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运动轨迹追踪要点

合集下载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B(天顶)
S
规律1-1: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
天球立体图
春秋分 冬至 夏至 B
地球侧视图
N 地 平
E N A W S
A

S
规律1-3: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 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B 正北升起 夏至 春秋分
N A
B(天顶)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N
a
E
冬至 S A W
正北落下 S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刚好极昼)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角a=90度--A点纬度
天球立体图

地球侧视图
A
S S A S
夏至 地 平 圈 春秋分 冬至
夏至
春秋分
S
规律1-4:观察地点在极点,则太阳运 行轨道与地平圈平行。
天球立体图
冬至 春秋分 夏至 E N A W S B
地球侧视图
N C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A D S
规律1-2: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东北升起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东南升起
E N
A
S
西北落下
W
西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 •二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冬半年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

N
夏至
S
S A S
夏至 春秋分 S 冬至
春秋分 冬至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北极点)
北极点出现极昼时:太阳不升不落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C
N
B(天顶)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17823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17823

N
S
A
规律5:判断季节(W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AN
aa a
直射点
N
A
S
S
设:太阳直射在10°N (a°N) 问:1、北半球刚好极昼的纬度A是 (80°N)
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4)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
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3、其他问题
N
B(天顶)
B 夏至
A
春秋分
aA
冬至
Eb
N
a bc c
S
A
W
N
S
规律3:北半球某地观察
三条太阳运行轨道面都平行,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A
a bc
A
S
它们与地表的交角相等,即:∠a=∠b=∠c,
夏至
冬至
北半球东偏北 北半球东偏南 南半球东偏南 南半球东偏北
北半球西偏北 北半球西偏南 南半球西偏南 南半球西偏北
春秋分 日出正东 日落正西
北极星的高度=当地的地理纬度
例2:下图中的圆圈表示地面无限延长的平面,A、B、 C、D、E、F为(34°S、18°30′E)某地观测者看到 的二分、二至日太阳升落的位置,读图回答:
西

1、在A、B、C、D、E、F各点中,观测者看到的12月 22日太阳升起的位置在_A____。 2、用图中给出的点在图上描出当地白昼最长一天的 太阳运动路线。
正北升起 B
N
A
夏至

高考地理微专题二 太阳视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微专题二 太阳视运动规律
3.身影旋转角度越小,说明昼长越短,读图,结合上题分析,丙纬度最低,昼长最短,所以身影在地面旋转的角度最小,故选C。
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且高度角在地平线下18°以内时,天空依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光亮,这种现象发生在午夜与日出之间时称为曙光,而发生在日落至午夜之间时则称为暮光。漠河(53°N)某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该日最接近(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5.此日,该地暮光的持续时间为( )
A.3小时B.3小时16分C.3小时32分D.4小时
【答案】4.B 5.C
【解析】4.根据图示可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6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差(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可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23°,最接近夏至日,故选B。
7.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其昼长关于二至日对称,即某地昼长相等的两天的日期应是距夏至日(冬至日)的时间间隔相等,且关于二至日对称的日期,日出日落的时刻相同,若20天后的X日,李先生将会再次拍摄到同样的景观,说明两次拍摄的时间距离6月22日的时间均为10天,太阳直射点直射在北半球的同一条纬线上,因此第一次拍摄的时间最可能是6月12日,而第二次拍摄的时间是7月2日左右,故C正确。故选C。
【解析】七月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其次确定直射点的位置,该地为北京(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且7月份该地的日出方位是比较偏东北的,日落方位是比较偏西北的,可知B图符合题意,B正确。A图的太阳方位位于北方,A错误。读图可知C图中的日出日落方位符合二分日二至日时节的实际情况,C错误。读图可知D图中的日落和日出方位为冬季时节,D错误。故选B项。
时间
地区
直射点以北

高三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课件

高三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课件

赤道区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轨迹为水平线。 夏至和冬至时,太阳轨迹为北半圆和南半圆。
03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应用
判断节气和日期
节气判断
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图中的正午太阳 高度和日出日落方位,可以判断出当 地的节气,如春分、夏至、秋分、冬 至等。
日期判断
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图中的日出日落 时间,可以判断出当地的日期,如某 月某日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第一 个白昼或最后一个白昼。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绘制方法
01
选择合适的投影面,通 常为地球的赤道面或黄 道面。
02
根据地球公转轨道和自 转轴的方向,确定太阳 在天空中的运动轨的高度角、 方位角等信息。
04
可根据需要添加其他地 理要素,如地形、城市 等,以丰富图表的表达 内容。
02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分类与特点
在备考过程中,注重思维训练和逻 辑推理能力的提升,学会从太阳视 运动轨迹图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 和推断。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计算某地地 方时差,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备考策略与建议
强化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基 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地球公转自 转、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等
基础知识。
多做真题练习
通过历年真题的练习,熟悉太阳视 运动轨迹图的判读方法和解题技巧 ,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注重思维训练

时差
由于地球自转造成不同地区时 间不同的现象。
熟悉各种类型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赤道地区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01
太阳终年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昼夜长短相等。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02
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昼长夜短。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判读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判读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判读JGSLJZ【知识总结】太阳视运动轨迹图是以观测点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所形成的轨迹示意图。

太阳东升西落,并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运动,其实质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反映,是一种相对运动。

一、太阳视运动规律1.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1)二分日时,全球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2)夏半年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极昼地区(除极点)太阳从正北升起,正北落下。

(3)冬半年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极昼地区(除极点)太阳从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2.正午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1)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时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时太阳始终位于正北方。

(2)北回归线上,夏至日正午太阳位于天顶,其他日期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

南回归线上,冬至日正午时太阳位于天顶,其他日期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

(3)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直射那天正午太阳位于天顶,其他日期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或正北方。

3. 太阳视运动轨迹的变化规律(1)非极昼、极夜区域,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为一段圆弧。

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最小,二分日居中。

(2)极昼地区,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为一个完整的圆圈(如下图),极点的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是一个与地平圈平行的圆圈。

【典例精析】读“某地点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示意图”。

箭头所示为太阳在天空运行的方向和轨迹,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点位于(南或北)半球上。

(2)该地点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3)太阳沿轨迹①在天空运行时,这一天该地点夜长为小时。

(4)当太阳沿轨迹①运行到天空最高点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0时,据此可确定该地点的经度是。

解析: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确定轨迹①②③节气分别为为夏至、二分和冬至。

由全年正午时太阳始终位于正南方,可推出该地为北半球。

据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6°34′,可求出该地的纬度为40°N,由此算出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3°26′。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一、天球1、以观察者为球心2、地平圈3、天顶、天底、北点、南点、东点、西点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二、太阳视运动1、概念2、方向:自东向西3、速度:每小时15度4、周期:1个太阳日5、轨迹:圆,有时候是大圆有时候是小圆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三、轨迹上的特殊点1、最高点与最低点时间,方向轨迹上的最高点为当地正午时刻,轨迹上的最低点为当地子夜时刻,此两点或者在观测者的正北方、或者在观测者的正南方,或者在天顶、天底2、轨迹与地平圈的交点(1)无交点:意义如果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没有交点,且轨迹在地平圈之上,则当地极昼。

如果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没有交点,且轨迹在地平圈之下,则当地极夜。

(2)单个交点:方向及意义轨迹与地平圈只有一个交点的,此交点或者是北点或者是南点。

除交点之外,轨迹上的点在地平圈之上,则当地恰好极昼。

除交点之外,轨迹上的点在地平圈之下,则当地恰好极夜。

(3)俩交点:连线与纬线、经线的关系;日出和日落俩交点的连线与纬线平行,与经线垂直。

俩交点中在偏东方向的为日出点,在偏西方向的为日落点。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四、轨迹与纬度1、轨迹倾角与纬度互余轨迹倾角指太阳视运动轨迹所在的平面与地平圈所在平面所夹的二面角。

这个角与当地纬度互余。

2、南北半球从天球上方往下看,顺时针者位于北半球,逆时针者位于南半球3、特殊地方的轨迹两极(顺时针或逆时针);赤道两极的周日太阳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平行或重合。

赤道的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垂直。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结五、轨迹的年变化规律1、不同时期的轨迹互相平行2、两分日轨迹交于东点和西点,夏至日最北,冬至日最南。

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同步3、分日轨迹最大,为大圆,离分日越远则越小,两至日最小。

分日时视运动轨迹最大,轨迹交地平圈於东点、西点,轨迹的圆心即观测者。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小結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小結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小結一、天球1、以观察者为球心2、地平圈3、天顶、天底、北点、南点、东点、西点二、太阳视运动1、概念2、方向:自東向西3、速度:每小時15度4、周期:1個太陽日5、轨迹:圆,有时候是大圆有时候是小圆三、轨迹上的特殊点1、最高点与最低点时间,方向軌跡上的最高點為當地正午時刻,軌跡上的最低點為當地子夜時刻,此兩點或者在觀測者的正北方、或者在觀測者的正南方,或者在天頂、天底2、轨迹与地平圈的交点(1)无交点:意义如果視運動軌跡與地平圈沒有交點,且軌跡在地平圈之上,則當地極晝。

如果視運動軌跡與地平圈沒有交點,且軌跡在地平圈之下,則當地極夜。

(2)单个交点:方向及意义軌跡與地平圈只有一個交點的,此交點或者是北點或者是南點。

除交點之外,軌跡上的點在地平圈之上,則當地恰好極晝。

除交點之外,軌跡上的點在地平圈之下,則當地恰好極夜。

(3)俩交点:连线与纬线、经线的关系;日出和日落倆交點的連線與緯線平行,與經線垂直。

倆交點中在偏東方向的為日出點,在偏西方向的為日落點。

四、轨迹与纬度1、轨迹倾角与纬度互余軌跡傾角指太陽視運動軌跡所在的平面與地平圈所在平面所夾的二面角。

這個角與當地緯度互餘。

2、南北半球从天球上方往下看,顺时针者位于北半球,逆时针者位于南半球3、特殊地方的轨迹两极(顺时针或逆时针);赤道兩極的周日太陽視運動軌跡與地平圈平行或重合。

赤道的視運動軌跡與地平圈垂直。

五、轨迹的年变化规律1、不同时期的轨迹互相平行2、两分日轨迹交于东点和西点,夏至日最北,冬至日最南。

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同步3、分日轨迹最大,为大圆,离分日越远则越小,两至日最小。

分日時視運動軌跡最大,軌跡交地平圈於東點、西點,軌跡的圓心即觀測者。

六、轨迹与太阳射点纬度某日轨迹的最高点与分日轨迹的最高点相对于天球球心所张的角即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太阳赤纬)。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C.2月29日10时
D.3月1日10时02分
3.若飞机沿b过a继续绕地球 飞行一周,飞行员看到的二 次日出的周期:
N
S
A
规律5:判断季节(W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AN
aa a
直射点
N
A
S
S
设:太阳直射在10°N (a°N)
问:1、北半球刚好极昼的纬度A是(80°N) 2、A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 (20°)
地球侧视图

夏至
C
春秋分
冬至
N
B(天顶)
A 夏至
E
春秋分
N
S
A
冬至
W
S
D
规律1-1: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
天球立体图
冬至 B 春秋分
夏至 N
E
A W
地球侧视图
N
C
S D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A
S
规律1-2: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天球立体图
夏至 春B秋分 冬至
正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E
冬至
N
S
A
W
正北落下
N A
S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已经极昼的点)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N
E
夏至
N
S春秋分
A
冬至
W
S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北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运动轨迹追踪过程
太阳运动轨迹追踪控制就是根据太阳运动轨迹,采用水平坐标系来确定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的,通过读取系统实时时钟得到当地时间信息,并输入当地地理信息,根据上述的公式计算出当地任一时刻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

此时,太阳能电池板的具体位置很关键,因此,在进行太阳运动轨迹跟踪时,每天傍晚自动跟踪结束后,太阳能电池板都必须回到基准位置,以消除计算的累积误差,之后电池板每次转动,都必须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两个增量式编码器来反馈电池板的方位角和高度角。

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与电池板的高度角和方位角的角度差,就是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电机需要转过的角度,达到了追踪太阳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