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墨的详析书法入门

书法之墨的详析书法入门
书法之墨的详析书法入门

书法之墨的详析书法入门

墨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

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

地表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

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

人工制墨究竟始于何时,史料并没有准确的记载。相传第一个造

墨的人,是周宣王时的邢夷。明罗欣《物源》上记载:"邢夷作墨,史

籀始墨书于帛"。经过这段漫长的历程,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

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

质坚实。据东汉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愉

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陕西省千阳县,靠近终南山,其山松甚多,用来烧制成墨的烟料,极为有名。从制成烟料到最后完

成出品,其中还要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多道工序,并有一个模压

成形的过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项重要的工序,也是一个艺术性的创

造过程。

见于史书记载的第一个制墨人是三国时的韦诞(字仲将),有"仲将

之墨,一点如漆"的美誉,他不但是制墨专家,还是书法家。

制墨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持续得到改进,唐代还设有制墨官。

最为的制墨人要数易水奚鼐、奚鼎兄弟。他们总结前人经验,改进前

人方法,以鹿角胶蒸而和之,制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奚

氏从南唐定居安徽,南唐后主李煜因喜其墨而赐国姓李。他们所制的

墨称为"李墨",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李墨就是后来的"李廷

珪墨"。

明代制墨业大多集中于皖南地区,形成歙县和休宁县两派。歙县派程君房创造"漆烟"制漆法,方于鲁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九玄三极墨"。休宁县的汪中山则是"集锦墨"的创始人,使墨除了实用外,又成为了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到了清代,墨更加注重审美性,大多图案设计、铭文款识都精美细致,具有艺术欣赏性和收藏价值。

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长方、圆、椭圆、不规则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块组成,圆形或偶像形墨模则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内置墨剂,合紧锤砸成品。款识大多刻于侧面,以便于重复使用墨模时,容易更换。墨的外表形式多样,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