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澳门
《七子之歌-澳门》ppt课件

•“妈港”是侵略者给澳门起的名字,代表着我 国屈辱历史的开始,每一个土生土长的澳门人 乃至全中国人都不喜欢这个名字,所以说“不 是真名姓”。
15
精选版课件ppt
掠去 保管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什么地方?
台湾
20
精选版课件ppt
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
21
精选版课件ppt
当其他六子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安然 入睡时,台湾正隔着台湾海峡孤苦的 望着自己的母亲,台湾回归是亿万炎 黄子孙的愿望。我们期待那一天的到 来。
2
祖国 离开 掠去 澳门 姓名 母亲 肉体 灵魂 内心 依然
读一读,想一想
1、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里把澳门看成了孩 子,那把谁看成了母亲呢?
2、这首诗写得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一件什么 事呢?
3、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和小组同学交流,并 解决。
14
精选版课件ppt
为什么说“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妈港”---澳门的别称,因这个地方有妈阁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 门特别行政区区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 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长春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八单元 七子之歌
词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 1946年7月15日),汉族, 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 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国 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 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 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 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 战士。新月派代表诗人,作 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 中。
初中音乐 七子之歌——澳门 课件PPT课件

萄牙强占澳门 强占威海卫 7:189 年法国强 占广州湾
年沙俄 强占旅 顺、大 连;后
3:1895年日
6:1898年 “让给” 英国强占 日本
本强占台湾
九龙
你可知 “ 妈港 ” 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 “ 澳门 ” !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 的人民。”
提问:
这句格言出自哪位诗人?他与歌曲《七子 之歌——澳门》有什么关系?
这句格言出自我国现代著名爱国诗人、学者、 烈士闻一多先生,它镌刻在清华大学闻亭下的闻 一多先生雕像后面的石壁上。正是闻一多先生对 祖国深沉的爱,使他创作了《七子之歌》等爱国 诗篇,在1925年7月4日发表在《现代评论》上, 《七子之歌》是一部组诗,组诗一共分七章。它 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威海卫;广州湾;九龙; 旅顺;大连;《澳门》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 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 深沉、诚挚的曲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 州大地。
学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或演奏 《七子之歌——澳门》。
如何更好地表现作品?
(1)要将表现歌曲的感情置于核心的地位。
(2)歌曲的第一乐段要以真诚的倾诉为基调,去表 现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3)歌曲的第二段要以急切的呼唤为基调,去抒发 离别已久的游子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感情。
(1)旋律线的进行。如:上行 中的大跳53,下行中的3 21 65。
《七子之歌-澳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香
港
闻一多与《七子之歌》
闻一多----著名诗人、学者、爱国主义战士。
在《七子之歌》的组诗中,闻一多以拟人 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 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 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诗歌一 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一方面表达 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在妈祖庙前登陆. 并借口曝晒被水浸湿的货物,通过贿赂守澳 的中国官员,得以定居。并以“Macau”相称。
澳门与香港隔海相望,其中95%以上为中 国血统。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

《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七子之歌――澳门》教学设计周麒麟教材分析:1、(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组诗,组诗分七章。
它们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洲湾、九龙、旅顺、大连。
《澳门》是组诗为首的一章。
2、组诗创作背景:1922年7月,闻一多先生赴美国留学。
因不堪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教然于1925年5月回国。
而“五州惨案”就在他归国后数日发生。
英、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
闻一多先生更是义愤填膺。
他痛感中国人不仅在国外被人歧视,就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也要受帝国土义侵略者的欺凌。
于是,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一系列的爱国诗篇。
《七子之歌》即是其中之一。
3、歌曲创作背景:1997年,在澳门即将回归之际,作曲家李海鹰用深情而诚挚的音调为《澳门》这首诗谱上了曲。
自此,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响彻了神州大地。
谁都不会忘记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
片中一位年仅7岁的澳门小姑娘用她那充满童真的动人声音演唱着《七子之歌――澳门》。
那歌声打动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
何止如此,那歌声也牵动着全世界正直善良人的心。
4、《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
第一乐段(第1--9小节)的旋律比较平稳。
其第三乐句(第5、6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在这里,形成了本乐段的一个小高潮,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
第二乐段(第11小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一个六度大跳,第一乐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求,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
第二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
它进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
最后一句深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MaCau”是闽南方言“妈阁庙”的葡萄牙语译音。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的妈阁庙前侵入我国领土。
侵略者误将妈阁庙的闽南方言当作为当地地名。
5、有关澳门的地理位置、历史知识。
澳门地区位于珠江口西侧,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三部分,面积约16平方公里。
七子之歌澳门.ppt

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 细节描写 神态描写
下列句子从描写的角度看,各属于什么描写? (1)他 “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 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语言描写
(2)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 的。肖像描写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 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方 写作《楚辞校补》
做了也不一定说
面 写作《古典新义》 略写
3、闻一多先生潜心研究学术的目的是什么?哪些语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 闻先生潜心研究学术?
①“要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意 为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寻找振兴我们民族的方法
②“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饭,几乎忘了吃”,“夜间睡得很少”……) • 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 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怎样理解“群蚁排 衙”?这句话表现出闻先生怎样的治学态度? “群蚁排衙”,文中指闻先生写字工工整整,十分认真, 他的手稿都是蝇头小楷,好象群蚁排衙 。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 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 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 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 《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 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 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 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光明之 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美国才有这转变。
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 代价。“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青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 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热 烈的鼓掌)我们有这个信心!(鼓掌)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 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属于云南人民 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听众表示接受)
七子之歌诗歌原文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创作的一组诗歌,共七篇,分别是关于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和大连)的。
以下是七子之歌的全文:1. 《七子之歌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2. 《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的孤儿,飘零在海外的荒岛。
守着那海角的夜色,遥望着大陆的灯火。
任那暴风雨来得更猛,我们紧紧抱着那信念的灯。
等待着,等待着母亲的召唤,我们要回来,回到母亲的怀抱。
3. 《七子之歌香港》:香港,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香港!母亲!我要回来,母亲!4. 《七子之歌九龙》:九龙,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九龙!母亲!我要回来,母亲!5. 《七子之歌威海卫》:威海卫,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威海卫!母亲!我要回来,母亲!6. 《七子之歌广州湾》:广州湾,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广州湾!母亲!我要回来,母亲!7. 《七子之歌旅大》:旅大,你被割让的那一天,是我离开了你的襁褓。
他们夺走了你美丽的躯体,你却依然留住了我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旅大!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以上就是《七子之歌》的全文,这组诗歌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分裂之痛和对七个被割让和租借城市的思念之情。
长春版三年级上《七子之歌-澳门》

• 这首诗写得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一件什么 事呢?
“妈港”
• 澳门的别称,因此地有妈阁庙(阿妈神 庙),所以称阿妈港为妈港。外国称澳门 为Macao,即由此而来。
三百年
• • 1557年葡萄牙人取得居住权。 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占领澳门,澳 门开始被葡萄牙强行租借,这也成为欧洲 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领地。
威海卫
•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
《七子之歌》一课是吉林省编教材的一篇课文,这一 板块内容围绕着“我爱我的祖国”这一主题展开,第一篇 课文为《我爱你,中国的汉字》第二篇课文为《七子之 歌——澳门》,第三篇为《日月潭》。三篇课文分别从不 同的角度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其中《七子之歌—— 澳门》这首诗与本板块前后两篇文章的文体不同,诗歌的 内容也较为悲壮,能激发起学生心底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 爱国主义情感。 • 《七子之歌》这首诗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先生在 20年代上半叶,从清华学校毕业后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 独居异域他邦,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 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 更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一 多写下了《七子之歌》等多篇爱国思乡之作。澳门回归之 前曲作家李海鹰一遍遍地吟诵闻一多的诗句,流着泪在一 夜之间完成了曲子。人们评价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灵魂的共 鸣,时代的共鸣。
掠去
保管
•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年级语文上册《_七子之歌-澳门》课件

之为侮外 歌了辱国 ︾抒而列年 ︒发愤强 ︐ 这怒侵他 种︐占在 迫使︑美 切他为国 愿更祖留 望加国学 ︐思同︐ 他念胞深 创祖所为 作国受祖 了︐的国 ︽ 渴望 困 七回苦遭 子归和受 ︒ 1925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 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子之歌——澳门
主讲人:
播 放
旅顺、大连
威海卫
台湾 广州湾 香港
九龙
2
澳门——1553年、葡萄
学领坚友骅 者导定山︐闻 ︒人的︒又一 新︐民中名 月中主国多多 派国战现︑ ︵ 代共士代亦 表产︐伟多 党中大︑ 的国的一 挚民爱多 ︶ 友主国︐ ︐ ︐同主字 原 诗盟义友 名 人早者三 闻 ︐期︐︑ 家 1899-1946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 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 门特别行政区区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 门特别行政区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