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教学司马光课件》
合集下载
21838_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PPT课文课件

20
团结协作精神弘扬
介绍司马光在历史上的团结协作 事迹,如与同僚合作修订《资治 通鉴》等,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
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 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结协作的力
量和优势。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班级、学校 等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团
队的和谐与进步做出贡献。
2024/1/25
21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意识强化
古代文学
本课选编的课文《司马光》是一篇 古代文学作品,通过学习和欣赏这 篇课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 学的特点和魅力。
14
04 思维能力培养与 提升
2024/1/25
15
阅读理解能力训练
01
02
03
梳理故事情节
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 理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 和情节发展。
2024/1/25
抓取关键信息
通过对比不同人物在紧急情况下的表 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危机时刻保 持冷静和理智,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 质。
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缺乏思考和行 动力。
2024/1/25
10
03 语文知识要点归 纳与拓展
2024/1/25
11
生字词、成语、短语积累
生字词
本课需掌握的生字词包括“司” 、“跌”、“皆”、“弃”、“ 持”等,通过字形、字音、字义 的结合,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 马光》PPT课文课件
2024/1/25
1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课文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语文知识要点归纳与拓展 • 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 • 德育渗透点挖掘与引导 • 艺术特色鉴赏与创作尝试
2024/1/25
2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 简介
团结协作精神弘扬
介绍司马光在历史上的团结协作 事迹,如与同僚合作修订《资治 通鉴》等,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
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 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结协作的力
量和优势。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班级、学校 等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团
队的和谐与进步做出贡献。
2024/1/25
21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意识强化
古代文学
本课选编的课文《司马光》是一篇 古代文学作品,通过学习和欣赏这 篇课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 学的特点和魅力。
14
04 思维能力培养与 提升
2024/1/25
15
阅读理解能力训练
01
02
03
梳理故事情节
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 理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 和情节发展。
2024/1/25
抓取关键信息
通过对比不同人物在紧急情况下的表 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危机时刻保 持冷静和理智,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 质。
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缺乏思考和行 动力。
2024/1/25
10
03 语文知识要点归 纳与拓展
2024/1/25
11
生字词、成语、短语积累
生字词
本课需掌握的生字词包括“司” 、“跌”、“皆”、“弃”、“ 持”等,通过字形、字音、字义 的结合,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 马光》PPT课文课件
2024/1/25
1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课文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语文知识要点归纳与拓展 • 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 • 德育渗透点挖掘与引导 • 艺术特色鉴赏与创作尝试
2024/1/25
2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 简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件

书写指导:上边的“人”要 宽大,下边两个“人”并排, 左边“人”的捺变为一点。
qì
丢弃 弃
结构:上下 音序:Q 部首:廾 组词:抛弃 自暴自弃 造句:同学们都不要随意丢弃垃圾。
书写指导:上边要扁小,最 下边一横要长,左边是一竖 撇,右边是一竖。
chí
持刀 持
结构:左右 音序:C 部首:扌 组词:主持 坚持不懈 造句:歹徒持刀威胁无辜群众。
书写指导:左上边的横撇横 短撇长,右上边有两个短撇, 捺要长。
diē
跌倒 跌
结构:左右 音序:D 部首:足 组词:跌落 跌跌撞撞 造句:我不小心跌倒在泥里。
书写指导:左边窄小,右边 高大,“止”下横变为提, “失”中间一撇要长。
zhòng
众人 众
结构:品字结构 音序:Z 部首:人 组词:众多 众志成城 造句:众人都感到这件事太奇怪了。
司马光
➢ 听课文朗读,注意停顿。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我会认
sī diē jiē
司跌 皆
你用什么好 办法记住这些生 字的呢?
qì chí
弃持
司机 跌倒 皆是 丢弃 支持
sī
司马光 司
结构:半包围
音序:S 部首:乛 组词:司马迁 各司其职
水迸,儿得活。
智: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的 力气向大瓮砸去。终于,瓮被他砸破,只听
得“哗啦”一声,水从砸破的洞口喷涌而出。
瓮里的小孩得救了!
演一演
和同学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 文言文文章篇幅短,现代文文章篇幅较长。 ➢ 文言文的概括力强,言简义丰。 ➢ 文言文的一些语句表达顺序与现代文不同。如,
《司马光》语文三年级上册PPT课件部编版

拓展延伸
◎ 形容聪明的词语:
别具慧眼 冰雪聪明 大巧若拙 聪明伶俐 精明强干 秀外慧中 足智多谋 聪明睿智 七窍玲珑 颖悟绝人 绝顶聪明 巧捷万端
课文解读
群儿戏于庭
庭院
一群小孩子在院子 里做游戏
课文解读
一儿登瓮
口小肚大的陶器
一个孩子爬上瓮
课文解读
足跌没水中
淹没,沉下去
失足落入水中
课文解读
众皆弃去
全,都 放弃,扔掉
其他的小孩子都吓 跑了
课文解读
光持石击瓮破之
指司马光 打,敲打
只有司马光拿着石 头把瓮砸破
课文解读
水迸,儿得活 (1)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身段——黄昏低飞
光 持石击瓮
课堂小结
本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司 马光小时候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小 孩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 只有司马光__拿__石__头__砸__破__瓮__,使落水的小孩 得救了。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__聪__明__机__智__与 _沉__着__冷__静___。
《湘教版语文二上《:人从事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
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 2.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爱白鹭的情感。 教学重点: 2.男女生比赛读词语。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 默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在清水湖里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板书设计: 二、导入新课 3、你喜欢这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吗?为什么? (3)师读生做动作,这是一个怎样的科利亚? 白鹭 1、学生读课文,教师提出新要求:掌握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第二段:(17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 洒:声母是s,不是sh;右边是“西”,不是“酉”。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24 司马光》 (共30张PPT)部编版

孔融让梨
曹冲称象
王冕好学
司马光
wèng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jiē qì
chí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bèng
之,水迸,儿得活。
登瓮 弃去
跌 持石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美好的品质, 犹如温暖的阳光, 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 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曹冲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 告操曰: “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
积在船中,使水几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王冕好学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 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 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 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一个孩子
,
一个孩子
,
一个孩子
。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光持石击瓮破瓮,水迸,儿得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这时,司马光最为冷静。他看到假山边上一块 块的石头时,突然灵光一闪,跑过去捡了一块不大 不小的石头,对大家喊道:“大家不要着急,我有 办法了。”他举起石头朝水缸砸去,水缸破了个窟 窿,水哗哗的流了出来,小男孩终于被救出来了。 大家高兴的手舞足蹈,直夸司马光聪明机智。
曹冲称象
王冕好学
司马光
wèng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jiē qì
chí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bèng
之,水迸,儿得活。
登瓮 弃去
跌 持石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美好的品质, 犹如温暖的阳光, 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 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曹冲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 告操曰: “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
积在船中,使水几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王冕好学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 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 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 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一个孩子
,
一个孩子
,
一个孩子
。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光持石击瓮破瓮,水迸,儿得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这时,司马光最为冷静。他看到假山边上一块 块的石头时,突然灵光一闪,跑过去捡了一块不大 不小的石头,对大家喊道:“大家不要着急,我有 办法了。”他举起石头朝水缸砸去,水缸破了个窟 窿,水哗哗的流了出来,小男孩终于被救出来了。 大家高兴的手舞足蹈,直夸司马光聪明机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件(共80张PPT)

资料宝袋
认识文言文: 在我 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 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 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 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 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 了吗?”,而用书而语言 进行表述,就是“饭 否?”。“饭否”就是文
字词乐园
会写字
sī
tínɡ dēnɡ diē
司庭登跌
zhònɡ qì chí
众弃 持
默读第二句话,参考注释,运用翻 译第一句话的方法,交流第二句话 的意思。
放弃 众人
司马光 击打
石头
砸破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全,都 离开 拿着
水瓮
涌出
得救
你知道水“迸”是什么样子吗?
瓮被砸破后, 水一下子就涌 出来了的样子。
根据第一句话的翻译方法,联系注释,
并补充内容,说说第二句话的句意吧!
思考: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 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对比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他人慌乱离开,司 马光想到了办法并 成功救了小伙伴。
司马光聪明 机智,沉着 冷静,爱护
同伴
词语积累(形容人聪明的词语)
聪明伶俐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冰雪聪明 心灵手巧 七窍玲珑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 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课后 第三题)
儿得活
拓展延伸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 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 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 ①尝:曾经。 ②戏:玩耍,嬉戏。 ③语:对……说。 ④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 玉兔、桂树等。 ⑤然:这样。 ⑥瞳子:瞳孔。
zhòn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精美课件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24 司马光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村居
池上
[清农]高历鼎 二月,[唐青]白居草易已经渐渐发芽生
草长长莺,飞黄今二一同莺天小月学个娃在上天们撑小天,课小发孩空艇前现撑,中咱了偷着飞们采没小白来先?莲船飞来回这,去欣。两偷赏。首偷两岸古地张边诗采图杨都了是 拂柳 动堤片首白 踪 古 活杨,枝古,人的迹莲柳条似诗想用作醉,回变乎一,不春他品在来解绿都想用烟们。藏水。变陶自,。踪自今面可软醉己这迹己天的是,了在的两的我浮浮他这,话张萍写们萍却一美在说图作也道上不丽薄说片方要开留知这描的雾。式学下道两述景中描习了怎首的色随写一一么诗是中风儿篇条掩里哪摆。童古船藏生人 儿村童的儿 讲散里儿划述学的童过司归孩生来的马子活早痕光们是,迹 小什放时。么了候样学故的急事。忙的跑课回文家——,趁 忙着趁东东风风放放纸风鸢筝。。
他们正玩得开心,突然发生了什么呢?
跌到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淹没
一个小孩爬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到了水里。
你知道“瓮”和“缸”有什么区别吗?
瓮:收口
如果掉进 去,就更 不容易出
来了。
缸:敞口
突然发生这么危急的情况,其他孩子做 了什么呢?
众( 众人)
众皆弃去 弃( 抛弃)
全,都 去(离去) 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登
上宽下窄,上 部左低右高, 撇捺要舒展。
砸瓮救人
识字游戏
跌倒 登山 主持 比比皆是
课堂演练 一、根据句子意思,给加点字组词。
群儿戏于庭
群(一群) 戏(嬉戏 ) 庭(庭院)
二、按故事发展顺序,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2 )有一回,他和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 ( 1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 4 )别的孩子都慌了,跑去喊大人。 ( 6 )掉进水瓮的小朋友得救了。 ( 5 )司马光举起大石头,把水瓮砸破了。 ( 3 )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瓮里。
24 司马光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村居
池上
[清农]高历鼎 二月,[唐青]白居草易已经渐渐发芽生
草长长莺,飞黄今二一同莺天小月学个娃在上天们撑小天,课小发孩空艇前现撑,中咱了偷着飞们采没小白来先?莲船飞来回这,去欣。两偷赏。首偷两岸古地张边诗采图杨都了是 拂柳 动堤片首白 踪 古 活杨,枝古,人的迹莲柳条似诗想用作醉,回变乎一,不春他品在来解绿都想用烟们。藏水。变陶自,。踪自今面可软醉己这迹己天的是,了在的两的我浮浮他这,话张萍写们萍却一美在说图作也道上不丽薄说片方要开留知这描的雾。式学下道两述景中描习了怎首的色随写一一么诗是中风儿篇条掩里哪摆。童古船藏生人 儿村童的儿 讲散里儿划述学的童过司归孩生来的马子活早痕光们是,迹 小什放时。么了候样学故的急事。忙的跑课回文家——,趁 忙着趁东东风风放放纸风鸢筝。。
他们正玩得开心,突然发生了什么呢?
跌到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淹没
一个小孩爬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到了水里。
你知道“瓮”和“缸”有什么区别吗?
瓮:收口
如果掉进 去,就更 不容易出
来了。
缸:敞口
突然发生这么危急的情况,其他孩子做 了什么呢?
众( 众人)
众皆弃去 弃( 抛弃)
全,都 去(离去) 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登
上宽下窄,上 部左低右高, 撇捺要舒展。
砸瓮救人
识字游戏
跌倒 登山 主持 比比皆是
课堂演练 一、根据句子意思,给加点字组词。
群儿戏于庭
群(一群) 戏(嬉戏 ) 庭(庭院)
二、按故事发展顺序,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2 )有一回,他和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 ( 1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 4 )别的孩子都慌了,跑去喊大人。 ( 6 )掉进水瓮的小朋友得救了。 ( 5 )司马光举起大石头,把水瓮砸破了。 ( 3 )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瓮里。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司马光 教育课件

课文用“光”来称呼“司马光”,这在其他课文中 比较少见。
本课中三个“儿”字,第1、第2个泛指儿童,第3个特指 落水的儿童,前后意思不一样,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代词 “它”。
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认真跟着老师多读几遍,培养语感。 看课文的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 给一些字组词,也是理解词义的好办法。 还有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读不懂
群儿 /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 跌 /没水中。众 /皆弃去,光 /持 石 /击瓮 /破之,水迸,儿 /得活。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子爬到水缸上 玩儿,一不小心失足掉落到缸中被水淹没了。其他孩子 都吓跑了,司马光却镇静地拿起石头把水缸打碎了。水 从水缸中淌出来,小孩得救了。
课堂练习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méi
mò
足跌没( mò )水中
没( méi )有
沉没( mò )
课堂练习
2、先解释加色的字词,再写出句意。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 全,都 。迸: 涌出 。
句意: 其他的小孩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
。
石头把瓮砸破,水从瓮中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司马光 (1019-1086年)
字词记忆
初读古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sī 司马光
tínɡ
dēnɡ wènɡ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zhònɡ jiē qì
chí
bènɡ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我会连线
司庭登跌 众 弃持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本课中三个“儿”字,第1、第2个泛指儿童,第3个特指 落水的儿童,前后意思不一样,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代词 “它”。
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认真跟着老师多读几遍,培养语感。 看课文的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 给一些字组词,也是理解词义的好办法。 还有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读不懂
群儿 /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 跌 /没水中。众 /皆弃去,光 /持 石 /击瓮 /破之,水迸,儿 /得活。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子爬到水缸上 玩儿,一不小心失足掉落到缸中被水淹没了。其他孩子 都吓跑了,司马光却镇静地拿起石头把水缸打碎了。水 从水缸中淌出来,小孩得救了。
课堂练习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méi
mò
足跌没( mò )水中
没( méi )有
沉没( mò )
课堂练习
2、先解释加色的字词,再写出句意。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 全,都 。迸: 涌出 。
句意: 其他的小孩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着
。
石头把瓮砸破,水从瓮中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司马光 (1019-1086年)
字词记忆
初读古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sī 司马光
tínɡ
dēnɡ wènɡ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zhònɡ jiē qì
chí
bènɡ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我会连线
司庭登跌 众 弃持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司马光》ppt课件

…………
你能自己想一句吗?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大石 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 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 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 口缸,把缸砸破了。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 你有什么好办法救出 小朋友?
司马光
结果怎样?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 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司马光
sī
司马光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古时候是指很久以前。
说一说
司马光
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
司马光,姓司 马,名光,是北宋 时期的人,离现在 有900多年,是我国 古代的历史学家。
简介
司马光
司马光是我国古时候有名的大文学 家、史学家,他小时候很爱学习,也很 聪明。《司马光》这篇课文就是写他小 时候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sī jiǎ gāng bié 司机 假山 水缸 别的
huāng xià jiào kuài 慌张 吓人 叫声 一块
shǐjìn 使劲
zá pò 砸破
jiù 得救
司机 假山 水缸 别的
慌张 吓人 叫声 一块
使劲
砸破 得救
司马光
图上画的是 什么地方?
这里有什么?
一口大水缸 装满了水
司马光
有个小朋友爬上了 假山,一不小心 ,掉进 了大水缸里.
司马光
别的小朋友 是怎么做的?
司马光又是 怎么做的?
别的小朋友都
慌了,有的吓哭了,有
救 命!
的叫着喊着, 跑去找
大人.
呜……怎么办呢?
别的小朋友 都慌了,有的吓 哭了,有的叫着 喊着,跑去找大 人。
下课的时候,同学们有的 跳绳, 有的 踢毽,子还有的 打。篮球 大扫除的时候,同学们有的 扫地 , 有的 洒水 ,还有的 擦桌子 。
你能自己想一句吗?
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大石 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 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 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 口缸,把缸砸破了。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 你有什么好办法救出 小朋友?
司马光
结果怎样?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 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司马光
sī
司马光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古时候是指什么时候? 古时候是指很久以前。
说一说
司马光
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
司马光,姓司 马,名光,是北宋 时期的人,离现在 有900多年,是我国 古代的历史学家。
简介
司马光
司马光是我国古时候有名的大文学 家、史学家,他小时候很爱学习,也很 聪明。《司马光》这篇课文就是写他小 时候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sī jiǎ gāng bié 司机 假山 水缸 别的
huāng xià jiào kuài 慌张 吓人 叫声 一块
shǐjìn 使劲
zá pò 砸破
jiù 得救
司机 假山 水缸 别的
慌张 吓人 叫声 一块
使劲
砸破 得救
司马光
图上画的是 什么地方?
这里有什么?
一口大水缸 装满了水
司马光
有个小朋友爬上了 假山,一不小心 ,掉进 了大水缸里.
司马光
别的小朋友 是怎么做的?
司马光又是 怎么做的?
别的小朋友都
慌了,有的吓哭了,有
救 命!
的叫着喊着, 跑去找
大人.
呜……怎么办呢?
别的小朋友 都慌了,有的吓 哭了,有的叫着 喊着,跑去找大 人。
下课的时候,同学们有的 跳绳, 有的 踢毽,子还有的 打。篮球 大扫除的时候,同学们有的 扫地 , 有的 洒水 ,还有的 擦桌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此处您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此处您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课后习题
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 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看图,背诵课文。
一儿登瓮,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群儿戏于庭 足跌没水中。 破之,水迸,儿得活。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司马光小时候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 到缸上玩,一不小心,失足掉到缸里。就在这危急的 时刻,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 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 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 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1.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和同桌合作读,互相正音,注意断句。 3.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字词学习
sī diē jiē qì chí
司跌皆弃持
司马光 跌落 皆大欢喜 丢弃 公司 跌价 比比皆是 抛弃
保持 持续
diē
chí
跌持
左右结构
dēng zhòng qì
登 众弃
上下结构
sī
tíng
司庭
半包围结构
【戏】游戏;玩耍。
【庭】庭院。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足跌】失足。
【没】沉没。
【皆】全;都。
【去】离开。
【光】指司马光。
【持石】拿着石头。
【破】使……破。
【之】代词,指瓮。
【迸】(水)涌出。
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是讲 司马光 儿
时跟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
用 石头砸破瓮,救出了小伙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有什么好办法救出小朋友?
我们可以找一根绳子或 者树枝把小朋友拉起来。
我会赶紧回家找爸爸过 来帮忙救小伙伴。
我们还可以 一起用力把 瓮推倒,救 出小伙伴。
结构梳理
群儿戏 于庭
众皆弃去
一儿落水
光持石击 瓮破之
水迸 儿得活
大家现在理解这篇课文了吗?还 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吗?说出来,我们 一起讨论一下吧!
24 司马光
新课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你 们介绍一位聪明、勇 敢的小朋友,大家想 知道他是谁吗?
学习目标
1.会认“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 庭”等7个生字,能够理解现代汉语在文 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懂本 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体会并学习司马光做事的沉着冷静。
知识锦囊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其他课文都是白话文。文 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我们学习文言文要 多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积累拓展
司马光砸缸 曹冲称象
王冕四岁学画
孔融让梨 曹植作《七步诗》
王羲之七岁通书法
赠送教育通用模板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2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3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4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 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 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 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 述说明。
司马光又是 怎么做的呢?
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没有 慌,他举起一块 石头,使劲砸破 那口缸。
结果怎样?
水迸,儿得活
缸里的水涌出 来了,掉进缸里的 小朋友得救了。
学完本课,谈谈你打破常规,寻找 解决的方法。
②困难面前既要机 智,又要采取果断 的行动。
司马光
司马光是我国古时候有名 的大文学家、史学家,他小时 候很爱学习,也很聪明。《司 马光》这篇课文就是写他小时 候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 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 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 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本文选 自《宋史•司马光传》。
初读课文
伴的故事。
课文解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 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 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 迸,儿得活。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 水中。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 里玩耍,一个小孩儿攀 爬瓮。一不小心跌进了 瓮里。
猜一猜, 其他小孩子遇 到这种情况会 怎样做?
众皆弃去
别的小朋友都 慌了,有的吓哭了, 有的叫着喊着,跑 去找大人,全都离 开了。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添加文本信息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此处您 可以添加文字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 文本框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描述 文本,点击此处添 加描述文本,点击 此处添加描述文本
03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描述 文本,点击此处添 加描述文本,点击 此处添加描述文本
添加文本信息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 者删除文本框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 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 者删除文本框此处您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 者删除文本框此处您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 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 述说明。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描述 文本,点击此处添 加描述文本,点击 此处添加描述文本
01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描述 文本,点击此处添 加描述文本,点击 此处添加描述文本
04
02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课后习题
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 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看图,背诵课文。
一儿登瓮,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群儿戏于庭 足跌没水中。 破之,水迸,儿得活。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司马光小时候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 到缸上玩,一不小心,失足掉到缸里。就在这危急的 时刻,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 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 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 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1.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和同桌合作读,互相正音,注意断句。 3.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字词学习
sī diē jiē qì chí
司跌皆弃持
司马光 跌落 皆大欢喜 丢弃 公司 跌价 比比皆是 抛弃
保持 持续
diē
chí
跌持
左右结构
dēng zhòng qì
登 众弃
上下结构
sī
tíng
司庭
半包围结构
【戏】游戏;玩耍。
【庭】庭院。
【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足跌】失足。
【没】沉没。
【皆】全;都。
【去】离开。
【光】指司马光。
【持石】拿着石头。
【破】使……破。
【之】代词,指瓮。
【迸】(水)涌出。
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是讲 司马光 儿
时跟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
用 石头砸破瓮,救出了小伙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有什么好办法救出小朋友?
我们可以找一根绳子或 者树枝把小朋友拉起来。
我会赶紧回家找爸爸过 来帮忙救小伙伴。
我们还可以 一起用力把 瓮推倒,救 出小伙伴。
结构梳理
群儿戏 于庭
众皆弃去
一儿落水
光持石击 瓮破之
水迸 儿得活
大家现在理解这篇课文了吗?还 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吗?说出来,我们 一起讨论一下吧!
24 司马光
新课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你 们介绍一位聪明、勇 敢的小朋友,大家想 知道他是谁吗?
学习目标
1.会认“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 庭”等7个生字,能够理解现代汉语在文 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懂本 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体会并学习司马光做事的沉着冷静。
知识锦囊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其他课文都是白话文。文 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我们学习文言文要 多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积累拓展
司马光砸缸 曹冲称象
王冕四岁学画
孔融让梨 曹植作《七步诗》
王羲之七岁通书法
赠送教育通用模板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2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3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4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 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 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 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 述说明。
司马光又是 怎么做的呢?
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没有 慌,他举起一块 石头,使劲砸破 那口缸。
结果怎样?
水迸,儿得活
缸里的水涌出 来了,掉进缸里的 小朋友得救了。
学完本课,谈谈你打破常规,寻找 解决的方法。
②困难面前既要机 智,又要采取果断 的行动。
司马光
司马光是我国古时候有名 的大文学家、史学家,他小时 候很爱学习,也很聪明。《司 马光》这篇课文就是写他小时 候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 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 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 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本文选 自《宋史•司马光传》。
初读课文
伴的故事。
课文解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 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 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 迸,儿得活。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 水中。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 里玩耍,一个小孩儿攀 爬瓮。一不小心跌进了 瓮里。
猜一猜, 其他小孩子遇 到这种情况会 怎样做?
众皆弃去
别的小朋友都 慌了,有的吓哭了, 有的叫着喊着,跑 去找大人,全都离 开了。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添加文本信息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此处您 可以添加文字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 文本框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描述 文本,点击此处添 加描述文本,点击 此处添加描述文本
03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描述 文本,点击此处添 加描述文本,点击 此处添加描述文本
添加文本信息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 者删除文本框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 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 者删除文本框此处您 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者删除文本框在此处您可以添加文字或 者删除文本框此处您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 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 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 只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 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 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 保留文字。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 述说明。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描述 文本,点击此处添 加描述文本,点击 此处添加描述文本
01
添加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描述 文本,点击此处添 加描述文本,点击 此处添加描述文本
0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