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合集下载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资料

北半球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升,正北落。 南半球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升,正南落。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最高(正午)时在正南,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最高(正午)时在正北
B
E
N
S
A
规律:判断季节(月W 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A
a
N
46° B
S
规律:
a
s
∠b=(∠1--∠2)/2=某地的余角 ∠a= ∠b + ∠2 =(∠1--∠2)/2+ ∠2 (∠1+ ∠2)/2=太阳直射的纬度
甲
乙
2
1
北半球
练习3:∠1=∠2=22°,求甲乙的纬度
答:甲是北极点,太阳高度相等=22度,说明太阳 直射在北纬22度,刚好极昼的纬度是北纬68度
练习4: 上图表示某地某日太阳运动轨道图,已 知正午太阳位于A点,∠ABS=46°,求观察地点的 纬度____,太阳直射的纬度_____。
NB 夏至B(天顶)
A 春秋分
a EA
冬至
b
N
a A bc c
S
W
N
规律:S北半球某地观察
三条太阳运行轨道面都平行,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A
a bc
A
S
它们与地表的交角相等,即:∠a=∠b=∠c,
该角与当地纬度(A)互余,即:∠b+∠A=90°
B 81°26′ 58° 34°34′
E
N
S
A
W
N
B 夏至
B
E
N
S
A
规律:判断季节(月W 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A
a
N
46° B
S
规律:
a
s
∠b=(∠1--∠2)/2=某地的余角 ∠a= ∠b + ∠2 =(∠1--∠2)/2+ ∠2 (∠1+ ∠2)/2=太阳直射的纬度
甲
乙
2
1
北半球
练习3:∠1=∠2=22°,求甲乙的纬度
答:甲是北极点,太阳高度相等=22度,说明太阳 直射在北纬22度,刚好极昼的纬度是北纬68度
练习4: 上图表示某地某日太阳运动轨道图,已 知正午太阳位于A点,∠ABS=46°,求观察地点的 纬度____,太阳直射的纬度_____。
NB 夏至B(天顶)
A 春秋分
a EA
冬至
b
N
a A bc c
S
W
N
规律:S北半球某地观察
三条太阳运行轨道面都平行,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A
a bc
A
S
它们与地表的交角相等,即:∠a=∠b=∠c,
该角与当地纬度(A)互余,即:∠b+∠A=90°
B 81°26′ 58° 34°34′
E
N
S
A
W
N
B 夏至
太阳日运动视线图(三)

90˚W
思考:
右图以北极点为中心 的俯视图,晨昏线与 70° 纬线相切。
B O C A
90˚E
1、此时日影朝北和朝南的地方是哪里?
直射点所在经线上,70°N以北地区此时日影朝北, 经线OB段(包括极点)日影朝南
2、此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影子朝向何处? 朝西北
a、b两城,6月22日和12月22日正午,旗杆 (等高)影长及朝向如图3所示,完成8~10题。
(2)12月22日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该地在北 半球,为冬季;达全年最短,该地在南回归线及 其以南地区,为夏季。 (3)非二至日正午日影缩为零(或日影与物体 重合),该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该地。 (4)正午日影达全年最长,则该地处于冬季, 且该日为该地所在半球的冬至节气。正午日影达 全年最短(不为零),则该地处于夏季,且该日 为该地所在半球的夏至节气。
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
晨线和经线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平行
太阳在晨线正东方,在昏线的正西方
故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太阳直射北半球(夏半年)
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 太阳在晨线东北方,在昏线的西北方 故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太阳直射南半球(冬半年)
晨线和经线不重合,纬线和太阳光线不平行 太阳在晨线东南方,在昏线的西南方 故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应用举例 (一)侧视图:
读左面的光照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北极点上空适当位置, 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该 图是 北半球夏至日 日的光照图 (2)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从 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极方向 ______ 递减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 _____ _____ 极昼 现象,与C点地方时相同 的是_______ D 。 (3)图中A、B两地中四季变化 较明显的是____ A 地,位于热带 的是_____ B 。
高三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课件

赤道区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轨迹为水平线。 夏至和冬至时,太阳轨迹为北半圆和南半圆。
03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应用
判断节气和日期
节气判断
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图中的正午太阳 高度和日出日落方位,可以判断出当 地的节气,如春分、夏至、秋分、冬 至等。
日期判断
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图中的日出日落 时间,可以判断出当地的日期,如某 月某日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第一 个白昼或最后一个白昼。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绘制方法
01
选择合适的投影面,通 常为地球的赤道面或黄 道面。
02
根据地球公转轨道和自 转轴的方向,确定太阳 在天空中的运动轨的高度角、 方位角等信息。
04
可根据需要添加其他地 理要素,如地形、城市 等,以丰富图表的表达 内容。
02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分类与特点
在备考过程中,注重思维训练和逻 辑推理能力的提升,学会从太阳视 运动轨迹图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 和推断。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计算某地地 方时差,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备考策略与建议
强化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基 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地球公转自 转、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等
基础知识。
多做真题练习
通过历年真题的练习,熟悉太阳视 运动轨迹图的判读方法和解题技巧 ,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注重思维训练
。
时差
由于地球自转造成不同地区时 间不同的现象。
熟悉各种类型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赤道地区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01
太阳终年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昼夜长短相等。
北半球夏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02
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昼长夜短。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14787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北升西北落。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 其他地方太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
⑶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直射点的纬度。
⑴太阳从偏东X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太阳从偏 西X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X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太阳从东 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继续
夏至 春B秋分 冬至
E
N
S
A
W
规律1-3: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 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继续
东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东南升起
冬至
E
N
A
西北落下
W
S
西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 •二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冬半年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
太阳高度角
h1
h2
0
12
图7
S
h2
24 时刻
W h1
E 地平圈
图8
NS
W
h1
h2 N
E 地平圈
图9
甲
乙
2
1
北半球
练习1:∠1=∠2=22°,求甲乙的纬度
答:甲是北极点,太阳高度相等=22度,说明太阳 直射在北纬22度,刚好极昼的纬度是北纬68度
• [例2]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 线与地面的夹角,回答:
答案: 1、③曲线,26034′ 2、9个小时 3、东偏北,西偏北。
5° N
35° S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ppt课件

设:太阳直射在10°N (a°N)
问:1、北半球刚好极昼的纬度A是(80°N) 2、A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 (20°)
规律六:刚好极昼的纬线纬度与直射的 纬度互余, 其H=2 ∠a°
24
2
1
北半球
设:某地极昼多时, ∠1(12时的H)=30 °, ∠2(0时的h)=10°
(1)求太阳直射的纬度 先看公式 25
E N
A W
地球侧视图
N
地
平
圈
A
S
S
规律1-3: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 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9
天球立体图
B
E
N
夏至
A
春秋分
W
地球侧视图
A
夏至
地平圈
春秋分
S
冬至
规律1-4:观察地点在极点,则太阳运 行轨道与地平圈平行。
10
2、日出与日落问题
11
东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东南升起
冬至
E
N
A
西北落下
2.一架飞机2月28日10时从a地沿某纬线飞向b,2分钟后,
到达b地的时刻为
从东向西,日期加一天
A.2月28日10时02分
B.2月27日10时02分
C.2月29日10时
D.3月1日10时02分
3.若飞机沿b过a继续绕地球
飞行一周,飞行员看到的二
次日出的周期:
A.大于一个点的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记住)
17
极点上,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 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 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图乙)。
h
18
太阳日出、日落的方位
问:1、北半球刚好极昼的纬度A是(80°N) 2、A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 (20°)
规律六:刚好极昼的纬线纬度与直射的 纬度互余, 其H=2 ∠a°
24
2
1
北半球
设:某地极昼多时, ∠1(12时的H)=30 °, ∠2(0时的h)=10°
(1)求太阳直射的纬度 先看公式 25
E N
A W
地球侧视图
N
地
平
圈
A
S
S
规律1-3: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 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9
天球立体图
B
E
N
夏至
A
春秋分
W
地球侧视图
A
夏至
地平圈
春秋分
S
冬至
规律1-4:观察地点在极点,则太阳运 行轨道与地平圈平行。
10
2、日出与日落问题
11
东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东南升起
冬至
E
N
A
西北落下
2.一架飞机2月28日10时从a地沿某纬线飞向b,2分钟后,
到达b地的时刻为
从东向西,日期加一天
A.2月28日10时02分
B.2月27日10时02分
C.2月29日10时
D.3月1日10时02分
3.若飞机沿b过a继续绕地球
飞行一周,飞行员看到的二
次日出的周期:
A.大于一个点的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记住)
17
极点上,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 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 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图乙)。
h
18
太阳日出、日落的方位
《太阳视运动图解》课件

解释季节变化
太阳视运动图解可以展示不同季节中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变化,有 助于学生理解季节的形成和变化。
在天文观测中的应用
1 2 3
预测天体位置
通过太阳视运动图解,天文爱好者可以预测太阳 和其他天体的位置,便于观测和拍摄。
天文现象分析
太阳视运动图解可以用来分析一些天文现象,如 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些天文事件的 形成和变化。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从正东升 起,正西落下,一天之内太阳 高度变化不大。
夏至、冬至时太阳视运动
夏至时,太阳从东北升起,西 北落下,太阳高度角较大;冬 至时,太阳从东南升起,阳高度角 较高,冬季较低。一天之内, 太阳高度角从日出时的低值逐 渐升高,至正午达到最大值, 然后逐渐降低至日落时为低值 。
连接太阳位置
用平滑的曲线将四个节气时的太 阳位置连接起来,形成太阳视运 动轨迹。
确定地球自转轴的方向
根据指南针确定地球自转轴的北 向和南向。
添加时间和方向标注
在轨迹上标注时间点和方向,以 便观察太阳的运动轨迹和方向变 化。
注意事项
确保绘图工具准确无误,避免误差影响图解的准 01 确性。
在绘制过程中,要保持赤道线和太阳位置的准确 02 性,避免误差累积。
03 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影响太阳视运动的 轨迹和速度。
太阳视运动的意义
指导时间计量
01
通过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人们可以大致判断时间,从而
指导生活和工作。
指导方向判断
02
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帮助人们判断方向,尤其在没有其他参照
物的情况下。
揭示地球自转
03
太阳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直接证据,有助于人们认识地球的运
太阳视运动图解可以展示不同季节中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变化,有 助于学生理解季节的形成和变化。
在天文观测中的应用
1 2 3
预测天体位置
通过太阳视运动图解,天文爱好者可以预测太阳 和其他天体的位置,便于观测和拍摄。
天文现象分析
太阳视运动图解可以用来分析一些天文现象,如 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些天文事件的 形成和变化。
春分和秋分时,太阳从正东升 起,正西落下,一天之内太阳 高度变化不大。
夏至、冬至时太阳视运动
夏至时,太阳从东北升起,西 北落下,太阳高度角较大;冬 至时,太阳从东南升起,阳高度角 较高,冬季较低。一天之内, 太阳高度角从日出时的低值逐 渐升高,至正午达到最大值, 然后逐渐降低至日落时为低值 。
连接太阳位置
用平滑的曲线将四个节气时的太 阳位置连接起来,形成太阳视运 动轨迹。
确定地球自转轴的方向
根据指南针确定地球自转轴的北 向和南向。
添加时间和方向标注
在轨迹上标注时间点和方向,以 便观察太阳的运动轨迹和方向变 化。
注意事项
确保绘图工具准确无误,避免误差影响图解的准 01 确性。
在绘制过程中,要保持赤道线和太阳位置的准确 02 性,避免误差累积。
03 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影响太阳视运动的 轨迹和速度。
太阳视运动的意义
指导时间计量
01
通过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人们可以大致判断时间,从而
指导生活和工作。
指导方向判断
02
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帮助人们判断方向,尤其在没有其他参照
物的情况下。
揭示地球自转
03
太阳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直接证据,有助于人们认识地球的运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PPT

日出日落方向呢? 11
天球立体图
地球侧视图
B
A
夏至
E
地平圈
春秋分
N
夏至
S
A
冬至
春秋分
W
规律1-4:观察地点在极点,则太阳运行轨 道与地平圈平行。北极看太阳顺,南极看 太阳逆。极点的太阳高度=直射点纬度。
12
正北升起B
夏至
N B(天顶) A
E
N
a
A
春秋分 冬至 S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W
正北落下
S
规律1-5: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刚好极昼)
(∠1+ ∠2)/2=太阳直射的纬度
24
要点回顾
一、与太阳光线有关的问题
1、日出和日落时太阳的方向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不 包括切点)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不 包括切点)
春秋分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从正西方落下
25
切点的日出日落方向:
直射点位于北半 球时,北半球切点的太阳从 正北方日出和日落直 射点位于南半球时, 南半球切点的太阳从正南方 日出和日落
竹竿
物影 N
(参照幻灯片1)
21
B
E
N
S
A
规律5:判断季节(W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继22 续
AN
aa a
直射点
N
A
S
S
设:太阳直射在10°N (a°N)
问:1、北半球刚好极昼的纬度A是(80°N) 2、A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 (20°N)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C.2月29日10时
D.3月1日10时02分
3.若飞机沿b过a继续绕地球 飞行一周,飞行员看到的二 次日出的周期:
N
S
A
规律5:判断季节(W月份)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AN
aa a
直射点
N
A
S
S
设:太阳直射在10°N (a°N)
问:1、北半球刚好极昼的纬度A是(80°N) 2、A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 (20°)
地球侧视图
B
夏至
C
春秋分
冬至
N
B(天顶)
A 夏至
E
春秋分
N
S
A
冬至
W
S
D
规律1-1: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
天球立体图
冬至 B 春秋分
夏至 N
E
A W
地球侧视图
N
C
S D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A
S
规律1-2: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则太 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天球立体图
夏至 春B秋分 冬至
正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E
冬至
N
S
A
W
正北落下
N A
S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已经极昼的点)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B
N
E
夏至
N
S春秋分
A
冬至
W
S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北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026’N—00地 夏至日最长, 区: 冬至日 冬至日最长; 最短 23026’S—00地 区: 夏至日最长。
4、(P50—16、17)读某地冬季、夏季的太阳方位示 意图,回答:
(1)、该地房屋一定坐落在: A 、 东半球 C 、 南半球 C B、西半球 D、北半球
(2)、北半球夏至日该地日出方位为:
南半球切点的太阳从正南方
日出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落
S
2、光线方向与阴影问题
(1):一般讲到光线的方向要参照直射点和当地的 相对位置(日出、日落除外)
直射点4
A
直射 点3 直射点2 直射点1
(2)、阴影方向与光线的去向相同 (3)、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成反比,正午影子
较短,直射点无阴影
(4)、北极点上太阳总在其正南方向,且物影总是 指向正南方向;南极点相反。 竹竿
• [例]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 与地面的夹角,回答:
5° 某地 35°
N
S
⑴.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15°N B.20°N C.15°S D.20°S ⑵.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 A.70°N B.75°N C.70°S D.75°S ⑶.当太阳处在正北方上空时,国际标准时为20时,则该地的经度 位置是( ) A.120°W B.0° C.60°E D.180°
A、 ① B
、②
C C、③
D、④
3、下图为某日某时段内的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 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据 此回答下题: (1)、1—4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
A A、1
C 、3
B、 2
D、 4
1
(2)、该地可能是下列城市中的: A 、巴黎 A C 、开普敦 B 、堪培拉 D 、圣地亚哥
S
规律六:太阳直射在a°N,刚好极昼的 纬度为 90 °-a°, 其H=2 ∠a°
10° 0°
N
30°
某地的 纬度
2
1
b a a
90°
设:某地极昼多时,∠1=30 °、 ∠2=10°,求:1、某地的纬度 2、求太阳直射的纬度
规律七:
s
∠b=(∠1--∠2)/2=某地的余角 ∠a= ∠b + ∠2 =(∠1--∠2)/2+ ∠2 (∠1+ ∠2)/2=太阳直射的纬度
A
圈
S
规律1-3:观察地点在赤道上,则太阳 运行轨道面与地平圈垂直 日出日落方向呢?
天球立体图
B
地球侧视图
A
E N A W
夏至 地 平 圈 春秋分 冬至
夏至
春秋分
S
规律1-4:观察地点在极点,则太阳运行轨 道与地平圈平行。北极看太阳顺,南极看 太阳逆。极点的太阳高度=直射点纬度。
B 正北升起 夏至 春秋分
B
81°26′ 58° 34°34′
S W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N
cb A
a S
规律2:正午太阳射到A地的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就是此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夏至: H= 81°26′ H= 34°34′ 春秋分:H= 58° 冬至:
天球立体图
春秋分 冬至 夏至 B
地球侧视图
N 地 平
E N A W S
春秋分 冬至
W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北极点)
北极点出现极昼时:太阳不升不落
继续
S
甲
乙
北半球
2 1
练习:∠1=∠2=22°,求甲乙的纬度
答:甲是北极点,太阳高度相等=22度,说明太阳 直射在北纬22度,刚好极昼的纬度是北纬68度
北半球
2 1
设:某地极昼多时,
∠1(12时的H)=30 °, ∠2(0时的h)=10°
要点回顾
一、与太阳光线有关的问题
1、日出和日落时太阳的方向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不 包括切点)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不 包括切点)
春秋分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从正西方落下
切点的日出日落方向:
直射点位于北半
球时,北半球切点的太阳从
N
正北方日出和日落直
射点位于南半球时,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解
太阳视运动是地球自转造成的,一 天中,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看太阳在 天空中,以观测者为中心,自东向西 运动,一天转一圈。观测者所在的平 面是地表切面,叫做地平圈,以观测 者为中心的大球面为天球,天体在天 球上运动。
太阳视运动和轨迹问题
C
N
B(天顶)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S
D
A点为北温带上的任意点
N
B(天顶)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N
a
E
冬至 S A
W
正北落下
S
规律1-5: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刚好极昼)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正北升起B
夏至 春秋分
N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冬至 S
正北落下
W
S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已经出现极昼多时)
正北日出,正北日落
继续
B
N
夏至
E
N A
夏至 春秋分 S 冬至
继续
天球图
C
N
B(天顶)
夏至
C
N A
B(天顶)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春秋分 冬至
D S
S
D
B为天顶,CD为地平圈 三条平行线:二分二至时太阳运动的轨迹在 天球上的投影
天球图
N
C A
B(天顶)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D S
旋转成正直(天顶朝上)的图形
天球立体图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A点为观察地点,B点为天顶
1、根据倾斜方向判定半球:南斜(北半球) 北斜(南半球)
2、根据路线长短判定季节: 红色(超过半圈)——夏至 黑色(不足半圈)——冬至 蓝色(正好半圈)——二分
继续
A
N
a a a 直射点
N
A
S
设:太阳直射在10°N (a°N) 问:1、北半球刚好极昼的纬度A是(80°N) 2、A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 (20°N)
求:1、某地的纬度 2、求太阳直射的纬度
练习: 上图表示某地某日太阳运动轨道图,已 知正午太阳位于 A 点,∠ABS=46°,求观察地点的 纬度____,太阳直射的纬度_____。
A
N
a
46° B
S
太阳视运动图的判读 1.确定出地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根据太阳东升西落)。 2.确定是南北半球的地点。 (看正午时太阳偏于那边天空)。 3.确定节气,太阳直射的纬度,确定发生 极昼区某地的纬度。 4.确定日出日落方向。 5.确定正午太阳高度角。 6.确定昼夜长短状况。
物影 经线
竹竿
物影 经线 经线
N
S
经线
S
S
N
N
(4)、不同纬度地区正午时的影子朝向及长短情况 纬度 范围 正午时 影子朝向 影子 长短 23026’N66034’N 朝北或 没有影子 冬至长, 夏至日最 短,两分 日介于中 间 23026’N — 23026’S 朝北或朝南 或没有影子 23026’S— 66034’S 朝南或没有 影子
1
(3)、这一天上海:
A、夜长昼短
B、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C、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C
D、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三条平行线变成了三条带有运动方向的曲线 确定出地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天球立体图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E N A W S
地球侧视图
C N A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S D
B(天顶)
规律1-1:观察点A位于北半球温带,则 太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南倾斜
天球立体图
冬至 春秋分 夏至 E N A W S B
NB
A a
N
E
B(天顶) 夏至
春秋分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a
b
A
b
W
冬至
A
c
c
A
S
a
N A
b
c
S
规律3:北半球某地观察
三条太阳运行轨道面都平行, 它们与地表的交角相等,即:∠a=∠b=∠c,
S
该角与当地纬度(A)互余,即:∠b+∠A=90°
(参照幻灯片1)
B
E N A W S
规律5:判断季节(月份)
地球侧视图
N C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D A S
规律1-2:观察点A位于南半球温带, 则太阳运行轨道面均向北倾斜
东北升起
B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东南升起
E N
A
S
西北落下
W
西南落下
规律2:北半球某地观察日出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 •二分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 •冬半年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