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大纲

合集下载

高中世界历史大纲

高中世界历史大纲

以下是高中世界历史的大致学习内容:
一、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1.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 古典古代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阿拉伯帝国、印度河文明、中国古代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等
二、中世纪文明的形成和演变
1. 罗马帝国的灭亡
2. 封建制度的兴起和发展
3. 西方欧洲的封建社会
4. 东方世界的封建社会
三、近代世界的崛起和冲突
1.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
2. 经济发展和殖民扩张
3. 近代科技革命和工业化进程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全球冷战
四、当代世界的多元共存与转型发展
1. 欧洲联盟和经济全球化
2. 后殖民主义和新发展方式
3.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4. 国际安全合作和全球化治理
以上内容仅为大纲,实际的高中世界历史教学内容还包括了更多的具体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背景,以及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

2024考研历史学大纲

2024考研历史学大纲

2024考研历史学大纲
2024年考研历史学大纲
一、史学概述
1. 史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学科体系
2. 史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3. 史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二、中国古代史
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发展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政治制度、军事与外交变革
3. 秦汉时期中国王朝的政治与社会制度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传承与发展
5. 唐宋元明清各朝的政治体制、社会经济结构与文化变革
三、中国近现代史
1. 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3. 五四运动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4. 抗日战争与中国革命战争
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
四、世界史
1.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背景与影响
2.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引发的世界格局变化
3.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的发展
4. 当代世界的主要地区冲突与合作
5.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冲突与融合
五、史学理论与方法
1. 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
2. 史料的收集与整理方法
3. 史学文献的编纂与研究
4. 史学研究的新技术与工具应用
六、史学专题研究
1. 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
2. 女性史、民族史、地方史等专题研究
3. 文化史、经济史、军事史等专业领域研究
4. 不同学派和学者的史学观点与解释
七、历史与现实
1. 历史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关系
2. 历史认同与社会稳定研究
3.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以上内容仅为2024年考研历史学大纲的梗概,具体内容以教育部公布的最终版本为准。

高一世界史的知识点提纲

高一世界史的知识点提纲

高一世界史的知识点提纲一、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1. 人类起源的探索- 人类起源的理论和证据-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2. 文明的诞生与发展- 农业革命对文明的影响- 早期文明的兴起和特点二、古代文明与帝国的崛起1.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与影响- 法老王和金字塔的建造- 古埃及的宗教和社会制度2. 古希腊文明- 希腊城邦的兴起和特点- 希腊神话和希腊哲学的影响-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和帝国的建立3. 古罗马文明- 罗马城市和罗马法的建设- 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崛起- 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分裂三、中世纪的变革与发展1. 拜占庭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拜占庭帝国与东罗马帝国的兴起-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 伊斯兰文明的贡献与传播2. 封建主义社会和欧洲文艺复兴-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等级和封建领主的权力-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的影响和意义 3. 十字军东征与农奴制的终结-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和影响- 农奴制的运动和结束- 封建制度的解体和城市化的兴起四、近代世界的开端1. 大航海时代的启示- 16世纪欧洲的探险与殖民- 大航海时代的动力和推动因素- 欧洲与新大陆的相互关系2. 文化变革与科学革命- 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科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哥白尼和伽利略的贡献与影响3. 启蒙运动与近代国家的崛起- 启蒙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近代国家的崛起和绝对王权的限制 - 法国大革命与欧洲的变革五、工业化和帝国主义的时代1. 工业革命的影响与传播- 工业革命的原因和背景- 工业革命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传播与全球化2. 帝国主义的兴起与扩张- 19世纪欧洲列强的竞争与争夺- 殖民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影响和反抗六、世界两次大战与国际秩序的建立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影响- 19世纪末强国冲突的导火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和结果 - 世界格局的重塑和国际秩序的建立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球范围与影响 - 纳粹德国和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和结果 - 冷战的开端和国际关系的重塑七、当代世界的变革与挑战1. 冷战与一极世界的形成- 美国和苏联的对立与竞争-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冲突- 一极世界的形成和维持2. 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特点- 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和问题- 全球化带来的发展和不平等的挑战总结:通过对高一世界史的知识点提纲的概括,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文明的兴起与衰落,中世纪的变革与发展,近代世界的开端,工业化和帝国主义的时代以及世界两次大战和当代世界的挑战。

历史重点大纲世界史

历史重点大纲世界史

历史重点大纲世界史历史重点大纲世界史是一份对于世界历史的总览性文件,在其中列出了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理论。

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历史学习框架,帮助他们理解世界历史的演变和影响。

本文将按照历史时间顺序,概述历史重点大纲世界史的内容。

1. 早期人类历史(约600万年前-公元500年)早期人类历史涵盖了从人类出现到古代文明出现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重点包括人类的进化和扩散、早期人类社会的组织、农业革命、城市化和第一个帝国的兴起。

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的杰出成就也在这里提及。

2. 中世纪(公元500年-1500年)中世纪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包括了罗马帝国的崩溃、封建主义制度的出现、基督教的传播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重点内容还包括伊斯兰教的兴起和拜占庭帝国的衰落,以及东方文明如唐朝和宋朝的昌盛。

3.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公元1500年-1800年)文艺复兴以艺术和思想变革为特点,它标志着对古典文化的重拾和对个人能力的重视。

大航海时代则是欧洲海洋探险的时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的探险家们开辟了新的航海交通路线,并带来了全球贸易的变革。

这个时期的重点内容还包括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

4. 近现代(公元1800年-现在)近现代是一个涵盖了工业革命、民族国家的兴起、殖民地主义的繁荣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全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重点内容包括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和全球化的影响。

通过学习历史重点大纲世界史,学生们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 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2. 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建立历史思维的能力;3. 培养批判性思维,理解历史记载的多样性和局限性;4. 发展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在面临复杂问题时能做出准确判断。

总结起来,历史重点大纲世界史是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工具。

它提供了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框架,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影响。

世界历史课程标准

世界历史课程标准

世界历史课程标准
世界历史课程标准通常会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体系和教学目标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性的世界历史课程标准大纲,供您参考:
1. 课程目标和范围
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

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分析、比较、评价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能力。

2. 课程结构
古代历史:从人类起源、早期文明到古代帝国的兴衰。

中世纪历史:包括中世纪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近代历史:工业革命、殖民主义、两次世界大战等重要事件。

当代历史:冷战、全球化、现代社会变革等主题。

3. 课程内容
不同地区的文明和文化:包括古埃及、希腊罗马文明、印度、中国、伊斯兰文明等。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世界大战、启蒙运动等。

文化交流和交融:丝绸之路、殖民主义时期的文化冲突和融合等。

4.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小组讨论和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意识。

这只是一个简要的大纲,实际的世界历史课程标准可能更加详细和具体。

建议您查阅您所在地区的教育部门或学校发布的官方课程标准,以获取更准确和详尽的信息。

世界古代史课程大纲

世界古代史课程大纲

世界古代史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1 课程名称:世界古代史1.2 课程学分:3学分1.3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1.4 课程时间安排:每周三节课,共计36学时二、课程目标2.1 理论目标:通过学习古代史,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掌握世界各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与主要事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概念和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养和文化触觉,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自信。

三、教学内容3.1 早期古代文明(如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古中国等)3.2 古希腊文明与罗马帝国3.3 古代东方文明(如中国、印度、日本、朝鲜等)3.4 古代美洲文明(如玛雅、阿兹特克、印加等)3.5 其他古代文明(如古波斯、古希伯来、古北欧等)四、教学方法4.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古代史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4.2 讨论与互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分析。

4.3 课堂演示:利用多媒体和实物讲解,展示古代文明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4.4 课程设计:布置学生独立研究课题,并进行报告和展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五、教学评估5.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讨论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5.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5.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考核。

5.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根据独立研究的课题撰写一篇论文,对其选题、资料收集和论据呈现进行评估。

六、参考教材6.1《世界历史概要》6.2《古代文明探秘》6.3《古国风云录》6.4其他相关教材和学术著作。

七、备注7.1 本课程为世界古代史的入门课程,以概览各个古代文明的发展为主,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7.2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课程调整,增加或减少相关内容。

沪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世界历史复习大纲整理第一至十三单元

沪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世界历史复习大纲整理第一至十三单元

沪,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世界历史,复习,世,世界历史第一单元史前人类社会与古代区域文明的形成一、基本学习要求(一)基础知识要求1.知道:(1)氏族公社是以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集团。

(2)现代人种主要分为黄种、白种和黑种三大类。

(3)西亚、中国和中美洲是人类最早的三个原始农业中心。

(4)洞穴壁画是原始艺术最杰出的成就之一。

(5)图画文字不是真正的文字,但它为人类传递信息创造了条件。

(6)尼罗河水定期泛滥,不仅使古埃及获得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而且也使埃及成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7)古埃及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法老”,金字塔是法老专制权力的象征。

(8)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9)古代西亚文明最初发轫于两河流域。

(10)希伯来人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犹太教。

犹太教的主要经典是《圣经》。

(11)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古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

(12)印度河流域古代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的棉花栽培者。

(13)“印章文字”是印度最早的文字。

(14)古印度种姓制度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

(15)爱琴文明是希腊最早的文明,其中心先后在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16)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17)罗马共和国统一意大利半岛后,发动布匿战争,征服了迦太基。

(18)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社会终结。

(19)基督教的经典分别为《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基督教后成为罗马国教。

(20)西非的诺克文化是非洲铁器时代的代表。

南部非洲的大津巴布韦遗址展示了古代非洲的文明成就。

2.了解:(1)石器工具的制造,标志着人类的诞生。

(2)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形式。

(3)《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4)大流士统治时,波斯帝国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5)古印度是指整个南亚次大陆。

(6)佛教发祥于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牟尼。

历史学世界古代史教学大纲

历史学世界古代史教学大纲

世界古代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历史学专业基础课【学分数】【适用专业】历史学【学时数】72 【编写日期】2012年12月21日一、教学目标世界古代史包括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两部分内容,讲述的是自人类形成以来至16世纪的世界历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阶段,着重阐述这三个阶段各自形成、发展和解体的过程。

《世界古代史》课程是大学历史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是大学生学习世界古代史基础知识并顺利进入世界近现代史学习阶段的起点。

通过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世界古典文明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认识并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波澜壮阔的场面,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世界史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世界古代史的基本史实,了解历史发展过程,明确其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点,探索其发展规律。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今后不仅能够胜任中学世界古代史的教学工作,成为中学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而且能够成为未来适应社会并从事各项工作的预备性人才。

3.情感目标:在贯彻史论结合、突出重点的基本教学方法的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及音像等教学辅助手段,增加学生的历史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与科研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导言 2学时主要内容:世界古代史的研究对象与特点,研究意义与方法,古代世界史的发展历程、史料与史学研究状况。

教学要求:了解世界古代史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及学习世界古代史的意义与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分期问题。

重点、难点:世界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史学界对分期问题的讨论。

(二)第一章原始社会 2学时主要内容:1.人类的形成2.人类社会的早期发展3.氏族公社的解体4.原始精神文化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形成,原始社会的发展、解体及阶级国家的产生,对人类发展有清楚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P58-62 [62] (14-16世纪,1300-1599,15-16世纪1400-1599) 文艺复兴(P58-60)(地中海,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教会,但丁(意)《神曲》,达芬奇(意)《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英)《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
新航路的开辟(P60-62)(意大利、哥伦布,西班牙、葡萄牙,古巴、海地、亚美利哥、印度、横渡大西洋、太平洋的环球航行、迪亚士、达伽马、好望角、麦哲伦)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67-70)[P70] 1640-1688
“君权神授”下的英国(P67)(新贵族,君权神授)
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P68)(新议会召开,镇压苏格兰发生的人民起义,查理一世,内战,克伦威尔,议会军队,国王军队,纳西比村)
《权利法案》的颁布(P68-70)(共和国,护国主,查理二世复辟,宫廷政变/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权利法案》,玛丽,威廉,君主立宪制:日本、西班牙、丹麦)
12.美国的诞生(P72-77)[77] 1775-1783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p72)(“五月花”号,印第安人,13个英国殖民地,詹姆士顿)
来克星顿枪声(P72-73)(波士顿倾茶事件,民兵,波士顿附近来克星顿)
《独立宣言》的发表(P74)(大陆会议,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
独立战争的胜利(P74-75)(萨拉托加战役,转折点,法国,约克镇)
美国1787年宪法(P75)(总统【行政权】,国会[立法权],最高法院[司法权],三权分利,共和制,华盛顿)
13.法国大革命(P78-83)[82]1789-1794(革命) 1799-1814 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P78-80)(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狱,《人权宣言》,废除君主制度,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路易十六,罗伯斯比尔)
拿破仑和他的帝国(P80-83)(地中海科西嘉岛,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典》,远征俄罗斯,滑铁卢,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之战)
14.蒸汽时代(P88-91)第一次工业革命【P91】1760-1840
珍妮机的故事P88(棉纺织业部门,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P89-90)(水力,英瓦特改进蒸汽机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火车的诞生(P90-91)(史蒂芬孙【英】发明火车,美国富尔顿发明轮船)
17.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106-109)[P109] 1848,1870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P107-108)(德意志人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党员宣言》
巴黎公社(P108-109)(法国,普鲁士,国民自卫军,五月流血周,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欧仁鲍狄埃(词),狄盖特(曲)—国际歌
18.美国南北战争(P111-116)[p115] 1861-1865
战争的爆发(P111-112)(奴隶制,林肯,南部联盟,林肯战争前后的态度)
北方的胜利(P115)(《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1.革命或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2.中国失败启示;
3.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方式及其代表国家
4.资本主义阶级革命;
5.资产阶级改革(P116)
19.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P117-121)【P121】俄国1861年,日本1868年
俄国废除农奴制P117-118(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自上而下,转折点,局限性)
日本明治维新P118-121(幕府将军,黑船事件,中下级武士,明治天皇,废藩置县,文明开化,封建残余,努力发展教育)
20.电气时代(P124-128)第二次工业革命【128】(一、二次工业革命对比)
1870-20世纪初
“电气时代”的到来(内燃机,电动机,石油,电力,美国,德国,法拉第,西门子)P124 “发明大王”爱迪生(耐用碳丝灯泡,爱迪生)P126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汽车,汽车之父,美国莱特兄弟,飞机)P126-127
21.第一次世界大战【135】1914-1918
帝国主义争霸世界P131-132(斐迪南大公遇刺,同盟国,协约国)
大战的爆发P133(萨拉热窝事件,塞尔维亚,巴尔干半岛)
空前的灾难P133-135(凡尔登绞肉机)
22.科学和思想的力量(P138-141)[P141] 17-18世纪,1600-1799
思想启蒙的火种P138-139(法国,伏尔泰,封建专制制度,卢梭,孟德斯鸠)
科学的革命P139-141(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牛顿三定律”,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
(达尔文《物种起源》“进化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
【P5,6】二月革命1917.3;十月革命1917.11
新时代的曙光(P2-4)(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布尔会维克党,斯莫尔尼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人民委员会,《土地法令》,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苏俄)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P5)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P14-P19)[P19]巴黎和会(1919.1-6月)九国华盛顿会议
(1921-192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P14-16)(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凡尔赛和约,五四运动,凡尔赛体系,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成立了国际联盟)
对亚太地区的“安排”(P17-18)(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经济大危机(P20-24) [P24] (1924-1929)
繁荣及其崩溃(P20-22)(虚假繁荣)
罗斯福新政(P22-23)(国家干预经济,对工业的调整,《国家工业复兴法》)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P25-P29)[P2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1920-1930)
纳粹政权的建立(P25-26)(经济危机,希特勒,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国会纵火案)
反犹狂潮(P26-27)(迫害犹太人,《我的奋斗》,“水晶之夜”)
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P27-28)(意大利,墨索里尼,日本,德意日轴心国集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P34-38)[38] (1939-1945)
慕尼黑阴谋(P34-35)(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德、意、英、法,苏台德,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绥靖政策,)
战争的爆发和扩大(P35-36)(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轰炸英国,莫斯科保卫战,规模进一步扩大,敦刻尔克撤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P39-43)[P43] (1942,1945,1942-1945)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P39-40)(《联合国家宣言》,雅尔塔会议,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成立联合国)
最后的胜利(P40-42)(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柏林战役,德国,投降书,原子弹,日本投降,中途岛海战)
美国经济的发展(P48-61)[P51]
战后的繁荣(P48)(最富强的国家,繁荣景象)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0-1960
危机和经济调整(P49)(衰退调整时期,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地位下降,通货膨胀,债务负担加重,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0-1980
新经济的出现(P49-51)(持续稳定增长,信息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全球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1990-至今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P52-57)[P56]
欧洲的联合(P52)(法国,联邦德国,欧洲共同体【20世纪六十年代】,欧洲联盟【1993年】,欧元,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日本的崛起(P54-55)(非军事化政策,美国扶持日本,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科技立国”【1980年代】)
冷战中的对峙(P84-89)[P89]
冷战政策(P84-86)(遏制共产主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对缔约国,两极格局影响)
美苏争霸(P86-89)【89】1950-1990年代(赫鲁晓夫,肯尼迪,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尼克松,出兵占领阿富汗,戈尔巴乔夫,阿富汗撤军,苏联解体)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90-94)[94]
一超多强(P90-91)(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经济实力,)
科索沃战争(P91-92)1999年3-6(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南斯拉夫联盟,中国驻南大使馆)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P95-99)[P98]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P95-96)(世界贸易组织[WTO],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P97-98)[P98] (亚洲金融危机,上海APEC会议,中国加入WTO)
第三次科技革命(P102-114)[P105] 信息时代1940,1950年代-至今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P102-104)(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美国,电子计算机,国际互联网,信息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P104-105)[P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