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课程标准

声乐课程标准
声乐课程标准

声乐课程标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声乐》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声乐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1、前言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凸现。用人单位需要有一定理论知识底蕴并且具备基本专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尽快培养掌握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和各种教育手段的高素质幼教人才,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参考其他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情况加上网上调研等其他形式获得了部分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明确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服务面向。解决了本专业培养定位、职业岗位、培养规格以及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

以国家示范校建设及校领导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要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前教育声乐教学质量为目标。突出学前教育学科特点,在教学中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侧重幼儿歌曲的教唱,鼓励边弹边唱,培养上岗教学能力;二是侧重成人声乐歌曲的学唱,培养声乐专业能力

课程标准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能课。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歌唱的一门学科。本课程要求学生经过两年的时间学习训练,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技能技巧,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和娴熟的发声技巧。

设计思路

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反对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反对千人一面、千人一声。贯彻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选择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作品来进行声乐训练,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品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使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舞台演出的机会,提高学生表演的综合能力。6.集体

课、小组课和大班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集体课:由教研组所有老师集体研究解决学生的问题;小组课:由任课教师开展组内的观摩学习与典型辅导;大班课:讲授有关声乐理论知识及专题讲座。

本课程开设4个学期每周4个学时,建议288个学时

2、课程目标

1、让学生掌握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嗓音保护的有关知识。

2、通过演唱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不同形式的歌曲提高歌唱和表现能力,体会音乐的艺术表现和艺术魅力。

3、了解少年儿童的嗓音特点和发音器官的有关知识,更好的教授适合少年儿童演唱的歌曲。

4、声乐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声音训练,让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并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

5、通过参加校内组织的晚会、歌唱比赛、社会的公益演出,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

6、学习儿童歌曲的演唱与表演。走进幼儿园进行实践教学,教授少儿演唱歌曲、排练节目,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职业能力目标

1、幼儿园教师

2、早教机构教师

《声乐基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教学项目工作任务职业能力

声乐歌唱的呼吸能力、歌唱

的共鸣、歌唱的咬字演唱幼儿歌曲演唱的能力…

中外歌曲、艺术原创歌曲的演唱和艺术表现等教授幼儿歌曲演唱的能力

儿童歌曲的演唱与表演熟知一般声乐曲目的能

3、整体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

集中授课与小组授课相结合。

教学任务安排

第一学期侧重歌唱的呼吸能力、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咬字。第二学期侧重中外歌曲、艺术原创歌曲的演唱和艺术表现等。

第三、第四学期侧重儿童歌曲的演唱与表演。

4、课程内容、要求和设计

典型工作任务项目

(学习

情境)

教学内容

(技能-认

知)

子学习情境

(项目设计)

课时测评

培养学生教授幼儿歌曲演唱的能力1、培养

学生建

立正确

的歌唱

状态

2、掌握

科学的

发声方

法。

歌唱的呼

吸能力、

歌唱的共

鸣、歌唱

的咬字、

1音响欣赏4考察

2音乐会观摩4考察

3课堂学习24考试

4模拟演出4考察中外歌

曲、艺术

原创歌曲

的演唱和

艺术表现

1音响欣赏4考察

2课堂学习28考试

3模拟演出4考试

儿童歌曲

的演唱与

表演

1现场模拟8考试

5、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可以使教师随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和问题,可以根据评价的结论修改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措施;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根据评价结果,完善学习环节,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评价

教学检查是教学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是获得教学评价的依据的重要手段。因此,通常情况下所说的教学评价,也包括教学检查的内涵。声乐教学的教学评价,同样包括教学检查、教学测评、教学判断等内容。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编写

针对本学校的学前教育学生的水平和当地实习要求编写辅助材料。

2相关资源建设

多媒体教室的投入与使用。

3实训条件和基地建设

成熟幼儿园实习联合单位。

6、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主要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3年制初中起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