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脚手架避雷接地施工技术措施完整版
外架防雷接地规范

安全注意事项
防雷接地规范的应用范围 防雷接地规范的限制条件 安全操作规程 应急处理措施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风 汇报时间:20X-XX-XX
接地线应与防雷设备连接牢固, 防止松动或脱落
接地线的材质和规格应符合规 范要求,保证导电性能良好
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接地线弯 折或受到外力损伤
防雷设备的接地电阻应符合规范要求
接地电阻值应小 于等于10欧姆
接地体应与防雷 设备连接牢固
接地线应选用铜 芯导线,截面积 不小于10平方毫 米
接地装置应定期 检查和维护,确 保其有效性
YOUR LOGO
外架防雷接地规 范
风,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风
汇报时间:20X-XX-XX
添加目录标题
外架防雷接地的方法 与步骤
外架防雷接地的重要 性
外架防雷接地的注意 事项
外架防雷接地的原理
外架防雷接地规范的 应用范围与限制条件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外架防雷接地的重要性
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损害
雷电对建筑物造 成严重威胁
防雷接地系统能 够有效地将雷电 引入地下,避免 对建筑物造成损 坏
保护建筑物内的 人员安全,防止 雷击事故的发生
防雷接地系统的 维护和检测对于 保证其有效性非 常重要
保障人员安全
防止雷击伤害:外架防雷接地能 够有效地防止雷击对人员的伤害。
限制条件
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 限制条件:不得用于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 注意事项: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 特殊情况:对于特殊场所或特殊需求,需进行特殊设计和施工
不适用情况
脚手架的防电、防雷措施(通用版)

脚手架的防电、防雷措施(通用版)
1、防电措施
(1)钢管脚手架不应搭设在距离外电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以内,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10m。
(2)对于达不到上述规定最小距离时,必须加强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栏、围杆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杆志牌。
(3)脚手架搭设和使用期间,要严防与带电体接触,当需要穿过靠近380V以内电力线路,距离线路在2m以内时,搭设和使用期间应断电或拆除电源,如不能折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对电线和脚手架分别采取有效的绝缘措施;
2)对脚手架要采取可靠的的接地处理;
3)夜间施工时,应使用不超过12V电压的低电源。
2、避雷措施
(1)搭设脚手架时,应安装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线。
(2)脚手架防雷接地,将建筑物上避雷针引出与各段脚手架承载装置的四角焊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避雷针采用φ12镀锌圆钢。
外脚手架防雷接地都是在

外脚手架防雷接地外脚手架防雷接地都是在悬挑工字钢上焊接12的圆钢至接地测试点或者卫生间局部预留扁钢上.也还没有出过问题.至于要求,就是按照焊接圆钢的各点不大于18米.高层脚手架防雷测试电阻不少于10欧母一、钢脚手架(钢井架、钢龙门架、钢独杆提升架等)不得搭接在距35千伏以上的高压线路4.5米以内地区和距离1~10千伏高压线路3米以内地区。
钢脚手架在架设和使用期间,要严防与带电体接触。
在钢脚手架上施工的电焊机、混凝土振动器等应放在干燥木板上,经过钢脚手架的电线要严格检查并采取安全措施。
电焊机、振动器外壳要采取接地或接零保护措施。
夜间施工操作的照明用电线通过钢脚手架时,应使用不超过12伏的低电压电源。
二、钢脚手架需要穿过或靠近380伏以内的电力线路,距离2米以内的,在架设和使用期间应断电或拆除,如不能拆除时,应采取下列防电措施:(1)对电线和钢脚手架进行绝缘包扎,并将包扎好的电线与包扎好的钢脚手架通过绝缘物绑扎牢固,以免晃动摩擦。
(2)钢脚手架采取接地处理,如电力线路垂直穿过或靠近钢脚手架时,应将电力线路周围至少2米以内的钢脚手架水平连接,并将线路下方的钢脚手架垂直连接进行接地;如电力线路和钢脚手架平行靠近时,应将靠近的一段钢脚手架在水平方向连接,并在每隔25米处进行一次重复接地。
(3)搭设在旷野、山坡上的钢脚手架以及钢井架、钢龙门架、钢独杆提升架等垂直运输架,在雷击区域或雷雨季节时,应设避雷装置。
(4)避雷针可用直径25~32mm,壁厚不小于3mm的镀锌钢管或直径不小于12mm 的镀锌钢筋制成,分设在房屋四角的脚手架立杆上,高度不小于1米,并将所有最上层的大横杆全部连通,形成避雷网络。
(5)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避雷针时,应将井架一侧中间立杆接高出顶端不小于2米,并在立杆下端设置接地线,同时应将卷扬机外壳接地。
(2020年整理)外脚手架防雷接地方案2.pptx

1、本工程名称为晋江市城北改造建设项目 F12 地块安置房 6#楼工程. 2、楼长 33.200m,宽 14.100m,建筑高度为 97.00m(从室外地面至主楼屋面
结构板顶),地上 32 层,地下 1 层(为人防工程和设备用房),为钢筋混 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3、层高: 3m。 4、本建筑属于高层民用建筑,年平均雷暴日 34.2d/a,按二类防雷建筑设 计,与大楼其它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网。
2
焊 机尽量靠近开关箱,一次线宜穿管保护和焊机接线柱连接后,上方 应设 置防护罩防止意外碰触。 5.焊把钳应绝缘良好,焊把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 30M 并不准有裸露接头。 6、.露天使用的焊机应该设在在地势较高平整的地方,并有防雨措施。 7.电焊机使用应配置消防器材,下班前检查焊渣余火,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 8. 焊机要设电焊机专用漏电开关,防止二次侧非安全电压伤人。 9. 施工期间遇有雷击时,钢脚手架上的操作人员应立即撤离。
3、焊完后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定电阻,要求冲击电阻不大于 10Ω,如果离 所选防雷引下线最远处的脚手架上过渡电阻达到或超过 10Ω,应当缩小
1
所选外架防雷引下线间距,接地电阻一般不超过 20Ω,在土壤电阻率大 于 1000Ω·m 的地区,可提高到 30Ω,如超出这一限值,外架防雷引下 线应增加个数,间距不小于 3 米。
晋江市城北改造建设项目 F12 地块安置房
外脚手架避雷接地施工技术措施
审批: 校审: 编制:
中太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13 年 7 月
0
一、编制依据:
1、工程设计图纸; 2、国家施工规范、规程和行业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2-200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及 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其他设计规范及标准。 3 、与业主签定的工程承包合同。 4、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注:本工程以 6#楼作为外脚手架防雷接地样板,其他楼栋参照 6#做法)
外脚手架避雷接地施工技术措施

外脚手架避雷接地施工技术措施一、编制依据1、工程设计图纸;2、国家施工规范、规程和行业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0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6-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94)《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其他设计规范及标准。
3、公司颁发的《项目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等;4、与业主签定的工程承包合同。
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1、本工程名称为XXX综合楼主楼工程,位于河南省焦作市XXX院内。
2、综合楼长112.700m,宽33.050m,建筑高度为81.100m(从室外地面至主楼屋面结构板顶),地上20层,公开1层(为人防工程和设备用房),总修建面积为m2,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布局。
建筑性质为综合医院;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类别:一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耐火等级:一级;人防工程等级:抗力核五级,防化乙级;防水等级:地下室二级,屋面二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15年),卫生间、阳台、外墙、水池一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等级:二级;抗震措施:一级;砼抗渗等级:P63、1层层高:5.400m,2至4层层高:4.800m,5层以上层高:3.800m。
4、本建筑属于人员密集的高层公共建筑,年雷击数0.1044次/a(年平均雷暴日26.4d/a)按二类防雷建筑设计。
与大楼其它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网。
三、施工质量及施工规范要求(一)引下线的安装1、防雷装置引下线一般采用明敷,暗敷,也可以使用修建物内主筋或其他金属构件作为引下线。
引下线可沿修建物最易受雷击的屋角外墙处明敷设,修建艺术请求较高者也可暗敷设。
修建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接成电气通路。
各金属构件可被覆有绝缘材料。
2、引下线可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与8mm,扁钢截面面积不应小于48m㎡,厚度不小于4mm。
外脚手架避雷接地施工方案

外脚手架避雷接地施工方案
在建筑施工中,外脚手架的避雷接地施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下面将针对外脚手架的避雷接地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1. 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外脚手架避雷接地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仔细勘查和评估,确定避雷接地设施的布置位置和数量。
同时,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避雷设施安装
2.1 避雷带安装
在外脚手架的顶部和侧面应安装避雷带,避雷带与脚手架构件牢固连接,并确保导通正常。
2.2 避雷引下线安装
避雷引下线应设在外脚手架四周,与避雷带连接,并妥善安置于地面上的避雷接地装置。
3. 接地装置设置
3.1 接地极设置
在外脚手架的角部应设置接地极,接地极与避雷引下线连接,通过埋入地下实现接地效果。
3.2 导线连接
接地极通过导线连接避雷引下线,确保避雷系统的连通性。
4. 定期检测和维护
施工完成后,定期对外脚手架的避雷接地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结语
外脚手架避雷接地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建筑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并定期检测维护,才能有效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参考,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钢脚手架的避雷方法(三篇)

钢脚手架的避雷方法一、接闪器即避雷针,可用直径25~32毫米、壁厚不小于3毫米的镀锌管或直径不小于12毫米的镀锌钢筋制作,设在房屋四角的脚手架立竿上,高度不小于1米,并应将最上层所有的横竿连通,形成避雷网络。
在垂直运输架上安装避雷针时应将一侧的中间立竿接高出顶端不小于2米,在该立竿下端设置接地线,并将卷扬机外壳接地。
二、接地线应尽可能采用钢材。
垂直接地极可用长1.5~2米,直径25~30毫米、壁厚不小于2.5毫米的钢管,直径不小于20毫米的圆钢或50x5角钢。
水平接地极可选用长度不小于3米直径8~14毫米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毫米宽25~40毫米的扁钢。
另外也可用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金属桩、钻管、吸水进管以及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金属结构作为接地极。
接地极按脚手架上的连续长度在50米之内设置一个,并应满足离接地极最远点内脚手架上的过渡电阻不超过10欧姆的要求。
接地电阻不得超过20欧姆。
接地极埋入地下的最高点,并在地面下并不浅于50厘米,埋设时应将新填土夯实.蒸汽管道或烟囱风道附近经常受热的土层内,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砖石焦渣或砂子内,以及特别干燥的土层内不得埋设接地线。
三、接地线即引下线,可采用截面不小于16平方毫米的铝导线或截面不小于12平方毫米的铜导线。
为了节约有色金属可在连接可靠的前提下采用直径不小于8毫米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毫米的扁钢。
接地线的连接要绝对接触可靠,连接时应将接触表面的油漆及氧化层清除,露出金属光泽,并涂中性凡士林。
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最好用焊接,焊接点的长度应为接地线直径的6倍以上或扁钢宽度的2倍以上。
如用螺栓连接,接触面不得小于接地线截面积的4倍,拼接螺栓直径不小于9毫米。
设置避雷装置还要注意下列事项:1、接地装置在设置前要根据接地电阻限值、土的湿度和导电特性等进行设计,对接地方式和位置选择,接地及和接地线的布置、材料选用、连接方式、制作和安装要求等作出具体规定。
装设完成后要用电阻表测定是否符合要求。
室外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室外防雷接地施工方案1. 引言室外防雷接地施工方案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击的损害,确保安全运行并提供持久的保护而设计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室外防雷接地施工方案,包括所需材料、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所需材料在进行室外防雷接地施工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接地电极:通常使用铜杆或者镀铜的钢杆作为接地电极。
•接地线: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缆。
•接地体:可以选择埋地或者裸露的接地体,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连接件:包括接地线夹具、螺栓、螺母等。
3. 施工步骤以下是室外防雷接地施工的基本步骤:3.1 定位和测量首先,需要确定接地电极和接地体的位置。
可以使用现场测量仪器,如放电判断仪、雷电防护分析仪等,来评估周围环境的雷击频率和电阻情况。
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位置来放置接地电极和接地体。
3.2 准备接地电极接地电极是将建筑物和设备与地面连接的关键部分。
在选择合适的位置后,使用钻孔机或者挖掘机挖掘深度适当的孔,将接地电极安装在孔内。
3.3 安装接地线接地线将接地电极与建筑物或设备连接起来,以便将雷电能量引入地下。
将接地线与接地电极连接,并通过地面铺设到建筑物或设备所在位置。
3.4 连接接地体接地体是将接地线与地下土壤连接的部分。
将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并确保接地体充分接触到湿度适宜的土壤中。
3.5 安装连接件使用适当的连接件,如接地线夹具、螺栓和螺母等,将接地线和接地体连接牢固。
3.6 检查和测试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
确保接地系统的电阻符合国家标准,并且所有连接件都牢固可靠。
4. 注意事项在室外防雷接地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安全第一:施工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在施工现场遵循相关安全规定。
•选择合适的材料: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电极和接地体。
•考虑周围环境:根据周围环境的特点和雷击频率确定接地电极和接地体的位置。
•严格按照施工步骤进行:确保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法进行施工,以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脚手架避雷接地施工
技术措施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外脚手架避雷接地施工技术措施
一、编制依据1、工程设计图纸;
2、国家施工规范、规程和行业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2-200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及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其他设计规范及标准。
3、公司颁发的《项目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等;
4、与业主签定的工程承包合同。
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名称为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综合楼主楼工程,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院内。
2、综合楼长,宽,建筑高度为(从室外地面至主楼屋面结构板顶),地上20层,地下1层(为人防工程和设备用房),总建筑面积为67291m2
,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筑性质为综合医院;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类别:一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耐火等级:一级;人防工程等级:抗力核五级,防化乙级;防水等级:地下室二级,屋面二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15年),卫生间、阳台、外墙、水池一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等级:二级;抗震措施:一级;砼抗渗等级:P6?
3、1层层高:,2至4层层高:,5层以上层高:。
4、本建筑属于人员密集的高层公共建筑,年雷击数次/a(年平均雷暴日a)按二类防雷建筑设计。
与大楼其它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网。
三、施工质量及施工规范要求
(一)引下线的安装
1、防雷装置引下线一般采用明敷,暗敷,也可以利用建筑物内主筋或其他金属构件作为引下线。
引下线可沿建筑物最易受雷击的屋角外墙处明敷设,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也可暗敷设。
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接成电气通路。
各金属构件可被覆有绝缘材料。
2、引下线可采用圆钢或扁钢,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与8mm,扁钢截面面积不应小于48m㎡,厚度不小于4mm。
引下线采用暗敷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10mm,扁钢截面面积不应小于80?m㎡、厚度不应小于4mm。
3、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并应沿外架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大于18m.
(二)接地引线的安装
1、采用搭接焊时,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并双面施焊;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并四面施焊;圆钢与扁钢连接,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且所有焊点应涂沥青漆防腐。
2、按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装置接地分,本楼属人员密集的公用建筑物,要求允许工频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三)避雷装置工程施工
1)、避雷针与大横杆连通、接地线与整栋建筑物楼层内避雷系统连成一体的措施。
本栋楼设置6根避雷针,避雷针采用Ф12镀锌钢筋制作,高度1·5M,设置在脚手架四角用中间立杆上,并将所有最上层的大横杆全部连通,形成避雷网络。
(具体详见后附图)
(2)、接地引线采用40*4的镀锌扁钢,将立杆分别与建筑物楼层内的避雷系统连成一体。
接地线的连接牢靠,与立杆连接采用2道螺栓卡箍连接或焊接,螺钉加弹簧垫圈以防止松动,并保证接触面积不小于10mm2,并将表面的油漆及氧化层清除干净,露出金属光泽并涂以中性凡士林。
(3)、接地线与建筑物楼层内避雷系统的设置按脚手架的长度不超过50M设置一个(本工程设置6个原则),位置尽量避免人员经常走动的地方,以避免跨步电压的危害,防止接地线遭机械破坏。
两者的连接采用焊接,焊接长度大于2倍的扁钢宽度。
焊完后再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定电阻,要求冲击电阻不大于10Ω,同时注意检查与其他金属物或埋地电缆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3M,以避免发生击穿事故。
(4)、接地引线采用Ф16圆钢、双面焊接、焊接长度是其直径6倍为10cm,所有焊点焊接完成后涂沥青漆防腐。
四、安全文明施工
1、在外架边作业,必须配戴好安全带、绝缘胶鞋、绝缘手套、安全帽方可上岗操作。
2、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办好动火证,作业时要做好防火措施,配备灭火器,防止高温焊渣掉落发生火灾!
3、电焊机二次侧必须安装空载降压保护装置或防触电保护装置。
4.电焊机一次侧线安装的总长度宜尽量不拖地为准(一般不超过3m),焊机尽量靠近开关箱,一次线宜穿管保护和焊机接线柱连接后,上方应设置防护罩防止意外碰触。
5.焊把钳应绝缘良好,焊把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30M并不准有裸露接头。
6、.露天使用的焊机应该设在在地势较高平整的地方,并有防雨措施。
7.电焊机使用应配置消防器材,下班前检查焊渣余火,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8.焊机要设电焊机专用漏电开关,防止二次侧非安全电压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