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育肥猪标准生产程序

合集下载

规模化养猪生产流程

规模化养猪生产流程

一、规模化养猪生产流程三、其他重要经济技术参数计算1、妊娠母猪饲养天数=母猪正常妊娠天数-确定妊娠所需天数-提前进产房天数=114-21-7=86天2、空怀母猪饲养天数=(断奶至发情天数+确定妊娠所需天数)+21×(1-情期受胎率)+(妊娠母猪饲养天数/2) ×(1-妊娠母猪分娩率)=(14+21)+21×(1-0.85)+(86/2) ×(1-0.90)=42.45天3、哺乳母猪饲养天数=提前进产房天数+哺乳期天数=7+28=35天4、商品肉猪饲养天数=生长猪饲养天数+育肥猪饲养天数=56+49=105天5、母猪平均繁殖周期=空怀母猪饲养天数+妊娠母猪饲养天数+提前进产房天数+哺乳期=42.45+86+7+28=163.45天6、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365/母猪平均繁殖周期=365/163.45=2.23窝7、母猪平均日产窝数=基础母猪头数×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365=300×2.23/365=1.84窝8、母猪平均周产仔窝数=母猪平均日产窝数×7=1.84×7=12.85窝9、每头母猪平均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窝产活仔猪数×哺乳期成活率=2.23×10×0.9=20.07头10、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基础母猪头数×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窝产活仔猪数×哺乳期成活率×保育仔猪成活率×生长期成活率×育肥期成活率=300×2.23×10.0×0.9×0.95×0.98×0.99=5550头11、种猪选育场年提供合格种猪头数=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种猪产品合格率=5550×0.60=3330头12、种猪选育场年提供商品猪头数=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合格种猪头数=5550-3330=2220头13、祖代猪场年提供合格二元母猪头数=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0.5×种猪产品合格率=5550×0.5×0.85=2356头14、祖代猪场年提供商品猪头数=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合格二元母猪头数=5550-2356=3194头15、商品猪场年提供商品猪头数=全场年出栏产品头数=5550头四、存栏猪群结构及占栏头数计算1、种公猪存栏头数=基础母猪头数×公母比例=300×0.033=10头。

养猪场的饲养工艺流程

养猪场的饲养工艺流程

养猪场的饲养工艺流程
养猪场的饲养工艺流程
养猪设备厂的工艺流程现代化养绪场的生产工艺流程。

不同的饲养方式、猪舍种类和猪的运动路线.有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四类。

配种怀孕* 分晚* 叨乳期(4月) 保育合保育朋 (5 .6月) 生长* 生长用 (7-.周) 育肥,介成期 (7二月)
(1)一步序生产猪从出生到育肥都在一个圈栏内饲养,不并窝、不转栏。

因此增重效果好,可减少猪转群工作量,但猪舍及饲养设备利用率低。

这种生产工艺只采用一种成两种猪舍,即母猪舍及育肥舍。

(2)二步序生产猪从出生到育肥出售在两种圈栏内饲养,即分娩~育肥两步序.仔猪在分娩含出生后哺乳到断奶.母猪被进回到配种
怀孕舍,仔猪则继续在分娩舍内饲养到9周的.再调往育肥舍饲养直到出售。

这种生产工艺仔猪转群一次,猪舍和设备的利用率比一步序生产工艺有所改善。

二步序生产有分娩舍、育肥舍、妊娠舍三种。

(3)三步序生产猪从出生到育肥出,在三种圈栏内饲养即分娩‘保育~育肥三步序。

仔猪在分娩舍出生.断奶后移到幼猪舍饲养8周,然后转至育肥舍一直到出售。

这种生产工艺猪舍和设备的利用率低,设有分娩、保育、育肥、妊振四种猪舍。

(4)四步序生产猪从出生到育肥出售在四种圈栏内饲养.即分娩‘保育一生长‘育肥四步序。

设有妊振、分挽、保育、生长、育肥五种猪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养猪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畜牧业,也是重要的肉类产品来源之一。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是指从猪的选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到屠宰加工的全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一、选育选育是养猪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良种的选育直接关系到养猪的效益和产出。

在选育阶段,首先需要选择健康、品种优良的种猪,这些种猪应该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和抗病能力。

其次,需要进行科学的配种,保证后代的遗传品质。

选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良猪种,是养猪生产成功的第一步。

二、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中的核心环节,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在饲养管理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饲料配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的需求,科学配制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

其次是饲养环境,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保证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

再者是疾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测,保证猪群的健康。

三、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养猪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疾病的爆发会对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疾病防控方面,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是疫苗接种,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免疫力。

其次是疾病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疾病检测,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隔离治疗。

再者是环境卫生,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

四、屠宰加工屠宰加工是养猪生产的最后一环,也是与猪肉品质直接相关的环节。

在屠宰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屠宰前的麻醉处理,保证猪的屠宰过程不会产生痛苦。

其次是屠宰环境,保持屠宰场的清洁卫生,避免污染猪肉。

再者是屠宰技术,采用科学的屠宰技术,保证猪肉的质量。

总结起来,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包括选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屠宰加工四个环节。

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才能保证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猪肉的品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养猪生产工艺流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养猪生产流程及圈舍管理

养猪生产流程及圈舍管理
(1)要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必须引进种猪时,在引进猪只前必须调查 产地是否为非疫区,并有产地检疫证明。引入后隔离饲养用天,在此期间进 行观察、检疫。确认为健康者,方可并群饲养。及时注射猪瘟疫苗。
(2)猪场严禁饲养禽、犬、猫及其他动物。猪场食堂不准外购猪产品。 职工家中不得养猪。
推广全进全出饲养技术。为了保证猪场管理的流水式生产,使各生产阶 段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同时也便于管理。拟采取猪在各类猪舍、每个车 间有一定的时限,完成一定的生产工序后全进全出。即同窝同体重仔猪在保 育舍保育30天,体重达20kg后全部一次性转入肥育舍,在肥育舍饲养90天左 右,活重达90-100kg后全部出栏上市。由于同周龄出生的猪全进全出,环境 控制与管理都能按技术要求进行,做到有计划、有节奏、常年均衡生产,并 能按期对猪舍消毒。
.
6、育成猪育肥舍
育成猪和育肥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已经比较强,适宜温度在15~20℃, 猪舍设计必须同时重视防暑和保温。在猪舍的类型选择上,可根据当地的气 候条件,选择半封闭式和敞棚式。
育成、育肥舍可采用单列、双列和多列式布置。育成栏和育肥栏应该是 两种不同大小规格的围栏,但在三段生产工艺中,生长和育肥没有分开,所 以生长栏和肥育栏可合二为一。在育成和育肥阶段由于栏内群体较大,需要 有足够栏位面积并保证排污道畅通。
公猪常采用单栏饲养,公猪舍建筑面积定额一般是4~6㎡/栏,兼作配种 栏时需要6~8栏,栏的宽度不能小于2.4m。公猪舍的围栏、圈门等设施必须 坚固,栏高为1.2~1.4m,栏门宽约0.8m。地面坚实平整,并有排水坡度。公 猪舍一般应设室外运动场,场地周围种植树木,去掉树干下部枝叶,仅留树 冠。这样,既可遮阴防暑,又不影响通风。
.
4、分娩母猪舍
母猪和仔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5~18℃,而出 生后几天的仔猪要求30~32℃,因此分娩舍宜采用封闭式,并做好屋顶、墙 壁、地面等部分的保温设计。另外,针对仔猪抗病力差的特点,产仔舍内猪 栏目前一般采用漏缝或半漏缝地面,以保证圈栏清洁干燥。

仔猪专业育肥的流程

仔猪专业育肥的流程

仔猪专业育肥的流程
1. 选育种源
选择优良的品种和种源是育肥成功的关键。

应该选择生长快速、料肉比佳、抗病力强的仔猪品种。

2. 设施准备
准备合适的猪舍、圈舍、喂饲设施等。

猪舍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定期消毒。

圈舍要根据仔猪的数量和体型进行合理分区。

3. 日常管理
- 喂养管理:制定科学的日粮配方,满足仔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每天定时定量投喂,保持饲料及时补充。

- 保温管理:新生仔猪需要适当的保温措施,以维持体温。

- 疫苗接种:按时进行常规免疫,预防常见疾病。

- 健康监测:每天观察仔猪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 生长转栏
根据仔猪的体重和生长情况,适时将其转入育肥舍进行后期育肥。

在转栏时,要注意防止应激反应。

5. 育肥阶段
- 投喂适量的高能量、高蛋白质的育肥饲料,满足生长需求。

- 持续监测健康状况,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 控制舍温和通风换气,维持适宜的育肥环境。

6. 出栏时机
待仔猪达到理想的商品猪体重后,即可择期出栏销售。

务必确保仔猪健康无疾病。

注意事项:全程注重生物安全,避免疾病传播;做好繁殖、环境和饲养等各环节的管理,确保仔猪健康、快速生长。

标准养猪场生产流程

标准养猪场生产流程

标准养猪场生产流程
本方案的肉猪生产程序是以“周”为计算单位,工厂化流水生产作业程序性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

按下列工艺流程图示进行。

✧ 待配母猪阶段。

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

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24头,保证每周能有20头母猪分娩。

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饲养,在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

✧ 母猪产仔阶段。

母猪按预产期进产仔舍产仔,在产仔舍内4周,仔猪平均21-25天断奶。

母猪断奶当天转入配种舍,仔猪原栏饲养3-7天后转入保育舍。

如果有特殊情况,

将仔猪进行合并,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提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仔猪保育阶段。

断奶3-7天后仔猪进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
9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4周。

✧中大猪饲养阶段。

9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到中大猪舍饲
养16周左右,预计饲养至24周龄左右,体重达90—100公斤出栏上市。

一般每周可出栏182头猪左右。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养猪是一项复杂的生产工艺,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流程来确保猪的健康和生长。

下面是养猪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
选址规划:选择适合养猪的场地,并进行规划和设计。

场地清理:清理场地并进行基础建设,包括搭建猪舍、设置饮水和饲料设施等。

育种选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养殖要求的猪种,进行良种培育和繁殖。

饲料配制:根据不同阶段的猪的需求,科学配制饲料,保证猪的营养需求。

管理养护:做好猪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包括定时清洁、定量喂食、定时饮水、疾病预防等。

疾病防控:定期对猪群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防范猪的传染病。

生长监测:对猪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肥育管理:根据市场需求和季节要求,进行适当的肥育管理,保证猪的质量。

屠宰加工:对成熟的猪进行屠宰和加工,制成猪肉制品。

销售营销:销售猪肉制品,开发市场,取得经济效益。

以上是养猪生产的一般工艺流程,不同地区和养殖规模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科学的养猪生产工艺是确保猪的健康和生长的关键。

养猪生产管理流程

养猪生产管理流程

养猪生产管理流程
养猪生产管理流程是指在养猪过程中,从种猪选育到销售环节,所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操作程序。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养猪生产的高效率和优良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第一步:种猪选育阶段
选用良种种猪,根据种猪的外观、遗传特性和生长性能等因素进行筛选和评价。

筛选出品质优良、适应环境、遗传优良的种猪。

第二步:配种阶段
选用与种猪配对的母猪,进行精确计算,科学配种,达到良种交配,提高品种遗传优良性能。

注意做好种猪疫病的防控工作。

第三步:仔猪管理阶段
保持仔猪环境舒适,合理配给饲料,定期检查仔猪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第四步:育肥猪管理阶段
饲料和环境的管理是影响育肥猪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注意饲料的营养配比和合理的饲喂量,及时清洁环境,保持猪圈卫生。

第五步:屠宰阶段
在确保猪的健康状况符合屠宰标准的前提下,对猪进行屠宰处理,保证肉制品的安全卫生。

第六步:销售阶段
销售前应对猪肉进行质量抽检,确保猪肉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在销售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安全,保证消费者的健康。

以上是养猪生产管理流程的主要步骤。

只有在严格遵循流程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养猪生产的高效率和优良品质,促进猪肉行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分工,舍内工作布置
1、人员岗前培训:人员需在进猪前5天到位,验收完猪舍对饲养人员进行基础饲养管理 培训,规定人员职责和工作流程(张贴上墙),实行看板管理,召开每日例会 上午 下午 技术场长、饲养员职责 6:30观察猪群处理紧急情况, 13:30观察猪群处理紧急情况 技术场长;管理协调人员工作 记录通风温度湿度,喂料 ,记录通风温度湿度,消毒 安排。组织生产例会。设备维 护· 保养。病猪治疗· 猪群免疫 7:10早会总结昨日工作安排 14:30清粪打扫圈舍卫生,观 。办理场内外事物(饲料· 兽 今日计划 察猪群 药签字)。每日记录汇报生产 7:30吃早饭 16:30喂料 情况(吃料量· 饮水量)。监 8:00喂料治疗调整猪群 18:00观察猪群处理紧急情况 督指导日常饲养管理与饲养记 录本的填写。饲养员职责;每 ,记录通风温度湿度 日清扫圈舍卫生2次。喂料。 9:30清粪打扫圈舍卫生, 18:30吃饭 观察猪群发现异常做好标记汇 观察猪群 报场长。配合技术· 场长治疗· 免疫。按场长要求饮水· 饲料 12:00吃午饭午休 19:30晚例会 12:00-13:30值班人员巡查猪 20:00-21:00值班人员巡查猪 加药,喂料过后观察采食情况 。 舍 舍 注:以上为作息时间,各场技术员结合时间情况具体调整。
水帘和窗户密封(冬季进猪)
1、风机和门窗密封
优秀猪场筛选
风机端外包(冬季进猪)
1、温度,湿度,锅炉水温度
优秀猪场筛选
局部保温和饲料准备
1、温度,湿度,锅炉水温度
优秀猪场筛选
工具分类整齐摆放
器械准备
器械准备
药品器械分类整齐摆放
药品集中存放 方便治疗 各种药品一目了然
一、空舍期管理:人员岗前培训操作规程
目录 CONTENTS
一、空舍期管理要点 二、接猪注意事项 三、设备合理使用与保养 四、前期猪群饲养管理要点 五、免疫保健程序和免疫注射细节 把控要点 六、通风管理 七、如何正确观察猪群 八、中后期饲养管理要点 九、抗体检测 十、生物安全
一、空舍期管理:关键控制点
1、圈舍清扫清洗:按操作规程清洗清扫,做到不留死角,物漏本 色,重点注意设备工具和化粪池的清洗检查 2、消毒:按操作规程消毒,抽查消毒效果:棉拭子地面或者设备 擦拭采样后实验室做细菌培养检测; 3、温湿度:温度27°以上,湿度50以下,温湿计悬挂高度离地面 60cm(以后逐渐提高),前中后左右悬挂于易于观察地方; 4、设备准备:锅炉打压升温,环控设备调试运行,饮水器数量 (8-10头/个),水压水质水温等; 5、应急设备配套:漏电保护器,停电报警器,避雷针,发电机, 缺相保护器; 6、药品工具:按要求准备所需药品和工具,分类整齐定点摆放; 7、人员培训:定编定岗定责,制定薪酬考核方案;
物漏本色,不留死角
墙角干净
地面干净
空舍温度和湿度
一、空舍期管理:进猪前猪舍验收操作规程
1、验收猪舍:需进猪前提前五天验收,按验收流程表所需内容验收,重点检查①圈舍清 洗是否干净不留死角物露本色,消毒是否按流程操作;②锅炉供暖面积是否达标,循环 泵是否匹配,然后调试运行风机、锅炉、地暖、温控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24-48小时查 看温度是否达到27度以上湿度50%以下,温湿度计和温控探头悬挂适宜高度;③检查饲 养6-8公斤仔猪所需硬件设备:栏杆间距6cm(料筒旁栏杆宽易夹猪头)、饮水器2025cm高、圆形补料槽,保温灯,水桶等;④检查水压、水质和饮水器高度,加药水桶和 水线是否清洗干净,排空水管内的旧水等;⑤重点检查设备:发电机(三相汽油),拌 料机,水帘面积质量和是否能用,水帘内窗,走猪跑道,圈舍地面坡度和漏粪板是否使 用,停电报警器,缺相保护器,避雷针等;⑥冬季新建猪舍烧锅炉排湿最少五天;⑦高 标猪舍验收:漏粪塞装沙、密封和固定,放水试漏,粪沟清理(干净无异物,地面平 整);⑧猪舍密闭的检查落实:风机,水帘,窗户,排粪口等; 2、所需物品准备:需进猪前5天备齐到位,①常用针剂:氟苯尼考、青链霉素、庆大霉 素、阿托品、磺胺嘧啶、磺胺六甲、地米、肾上腺素、安痛定、柴胡等;②粉剂:吉莫 林、吉利新、解易舒、葡萄糖等;③针管:2ml和5ml连续注射器,20ml金属注射器2把, 10ml一次性注射器20把;④针头:9×15(6-8公斤)、12×20(8-15公斤)、12×25 (15-30公斤)和12-16×38(30公斤以上),数量根据进猪头数决定;⑤物品:自喷漆、 兽用体温计、扫把、铁锹、工作服、雨靴、手术刀等。
一、空舍期管理:圈舍清扫清洗消毒排湿操作规程
1、清扫:料筒剩料清理集中,生产工具(扫把铁锹等)拿到圈舍外,风机电机、电闸和 温控器等用塑料薄膜包裹避免进水造成设备损坏和漏电,清理猪舍地面和地沟内的粪便 污水,圈舍所有地方用3%火碱水浸泡2h;圈舍外化粪池或污水池需彻底清理干净。 2、清洗:使用高压清洗机对圈舍进行全面清洗,坚持从上向下的原则,天花板-墙壁-地 面-粪沟;清洗风机、百叶窗、水帘等地方时应将高压水枪枪头调成雾状, 避免水压过大 损坏设备;确保对猪舍内各部位进行彻底冲洗,包括走道(圈舍内外道路,赶猪道等), 粪沟,进风口,风机,猪栏,生产工具(补料槽保温灯加药水桶水线等),墙面,天花 板等;对于不能使用高压冲洗机冲洗的部位,用抹布(洗洁精)擦拭干净,需做到物露 本色;最后用清水再将屋顶、墙壁、地面彻底冲洗一次,然后再把粪沟内的污水冲洗干 净;圈舍冲洗完毕后,先检查一遍必须做到不留死角,然后通风干燥。 3、消毒:圈舍通风干燥后,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门窗关闭后用胶带密封,21g高锰酸 钾,42ml甲醛溶液/m3),24h后打开门窗或用风机通风净化空气,进猪前一天用高压清 洗机调为雾化状态,把卫可(1:200)或百盛(1:800)按比例稀释后的溶液均匀喷洒 (需湿润物体表面)圈舍所有地方;圈舍外道路和赶猪通道用3%的火碱水消毒;粪坑或 污水池用生石灰喷洒覆盖 4、排湿:夏季通风,冬季地暖和通风,紧急通风+地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