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新举措
优质护理服务举措 (1)

优质护理服务举措
1、病房提供中央空调,24小时开水、热水供应,中央呼叫系统,一床一隔帘,便民服务箱,意见簿,各区域标识规范、醒目,为病员提供清洁、安全、舒适、方便、温馨的就医环境。
2、通过多种形式:如巷道张贴展板,发放宣传知识册页,为病员提供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
3、协助病员落实基础护理项目,增加病员舒适感,提高满意度。
4、通过调整班次,减少交接班次数,实行APN排班模式,扁平化管理,实行病员分床到人,使管床人员相对固定;优化护理书写,修订护理记录单,实行表格式书写,缩短了书写时间;全面开展出院访视工作,更好地为病员提供全程、连续性护理服务。
5、推广礼貌用语,微笑服务,杜绝生、冷、硬、推现象,实行首问负责制,注重细节关怀,如:帮助病员调节室温,适时关闭遮光帘等,从细微处关怀病员,提高病员满意度。
开展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措施

开展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措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为了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建立完善的岗前培训体系,确保新员工掌握必要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
2.加强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定期评估和调整。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效果。
3.加强护理团队的协作:护理工作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各个环节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
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及时分享患者的信息和护理计划,确保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4.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建立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估和审核。
可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记录的审核等方式来评估护理质量,并据此进行改进和提升。
5.引入先进的护理设备和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很多先进的护理设备和技术可以应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中,如电子病历系统、智能化监护设备等。
这些先进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6.改善护理环境: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护理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光线、温度等方面。
建立优质的护理环境,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效果。
7.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与合作:患者家属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对患者的情况了解更全面,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护理人员应该与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共同照顾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8.加强护理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监管机制,对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和评估。
对于存在护理不规范、疏忽等行为的,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同时,鼓励护理机构进行良好的护理实践,提供激励和奖励。
总之,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护理机构、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专业水平、个性化护理、团队协作、设备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措施,可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推出优质护理服务新举措

推出优质护理服务新举措提升护士总体素质水平市中心医院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始,心内科立即组织护士研讨制定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工作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工作模式、目标、标准,重新制定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强化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并进,并确定试点病房。
每月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工作中,采取了6项措施。
一是改变护理模式,实行责任护士包病人小组护理模式。
二是简化护理文件,制定各种护理表格记录单,书写时间由原来每个班次2—3小时,减少到不超过0.5小时。
三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四是病历汇报规范化,制定了病历汇报程序及模版,每日晨考核夜班护士病历汇报情况。
五是绩效分配、弹性排班、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
六是强化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推出新举措。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护士责任意识得到增强,护士工作的地点从护理站转移到病房,拉近了护患距离。
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抓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机遇,以“三好一满意”活动为平台,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实施。
广大护理工作者是这场改革的主力军,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兵团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求真务实,敢于实践,全力以赴地投身到活动中去,实现兵团护理工作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整体优良的发展态势,真正建立起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卫生大环境,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最终目标,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在推进医院内涵建设,创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2.临床科室1.2.1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基础护理是做好专科护理,提高专业水平的基石[2],护士为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进行生活照顾,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对病人病情开展有效护理工作,牢记安全和生活护理同等的重要,把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也渗透在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中,不断改进落后的服务流程,提倡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具体举措 -回复

优质护理服务具体举措-回复如何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要满足患者的基本护理需求,如提供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提供饮食营养、保持个人卫生等,还要考虑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提供关怀和支持。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举措,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1. 建立友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建立友好的互动关系,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注点,并回答他们的问题和疑虑。
这样可以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并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
护理人员还可以定期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2.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每个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都不同,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这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活习惯安排饮食、药物和活动,以及提供特殊的护理措施。
3.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护理人员应该关注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他们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倾听患者的问题和疑虑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还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
4. 注重团队合作护理人员通常是医疗团队的重要一员,他们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
通过团队合作,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定期的团队会议和沟通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理解。
5. 持续教育和专业发展为了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更新知识和技能。
他们可以参加专业会议、研讨会、参观其他医疗机构等,了解最新的护理理念和实践。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积极参与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6. 提供安全和舒适的护理环境护理人员应确保病房环境的安全和舒适。
他们可以定期清洁病房,确保床单、毛巾等用品的清洁和更换。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确保病人的隐私和尊严受到尊重,避免干扰和滥用。
7. 提供持续的关怀和支持护理人员的关怀和支持不仅仅限于医院或临床环境,他们还应提供患者出院后的持续关怀和支持。
骨科病房优质护理亮点新举措

骨科病房优质护理亮点新举措
以下是一些骨科病房优质护理的亮点新举措:
1. 个性化护理计划: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康复目标、疼痛管理、饮食建议等,以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2. 多学科团队合作:引入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团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
3. 预防性护理: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如深静脉血栓预防、压疮预防、跌倒预防等,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 疼痛管理:采用多种疼痛管理方法,如药物治疗、冷敷、热敷、按摩等,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疼痛。
5. 康复训练: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6. 患者教育: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患者及家属传授疾病预防、康复护理等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7. 温馨环境: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提供人性化的设施,如舒适的病床、无障碍设施等。
8.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9. 质量持续改进:建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质量评估等方式,不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10. 创新护理技术: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护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方案(3篇)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以“二甲”为标准,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在总结上一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____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____为指导,遵循我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按照卫生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及国家中管局下发的《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患者及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根据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发展规划,在____年将____个科室定为优质护理病房,分别为骨伤科、内科、外科和妇产科,4各科室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护理模式,从住院病人向所有病人拓展,全院、全过程、全方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按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的要求,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强化职业护理工作,突出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进一步夯实基础护理,做实专科护理,切实改善病人的体验,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科学、优质、满意的整体护理服务,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工作领导小组(一)医院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组长:____副组长:____成员:____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护理部,由杜高平负责日常工作(二)各科室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各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按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制定各科室措施,抓好自查、落实、改进、总结工作,完成医院各阶段工作安排及工作要求,及时上报有关资料。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举措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举措一、提高护理技能为提升护理服务水平,首先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我们将定期进行护理技能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最新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此外,我们将开展护理技能比赛,激励护理人员提高自身技能。
二、增强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是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
我们将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
同时,我们也将关注患者反馈,不断优化沟通方式,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优化服务流程为提高服务效率,我们将对现有的服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
通过简化流程、明确各环节责任等方式,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服务效率。
同时,我们也将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处理。
四、提升护理质量质量是护理服务的生命线。
我们将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质量考核机制。
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服务质量问题,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
五、加强团队协作团队协作是提升护理服务的关键因素。
我们将强化团队意识,加强团队间的协作与配合。
通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等方式,提高团队凝聚力,增强团队执行力。
六、强化安全管理安全是护理服务的底线。
我们将加强护理安全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同时,我们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确保患者安全。
七、创新服务模式为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我们将积极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
例如,开展个性化护理服务、引入智能化护理设备等。
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八、建立反馈机制为了持续改进护理服务,我们将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人员自评和同事互评等方式,收集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反馈意见。
针对反馈意见进行整改和优化,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同时,我们将定期公布反馈结果,以促进护理服务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的新举措

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的新举措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门诊护理服务也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
为了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我们提出了一些新的举措。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门诊护士的培训。
护士是门诊护理服务的主体,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就医体验。
通过定期的培训,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其次,我们计划引入更多的智能化护理设备。
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例如,智能化的分诊系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分诊,使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
此外,我们还会加强与其他医疗部门的合作。
门诊护理服务不是孤立的,需要与医疗的其他部门密切配合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例如,我们可以与药房合作,确保药品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与影像部门合作,加快检查报告的出具速度。
最后,我们将推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门诊护理服务中,我们要始终把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关注患者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如提供舒适的候诊环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等,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总之,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的新举措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
强护士培训、引入智能化设备、加强与其他医疗部门的合作以及推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等。
这些举措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门诊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按级别上岗,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护士的自我成就感增强,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提高。
年轻的责任护士知识更新、思维开阔、精力充沛、干劲十足,为临床护理管理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高年资的临床护理组长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处事沉着果断,能够提升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下的专科护理质量,是护士长的得力助手,为科室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保驾护航。
(二)实行责任护士包干制,人人都是责任护士
每位护士分管2-3张床位,管床的责任护士要负责患者的全部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治疗、病情观察及记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活照顾等。
通过各项护理的全面落实,护士与患者有了更近距离接触,了解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疑难问题,保证护理安全,达到患者满意。
并实施护长及组长查房制以提升专科护理质量。
(三)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CCU实施无陪护理,确保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齐头并进。
实施APN 排班,明确岗位职责。
组长和责任护士根据病情制定基础护理项目,指导助理护士完成生活护理。
为患者提供全程、整体、人性化的一系列服务,在保证治疗的基础上从入院至出院直到院外的康复功能指导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
(四)优化护理工作,提高工作绩效
设计CCU专科护理记录单,简化护理文书,减少护士记录时间,推行CCU床边工作制,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五)改进护理用具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针对心内科患者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的特点,特别配置节力先进的护理用具,如可升降平车和过床板,配备转运患者药箱,方便护理人员接送手术和危重患者外出。
还建立中心静脉置管包,以方便临床一线护士抢救使用。
(六)改善病区环境、合理调整物品的摆放
配置床上洗头用具、床头餐桌、微波炉、电吹风、大小便器晾晒架等用具,满足患者需求、使患者住院期间更加舒适安全。
管床护士随时将我们的服务宗旨及管理理念耐心地介绍给患者及家属,广泛征求患者及家属的建议,及时采纳并认真落实,建立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七)提升专业内涵,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1、设计使用安全警示标识。
建立不同种类的标识体系,分别在治
疗室及床头标注,如使用管道护理标识,高危药品储存标识,特殊用药建立药物不良反应上报制度,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患者安全。
2、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建立手术患者腕带识别制度,严格做好交接工作。
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努力实现“安全百分百”。
3、重视护士在职培训。
与急诊科联合开展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的培训,护士更加熟悉地配合高级生命支持的进行,使操作标准化、抢救流程化、合理化。
4、强化急性心梗绿色通道的建设,从急诊科至DSA再到病房,实施急诊手术一条龙全程护理。
5、建立起搏器专业护理小组,及时掌握起搏器护理最新动态,深入研究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建立起搏器故障处理指引。
6、积极贯彻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主办、卫生部医政司支持的“心行动”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直观、生动、互动性强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为PCI(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手术有效率,提高患者到医院的复诊率和服药的依从性,降低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7、结合心内科专科特点,制定图文并茂的健康手册,深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安全性,让患者身心受益。
(八)创建优秀护理团队,树立优秀护士形象
心内科护理团队连续三年获得院级年度护理质量一等奖。
张晓艳、黄伟英及史晓颐均获得院级优秀护士。
王馨翊获得市级优秀团干、院级演讲第一及技术操作比赛第二名。
(九)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成效喜人
1、专科护理业务水平提高:护理人员多次为室颤患者除颤成功;专科护士在全院授课,反响良好;高年资护士独立完成护理会诊,得到兄弟科室充分肯定。
2、护士主动学习及主动服务意识增强:加快年轻护士的成长速度;而且能让高年资护士感受到护理工作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3、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我科2010年完成急诊手术97例,抢救652例,抢救成功率98.47%,全年护理零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