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经典语录大全集
曾国藩经典语录

曾国藩经典语录1、凡刑杀之事,仁者见之,愈生其仁。
忍者见之,愈生其忍。
故君子远庖厨,亦英尺有习惯成自然意在。
2、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3、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5、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
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
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则轻重乖发。
6、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7、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8、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
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
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
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9、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10、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1、学莫贵于自得,得非外也,故曰自得。
12、解仇怒箴:法生便扫,莫论是否。
百年偶聚,何苦烦恼。
太虚之内,无物不有,万事从宽,其福自厚。
13、清苦固是佳事,然亦不可过,天下岂有薄于待自而能厚于待人者乎?14、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5、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
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
去其太甚,次也。
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16、教之而信,必先有令人爱者。
禁之而畏,必先有令人敬者。
17、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
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
18、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
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19、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20、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21、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22、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曾国藩家训完整版

曾国藩家训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曾国藩家训1.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狗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4.5.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6.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期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着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就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剪除矣。
7.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余曰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曾国藩名言摘抄

曾国藩名言摘抄曾国藩名言摘抄11、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4、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5、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6、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8、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9、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
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10、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12、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13、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1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5、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6、人生莫惧少时贫。
17、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8、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19、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20、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曾国藩名言摘抄2他一生修身养性,共有十三套学问,其中的《曾国藩家书》记录了他一生的修身、齐家、从政的重要思想,内容易懂、思想深刻,值得我们学习。
曾国藩传经典语录

曾国藩传经典语录1.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就像走路一样,你总不能一直回头看走过的路吧,得专注于脚下的路,也别去瞎想前面还有多远,这样才能走得稳啊!例子:当你在为过去的失败懊悔时,想想这句话,别留恋啦,赶紧专注于现在要做的事呀!2.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这简直就是人际交往的法宝啊!你大方点对待别人,严格要求自己,宽容些,再以身作则,那还愁没人跟随你吗?例子:看看那些成功的领导者,不都是这样做的嘛!3.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哎呀呀,这说得太对啦!懒惰能毁掉一个人,骄傲也能啊!例子:你身边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不就是因为懒嘛,还有那些有点本事就了不起的人,最后不也栽跟头了。
4.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就好像分蛋糕,大家一起分才开心嘛,做决策人多了反而乱套啦!例子:在团队合作中,利益共享,决策时少数有能力的人定就好啦!5. “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真诚和踏实多重要啊,那些虚伪和取巧的早晚会露馅!例子:那些老老实实做事的人,最后都能成功,那些耍小聪明的,最后不都栽了。
6.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
”总是浮躁的人哪能有深沉的见识,总是胆小的人怎么会有高明的见解呢!例子:你看那些毛毛躁躁的人,能做成大事吗?肯定不能啊!7.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不经历贫穷怎么能磨炼品格,受不了委屈怎么能做成事呢!例子:想想那些成功人士,哪个不是经历了各种磨难啊!8. “群居守口,独处守心。
”和大家在一起时别乱说话,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守住内心,这多重要啊!例子:在人多的场合,乱说话可会惹麻烦的,自己一个人时也得坚守正道呀!9.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
”这就跟哄小孩一样嘛,先夸夸再讲道理呀!例子:你要劝别人,先夸夸人家,人家一高兴就容易听进去啦!10.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曾国藩100句名言警句

曾国藩100句名言警句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他留下了许多有深刻思想和启示意义的名言警句。
以下是曾国藩100句名言警句的一部分:
1. 必先利其器,然后用之。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人生志在四方。
4. 国事忧民事。
5. 吾以国家为念,念及贫困百姓。
6. 修身者,独有信心胆略。
7. 事理分明,不可假借。
8. 世之没有的东西,全在于不忍舍弃。
9. 无功不受禄,无过不受罚。
10. 菜单上全是饭粒,往外跑一个。
11. 饭已捞完,菜未沾饭。
12. 朋友之间不论贵贱,最好别借钱往来。
13. 难得糊涂。
14. 知耻近乎勇。
15. 四海之内皆兄弟。
16. 真心待人,有苦说不出,有难肯相助。
17.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8. 名实不合则疏,善意不结则孤。
19. 举贤任能,责成其事。
20. 必有方而后可测。
2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2. 尽心体国,全力竭忠。
23. 指挥若定即专,权衡轻重即白。
请注意,这些名言警句可能存在不同版本或译文的差异,以上列举的内容仅供参考。
曾国藩名言400句

曾国藩名言400句1、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2、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3、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4、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5、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6、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
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
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7、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8、法者,天道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9、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知足天地宽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10、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
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11、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2、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3、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14、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5、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16、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7、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8、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19、提出良心,自做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20、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
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21、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2、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
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2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24、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5、人以气为主。
26、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27、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
28、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29、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3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31、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32、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33、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34、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

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7、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8、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
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9、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0、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曾国藩经典100句大全

曾国藩经典100句大全《曾国藩家书》中挑选出的100句至理名言,以修身、勤学、交友、治家和为政五个方面分门别类,精炼而全面地涵盖了曾国藩一生的个人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
一、修身篇:君子之大过人处1.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
2.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3.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5.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6.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
7.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
8.做人之道,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9.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
10.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
11.欲去骄字,不轻非笑人;欲去惰字,不晏起。
12.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13.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
14.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1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16.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豁达光明大略相同。
17.强字须从明字做出18.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
19.成大事半是天缘半是迁就。
20.莫怕寒村,莫怕悭吝,莫贪大方,莫贪豪爽。
21.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
22.虚心实力勤苦谨慎八字,尽其在我而已。
23.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4.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25.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26.俯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炼后得来。
27.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
28.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9.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
3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1.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
二、勤学篇:学问之道无穷32.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33.凡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
34.凡人必有师。
35.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
36.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37.凡人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经典语录大全集
寄语:曾国藩敢如此做,所凭借的也无非一“忠”字而已,所幸咸丰帝并非暴戾之人,阅后心服口服,对曾国藩予以褒奖。
曾国藩最厉害的一点乃是带兵打仗,他虽文人出身,但在带兵方面却调度有方。
曾国藩经典语录大全集分享给喜欢的读者,欢迎了解曾国藩,不一样的为人。
一、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二、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三、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四、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五、尖酸语最易传布,正经话却无人称说,即此可知世道恶保
六、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七、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八、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九、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十、只一事不存心,此一事便错乱。
十一、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十二、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十三、有其功,必有其效。
十四、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
不执不阿,是为中道。
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十五、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十六、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十七、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
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矣。
十八、憎我者祸,仇我者死,皆当生悲悯心。
有一毫庆幸之心,便与心术有伤。
十九、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二十、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二十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侍亲以得欢为本”。
二十二、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二十三、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二十四、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二十五、听言当以理观。
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二十六、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二十七、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二十八、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
无为谋府,无思也。
无为事任,无为也。
无为知主,地知也。
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
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
”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
”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二十九、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我。
恭可以平人之怒气,我贪必至启人之争端,是皆存乎我者也。
三十、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三十一、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
三十二、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三十三、轩冕而敬,伪也。
匿就而爱,私也。
三十四、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
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
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
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三十五、心至苦,事至盛也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三十六、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
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三十七、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三十八、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三十九、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
可为之事,当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当尽心从之,此谓知命。
四十、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四十一、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四十二、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四十三、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
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四十四、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
四十五、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四十六、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四十七、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
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
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
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四十八、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四十九、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五十、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五十一、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
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五十二、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五十三、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五十四、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五十五、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
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五十六、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五十七、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五十八、人有才而露,只是浅,深则不露。
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者。
凝重之人,德在此,福亦在此。
心定气平,而身体之安和舒泰,不待言。
五十九、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六十、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六十一、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六十二、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六十三、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
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六十四、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六十五、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六十六、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六十七、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六十八、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75、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六十九、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七十、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