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练习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配套练习参考答案解析几何全部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配套练习参考答案解析几何全部

解析几何部分(共:1—17课时及每章评价)参考答案:第1课时 直线的斜率(1)1.D 2.C 3.D 4.4- 5.1k ≤ 6.可以是(2,4),不惟一. 7.由题意,()132212a -=++,∴2a =-.8.当1m =时,直线l 与x 轴垂直,此时直线斜率不存在; 当1m ≠时,直线斜率34111k m m-==--. 9.在直线斜率为0,OC 边所在直线斜率不存在,BC 边所在直线斜率为43-.10.由AB AC k k ≠,可得1112383k --≠---, ∴1k ≠.第2课时 直线的斜率(2)1.C 2.B 3.D 4.60o. 5.6 6. (0,2)7. 045α≤<o o 或135180α<<o o.8.倾斜角为45o时斜率为1,倾斜角为135o时斜率为1-.9.直线l 上任一点(,)M m n 经平移后得(3,1)N m n -+在l 上,由两点的斜率公式得(1)1(3)3l n n k m m +-==---.10.直线2l 的倾斜角为180(6015)135α=--=oooo, ∴2tan135tan 451k ==-=-oo.第3课时 直线的方程(1)1.C 2.D 3.A 4.D 5.(1)4y =-;(2)23y x =-- 6.1y +6y x =-+7.由直线1l 的方程2y =+可得1l 的倾斜角为60o ,∴直线l 的倾斜角为30o,斜率为tan 303=o,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12)y x -=-,即1y x =-+.8. 1:1:(2)-9.由直线1l的方程20x y -+=可求得1l 的斜率为1, ∴倾斜角为145α=o,由图可得2l 的倾斜角2115αα=+o∴直线2l 的斜率为tan 60=o, ∴直线2l 的方程为2)y x -=-0y -=.10.设直线方程为34y x b =+, 令0x =,得y b =;令0y =,得43x b =-, 由题意,14||||623b b ⨯-⨯=,29b =,∴3b =±,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334y x =±.第4课时 直线的方程(2)1.D 2.D 3.B 4. 2y x =或1y x =+ 5.3 6. 10x y +-=或32120x y -+=7.设矩形的第四个顶点为C ,由图可得(8,5)C , ∴对角线OC 所在直线方程为005080y x --=--,即580x y -=,AB 所在直线方程为185x y+=,即58400x y +-=. 8.当截距都为0时,直线经过原点,直线斜率为43-,方程为43y x =-;当截距都不为0时,设直线方程为1x ya a +=, 将点(3,4)-代入直线方程得341a a-+=,解得1a =-, 所以,直线方程为430x y +=或10x y ++=.9.当0t =时,20Q =;当50t =时,0Q =,故直线方程是15020t Q +=.图略. 10.直线AB 的方程为3x =,直线AC 的方程为123x y+=,直线x a =与,AB AC 的交点分别为(,3)a 、63(,)2a a -,又∵92ABC S ∆=,∴1639(3)224a a -⋅⋅-=,∴a =(舍负).第5课时 直线的方程(3)1.B 2.D 3.B 4.D 5. 350x y -+= 6.24- 7.当2a =时,直线方程为2x =不过第二象限,满足题意;当20a -≠即2a ≠时,直线方程可化为1(4)2y x a a =+--, 由题意得2010240a a a -≠⎧⎪⎪>⎨-⎪-≤⎪⎩,解得24a <≤,综上可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4a ≤≤. 8.(1)由题意得:22(23)(21)m m m m ---=+-, 即2340m m --=,解得43m =或1-(舍) (2)由题意得:22(23)(21)260m m m m m ----+--+=,即23100m m +-=,解得2m =-或53. 9.方法1:取1m =,得直线方程为4y =-, 取12m =,得直线方程为9x =, 显然,两直线交点坐标为(9,4)P -,将P 点坐标分别代入原方程得(1)9(21)(4)5m m m -⨯+-⨯-=-恒成立,所以,不论m 取什么实数,直线(1)m x -+(21)5m y m -=-总经过点(9,4)P -.方法2:原方程可整理得(21)(5)0x y m x y +--+-=,当21050x y x y +-=⎧⎨+-=⎩成立,即94x y =⎧⎨=-⎩时,原方程对任意实数m 都成立,∴不论m 取什么实数,直线过定点(9,4)-.10.方程0x y k +-=可变形为23)9k =-, 当90k -=即9k =时,方程表示一条直线90x y +-=; 当90k -<即9k >时,方程不能表示直线;当90k ->即9k <3= ∵方程仅表示一条直线,∴30+>且30-<,即0k <.综上可得,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9k =或0k <.第6课 两直线的交点1.D 2.D 3.B 4.B 5.-3 6.6或-6 7.10,-12,-2 8.32190x y -+=9.4m =,或1m =-,或1m =.(提示:如果三条直线不能围成三角形,则有两种情形,一是其中有平行的直线,二是三条直线交于一点.) 10.(1)表示的图形是经过两直线210x y -+=和2390x y ++=的交点(3,1)--的直线(不包括直线2390x y ++=).(2)30x y -=或40x y ++=.(提示: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1(239)0x y x y λ-++++=,即(21)(32)910x y λλλ++-++=.若截距为0,则910λ+=,即19λ=-,此时直线方程为30x y -=;若截距不为0,则21132λλ+-=--,即3λ=,此时直线方程为40x y ++=.) 11.直线l 的方程为60x y += 12.22b -≤≤(数形结合)第7课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1) 1.D 2.B 3.C 4.平行, 不平行5.平行或重合 6.-2 , 0或10 7.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8.32A C =≠-且9.2,2m n == 10.20x y += 11. 3440x y +-=12.860860x y x y -+=--=或(提示:Q 所求直线与已知直线l :8610x y -+=平行,∴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860x y λ-+=,与两坐标轴的交点为λ(-,0)8,λ(0,)6.又该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8,∴1||||8286λλ⋅-⋅=,λ∴=±,故所求直线方程为860x y -+=或860x y --= 第8课 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2)1. B2. C3. C4. C5. B6. 垂直,不垂直7. 32y x =+8. 2,-2,09. 20x y -= 10. 310x y ++=和330x y -+= 11. 1a =-或92a =-12.270x y +-=,10x y -+=,250x y +-=(提示:由于点A 的坐标不满足所给的两条高所在的直线方程,所以所给的两条高线方程是过顶点B ,C 的,于是2AB k =-,1AC k =,即可求出边AB ,AC 所在的直线方程分别为270x y +-=,10x y -+=.再由直线AB 及过点B 的高,即可求出点B 的坐标(3,1),由直线AC 及过点C 的高,即可求出点C 的坐标(1,2).于是边BC 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50x y +-=.)第9课 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1.C 2.C 3.C 4.A5.B 6.22y y =-=-或 7.47240x y +-= 8.23120x y +-=912|x x - 10.13410x x y =++=或 11.5150x y --=12.(1) (2,0)P -;(2) (13,0)P ,此时||PM PN -. 13.54x =(提示:y =数形结合,设(1,1),(2,3),(,0)A B P x ,则y PA PB =+)第10课时 点到直线的距离(1)1.()A 2.()C 3.()D 4.()A 5.()C 6.()A 7.58.2a =或4639.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40x y m -+=,=解得:14m =或12m =-(舍),所以,所求的直线方程为:34140x y -+=.10.由题意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的方程为y x =,设00(,)P x y ,则00x y =,即00(,)P x x .= 解得:01x =或09x =-,所以点P 的坐标为:(1,1)或(9,9)--.11.由题意:当直线l 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为0时, 设l 的方程为y kx =(截距为0且斜率不存在时不符合题意)=k = 122-±,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122y x -±=. 当直线l 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不为0时,设l 的方程为1x ya a+=,即0x y a +-=,=a =13或1a =,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130x y +-=或10x y +-=.综上所述:直线l 的方程为:122y x -±=或130x y +-=或10x y +-=. 12.设(,1)M t t -,则M 到两平行线段的距离相等,∴43t =,即41(,)33M ∵直线l 过(1,1)P -,41(,)33M 两点,所以,l 的方程为2750x y +-=.第11课时 点到直线的距离(2)1.()B 2.()C 3.()A 4.18 5.(1,2)或(2,1)- 6.34210x y +-=7.3208.4310x y +-=9.设l :320x y C -+=则1d =2d =1221d d =,所以|1|2|13|1C C +=+,解得:25C =-或9-, 所以l 的方程为:32250x y --=或3290x y --=.10.证明:设(,)P a b ,则221a b -=P 到直线1l ,2l的距离分别为1d =,2d = ∴2212||122a b d d -==g. 11.设(,)M x y 为A ∠的平分线AD 上任意一点,由已知可求得,AC AB 边所在直线方程分别为5120x y -+=,5120x y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512512x y x y -+=--或512(512)x y x y -+=---, 即6y x =-+或y x =,由图知:AC AD AB k k k <<,∴155AD k <<,∴6y x =-+不合题意,舍去,所以,A ∠的平分线AD 所在直线方程y x =. 12.设CD 所在直线方程为30x y m ++=,=,解得7m =或5m =-(舍).所以CD 所在直线方程为370x y ++=.因为AB BC ⊥所以设BC 所在直线方程为30x y n -+=,=,解得9n =或3n =-.经检验BC 所在直线方程为390x y -+=,AD 所在直线方程为330x y --=.综上所述,其它三边所在直线方程为370x y ++=,390x y -+=,330x y --=.第12课时 圆的方程(1)1.()B 2.()C 3.()B 4.()C 5.()C 6.()B 7.(1)0a =;(2)||b r =;(3)310a b +-=. 8.22(6)36x y -+=9.C e 的圆心为(3,2)C -,C 'e 的圆心与(3,2)C -关于10x y -+=对称, ∴设C 'e 的圆心为(,)C a b '则3210222113a b b a +-⎧-+=⎪⎪⎨+⎪=-⎪-⎩g ,解得:34a b =-⎧⎨=⎩,C 'e 的标准方程为:22(3)(4)36x y ++-=.10.由题意可设C e 的圆心为(,)C a b 半径为r ,则||2a =当2a =时,C e :222(2)()x y b r -+-= 因为C e 与直线20x y +-=相切于点(1,1)P , ∴222(12)(1)b r -+-= ①且1(1)112b--=--g ② 联立方程组,解得:2b =,r =所以C e 的方程为:22(2)(2)2x y -+-=同理,当2a =-时,C e 的方程为:22(2)(2)18x y +++=综上所述:C e 的方程为:22(2)(2)2x y -+-=或22(2)(2)18x y +++=11.由题意设C e 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由C e 经过点(2,1)-,得:222(2)(1)a b r -+--=①由C e 与直线10x y --=r =② 由圆心在直线2y x =-上,得:2b a =-③联立方程组,解得:918a b r ⎧=⎪=-⎨⎪=⎩,或12a b r ⎧=⎪=-⎨⎪=⎩所以,C e 的方程为:22(9)(18)338x y -++=或22(1)(2)2x y -++=.12.设⊙C 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C 与x 轴相切,所以22r b =①,又∵圆心(,)C a b 到直线0x y -=的距离为:d =∴222r +=,即 22()142a b r -+=②,又圆心在直线30x y -=上,所以30a b -=③联立方程组,解得133a b r =⎧⎪=⎨⎪=⎩或133a b r =-⎧⎪=-⎨⎪=⎩所以C e 的方程为:22(1)(3)9x y -+-=或22(1)(3)9x y +++=.第13课时 圆的方程(2)1.()C 2.()D 3.()B 4.12k <-5.2 6.2π7.5,5 8.2或23-9.圆方程为220x y Dx Ey F ++++=,将(0,0),(1,1)两点坐标代入方程分别得0F = ①20D E F +++= ②又∵圆心(,)22D E--在直线30x y --=上,∴60E D --= ③解由①②③组成的方程组得4,2,0D E F =-==,∴所求圆方程为22420x y x y +-+=,圆心(2,1)-10.证明:将034222=+--+y x y x 化为22(1)(2)2x y -+-= 则点与圆心之间的距离的平方为222(41)(2)17125m m m m -+-=-+ 又∵圆的半径的平方为2,∴2171252m m -+-217123m m =-+ 令2()17123f x m m =-+0∆<,即2()17123f x m m =-+恒大于0,即点与圆心之间的距离恒大于圆的半径,所以无论实数m 如何变化,点(4,)m m 都在圆034222=+--+y x y x 之外.11.设所求圆的方程为: 022=++++F Ey Dx y x令0y =,得20x Dx F ++=.由韦达定理,得12x x D +=-,12x x F =由12||x x -=6=,∴2436D F -=. 将(1,2)A ,(3,4)B 分别代入022=++++F Ey Dx y x ,得25D E F ++=-,3425D E F ++=-.联立方程组,解得12D =,22E =-,27F =或8D =-,2E =-,7F =所以所求的圆的方程为221222270x y x y ++-+=或228270x y x y +--+=12.证明:由题意22210250x y ax ay a ++---=,∴2225()()102524a a x a y a ++-=++ 令25()10254a f a a =++,则0∆<, ∴()0f a >即22(25)(210)0x y a x y +-+--=,表示圆心为(,)2a a -若22(25)(210)0x y a x y +-+--=对任意a 成立,则222502100x y x y ⎧+-=⎨--=⎩,解得34x y =⎧⎨=-⎩或5x y =⎧⎨=⎩,即圆恒过定点(3,4)-,(5,0).第14课时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C 2.C 3.D 4.B 5.34250x y +-= 6.40x y +±=7 8. 247200x y --=和2x =;7 9.22(3)(1)9x y -+-=或22(3)(1)9x y +++=. 10.16m =-.11. 4330x y ++=或3430x y +-=.第15课时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⒈B ⒉B 3.D 4.A5.20x y -+= 6.260x y -+= ,6 7.(1,1) 8.22(3)(1)5x y -+-= 9.224(1)(2)5x y ++-=10.(1)240x y -+=; (2)22(2)(1)5x y ++-=; (3)22(3)(3)10x y ++-=. 11. 3r =±.第16课时 空间直角坐标系1.B ⒉C 3.C 4.D5.(2,0,0)、(0,3,0)- 6.(0,4,2)7.442110x y z ++-=8.略 9.略10.提示(1)只要写出的三点的纵坐标和竖坐标分别相等即可;(2)只要写出的三点的竖坐标相等即可.11.111212121x x y y z z x x y y z z ---==---21(x x ≠且21y y ≠且21)z z ≠.第17课时 空间两点间的距离1.D 2.D 3.A 4.A 5.(0,2,0) 6.222(1)(2)(4)9x y z -+++-=7.7 8.(1,0,0)P ± 9.[提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中点坐标公式求出,P Q 两点坐标,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求得线段PQ2.10.(1)(1,2,1)[提示]设重心G 的坐标为(,,)x y z ,则222GA GB GC ++2233x y =+22236126643(1)3(2)z x y z x y +---+=-+-23(1)46z +-+.当1,2,1x y z ===时,点G 到,,A B C 三点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所以重心的坐标为(1,2,1).(2)1,8,9x y z ===.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评价与检测参考答案:1.C 2.D 3.B 4.B 526.0d ≤≤ 7.4个 8.60 9.67250x y +-= 10.2750x y +-= 11.22(2)(2)25x y -++= 12.(1,0)A -,C (5,6)- 13.B14.C 15.A 16.D 17.11(,)102- 18.4a =±19.20,x y y x ++==,y x = 20.10 21.解:设与51270x y ++=平行的边所在直线方程为5120x y m ++=(7)m ≠,则=解得19m =-, ∴直线方程为512190x y +-=,又可设与51270x y ++=垂直的边所在直线方程为1250x y n -+=()n R ∈,则=解得100n=或74,∴另两边所在直线方程为1251000x y-+=,125740x y-+=22.解:设()2,1B-,()4,2C,()2,3D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 m n.则有BC所在直线的斜率为32BCk=;CD所在直线的斜率为12CDk=-;BD所在直线的斜率不存在.①若BD∥AC,BC∥AD,则AC所在直线的斜率不存在.4m∴=.又BC ADk k=,即33242n-=-,6n∴=.∴平行四边形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4,6.②若BD∥AC,CD∥BA,则AC所在直线的斜率不存在.4m∴=.又CD BAk k=,即()11242n---=-,2n∴=-.∴平行四边形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4,2-.③若CD∥BA,BC∥AD,则,CD BABC ADk kk k=⎧⎨=⎩()11223322nmmnnm--⎧-=⎪=⎧⎪-⇒⇒⎨⎨=-⎩⎪=⎪-⎩∴平行四边形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0,0.综上所述,平行四边形第四个顶点的坐标可为()4,6或()4,2-或()0,0.23.解:设1122(,),(,)P x y Q x y,由2223060x yx y x y c+-=⎧⎨++-+=⎩消去x得2520120y y c-++=,∴由韦达定理知:12124125y y c y y +=⎧⎪⎨+=⎪⎩Q OP OQ ⊥,12121y y x x ∴⋅=-, 即12120x x y y +=,又12121212(32)(32)96()4x x y y y y y y =--=-++∴121296()50y y y y -++=, 也就是12964505c +-⨯+⨯=解之,得3c =. 从而所求圆的方程为22630x y x y ++-+=24.解:设1122(,),(,)P x y Q x y ,则1|OP x ==,2|OQ x ==.,P Q Q 为直线与圆的交点,∴ 12,x x 是方程22(1)(86)210x m m x ++-+=的两根, ∴12221,1x x m=+ ∴ 2221(1)211OP OQ m m ⋅=+=+。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周生物周测题目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1.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了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2.亮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种:UUA、UUG、CUU、CUA、CUG,当模板链中编码亮氨酸的碱基GAC突变为AAC时,这种突变对该生物的影响是()A.一定是有害的 B.一定是有利的C.有害概率大于有利概率D.性状不发生改变3.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A.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B.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互换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4.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血红蛋白病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5.依据基因重组概念的发展判断下列图示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部分改变而发生的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D.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7.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②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改变导致生物性状改变③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减半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⑤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A.③④⑤ B.②④ C.①②④ D.③⑤8.下面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 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9.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高中政治必修2练习含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2练习含答案

高中政治必修2练习含答案练习是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基本功,也对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2练习,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2练习第Ⅰ卷(选择题)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B.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C. 中国共产党领导D.人民当家作主2.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

新修订的《选举法》决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并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人大代表,这一修订( )① 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② 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③ 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④ 更好地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今年“两会”期间,网络媒体开通了“我有问题问”、“我向献一策”等栏目,上千万网民踊跃参与,各种提问和建言多达数万条。

网络民意表达是( )①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体现②公民意识增强的重要表现③政府赋予公民提案权的表现④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所谓晒客,源自英文“Share(分享)”,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是继博客、播客、换客等群体后兴起的又一“网络群体”。

“晒客”族的一个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

”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因为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B.是正确的,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是错误的,因为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有条件的D.是错误的,因为自由是不存在的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日益密切。

高一化学必修二练习册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练习册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练习册答案1、临床用于上呼吸道抗菌消炎的是()[单选题] *A穿心莲内酯(正确答案)B青蒿素C莪术醇D薄荷脑2、E与水任意比例相溶(正确答案)不耐热成分不宜采用的提取方法是()* A浸渍法B渗漉法C煮法(正确答案)D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3、下列含香豆素类成分的中药是(多选)()*A秦皮(正确答案)B甘草C补骨脂(正确答案)D五味子4、在简单萃取法中,一般萃取几次即可()[单选题] *A3~4次(正确答案)B1~2次C4~5次D3~7次5、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应采用()[单选题] *A回流装置(正确答案)B蒸馏装置C萃取装置D分馏装置6、阿托品的结构类型是()[单选题] *A喹啉类B异喹啉类C莨菪烷类(正确答案)D苄基异喹啉类7、以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的中药是()[单选题] * A葛根B黄芩(正确答案)C槐花D陈皮8、以下哪种方法是利用混合中各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冷热情况下溶解度显著差异的原理而达到分离的()[单选题] *A沉淀法B分馏法C结晶法(正确答案)D升华法9、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而到达分离的方法,所谓两相溶剂是指()[单选题] *A两种相互接触而又不相溶的溶剂(正确答案)B两种不相互接触而又互相溶的溶剂C两种不相互接触而又不相容的溶剂D两种互相接触而又互相溶的溶剂10、属于倍半萜的化合物是()[单选题] *A龙脑B莪术醇C薄荷醇D青蒿素(正确答案)11、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是()[单选题] *A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确答案)B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C石油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D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醚12、与明胶反应生成沉淀的成分是()[单选题] *A强心苷B皂苷C有机酸D鞣质(正确答案)13、下列化合物可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是()[单选题] * A七叶内酯(正确答案)B七叶苷C厚朴酚D五味子素14、苯丙素类的基本母核是具有一个或数个()单元的天然化合物()[单选题] * AC6-C3基团(正确答案)BC6-C6基团CC5-C3基团DC8-C8基团15、黄酮母核具有的下列何种结构特点在碱液中不稳定()[单选题] *A邻二酚羟基(正确答案)B3-羟基C5-羟基D7-羟基16、具有光化学毒性的中药化学成分类型是()[单选题] *A多糖B无机酸C鞣质D呋喃香豆素(正确答案)17、阿托品是莨菪碱的()[单选题] *A左旋体B右旋体C同分异构体D外消旋体(正确答案)18、生物碱碱性的表示方法常用()[单选题] *ApKBBKBCpH(正确答案)DpKA19、下列哪个中药中含有机酸()[单选题] *A金银花(正确答案)B大黄C黄芩D乌头20、以下不属于吸附色谱法的操作步骤的是()[单选题] * A制板B洗脱(正确答案)C点样D显色21、下列关于香豆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游离香豆素多具有芳香气味B分子量小的香豆素有挥发性和升华性C香豆素苷多无香味D香豆素苷多无挥发性,但有升华性(正确答案)22、香豆素与浓度高的碱长时间加热生成的产物是()[单选题] *A脱水化合物B顺式邻羟基桂皮酸(正确答案)C反式邻羟基桂皮酸D醌式结构23、在溶剂提取法中,更换新鲜溶剂可以创造新的(),从而使有效成分能够继续被提取出来。

生物必修2课后练习答案(人教版)

生物必修2课后练习答案(人教版)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一)旁栏思考题不会。

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二)练习基础题 1.B 2.B 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2。

4.(1)白色;黑色。

(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1.(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

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统计实验结果。

3.提示: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

19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

而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

上海必修二物理练习册答案

上海必修二物理练习册答案

上海必修二物理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2×10^8 m/sC. 1×10^8 m/sD. 4×10^8 m/s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作用力是10N,那么它的加速度是()A. 5 m/s^2B. 10 m/s^2C. 20 m/s^2D. 40 m/s^2答案:A3.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定向移动。

这种定向移动的电荷叫做()A. 电荷B. 电流C. 电压D. 电阻答案:B二、填空题1.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______。

答案:无线电波2. 欧姆定律表明,导体中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和导体的电阻R之间的关系是 I = ______。

答案:U/R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总量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被称为______。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三、简答题1. 简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力总是成对出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什么是电磁感应?请简述其原理。

答案:电磁感应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移动时,或者磁场在导体附近变化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现象。

其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四、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下落5秒后的速度和位移。

答案: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速度 v = gt,其中 g 为重力加速度,取9.8 m/s^2。

5秒后的速度v = 9.8 × 5 = 49 m/s。

位移 s = 1/2 × g × t^2 = 1/2 × 9.8 × 5^2 = 122.5 m。

政治高一必修二练习册答案

政治高一必修二练习册答案

政治高一必修二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2.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政治协商制度答案:B、C、D3.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 国家B. 人民C. 政府D. 政党答案:B4. 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是()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区域自治D. 民族繁荣答案:C5.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计划经济C. 市场经济D. 国有经济答案:A二、填空题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

答案:人民2. 我国实行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______。

答案: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3.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______。

答案:政治协商制度4. 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______。

答案:共同繁荣5.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包括______和非公有制经济。

答案:公有制经济三、简答题1. 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答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包括:(1)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2)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3)具有广泛的代表性;(4)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 简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1)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2)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3)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4)保障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四、论述题1. 论述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我国政治协商制度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形式,它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1)促进了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民族的团结合作;(2)保障了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3)为国家决策提供了广泛的民主基础;(4)有助于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思想政治必修2练习册答案

思想政治必修2练习册答案

思想政治必修2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答案:D2.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3.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是什么?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依法治国C. 以德治国D.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答案:B二、填空题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

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_。

答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包括: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外交工作开创新局面,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它体现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是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价值导向。

在新时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多种途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学习和练习,相信同学们对思想政治必修2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练习参考答案
古诗文阅读
2014-08-20 16:43
1、答案(1)“晤”面对面(2)“嘱”劝人饮酒(3)“凭”乘
(4)“甫”古代男子名字后加的美称
2、答案(1)旁边(2)乐趣(3)实在(4)以前,过去(5)越过(6)驾(7)
缭、盘绕(8)享有(9)如果(10)任(11)屡次(12)到底(13)“曾”和“不”连用译为“连……都……”(14)称、叫(15)模糊、磨灭(16)
持、拿
(17)倒(18)平坦
3、答案(1)代词,这。

(2)代词,这次集会的诗文。

(3)农历每月十五。

(4)
名词,太空。

(5)动词,往。

(6)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7)表分数,十分之一。

(8)不平常。

(9)动词+介词,“至”
意为“到达”;“于”,介词,引出后面的处所。

4、答案(1)引导/拉(2)数量词,一些/数词,一/动词,把……看做一样
(3)动词,面对、迎/动词,面对,引申为阅读/动词,从高处往低处看/副
词,将要(4)情趣/达到/招致
(5)端正/吓人(6)劝酒/属于、为(7)动词,观察/名词,景观,景象(8)名
词,道路/动词,说/名词,规律(9)名词,文字/动词,刻花纹或文字(10)动词,识名/动词,出名/动词,命名
5、答案(1)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才。

(2)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
的人。

(3)名词用作动词,围绕。

(4)名词用作动词,饮酒。

(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6)都作动词用,“一”,把……看做一样;“齐”,
把……看做相等。

(7)名词用作动词,歌咏。

(8)均为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9)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10)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

(11)名词用作动
词,打鱼砍柴。

(12)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13)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14)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15)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16)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17)形容词用作动词,弄错,使……错。

(18)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19)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20)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6、答案(1)①介词,对②介词,在③介词,被④介词,从
⑤介词,引出处所(2)①代词,它(石碑)②代词,自己③代词,那、那些④代词,他们⑤副词,难道(3)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凭③连词,表修饰④连词,表并列⑤连词,来(4)①连词,虽然②连词,即使
7、答案A.③⑤⑧B.④⑥⑦⑫C.②⑪D.①⑨⑩
8、答案(1)“之盛”,定语后置句(2)“之大”“之盛”,定语后置句(3)“于所遇”,介宾短语后置句(4)“于怀”,介宾短语后置句
9、答案(1)①⑤⑥⑦⑫(2)②⑧(3)③⑨⑪(4)④(5)⑤(6)⑩(7)
10、答案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倾吐自己的胸怀抱
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
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解析“相与”“诸”“因”为关键词。

11、答案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未曾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
说明。

解析“一契”“临”“喻”为关键词。

12、答案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解析关键在后半句的翻译,除把“曾”译出外,一定要译出“以一瞬”的意思。

13、答案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解析前半句为判断句,后半句中的“适”是关键词。

14、答案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
阻僻远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又是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

解析瑰怪珍贵奇特。

非常之观不平凡的景象。

15、答案这就是今天研究学问(或“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择的缘故了。

解析所以……的缘故,判断句。

慎取谨慎地采取。

16、答案少长咸集茂林修竹清流激湍齐彭殇为妄作
17、答案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渺渺兮予怀望美
人兮天一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8、答案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