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原理与制程概论

合集下载

液晶显示器的原理和制造

液晶显示器的原理和制造

构成
液晶显示器由像素、液晶分子、电极、偏光 板和发光二极管等组成。
制造流程
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流程包括基板制造、电极 蒸镀、涂布对流机、涂层固化等环节。
了解更多
液晶分子排列
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对液晶显 示器的性能和显示效果具有重 要影响。
LCD制造工艺
了解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流程和 每个环节的重要性。
OLED显示器
5
确定透光率
6
使用偏光板和光学测量设备检测透
光率,调整液晶层的厚度。
7
TFT电路制造
8
通过打印或蒸镀方式制造Transisto 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TFT)电路。
9
放置电极和液晶层
10
玻璃基板制造
制备平整的玻璃基板,用于液晶显 示器的构成。
规定像素形状
使用光刻技术在玻璃基板上形成规 定形状的像素。
液晶显示器的原理和制造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技术。本节将介绍液晶显示 器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制造流程。
什么是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使用液晶分子控制光的电子显示设备。它由像素、液晶分子、电极、偏光板和发光二 极管等组成。
1 像素
2 液晶分子
3 电极
液晶显示器由成千上万 个像素组成,每个像素 能够独立地控制光的透 过程度。
液晶分子是液晶显示器 的核心,通过操纵液晶 分子的排列方式来控制 光的透过程度。
液晶分子通过受控的电 场作用移动,电极用于 施加电场。
4 偏光板
5 发光二极管
偏光板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只允许特定方 向见。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对光的透过程度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显示器原理与构造

液晶显示器原理与构造

液晶显示器原理与构造概论液晶显示器的构造液晶显示器的构造,以TFT-LCD来讲,关键零组件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驱动IC、液晶材料、配向膜、背光模块、ITO导电薄膜,还有其它Cell制程要用到的材料及化学用品等。

而在主要构造的用途方面,接下来以主动矩阵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器来说明,首先由背光源的光线照在偏光板上,光线在穿过偏光板后,会被偏极化(也就是偏极化后每一个光线的分子,在能量、相位、频率和方向上的特性都会相同。

),偏极化的光线会穿过液晶,因为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被电极产生的电压影响,因此液晶可以改变偏极化光线的偏光角度,不同的偏光角度造成出来的光线强度会不同,不同强度的光线再经由彩色滤光片的红、蓝、绿三个画素,就会显示出各种不同的亮度和不同颜色的画素,最后再经由各个画素就可以组成肉眼看得到的各种影像和图形。

主动矩阵型液晶显示器构造图TN型LCD显示模式液晶显示器的优点和缺点和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器具有许多优点,首先在重量和体积方面,液晶显示器不管是在重量、体积和厚度上,都比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来得短小轻薄,因此在携带性和使用便利性上,液晶显示器都较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器优良许多。

接下来是在耗电方面,由于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是利用电子束打在涂满磷化物(phosphor) 的弧形玻璃上,后端使用阴极线圈放出负电压,驱动电子枪将电子放射在弧形玻璃上发出光亮形成影像,所以比较起来液晶显示器较为省电。

至于在屏幕本体的比较,液晶显示器和阴极射线管显示器的优劣参半,液晶显示器在屏幕弧度和屏幕闪烁度方面都比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来得好,但是在广视角技术和尺寸大小方面,反而是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比液晶显示器好,因为在制作液晶显示器时,超过30吋以上会因为玻璃基板材质的问题,造成玻璃重量使面板变形,因此目前无法做超过30吋以上的屏幕。

除此之外,液晶显示器也有其它缺点,如价格比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高出许多,耐用度较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差,以及使用温度限于0至50度区间(超出此温度区间会使液晶结构受到破坏)等。

LCD(液晶显示器)工艺流程

LCD(液晶显示器)工艺流程
2、ITO玻璃:在平整的玻璃基板上镀了一层氧化锢锡层。
3、液晶:具有类似晶体的各向异性的液态物质。
4、取向层:液晶盒中玻璃片内侧的整个显示区覆盖着一层有机物聚酰亚胺取向薄层,这个取向层经用毛绒布定向摩擦,在薄层上会形成数纳米宽的细沟槽,从而会使长棒型的 液晶分子沿沟槽平行排列。而上下两片玻璃的取向层是相互垂直的。故在液晶层中间的液晶分子是逐渐扭曲的。
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的工作原理
如下图:
(::)无外加Hi压(U=0)
匸艺流程
一、LCD显示基本结构和原理:
TN
取向层
液爲—
过渡电极
—偏光片
一一口 玻璃基板
——电极
封接框
电极—
玻璃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片
1、偏光片:偏光片有一个固定的偏光轴。偏光片的作用是只允许振动方向与其偏光轴方向相同的光通过,而振动方向与偏光轴垂直的光将被其吸收。这样,当口然光通过液晶 盒的入射偏光片(称为起偏器)后,只剩下振动方向与起偏器偏光轴相同的光,即成为线性偏振光。

TFT—LCD制程简介

TFT—LCD制程简介


总结以上参考13
液晶面板之製作過程
• 完成了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後,就要進行 液晶面板的組合。液晶面板是由電晶體玻 璃基板與彩色濾光片組合而成,首先要將 玻璃洗乾淨,再進行下一個步驟。
電晶體玻璃與彩色濾光片配向。
• 在整個組合的過程中,首先要為佈滿電晶 體的玻璃和彩色濾光片塗上一層化學薄膜, 然後再進行配向的動作。

12
参考6页
薄膜电晶体玻璃基板怎么做?
• 要形成可用的薄膜電晶體,需要: • 重复清洗 镀膜 上光阻 曝光 • 去光阻 蚀刻 投影 一般來說,要製造TFT-LCD就要重覆五到七 次。
13
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怎麼做?(1)
• 一片表面平滑,沒有任何雜質的玻璃,是 製造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最主要的原料。 在製作之前,要用特殊的洗淨液,將玻璃 洗的乾乾淨淨,然後脫水、甩乾。
11
TFT-LCD的三段主要制程
• 一、 前段Array (阵列制程) -前段的 Array 制程是将薄电晶体制作于玻璃上。 • 中段Cell (组立制程) -中段的Cell 製程,是以前段Array的玻璃為基板, 與彩色濾光片的玻璃基板結合,並在兩片玻璃 基板間灌入液晶(LC) • 後段Module Assembly (模组制程) - 后段模组组装製程是將Cell製程後的玻璃與其 他如背光板、電路、外框等多種零組件組裝的 生產作業。
TFT-LCD制程简介
1
目 录

一、什么是TFT—LCD
• • • • •
二、结构介绍 三、 TFT-LCD点亮原理 四、供应商和基板尺寸 五、制造流程 六、应用范围一、TFT-LCD 是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
TFT是薄膜电晶体 LCD是液晶显示器

LCD(液晶显示器)工艺流程

LCD(液晶显示器)工艺流程

1、 偏光片:偏光片有一个固定的偏光轴。

偏光片的作用是只允许振动方向与其偏光轴方向相同的光通过,而振动方向与偏光轴垂直的光将被其吸收。

这样,当自 然光通过液晶盒的入射偏光片(称为起偏器)后,只剩下振动方向与起偏器偏光轴相同的光,即成为线性偏振光。

2、 ITO 玻璃:在平整的玻璃基板上镀了一层氧化铟锡层。

3、 液晶:具有类似晶体的各向异性的液态物质。

4、 取向层:液晶盒中玻璃片内侧的整个显示区覆盖着一层有机物聚酰亚胺取向薄层,这个取向层经用毛绒布定向摩擦,在薄层上会形成数纳米宽的细沟槽,从而 会使长棒型的液晶分子沿沟槽平行排列。

而上下两片玻璃的取向层是相互垂直的。

故在液晶层中间的液晶分子是逐渐扭曲的。

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的工作原理 如下图:上图表示了在正交偏光片之间设置 TN 排列液晶盒时的电光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光经过偏光片(检偏)后出射垂直振动方向的偏振光,经过 90度扭曲时,偏振方向亦顺着液晶旋转了 90度。

故无外加电压时光能透过,图 5-2-2(a ),而在施加一定电压时,由于液晶分子发生了偏转,分子长轴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 ,光的工艺流程 一、LCD 显示基本结构和原理: TN—取向层液晶层_过渡电极电极_--- 偏光片 ——口 °玻璃基板: ---- 电极封接框玻璃 偏光片偏光片 偏光片旋光性消失,光被遮断,图 5-2-2 (b )o 如果把电极制作成图形,即实现了显示。

但如果在平行偏光片之间设置 TN 排列液晶盒,则光的透过与遮断关系就恰好与上述情形相反。

这种 TN 效应已成为目前正在广泛普及的TN 型液晶显示元件的工作原理并获得实际应用,可以用于实现白色背景上黑色图案或者黑色背景上白色图案的显示。

二、工艺流程简介:液晶显示器主要由ITO 导电玻璃、液晶、偏光片、封接材料(边框胶) 、导电胶、取向层、衬垫料等组成。

液晶显示器制造工艺流程就是这些材料的加工和组合过程。

液晶显示器制造全部过程大体分为 40多道工序,其中实际 TN-LCD 制程有20多道工序。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程简介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程简介

液晶顯示器及其製程簡介液晶材料具有流動的特性,因此只需外加很微小的力量,液晶分子即運動而產生不同的排列狀況,如圖1以最常見普遍的向列型液晶為例,藉著電場作用造成液晶分子轉向,由於液晶的光軸與其分子軸相當一致,由此產生光學效果,而如果我們將液晶一開始就適當的安排其排列方向,那麼當加於液晶的電場移除消失時,液晶分子會因為其本身的彈性及黏性,而十分迅速的回復原來未加電場前的狀態。

(A)未加電場前(B)加電場後圖1 藉著電場作用造成液晶分子轉向,由此產生光學效果LCD顯示器技術集合材料、光學、機械及電學等科技,在製程檢測方面,亦可見到各式各樣的作法[1-5]。

目前液晶基本上皆是由人工合成,故在液晶分子的特性上可做較為理想的設計,而直接改善LCD顯示的品質。

由圖2中可清楚看出LCD的顯示原理以及其基本架構。

電極OFF狀態電極ON狀態圖2 LCD的顯示原理以及其基本架構近幾年由於電子產業與半導體科技的發展,液晶顯示器應用了液晶原理與半導體製程,在品質及價位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在色彩呈現方面直逼CRT映像管,因此在近年來出現供不應求的跡象,1995年時還有供過於求的現象,到了1996年由於筆記型電腦與個人數位助理(PDA)需求量大增,因此開始廣為流行,從1997年以後許多液晶顯示器製造商訂單應接不瑕的情況看來,液晶顯示器已成為近年的顯示器主流。

LCD製造流程是以TN及STN製程為基礎,其全線為自動化生產流程,此生產線有一中央控制室可監控生產流程[6],如圖3所示。

概述如下:圖3 LCD製造流程1.裝片、清洗、塗佈光阻劑、曝光製造液晶顯示器的主要原料為液晶、導電玻璃和偏光片。

導電玻璃是在高品質的平板玻璃表面真空蒸鍍上一層ITO膜而成,亦即玻璃基板上面有具導電性的金屬氧化物薄膜。

當整片含有ITO膜的玻璃基板進入生產線後,首先先清洗玻璃板,然後在將光阻劑塗佈在玻璃基板上,再利用客戶訂好的所需要的圖形,如下圖4的方式,將已塗佈光阻劑的玻璃基板加以曝光。

LCD基本原理和制造过程介绍

LCD基本原理和制造过程介绍

LCD基本原理和制造过程介绍LC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利用液晶分子的光学性质实现图像显示的平板显示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施加电场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定向,从而控制光的透射和反射,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下面将从液晶的基本理论、制造过程以及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液晶的基本原理:液晶分子是一种有机分子,具有两个特殊的性质:一是双折射性,即光线在液晶分子中的传播速度与传播方向有关,从而可以引起偏振光的转动;二是有序性,液晶分子可以具有一定的定向性。

在液晶显示器中,一般使用的是向列较为齐次的液晶,即其中一个方向上液晶分子的定向基本上相同。

液晶分子在没有外加电场时呈现等向性,即光无法穿过液晶分子。

而当施加外加电场时,液晶分子的定向会发生改变,光线可以通过液晶分子。

这是因为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的定向会改变,使得液晶分子均匀排列,形成了称为向列的结构。

在向列结构下,光线能够较为容易地穿过液晶分子。

二、液晶显示器的制造过程:液晶显示器的制造过程主要包括基质制备、电极制备、液晶填充和封装等工序。

1.基质制备:液晶显示器的基质是用于填充液晶分子的片状材料,一般是由非晶硅或玻璃等材料制成。

基质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光学透过性和机械稳定性。

2.电极制备:液晶显示器中的电极一般使用透明导电膜,常用的材料有锡镀导热玻璃和氧化铟锡等。

电极的制备一般采用光刻技术,通过特定的光罩制作。

3.液晶填充:液晶填充是制造液晶显示器的关键步骤之一、该步骤是将液晶分子注入到两张基质之间的空隙中,并通过特定的工艺控制液晶分子的定向。

填充液晶分子时需要注意排除气泡和保持填充均匀。

4.封装:液晶显示器的封装是将基质与电极通过一定的封装材料进行密封。

封装材料一般为有机胶或硅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稳定性。

三、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液晶分子的电光效应和光学旋转效应。

其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步:1.偏振光的产生: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发出的是自然光,经过偏振片的过滤后变成了线偏振光。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技术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技术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技术液晶显示器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常见的显示器类型之一。

它在计算机、手机、电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和驱动技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液晶显示器。

一、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液晶显示器利用液晶材料的光学特性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材料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它有着与普通液体不同的结构和行为。

液晶分子具有顺直排列的特点,在没有外界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呈现有序排列。

当外界电场加入后,液晶分子会发生取向变化,从而改变光的透过性能。

这种现象被称为液晶分子的电光效应。

液晶显示器通常由液晶面板和背光源组成。

其中,液晶面板是用来控制光通过的关键部件。

液晶面板由两块平行排列的玻璃基板构成,中间填充有液晶材料。

玻璃基板上覆盖有透明电极,用来施加电场。

当液晶显示器中的电路向液晶材料施加电场时,液晶分子会产生取向变化,光的透过性能也会相应变化。

通过控制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可以实现对液晶分子的控制,从而达到显示图像的目的。

二、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技术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技术是指通过电路系统来控制液晶显示器的工作状态和图像显示。

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以下是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

1. 像素驱动技术液晶显示器的最小显示单元是像素,每个像素包含若干液晶分子和透明电极。

像素驱动技术主要包括主动矩阵和被动矩阵两种类型。

主动矩阵驱动技术使用TFT(薄膜晶体管)来控制每个像素的电压,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和快速响应。

而被动矩阵驱动技术使用传统的电路布线方式来控制像素,成本较低,但响应速度较低。

2. 背光源驱动技术液晶显示器需要背光源来提供光源,使图像能够显示。

背光源驱动技术一般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LED(发光二极管)作为背光。

通过分区域控制背光亮度,可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色彩表现。

此外,还可以采用调光技术来控制背光的明暗程度,以适应不同亮度环境的显示需求。

3. 触摸屏技术液晶显示器常常与触摸屏技术结合使用,以实现触摸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優缺點:
優點 1.Monitor造型多元化 2.產品EMI問題單純化 3.Monitor厚度減少 4.晶片功能整合,降低成本 5.面板廠利潤空間增大 6.產品應用領域較廣
缺點 1.尚無標準化的產品 2.因應客戶需求衍生品種多,設計投資增加 3.庫存管理問題
三.製程簡介
組立
組檢
漏電/接地 測試
PI 噴嘴
PI 膜印刷
Anylox Roller
Doctor Plate 印刷凸板
印刷 Roller
Glass 基板
基座
基板行進方向
硬烤
Glass 基板 石英基板
IR 板
Glass 基板 石英基板
IR 板
Glass 基板 石英基板
IR 板
Glass 基板
90
定向(Rubbing)
Rubbing 角度 45度
Scalar
LCM Timing Controller
3.3V
Scalar
Function
5.0V
TMDS RX
ADC
EDID
EDID
MCU OSD
Power Input
DC +12V
DVI-D Connector
Digital Image Signals
Analog D-Sub
Analog Image Signals
• Sync polarity =
Sync polarity =
• CRT
電子槍
CRT掃描方式
• 掃描方式
Mask
磷光及玻璃
THE END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120 .10.21 Wednes day , October 21,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5:59:20 15:59:2 015:59 10/21/2 020 3:59:20 PM
曝光 顯影 蝕刻 光阻剝離 測試
Array 製程
利用電漿內高能量的電子,撞擊製程之 氣體分子,於加熱的基板表面起化學反 應並形成固態沈積 (PECVD)
以旋轉基板的方式,在基板上均勻塗 布光阻
基板分八次步進式曝光,利用紫外光 照射,將光罩圖案複製在光阻基板上
用顯影液將曝光過的光阻去除
乾蝕刻,利用氣化的腐蝕劑或離子撞 擊來進行蝕刻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液晶顯示器
TFT LCD 剖面圖
薄膜電晶體(TFT) 上偏光板 玻璃基板 黑色矩陣(BM) 彩色濾光片 保護層
框膠
彩色濾光片基板
共通電極
異方性導電膜(ACF)
PI配向膜
時序控制IC(G/A)
驅動IC 印刷電路板(PCB)
薄膜電晶體基板
擴散片 間隙子 導光板
Seal
TFT 基板
磨石
砥石
End Seal
液晶注入口
液晶注入口
偏光板貼付
TFT 基板 CF 基板
上偏光片
CF 基板 TFT 基板
上偏光片
下偏光片
模組製程
包裝
Smart Panel簡介
(智慧型面板)
一、概述:
Smart Panel的設計是將監視器的 控制機板,在LCD Module設計時, 即整合在面板內,面板廠出貨的產 品就已近乎是一個完整的半成品, 只要再加上塑膠外殼及電源線,即 可成為一部LCD監視器。
Cell 製程
運用滾輪及凸版將配向膜PI轉印至基板 設計之位置上,使液晶站立在固定位置
利用特定的配向布在PI膜刮出一道道淺 痕,以利液晶分子統一排列方向
粘接對位組立後之上下基板,及框出液晶 注入之範圍 導通TFT基板Gate側之Common電極與CF之 Common電極,使兩者等電位 注入液晶於面板內及將注入口以UV膠 塗封 液晶再配向,使液晶晶格排列均一化
Transfer 噴嘴
Transfer CF 基板
基板組立
UV 假固定膠
CF 基板
Spacer
Seal +
TFT 基板
++
+
基板位置對照所用的十字
黑色矩陣(BM) CF Black Martix Array ITO Pixel ITO : Indium Tin Oxide (氧化銦錫導電膜)
1mm 150um
往上加壓
液晶注入
框膠 銀膠點
液晶 液晶槽
Cell 基板
液晶
液晶槽
加壓封止
加壓
反轉 90°後 再塗上封止劑
封止劑 框膠
活化(Anneal)
偏貼工程
外形整形 表面研磨 Cell洗淨 偏光板貼付 加壓脫泡
TAB: Tape Automate Bonding(捲帶自動接 合技術)
CF 基板
磨邊倒角
TAB 端子
Rear-樹立,建立.porch-門廊.border-邊緣
Timing參數定義
• 48.363 KHz/60.004Hz, 1024 X 768, pixel=65.000 MHz

Horizontal
Vertical
• Frame border = 0
Frame border =
0
• Total size = 20.677 s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 5:59:20 15:59:2 015:59 10/21/2 020 3:59:20 PM
用剝膜液將完成蝕刻基板上之光阻 去除
玻璃投入
玻璃清洗
噴灑管嘴Biblioteka 薄膜沈積薄膜電晶體
塗布光阻
光罩
曝光
Spray Nozzle
顯影
蝕刻
光阻剝離
噴灑管嘴
Array基板 彩色濾光片
投入
投入
清洗
配向膜(PI)印刷 定向(Rubbing)
清洗
間隙子散布 塗布框膠
塗布銀膠點
基板組立 液晶注入 注入口封止 活化(Anneal) Cell終檢
• 16.7msec/frame/806line/frame=20.7μsec/line(水平)
• 20.7usec/line/1344pixel/line=15.4nsec/pixel • f=1/t=65MHz=1/15.4nsec • 20.7μsec/掃描線X 806line/frame=16.7msec/畫面 • 即用時16.7msec掃描完成,出一個畫面
M340/黃世忠 90.6.11
液晶顯示器主要優缺點
• 優點
– 省電。 – 體積薄,重量輕。 – 無輻射。
• 缺點
– 視角限制。 – 外加背光源或投射光源。 – 溫度操作範圍限制。
名詞解釋
TFT:Thin Film Transistor 薄膜電晶體
D(汲極)
S(源極)
D
S
G(閘極)
G
1. TFT為一三端子元件。 2.在LCD的應用上可將其視為一開關
清洗
間隙子散布 塗布框膠
塗布銀膠點
基板組立 液晶注入 注入口封止 活化(Anneal) Cell終檢
Module 製程
Cell投入 OLB 半田 組立
老化試驗 終檢
出貨檢查
COG: Chip On Glass OLB : Outer Lead Bonding(外引腳接合)
循環
玻璃基板投入 清洗
薄膜沈積 塗布光阻
Total size
=
16.666 ms
• Display size = 15.754 s
Display size =
15.880 ms
• Rear porch = 2.462 s
Rear porch =
0.600 ms
• Sync width = 2.092 s Sync width =
0.124 ms
三菱鏡片 反射片
液晶(LC) 儲存電容(Cs) 畫素電極 下偏光板 燈管
液晶物質特性
液晶為液體與結晶之合成語,其分子與原子像液體一樣 是零散分佈,卻又像結晶一樣,往某一定方向對齊
加熱 冷卻
加熱 冷卻
固體結晶
液晶
液體
液晶旋光特性
B/L背光源
B/L背光源
下偏光板
開關OFF
開關ON
的方向扭轉排列 液晶分子會做90度
550╳650 mm 6
4
4
4 22
(母基板大小)
尺寸計算:
對角線
基板-SUBSTRATE
PCB
,PCB
ARRAY-陳列
Array 製程
循環
玻璃基板投入 清洗
薄膜沈積 塗布光阻
曝光 顯影 蝕刻 光阻剝離 測試
Cell 製程
Array基板 彩色濾光片
投入
投入
清洗
配向膜(PI)印刷 定向(Rubbing-擦涂,擦上)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2115 :59:201 5:59Oc t-2021-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5:59:2015 :59:201 5:59W ednesd ay , October 21,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 2120.1 0.2115:59:2015 :59:20 October 21, 2020
+
++
+
Assembly 時所用的十字
+
++
+
3
21.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