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解析

合集下载

管式加热炉温度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设计解析

管式加热炉温度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设计解析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管式加热炉温度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设计学生:专业:自动化班级: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2012年10目录前言 (1)1 管式加热炉系统描述 (1)1.1 管式加热炉的一般结构 (1)1.2 管式加热炉传热方式 (2)1.3 管式加热炉工艺流程 (2)1.4 主要控制参数、操作参数及影响因素 (2)2 方案设计 (3)2.1 方案一 (3)2.2 方案二 (4)3 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 (4)3.1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4)3.2 过程响应分析 (6)3.3 PID控制算法 (7)3.4 PID 控制各参数的作用 (8)4 MATLAB/Simulink仿真 (8)4.1 用ITAE 方法设计控制器 (8)4.2 用Ziegler-Nichols方法设计控制器 (10)5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 (12)5.1 前馈-反馈控制与单回路控制模型的比较 (12)5.2 基于ITAE方法的仿真模型 (13)5.2.1 ITAE的PI控制模型仿真 (13)5.2.2 ITAE的PID控制模型仿真 (14)5.3基于Ziegler-Nichols方法的仿真模型 (14)5.3.1 Ziegler-Nichols的PI控制仿真模型 (14)5.3.2 Ziegler-Nichols的PID控制仿真模型 (15)6 报告总结 (15)参考文献 (16)前言管式加热炉是石油炼制、化纤工业、石油化工和化学行业主要的工艺设备之一,作用是将物料加热至工艺所要求的温度,具有操作方便, 自动化水平高, 加工成本低, 传热效率高等优点。

1967年4月,世界上第一台步进梁式加热炉由美国米兰德公司设计而成,之后,日本中外炉公司设计的世界上第二座步进梁式加热炉于1967年5月投产。

70年代末,发达工业国家己经进入大型连续加热炉计算机控制的实用阶段,但控制策略还主要局限于燃烧控制。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引言加热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将物体加热至一定温度。

在许多工业过程中,加热炉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设计一个稳定可靠的温度控制系统对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益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控制理论的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二、控制系统设计原理1.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测量加热炉内部温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偶和热敏电阻。

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发送给控制器。

2.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器将控制信号发送给加热器以调整加热功率。

控制器通常使用PID控制算法,它根据偏差、积分和微分项来计算控制信号。

3.加热器:加热器是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中的执行器。

根据控制信号,加热器可以调整加热功率,从而控制加热炉的温度。

三、温度传感器选择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对于温度控制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和热敏电阻。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测量范围:根据加热炉的工作温度范围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不同的传感器有不同的工作温度范围。

2.精度:传感器的精度对于控制系统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热电偶的精度比热敏电阻高。

3.响应时间:加热炉温度的变化通常需要快速响应。

因此,传感器的响应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四、控制器设计1.控制算法选择:常见的控制算法有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

PID控制算法结合了这三种控制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温度控制系统。

2. 参数调节: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系统性能要求,需要对PID控制器进行参数调节。

常见的调节方法有Ziegler-Nichols方法和临时增减法。

3.控制信号输出:控制信号输出给加热器,影响加热功率。

一般来说,控制信号越大,加热功率越高,温度升高的速度越快。

五、系统测试和优化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后,需要进行系统测试和优化。

课程设计--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部分)

课程设计--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部分)

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生产自动控制过程中 ,随着工艺要求 ,安全、经济生产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简单、常规的控制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

传统的单回路控制系统很难使系统完全抗干扰。

串级控制系统具备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快速性、适应性和控制质量,因此在复杂的过程控制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主副回路设计进行了详述,设计了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并将基于MATLAB的增量式PID算法应用在控制系统中.结合基于计算机控制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实现串级控制,控制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优良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关键词:串级控制干扰主回路副回路Abstract:Automatic control of production process, with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ecurity, economic production rising cases, simple, conventional control can not meet the modern production. The traditional single-loop control system is difficult to make the system completely anti-interference. Cascade control system with good anti-jamming capability, rapidity, flexibility and quality control, and therefore a complex process control industry has been widely used. Cascade co ntrol system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in and sub-loop design was elaborate, designed cascade control system, furnace, and MATLA B-based incremental PID algorithm is applied in the control system. Combination of computer-based control method to achieve PID parameter tuning cascade control, contro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has excellent control accuracy and stabilityKeywords:Cascade control, interference, the main circuit, the Deputy loop目录1.前言 (2)2、整体方案设计 (3)2.1方案比较 (3)2.2方案论证 (5)2.3方案选择 (5)3、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6)4. 温度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7)4.1控制对象的特性 (7)4.2主回路的设计 (8)4.3副回路的选择 (8)4.4主、副调节器规律的选择 (8)4.5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确定 (8)5、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10)6 、MATLAB系统仿真 (10)6.1系统仿真图 (11)6.2副回路的整定 (12)6.3主回路的整定 (14)7.设计总结 (16)【参考文献】 (16)1.前言加热炉是炼油、化工生产中的重要装置之一。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报告—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

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刘英皓学号:13指导教师:曹艳2010年12月16日课题要求:管式加热炉要求出口温度为4003℃。

1.由于燃料热值频繁变化,为此设计串级控制系统画出工艺流程图。

2.选择自动化设备,列出自动化设备表。

3.通过仿真验证方案可行性。

一、管式加热炉简介管式加热炉一般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烟囱、对流室、辐射室及燃烧器,示意图如图1.1所示:图1.1 管式加热炉通风系统:将燃烧用空气引入燃烧器,并将烟气引出炉子,可分为自然通风方式和强制通风方式。

对流室:靠辐射室出来的烟气进行以对流传热为主的换热部分。

辐射室:通过火焰或高温烟气进行辐射传热的部分。

这部分直接受火焰冲刷,温度很高(600-1600℃),是热交换的主要场所(约占热负荷的70-80%)。

燃烧器:是使燃料雾化并混合空气,使之燃烧的产热设备,燃烧器可分为燃料油燃烧器,燃料气燃烧器和油一气联合燃烧器。

管式加热炉的特征:(1)被加热物质在管内流动,故仅限于加热气体和液体。

而且,这些气体或液体通常都是易燃易爆的烃类物质,同锅炉加热水和蒸汽相比,危险性大,操作条件要苛刻得多。

(2)加热方式为直接受火式,加热温度高,传热能力大。

(3)只烧气体或液体燃料。

(4)长周期连续运转,不间断操作,便于管理。

二、管式加热炉温度控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管式加热炉的主要任务是把原油或重油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保证下一道工序(分馏或裂解)的顺利进行。

加热炉的工艺流程图如图 2.1所示。

燃料油经过蒸汽雾化后在炉膛中燃烧,被加热油料流过炉膛四周的排管中,就被加热到出口温度T1。

在燃料油管道上装设一个调节阀,用它来控制燃油量以达到调节温度T1的目的。

图2.1 管式加热炉工艺流程图引起温度T1改变的扰动因素很多,主要有:(1)燃料油方面(它的组分和调节阀前的油压)的扰动D2;(2)喷油用的过热蒸汽压力波动D4;(3)被加热油料方面(它的流量和入口温度)的扰动D1;(4)配风、炉膛漏风和大气温度方面的扰动D3;其中燃料油压力和过热蒸汽压力都可以用专门的调节器保持其稳定,以便把扰动因素减小到最低限度。

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说明

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管式加热炉概述 (1)1.1管式加热炉在石油工业中的重要性 (1)1.2管式加热炉的基本构成与组成 (1)1.3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目的及意义 (1)2 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要求 (2)2.1 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 (2)2.2 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控制要求 (2)3 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控系统工艺流程设计 (2)3.1 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影响因素的扰动分析 (2)3.2 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 (2)4 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控系统现场仪表的选型与连线图 (3)4.1 控制系统中温度检测元件的选型 (3)4.2 控制系统中变送器的选型 (4)4.3 控制系统中执行器(调节阀)的选型 (4)4.4 控制系统中调节器的选型 (5)4.5 控制系统中的连锁保护与接线图 (6)5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分析 (7)5.1 控制系统方框图与工作过程 (7)5.2 主、副调节器规律选择 (7)5.3 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确定 (7)5.4 控制器参数工程整定 (8)6 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的MATLAB SIMULINK仿真与分析 (9)6.1传递函数的选择 (9)6.2系统的参数的选择 (9)6.3系统的仿真分析 (10)7 感受与体会 (11)8参考文献 (11)1 管式加热炉概述1.1管式加热炉在石油工业中的重要性⑴加热温度高(火焰温度1000℃以上),传热速率快。

⑵是整个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过程中能耗最大的设备之一。

⑶是控制运转周期及自动化及自动化程度的关键设备。

1.2管式加热炉的基本构成与组成管式加热炉是一种直接受热加热设备主要用于加热气体或液体化工原料,所用燃料通常有燃料油和燃料气。

管式加热炉的传热方式以辐射传热为主。

管式加热炉一般由辐射室、余热回收系统、对流室、燃烧器和通风系统等五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二○一三~二○一四学年第一学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过程控制与集散系统课程设计班级:自动化2010级4班学号:201004134140姓名:肖翔指导教师:万恒二○一三年十一月一.设计题目和设计要求;设计题目: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图1所示为某工业生产中的加热炉,其任务是将被加热物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送到下道工序进行加工。

加热炉工艺过程为:被加热物料流过排列炉膛四周的管道后,加热到炉出口工艺所要求的温度。

在加热用的燃料油管道上装有一个调节阀,用以控制燃料油流量,以达到控制出口温度的目的。

被加热物料图1 加热炉出口温度系统但是,由于炉子时间常数大,而且扰动的因素多,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不能满足工艺对炉出口温度的要求。

为了提高控制质量,采用串级控制系统,运用副回路的快速作用,有效地提高控制质量,满足生产要求。

设计要求:1.绘制加热炉出口温度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2.以加热炉出口温度为主变量,选择滞后较小的炉膛温度的副变量,构成炉出口温度对炉膛温度的串级控制系统,要求绘制该串级控制系统结构图。

3.假设主对象的传递函数为0140()(1)(2)G s s s =++,副对象的传递函数为02()(1)G s s =+40,主、副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分别为sK s G c c 21)(11+=,22)(c c K s G =,1)()(21==s G s G m m ,请确定主、副控制器的参数(要求写出详细的参数估算过程)。

4.利用simulink 实现单回路系统仿真和串级系统仿真,分别给出系统输出 响应曲线。

二.设计任务分析(包括系统建模、控制方案);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温度):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结构框图管式加热炉的控制目标是保证原料的出口温度达到设定值并维持在工艺要求范围内。

在加热炉工作的过程中,原料出口温度To受进入管式加热炉原料的初始温度和进入流量,燃料的流量和燃烧值的影响。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二○一三~二○一四学年第一学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过程控制与集散系统课程设计班级:自动化2010级4班学号: 2姓名:肖翔指导教师:万恒二○一三年十一月一.设计题目和设计要求;设计题目: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图1所示为某工业生产中的加热炉,其任务是将被加热物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送到下道工序进行加工。

加热炉工艺过程为:被加热物料流过排列炉膛四周的管道后,加热到炉出口工艺所要求的温度。

在加热用的燃料油管道上装有一个调节阀,用以控制燃料油流量,以达到控制出口温度的目的。

被加热物料图1 加热炉出口温度系统但是,由于炉子时间常数大,而且扰动的因素多,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不能满足工艺对炉出口温度的要求。

为了提高控制质量,采用串级控制系统,运用副回路的快速作用,有效地提高控制质量,满足生产要求。

设计要求:1.绘制加热炉出口温度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2.以加热炉出口温度为主变量,选择滞后较小的炉膛温度的副变量,构成炉出口温度对炉膛温度的串级控制系统,要求绘制该串级控制系统结构图。

3.假设主对象的传递函数为0140()(1)(2)G s s s =++,副对象的传递函数为02()(1)G s s =+40,主、副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分别为sK s G c c 21)(11+=,22)(c c K s G =,1)()(21==s G s G m m ,请确定主、副控制器的参数(要求写出详细的参数估算过程)。

4.利用simulink 实现单回路系统仿真和串级系统仿真,分别给出系统输出 响应曲线。

二.设计任务分析(包括系统建模、控制方案);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温度):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结构框图管式加热炉的控制目标是保证原料的出口温度达到设定值并维持在工艺要求范围内。

在加热炉工作的过程中,原料出口温度To受进入管式加热炉原料的初始温度和进入流量,燃料的流量和燃烧值的影响。

其中,原料的流量和燃料的流量是影响原料出口温度的主要因素。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增强了系统可靠性
通过合理的控制策略和算法设计,成功实现了对加热炉出口温度的精确控制,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实现了加热炉出口温度的稳定控制
通过参数整定和算法优化,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减少了温度波动和误差,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化了控制性能
尽管已经实现了对加热炉出口温度的稳定控制,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控制精度仍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优化控制算法以提高控制精度。
利用热电效应测量温度,具有测量范围广、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高温环境,可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热电阻传感器
基于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中低温测量,输出信号为电阻值变化。
红外温度传感器
通过测量目标物体辐射的红外能量来推算温度,具有非接触式测量、响应速度快、适用于远距离测量等特点。但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测量精度相对较低。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控制算法对温度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控制量,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对加热炉出口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具有响应快、精度高的特点。
PID控制
结合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先进技术,对加热炉出口温度进行智能预测和控制,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智能控制
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加热炉出口温度进行模糊推理和控制,适用于难以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复杂系统。
仿真模型搭建
在仿真平台上,根据系统模型搭建仿真模型,包括各组成部分的模型、控制算法的实现等。
仿真参数设置
设置仿真参数,如仿真时间、步长、初始条件等,以确保仿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仿真平台选择
选择合适的仿真平台,如MATLAB/Simulink、LabVIEW等,用于实现系统仿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一三~二○一四学年第一学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过程控制与集散系统课程设计班级:自动化2010级4班
学号:201004134140
姓名:肖翔
指导教师:万恒
二○一三年十一月
一.设计题目和设计要求;
设计题目: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图1所示为某工业生产中的加热炉,其任务是将被加热物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送到下道工序进行加工。

加热炉工艺过程为:被加热物料流过排列炉膛四周的管道后,加热到炉出口工艺所要求的温度。

在加热用的燃料油管道上装有一个调节阀,用以控制燃料油流量,以达到控制出口温度的目的。

被加热物料
图1 加热炉出口温度系统
但是,由于炉子时间常数大,而且扰动的因素多,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不能满足工艺对炉出口温度的要求。

为了提高控制质量,采用串级控制系统,运用副回路的快速作用,有效地提高控制质量,满足生产要求。

设计要求:
1.绘制加热炉出口温度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2.以加热炉出口温度为主变量,选择滞后较小的炉膛温度的副变量,构成炉出口温度对炉膛温度的串级控制系统,要求绘制该串级控制系统结构图。

3.假设主对象的传递函数为0140()(1)(2)
G s s s =++,副对象的传递函数为02()(1)
G s s =+40,主、副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分别为s K s G c c 21)(11+=,22)(c c K s G =,1)()(21==s G s G m m ,
请确定主、副控制器的参数(要求写出详细的参数估算过程)。

4.利用simulink 实现单回路系统仿真和串级系统仿真,分别给出系统输出 响应曲线。

二.设计任务分析(包括系统建模、控制方案);
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温度):
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管式加热炉的控制目标是保证原料的出口温度达到设定值并维持在工艺要求范围内。

在加热炉工作的过程中,原料出口温度To受进入管式加热炉原料的初始温度和进入流量,燃料的流量和燃烧值的影响。

其中,原料的流量和燃料的流量是影响原料出口温度的主要因素。

在原料流量一定的情况下,在燃料的入口处安装一个调节阀,控制进入管式加热炉的燃料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由原料出口温度值控制,构成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

该控制方案简单,实现方便,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控制效果很差,达不到工艺要求。

主要原因是加热炉内管有数百米长,离出口较远,且热容较大,是一个典型的一阶加纯滞后过程。

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流量):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及时检测到燃料流量的变化,采用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间接控制方案,选择燃料流量作为副被控量,通过操纵燃料流量控制出口温度。

但是,控制系统对温度不能控制,当负荷发生自扰时,进料出口温度将发生变化,流量单回路控制系统无法保证温度恒定。

串级控制系统:
通过以上分析,上述两种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较差,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因此采用串级控制系统,加热炉出口温度为主变量,选择滞后较小的炉膛温度为副变量,构成炉出口温度对炉膛温度的串级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串级控制系统中,由于引进了副回路,不仅能迅速克服作用于副回路内的干扰,也能加速克服主回路的干扰。

副回路具有先调、初调、快调的特点;主回路具有后调、细调、慢调的特点,对副回路没有完全克服干扰的影响能彻底加以消除。

由于主副回路相互配合,使控制质量显著提高。

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多用了一个测量变送器与一个控制器但控制效果却有显著的提高。

其原因是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增加了一个包含二次扰动的副回路,使系统①改善了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②对二次扰动有很强的克服能力;③减少了对象的时间常数,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④提高了对一次扰动的克服能力和对回路参数变化的自适应能力。

故而本次设计采用出口温度对炉膛温度的串级控制系统。

三.设计步骤如下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调节器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主调节器起定值控制作用,而副调节器起随动控制作用。

主参数不允许有余差,同时又由于要控制的工业过程有较大的容量滞后,所以主调节器通常选择PI型调节器以实现主参数的无差控制。

而在串级控制系统中,控制副参数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主参数的控制质量,对副参数的要求一般没有像主参数那样的严格,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允许有余差。

因此,副调节器一般选P调节器。

为了能够快速的跟踪主调节器的输出,一般不引入积分环节,因为积分环节会延长调节过程,减弱副回路的快速
特性。

副调节器一般也不引入微分环节,因为当调节器有微分环节时,主调节器输出稍有变化,就容易引起调节阀有较大的开度变化,对系统的稳定性能不利。

综上所述,主调节器应选用PI型调节器,副调节器选用P型调节器。

Go1(s)=40/(S+1)(S+2) Go2(s)=40/(S+1)
Gc1(s)=Kc1+1/2S Gc2(s)=Kc2
Gm1(s)=1 Gm2(s)=1
串级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原则是:先副回路,后主回路。

一般而言,副回路的控制要求不高,可以参照经验法一次整定,主回路的控制器参数整定与单回路整定方法类似,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逐次逼近法:
依次整定主回路、副回路,然后循环进行,逐步接近主副回路最佳整定整定方法繁琐,很少使用。

2.两步整定法:
按照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回路的情况,先整定副控制器,后整定主控制器。

比逐次逼近法简单,但还是要做两次4:1衰减曲线法的实测。

3.一步法:
根据经验先将副控制器一次放好,不再变动,然后按照一般单回路孔控制系统的整定方法直接整定主控制器。

所以,本次设计采用一步整定法。

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副对象的特性或经验整定副控制器的比例带,使副回路按纯比例控
制运行,常见副控制器比例带取值如下表所示:
2.将系统投入串级控制状态运行,按照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方法对
主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使主变量的控制品质最佳。

选取Kc2=4(整定时可以再做适当调整)。

然后在副回路已经闭合的情况下
按单回路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整定主控制器,
步骤如下:
1.置调节器积分时间Ti到最大值,微分时间Td为0,比例带为较大值,并将系统
投入运行
2.待系统稳定后,作设定值阶跃扰动,并观察系统的响应,若系统响应衰减太
快,则减少比例带,反之,增大比例带。

如此反复,直到系统出现4:1衰减振荡过程,记下此时的比例带和振荡周期的数值。

3.
四.Simulink建模与仿真;
1.单回路控制系统阶跃响应
框图和simulink仿真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所示仿真结果,该系统的单回路系统阶跃响应发散,即系统是不稳定的。

而对于特征方程D(s)=S^3+4S^2+5S+1600=0,用劳斯判据,这是不稳定的,与所得仿真结果是一致的。

2.串级控制系统阶跃响应:
由于该题中积分环节参数已经设定好,为0.5,故只需整定Kc1
取Kc2=4,如下图当Kc1=0.55时,在t1=1.68s,出现第一个峰值,为1.5,在t2=3.07s,出现第二个峰值为1.13,最后曲线稳定在1
0.52/0.13≈4:1 符合4:1衰减曲线
所以ts=3.07-1.5=1.57s
Ti=2ts=3.14s
方块图如下:
输出响应下:
3.单回路系统与串级回路的比较
比较上述两种系统的阶跃响应可很看出,当单回路系统不稳定时,若采用串级控制系统,可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还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所以,可看出串级控制系统可改善系统的控制质量;同时由于副回路的存在,减小了对象的时间常数,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试验,对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建模方法及控制系统参数的的选择有了一定了解,特别是对于串级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以及串级控制系统对于改善系统稳态与动态性能的影响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我也更加清楚通过串级控制可以将一个不稳定的单闭环回路改善为一个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良好的双闭环系统。

同时,对PID参数整定有了更好的了解,也了解到在进行PID参数整定,尤其是利用4:1衰减振荡法进行整定时的整定步骤,以及对于调节PID过程中根据其响应曲线确定其参数趋势的变化。

最后,让我对过程控制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使我明白,串级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是很有应用价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