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发展史

橡胶发展史
橡胶发展史

橡胶发展历史

世界史

11世纪,南美洲人民就已使用橡胶球做游戏和祭品。

1493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第二次航行探险到美洲时,将橡胶知识陆续带回了欧洲。

1736年,法国科学家康达明(Charles de Condamine),出版了《南美洲内地旅行纪略》。

1768年,法国人麦加(P. J. Macquer)发现可用溶剂软化橡胶,制成医疗用品和软管。

1770年,英国化学家J.普里斯特利发现橡胶可用来擦去铅笔字迹.

1819年苏格兰化学家马金托希发现橡胶能被煤焦油溶解,后来人们开始用橡胶制造成防水布。从这时起,天然橡胶的工业开始被研究和应用。

1820年,世界上第一个橡胶工厂在英国哥拉斯格(GLASGOW)建立。

1826年,为使橡胶便于加工,汉考克(Hancock)发明了用机械使天然橡胶获得塑性的方法。

1828年,英国人马琴托士(C. Mackintosh)用胶乳制成防雨布.

1839年,美国化学家查理·古德业通过橡胶发明了著名的“硫化法”。

19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橡胶是一种碳氢化合物。

1875年,化学家布查达制出人造橡胶。

1876年,英国人魏克汉(H. A. Wickham)完成了将野生的橡胶树变成人工栽培种植的工作。此后,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扩种建立胶园。

1887年,新加坡植物园主任芮德勒(H. N. Ridley)发明了“连续割胶法”.

第1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功研究一种叫甲基橡胶的合成橡胶。

大约在1930年,德国和苏联,合成了丁钠橡胶。

1950年世界轮胎总产量为1.4亿套,而1973年猛增到6.5亿套。其他各类橡胶制品的生产量在70年代初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是世界橡胶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1953年,有规立构合成橡胶研制成功。

1955年,美国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构与天然橡胶基本一样的合成天然橡胶。

1965年,热塑性橡胶开始应用于胶鞋及胶粘剂。

1970年,首批浇注轮胎(用聚氨酯橡胶)诞生。

今天随着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橡胶生产的技术水平。

中国史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干崖土司刀安仁(傣族,旧民主主义革命者)推行实业救国,从马来西亚运来三叶橡胶苗八千余株,从此揭开了橡胶史的在中国发展的序幕。后来因战乱、管理不善,1950年只剩2株,现尚存1株。

建国初期,面对十分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为满足国防和经济建设需要,党中央做出了“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橡胶基地”的战略决策。形成了以海南、云南和广东省为主的现代天然橡胶生产基地,跻身为世界植胶大国。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橡胶工作者经过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进行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创造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特点、具有自身特色的橡胶栽培技术和初加工方法,成功地在北纬18o一24o、东经100o~120o地区大面积植胶,不仅填补了我国天然橡胶科技发展的空白,而且为世界天然橡胶的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已成为天然橡胶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中国的橡胶种植面积达660.8千公顷,年产干胶56.50万吨,均居世界第五位。约有300万人在从事橡胶种植、加工业以及提供科技、生产资料服务、运销业、设备制造业等相关行业。

2011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天然橡胶的消费量已突破350万吨,约占全球天然橡胶消费总量的1/3以上,而我国的天然橡胶产量却只有68.7万吨,自给率20%,目前缺口已达五分之四。为此,中国天然橡胶协会提出了两项应对措施:

一是促进国内天然橡胶产量的持续增长。目前,我国宜胶土地资源已经接近饱和,依靠扩大种植面积的潜力十分有限,为此,今后将重点推进历史遗留低产残次胶园的更新改造,在天然橡胶优势区域内全面推广良种,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提高我国天然橡胶单产水平,提升现有胶园的综合生产能力。到2015年,我国天然橡胶优势区域内种植面积要稳定在1400万亩左右,产量达到80万吨以上,新植胶园优良新品种应用比例达到100%;到2020年基本实现胶园良种化,年产量达到120万吨以上。

二是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以弥补我国天然橡胶资源的不足。近年来,广东农垦等根据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开展了境外植胶。

更多橡胶行业资讯请登录:https://www.360docs.net/doc/1615508530.html,

文章摘自:https://www.360docs.net/doc/1615508530.html,/news/12406.html

导热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精)

导热高分子的发展历程 学校名称:华南农业大学 院系名称:材料与能源学院 时间:2017年2月27日

发展历程 1聚苯胺在19世纪中叶首次由Henry Letheby描述,他研究了苯胺在酸性介质中的电化学和化学氧化产物。他指出,还原形式是无色的,但氧化形式是深蓝色。第一高导电性有机化合物是电荷转移络合物。在20世纪50年代,研究人员报告说,多环芳族化合物与卤素形成半导电电荷转移络合盐。在1954年,贝尔实验室和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员报告了有机电荷转移络合物,电阻率低至8欧姆- 厘在20世纪70年代初,研究人员证明四硫富瓦烯的盐显示几乎金属导电性,而超导性在1980年被证明。关于电荷转移盐的广泛研究继续今天。虽然这些化合物在技术上不是聚合物,但这表明有机化合物可以携带电流。虽然有机导体以前间歇性讨论,该领域特别通过预测的超导性BCS理论发现后激发。1963年澳大利亚人B.A.博尔托Weiss及其同事报道了电阻率低至1欧姆·厘米的聚吡咯衍生物引用了类似的高电导率氧化聚乙炔的多个报道。除了电荷转移复合物(其中一些是偶数超导体)的显着例外之外,有机分子先前被认为是绝缘体或者最好是弱导电半导体。随后,DeSurville和同事报道了在聚苯胺中的高导电性。同样,在1980年,Diaz和Logan报道了可用作电极的聚苯胺膜。 尽管大多数在小于100纳米的量子领域中操作,但“分子”电子过程可以在大规模上集体表现。示例包括量子隧道效应,负电阻,声子辅助跳跃和极化子。1977年,Alan J. Heeger,Alan MacDiarmid和Hideki Shirakawa报道了氧化碘掺杂聚乙炔的相似的高电导率对于这项研究,他们被授予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用于发现和发展导电聚合物”。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已经成为导电聚合物的重要应用。 1维基百科

集团公司发展历程

比奇集团发展历程 2004年4月份,第一家中美合资比奇洁具公司注册成立; 2005年9月份,成立杭州博杰卫浴有限公司 2005年10月份成立比奇进出口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份成立比奇电梯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份与杭州创新科技公司签合同,创建了“中国卫浴网”。 2006年年终春节团拜会上,总经理倪文校先生提出公司要实现集团化管理。在管理上要从“人管人”过渡到“制度管人”,最终实现“文化管人”的内部管理目标。 2006年11月份,成立浙江比奇厨卫设备有限公司 2007年的12月份,成立了比奇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07年的12月份,成立了浙江比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对比奇旗下的各家子公司实行集团化管理。 2007年的12月份在长兴县泗安镇买下了绍兴振宇箱包厂,用以建造比奇酒店。 2007年的10月份与杭州双峰电子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实现了对双峰电子的控股,使杭州双峰电子有限公司成为比奇旗下的子公司。 2007年年底,制订出集团公司四年发展规划: 1、实现工业和置业年产值达到"双十亿"目标。 2、管理水平达到上市公司的标准。 3、集团公司所经营的项目中,要有一个板块上市。 2008年7月份,成立长兴比奇假日酒店 2008年11月,完成比奇厨卫设备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建设,十二月份举行了开工典礼,开始投入生产。

2008年12月,安徽农业科技公司的办公区、宿舍区、围墙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 2009年7月,比奇集团收购黄石章畈温泉休闲服务有限公司,使该公司成为比奇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持续近两年的黄石温泉开发项目的谈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正式进入了项目规划与实施阶段。 2009年7月,杭州比奇实业有限公司成立,由浙江比奇控股集团和塞舌尔共和国的拓尔美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一期工程占地23亩,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预计2010年年底建成投产。借助外方的技术优势生产各类新型低耗节能智能电梯,抢占国内外中高档电梯市场。 2009年9月,比奇集团在河南信阳的房产开发项目开工建设。2010年5月正式开盘对外出售。 2010年1月,比奇集团在湖北黄石章畈的温泉度假村项目奠基。 2010年1月7日,比奇集团与罗马尼亚大运河进出口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入股罗马尼亚大运河公司,并代理该公司在中国境内的部分进出口贸易。 2010年9月25日,湖北黄石黄金山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成立。该项目预计投资18亿元。由一座五星级温泉酒店和温泉小镇、大型水上娱乐园,高级温泉会所,温泉主题公园和休闲旅游地产等项目组成。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具魅力的温泉景区,也将成为华中地区最令人向往的五星级休闲住宅区。

中国橡胶专家名单

中国橡胶专家名单 01、黎扬善(原化工部橡胶司司长) 02、于清溪(原化工部橡胶司副司长) 03、李美霞(原化工部橡胶司副司长) 04、李春芳(原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总工程师) 05、吴祥龙(原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06、周国楹(原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07、郑正仁(原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08 吕百龄(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教授级高工) 09、陈志宏(原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教授级高工) 10、谢忠麟(原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教授级高工) 11、蒲启君(原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教授级高工) 12、李和平(原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研究员) 13、冯永海(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院长) 14、张隐西(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原) 15、刘敏(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16、李秀权(北京橡胶塑料制品厂高工) 17、缪桂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18、吴向东(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19、贾德民(华南理工大学博导) 20、罗东山(华南理工大学博导) 21、王迪珍(华南理工大学博导) 22、罗权昆(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23、刘安华(华南理工大学博导) 24、刘继武(中国化学工业桂林工程公司副总经理) 25、孙连生(青岛橡胶六厂总工) 26、吕柏源(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27、何立中(青岛科技大学教授) 28、邓本成(青岛科技大学教授) 29、纪奎江(青岛科技大学教授) 30、张殿荣(青岛科技大学教授) 31、杨清芝(青岛科技大学教授) 32、辛振祥(青岛科技大学教授) 33、安宏夫(青岛科技大学教授) 34、李曰煜(中橡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院长) 35、何家磐(上海乳胶厂技术副厂长) 36、苏平凡(沈阳橡胶四厂原厂长) 37、丁尚文(原沈阳长桥胶带厂研究所所长) 38、杨云良(青岛双星集团公司原副总工、胶鞋分会副秘书长) 39、张宣志(桦林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 40、单国玲(三角集团有限公司总工) 41、赵树高(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42、隆有明(上海轮胎公司研究所所长) 43、廖炳万(广州橡胶一厂原副总工程师、力车胎分会秘书长)

肿瘤内科治疗的历史和发展方向

肿瘤内科治疗的历史和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7-12-25T09:36:44.36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作者:封梅 [导读] 并可能成为21世纪肿瘤内科重要的研究方向。未来的肿瘤内科如何发展以及理想的肿瘤内科模式是什么这些问题将等待我们的探索。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据权威部门统计数据分析显示,我国原本高发癌症,如胃癌、阴茎癌、鼻咽癌、食管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增长趋势放缓,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乳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肿瘤内科治疗作为抗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对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肿瘤内科;发展;展望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uthorities had high incidence of cancer in our country,such as stomach,penile cancer,nasopharyngeal carcinoma,esophageal cancer incidence of growth has slowed,and lung cancer,colon cancer,prostate cancer,breast cancer,etc. The incidence of cancer but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As the main treatment of cancer,tumor internal medicin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long the life of cancer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tumor-tumor internal medicine,and probes into its future trend. Keywords:oncology internal medicine;Development;Looking forward to。 前言: 肿瘤内科(medical oncology)的发展历史不足百年,其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化学药物治癌,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其后的半个世纪,化疗有了很大进展。生物治疗和局部治疗的兴起为肿瘤内科增添了新的方法。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的出现使人们期望已久的个体化治疗可能成为现实,并可能成为21世纪肿瘤内科重要的研究方向。未来的肿瘤内科如何发展以及理想的肿瘤内科模式是什么这些问题将等待我们的探索。 1.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历程 1.1肿瘤内科治疗的早期手段 不同的时代,对肿瘤内科治疗的看法不同,重视程度也不一,同样其治疗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技术的更新而出现一定的变化。肿瘤内科治疗作为延长癌症生存期、改善其生活治疗的一种手段,是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建立在肿瘤内科学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多种治疗方式,如中医中药治疗、免疫基因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目前,临床上肿瘤内科治疗多采取化学药物治疗;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出现及快速发展,肿瘤的靶向治疗已成为当前肿瘤内科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大有逐渐替代化学药物治疗的趋势。 1.2以药物治疗为主的时期 上世纪50年代到目前,肿瘤内科治疗仍旧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通过分析国外相关文献发现,1946年菲利普斯和基尔曼使用氮芥成功治疗的淋巴瘤,这一举措和治疗方式也标志了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的开端。随着医疗科技及药物制剂技术的发展,环磷酰胺(50年代)、阿霉素、卡泊(70年代)等药物均开始应用于肿瘤内科治疗中,且上述化学药物在睾丸生殖细胞瘤、儿童白血病、滋养叶细胞肿瘤等癌症的治疗上已经达到根治的效果,这也大大促进了化学药物治疗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地位的提升,为根治性治疗提供了可能。 1.3生物分子技术的产生与应用时期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生物分子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抗癌药物也随之诞生。紫杉醇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其在肿瘤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也大大提升了肿瘤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步入21世纪后,靶向治疗的研究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靶向治疗指的是针对性、选择性对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胞信号传递和其他生物学途径的一种的治疗方式,其主要以细胞表面抗原、细胞内信号传递导通通道或生长因子中相关的蛋白质或酶为作用靶点。尤其是肿瘤内科治疗中,这一研究大大推动了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2.国内肿瘤内科治疗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肿瘤内科治疗是建立在学习和总结国外先进抗癌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与肿瘤专科医院及专科医室的建立有着紧密的联系:上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自发研制出第一个抗肿瘤药氮芥,并成功量产,随后环磷酰胺、塞替派、更生霉素、平阳霉素等化学抗癌药学也陆续研发成功,这为我国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成立第一个肿瘤内科治疗科室(即如今的肿瘤医院);上世纪70年初,全国各地陆续成立肿瘤专科医院;上世纪90年代,多所肿瘤治疗中心在各大三甲医院成立;21世纪,全国范围肿瘤科室(仅三甲医院)就已超过500所。另外,我国科学家在肿瘤药物治疗的研发工作上获得巨大成功,也推动了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随后,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针对精原细胞瘤研制的N-甲酰溶肉瘤素临床应用大获成功,再次推动了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在抗代谢肿瘤药物的研制方面,我国科学家合成的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脱氧三尖杉酯碱等药物在临床应用上大获成功,其中高三尖杉酯碱被定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三线治疗药物,这一临床应用也得到了国际上承认,这大大提升了我国肿瘤内科治疗在国际上的地位。目前,国际上应用的大多数抗癌药物,我国均能生产。 3.肿瘤内科治疗技术的未来发展 3.1未来肿瘤内科治疗技术的发展 其中,针对肿瘤细胞散播而采取的以细胞毒类药物为典型代表的化学药物治疗形式仍旧占据肿瘤内科治疗的主导地位,同时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也开始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研究分析显示,对于能行肝转移灶切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期阶段应用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较单纯性切除术手术治疗患者而言,其3年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的几率大大提升。,可通过靶向作用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及进展,这大大的延长了肿瘤体与宿主共存状态的时间,另外,随着靶向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有研究分析发现,对肿瘤患者应用分子靶

三星集团发展史

美国博客回顾三星发展史:最初为食品出口商 2013年02月11日08:49 新浪科技微博我有话说(232人参与) 导语: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周日刊文称,过去1年半中,三星成为了科技行业最具权势、认可度最高的公司之一。业内人士甚至认为,三星能够与最重要的科技公司苹果、Facebook、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相提并论。那么,作为一家生产各类电子产品的公司,三星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Business Insider为此回顾了三星的发展史。 以下为文章全文: 1.李秉哲于1938年在韩国大邱创立了三星。该公司最初是韩国一家食品出口商,向中国出口鱼干和面粉等商品。 2.三星于50年代至60年代开始涉足其他业务,包括人寿保险和纺织。 3.三星电子创立于1969年。该公司最初生产电视机。三星的首款黑白电视机于1970年面市销售。 4.三星于70年代进入更多领域,包括石化。此外,三星也开始生产洗衣机、电冰箱和微波炉。

5.三星于80年代开始进一步关注电子行业。该公司开始生产彩电、个人电脑、视频摄录机和录音机。与此同时,三星开始向北美市场出口更多商品。 6.1989年,三星与英国石油(BP)合作,成立三星BP化学。该公司在韩国销售化工产品。 7.90年代初期至中期,三星开始生产用于个人电脑的内存及硬盘。目前,这仍是三星的一项重要业务。 8.1995年,三星推出了第一款手机,但无法正常工作。有报道称,三星董事长李健熙当时前往了生产这款手机的工厂,并将所有产品焚毁。 9.在最初的失败之后,三星于90年代末开始更认真地对待手机业务。1999年,三星发布第一款支持连接至互联网的手机。手机最终成为了三星盈利能力最强的业务。 10.90年代末,三星在电视机领域取得了更多进展。1998年,三星发明了全球首款能够量产的数字电视。1999年,三星推出了完整的数字电视产品线。 11.三星于21世纪初开始生产高清电视机。该公司随后开始生产蓝光播放器和其他家庭影院设备。目前,三星拥有市面上最好的高清电视机产品。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简称中影集团、CFGC,是中国大陆最具实力的电影公司,成立于1999年2月,是由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组成。中影集团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总资产28亿元。中影集团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而且是中国产量最大的电影公司。 1999年成立的中影集团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影制作与发行机构,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始终走在前端,成为带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火车头”。以下我们将从中影集团的发展概况,发展过程中所贯彻的战略,发展规模,以及它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走向来展示中影集团的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发展概况: 中影集团公司成立之初,将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等8家单位揽入旗下。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创作、生产、发行都各管各的,没有内在的关联导致唯有及时理顺内部关系、提高生产效率势必要成为中影集团改革迈出的第一步。中影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的改革,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凤凰涅盘,专攻不同领域的8家单位合并以后通过优势互补,表现出惊人的文化创造力和市场掌控能力。同时在牢牢控股的前提下,大胆吸纳来自海内外的投资与先进管理优势进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当时的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本进入,迅速扩大市场规模成为当务之急。中影集团通过发行债券,成为中国第一家发行企业债券的文化企业。并在2008年提交上市申请,有望成为国内电影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中影集团成立以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的改革,逐步实现了资源统一开发,人事、财务统一管理。形成了影视创作生产,发行放映,境内外合拍影片管理、协调和服务,院线经营管理,数字制作,数字影院的建设与管理,洗印加工,影片进出口,电影器材营销,后电影开发,光盘生产,媒体运营,广告,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等主业突出、多种产业门类共同发展的链条式经营模式。目前,中影集团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总资产28亿元。2011年5月13日,入选第三届“文化企业30强”。 近年来,中影集团不断推进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生产规模、经营实力和融资能力不断增强,以其巨大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相继与中外多个知名公司合作。中影集团通过多种方式,广开融资渠道,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推进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提

中国成功引种天然橡胶一百年 世界橡胶发展史

中国成功引种天然橡胶一百年世界橡胶发展史 ( 2004-09-07 08:58:22)稿件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新华网云南频道9月7日电(记者周重要、刘娟)天然橡胶与煤炭、钢铁、石油并列为4大工业原料,是其中唯一可再生的原材料。6日下午,来自北京、海南、云南等地的橡胶工作者和泰国、马来西亚等橡胶生产国的代表汇聚昆明,总结回顾橡胶发展历史,纪念中国天然橡胶事业100年。 1904年,被孙中山先生誉为"边塞伟南"的民主革命志士、云南省干崖(今盈江县)傣族土司刀安仁先生,从新加坡成功引种橡胶树,并于当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种植在该县凤凰山上,由此翻开了中国天然橡胶种植的第一页,云南也因此成为中国天然橡胶的"发源地"。至1949年,中国种植天然橡胶2800公顷,年产干胶199吨。新中国的成立给天然橡胶的发展带来了新生。 世界天然橡胶从1876年人工种植成功至今已有128年历史。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橡胶树,属于热带雨林乔木树种,北纬15°以北和南纬10°以南被称为"非传统植胶区"。然而经过中国几代植胶人艰苦努力和科学创新,成功地在北纬18°-24°的海南、云南、广东等地大面积成功种植,并培育出适合中国热区环境、具有自己特色的橡胶栽培技术体系,为世界天然橡胶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50多年来,我国累计生产天然橡胶800多万吨。至2003年,中国橡胶种植面积已达到66.1万公顷,干胶年产量达到56.5万吨,产量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五位,我国已从解放初期的橡胶"贫国"成为世界橡胶生产大国。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由于橡胶业的发展,目前自给率已达32%。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在自然环境不及其他产胶国的条件下,垦区发展天然橡胶370.7万亩,年产干胶23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40%和50%,平均亩产干胶77.1公斤,超过世界平均亩产水平的17%。 地处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目前已建设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好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全省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达363.39万亩,年产干胶22.34万吨,均为全国的三分之一,平均亩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 中医骨伤科是研究防治人体皮、肉、筋、骨损伤与疾患的一门科学。古属"折疡"、"金镞"范畴,又称"接骨"、"正体"、"正骨"、"伤科"等。中医骨伤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骨伤疾患 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祖国医 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骨伤科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 老最富有创造性的民族之一。早在170万年前,"元谋猿人"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和发展着。70万年前,"北京猿人"已能制造粗糙的石器和原始骨器工具,在原始人居住的山洞里发现很厚的灰烬与用火烧过的兽骨,证明"北京猿人"已学会用火。20万年前"河套人"时期,石器有了很大进步,并已发明了人工取火。在烘火取暖和烤炙食物的基础上,人们发现热物贴身可以解除某些病痛,产生了原始的热熨疗法。 原始人在对付大自然灾害及抗击猛兽侵袭时,经常造成创伤,人们在伤 处抚摸、按压以减轻症状,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些简易的理伤按摩 手法;对伤口则用树叶、草茎及矿石粉等裹敷,逐渐发现具有止血、止痛、消肿、排脓、生肌、敛疮作用的外用药物,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活环境恶劣,人们常患筋骨痹痿之疾,《吕氏春秋·古乐》曰:"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 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 宣导之。"这反映古代人已采用舞蹈祛邪解郁,舒展筋骨,由此便逐渐产生导引法。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古代人已经能够制作一些较精细的工具,如砭刀、骨针、石镰等。《山海经·东山经》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后世郭璞注解时认为,箴石"可以为砭针治痈肿者"。在旧石器晚期(约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有骨针、骨锥和其他骨制尖状器具。考古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已有石镰。这种石镰,外形似近代的镰刀,可以砭刺、切割。《素问·异法方宜论》曰:"故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这说明新石器时代外科手术器械--砭镰已产生,并出现了外伤科名医--俞跗,由于当时创伤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健康的主要因素,所以外伤科医疗技术比其它科发达,并更早推广应用。 中医骨伤科的萌芽(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我国奴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三代。奴隶社会较之原始社会在生产力、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发展,促进了医学进步,中医骨伤科开始萌芽,出现了"疡医"。 考古工作者在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很多陶制的酒器,《战国策》曰:"帝女令仪狭作酒,进之于禹",可见夏代已有了人工酿酒,酒是最早兴奋剂、麻醉剂和消毒剂,可以通血脉、行药势,也可以止痛、消毒,这对治疗创伤疾病很有意义。商代冶炼技术有很大发展,金属器具广泛地用于生产劳动和战争中,如刀、针、斧、锯、矢和镞等。医疗工具出有了改进和提高,据《韩非子》记载,古人"以刀刺骨",说明"刀"已经作为骨伤科手术工具了。甲骨文是我国较早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疾病有几十种,其中骨伤科的有疾手、疾肘、疾胫、疾止、疾骨等。考古发现藁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1 什么是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我们接触的很多天然材料通常是高分子材料组成的,如天然橡胶、棉花、人体器官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塑料和橡胶等也是如此。一般称在生活中大量采用的,已经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的高分子为通用高分子材料,称具有特殊用途与功能的为功能高分子。 2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历程 树枝,兽皮,稻草等天然高分子材料是人类或者类似人类的远古智能生物最先使用的材料。在历史的长河中,纸,树胶,丝绸等从天然高分子加工而来的产品一直同人类文明的发展交织在一起。 2.1从天然树脂到合成树脂 一些树木的分泌物常会形成树脂,不过琥珀却是树脂的化石,虫胶虽然也被看成树脂,但却是紫胶虫分泌在树上的沉积物。由虫胶制成的虫胶漆,最初只用作木材的防腐剂,但随着电机的发明又成为最早使用的绝缘漆。然而进入20世纪后,天然产物已无法满足电气化的需要,促使人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代用品。 以煤焦油为原粒的酚醛树脂,在1940年以前一直居各种合成树脂产量之首,每年达20多万吨,但此后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聚合型的合成树脂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以及聚苯乙烯的产量也不断扩大,随着众多年产这类产品10万吨以上大型厂的建立,它们已成当今产量最多的四类合成树脂。合成树脂再加上添加剂,通过各种成型方法即得到塑料制品,到今天塑料的品种有几十种,世界年产量在1.2亿吨左右,我国也在500万吨以上,它们已经成为生产、生活及国防建设的基础材料。 2.2从天然纤维到合成纤维

人类使用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但由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对纺织品质量的更高要求,从19世纪起,人们就为寻求新的纺织品原料而努力。 1846年制成硝化纤维;1857年制成铜氨纤维;1865年制成醋酸纤维;1891年制成粘胶纤维。由于粘胶纤维的原料是来源丰富的木材浆粕、棉短绒及棉纱下脚料等,再加上制成的纤维性能好,以至它的产量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超过羊毛。 尽管上述几种称为“纤维素纤维”或“人造纤维”的出现是继纺织机械发明之后的又一次纺织革命,但它仍意味着人只是用化学方法,对天然植物纤维的再加工,而通过化学方法,制取全合成的、性能更为优异的纺织纤维阶段,才迎来了第三次纺织革命。 1928年32岁的美国化学家卡罗塞斯经过6年后的研究,终于在合成的数百种产品中,找到有希望成为优良纺织纤维的聚酰胺-66(即尼龙Nylon)。 1938年德国研制出聚酰胺-6,即聚己内酰胺;1941年英国制出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商品名Dacron、“的确凉”、或涤纶;1939年德国人又研制出聚丙烯腈纤维,但到1949年才在美国投产,商品名Orlon,我国称腈纶,此又出现多种新型合成纤维,满足了多种需要,但从应用范围和技术成熟等方面看,仍以上述几种为主,其产量约占总量的90%。 2.3从天然橡胶到合成橡胶 自然界中虽然含有橡胶的植物很多,但能大量采胶的主要是生长在热带雨区的巴西橡胶树。从树中流出的胶乳,经过凝胶等工艺制成的生橡胶,最初只用于制造一些防水织物、手套、水壶等,但它受温度的影响很大,热时变粘,冷时变硬、变脆,因而用途很少。 1839年美国一家小型橡胶厂的厂主古德易(Goodyear)经过反复摸索,发现生橡胶与硫黄混合加热后能成为一种弹性好、不发粘的弹性体,这一发现推进

2016年肿瘤内科工作总结 (1) (1)

2016年肿瘤内二科工作总结 2016年在总医院、肿瘤医院领导和各部门大力支持下,遵照自治区卫计委统一部署,按照科室工作计划,本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遵旨,全体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德医风建设,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不断完善科室管理制度,改进诊疗服务流程,保证正常医疗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圆满完成本年度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疗工作完成情况 1、医疗指标完成情况: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住院患者共2893人,收治病种人数见图1;平均住院日为8.0天(去年为7.95天,较去年同期增加0.05天);床位使用率为95.1%(去年为95.63%,较去年降低0.62%);药占比为72.07%(去年为74.48%,较去年同期下降2.41%);平均住院费用为10882.1元(去年为9464.64元,较去年增加14.98%);接待门诊病人量为16520人次(去年为12515人次,较去年增长率32.00%)。圆满完成医疗任务,全年无医疗、护理差错、事故及医患、护患纠纷发生。

图1 2016年科室收病种人数比较 2、积极推进MDT工作开展:为进一步规范肿瘤的诊疗行为,科室积极响应肿瘤医院号召,不遗余力积极推动多学科诊疗进程,全年共开展MDT工作15次,讨论病例37例,其中消化道肿瘤12例,淋巴瘤25例。营造了很好的多学科讨论氛围。 3、新技术、新业务开展情况:申报新技术新业务3项,获批并准入2项,包括:1)CT引导下同轴胸腹腔肿物穿刺活检术:为拓展科室的业务范围,提高肿瘤的诊治水平,选派专业人员赴北京学习,目前已开展此项新技术、新业务21例,同时开展B超引导下腹盆腔及体表肿物穿刺51例,为进一步开展微创治疗奠定了基础,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培门冬酶在NK/T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过敏反应。 4、临床路径开展情况:目前科室共开展四个临床路径: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及淋巴瘤化疗,平均入径率为87.224%,平均吻合度为

中国橡胶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一、世界天然橡胶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和需求现状 1、生产现状。天然橡胶是指由植物产生的橡胶,以区别于由化学工艺合成的合成橡胶。虽然能够生产天然橡胶的植物有很多种,但具有商业价值的只有巴西橡胶(Heveabrasiliensis),目前其产量已占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99%以上。 目前橡胶种植业已成为热带地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为659万吨,产销大体平衡。据国际橡研究专家预测,到2001年,世界需弹性体171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789万吨。在1999年世界总产量的659万吨中,亚洲566.1万吨,占85.9%:而东南亚诸国生产了477.5万吨,占72.5%。 东南亚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产地。主产国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马来西亚在天然橡胶发展顶峰时,植胶面积曾达220万公顷。至1998年还有160万公顷,2000年有120万公顷。1988年年产量曾达160万吨,近年仅有一半左右,面积减少、产量降低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成本高,无利可图,胶园纷纷更新改种油棕和热带作物,胶园劳力流向更有吸引力的产业。近年马来西来重视了橡胶制品工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天然橡胶在本地消费。从多方面分析,马来西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年产干胶大体是80万吨左右。 据泰国业内权威人士分析,泰年均产干胶220万吨。由于劳力不足,施肥量少,大量死皮,放任割胶,到21世纪初将降至年产180万吨的水平。受马来西亚的影响,泰南部已计划缩小植胶面积改种油棕、水果和林木,而在东北部大量发展橡胶,但速度缓慢。泰近年国内天然橡胶消费量仅占产量的9%,但目前泰国在千方百计增加本国的消费,因为轿车以每年100万辆以上速度增加,世界上很多大汽车生产商在泰建厂,泰已成为世界10 大轿车生产国之一。产量下降和消费增大必然导致泰国出口原料胶的减少。印尼的植胶面积最大,单产最低,而植胶条件很好,增产的潜力也最大。但由于该国政局不稳,严重影响了天然橡胶业的发展。印度年产天然橡胶约60万吨,植胶面积和生产能力大体定型。印度是一个大国,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橡胶还需要部分进口。越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与对未来的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5508530.html,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和现状与对未来的展望作者:赵春艳 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5年第01期 【摘要】肿瘤内科是采用一系列手段对肿瘤进行控制和消除的一门专业科室,目前我国肿瘤内科发展较快,但是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重点对肿瘤内科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目前的发展,提出了对该学科未来的展望,供相关的人员参考。 【关键词】肿瘤内科;治疗;发展;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039-01 一、前言 肿瘤世界医疗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何采用先进的手法对肿瘤进行消除是世界性的难题,那么肿瘤内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专科,因此了解肿瘤内科的发展,对于今后的法杖方向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二、肿瘤内科治疗的进展和现状 1、世界肿瘤内科发展的历程 目前肿瘤内科的治疗主要是以化学手段为主。国外对于化学药物治疗的研究较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对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46年Gilman和Philips将氮芥成功的在淋巴癌中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标志着现代肿瘤化学药物治疗逐渐拉开了历史的序幕。20世纪50年代环磷酰胺和5-氟尿嘧啶这些药物逐渐开始运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顺铂、阿霉素和卡铂等逐渐运用到肿瘤内科的治疗,在滋养叶细胞肿瘤、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和儿童的白血病上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这样标志着肿瘤内科在尝试的基础上逐渐有了新的发展,可以发展到根治的层面上。上世纪90 年代,紫衫醇等新的药物也开始逐渐运用到肿瘤的治疗中,并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 进入21世纪,靶向治疗已经逐渐运用到肿瘤内科的治疗中去,靶向治疗是指针对肿瘤发生的历程以及采用细胞生物学的知识,运用生物学治疗的手段的,其作用靶点包含的位置校对,其中细胞表面的抗原,生长的因子的受体,以及形成的重要酶和蛋白质,这些都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在人体内的增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形成。目前世界对于肿瘤细胞的药物已经批准了7个单克隆抗体,以及5个小分子的化合物运用于肿瘤的治疗。目前运用到肿瘤治疗的药物非常多,单细胞毒类药物就达到了70多种,而内分泌和激素药物就达到了20多种,另外靶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展历史分析

)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各阶段的特征。目前,中国石化正在向规模大型化、布局集中化、炼化一体化、生产园区化方向发展。其次, 本文分析了中国石化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来看, 中国石化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西强、中部弱”, “北方强、南方弱”,“沿海强、内地弱”的分布特征; 辽中南、京津冀和沪宁杭等八大石化产业基地已成为支撑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石化; 空间格局; 集聚 一、中石化的成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前身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3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这年7月12日,中国石化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从此,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正式宣告成立。1998年5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划转企业交接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胜利油田管理局、中原石油勘探局、江汉石油管理

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江苏石油勘探局、华东输油管理局等12个油田和输油企业划入石化总公司。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二、总部的区位选择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公司总部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作为一家在香港、纽约、伦敦、上海四地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上市的全球性大公司,中石化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较为长远。因此,总部的区位要求可以概括为:(1)便利的交通运输;(2)及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基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国有大型企业主管部门多为中央部委和省、市政府。这些机构均位于首都、直辖市和省会。中石化的总部选择也不例外。其总部位于中国首都北京。北京是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第二大城市。因此,北京基本能满足中石化总部对区位条件的要求。 图1中石化总部所在地 三、子公司及其区位分布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

中国橡胶企业名录(1)

中国橡胶企业名录 江苏 1.常州市化工轻工材料总公司 简介:常州市化工轻工材料总公司成立于1963年,是经营化工、塑料、橡胶及橡塑制品的专业公司。总公司下设四个管理科室、七个经营分公司、二个仓储分公司、一个联营企业和一座宾馆,共占地7万平 主要产品:苯;二甲苯;苯酐;异丙醇;纯苯;苯酚;丙酮;丁酮;醋酸丁酯;醋酸乙酯;硝酸;甲醇;甲醛;氰化钠;钛白粉;纯碱;片碱;硝酸钠;亚硝酸钠;硼酸;硼砂;硬脂酸;硫化碱;碳酸钾;冰醋酸;醋酐;辛醇;乙醇;高压聚[详细] 2.南通丸信贸易有限公司 简介:贸易出口公司 主要产品:汽车轮胎 3.无锡双飞轻型轮胎有限公司 4.江苏韩泰轮胎有限公司 5.溧水县轮胎翻修分厂 简介:本企业位于南京南门外50公里处,现有职工50余人,占地17亩,厂房面积4000平方米,固定资产150万元,4吨锅炉一台,400KVA变压器一台,水,电,汽设施配套齐全.本企业是江苏省定点的翻胎厂,年产量150[详细] 主要产品:翻新轮胎; 6.徐州海鹏轮胎有限公司 简介:本厂是原化工部定点生产轮胎,力车胎的国家大型企业,综合能力为轮胎194万套.力车胎1000万套,摩托车胎100万套.是原化工部重点企业和江苏省最大的橡胶工业企业,技术力量雄厚,检测手段齐全.产[详细] 主要产品:轮胎外胎;载重汽车轮胎外胎;普通载重汽车大客车及挂车轮胎外胎(斜交);轻型载重汽车中小客车及其挂车轮胎外胎(斜交);轿车轮胎;轿车轮胎外胎;工程机械轮胎;工程机械轮胎外胎;工业车辆轮胎外[详细] 7.徐州轮胎集团公司徐州淮海橡胶厂 简介:本厂于五十年代初建厂,现有八百余名职工,主要生产运输带,传动带,三角带,再生胶等橡胶制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物化性能均优于国家部颁标准,各类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均实行严格的质[详细] 主要产品:普通运输带;强力型尼龙运输带;难燃型运输带;全塑整芯阻燃运输带;橡胶传动带;橡胶三角带;普通三角带;汽车三角带;再生胶; 8.江苏韩泰轮胎有限公司 简介:江苏清江橡胶厂和韩国轮胎制造株式会社于1996年在淮阴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企

肿瘤行业规模与前景

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整体市场规模已超过三千亿元人民币。本文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分别研究了国内肿瘤医疗服务市场的现状和主要构成情况,并分析了民营肿瘤医院的机遇与挑战,希望对民营资本投资肿瘤医疗服务行业有所启发。 一、需求端市场现状 1、现阶段居民防癌意识与肿瘤防治工作相对薄弱,早期筛查诊断普及率低,约半数患者在肿瘤晚期才被诊断,中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预测,2015年中国癌症发病率约为312人/10万人,其中排名前五的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而肝癌、胰腺癌、肺癌、食管癌和胃癌为致死率(致死率=当年死亡率/当年发病率)最高的肿瘤。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种类肿瘤的发病率排名也有所变化,如近年来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高脂、高蛋白的食品摄入增加,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而腌渍食品的摄入减少和水果与白色蔬菜的摄入增加则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癌症中心 与美国对比可见,虽然其肿瘤发病率为中国的1.6倍(高出65%),但5年生存率为中国的1.8倍(高出81%)。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美国肿瘤

早期筛查诊断的普及率更高,每年新发病例中仅24%的患者为肿瘤晚期,而中国约50%的新发病例为肿瘤晚期。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美国国家癌症中心 为尝试解决该问题,国家卫计委曾于2012年发起一项名为“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北京、广东、山东等9个省份作为第一批率先开展,项目主要内容是对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的高危人群进行评估、筛查和早诊早治。此外,农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开展10年,至今已开设218个项目点,10年间共筛查高危个体157万人。 2、中国2015年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为3,200亿元,其中药物治疗占据约50%的市场份额;预期在未来癌症早诊早治的驱动下,肿瘤手术和放疗的市场份额占比会逐步提升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中国现存肿瘤患者约为750万人,按人均每年花费7万元,肿瘤治疗渗透率60%计算,中国肿瘤医疗服务市场规模约为3,200亿元。一般来讲,肿瘤患者会经历初期筛查诊断、中期治疗和后期姑息疗法三个阶段。

集团简介发展历程及三大板块

集团简介发展历程及三大板块 一:集团简介 融辉集团2004年9月创建于湖北麻城,注册资金16610万元。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投资开发为主导,跨地域、多元化发展的大型集团公司。经过十多年的稳步发展,集团已逐步形成以房地产为主业,以医药、美容养生、旅游休闲、度假村等多个健康新兴产业为辅业,主业与辅业“两轮驱动,双翼齐飞”的良好态势发展壮大。 融辉集团以“诚信、务实、创新”为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谋发展的经营理念,引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集团在地产事业方面先后投资开发了融辉第一城、周口融辉城、银泉名座等多个高品位小区,并涉足商贸、酒店、建材、园林绿化、美容养生、文化传媒、商场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集团总资产规模已达50亿元。 融辉集团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投入公益资金达6000万元。集团先后获得全国爱心公益企业、中国房地产最具品牌价值企业、河南省园林小区、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湖北省用户满意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集团发展历程 2004年集团成功投资开发的湖北麻城融辉第一城,现已成为麻城市商业中心和住宅典范。 2010年集团北上河南,开发建设豫东最大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周口融辉城;同年集团还投资开发了湖北咸宁银泉名座房地产项目。 2011年集团收购了湖北咸宁楚天瑶池温泉度假村,现为国家

AAAA级度假景区。 2017年集团重组福建源华林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同年旗下福建省源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又收购广州智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常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集团生物科技 2017年6月,集团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重组福建源华林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注册资金已从3000万元增至12000万元,目前集团已累计在源华林业完成投资1.5亿元。源华林业在技术方面已拥有无患子种植省级标准和无患子皂苷萃取等三个国家发明专利,在产品方面已研发制造出原森堂、沐幻园、圆缘德等系列功效皂。在产品方面已研发制造出原森堂、沐幻园、圆缘德等系列功效皂。 2017年10月,源华林业全资子公司福建省源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购广州智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常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0%股权,拥有牡丹蔻颜坊和御廷膜方等品牌,这些品牌涵盖美白、护肤、抗衰老等系列产品。 四:融辉集团三大板块——房产开发 房地产开发是融辉集团的最核心的业务板块,也是融辉一切战略的根本保障和坚强后盾。融辉集团将一如既往地重点打造商业中心都市综合体、娱乐教育宜居都市综合体、休闲养生产业都市综合体三大产品体系,将该核心板块业务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项目和新的业态。 五:融辉集团三大板块——生物科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