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旅游区规划项目建议书(二)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优质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优质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赤峰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4.06•【字号】赤政发〔2018〕24号•【施行日期】2018.04.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优质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赤政发〔2018〕24号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委办局:现将《赤峰市优质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8年4月6日赤峰市优质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8-2020年是我市旅游业跨越发展的集中攻坚阶段,为确保到2020年如期建成中国草原自驾游圣地、国家特色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基地、中国旅游强市,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共赤峰市委、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努力从旅游供给侧精准发力,在全市范围内实施《赤峰市优质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以旅游王牌产品建设为核心,以旅游公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旅游宣传营销、智慧旅游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增强赤峰旅游品牌影响力,实现赤峰旅游全面提档升级,全面完成我市旅游业集中建设期和提升期的各项工作和建设任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协调、融合发展。
把推动优质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凝聚优质旅游发展新合力。
大力推进“旅游+”,促进产业融合,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构建优质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
坚持重点引爆、梯次推进。
以克什克腾旗为龙头,以六大王牌产品为第一梯队,不断创新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力争到2020年实现各旗县区均有特色旅游产品,取得自治区、全国、国际级荣誉示范称号。
坚持品牌引领、统揽全局。
《2024年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研究》范文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研究》篇一一、引言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壮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著称。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游客数量的不断攀升对当地旅游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进一步促进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将对旅游服务质量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提升策略。
二、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旅游服务质量现状(一)自然与文化资源丰富克什克腾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然而,由于地域辽阔,部分景点分散且交通不便,导致游客游览体验受到一定影响。
(二)服务设施有待完善目前,克什克腾旗部分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如餐饮、住宿、导游服务等,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同时,部分景区缺乏特色,难以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三)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尽管部分旅游从业者服务意识较强,但整体上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景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指导,导致服务水平难以提升。
三、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旅游景区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餐饮、住宿、导游服务等水平。
同时,加强景区间的交通联系,方便游客游览。
(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结合克什克腾旗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
如推出民俗文化体验游、生态观光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三)提升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四)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的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对旅游企业和服务人员进行有效监管,确保旅游市场秩序良好。
同时,加强旅游投诉处理,及时解决游客的问题和需求。
(五)实施旅游智能化管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旅游智能化管理,提高旅游服务效率和质量。
如建立旅游信息平台,提供在线预订、导游讲解、景点介绍等服务,方便游客获取信息。
度假村主营项目及规划实施方案

度假村主营项目及规划实施方案一、区域概况克什克腾旗,蒙语译为“亲兵卫队”。
辖9个镇,3个苏木, 8个乡,2处开发区,163个嘎查村。
辖区总人口25.6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蒙、汉、回、满、壮、朝鲜、达斡尔等8个民族聚居的地区。
世界地质公园的家,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草原明珠”之誉的克什克腾旗位于赤峰市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脉七老图山的交汇地带,南北长207公里,东西宽170公里,总面积20673平方公里。
(一)区位条件克什克腾旗地质内容丰富,地质遗迹多样,主要由青山第四纪“冰臼”群、北大山地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黄岗梁地区第四纪冰遗迹、达里诺尔火山群和热水塘温泉资源等五种类型的地质地貌景观组成。
2001年8月批准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同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国家地质公园。
2005年2月12日,克什克腾旗成功晋升为世界地质公园。
克什克腾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中沙北草,地处浑善达克和科尔沁两大沙地的结合部,融西部草原、南部熔岩台地和北部丘陵山区于一体,平原占8.7%、台地占38.8%、丘陵占52.2%。
平均海拔1100米,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无霜期60~150天,年降雨量250~500毫米,多集中在6、7、8月份内。
(二)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克什克腾旗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也是赤峰市重要的资源富集区。
天然草牧场全旗有天然草牧场2700万亩,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场2200万亩,草原牧草品种多,据考查,共有79科,331属,1008种。
牧草品质好,营养丰富,牛羊肉和奶制品有独特风味。
元朝时,克旗牛羊肉和奶制品就是皇宫贡品,享有很高的声誉。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丰富,现开发利用耕地126万亩,农作物以小麦、土豆、荞麦为主,还盛产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
动植物资源动植物资源种类多,品种全,其中白蘑、蕨菜、金针在国外享有盛誉,还盛产甘草、黄芪、麻黄等中药材,主要野生动物有马鹿、狍子、黄羊、青羊、野猪等,达里湖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鸟类16种。
喀喇沁旗旅游规划建议

锦 山
锦 山 龙 泉 寺
---
锦 山 龙 泉 寺
龙泉寺位于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镇西北三 公里,海拔1200米的狮子崖下。寺西15米处有 古井一眼,古称“龙泉”,常年泉水不枯, “龙泉寺”便由此而得名。龙泉寺始建于元代 延祐四年(1317年)。寺庙布局以山势三进三 阶形式而建,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山门居 前院墙正中,近方型,稿六米,五脊顶,四檐 角翘起,前殿三间为“天王殿”,硬山式。前 殿后面为寺院中心,东西两侧各有配殿。院中 央有座俯卧状以自然裸露岩石就地雕成的大石 狮,身长4.5米,头高1.1米,狮脊背部立有 “至元24年重修”石碑,据资料显示,此种石 狮为全国少有。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奉皇 太后之命赴盛京(沈阳)拜谒祖陵,途经喀喇 沁旗,游龙泉寺后,龙心大悦,赠金马鞍为镇 寺之宝,并赋诗赞龙泉寺曰:“古木苍山路不 穷,霜林飒沓响秋风,临流驻跸归营晚,坐看
喀 喇 沁 旗 所 处 地 理 位 置
喀喇沁旗位 于内蒙古赤 峰市西南, 是内蒙古、 河北、辽宁 三省交界处, 距离赤峰市 区40分钟路 程,毗邻燕 京门户承德 市,与首都 北京4个小 时车程。
美 林 谷
美 美林谷位于赤峰喀喇沁旗锦山镇西 • 林 南部。从赤茅一级公路可直达景区。西 谷 距北京地299公里,承德87公里,东距 锦山46公里。距赤峰91公里。紧靠赤
喀喇沁旗旅游建设规划及建议
城规09-2班 汪明宇
赤峰市-喀喇沁旗
• 喀喇沁旗位于赤峰市西 南部,总面积3071.18平方 公里。西距北京390公里, 居东北经济区与华北经济区 结合部位。总人口36.5万 人。旗政府驻地锦山镇,地 处锡泊河中游,为赤峰通往 承德、北京的公路交通要冲。 是全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心。
赤峰市精品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方案new

赤峰市精品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方案new赤峰市精品旅游线路规划设计编制方案计划书一、项目概况(一)立项背景与意义赤峰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界处,是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也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内蒙古草原。
境内历史灿烂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北方文化之源,是中华第一龙的故乡;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是具有生物和地质多样性的天然博物馆,是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胜地。
加快赤峰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赤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赤峰市打造“中国草原文化第一城”的基础与关键。
未来10-20年,是赤峰市旅游业实现全面增长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区域联动发展,把握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争取新突破已经成为赤峰市所面临的当务之急。
(二)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阐述赤峰市旅游业的发展背景,从环渤海区域经济经济带的发展和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态势中分析发展机遇和主要挑战;深入剖析赤峰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准确把握基础与问题、优势与劣势;全面整合与旅游线路设计相关的资源要素和影响因子,结合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提出精品旅游线路设计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实施步骤,从资源整合、功能创新、特色挖掘、结构优化、布局调整、业态更新、设施建设等方面明确旅游线路开发的主要任务;提出近期建设的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三)规划设计的成果规划设计的成果包括:《赤峰市精品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方案报告、相关规划设计图件、专题研究报告及相应的电子光盘。
二、赤峰市精品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方案设想(一)赤峰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背景分析1. 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线路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际上是旅行系统在线性轨迹上的投射,是通过一定的交通线和交通工具将若干个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区(点)或旅游活动等各种单项的旅游产品或要素按某一需要合理地贯穿和组织起来的有机体。
一个合理的旅游线路设计是具有明确导向性的线形连续空间。
大石门旅游及养殖方案

克什克腾旗大石门旅游及养殖综合开发方案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大石门旅游及养殖综合开发2、项目建设单位:赤峰鑫通有限责任公司和大石门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发3、项目建设地址:克旗大石门水库二、项目概括:克旗旅游业发展迅速,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公司针对大石门水库所处位置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等优势,决定开发大石门水库旅游景区,并伴随开展水产及牲畜养殖,对大石门水库进行综合开发。
三、项目区范围大石门生态旅游项目区,建设范围位于克什克腾旗西北部西拉木伦河上游,距离克什克腾旗经济文化中心40公里,距离省级通道17公里,交通便利通畅。
项目以大石门水库水利资源为依托,建设水利生态旅游区。
以大石门水库水利资源、自然景观为建设背景,建设生态观光旅游、度假、休闲区。
大石门水库旅游、度假、休闲区至距离大石门水库5公里处的水产养殖场之间,以村寨建筑与民俗生活为依托,建设民俗风情区。
、四、旅游项目的建设构思1、水上项目开发:将漂流项目作为重点开发,因漂流近几年是最受游客推崇及效益最高的项目。
2、周边资源开发:周边地貌复杂、丘陵叠峦,有的沙土覆盖,有的满坡绿草,适合开发滑沙、滑草等娱乐项目。
3、山林与草场的结合处适合修建野外生存训练营、彩弹射击场。
五、具体投资极其项目内容:旅游方面: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证件均由大石门水电开发公司负责办理。
在合作中占有主导地位。
1、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旅游道路、供电、给排水、电信通讯、停车场等由大石门水电开发公司提供。
2、漂流项目:2.1投入方面:由大石门水电开发公司负责漂流设备配置、漂流码头的建设,售票人员及救生人员的管理和招聘,鑫通公司提供车辆,负责漂流人员及漂流艇的运输工作,提供保洁人员对漂流区域进行保洁服务.2.2利润方面鑫通公司按合同收取运输费及保洁费用。
2.3人员配置:司机4名,保洁人员4名。
总计6名。
3、滑沙、滑草项目:3.1投入方面:由大石门提供场地,鑫通公司与大石门水电公司共同出资购置设备,出资额各占50%。
克什克腾旗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分析

第21卷 第11期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Vol.21 No.11 2007年11月Journal of A rid Land Res ources and Envir on ment Nov.2007文章编号:1003-7578(2007)11-157-04克什克腾旗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分析3任 爽,程道品,梁振然(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桂林 541004) 提 要:克什克腾旗拥有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相关规定,对克什克腾旗单体及整体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对策。
关键词:克什克腾旗;旅游资源评价;开发分析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1区域概况及区位分析克什克腾旗(以下简称克旗)位于内蒙古东部,赤峰市西北部,地处燕山山脉、大兴安岭山脉和浑善达克沙地三大地貌的结合部,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质结构造就了这里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克什克腾旗旅游资源丰富独特、门类齐全、特色鲜明。
从东到西,这块土地上呈现出苍茫林海、辽阔草原、湖泊湿地、茫茫沙地,四种大气磅礴的自然风光。
克旗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蒙、汉、回、满、壮、朝鲜、达斡尔等8个民族聚居的地区。
人们把这里称作是“微缩的内蒙古”。
2旅游资源综合评价2.1旅游资源定性评价2.1.1具有高度的垄断性和世界唯一性克旗境内的阿斯哈图世界级地质公园是花岗岩地貌和石林地貌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类型,属花岗岩石林,是目前世界上独有的一种奇特的地貌景观;青山岩臼及花岗岩峰林是一个以保护冰臼群为主要对象的国家级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
该地区分布的冰臼,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期次最全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它也是全球古气候、古环境、古地质变迁十分难得的证据和重要的历史见证;有“生物基因库”、“生物活化石”之称的白音敖包沙地云杉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一片沙地云杉林,具有较高的观赏及科学研究价值。
克什克腾旗草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

克什克腾旗草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2011-2015)草产业是草原的基础性产业,是生态产业、绿色产业、环保产业,是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
发展草产业对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及加快草原地区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克旗草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克旗是天然草地资源大旗,同时又是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克旗的发展都会与草原、草产业息息相关,加快发展草产业势在必行。
发展草产业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草原畜牧业作为我旗的传统支柱产业,其生产方式正由自由放牧向舍饲半舍饲和划区轮牧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单一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于草产品的需求势必会逐年大幅增加。
加快发展草产业,逐步提高天然草场生产能力,大力建设人工草地和高产饲料基地,能够有效提供多种类的足量优质草产品,有利于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发展草产业是构筑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保障。
克旗区位相对特殊,位于我国特别是北京的正北方,与北京地区海拔相差1000多米,是首都和华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世纪之交,受自然灾害影响,克旗草原严重退化,生态屏障作用明显削弱,对首都和华北地区生态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
随着国家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我旗草原生态环境已经有了明显好转。
加快发展草产业有利于巩固草原生态建设成果,不但可以使天然草地植被得到恢复,提高草地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建植人工草地和草产品加工,提供足量优质牧草,减轻天然草地的载畜压力,促进天然草地低成本自然恢复,最终使草原生态得到根本好转,真正发挥北方生态屏障的作用。
发展草产业是促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我旗虽是畜牧业大旗,但目前还没有真正成为畜牧业强旗,与其他地区相比,畜牧业生产总值和能够提供的畜产品种类、数量仍然不多。
加快发展草产业,能够进一步促进我旗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发展壮大肉、乳、毛、皮革等优势主导产业,提升全旗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推动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什克腾旗旅游缺什么?
1.克什克腾旗旅游区的发展思路,功能布局
2.克什克腾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特色及主要内容
3.要素结构,空间布局和供给要素的原则和方法
定位先行,品牌打造——明确的旅游形象和拳头产品图
目前来看,整个内蒙古自治区乃至中国西北部的许多地区都在打“草原牌”,近到克旗东侧的巴林东旗,承德的木兰围场远到新疆自治区。
克旗旅游要发展必须要注重品牌打造,必须要在总体规划的统领下迅速打造品牌,占领市场。
交通其次——有特色,舒适的交通方式图
一般而言,内陆旅游区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旅游交通的可达性和舒适性不高,克旗缺少这类结合文化,有特色的现代旅游交通体系。
空间梳理——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空间结构图
从整个旗域的产业空间上来说,建议西北主打特色旅游产业(西:湖+古战场,北:地质公园),东南发展生态草原旅游和生态经济产业。
同时形成以经棚镇服务中心40km半径的休闲康体度假旅游圈和外围80km半径的西北部特色游憩生态旅游圈。
在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在空间上形成:
A.一明珠——达里诺尔湖,
B.两圈层——以经棚镇为核心的两大发展圈层
C.三特色——草原+地质+民俗
D.多点分布的空间布局。
未来,克旗旅游开发应当遵循一种以村镇为依托,空间上层次分明,形成“廊”“带”“区”的旅游开发空间模式,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来留住游客,拓展旅游消费,形成一个可玩,可游,可住的提供综合旅游游憩体验的旅游区。
问题三:克什克腾旗旅游该怎么做?
4.克什克腾旗旅游目的地的初步定位
在我们对克什克腾旗未来旅游发展的展望中,她是一个:图
以达里诺尔湖这一草原明珠为主要吸引物,集国际地质观光,国际马术演练,国际温泉疗养,国际旅游环境类会展为一体的一个展示蒙古族热情,豪迈的国际草原文化旅游中心地。
近期目标应当以建设一个以休闲,生态,观光,康体,文化展示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性休闲观光地为目标。
5.市场营销的策略及招商的方式
全方位的旅游宣传和后期经营——开拓市场
在市场营销和招商的方式上,首先要有一个国际标准,国际水平的规划;同时通过专业公司的包装和推介来开拓市场,更重要的是紧跟实事发展寻机在国际上树立品牌和引入客源。
如:2006和2007年是中俄文化交流年,克旗应当好好抓住这样一个机遇开发俄罗斯旅游市场。
6.政府运作旅游开发的基本模式
克旗的旅游开发应当遵循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利用外资合作开发的基本模式。
扩大旅游投资渠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遵循环境保护与旅游同步发展的“深生态”理念,树立品牌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张扬个性;丰富旅游产品,引入国外优秀的旅游管理公司提高服务水平;通过拓展冬季旅游,打破草原旅游的季节性影响来打造一个全年度全系列的旅游产品体系,从而以游带草,以游带牧,形成一个生态与文化,生态与旅游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7.规划文本大纲(拟)
A-规划文本
1总则
2规划原则、期限与目标3 SWOT分析
4旅游发展战略与政策5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5.1旅游产品开发体系
5.2重要旅游目的地开发规划5.3乡镇旅游开发策略
5.4重要旅游事件发展策划6旅游业经营规划
6.1旅游形象设计策划
6.2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6.3旅游交通发展规划
6.4旅游饭店业发展规划6.5旅行社业发展规划
6.6旅游商品与购物业规划7旅游管理规划
7.1旅游管理体制规划
7.2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7.3旅游业影响调控规划7.4旅游法规体系规划8规划实施计划
8.1时序计划
8.2片区计划
8.3近期开发投资估算
8.4规划实施的机制
85规划实施的融资
8.6规划实施的政策
B-规划图纸:
旅游区位分析图
现状旅游交通分析图
现状旅游结构分析图
旅游资源评价图
旅游功能分区图
旅游规划结构图
游线规划图
克什克腾旗游憩设施现状分析图克什克腾旗游线规划图
核心景区概念规划类
核心景区详细规划设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