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3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

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南京南京观后感1《南京!南京!》,读这个片名,像是读一份加急电报:捧着电报的双手在不住颤抖,心跳激烈加速,浓浓的不详兆预感在撞击心鼓。
当然,史实要这个譬喻残忍无数倍、紧急无数倍、恐怖无数倍,绝望无数倍,伤心无数倍。
那种兵临城下的岌岌可危,那种家破人亡的深悲剧痛,那种辱妻杀子的莫大污耻,那种朝不保夕的极度忧惴,那种茫无涯际的`杳渺切盼……是今人尽最大所能仍无法完全感受的。
今人能做的是,静静坐在影院里重温记忆,劳劳记住曾经的腥风血雨,时时鞭策己身以国难家仇……果真,这是一部叫人倍感沉重的影片。
黑白的胶片、剧烈抖动的镜头,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
你安静地坐在放映室的角落里,阴郁的氛围立刻席卷全身,将你拉回七十二年前那惨绝人寰的争战里头,然后你开始了观影之旅,因为身临其境的错觉,你随着片中的人物(中国百姓们)一起紧促呼吸、心惊胆战、悲痛哀凄。
日军面对古城墙惊呼时,尚有一丝民族自豪感,但是眨眼间,随着震天动地的炮响,美好的感觉飞灰湮灭,转而为死亡逼近的惊恐不安占据。
这是影片带给观众的,其实更是惨痛的历史留下的不灭印记。
所以,真正为《南京!南京》赢得惊人票房的,不是导演陆川,不是宏大的演员阵容,不是独特的视角,也不是高水准的制作,而是南京大屠杀题材本身。
架设在如此严肃、如此沉痛、如此宏大、如此刻骨铭心史的基础上,影片想不成功都难,想不叫座都不可能。
南京南京观后感2不知道南京南京在这边是什么时候上映的,但是我昨天去看了。
作为年轻人,我也觉得成天在网上发泄反日情绪并没有什么用。
毕竟国际上永远只相信实力而不是弱者的血泪控诉,国际政治永远不会温情脉脉,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为我们的后代不再遭受外敌入侵的折磨,只有拼命壮大我们的实力。
只有祖国的强大才是我们幸福生活的保障!历史就是历史,真实地还原是对历史的尊重,我们厌恶战争,不代表我们就能遗忘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对于七十二年前南京的那场浩劫,更是每个中国人民心底永久的伤痛!黑白的影像、地道的方言一下子拉进了我们与那段历史的距离,残垣断壁、灰尘夹杂着炮火带来的硝烟让这座六朝古都成了现实版的“人间地狱”,而安全区真的能成为一把能为难民遮风挡雨的保护伞吗?不是!什么人道主义、国际舆论丝毫没能阻挡日军侵略的铁蹄。
看南京南京观后有感(精选5篇)

早就听说过陆川执导的《南京!南京!》,却一直没有勇气去观看这部电影。也许是因为知道影片承载的历史过于厚重,也许是我还缺少直面痛苦的勇气。而昨天,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9月3日大阅兵之前,在"8.12"特大火灾爆炸后耳闻目睹了武警、消防战士、医护人员如此众志成城地救灾抢险之后,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终于鼓起勇气报名观看了这部电影。
到处都是硝烟弥漫,整个南京城一片废墟,除了尸体还是只有尸体,到处都是惊恐的惨叫声以及祈祷的眼神,生命在那里如同草介一样微不足道。活活烧死、推入长江、生生掩埋、被当作标靶一样的射杀、刺杀、肢解,所有能想到的杀人方式,均在那里得到了全面的演练!
尽管场面十分残忍,但由于是一部黑白电影,所以感觉不到任何的血腥,“陆川”导演以一种若隐若现的拍摄手法,演绎了历吏的一幕,既还原了历吏的真实,又不至于让观众出现视觉疲劳,相比之下二十年前的那部《南京大屠杀》显得个性血腥,该片也精致不少!
这部电影让我感到了中国人民雄厚的爱国情操和敢于面对困难,是中国人的骨气和敢于为祖国而献身的精神让日本人不能够继续在中国的土地上猖獗,一想到如今祖国的发展,同时也让我明白如果没有日本人对中国的迫害,中国可能还是落后于世界的潮流!
看南京南京观后有感 篇2
期盼已久的“陆川”新片《南京!南京!》最后搬上荧幕面向广大观众,其四年磨一剑的呕心力作是光芒尽露!
影片全程以灰色为背景,让人觉得很压抑,有种喘但是气来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从开始一向持续到最后。黑白电影的效果有种复古的真实,配上现代化科技的手段加于处理,影片的场景确实很逼真,基本上还原了历吏的一幕!
没有《集结号》里那种振奋人心的战斗场面,也没有《投名状》里那种浩大的进攻场景,影片《南京,南京》是在一阵炮轰乱炸后的投降中拉开序幕的,看到那些不顾同胞们的生命,而踏在他们身体上逃跑的党士兵,心中不免有几分悲愤,也再一次认识到了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差距。
南京南京观后感600字

南京南京观后感600字《南京南京观后感》篇一看完《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我的心情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沉甸甸的,久久不能释怀。
电影里的画面像一把锐利的刀,直直地刺进我的心里。
那南京城的废墟,就像一个被狠狠蹂躏后奄奄一息的病人,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那些日本兵,就像一群从地狱里跑出来的恶魔,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杀戮和欲望。
我看到他们在大街上随意地抓人,就像抓小鸡一样,那些无辜的百姓,手无寸铁,只能任人宰割。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电影,可能有夸张的成分。
但我想说,即使只有一半的真实,那也是惨不忍睹的。
其中有一个场景特别让我印象深刻。
一群日本兵在强奸一个中国妇女,周围的人只能默默地流泪,妇女绝望的眼神就像一把火,灼烧着我的灵魂。
我当时就想,在那个时候,人活得还不如一只蝼蚁。
蝼蚁至少还能自由地爬行,可南京的百姓呢?他们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被剥夺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有一次在外面被一个小混混欺负的经历,当时我特别害怕,可是跟南京人民所遭受的比起来,我那点事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我当时还能找警察叔叔帮忙,可那时的南京城,谁来拯救这些可怜的人们呢?电影里也有一些中国军人英勇抵抗的画面,他们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
可是这束光太微弱了,面对如潮水般的日本侵略者,他们最终还是被淹没了。
我在想,要是我在那个时候,我会怎么做呢?我可能会害怕得发抖,也许我连拿起武器的勇气都没有。
但是那些军人,他们却毫不畏惧地冲了上去,这种精神真的很让我敬佩。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战争是多么的残酷。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怪兽,吞噬着无数的生命,破坏着美好的家园。
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真的是太幸福了。
有时候我还会因为一点小事跟父母吵架,跟朋友闹别扭,现在想想,这些都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不是吗?可是,我们真的都珍惜了吗?我觉得我们很多人都把和平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是不是一种悲哀呢?《南京南京观后感》篇二《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啊,真的是看得我心里五味杂陈。
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5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心得5篇《南京!南京!》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由陆川执导,刘烨、高圆圆、范伟、秦岚、中泉英雄等主演。
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南京南京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南京南京的相关内容推荐↓↓↓南京南京观后感高中生范文南京南京观后感高中生作文南京南京观后感初一作文《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分享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5篇★南京南京观后感1已经看过电影《南京!南京!》,是在酝酿了很久之后才终于走进电影院的,因为预先就知道这一次的观影经历不会是轻松的,可能是压抑的甚至是令人窒息的。
其实我不是太赞成文以载道那一套,觉得文学文艺的东西不必承载太多政治说教之类,甚至什么道德教化的作用也是它所不能承受之重,我们大体上总是犯了小瞧人的毛病,你以为别人是那么好被教化被引导的吗?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观人生观,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没有表达出来,只有在外界与自己契合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
所谓沉默的大多数其实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看过《南京!南京!》后还是被很深的影响到,感观和心理都受到比较强烈的刺激,感想是一定有的,但需要回回神再说。
经过几天的深沉后好一些了,首先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片子,有诚意,有责任,有思考,这些都是当下比较稀缺的东西,陆川凭这些就很值得尊重,也为我们70后赢得了尊重。
现在舆论炒作最多的是80后如何如何,其实真正开始占据舞台中心并掌握话语权的应该是70后,80后也顶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已。
看《南京》之前有两点担心:一是陆川对如此沉重历史题材的掌控能力。
毕竟三十刚出头仅拍过两部小成本电影,光凭一腔热情做事往往用力过猛,适得其反。
现在看起来,陆川还算比较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大体平稳,没出什么大的方向问题,用力过猛的情况确是有一些。
二是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态度问题。
之前已经有人评论陆川的《南京》是“一流的人文观,三流的历史观”,这也是我所担心的。
南京南京观后感3篇

XX南京南京观后感3篇《南京南京》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南京南京观后感1 翻开历史的篇章,回忆那段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日本军队闯进南京时,城内的军人们用身躯铸成了一道道人墙。
可这些都无济于事,日本军队以强大的冲击力冲垮了人墙,把军人们踏在脚底。
大肆的闯进南京。
南京城内所有的战俘都被抓起来了。
有的人,葬身在机关枪接二连三的扫射中;有的人被带到海边,又是一阵疯狂的扫射,人们倒在海边,海水冲刷着他们的身体,将他们轻轻拖入海中,顿时鲜血染红了整个海面……我怎么能不痛恨日本人,我何尝不想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想一想,当他们的孩子在摇篮中甜甜的入睡时,我们的婴儿却被残忍的摔在地上;想一想,当他们的儿童享受美好的童年时,我们儿童却要面对死亡;想一想,当他们的老人在家安享晚年时,我们的老爷爷、老奶奶却流浪在街头无家可归;正如电影里所说“中国不会亡!”是的,中国没有灭亡,但祖国现在的兴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多少英雄冲锋陷阵,用鲜血和平,他们何尝不想在家和一家老小过平安、幸福的日子可是日本的侵略打破了这样的生活。
为了祖国他们必须要上阵杀敌。
是啊!“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为国家做出贡献,使中国更加强大这样才不愧对那些抗日英雄,中国才不会重蹈覆辙。
南京南京观后感2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南京南京》,虽然看之前已经被网上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血淋淋的教育过无数遍,我也做好了难过的心里准备,可是当电影里幸存者声泪俱下的述说以及当年侵略南京的日本兵得意的讲述,我还是被刺伤了。
我不想对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对人性,道义的扭曲作出过多的谈论,我只想说即便是一个军人被战争扭曲而疯狂了,也不会象日本军人在南京犯下的罪行,那种对生命的极度漠视,对人性的极度违背,以至于我怀疑日本军人以及其代表的日本民族是否集体患病,一种心灵的病,应该考虑是否对这个民族实施管制,就像把精神病人送进精神病院一样。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6篇【精品文档】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6篇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内容简介;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的压抑和绝望,只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希望。
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国的希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希望已经传递下去。
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只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由九象整理详见正文1篇今天我观看了由刘烨,秦岚,高圆圆等主演的《南京!南京!》。
1937年,日本鬼子血洗南京,用各种残忍的方法将30万南京同胞杀死。
轰轰轰震耳欲聋的大炮子弹声响起来了,战斗开始了。
由刘烨带头的战士们与敌人展开顽强的对抗,本来是胜利了,可是狡猾的日本鬼子不罢休装死,趁战士不注意时发起了救援信号。
战士们被抓了,就在这日本鬼子的一阵枪声中战士们英勇牺牲了,这时硝烟与战火弥漫着又好像在哭泣着为战士们伤心。
庆幸的是有两名战士还活着。
这边,街上的老百姓都被抓了。
日本人就用机关枪像玩游戏一样把所有老百姓屠杀了。
还有被枪毙的,活埋的,刺死的,烧死的,淹死的还有那些年轻的姑娘被日本人强奸,我真是恨不得杀了那些人。
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让我恨日本人的残忍,感觉到中国人的顽强与政府的腐败。
俗话说;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中国人用智慧与顽强打败了日本人。
在后来中国发奋图强,创造出一个强大的中国屹立在神界的东方。
我曾为中国的过去感到悲哀,但我现在为中国的今天感到骄傲与自豪!2篇1937年12月的南京,弥漫着一种颓败和绝望的气氛。
在淞沪会战中冒死战斗的将士们,到了南京都成了胆小鬼,强大的日军磨灭了他们所有的反抗意志。
宋希濂部挡在城门,却挡不住潮水一般的残兵败将。
十几名日军在教堂发现了无数难民,其中还有大量的中国军人。
日军恐惧的叫援兵,可中国人根本无意抵抗,麻木呆滞的举起了双手,日军的几声枪响就使他们彻底崩溃。
远景中,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到,一起倒下的是整个中国吗?。
2021《南京!南京!》观后感5篇

2021《南京!南京!》观后感5篇《南京!南京!》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影片通过一名普通日本士兵和一名普通中国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南京!南京!》观后感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南京!南京!》观后感1昨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萧山电影院看了《南京!南京!》。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心情格外悲伤和沉重。
电影讲了日本欺负我们中国的事情。
电影首先讲了日本军队用大炮轰炸南京城,然后攻入南京城门。
日本军在一间大房子里发现了很多中国人,中国人都害怕得举起双手投降,一个小女孩看见大家都举起手,也跟着举起手来。
日本军官看见这么多中国人,心里也很害怕,偷偷地叫一个士兵去外面找援兵。
援兵到来后,日本军队开始了对南京人的大屠杀。
他们用机关枪扫射,用火烧,挖坑活埋,用水淹。
很快,南京城里全是尸体,血流成河。
看到这里,我的心情既难过,又气愤,真想把日本人一脚踢到天上去!日本人闯入难民营,让他们交出一百个女人去做慰安妇,否则就要毁灭难民营。
一个很漂亮的妓女首先举起了手,说:“我去!”接着,一个个女人举起手。
她们为了很多人的生命,牺牲了自己。
后来,这一百个女人只回来了五六个,其它的都被强奸而死。
日本军队当中,有一个有良知的人,他叫角川。
他不跟日本兵一起杀人,而是偷偷地帮助中国人。
最后,南京城里只剩下了两个人,大人叫老赵,小孩叫小豆子。
他们本来被绑着,准备枪毙的,角川让他的士兵放了他俩,然后举起枪自杀了。
老赵和小豆子开心地摘下蒲公英,一起吹飞了蒲公英的种子。
我想,这些种子到了明年春天,还会发芽、开花的!这说明:中国还有希望!《南京!南京!》观后感2一口气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心潮澎湃。
刺耳的防空警报,铺天盖地的枪声,日军官兵的狞笑声,南京人民的口号声,甚至从废墟中传出的无望的呼声似乎犹在耳边。
灰色的空中掠过的飞机,一队队绿衣的日兵,难民身上的血迹,夺目的太阳军旗似乎也历历在目。
历史的画卷向我铺开,1937年12月13日,这是一个令中华民族难忘的日子。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19篇)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19篇)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篇1不知道南京南京在这边是什么时候上映的,但是我昨天去看了,电影《南京南京》。
作为年轻人,我也觉得成天在网上发泄反日情绪并没有什么用。
毕竟国际上永远只相信实力而不是弱者的血泪控诉,国际政治永远不会温情脉脉,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为我们的后代不再遭受外敌入侵的折磨,只有拼命壮大我们的实力。
只有祖国的强大才是我们幸福生活的保障!历史就是历史,真实地还原是对历史的尊重,我们厌恶战争,不代表我们就能遗忘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对于七十二年前南京的那场浩劫,更是每个中国人民心底永久的伤痛!黑白的影像、地道的方言一下子拉进了我们与那段历史的距离,残垣断壁、灰尘夹杂着炮火带来的硝烟让这座六朝古都成了现实版的“人间地狱”,而安全区真的能成为一把能为难民遮风挡雨的保护伞吗?不是!什么人道主义、国际舆论丝毫没能阻挡日军侵略的铁蹄。
角色需要塑造,而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相信这些深入人心的角色是被还原出来的,从日本兵角川到誓死保卫南京的陆剑雄,从唐先生到姜老师,甚至是当时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舞女小江,无一不在彰显着人性的光辉。
影片以一个日本兵的视角拉开了序幕,角川的眼神和歇斯底里的呐喊告诉了我们,他痛恨这种惨无人道的杀戮,可又不得不成为历史唾骂的对象,挣扎、彷徨、无奈从他卷入这场战争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与最后一次都被这场劫难放大了,当他无意中射杀了躲藏在门中的妇女时,一句“我不是故意的”饱含忏悔,足具震撼力,而影片结尾角川在放走了即将被执行枪决的两个中国人后,内心的压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再以难以承受,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结束了......那么快就结束了,也许在他死的那一刻,他希望这一枪是罪恶的终止符。
唐先生?我该怎么去说这样一个人呢?虽说范伟以前所扮演的大都是一些喜剧角色,而这一次你很难把他跟喜剧一词联系起来,作为拉贝的秘书,身份是一般百姓所不能及的,也许正是这一点他过分地相信了自己对家人的保护能力,当他亲眼所见日军的暴行后,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作为一个父亲,面对女儿被活生生地扔下楼去,绝望的眼神与呐喊怎能让我们不为之动容呢?出卖了安全区里的伤员换来的是什么?舍大家保小家换来的又是什么?只是一张废纸!而面对跟随拉贝离开地狱的机会,却又义无反顾地放弃机会,走上刑场,留给日军一句“我的太太又怀孕了!”发人深省......生命还在接力!小江和姜老师可以说是片中的女性代表,小江不愿剪发让人联想到《泊秦淮》中的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当日军索要慰安妇,为了保证安全区的片刻安宁,她举起手,踏上那段耻辱的不归路......那时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辉的顶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范文3篇
南京南京观后感【1】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1937
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
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
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
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日军侵占南京期间强奸了成千上万的妇女,往往有妇女受不住日军的折磨而死。
除此之外,日军还强迫乱伦行为。
估计当时发生的强暴案可能超过20,000宗。
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
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
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然而,面对着一系列铁一般的事实,日本人又是怎么说的??----&ldqu;南京大屠杀并不存在,一切都是正常的战争伤亡。
&rdqu;山川出版社的教科书中写道:&ldqu;1937年(昭和12年)12月,日军占领了中国首都南京。
当时,日军杀害了包括非战斗力量在内的多数中国人(南京事件,见注),随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rdqu;要么回避事实,要么轻描淡写。
南京南京剧情实在不想回忆,但是那一幕幕却又不断的在脑海映现……看到日本人要在难民营里挑选一百个中国妇女当慰安妇才能保住难民营里所有的人不惨遭杀害,而这一百个中国妇女甘愿走出来牺牲时,心在泪…看到那些妇女被惨遭凌辱后,日本人把那些裸体的中国妇女的尸体仍到架子车上拉走时,旁边的日本兵在那里放荡大笑时,心在流泪……难民营里有个德国的医生拉贝要离开难民营回国时,这些在难民营里的妇女及老人们苦苦哀求他不要走,因为她们知道,只要这个德国人走了之后,那些日本人就会无所顾忌的来到难民营开始他们的又一次兽行!这个德国人也是被逼回国的,走之前,跪在门外,深深的鞠了一躬!这一躬,意味深长,他想拯救这些难民营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可是光是他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当我再看到,这些兽行的日本兵,冲杀到医院里,去残杀那些已经重伤在身,又手无寸铁之力的中国士兵时,有些中国士兵为了不被这些兽行的日本兵所凌辱,就拿起枪自杀。
然而,自杀后,那些禽兽不如的日本军官又拿枪上去,对准自杀的中国士兵补上一枪…
南京南京观后感【2】
今天看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刹那间非常恨日本人,甚至对今年发生的日本地震不太感到伤感,我也许是一时心血来潮,毕竟上次如此的满腔愤怒还是好久的事情了,感到国内对国耻的宣传并不是很多,因为毕竟抗日战争结束已经很久了,很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已经不在人世了,作为80后的我也只是在以往娱乐节目不多的情况下,看了
一些抗日题材的电影,但是这些不够,不能真正反映出日本人在那个年代所犯下的滔天罪恶。
现在电视娱乐节目和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根本很少涉及到这些题材,即使涉及也感到拍出的有些搞笑,只有南京南京这部片子才能稍微把那段历史呈现给大家看,我们的民族拥有那么长的历史,创造出那么灿烂的文明,为什么那么容易遗忘呢,虽说团结是主体,但是国耻不能忘呀,也许90后们还能略懂那段历史,但是00后们,以后的人们难道就永远的对那段历史陌生了么?他们仅仅感兴趣的就是现在的娱乐节目吗?民族性何在?这是历史的教训,希望所有人勿忘国耻,即使千百年后也应记得日本人对我们的民族国家所犯下的罪恶。
我是在南京读的书,只知道每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那个时候无非是拉响警笛,在南京的那几年我并没发现当地政府有什么纪念活动,反正作为学生的我并没有机会参加,但是仅仅是那几声警笛声,似乎也能勾起人们无尽的回忆,回忆那段历史,如果有其他活动是否会让我们更加难忘那段历史呢?毕业后回到生活的城市合肥,在这里那么多年了,每年的12月13日并不能听见警笛声,别说什么纪念活动了。
我想很多城市也是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是否就会开始忘记历史呢?现在的中日团结并不能让我们有理由忘记惨痛的教训。
顺便百度了一下,现在这段历史似乎快被遗忘了,我不是剧作家,也不是名人,更不是电视电影导演,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80后,我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不忘掉那段历史,更希望有能力的国人拍
出一些回忆那段历史的经典电影或电视剧,而不是把那段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拍成了搞笑题材的,我觉得我们有理由提醒我们的后代和我们的同胞,友谊归友谊,但是历史已经发生,不能忘掉。
南京南京观后感【3】
在争议声中把&qut;南京南京&rdqu;看完了。
在看片之前我避免去看该片的评论,以防先入为主。
现在我信手涂鸦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肯定陆川在本片中的拍摄技术。
镜头、音效和叙事的节奏,营造出的气氛。
很对我的胃口。
问题是剧情好多地方让我迷惑不解。
一、天降大任给陆川,他掌握了大量的资源,有责任把1937年南京发生了什么告诉世人。
可惜陆川做得很不到位。
1、南京大屠杀是元凶----朝香宫。
这个天皇的叔叔,是他越过松井石根下令日军屠杀的,他逃脱了东京审判。
之前没有那部同一题材的电影反映过,陆川也没有。
遗憾!难道还要让他继续逍遥法外吗?不应该把他揪出来让世人诅咒吗?
2、日军从上海到南京途中残暴的屠杀已经开始了,不是到了南京突然变成了魔鬼。
陆川没有反映。
3、南京保卫战指挥不当,造成大军不能及时撤退,致使十几万中国军人惨死。
还给日军找到大屠杀的借口:因为中国军人混进平民中了。
这难道不值得展示出来让后人(特别是军人)总结经验教训吗?可惜这也被陆川忽略了。
4、还有陆川对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揭露不够,即使这会使我们看了很难受。
比如把杀中国人作为竞技比赛的百人斩;用不断地砍中国
人的头来试他那把牛X的武士刀的中岛等等,难道回避这些现在的日本人就能够接受这部电影?不解。
还好上面1、2两点《拉贝日记》替陆川做了。
二、影片中的一些情节让我迷惑
1、在到处尸横遍野充满着中国人惨叫的南京城里,居然还有市民在路边摆摊做生意,还有小孩在无忧无虑的玩耍,,这些小孩还能和日军一起玩操兵游戏。
这合理吗?这同日军拍的用于欺骗世界的,&ldqu;日军和中国人民相处的多么和谐&rsqu;的宣传片有什么区别?
2、日军态度很好的和唐先生作香烟生意,请问陆川:日军有这个必要吗?他们完全可以随便挑一户人家,破门而入先杀死男人,女人先奸后杀,然后把屋里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
(这出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不然干脆把唐干掉,直接把他的钱拿走就行了。
这难道也是日军的宣传片表明日军同南京市民进行着自由的贸易?不解。
3、角川为什么自杀?理由充分吗?日本人是擅长自杀的,不过是在失败后。
在那个把日军变成魔鬼的环境里,他良心发现自杀了,至少我不相信。
如果战争结束,他幸存下来,回国后再变回正常的人,再良心发现自杀,这个我才会相信(就像《天与地》)。
4、还有日军祭祀那段,有人认为他如何的好,可以上升的某某高度,我水平不够,看不出来。
我认为这部影片要上高度,要从是什么把在和平环境里正常的日本人变成魔鬼的原因进行剖析研究(这方面我看过的影片中《野战排》做得最好)。
陆川这方面做得很不够,仅仅是日军恐惧(这点我觉得描写的有些夸张)和刚入城时遭到了零星的
对抗。
总之我对投入巨大的这片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