁偏流的现象。

[5]在同一物系中,气体的亨利常数E和溶解度常数H的数值大小只取决于温度,而相平衡常数m还与总压强有关。

当温度升高时E值增大,H值减小,m值增大[6]填料吸收塔正常操作时,若液气比增大,则吸收液的出塔浓度降低,吸收的推动力增大[7]如下图的气液平衡曲线示意图中,A(某A,yA),B(某B,yB),C(某C,yC)分别代表三种物系的实际浓度,则由此可判断三种情况下传质的方向分别为:A、吸收过程;B、达到平衡;C、解吸过程。

[8]某合成氨厂脱硫用质量分数为0.01的稀氨水,其摩尔分数为1.06某10-2,摩尔比(比摩尔分数)为1.07某10-2[9]常压(101.3kPa)下,20℃的空气被水蒸气所饱和,已知该条件下水蒸气饱和蒸气压为2330Pa,则该湿空气的摩尔分数为2.30某10-2,摩尔比(比摩尔分数)为2.35某10-2[10]物质以扩散的方式由一相到另一个相的转移为传质过程。

传质过程可以在两相流体之间进行,也可以在流体与固体两相之间进行。

属于前者的单元操作如吸收;精馏;萃取;等;属于后者的单元操作如干燥;吸附;浸取(固-液萃取)等。

化工原理练习题(吸收)

化工原理练习题(吸收)

吸收练习题1.在一个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某截面上的气相浓度为y(摩尔分率,下同),液相浓度为x,在一定温度下,气液相平衡关系为ye=mx,气相传质系数为ky,液相传质系数为kx,则该截面上的气相传质总推动力可表示为,气相传质总阻力可表示为;如果降低吸收剂的温度,使相平衡关系变为ye=m’x,假设该截面上的两相浓度及单相传质系数保持不变,则传质总推动力,传质总阻力中气相传质阻力,液相传质阻力,传质速率。

1、某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底排出液中溶质的摩尔分率x=2×10-4,进塔气体中溶质的摩尔分率为y=0.025,操作压力为101.3kPa,汽液平衡关系为y e=50x,现将操作压力由101.3kPa 增至202.6kPa,求塔底推动力(y-y e) 增至原来的倍,(x e-x) 增至原来的倍。

2、某逆流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易溶组分,入塔混合气浓度为0.04,出塔混合气浓度为0.02,操作液气比L/V=2(L/V)min,气液相平衡关系为ye=2x,该吸收塔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的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为,理论板数N为。

3、一座油吸收煤气中苯的吸收塔,已知煤气流量为2240(NM3/hr),入塔气中含苯4%,出塔气中含苯0.8%(以上均为体积分率),进塔油不含苯,取L=1.4 Lmin,已知该体系相平衡关系为:Y*=0.126X,试求:(1)溶质吸收率η(2)Lmin及L (kmol/h)(3)求出塔组成X b(kmol苯/kmol油)(4)求该吸收过程的对数平均推动力∆Y m(5)用解析法求N OG;(6)为了增大该塔液体喷淋量。

采用部分循环流程,在保证原吸收率的情况下,最大循环量L’为多少,并画出无部分循环和有部分循环时两种情况下的操作线。

4、在一个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某截面上的气相浓度为y(摩尔分率,下同),液相浓度为x,在一定温度下,气液相平衡关系为ye=mx,气相传质系数为ky,液相传质系数为kx,则该截面上的气相传质总推动力可表示为,气相传质总阻力可表示为;如果降低吸收剂的温度,使相平衡关系变为ye=m’x,假设该截面上的两相浓度及单相传质系数保持不变,则传质总推动力,传质总阻力中气相传质阻力,液相传质阻力,传质速率。

消化和吸收习题(含答案)

消化和吸收习题(含答案)

消化和吸收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

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B.②是胃液,能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C.X是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D.若⑤是肠液,则④一定是胰液【答案】D【解析】【分析】观图可知: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是胰液。

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据此解答。

【详解】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A错误;②是胃液,含有胃蛋白酶,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B错误;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C错误;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已知⑤是肠液,故④一定是胰液,D正确。

【点睛】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时一定要读懂图示。

2.以下不属于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的是()A.小肠内壁有肠腺B.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小肠长5-6米,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答案】A【解析】【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的结构特点适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详解】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小肠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液,这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可见A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收填空:1.吸收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脱吸操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脱吸方法是__________等,脱吸操作又称为_________的再生。

3.亨利定律是_______溶液的性质,而拉乌尔定律是__________溶液的性质,在_________-_的条件下,二者是一致的。

4.双膜理论的要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式1/Kg=1/kg+1/Hkl成立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水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溶质NH3,则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____膜,其传质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控制。

6.在填料塔的设计中,有效填料层高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乘积,若传质系数较大,则传质单元高度________,说明设备性能_____.,传质单元数仅与_______________和分离要求有关,反映吸收过程的___________。

7.用纯溶剂吸收某溶质气体,要求回收率大90%,若要将其提高到95%,最小液气比应变为原来的_____。

若采用增大压强的措施,压强应提高到原来的_________。

分析下列因素变化对吸收率的影响: (1)降低吸收温度 (2)气体处理量增大一倍 (3)溶剂进口浓度增加8.最小液气比(L/V)min只对()(设计型,操作型)有意义,实际操作时,若(L/V)﹤(L/V)min ,产生结果是()。

答:设计型吸收率下降,达不到分离要求9.已知分子扩散时,通过某一考察面PQ 有三股物流:N A,J A,N。

等分子相互扩散时: J A()N A()N ()0A组分单向扩散时: N ()N A()J A()0 (﹤,﹦,﹥)答:= > = ,< > > 。

10.组分A通过一定厚度的气膜扩散到固体催化剂表面时,立即发生化学反应 A(液)=2B(气),生成的 B离开表面向气相扩散。

记 J A,J B分别为组分A,B的扩散通量,N A,N B 分别为组分A, B的传质通量,则在稳定扩散条件下(1)A |N A|=0.5|N B| B |N A|=2|N B|C |N A|=|N B|D N A,N B的关系不能确定(2)A |J A|=0.5|J B| B |J A|=2|J B| C |J A|=|J B| D J A,J B的关系不能确定答:11.气体吸收时,若可溶气体的浓度较高,则总体流动对传质的影响()。

答:增强12.当温度升高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答;升高升高13.A,B两组分等摩尔扩散的代表单元操作是(),A在B中单向扩散的代表单元操作是()。

答:满足恒摩尔流假定的精馏操作吸收14.在相际传质过程中,由于两相浓度相等,所以两相间无净物质传递()。

(错,对)答:错15.相平衡常数m=1,气膜吸收系数 k y=1×10-4Kmol/(m2.s),液膜吸收系数 k x 的值为k y 的100倍,这一吸收过程为()控制,该气体为()溶气体,气相总吸收系数K Y=() Kmol/(m2.s)。

(天大97)答:气膜易溶 9.9×10-416.某一吸收系统,若1/k y 》1/k x,则为气膜控制,若 1/k y《1/k x,则为液膜控制。

(正,误)。

答:错误,与平衡常数也有关。

17.对于极易溶的气体,气相一侧的界面浓度y I 接近于(),而液相一侧的界面浓度x I 接近于()。

答:y*(平衡浓度) x(液相主体浓度)18.含SO2为10%(体积)的气体混合物与浓度C= 0.02 Kmol/m3的SO2水溶液在一个大气压下接触,操作条件下两相的平衡关系为 p*=1.62 C (大气压),则 SO2将从()相向()转移,以气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大气压,以液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 Kmol/m3 。

答:气液 0.0676 0.041719.实验室中用水吸收 CO2基本属于()控制,其气膜中浓度梯度()(大于,小于,等于)液膜浓度梯度,气膜阻力()液膜阻力。

(清华97)答:液膜小于小于20.压力(),温度(),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工程上常用水–空气系统进行氧解吸,这种系统属于()系统,传质阻力主要在()一侧。

(北化96)答:降低升高易解吸,气膜控制气膜21.采用化学吸收可使原来的物理吸收系统的液膜阻力(),气膜阻力()。

答:减小不变22.填料的传质单元高度的数值主要与(,)和( )有关。

(清华 95)答:单位塔截面上的气体处理量填料性能传质系数23.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可以用传质单元数乘以填料的等板高度。

(对,错)答:错,只有平衡线与操作线平行时才成立。

24.在吸收塔的设计中,气体流量,气体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设备费用()。

答:减小增多塔高无穷大某逆流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体中易溶气体组分,填料高度无穷大,入塔时Y1=8%(体积),相平衡方程 Y=2X 。

问液气比 L/V=2.5时,吸收率Φ= (),L/V=1.5时,Φ=()。

(清华 96)答:1 0.75●对吸收因数 A=0.5的系统进行逆流吸收,当塔高无穷大时,()A 塔顶达到气液平衡B 塔底达到气液平衡C 塔顶,塔底同时达到气液平衡D 塔中没有一处达到气液平衡(浙大 97)答:B操作中入塔液体量增加●在低浓度难溶气体的逆流吸收塔中,若其它条件不变而入塔液体量增加,则塔的液相传质单元数 N L 将(),而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将(),其气体出口浓度y2将()。

(清华98)答:减小增大减小●某操作中的吸收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气体混合物中的A组分,若 L增加,其余操作条件不变,则出塔气体 y a (),出塔液体的浓度x1(),回收率()。

答:减小减小增大操作中入塔气体量增加●低浓度难溶气体在填料塔中被逆流吸收时,若入塔气体量增加而其它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 OG(),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液相总传质单元数N OL(),出口气体组成y2(),出口液体组成x1()。

答:增大减小不变增加增加操作中液体量减少●某逆流吸收塔在操作时因某种原因使吸收剂入塔量减少,以致操作时的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则发生下列情况()(1)液体出塔浓度增加,回收率不变(2)液体出塔浓度不变,气体出塔浓度增加(3)液体出塔浓度和气体出塔浓度均增加(4)在塔的下部将发生解吸现象。

答:(3)操作中气液量同比例增加●在一个低浓度液膜控制的逆流吸收塔中,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而液量与气量成比例的增加,则回收率()。

(浙大95)答:下降●逆流解吸塔操作中,如气量与液量同比例减小,而气,液进口浓度不变,则液体出口组成(),塔内平均推动力将():A 一起下降B 一起增加C 前者下降后者增加D 前者增加后者下降(浙大96)答:A进塔气体浓度变化●拟设计一座用清水吸收NH3的吸收塔,已规定出塔气体中的NH3浓度不得大于给定值。

若进塔气中NH3含量增大,则最小液气比将()答:增大●用逆流操作规程的吸收塔处理低浓度易溶溶质的气体混合物,如其它条件不变,而入口气体的浓度增加,则此塔的液相总传质单元N OL(),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OG(),出口气体组成y2( ),出口液体组成x1()。

答:不变不变增大减小进塔吸收剂浓度变化●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若吸收剂进塔浓度 x2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则出塔气体组成y2(),出塔液体组成x1(),回收率()。

答;降低降低增加解吸塔进塔吸收液浓度变化●低浓度逆流解吸塔操作时,若入塔液相浓度 x1增加,而其它条件不变,则液相总传质单元数N OL(),出塔液相浓度x2(),出塔解吸气浓度y1()。

答:不变增加增加●吸收塔逆流操作时,若解吸因数 (mV)/L 增加,而气液进口组成及温度,压力不变,则溶质回收率(),出塔液体浓度 x1()。

答:降低增大吸收解吸双塔操作中气量变化●如图所示,吸收解吸联合操作,若吸收塔的气体处理量增大,则(1)吸收塔的出塔气体浓度A 增大B 不变 y2 x2 x1C 减小D 其变化趋势不定(2)解吸塔的出塔气体浓度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其变化趋势不定y1 x1 x2(浙大 98)答:(1)A (2)A操作中温度变化●某逆流操作吸收塔的平衡线如图所示,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而系统的温度增加(无化学反应),则传质单元高度 H OG(),气体出口浓度 y2(),液体出口浓度 x1()。

试在附图上画出新条件下的平衡线和操作线。

答:增大增大下降●以下各小题y-x图中所示为原工况下的平衡线和操作线,试画出按下列条件改变操作条件后新的平衡线和操作线。

(1)解吸温度升高(2)溶剂循环(气膜控制)(3)吸收,解吸联合操作中增加解吸气的用量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