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
乡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实施行事历

6.加强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培训,增强对本课 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的,掌握相关研 究方法。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在红寺堡镇个学校教 学中具体实施。
3.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查找归纳红寺堡镇各学校 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能力中遇到的问题。
周倩 韩琴 马军
17.阶段性总结
蔺小龙
1.召开课题交流大会。 第
三 阶
2.进行后基现调研,分析对比调研数据
段 课 2020年5月- 3.召开课题组教师会议,总结课题实施工作。
题 2020年7月
结
4.对前期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最后的总结。
题
阶
段
5.总结课题研究工作,完成结题报告。分类整理课题研
究资料。
郭玉芳 张强 郭玉芳 马瑞
乡村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实施行 事历
时间
工作内容
1.成立课题组。 全校教师自愿报名,通过座谈的形式筛选人员,最终郭 玉芳、蔺小龙、贾金梅、马瑞、周倩、王丽艳、韩琴、 张强、马军老师成为了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
第 一 阶
2.召开课题讨论交流会。 全体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难点及 学校实际情况确定了本次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课题。
段
化教学资源背景下”同课异构活动
12.红寺堡镇中心学校与郭家桥中心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 协同发展结对帮扶教研活动
韩琴 马瑞 贾金梅
13.阶段性总结
王丽艳
14.红寺堡镇中心学校开展2019年秋季“在线互动课堂” 应用培训
15.红寺堡镇中心学校“创新素养背景下”应用教学助手 赛课活动
16.红寺堡镇中心学校开展“教学助手和人人通空间”应 用评比活动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个人研修计划7篇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个人研修计划7篇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个人研修计划7篇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个人研修计划1一、指导思想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二、研修目标1.通过培训,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学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能力和操作能力.3.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数学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能力.三、研修方式和内容1、积极学习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认真完成培训期间各项任务及作业.认真聆听专家讲,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2、聆听请教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寻求专家帮助解决.3、反思提升每天结合自己在培训学习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研修日志.4、学以致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个人研修计划2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分析:作为一名小学人民教师,我很幸运,能参加此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学习。
虽然平时我也用电脑,我的年龄也不算大,可是自己在信息技术应用这方面真的还是很欠缺的。
所以我格外珍惜此次网络学习的机会。
我经常应用到多媒体教学。
课堂上应用较多的是投影仪,对于课件还仅限于应用。
课件的制作还不熟练,课件大多数是上搜索再加以调整。
现在用的是白板,还不熟悉白板的操做应用。
我们学校现阶段还仅限于班班有多媒体,白板,还达不到网络环境下教学,对多媒体的应用,也仅限于放映课件这个阶段。
个人研修计划:通过网络学习,在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下,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我迫切的`想在以下几方面提高:1.电子白板的使用能力。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管理篇•师资建设众所周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前提是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尤其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
中小学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并予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的课堂。
一、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想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换言之,如果缺乏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信息化教学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加强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根本和前提。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软件环境建设和硬件环境建设。
学校要想顺利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软件环境的建设。
一般来说,软件环境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第一,学校要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给同学与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搭建平台,让教师将各自的教学资源在交流过程中展现出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1]。
第二,鼓励教师团队走研、学、教相结合的道路,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软件,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需求建立教学资源库。
第三,学校要积极筹备资金,依据教学需求选购教学软件,给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提供技术力量。
硬件环境的建设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是学校发展信息技术的根本和基础。
中小学的基础设施环境在近些年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对于教师的教学需要基本上能够满足,但是仍需进一步加强[2]。
二、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制度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每个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素养,也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建立完善的激励保障制度,以此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逐渐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首先,学校可以挑选一些信息素养较高的骨干教师开展学术研讨会和专题讲座,将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对比,让教师能够清晰、直观地看到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一)顺应智能化大环境,建立教育信息化研究平台,优化教学效果数据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占有核心基础地位。
[3]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各类数据的综合分析,笔者得出:哪些教师应该获得帮助、哪种资源最符合学生的认知等。
[4]对教师来说,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帮教师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做出改变。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大都需要教师的监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是大势所趋。
小学教师应该顺应智能化的时代,利用教育信息化平台对传统课堂中的问题深入分析、加以改进,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二)借助互联网,共享丰富教育资源,激发信息技术革命小学生书本上呈现的都是必要的基础内容,更新速度较慢,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又不足,教师可以将与课程有关的各类学习资源通过网络直接传输给学生,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通过学习终端自主完成网络资源的学习。
[5]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以,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发布,越能激发信息技术教学的变革。
(三)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2.0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因此,在教育信息化1.0的基础之上,务必重视教师素养的养成,尤其是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小学生对音频、视频等混合媒体更加敏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多种媒体结合的教学资源授课。
小学教师应该树立信息化意识,探究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结合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参照《能力标准》的要求,笔者发现当前某某市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如下。
(一)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但是技术资源应用意识较薄弱问卷结果如图3显示,有大部分小学教师仍然使用幻灯片、投影等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使用电子书包、触控一体机等其他教学媒体的教师少之又少,这是一种传统的工具性思维,教师缺乏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课堂效果的意识。
小学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本文以小学阶段为例,探讨了信息化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了其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为我国小学信息化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小学;实践研究;优势;挑战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探讨信息化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信息化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实践应用1. 教学资源的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多样,包括电子书籍、网络课件、教学视频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合理选择和应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 教学手段的创新信息化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网络平台、移动学习设备等。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学方法的改革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学习: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信息化教学在小学阶段的优势1. 提高教学质量信息化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化教学手段多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信息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024年小学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的总结(三篇)

2024年小学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的总结2024年小学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总结一、培训背景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我校于2024年举办了小学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
二、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是提高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育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三、培训内容1.信息化教育概述通过介绍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让教师了解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其信息化教育意识。
2.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通过教授教师使用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如电子邮件、办公软件、教学管理系统等,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3.教学设计与开发通过教授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与应用,开发出适合小学教学的信息化课程。
4.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通过教授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5.网络教学与资源共享通过教授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和资源共享,提高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四、培训方法1.理论授课培训班采用理论授课的方式,由专业教师对各个培训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提供相关案例进行分析。
2.实践操作培训班安排了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可以亲自动手操作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实际感受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效果。
3.小组讨论培训班设有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以自由交流和讨论自己在信息化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共同提高信息化教育能力。
五、培训成果经过本次培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育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教师能够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同时,教师也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和资源共享平台,拓宽了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和应对分析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和应对分析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学生也因此提升了学习效率和素质。
在这个背景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逐渐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目前,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瓶颈:一、信息化意识薄弱。
中小学教师普遍缺少信息化意识,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不深刻,缺乏关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虽然近年来,国家对信息化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各种新型智能设备、平台、软件也层出不穷,但教师的信息化教育认知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二、应用技巧不熟练。
中小学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教育教学理论,还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和应用技巧。
但是,由于市场上产品和应用程序不断更新,教师们面临仍面临应用技巧的学习成本,这是一个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三、内容质量与学科内容脱节。
信息化教育的本质不仅是技术手段的搭建,更重要的是以技术手段为支持,教育内容的创新。
但是,有些中小学教师只是重视学科本身,忽略了科技创新对学科本身的影响。
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更加趋于应用技巧而非教育性的内容。
比如,在《语文教育》方面,中小学教师被利用应用技巧和软件的思路代替了教育教学的内容创新,这种情况在其他学科教育中也比较普遍。
针对以上瓶颈,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重视信息化教育的引入,在信息化教育方面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素质水平,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
下面,我提出以下对策:一、加强自我学习。
中小学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性质、功能、特点和优势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个人造诣和综合素质,实现自我形成和优化。
二、进行信息化教育课程的训练。
中小学教师需要通过信息化教育课程的系统学习,了解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教育意义和实现方式等,理解信息化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掌握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三、提高教育教学创新意识。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现状与分析

、
引 言
以教 育 信 息 化 带 动 教 育 的深 刻 变 革 , 是 当 前 国 际教 育发 展 的 重 要 方 向 。近 年 来 , 随着 我 国 对 教 育 信 息 化 环
境及教学 资源建设力度 的加强 , 如何 提升教师 的信息化
教 学 能 力 迅 速 引 起 一 些 研 究 者 的 关 注 ,成 为 教 育 领 域
文所 关 注 的 。 二、 文献 情 况
月 ,全 国 中小 学 信 息 技 术 教 育 工 作 会 议 召 开 ; 2 0 0 5 年4
月 ,全 国 中小 学 教 师 教 育 技 术 能 力 建 设 计 划 以及 2 0 1 0
年 7月 《 国 家 中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 2 0 1 0 —
2 0 2 0年 ) 》 的颁布与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任务 的提 出 , 这
说 明 国 家 的 重 要 举 措 和 相 关 文 件 出 台对 该 领 域 的研 究 影 响 较 大 。从 2 0 1 3 年开始 , 文 章 数 量 有 下 降趋 势 。
三、 研 究 的主 要 内容 及 其进 展
关键 词 : 中 小 学教 师 : 信 息 化 教 学能 力 ; 研 究现 状
中 图分 类 号 : G 4 5 1
一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号 : 1 6 7 3 — 8 4 5 4 ( 2 0 1 5 ) 1 0 — 0 0 7 2 — 0 3 文献 时 间分 布情 况见 图 1 。 从图 1 可看 出 , 中 小 学 教 师 信 息 化 教 学 能 力 的 研 究 存在四个变化显著的时间点。 2 0 0 1 年从 无 到 有 , 2 0 0 6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目录引言 0一、信息化教学概述 0(一)信息化教学含义 0(二)信息化教学能力 0二、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优势 (1)(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1)(三)提升教学效果,转变教师角色 (1)(四)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2)(五)小学课堂需要信息化教学的加入 (2)三、小学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的问题分析 (2)(一)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意识淡薄 (2)(二)“灌输式”的教学 (3)(三)装饰性内容过多以至于忽视了教学内容 (3)(四)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及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对落后 (4)四、提升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对策 (4)(一)加强教师观念的转变 (4)(二)合理分配教师和多媒体的作用 (4)(三)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培训 (5)(四)拓展信息化的教学方法 (5)结语 (7)参考文献 (8)致谢 (9)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方式的改革,小学教育领域也逐渐的出现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身影,在小学课堂上,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较为适宜的教学手段,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声图并茂,视听结合,动作相宜,通俗易懂,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更有助于对学生进行逻辑与思维的整合教育。
现代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它以其形象、生动、刺激强的传输信息方式,使小学教学手段进入一个现代化的全新时期。
小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环节。
本文就以小学教师信息化能力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信息化教学进行概述,接着论述信息化教学对于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再分析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问题对策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eform of the educ ation system,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appeared in the multimedi 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gure, in the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more and mo re teachers choose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so that students can be more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of what they want to learn and entertaining way to pro 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Multimedia teaching is a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 set figurewords sound like an acoustic, Mao, audio-visual integration, movement affordable, easy to understand, loved by the students, but also cont ribute to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on students' thinking and logic. Modern e 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s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 logy, especially multimedia technology, with its vivid, strong stimulation mode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methods into a new er a of modernization.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lifelong e ducation, the foundation of basic education, and the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 t educational link in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 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ly gives an ov erview of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then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form ation teaching for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nd analys 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on these issues.Key words:Primary school teacher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II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引言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逐渐融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教育领域。
教育信息化必然要求教学信息化、教师信息化,因此数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信息化教学是指教育者和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利用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
一、信息化教学概述(一)信息化教学含义南国农先生在他的《信息化教育概论》中指出:“信息化教学,就是指教育者和学习者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进行的双边活动”。
信息化教学同一般的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它是师生双边共同开展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
但信息化教学与一般的教学又有一定的区别。
首先,他认为信息化教学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强调了从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角度来认识、研究教学活动;其次,他认为有了现代教育媒体、信息技术的介入,教学过程将发生变化。
同时,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还有不可或缺的四个要素:教育者、学习者、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
即信息化教学过程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双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凭借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它冲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动态的、系统化的、不断持续深入的。
目前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尚无统一的界定。
李天龙从狭义的角度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与具体的教学活动相关的一切能力。
他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在信息化环境下顺利完成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所需的个体心理特征,是通过不断开展的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能力。
王卫军老师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他分别从技术、能力、信息角度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分别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总结出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含义,即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利用信息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强调所利用的信息资源是介入到教学中的所有技术作用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虽然研究者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表述各有不同,但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其方式、目的等是类似的,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以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综合能力。
二、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优势(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尤其是对刚进入学校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兴趣是小学生对一个新的东西继续认知下去的直接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外界新鲜的特别的事物对其刺激产生的。
而信息化教学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在信息化教学应用的环境下,小学生能够在一种充满情感的氛围下学习,让孩子们不仅仅是用耳朵听讲,还要眼睛等感官的参与,这样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比教师通过话语描述的东西更具有吸引力,更好的活跃幼儿的思维,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就是指思维的方式打破常规,对思维的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考查,多向思考,不局限于常规认识问题的路径,从不同的角度去提出新的问题。
培养幼儿的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探究意识,培养多条探索的路径去探求新知,或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采取多种形式去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定势思维,不轻易放过可能解决问题的不同办法,尝试不同的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课堂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形式比较新颖,方便快捷,并且对于小学生而言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课堂上多媒体应用所体现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提高了原有的教学效率,使教学任务事半功倍,让小学生在真正参与到学习的环节中来,最大限度的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提升教学效果,转变教师角色人机交互是多媒体的显著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传导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能唤起小学生大脑皮层多个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
而且多媒体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和学习资源所具有的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增加幼儿对教学信息的注意和理解,延长知识信息在神经中枢中的保留时间。
这就使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另外,多媒体的应用,使老师由原来单一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变为根据多媒体显示的内容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与创新,教师的角色就由原来的演讲者变为引导者,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小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到学习新的知识中去。
(四)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为小学生的语言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的空间。
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的多姿多彩,让抽象的晦涩的活动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播放使小学生融入到角色中来,从而使这些活动变得更加形象更加生动,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