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装艺术

合集下载

主持人的着装搭配有什么讲究

主持人的着装搭配有什么讲究

主持人的着装搭配有什么讲究在各种节目和活动中,主持人的形象至关重要,而着装搭配则是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

得体、合适的着装不仅能够展现主持人的专业形象,还能与节目氛围相契合,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和对节目的认同感。

那么,主持人的着装搭配究竟有哪些讲究呢?首先,要考虑节目类型和主题。

不同类型的节目有着不同的风格和氛围,主持人的着装应与之相适应。

比如,新闻类节目通常要求主持人着装正式、稳重,男士可能会选择深色的西装套装,搭配素色的领带,展现出严谨和专业的形象;女士则可以穿着简约的套装或连衣裙,颜色以低调的中性色为主。

而在娱乐节目中,主持人的着装可以更加时尚、活泼,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男士可以穿着有个性的休闲西装,搭配亮色的配饰;女士则可以选择流行的时尚单品,展现出青春活力的一面。

其次,色彩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色彩能够传递情感和氛围,因此主持人在选择服装颜色时要谨慎。

一般来说,深色系如黑色、深蓝色等给人以稳重、专业的感觉,适合正式场合;而浅色系如白色、米色等则显得清新、柔和,适用于较为轻松的节目。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于鲜艳或刺眼的颜色,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如果节目有特定的主题色彩,主持人的着装也可以与之呼应,增强整体的协调性。

服装的款式和剪裁同样不能忽视。

合身的服装能够展现主持人的身材优势,同时也更显精神。

对于男士来说,西装的肩部和腰部线条要贴合身体,裤子的长度和肥瘦也要恰到好处。

女士的服装则要注意领口、袖口和裙摆的设计,既要美观又要方便活动。

此外,还要考虑服装的材质。

优质的面料能够提升服装的质感,如丝绸、羊毛等材质通常给人一种高级感。

与服装相搭配的配饰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男士的手表、领带夹、袖扣等配饰可以展现细节和品味;女士的项链、耳环、手链等则可以增添亮点。

但要注意配饰不宜过多过杂,以免显得繁琐。

除了外在的服装和配饰,主持人的妆容和发型也应该与整体着装风格相匹配。

妆容要自然、大方,不能过于浓重或夸张。

现代服饰艺术

现代服饰艺术

四、时装与生活服装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变 得多样化,个性化。服装也不例外。所谓时装,是社会化了的摩登,受相当人 数的崇尚,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并符合不断变化着的审美要求,体现出设计 师的艺术创造和个性美。我们对于时装,不能完全用生活服装的标准去评论它, 欣赏它。如有些表演性时装,在观念上是非常前卫,款式上是非常超凡脱俗的。 有时它也会成为一件纯粹的艺术品,只是供人们欣赏,并不能拿到现实生活中 来穿着。
二、服装的分类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种类也越来越丰 富,在服装的分类上大体有两种分法: 从形式上分:裙子、裤子、外套、衬衫、内衣等; 从功能上分:礼服、休闲服、职业服、运动服、演出服等。
三、服装的作用与本质
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穿着服装,不仅仅是为了掩身 护体及保暖,还要求它能够美化形象。俗话说“人靠衣 装”,更深一层,服装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正如郭沫 若所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既 是重要的物质生活,也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还表现一 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风貌,反映人们的物质文 明,科学技术,审美习惯等。我国在唐代就曾出现过一个 服饰文化的高潮期,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各具特 色,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总之,素有“衣冠王国”的中 华民族的服饰,有着极其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各 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审美观念,表现了人民的创造力和 对世界服饰文化的贡献。
现代服饰艺术
本课重点:
一、服饰艺术的概念 二、服装的分类 三、服装的作用与本质 四、时装与生活服装 五、青年人着装的五个原则 六、着装三步曲
一、服饰艺术的概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越来越讲 究,近年来,学术界将服装称为服饰艺术。所谓服饰,是 衣服和装饰的合称,也就是除穿着的上衣下裳外,还包括 首饰、领带、鞋帽、腰带、提包等等。

音乐会穿着礼仪

音乐会穿着礼仪

音乐会穿着礼仪简介音乐会作为一种高雅艺术形式,是传统乐器演奏、合唱团演唱以及交响乐团演奏等音乐表演形式在观众面前的呈现。

作为观众,除了欣赏演出本身,我们的穿着礼仪也是十分重要的。

良好的穿着礼仪不仅展现了个人的品味,同时也是对艺术表演者的尊重。

穿着要求着装选择在音乐会上,观众的穿着应该选择正式、得体的服装,以展示对艺术的尊重和礼仪。

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着装选择:1.男士穿着:–运动夹克、休闲裤、牛仔裤等休闲服装是不适合音乐会的场合的。

男士应选择正式的西装或礼服。

–穿着深色或中性色的西装,搭配领带或领结,给人一种庄重而优雅的感觉。

–需要注意的是,西装的颜色要与衬衣、领带搭配协调,整体外观要和谐。

2.女士穿着:–女士应该选择具有修身效果的正式连衣裙或套装,并配以高跟鞋。

–需要注意的是,服装的颜色应该选取较为素雅、含蓄的色彩,避免过于夺目或花哨的装饰。

–同样地,穿着要与整体形象搭配协调,给人一种典雅而大方的印象。

注意事项除了合适的服装选择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过于暴露的服装。

音乐会是一个庄重的场合,应该尽量避免穿着过于暴露或不适宜的服装。

尊重艺术,给其他观众带来良好的感受是我们的应该做到的。

2.不要戴帽子。

在音乐会上,观众不应该戴帽子,这是显示对演出的尊重和礼仪的一种表现。

3.不要穿太过花哨或嘈杂的服装。

过于花哨或嘈杂的服装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而不是集中在演出本身上。

我们应该以音乐为主,通过恰当的服装突出我们对音乐会的尊重。

补充建议除了基本的穿着礼仪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建议可以遵循:1.提前了解演出主题和类型。

不同类型的音乐会会有不同的氛围和要求。

提前了解演出主题和类型,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服装。

2.不要带太多的装饰品。

过多的装饰品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影响观赏体验。

应尽量简化装饰,以保持整体的雅致和统一。

3.注意个人卫生。

在穿着礼仪的前提下,观众还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干净整洁。

切忌穿着脏乱不堪的服装参加音乐会。

着装艺术

着装艺术

气质气质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给人的一种感觉,也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气质是指人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风格以及气度。

性格开朗、潇洒大方的人,往往表现出一种聪慧的气质;性格开朗、温文尔雅,多显露出高洁的气质;性格爽直、风格豪放的人,气质多表现为粗犷;性格温和、风度秀丽端庄,气质则表现为恬静……无论聪慧、高洁,还是粗犷、恬静,都能产生一定的美感。

相反,刁钻奸滑、孤傲冷僻,或卑劣萎靡的气质,除了使人厌恶以外,绝无美感可言。

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只注意穿着打扮,并不怎么注意自己的气质是否给人以美感。

诚然,美丽的容貌,时髦的服饰,精心的打扮,都能给人以美感。

但是这种外表的美总是肤浅而短暂的,如同天上的流云,转瞬即逝。

如果你是有心人,则会发现,气质给人的美感是不受年纪、服饰和打扮局限的。

一个人的真正魅力主要在于特有的气质,这种气质对同性和异性都有吸引力。

这是一种内在的人格魅力。

气质美首先表现在丰富的内心世界。

理想则是内心丰富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理想是人生的动力和目标,没有理想的追求,内心空虚贫乏,是谈不上气质美的。

品德是气质美的另一重要方面。

为人诚恳,心地善良是不可缺少的。

文化水下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气质。

此外,还要胸襟开阔,内心安然。

气质美看似无形,实为有形。

它是通过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个性特征、言行举止等表现出来的。

气质?quot;外化"在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

走路的步态,待人接物的风度,皆属气质。

朋友初交,互相打量,立即产生好的印象。

这种好感除了来自言谈之外,就是来自作风举止了。

热情而不轻浮,大方而不傲慢,就表露出一种高雅的气质。

狂热浮躁或自命不凡,就是气质低劣的表现。

气质美还表现在性格上。

这就涉及到平素的修养。

要忌怒忌狂,能忍辱谦让,关怀体贴别人。

忍让并非沉默,更不是逆来顺受,毫无主见。

相反,开朗的性格往往透露出大气凛然的风度,更易表现出内心的情感。

而富有感情的人,在气质上当然更添风采。

服饰美学与搭配艺术服饰设计的美学原则

服饰美学与搭配艺术服饰设计的美学原则
服饰美学与搭配艺术服饰 设计的美学原则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服饰美学的概述 • 服饰搭配艺术的基本概念 • 服饰设计的美学原则 • 服饰美学与搭配艺术的应用 • 服饰美学与搭配艺术的未来发展
01
服饰美学的概述
服饰美学的定义与内涵
服饰美学是指从美学的角度研究服饰与人的关系及其基本规 律的一门科学。
比例性原则
比例性原则指的是在服饰搭配中, 通过合理的安排和搭配服装、配饰 等各个元素,创造出一种比例协调 、大小适中的美感。这种原则在服 饰设计中同样非常重要,它可以使 整个造型更加生动、有趣。
VS
比例性原则的应用同样非常广泛。 比如,在搭配上衣和裤子时,可以 选择不同长度、不同款式的服装进 行搭配,从而创造出不同的比例效 果。此外,在搭配鞋子、包包等配 饰时,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大小、 形状的设计元素进行搭配,来创造 出不同的比例效果。
时代性
不同文化背景下,服饰美学也具有时代性,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 不断更新和进步。
国际性
不同文化背景下,服饰美学也具有国际性,可以互相交流和借鉴 ,形成国际化的风格和特色。
05
服饰美学与搭配艺术的未来 发展
服饰美学与搭配艺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不同风格与元素的融合
未来服饰美学与搭配艺术将趋向于不同文化、风格和元素的 融合,如街头潮流与高级时装、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等。
03
服饰设计的美学原则
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指的是在服饰搭配中,通过采用相同或类似的 设计元素、色彩、材质等,创造出一种整体协调、统一的 美感。这种原则在服饰设计中非常重要,能够使整个造型 更加有序、整洁,呈现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风格。
统一性原则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体现在服装的搭配上 ,还体现在配饰的搭配上。比如,在搭配鞋子、包包等配 饰时,可以选择与服装相同或相近的颜色、材质,从而使 得整个造型更加和谐。

不同场合下的着装艺术

不同场合下的着装艺术

不同场合下的着装艺术
选配和穿着服装,还必须要适合不同地点和场合。

在铺着丝绒地毯的豪华宾馆里,在辽阔葱绿的田野里,在琳琅满目的购物市场或喧闹
的游乐场,着装应与环境相协调,穿出不同的形式和风格。

假如穿着牛仔裤和套头T恤衫,进五星级宾馆参加盛宴,不但对主人来说是一种不礼貌,自己也会感到有损尊严而局促不安。

在悲哀的场合,若有人穿红着绿,浓妆艳抹,就会破坏肃穆的气氛,令人生厌。

社交界对衣着穿戴非常敏感,尤其是与陌生人初次见面,人们往往会以貌取人,从衣
着打扮上品评你的才能及人格。

只有穿着打扮与环境相得益彰,才能展示出优雅、迷人的
风度。

感谢您的阅读。

祝语:没有原因,就是想你,没有理由,就是爱你,没有借口,就是疼你,没有预约,就是梦你,没有选择,就是想见你,没有办法,只好发信息告诉你!。

日常生活着装礼仪

日常生活着装礼仪

日常生活着装礼仪礼仪是一门应用艺术,优雅的目标不是要追求那些一招一式的形式,而是达到一种悦人悦己的状态。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日常生活着装礼仪,盼望对您有所关心,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西装礼仪1、必需合体领子应紧贴衬衣领口而且领口低于衬衣,袖子的长度以达到手腕为宜,西装衬衣的袖长应比上衣袖长点,胸围以穿一件羊毛衫后松紧适中为宜。

要特殊留意后背不起吊,也就是使上衣的下摆线与地面平行。

2、必需干净笔挺西装必需洁净、笔挺,袖口不应向上翻卷。

3、配好衬衫西装必需穿长袖衬衣,并将衬衣的纽扣扣好,领口肯定要硬实、挺括,外露的部分肯定要平整洁净。

衬衣下摆要掖在裤子里。

衬衣的领子和袖口要洁净。

4、系好领带凡在比较庄重、正规的场合,穿西装都须系领带。

领带的长度以到皮带扣处为佳,颜色和图纹则可依西装颜色搭配,一般以冷暖色相间为好。

领带夹一般在第四、五个扣之间。

晚间正式隆重场合要系白领结或黑领结。

5、必需穿皮鞋不论男女,穿西装必需配皮鞋,西装一般配黑色硬底皮鞋。

皮鞋无论新旧,保持鞋面的清洁是第一位的,参与重大公共活动特殊是涉外交际活动前肯定要擦皮鞋,这是对来宾的敬重。

举止礼仪1. 站立时挺胸、收腹、抬头、手臂自然下垂或交叉于身体前方。

2.穿旗袍站立忌双脚并排,应以一只脚为重心,前后双脚适当错开。

3.坐着的时候上身要挺直,女士穿裙装坐沙发不应太靠里面。

4. 双腿交叉坐着的时候,悬空的小腿回收,脚尖向下。

5. 与他人交谈时身体前倾,并依据谈话内容做出适当的手势。

6.行走时身体挺直,手臂自然摇摆,不要夸张摇摆。

7.穿旗袍走路时胸微含,下颌微收,步幅不宜太大。

8. 在室内公共场所不行大声喧哗,打喷嚏时应掩口。

9. 不要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或随地吐痰。

10.常常回家探望父母,主动关爱和照看家人,分担家务。

握手礼仪1.伸出右手,双腿并拢,微笑着看着对方的眼睛。

2.一般由年长的向年轻的伸手,地位高的向地位低的伸手,女士向男士伸手;访问时仆人先伸手,告辞时客人先伸手。

文化意识—着装的艺术

文化意识—着装的艺术

着装的艺术着装有很多讲究,不同的场合应该着不同的服装。

◎正式场合的着装出席正式场合,比如宴会、正式会见、招待会、婚丧礼、晚间的社交活动等应该穿深色西服,衬衫最好穿白色的,领带要有规则花纹或图案,颜色对比不宜太强烈。

◎半正式场合的着装半正式场合,比如上班、午宴、一般性访问、高级会议和白天举行的较隆重活动,可以穿中等色,浅色或较明亮的深色西服,衬衫可穿素净、文雅与西服颜色协调的,最好配有规则花纹或图案的或是素雅的单色领带。

◎非正式场合的着装相对来讲,这种场合着装随意性大些。

在非正式场合,比如旅游、访友等,穿着可较为随便自由,可选择色调明朗轻快、花型华美的西服,衬衫可任意搭配,也可不穿衬衫,穿T恤衫,领带也可自由搭配,但切忌使用鲜红和朱红色领带。

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心情,这时就要选择适宜的服装。

◎春季着装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象张扬着轻松而愉悦的心情。

这一季的颜色可以是光谱中的任意一组,由冷色向暖色过度是最常见的。

例如米黄、葱绿。

面料质地以紧密的有弹性的精纺面料为主。

结构主张的是协调搭配的套装两件套加风衣。

◎夏季着装烈日骄阳,无处躲藏的炽热让我们渴望凉爽。

这时适合穿中性色,白与黑对比的,纯质和明质相对弱些的颜色。

例如:本白、象牙黄、浅米灰。

棉、麻、丝、是这一季着装的首选面料。

式样简单而裁剪恰当。

◎秋季着装草木萧疏,满地黄叶应该堆积起沉甸甸的收获心情。

推荐您在这时采取由暖色构成的着装方式。

例如:咖啡色、芥末黄。

秋季最能体现“整体着装”的方式,两件套的套装,带马甲的三件套,或者是堑壕式外套。

◎冬季着装寒风瑟瑟,送来了一个颜色淡雅的季节。

回归自然或者回归冷色调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常规的应是藏蓝,褐灰,姜黄,棕蓝,褐色,冬季也可以以整齐、精致的搭配形象出现,这需要技巧、面料,可以以羊毛、羊绒、驼绒为原料。

可以精纺也可粗纺。

内容总结(1)着装的艺术着装有很多讲究,不同的场合应该着不同的服装(2)◎半正式场合的着装半正式场合,比如上班、午宴、一般性访问、高级会议和白天举行的较隆重活动,可以穿中等色,浅色或较明亮的深色西服,衬衫可穿素净、文雅与西服颜色协调的,最好配有规则花纹或图案的或是素雅的单色领带(3)◎非正式场合的着装相对来讲,这种场合着装随意性大些(4)例如:本白、象牙黄、浅米灰(5)棉、麻、丝、是这一季着装的首选面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刘博宇时尚,中国风为期十一周的《着装艺术》课程就要结束了,我在曹建宁老师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学到了许多十分实用的知识,同时也对着装的艺术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作为一个传媒专业的学生,能够对着装这门艺术有一个较为全面与系统的认知,不论是对我们个人,还是对日后我们所从事的职业而言,都将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我也很感谢曹老师可以给我们这次珍贵的学习机会,虽然课时短暂,但我仍觉得受益匪浅。

我是一个十分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与深厚历史的女孩儿,在这门课程的学习即将结束之际,我仅想以我个人对于着装艺术浅显的认知谈一谈中国传统元素在当今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要知道,衣服不仅可以保暖,还可以给人增添风采和美丽,有着很重要的审美价值,服饰还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艺术品味。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中国在各个领域上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是世界的关注和认可,在服装设计领域也同样如此。

近几年,中国的时装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设计师,这大大地带动了中国时装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当然,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刺激时装业发展的根本因素,人们有了更多的钱去消费最新的时装,也有了更好的心情去尝试不同的风格,尽管国外的时装品牌充斥中国的服装市场,但“中国情结”仍是许多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心结。

于是“唐装”、“旗装”悄然兴起,并逐渐拥有自己的顾客群体,风韵独到的“中国化时装”开始形成自己的市场。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服装的流行周期也越来越短,同时世纪末的临近,使人们引发了悠古的情思,服装界也随之掀起了复古的风潮,加之东方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更多的人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得中国古老的服装再一次成为世界时装舞台注目的焦点。

但是由于时装带有鲜明的时代个性,因此,复古的流行也决不会是简单的重复过去,而是以现代的形式予以新的包装和诠释,所以现代的中装设计不仅要体现传统的文化韵律,更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外延非常宽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众多的类型,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

譬如按照历史属性来划分,就可以分为中国传统元素(或传统中国元素)和中国现代元素(或现代中国元素)等,如国外设计师偏好运用的毛泽东头像就属于中国现代元素;按照地域属性来划分,可以分为中国南方元素与中国北方元素,抑或中国东部元素与中国西部元素等;按照民族属性来划分,可以分为中国汉民族元素与中国少数民族元素等,这也是由于中国各民族都有着特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按照地位属性来划分,可以分为主流中国元素与非主流中国元素等;按照感知属性来划分,可以分为:中国视觉元素、中国听觉元素、中国味觉元素等。

属性变量的交叉,又可以形成次一级的界定范围更窄的元素类型,比如中国西部传统元素、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元素等。

作为服装设计领域所提及的中国元素,则可以进一步引入另外的分类方法。

譬如按照构成学理论划分,分为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实用元素等;按照设计要素划分,可以分为色彩元素(中国传统的用色制度、习惯、设色方式等)、图案元素(传统的内容、形式、表现手法、象征意义,图案的属性、题材、风格、套色、形式等)、工艺元素(加工工艺、编织形式、裁剪方式、缝纫方法、熨烫方法、锁扣方法等)、造型元素(服装的廓形和各个局部的造型)、结构元素(结构的属性、规格、处理等)、材料元素(种类、成分、外观、质地、手感、厚薄等)、部件元素(零部件的种类、造型和色彩等)、装饰元素(装饰的属性、材质、造型和色彩等)、配饰元素(配饰的种类、材质、造型和色彩)、形式元素(形式美原理)等。

在世界服装界掀起的中国热潮中,许多世界顶级时装品牌都在秀场上推出有中国特色的时装的同时,大举进入中国成衣市场:古奇品牌在纽约和北京的广告中都以蓝色调中国风格的裙子为主打产品;乔治·阿玛尼品牌推出旗袍领的衬衫;普拉达品牌和MiuMiu品牌也推出结合盘扣和旗袍领的西式衬衫以及装饰中国旗袍领的棉运动衫等。

确实,很多国外设计师设计出了大量优秀的具有中国元素的服装,这些服装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但也必须看到由于国外设计师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他们只能根据很有限的了解想象中国,用西方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来演绎中国元素。

结果是作品很好看,但很难看到中国文化的意蕴。

左图为BLUMARINE的作品,运用了龙纹,但没有传达出该纹样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属性。

同样的原材料,加工成什么样的产品,要看加工的目标。

这当中原材料的价值和产品目标都是变量。

同样,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也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意境层次。

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可以有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仿古设计;中国风格设计;纯视觉符号运用。

这就决定了中国元素运用的多元化价值取向。

对于仿古设计,中国元素主要是以关系较为固定的元素群的形式出现,以较贴合历史原貌为宗旨。

中国风格服装的设计,要求各种设计元素——造型、色彩、图案、材质、配饰等,综合运用,以形成统一、鲜明的中国文化倾向。

风格能在瞬间传达出设计的总体特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达到见物生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要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元素的运用就不是孤立的了,它要和其它设计元素构成设计元素群。

纯视觉符号运用,是指中国元素可以不体现出中国风貌,而仅仅作为视觉元素融入其它风格,而成为无民族文化指向的符码。

此外,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还存在三个层次:表形、达意、造势。

“形”是物象的外形与结构,它是表象。

“意”是指物象所蕴涵的象征意义、美好寓意。

外在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

在“意”的层面上,中国元素成为各种象征意义的载体,设计师用充满想象力的表达形式,把人们内心深处的祝愿以文化符号的形式再现了出来。

“势”通常指“形”所蕴涵的气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气氛,“势”能传达整个形的精神。

在服装设计中,“形”和“意”相对比较好掌握,因为这还是停留在一种对中国元素浅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层面上。

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在研究中国元素时能够摆脱其物化表面而深入到它们精神领域的内部。

因为只有在深入领悟了中国元素的精华之后,结合现代西方服装设计理念,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属于中华民族的同时又是国际的现代服装。

因此,对于传统艺术的收集、整理、探讨,也不能只关注纹样和形式美本身,应该进一步关注器形乃至整个体系的认识和研究工作。

在设计中国风格的服装时,就要在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中国元素的演绎。

“中国风格”是世界的视角,词汇本身就说明了国际性,所以中国风格的设计要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

对于民族和国际的结合,著名画家丁绍光先生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的艺术家要在世界画坛上站住脚,必须创造的是既有中国根基,同时又符合世界艺术潮流的中国现代艺术。

当然,画还是中国画,根在中国。

但画家不能站在某个区域看世界,而要到潮流中去看,找到立足点。

只有找到世界的语言,通过它,你的内容和哲学才能得到更好地叙述。

用世界的语言讲述东方的故事,这是唯一可以走通的道路”。

同样的,在服装设计思维中,中国元素与服装的世界语言必须紧密结合起来。

●设计特色中国装设计的突出点是具有一眼就能看出的中国味道,或许是中国五千年的服装文明太过悠久,历史的粘稠反而给我们的服装概念不是点的清晰而是面的模糊,它不像美国西部风格可以用牛仔裤来形容,而是有太多的内涵,以至于有时我们在提到中装时无法有具体款式的联想,中国漫长的历史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除了常见的立领、侧衩、盘纽、滚边、还有纹样、配色特别是风格理念等很多中式元素可以在现代设计中加以应用,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良好的中国服装文化素养,不断努力挖掘。

1 现代服装设计中对于传统服装款式式样的应用。

在中装设计中对于中国传统服装的式样应用,无非是展现其宽大的风貌和复古的兴起。

例如较有代表性的(1977~1978秋冬)圣?洛朗的中国风格的作品。

其所表现的上衣都是宽松型的,传统的平面结构手段能够迎合简约的风格,但如果将传统的平面结构完全再现的话是很难在现代设计中全面再现,所以,除了式样上的设计承袭宽大之风外,更多的是用传统的领、襟、扣等局部设计。

2 现代服装设计中对于中国传统服装中局部应用。

在中国装设计中通常较为常见的是将中装中的立领或门襟、盘扣等因素通过有效的再现,来表达设计者的风格,这几个点的应用最具有说服力和征服性,让人一眼就能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服装的精粹所在,并能通过西方服装体系中的以人体为根本的合体裁剪,更好地表现女性的优雅、含蓄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加以有效强调。

3 传统丝绸面料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在此更值得一提的是传统丝绸面料要在日常装中经久不衰,就需与新型化纤材料进行混纺,以改善其服用性能,使得在服装设计中有更广的应用领域。

面料上的花纹及其各种美好的寓意都是西方服装所不可比拟的。

4 传统图案、装饰在中国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传统的图案和装饰是中国服装文化的出新之处,其相对的独立性使它们可以大量地移植到现代服装中去,但是,中国传统纹样和装饰对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往往过于繁杂,所以,在应用时必须加以简化,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宜男百草,吉庆(磬)有余(鱼)”的吉祥意境,但要放弃满地花的纷繁格式。

绣花、滚边、挖嵌等传统工艺是中国装的有效再现手段,但不能照搬清末花俏复杂的十八镶滚。

5 中国传统的华美精巧的配件及搭配方法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的配伍方法是塑造中国风情的捷径,但要视服装的使用场合而定,在日常服装中可能更多的是中国风格的口袋和西式裙相配,甚至只有一个精巧的中国结,旗袍或全套的中式衣裤或许只能在礼服中出现。

精致含蓄的中国传统服装理念是中国古代人和现代人衣着审美的最大叠合点,可以在现代中国装设计中得以充分张扬。

在晚清的上海,两件粗看非常类似的男装袍,可以用梅、兰、竹纹样中的花蕾开放与否区分日晚装,这种中国式的耐看美好同样值得现代中国装借鉴。

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好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

在上古时代,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

夏、商、周时天子的冕服为黑色。

后来随着封建集权专制的发展,人们把对天神(黑色)的崇拜转向对大地(黄色)的崇拜,所以形成“黄为贵”的传统观念。

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

它们被称为正色,其它颜色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

在民间,正色也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

在外形特征上来讲,中国传统服装的外形强调纵向感觉,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和筒形的袍裙。

纵向的装饰手法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