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欣赏》向日葵

合集下载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梵高《向日葵》精品教案精选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梵高《向日葵》精品教案精选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梵高《向日葵》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艺术欣赏”中经典作品——梵高《向日葵》。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将详细解梵高生平事迹,深入剖析《向日葵》这幅画作艺术特色,包括色彩、构图、笔触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梵高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画家独特艺术风格。

2. 通过对《向日葵》欣赏,培养学生对色彩感知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绘画技巧,激发创作欲望,学会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梵高生平事迹、《向日葵》艺术特色及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知色彩,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图片、画笔、颜料、画纸等。

学生准备:画笔、颜料、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梵高其他作品,引导学生猜测画家,进而引入本课。

2. 讲解梵高生平(5分钟)讲述梵高生平事迹,着重介绍他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3. 欣赏《向日葵》(10分钟)展示《向日葵》画作,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笔触等方面进行分析。

4.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向日葵》局部,进行临摹。

5. 例题讲解(5分钟)以《向日葵》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讲解,自行创作一幅以“向日葵”为主题画作。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向日葵》2. 内容:梵高生平《向日葵》艺术特色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向日葵”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要点:运用色彩表达情感注意构图和笔触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梵高及其作品解程度,以及对色彩感知能力。

2. 拓展延伸:布置学生查阅梵高其他作品,解其艺术风格。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近距离欣赏名画,提高审美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2. 实践环节指导与反馈3. 例题讲解针对性与实用性4. 作业设计合理性与拓展性一、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在讲解教学内容时,我要确保对梵高生平事迹介绍得既详细又生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画家艺术追求和生活经历。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梵高《向日葵》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梵高《向日葵》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梵高《向日葵》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画家和他们的作品》中的梵高《向日葵》。

详细内容为:欣赏梵高的《向日葵》,了解梵高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学习分析画作中的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特点,感受梵高对生活的热爱和艺术追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认识《向日葵》这幅画作。

2. 培养学生欣赏、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掌握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3. 引导学生体验梵高画作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角度欣赏和分析《向日葵》这幅画作。

教学重点:梵高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画作中的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梵高《向日葵》高清图片。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梵高的生平简介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向日葵》的兴趣。

2. 欣赏与分析:(1)展示《向日葵》高清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画作的魅力。

(2)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画作的特点。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水彩颜料绘制《向日葵》。

(2)学生跟随教师步骤,自己动手绘制《向日葵》。

4. 随堂练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作品,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梵高《向日葵》欣赏2. 内容:(1)梵高生平及创作背景(2)画作特点:色彩、构图、表现手法(3)实践环节:绘制《向日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向日葵》为题材,创作一幅画作,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知识。

2. 答案:因个体差异,作品风格和表现手法不同,故不设标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课后了解其他著名画家及其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梵高《向日葵》教案精选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梵高《向日葵》教案精选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梵高《向日葵》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以梵高的《向日葵》为主题,深入剖析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十章节“名画欣赏”中的《向日葵》,通过对作品的细致观察和解读,让学生了解梵高的绘画风格,感受名画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梵高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认识后印象派绘画风格;2. 培养学生对名画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艺术的热爱;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梵高的绘画风格及其在《向日葵》中的体现;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画纸、画笔、颜料等;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梵高的生平简介,引发学生对名画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 新课导入:介绍梵高的《向日葵》,引导学生观察作品,分析其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3. 例题讲解:以《向日葵》为例,讲解后印象派的绘画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对《向日葵》进行模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六、板书设计1.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向日葵》2. 内容:(1)梵高简介(2)后印象派绘画风格(3)作品《向日葵》的艺术特点(4)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向日葵》为题材,创作一幅自己的美术作品;2. 答案要求:作品需体现后印象派风格,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梵高的作品,提高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创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梵高的绘画风格及其在《向日葵》中的体现;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3. 例题讲解:以《向日葵》为例,讲解后印象派的绘画特点;4. 作业设计:作业要求体现后印象派风格。

幼儿园中、大班美术欣赏(艺术鉴赏)梵高《向日葵》

幼儿园中、大班美术欣赏(艺术鉴赏)梵高《向日葵》
向日葵
教学目标
1、感受向日葵含苞、怒放、摇曳与凋零的不同的 姿态,知道向日葵生命的全过程。 2、感受和认识后印象派梵高的色彩特点,体验 “厚涂法”。 3、尝试用线条和颜色表达向日葵热情奔放的感觉。
课件使用温馨提示:第23页有动画效果哦,请老师们在带领孩子们欣赏过 程中先不必急着向孩子解说画面内容,多给孩子机会观察画面,再引导孩 子欣赏画家作品。希望能够帮到您!
经验预备
经验预备
经验预备
有一位画家,他叫梵高,他也 画了向日葵,我们一起来欣赏 一下吧!
开始欣赏咯~
梵高 《向日葵》
你们知道为什么他要 画向日葵吗?
为什么?
梵高法国巴黎的时候认识了另一名画 家:高更,他后来去了一个叫阿尔勒 的镇上居住,并邀请了高更一起居住。 梵高十分喜爱当地的向日葵,所以他 用画来装饰自己的房子,你们看向日 葵的颜色,能感觉到梵高期待朋友到 来的那种高兴的心情吗?
能找到梵高在画上签的 名吗?
梵高签名
这一幅英国伦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向日葵》中, 梵高就在花瓶的弧度 弯曲上签下了自己的英文 名 Vincent。不过,在日本东京所藏的《向日葵》 中,梵高并没有签名。所以 并不是左右的向日葵 里都会签名。
梵高签名
梵高签名
这一幅英国伦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向日葵》中, 梵高就在花瓶的弧度 弯曲上签下了自己的英文 名 Vincent。不过,在日本东京所藏的《向日葵》 中,梵高并没有签名。所以 并不是左右的向日葵 里都会签名。
猜猜为什么画面里大部 分都是黄色?
色彩
这和梵高对于阿尔勒的生活有很大关 系,阿尔位于法国南部,那里非常热,橘 黄色的太阳又大又圆的,梵高在这里仿 佛看到了他对绘画那样的热情。所以 他在创作这幅画时,将这种热情奔放的 感受表现在到画作中,画中的黄色热情、 明亮、灿烂,一朵朵向日葵仿佛获得了 生命一般, 感觉在燃烧,在太阳下怒放, 这是梵高的向日葵,可以从他的画里感 受到他内心火热的感情。

梵高油画向日葵赏析

梵高油画向日葵赏析

梵高油画《向日葵》赏析引言:梵高的油画《向日葵》,给了我一个强烈的思考:画向日葵不是一种热爱生命的表现吗?为何梵高在艺术面前走向自我毁灭呢?于是,我开始关注他的生平,追问梵高是何人,何人是梵高。

参考文献:《梵高传》作者:欧文·斯通文森特·梵高(1853.3.30-1890.7.29)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

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梵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

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

以此,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

梵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

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常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

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

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

人们如果确能真诚相爱,生命则将是永存的,这就是梵高的愿望和信念。

可是冷酷和污浊的现实终于使这个敏感而热情的艺术家患了间歇性精神错乱,病发之时陷于狂乱,病过之后则更加痛苦。

他不愿增加别人的负担,自杀身亡,享年只有37岁。

梵高最有名的作品是这幅画有16朵的《向日葵》。

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

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向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

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的房间。

向日葵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内心翻腾的感情烈火的写照,亦是热爱生命选择生活的表现,但为何却成了梵高苦难生命的缩影。

他自己则成了向日葵的背叛者,如此看来热爱生命与选择灭亡并不矛盾。

梵高身为一个画家,成就了艺术却蔑视了生命。

他曾说过:我想用《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

凡高《向日葵》赏析

凡高《向日葵》赏析

凡高《向日葵》赏析摘要:凡高的代表作《向日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色彩与和谐的类型,它推动了色彩方面的大胆创新,增强了综合形体的表现,具有强烈的现代油画笔触的表现力,对二十世纪初期的立体主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传统油画技法中的某方面因素往往作为艺术观念的形式体现被强化,甚至被推向极端,油画形式语言受到高度重视,凡高的向日葵是他最成功的作品,是他艺术和热情的高度的集中。

”这幅画的成就依赖于黄色(从柠檬黄到橙黄)与蓝色的对比关系。

使得这幅美妙的图画成为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也对当代油画的笔触表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凡高《向日葵》绘画笔触一、创作背景在凡高的作品中, 《向日葵》占有特殊地位, 具有重要意义。

《向日葵》使凡高世界扬名,在西方也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向日葵几乎成了凡高的“代名词‘ .像拉斐尔一样,只活了37 岁的凡高(18 5 3—18 9 0) , 是出生于荷兰的后印象派画家, 他27 岁开始学画, 作为一个画家, 其艺术生涯才不过十年。

凡高从18 8 8 年到188 9 年,在法国南部的阿尔小城渡过了14 个月.这个阿尔时期, 一向被认为是凡高十年艺术活动的黄金时代, 是他的绘画创作的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 他画了约20 0 幅油画,10 0 余幅素描和水彩画,而且还写了许多的书信(现存约20 封)。

他的一些像火焰一般充满激情的传世名作, 大部分都是在阿尔时期创作的. 尤其是他的著名的一系列不同变体的瓶花《向日葵》油画(共7 幅), 就是在阿尔的称为“黄色之家’的画室里, 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的,是凡高生前最后完成的一幅, 是他作品中最完美的杰作. 这件作品于数年前被日本安田火灾海上保险株式会社重金购买, 私家收藏, 现存安田火灾东乡青儿美术馆, 视为镇馆之宝, 并公开展出, 以饱观众眼福.二、作品概况《向日葵》这幅大作, 充分显示出色彩运用的大胆与笔触的自由奔放, 而且在花朵部分进行了厚涂, 使画面上产生了向日葵花如按压上去的浮脸一样的效果, 使其质感、量感同时并具. 真是美妙已极,整幅画为黄色调子. 但变化多样, 色彩丰富, 井无单调乏味之感. 背片以冷i周柠檬芡和绿色的枝叶作衬托. 冷暖对比, 十分谐调, 使葵花更加明亮突出, 棍眼夺目。

中班美术欣赏《向日葵》

中班美术欣赏《向日葵》

中班美术欣赏《向日葵》《向日葵》(Sunflowers)是荷兰后印象派大师梵高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这幅作品创作于1888年,采用油画技法,现藏于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

《向日葵》在世界艺术史上享有盛誉,被誉为梵高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梵高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

整幅画面以一束鲜艳的向日葵为主题,梵高采用了大胆而鲜亮的色彩,呈现出强烈的光影效果。

画面上方的背景呈现出浅蓝色的天空,与画面下方的金黄色向日葵形成强烈的对比。

向日葵的花蕊由浅黄色过渡为深黄色,呈现出层次分明的形态。

梵高运用明暗的处理,使得花蕾和叶片的轮廓更加鲜明,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在构图方面,梵高采用了对角线的构图方式,使画面更加有张力。

从画面右下角开始,向上延伸到画面左上角的花蕾和叶片形成一条对角线,直观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同时,在画面中,梵高以一个高大而突出的向日葵为中心,使之成为画面的主体,突出了这束向日葵的独特性和存在感。

细节方面,梵高用粗硬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描绘花蕾和叶片的纹理和细微之处,展现了梵高独特的绘画风格。

梵高的笔触粗犷而有力,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他将画笔的用力和速度都表现在画面上,营造出一种粗犷而充满张力的氛围。

整幅画面充满了运动感和生命力,给人一种立体感和亲密感。

此外,梵高在选择向日葵这一主题时,也蕴含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

向日葵象征着太阳和灿烂的光芒,梵高通过这束向日葵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情和追求。

同时,向日葵也寓意着转变和希望,梵高将这些情感和意义表达在画面中,使得这幅作品更加具有内涵和深度。

总的来说,《向日葵》是一幅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的作品。

以鲜亮的色彩、粗犷的笔触和运动感的构图,梵高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融入作品中,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这幅作品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展现了梵高作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才华和魅力。

通过欣赏《向日葵》,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梵高的艺术风采,还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热情和对美的追求。

大班美术欣赏向日葵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欣赏向日葵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欣赏向日葵教案一、教学背景这堂美术课是给大班幼儿设计的,本节课我们将带领孩子们欣赏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向日葵》,通过创设艺术氛围,培养幼儿艺术欣赏能力,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

二、教学目标1.参观与欣赏《向日葵》这幅画作,让幼儿了解到西方艺术、欣赏艺术作品,提高对艺术的领会能力。

2.学习描绘向日葵的方法,锻炼儿童的艺术表现能力,促进儿童的想象与表现力发展。

3.培养幼儿细致、耐心、专注、合作的态度和能力,增进团队合作,培养集体意识。

4.探究孩子们的艺术兴趣、才能和潜力,让孩子们在美术的世界里成长和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由老师先通过图片或视频,简单讲述“向日葵”这幅著名画作的来源和作者,并让孩子们猜测画作内容,简单引导孩子们对画作产生浓厚兴趣。

2. 欣赏(10分钟)老师向孩子们展示《向日葵》的原画,点名请孩子们观察、探究画中的内容及色彩运用技巧,激发孩子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 分组讨论(15分钟)根据不同年龄段组成小组,老师引导孩子们分组讨论,在团队中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画中内容以及发现的问题,提升孩子们在团队合作中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4. 绘画实践(25分钟)1.将画纸分割成若干块,依照组内讨论需要,分配给每位孩子。

要求孩子们按照自然界向日葵花的特征,使用色彩、形状、构图等艺术手法自由创作绘制。

2.在孩子们进行儿童美术创作之余,老师亲身指导孩子们艺术技法,发挥教学的辅助作用。

5. 画作欣赏与总结(10分钟)1.现展出儿童绘制出来的画作,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作品对比其他画作,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2.让孩子自我检验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心得。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课程,老师结合了观察、思考、分享、创作以及欣赏的多种艺术教育手段,协助幼儿们简单了解西方艺术、学习欣赏艺术作品,提高对艺术的领会能力,锻炼儿童的艺术表现能力,促进幼儿的想象与表现力发展,培养幼儿细致、耐心、专注、合作的态度和能力,增进团队合作,培养集体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日葵——
论梵高的经典作品向日葵的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
学号:109333110141
姓名:叶显命
班别:09环境艺术设计3班
梵·高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这幅《向日葵》。

他曾多次描绘以向日葵为主题的静物,他爱用向日葵来布置他在阿尔的房间。

他曾说过:“我想画上半打的《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

”梵·高确实做到了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发自内心虔诚的精神情感。

梵高作画时,怀着极狂热的冲动,追逐着猛烈的即兴而作,这幅流芳百世的《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

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像闪烁着的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和谐,优雅甚至细腻,那富有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

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

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文森特·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后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术馆展出。

(这个数据还有待商榷,因为不断有真品问世,同时不乏赝品得到证明)堪称梵高的化身的《向日葵》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

梵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

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

梵高写给弟弟西奥的信中多次谈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说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

他以12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他还将南方画室(友人之家)的成员定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

对于梵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

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梵高亦如像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

编辑本段名画档案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1888年2月,已35岁的梵高从巴黎来到阿尔,来到这座法国南部小城寻找他的阳光,他的麦田,他的向日葵……梵高创作了大量描绘向日葵的作品。

这幅是其中最著名的,现藏于伦敦国家画廊。

梵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

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

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

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

《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

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

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

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总之,凡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编辑本段作品赏析
“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次艰难的航行,但是我又怎么会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淹没嘴唇,甚至会涨得更高呢?但我将奋斗,我将生活得有价值,我将努力战胜,并赢得生活”——这是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的梵·高对待生活的态度。

对于这位极具个性的超时代画家来说,他悲苦的一生就是向命运抗争、为艺术献身的一生,也是强烈捍卫生命个体尊严的一生。

梵·高在自己绘画的成熟期创作了《向日葵》这幅作品,画面上朵朵葵花夸张的形体和激情四射的色彩,使人头晕目眩。

他内心充满激情地去画那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花蕊画得火红火红, 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球;黄色的花瓣就像太阳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画家用奔放不羁、大胆泼辣的笔触,仿佛使其中的每一朵向日葵都获得了强烈的生命力,在这里你用“栩栩如生”来描绘这些向日葵,已经显得软弱和浅薄,因为那火焰般的向日葵仿佛是一朵朵燃烧的生命,画家赋予它们一种生命蓬勃燃烧的冲动和张力。

有人说这是“梵·高的向日葵”,因为那是他内心火热感情的写照,是他精神力量的外露,就如同没有曹雪芹就没有《红楼梦》一样,没有梵·高就肯定没有梵·高式的《向日葵》。

天才的艺术家往往能在某个领域树立起划时代的艺术高峰,后人只能膜拜,绝不可以企及,梵·高就是如此。

作为现代表现主义
的先锋,极端个性化艺术家的典型,梵·高更强调他对事物的自我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他大胆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不拘一格,恣意妄为。

他曾说过:“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

”其实,在这幅作品中不仅是色彩、线条,就是透视和比例也都面目全非,彻底变了形,以适应画家随心所欲表现自我的需要。

凡·高这种无拘无束的创造风格,使他把不同类型的人物、花卉和静物,都拿来当作了“习作”的对象,并一丝不苟地把它们直接写生出来的,从这个层面看他是在描写印象,但外在的手法已经不再重要,他更注重画中的内涵和神韵。

从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从印象派那儿得到不可或缺的艺术启蒙后,他以超越印象派极远。

正如他说过的那样:“关于艺术’一词,我找不到比下述文字更好的阐释:艺术即自然、现实、真理,但艺术家能以之表现出深刻的内涵,表现出一种观念,表现出一种特点,艺术家对这些内涵、观念、特点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自成一格,不落窠臼,清晰明确。

” 作为一位用生命创作的画家,梵·高将自身的主体创作意识、内心的情感意识与东方绘画的因素加以巧妙融会,在最惨烈的生活境遇和对艺术狂热执著的追求中,树立起了划时代的丰碑。

编辑本段艺术价值
作为世界最名贵二十幅名画之一,梵高的油画《向日葵》, 梵高作画时,怀着极狂热的冲动,追逐着猛烈的即兴而作,这幅流芳百世的《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

《向日葵》是梵高在法国南部画的同一题材的系列作品.他画《向日葵》时, 精神异常激动, 向日葵金黄色的花瓣, 给他一种温暖的感觉, 厚重的笔触使画面带有雕塑感, 耀眼的黄颜色充斥整个画面, 引起人们精神上的极大振奋。

作为世界最名贵二十幅名画之一,梵高的油画《向日葵》也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他在最痛苦的煎熬中所倾心绘制的最充满光明的精神追求的作品.这幅作品在1990 年的艺术品拍卖行中创造了数千万美元的世界最高纪录, 然而在当时, 他的生活却是与一贫如洗的痛苦联系在一起的。

这幅世界最名贵二十幅名画之一,梵高的《向日葵》,这幅油画却将梵高作画时,怀着极狂热的冲动,追逐着猛烈的精神保留至今。

后来的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及20 世纪初出现的抽象派,都曾经从梵·高的艺术中汲取了营养。

他对西方20 世纪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

梵·高(1853~1890),荷兰画家,主要生活在法国。

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凡·高敏感易怒,聪敏过人,却一直贫穷潦倒,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绘画训练。

他1881 年开始绘画,1886 年在巴黎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著名画家鲁本斯、日本版画和著名画家高更等。

他对绘画创作近乎痴狂,擅长用浓重的色彩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

他是继印象主义之后在画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革新者,但是,生前他的作品一直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直到去世后,才引起了评论家一致的好评。

编辑本段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也称“印象派之后”或“后期印象派”,是法国美术史上继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现象。

特点是强调艺术形象要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和情绪,反对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片面追求客观表现及光和色彩。

画面色彩浓烈,不拘一格,充斥着强烈的个性色彩,直接反映了画家的某种情绪。

后印象主义最为卓越的代表性画家为塞尚、凡·高和高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