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的原理及应用

血液透析的原理及应用

血液透析的原理及应用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肾衰竭的方法。

它通过人工装置帮助患者去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以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和水分平衡。

本文将介绍血液透析的原理和应用。

一、血液透析的原理血液透析的原理基于扩散和超滤的物理过程。

它通过透析器(也称为人工肾脏)来模拟肾脏的排泄功能,将患者的血液引入透析器中,再经过流经透析液的半透膜,使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液体通过扩散和超滤的作用被清除出体外。

1. 扩散:扩散指的是物质在不同浓度间的自发性运动。

透析液中的废物和过多的离子,通过浓度梯度作用,会从高浓度的血液中自动转移到低浓度的透析液当中,以达到浓度平衡。

2. 超滤:超滤是指通过压差作用,将体内过多的液体从血液中滤出的过程。

在透析过程中,透析器两侧的压差会促使透析液中的过滤底物转移到低压侧的透析液中,从而去除体内的多余液体。

血液透析的原理在模拟肾脏的排泄功能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帮助维持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二、血液透析的应用血液透析广泛应用于肾衰竭等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帮助他们维持生命活动。

下面将介绍一些血液透析的主要应用领域。

1. 急性肾衰竭:在急性肾衰竭的患者中,肾脏突然丧失大部分功能,无法及时排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进而导致内环境的失衡。

通过血液透析的应用,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维持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稳定患者的内环境,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 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是一种逐渐发展的肾脏疾病,伴随着肾功能损害,并最终导致肾衰竭。

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通过定期进行血液透析,可以帮助患者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和水分平衡,改善生命质量。

3. 肾移植术后:肾移植是一种治疗肾衰竭的有效方法。

然而,即使完成了成功的肾移植手术,患者仍然可能需要血液透析来维持肾移植后的肾功能。

血液透析可以起到辅助肾脏功能的作用,减轻新肾脏的负担,帮助其尽早恢复正常功能。

血液透析指征及剂量

血液透析指征及剂量

急性肾功能衰竭开始血液净化治 疗指征
此时应清醒地认识到:
①在ARF发病开始24小时内生理功能 紊乱程度最重,往往决定患者的预后;
②当对于一种治疗方法缺乏足够的证据 表明比其他方法好时,最重要的措施是 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③防止并发症的产生与加重比等待或某 种不肯定的方法是更聪明的举措。
ICU中ARF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具体标 准: ①少尿,尿量<200ml/12小时; ②无尿,尿量<50ml/12h; ③高血钾,钾>6.7mmol/L; ④严重酸中毒,PH<7.1; ⑤氮质血症,BUN>30mmol/L; ⑥肺水肿;
(1)患者自我感觉良好 (2)血压<140/90mmHg (3)无明显水负荷(<3%体重) (4)轻度酸中毒(CO2CP>22mmol/L) (5)营养状态良好(Alb>35g/L) (6)轻度贫血(Hb>100g/L,Hct>30%) (7)轻度肾性骨病(仅有血生化异常,但骨活检基本正常) (8)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脑电图正常 (9)Kt/V>1.3,URR>65%,nPCR>1.1g/(Kg.d)
HD充分性的评价指标
3、血生化指标:尿素、肌酐、血红蛋白、 电解质 水平以及酸碱状态。 4、主要指标:尿素动力学模型、计算尿素 下降率和Kt/V等。(由于HD通过弥散作用主 要清除尿素,且尿素在体内呈单室分布均匀, 血浆水平易于测定,故目前主要应用尿素的 清除效果评价透析是否充分,
HD充分性标准
慢性肾功能衰竭及中毒等透析指 征
2、 可逆性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有助 于缓 解急性期。
3、 肾移植前准备、肾移植后急性排异 性导致急性肾衰或慢性排异移植肾失功 时均需透析维持。

尿毒症透析标准

尿毒症透析标准

尿毒症透析标准尿毒症透析标准是指在临床实践中,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透析方式和频率,以及透析过程中需要监测的指标。

以下是一些关于尿毒症透析标准的基本信息。

一、透析类型尿毒症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通过一个半透膜将废物从血液中分离出来,而腹膜透析则通过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来清除废物。

血液透析通常每周进行三次,每次大约4-5小时;腹膜透析则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每天一次或每周两次。

二、透析频率透析频率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肾功能、电解质水平和临床症状来决定。

一般来说,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透析。

然而,过度透析可能导致身体其他问题,因此需要平衡透析的效果和风险。

三、透析过程监测透析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

此外,还需定期测量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血液指标,以及尿素氮(BUN)、肌酐(Cr)、电解质(如钠、钾、氯等)和液体负荷等。

四、透析后处理透析后,患者需要继续关注其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的变化。

如果透析后肾功能没有改善,或者出现新的症状,如恶心、呕吐、乏力等,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控制和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总之,尿毒症透析标准是一个综合考虑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治疗方案的过程。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透析计划,并密切监测透析效果和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积极参与治疗过程,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为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血液透析治疗指征

血液透析治疗指征

血液透析治疗指征.适应症及禁忌
一、透析指征:
(1)急性肾功能衰竭(2)慢性肾功能衰竭(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4)难治性心衰,肺水肿,肝硬化,肝肾综合症,肾病综合征,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高尿酸血症,精神分裂症和牛皮癣等也有血透治疗效果。

二、适应证:
(1)尿毒症综合征。

(2)容量负荷过重所致的脑水肿,肺水肿及高血压。

(3)尿毒症并神经、精神症状。

(4)尿毒症性心包炎。

(5)血尿素氮≥28mmo1/L,血肌酐≥530~840μmo1/L。

(6)Ccr<l0ml/min。

(7)血钾≥6.5mmol/L。

(8)HCO3一
<6.8mmol/L(15% voI)。

(9)尿毒症性贫血,Hb<60g/L,
HCT<15%。

>80mg/L。

三、急症透析指征:
(1)高钾血症。

(2)肺水肿。

(3)尿毒症脑病。

(4)尿毒症心包炎。

四、禁忌证(血透只有相对禁忌证 )
(1)恶性肿瘤晚期。

(2)非容量依赖性高血压。

(3)严重心肌病变而不能耐受血液透析。

(4)精神病患者和拒绝接受透析治疗者。

(5)颅内出血及其所致的颅内压增高。

(6)严重休克和心肌病变所致的顽固性心力衰竭、低血压。

透析基础知识小科普

透析基础知识小科普

透析基础知识小科普透析是临床上一种治疗急性、慢性肾衰以及其他较为严重疾病的手段,包括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而这两种手段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医院的医疗设备以及患者的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其中血液透析简称为血透,主要针对尿毒症患者,将其体内的血液通过人工管道抽出,再透析机的帮助下,将血液中的毒素进行清除,然后再输回体内。

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前,应先接受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或动静脉内瘘术,这样才能使血液进入到透析机中;而腹膜透析简称为腹透,是在患者腹腔内植入永久性的导管,以利于透析液的注入与排出。

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根据超滤、扩散,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开始由医生将导管植入腹腔内,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了解透析相关知识后,可自行在家进行腹膜透析的治疗。

透析的优点篇1、血透的优点:(1)针对中毒患者以及用药过量的患者,通过血液透析可以将毒素快速清除,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2)针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通过血液透析进行治疗,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恢复;(3)能够有效且快速的清除患者体内的水钠潴留,从而减轻患者心衰、肺水肿等症状;(4)针对高钾血症患者,可通过血液透析来快速降低血钾的浓度,以防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5)能够迅速纠正患者酸碱失衡的现象,例如:代谢性酸中毒等;(6)血液透析还能够有效治疗代谢紊乱、溶血、高胆红素血症以及肝性脑病等。

2、腹膜透析的优点:(1)临床应用广泛,操作起来简单,患者可以自行在家动手,基本不影响生活、工作,携带便捷,不需要接受全身抗凝剂,因为腹腔内的肝素用量较少,不会增加出现的风险,较易适用于有出血倾向的透析患者;(2)对患者残余的肾功能损害较小,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腹透患者的残余肾功能下降率明显低于血透患者,而残余的肾功能对于透析患者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其生存率;(3)透析稳定,无失衡综合征,无血流动力学变化,无心肺转流,避免血容量急剧下而造成低血压,较适用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对其来讲安全较高。

血液透析指征

血液透析指征

(一) 慢性肾功能衰竭及中毒等透析指征1、经非透析疗法无法维持生存,需要透析替代失功的肾脏者。

通常血浆尿素氮>L(80mg/dl),肌酐>L或肌酐清除率<10ml/min;出现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CO2结合率<13mmoL/L;高度浮肿或伴有肺水肿;水钠潴留性高血压;心包炎;明显贫血,Hct<15﹪时,均应开始透析治疗。

2、可逆性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有助于缓解急性期。

3、肾移植前准备、肾移植后急性排异性导致急性肾衰或慢性排异移植肾失功时均需透析维持。

(二) 急性肾功能衰竭开始血液净化治疗指征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公认的开始透析的标准为:①利尿剂难以控制的水超负荷;②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高血钾;③严重代谢性酸中毒;④出现尿毒症严重并发症。

对于通常的ARF,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在没有出现临床并发症之前即开始透析,或早期预防性透析是有益的。

但是对于ICU中的ARF何时开始透析一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患者的原发病不同,病情复杂性不一,年龄各异,生理功能紊乱程度差异较大,血液净化方法本身对患者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均要求实施者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采取合适的方式,否则会导致患者有致命的危险。

此时作为医生应清醒地认识到:①在ARF发病开始24小时内生理功能紊乱程度最重,往往决定患者的预后;②当对于一种治疗方法缺乏足够的证据表明比其他方法好时,最重要的措施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③防止并发症的产生与加重比等待或某种不肯定的方法是更聪明的举措。

Bellomo等提出ICU中ARF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具体标准:①少尿,尿量<200ml/12小时;②无尿,尿量<50ml/12h;③高血钾,钾>L;④严重酸中毒,PH<;⑤氮质血症,BUN>30mmol/L;⑥肺水肿;⑦尿毒症脑病;⑧尿毒症心包炎;⑨尿毒症神经病变或肌病;⑩严重的血钠异常,钠<115或>160mmol/L;⑾高热;⑿存在可透析性药物过量。

血液透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血液透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血液透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一、血液透析的概念血液透析是一种通过人工装置替代肾脏进行体外排除代谢产物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的治疗方法。

它是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

二、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透析器,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到透析器中,经过透析器膜的作用,将体内代谢产物、水分和电解质等物质从血液中清除,然后再将清除后的血液重新输回患者体内。

2.1 透析器透析器是血液透析的核心装置,它由一层半透膜组成,这种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通过。

透析器通过血液和透析液之间的对流和扩散作用,实现了血液中废物和水分的清除。

2.2 透析液透析液是血液透析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特殊配制的溶液,通过透析器与患者的血液进行交换。

透析液的成分和浓度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实现对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调节。

2.3 透析模式血液透析有不同的透析模式,常见的包括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

血液透析是通过外部机器进行血液的过滤和清除,而腹膜透析则是通过腹膜腔内的透析膜与透析液进行交换。

2.4 透析时间和频率透析时间和频率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

一般来说,透析时间较长、频率较高的血液透析可以更有效地清除体内废物和水分。

三、血液透析的应用血液透析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特别是终末期肾病患者。

血液透析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减轻肾脏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1 血液透析的适应症血液透析适用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和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等病情。

常见的适应症包括慢性肾脏疾病晚期、急性肾衰竭、药物中毒等。

3.2 血液透析的禁忌症血液透析也有一些禁忌症,如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出血倾向、未控制的高血压等。

在这些病情下,血液透析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风险和并发症。

四、血液透析的并发症血液透析并非没有风险,一些并发症可能会发生。

透析的原理是什么

透析的原理是什么

透析的原理是什么
透析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半透膜和浓度梯度的原理。

在透析过程中,血液会通过
一个半透膜的管道,这个半透膜能够让一些小分子物质(如水、废物)通过,但是较大的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血细胞)却不能通过。

在透析机器的另一侧,有一种叫做透析液的溶液,它的成分和浓度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透析液中的成分会和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进行交换,从而达到清除废物和液体的目的。

透析的原理还涉及到浓度梯度的作用。

在透析过程中,血液中的废物和液体会
通过半透膜逐渐转移到透析液中,这是因为两边的浓度不同,根据浓度梯度的原理,物质会从浓度较高的地方向浓度较低的地方转移。

透析液中的废物和液体则会被不断稀释,从而保持浓度梯度,使得废物和液体持续地从血液中转移到透析液中,最终排出体外。

除了半透膜和浓度梯度的原理,透析的原理还与血液循环有关。

透析过程中,
血液会通过透析机器,经过清洁和处理后再回到患者体内。

这样就可以保持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可以确保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不会因为血液循环受阻而出现其他并发症。

总的来说,透析的原理是通过半透膜和浓度梯度的作用,利用透析液和血液中
废物和液体的交换,来达到清除体内废物和液体的目的。

同时,透析还需要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透析的原理虽然看似复杂,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通过透析机器的精密控制和医护人员的细心操作,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维持生命和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理念透析今天和大家讲健康,讲到健康,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一生病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看病,一般不会考虑到去保养。

为了很透彻地了解今天这个话题,我和大家来讲健康理念透析,如果你好好把这个了解的话,会对你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这个理论是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三次诺贝尔奖提名的美国医学家莱纳斯.鲍林的著名医学理论,叫做“分子矫正医学”或者“细胞矫正医学”。

一、营养保健食品与药物治疗的区别(一)营养保健食品是如何保证身体健康的要了解健康,首先要了解人为什么会生病?要想知道生病的原因,首先我们要了解人体基本结构,我们在初中课本上都学过:人是由大量的细胞组成的:1,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各种组织→器官(心,肝,脾,肺,肾等器官)→系统(呼吸,消化等系统)→人体↓-————————————————→决定——————————-———→↑我们是不是要追求人体的完整健康,人体的完整健康的前提是不是要求系统健康,系统健康的前提是需要各个器官的健康,器官的健康前提是需要组织健康,组织健康的前提是要求细胞健康,也就是说最终是细胞的健康决定了人体的健康。

所以,细胞健康是源头。

比喻说黄浦江被污染了,我们就在上海这里治污有没有用?我们要找到污染的水源头是吧?可能是上游的工厂排污的原因所以这里污染了,只有找到源头才能真正解决污染的问题。

通常我们一般一生病就去看病。

是怎么看的?先按系统挂号,泌尿科,消化科,但是我们真正看病的时候是按照器官看,是不是?看肾,看胃,治的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在器官这里呢?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肾有病,胃会生病?其实,是细胞不健康了生病了是吗?那这样有没有解决细胞的生病问题呢?没有是吗?所以要解决健康的根源问题就必须解决细胞的健康问题,因为人的健康的源头是细胞的健康,是细胞的健康决定了人体的健康。

那既然细胞决定了人体的健康,那是什么东西又决定了细胞的健康呢?决定细胞健康的因素有什么呢?决定细胞健康的因素有两个:a.先天因素:遗传基因等什么是先天因素,就是父母给我们的遗传,是不能改变的,象血型,长相等。

先天的无法改变,对我们已经生下来的人来讲,已经没有办法改变了,因为我们不可以再回到妈妈肚子里再来一次了,但对准备做父母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各位你知道吗?你给你小孩的最大礼物就是给他一个很好的先天。

北京一位医学教授说:“怀孕的父母如果不懂养生,等于是杀生。

”如果准父母一方有心脏病,留给孩子的就很有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一辈子给了一个病给儿女,并且是很难改变的,是不是会有先天的问题?无论是做爷爷奶奶还是做父母的要告诉这些人,生孩子前一定要好好调理,给下一代一个很好的先天。

既然先天对我们来讲没有办法,我们能改变的只能是后天因素!b.后天因素:细胞的生存环境细胞的生存环境很重要,因为细胞的生存环境直接决定了细胞的健康,不仅仅细胞是这样,任何东西的生存环境都直接决定了他的健康。

例如同一棵树上掉下两颗种子,一颗种在肥沃的土地上,一颗种在盐碱地,它们天生是一样的,但生存环境不一样,秋后它们的收成结果就是不一样的。

同样的一对双胞胎先天是一样的,一个生活在优越的富裕家庭,一个生活在充满毒素的环境中,几十年之后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会一样吗?显然是不会的!所以任何东西的生存环境决定它的质量好坏。

也就是说细胞生存环境好,细胞就健康,细胞健康人体就健康,所以只要把细胞的生存环境调理好就可以了。

那细胞生存在哪里呢?细胞是生活在我们的体液里的,体液包括血液,淋巴液,细胞内外液等,我们人体的50%-70%是水,水是构成人体体液的最基础物质。

水和其他物质组成体液,体液滋养细胞。

如果体液好,细胞就健康,组织器官系统就会很健康,人体就会自然健康。

细胞和体液太抽象了,我们看不见,我们用鱼代表细胞,用水代表体液,鱼在水里生活像不像细胞养在体液里?养过鱼吗?养过鱼的都知道:鱼要养的好,水的洁净度要干净以及要喂鱼食。

有人说鱼塘里水很脏,鱼也能活着,但是那种鱼是不是活得很健康呢?肯定不会健康,这样的鱼吃起来味道都不太好。

如果养鱼的水每天过滤,经常换水,又有充足的营养,当水很干净,营养好,鱼养三个月六个月后会不会很健康?哪怕是这条鱼有点小毛病,在这样的水中养了三到六个月也会变好的。

同样的道理,细胞要养得好,体液也需要有好的洁净度和营养。

当体液的洁净度很高营养有很好的时候,细胞就会越来越健康,细胞健康了我们的身体就会彻底健康。

那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

我们现在的体液干不干净?会不会被污染?是什么东西污染了体液?能不能降低这些污染?需要降低污染,我们就需要看一看是什么污染了体液:1)空气,有人将发动的汽车的排气管接到鱼缸里,里面的鱼很快会死。

汽车尾气里含的铅贡重金属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据报到某城市交警平均寿命为48岁,我国人均寿命是72岁,足足相差了24岁,每天吸入大量废气要少活了很多年岁。

所以现在的空气的污染会严重污染我们的体液。

2)水全国共有500多条河流,400多条都存在严重污染,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报道说是江河里面养的鱼成片成片的死掉,是因为水中有大量的毒素。

就算是自来水厂出来的水,虽然没有泥沙,悬浮物,但有重金属和漂白粉,然后经过几公里水管还会有二次污染,研究发现:含有漂白粉的自来水在烧开的过程中会产生三氯甲烷,这是一种强致癌物。

据上海卫生系统报到,上海自来水平均每人每天喝下有一勺尿液。

3)食物目前市面上有2000多种食物添加剂,我们都吃了几十年了各种各样的添加剂。

以前养一年的鸡才可以吃,现在28天就到餐桌,猪肉没有肉膘,猪是瘦肉精养的,三个月不卖掉,猪就会中风。

养鱼放激素,黄瓜带刺有花朵,番茄放二周不会腐烂。

大量的点心用反式脂肪酸,它满足了现代人口味,酥香脆人造奶油,但食用后会造成内分泌失调,冠心病,肥胖等疾病.食物中已经有了大量的毒素激素等等,同样会严重污染我们的体液!4)药物家家有小药箱,有病自己到药店买药,我们知道是药三分毒这句话,这句话是几百几千年前还没有西药的时候老祖宗说的,所以说是药三分毒是针对中药讲的,西药比中药还要毒,所以说中药三分毒,西药七分毒,特效药九分毒。

只能有病的的时候按照医生的叮嘱偶尔吃,否则也会污染我们的体液。

5)情绪怒伤肝,纳闷也会伤肝,有的人生气得脸发青,这样更是有毒素,爱生气的人肝是不大好的。

有人曾经做过实验:将愤怒的人的血抽出来提炼后注入到小白鼠身上,立刻就会死。

所以情绪也会产生毒素污染体液。

……等等还有一些其他的污染。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污染源能不能降低,情绪是不是也控制不好,有时候一不小心就生气了,所以我们在这里打上一个叉;药物能不能控制,是不是也不能给控制,生病了就得吃药。

食物更是无法控制了,我们总不可能自己养猪养鸡种菜吧,就算全部自己来做,那食用油呢?其他的食品呢?水也无法减低,不可能天天喝山泉水;空气更不能够降低了,我们不可能住在深山老林或者天天带着防毒面具吧,所以说降低污染这条路是走不通不可行的了!那么这样大量的毒素就会慢慢地进入我们的体液,污染了体液,体液越来越脏,细胞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当日积月累污染到一定的程度,细胞就会发生病变,细胞一生病,组织器官系统人就会开始生病,人体一生病就要到医院去看病,就要吃药打针,是药三分毒,这样药物的毒素又可能会进入体液,一次两次问题不大,有些经常吃药打针的人,这些因为吃药而产生的新的毒素就会逐步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这样新的毒素又污染了体液,细胞就可能又发生了新的病变,这样人体又增加了一种新的病,所以又要吃新的药!这样我们就从吃一粒药开始形成了恶性循环,半年后吃二种药,再过一年吃三种药,这样药的毒性就恶性循环的进入到我们身体严重的污染了体液,使细胞产生新的疾病,这样人体是越来越不健康。

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从一种药吃到二种药三种药,多一种病就多一种药,最后到吃一把的药的原因,这样可能控制了病情,但是不知不觉就这样也缩短了寿命。

那么既然降低污染我们做不到,我们是不是无路可走了呢?不是的,我们人体有自身的六大排毒通道可以排除毒素,是哪六大排毒通道呢?是肠道,泌尿道,皮肤,呼吸道,这四个是外在的排毒通道,直接可以将毒素排出体外,还有内在的两个是血管和淋巴管,这两个内在的通道需要通过运化到外在的通道才能够排毒。

所以只要六大排毒通道畅通,这里进来的大量毒素会通过六大通道排出体外,体液就会始终保持非常洁净,细胞就会很健康,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就会有完整的健康。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这六个排毒通道会越来越畅通呢,还是排毒能力越来越下降?是下降是吧?结果导致本来可以排100毫克毒素的,有可能现在只能排70毫克了,那剩下的30毫克到哪里了呢?是的它又留在了体液里,今天累积30毫克明天累积30毫克后天累积30毫克,慢慢地累积越来越多,体液就越来越脏,细胞的生存环境就越来越差,到一定的时间,细胞就会开始病变,人就开始生病。

很多人都说病是吃出来的,这也没有错。

同样两个人喜欢吃肉,一个人因为六大通道畅通,那么他得高血压高血脂的时间就晚一些,或者说不得。

另外一个因为六大通道不畅通,他们吃进去是一样的,因为代谢机能不一样,所以后者提前得三高症,这就说明六大排毒通道的通畅非常重要!不是不通,而是不畅通。

那如何来实现体液的洁净度,怎么样让排毒通道畅通呢?我们分别来看看排毒通道。

一)肠道与人的健康非常密切相关,食物通过食道,胃,小肠,消化吸收,大肠受纳废物排出体外,大肠与人身高等长。

大肠里每隔3.5厘米左右就有褶皱,皱褶中间很容易有食物残留,称为宿便。

有没有吃过猪大肠?吃过的就知道,是不是很难洗?因为有很多的皱褶,人也一样。

如果在37℃的天,把烧好的饭菜在外面放个8个小时,这会不会变质,会不会腐烂?那么我们人体是37℃,大肠内宿便会不会腐烂,会不会变质?腐烂变质就会产生毒素,肠就会吸收,这样毒素就直接进入我们的体液环境。

有人认为自己没有便秘,每天有便,在WHO曾经有过调查说是平均每个人有6公斤左右的宿便,其实不仅宿便危害健康,还有便秘也同样危害健康。

通常肠道残留物称为宿便,两三天排一次为便秘。

医学发现宿便和便秘会直接产生36种毒素被人体吸收,179种疾病与这些毒素有关,其中22种是恶性的。

现在发现人有320多种疾病,宿便会产生那么多疾病,所以说宿便便秘是万病之源。

建议你回家看一看,你不看,医生要看,而且还会很仔细的看,用放大镜看,你现在不看等到医生看了就麻烦了。

这就是为什么肠道放在第一位。

世界卫生组织对排便是有标准的,好的排便为4A级:a.香蕉形:有的人排便是三角形,有的是四方形,有的人是一粒一粒的,有的是一大堆的,这些都不正常,应该是象剥了皮的香蕉形,因为大肠是圆形的,如果不是这样,代表周围有大量宿便。

b.气味:微酸的是正常的,有的人味道很重,臭不可闻,就代表了有害菌很多而且可能食物残渣停留的时间太长而发生腐烂变质产生毒素了被吸收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