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的思考

合集下载

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与舆情处理

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与舆情处理

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与舆情处理危机公关与舆情处理近年来,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突发事件的处理与管理成为了企业及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这个信息社会中,正确、迅速并有效地处理舆情是危机公关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探讨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与舆情处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突发事件可能是天灾人祸,也可能是企业的失误或事故造成的。

无论是哪种情况,危机公关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危机公关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公关手段来保护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以及减少潜在的损失。

1.及时响应与公开透明突发事件发生后,企业或政府应该第一时间进行紧急处理,向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透明并诚实地向公众公开事件的原因、影响和后续处理措施,有助于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及时的响应,企业能够掌握舆论的主动权,避免负面的声誉危机。

2.建立危机应对团队企业或政府应该建立专门的危机应对团队,其中包括公关专家、律师、媒体人员等。

这个团队应该提前规划好应对策略,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突发事件。

通过高效的团队合作,可以迅速控制危机,减少影响。

3.积极寻求媒体合作媒体在舆情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或政府应该积极与媒体进行沟通和合作,分享准确的信息,避免谣言和不实报道的传播。

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解释事实,平息公众的担忧和恐慌。

二、突发事件舆情处理的策略1.监测和分析舆情在突发事件中,舆情的发展变化极为迅速。

企业或政府需要利用专业的舆情监测工具及时了解社会舆论的动态,并对舆情进行分析和研判。

通过了解公众的情绪和态度,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舆情处理策略。

2.精心制定公关策略根据舆情分析结果,企业或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公关策略。

这包括通过危机公关手段积极引导舆论,回应公众关切,强调正面消息,澄清谣言,并适时发布危机公关声明。

同时,也需要建立积极面向公众的形象,加强与公众的互动与沟通。

危机公关策划方案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负面舆情

危机公关策划方案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负面舆情

危机公关策划方案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和负面舆情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突发事件和负面舆情的困扰。

无论是由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因素引发的,这些危机事件都会对组织的声誉和形象造成巨大的损害。

因此,制定一份有效的危机公关策划方案十分必要。

本文将从危机公关策划的基本原则、策略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危机公关策划的基本原则1. 快速反应:面对突发事件或负面舆情,组织应该能够及时、迅速地做出反应。

通过对事件的敏感度和反应速度的提升,可以降低危机的影响,同时增强组织的公信力。

2. 诚信沟通:在危机公关策划中,组织需要与媒体、公众进行诚信沟通。

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回应公众的疑虑和担忧,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关系。

此外,对于组织的错误或失误,应该及时承认并道歉,展示出对事件的负责态度。

3. 多渠道传播: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和负面舆情,组织应该在传播上采用多渠道的方式。

通过媒体、社交网络、个人沟通等多种渠道传播信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覆盖面和准确度。

二、危机公关策划的主要策略1. 预防为主:在危机公关策划中,预防是最重要的一环。

组织应提前评估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和负面舆情,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例如,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提前进行危机应对演练等,以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

2. 危机管理:当危机事件发生时,组织需要迅速采取措施,做出正确的决策。

首先,要确定危机的性质和影响程度,然后明确危机公关的目标和策略。

在整个危机处理过程中,要及时收集信息,分析形势,制定应对方案,并及时进行协调和调整。

3. 修复形象:当危机发生后,组织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修复受损的形象和声誉。

在危机公关策划中,组织需要通过积极的方式向公众传递积极信息,展示出组织的改进和整改措施,并将事件过渡到正面的舆情中去。

三、危机公关策划的实施步骤1. 危机预警:通过监测舆情、媒体报道等手段,及时获取信息,判断是否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负面舆情。

优秀公务人员在危机事件中展现出色的应急处置能力

优秀公务人员在危机事件中展现出色的应急处置能力

优秀公务人员在危机事件中展现出色的应急处置能力公务人员作为国家管理和服务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应对各种危机事件的重要责任。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优秀的公务人员展现出色的应急处置能力,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应急预案制定、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危机公关等方面论述优秀公务人员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

一、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是公务人员应对危机事件的重要工具,优秀公务人员在危机事件中展现出色的应急处置能力,首先得益于科学完备的应急预案制定。

公务人员要结合各类危机事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危机来临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展开处置工作。

在应急预案制定过程中,公务人员需要参考以往类似事件的经验教训,吸取成功经验并排除不足之处。

同时,他们还需要追求科学性和创新性,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并充分研究预案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只有科学合理的预案,才能在危机事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组织协调能力在危机事件中,公务人员需要展示出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

他们必须能够迅速召集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工作组,建立指挥体系,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协作的高效运行。

同时,他们还需要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合理分配资源,统筹各方力量,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清晰。

优秀的公务人员还应懂得灵活运用各种组织手段,根据危机事件的特点和需要,灵活调度人员和物资,最大限度地提高处置危机事件的效率。

他们要善于发挥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和支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危机事件。

三、危机公关能力危机公关是危机事件中的重要环节,公务人员要具备出色的危机公关能力。

优秀的公务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和影响,积极主动地与媒体进行沟通,做到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并主动引导舆论,化解危机。

他们要做到沉着冷静,善于应变,妥善处理与媒体、公众之间的关系,避免信息不对称、处理失当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优秀的公务人员还应懂得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手段,积极主动地与公众进行沟通互动,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

危机公关中的政府形象传播

危机公关中的政府形象传播

危机公关中的政府形象传播危机公关是指在组织内外发生可能损害其声誉和利益的突发事件时,采取一系列合理合法的公关策略和手段来控制和应对,以保护组织形象和维护利益的一种特殊公关活动。

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机构和决策者,在面临危机时,其形象传播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传播学和危机管理的理论,探讨政府在危机公关中的形象传播策略。

政府在危机公关中的形象传播策略,首先需要做到“信息透明”,即在危机发生后,政府应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包括危机的起因、影响范围、应对措施等。

信息的透明和及时传播可以有效缓解公众的恐慌和焦虑情绪,增加政府的公信力。

在信息透明的前提下,政府应当与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利用多种传播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包括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官方网站等,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及时更新。

政府在危机公关中的形象传播需要注重“情感沟通”。

面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困难和伤害,政府应当表现出对受灾群众的关心和同情,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增强社会凝聚力。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慰问活动、提供心理援助等方式,积极参与受灾区域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传递出政府的真诚关怀和责任担当,从而赢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政府在危机公关中的形象传播还需要注重“危机预警和危机应对”。

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和应对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提前预判和准备,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一旦危机发生,政府需要迅速组织应急处置,积极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减少危机的扩散和影响,展现出政府的决断和执行力,树立政府的应对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

政府在危机公关中的形象传播还需注重“形象修复和危机后续管理”。

危机发生后,政府面临形象受损的情况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形象修复。

政府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形象修复,如向公众道歉、进行严肃调查和处理责任人、开展改善工作等,以回应公众诉求,弥补受损的形象。

政府还应当对危机的后续管理进行有效规划和执行,确保受灾群众的生活得到稳定和恢复,防止危机再次发生。

新形势下政府应如何应对公共危机

新形势下政府应如何应对公共危机

新形势下政府应如何应对公共危机导读:本文新形势下政府应如何应对公共危机,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新形势下政府应如何应对公共危机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是现代政府必备的能力之一,政府作为当地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承担者,科学应对公共危机是我国政府管理能力的体现也是必然要求。

应对公共危机,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努力:一、塑造良好政府形象政府要规范行政、规范执法,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维护政府良好形象。

建立双向对等沟通机制,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让公众能够有效地参与政府的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推行政务公开,增加政府决策的透明度,让公众对政府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监。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也才能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广泛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投入到公共危机的处理过程中,提高处理危机事件的速度与效率。

二、提升危机公关意识当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要展开公关活动,及时修复政府形象。

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对政府在危机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深入评估与全面调查。

二是针对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中存在的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修复。

三是要通过媒体或其他渠道及时发布准确信息,采取有效手段防止谣言蔓延,引导广大群众理解并支持政府采取的应急行动。

三、建立健全危机处理机制政府要建立健全危机处理机制,包括危机预警、危机决策、危机应对以及善后等环节。

一旦危机事件发生,一是立即对危机事件进行全面评估,严格落实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二是加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公开性,完善信息公布制。

三是注重与媒体的沟通,切实减少危机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是严格落实问责机制,对在公共危机事件中存在违纪违规情况的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严格追究其责任。

六、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很多公共危机事件单靠政府的力量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的。

因此,政府要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到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来,重视发挥社会力量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作用。

如何进行危机公关,应对突发事件

如何进行危机公关,应对突发事件

如何进行危机公关,应对突发事件危机公关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企业及相关人员对于危机事件进行妥善处理和修复的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公关工作。

突发事件的产生是无法预测的,但是危机公关应对的方式应该是有技巧和方法的,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何正确地应对危机公关并提高危机管理的水平。

一、快速响应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第一个动作应该是快速响应。

快速响应可以帮助企业抢占媒体和公众的主动权。

首先要确定谁是问题的发生者,并且要让相关人员知道危机事件已经发生。

这时候需要在社交网络和媒体上发布相关信息,对于危机事件需要迅速做出回应,并向公众解释相关的情况和措施,让受到事件影响的消费者保持沟通。

如果企业能够及时地表态并采取行动,就可以在观众的心中占据先机。

二、真诚道歉当危机事件发生之后,企业的第一时间应该是展示对受害人的关注和歉意。

对于危机事件,当事人应该第一时间制定应对方案,并且进行公开道歉。

在道歉中,应该关注到受害者及他们的家人的情绪和感受。

在一次危机事件中,企业的道歉和担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

三、与媒体合作媒体是公众了解危机事件信息的重要渠道。

当事人需要及时与媒体进行沟通,以便公开事件的详情和对消费者的承诺。

当事人应该克制自己的情绪,与媒体保持沟通,这样才能在事故发生后建立起企业信誉度。

当媒体要求提供危机事件的情报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配合他们,并且根据舆情趋势调整时间轴。

在与媒体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打好前期的基础,并且维护媒体的信赖。

四、危机事件后的反思危机公关不是仅仅针对一次事件的处理,而是意味着要不断地调整、整合和提供服务,以便完善自己的组织和运作。

企业应该对事件的发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反思,以及对危机应对措施进行修正。

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未来的危机事件中创造可持续的回报和回馈。

总之,危机公关是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当企业遭遇危机事件的时候,需要快速响应、真诚道歉、积极与媒体合作,并且要在危机事件后进行反思。

危机公关中的政府形象传播

危机公关中的政府形象传播

危机公关中的政府形象传播无论是大型的传染病疫情,还是社会问题的突发事件,政府在危机公关中的形象传播都至关重要。

政府在危机中所展现的形象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民众的安全感。

政府在危机公关中的形象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危机公关中的政府形象传播,首先要关注的是政府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在危机处理中,政府需要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包括疫情数据、政府应对措施、疫情防控措施等。

透明公开的信息能够增加政府的公信力,消除民众的恐慌,让民众更加理解政府的决策和行动,提高社会的安全感。

例如在疫情爆发时,政府需要及时公布疫情数据和防控情况,不断更新疫情信息,让民众了解到真实的疫情形势,增强对政府的信任。

政府在危机公关中需要展现出冷静和果断的形象。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政府需要冷静应对,果断采取措施,展现出对危机的主动应对和控制能力。

政府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和专业的知识,引导舆论,提高民众的防范意识。

在疫情防控中,政府需要果断采取封城、隔离、大规模检测等措施,积极应对疫情,有效控制疫情蔓延,让民众看到政府的决断和行动力,稳定社会秩序。

政府在危机公关中需要展现出同情和关怀的形象。

面对突发事件,政府需要表达对受灾民众的同情和关怀,及时给予援助和支持。

政府需要积极开展救灾行动,保障受灾群众的安全和生活,让民众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力量。

例如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政府要组织紧急救援行动,向受灾地区及时提供物资和资源支持,展现出对受灾群众的关怀和支持。

政府在危机公关中需要通过积极的形象传播,提升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

政府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及时发布自身在危机中的应对措施和成果,展现政府的工作成效和对危机的有效应对。

政府还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学者等社会公信力人士,集中展现在危机中的专业知识和决策能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例如在疫情期间,政府可以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政府工作报告等形式,展示政府的工作成果和应对措施,加强舆论引导,提升政府的形象。

中国媒体在马航失联的危机公关的表现和思考

中国媒体在马航失联的危机公关的表现和思考

中国媒体在马航失联的危机公关的表现和思考——中外报道方式对比分析毫不疑问,今年上半年最诡异的新闻时间莫属美好MH370航班失联的消息了。

2022年3月8日最为诡异的航空突发新闻,迅速吸引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各报纸、电视、广播、网络自媒体等鏖战方酣。

中国媒体面对这次突发事件显得却不尽人意,比较西方传统媒体的迅速、严谨。

我国媒体恐怕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一)试分析中国媒体在马航突发事件的报道表现微博有网友形象的嘲讽道“越南一直在发现,马航一直在否认,中国救援队在路上,而中国的记者在丽都饭店。

”虽然戏谑,但从侧面反应了中国媒体表现的无力和失望。

线面我大体就从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媒体在马航事件中的表现不足点进行阐述(1)过度的煽情,严肃新闻软化。

忽视此次事件背后的诱因,转移公众注意力,削弱我国媒体倒逼马方政府的执行力。

在飞机下落未名的第一天,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发出消息后,随机发送温情祈祷,祈祷全机人员平安降落。

但随着事态的不明朗化及马来政府发布信息的模糊化,中国媒体疲于寻求真相,着眼点也开始转向受害者家属的报道和虚无缥缈的祈祷上。

在一幅幅悲痛的照片曝光后获取的不仅是点击量的增加更是对受害家属的一种新闻“凌驾现象”.当然作为记者采访受害者家属似乎是一种职业的要求,本无可厚非,但采访的目的是要让受众看清事实,纾解或减少采访人的困扰和伤害。

而不是把他们痛苦的眼泪特写,造成他们的二次伤害,这是缺乏人文主义关怀的一种表现。

(2)在马方最后宣布MH370最终并不是像它官方公布的时候,中国媒体除了备责和诧异(3)当事件尘埃落定后,事件的后续报道中深入调查研究的缺乏。

电视台邀请专家讲解飞机发生事故后如何自救;网络媒体策划专题了解机长身世背景,完全忘记背后更为深刻的警示意义和尚不明确的真相。

(二)中西方在此次报道中的对比,及中国媒体需要思考及改进的方法(1)关于突发事件受害者采访手法对比在新闻组成要素中“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一味的担心受害者家属的的心理承受能力而放弃采访的话,则失去了重要的信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的思考□华正岐1,黄凯2(⒈白城市行政学院,吉林白城137000;⒉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长春130012)摘要: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政府公关;危机公关能力中图分类号:D6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1)11-0025-03收稿日期:2011-09-20作者简介:华正岐(1963—),女,吉林白城人,白城市行政学院教务处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黄凯(1961—),男,天津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急管理、体验式教学。

一、地方政府危机公关的重要作用“公共关系”一词是由英文“Public Relations”翻译而来的,中文可译为“公共关系”或“公众关系”,是指组织机构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

政府危机公关是政府在危机状态下,为了妥善处理危机事务,采取公共关系的方式方法,在与社会各界交往过程中,开展化解危机、渡过难关、重塑形象的各种公关活动。

[1]“每一次危机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种子。

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

[2]因此,危机公关是发现、培育潜在成功机会的重要途径,对地方政府应对危机具有重要作用。

⒈降低危机危害。

任何危机的发展过程均包括潜伏期、爆发期、扩展期和衰退期四个时期。

如果在危机开始的潜伏期及时开展危机公关,就能够把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治理危机的成本也会降低,效果也会比较理想。

在危机爆发期和扩展期,危机公关能降低和减少危机的破坏作用,缩短危机应对的时间,提高危机治理的成效。

⒉获得各方支持。

公共治理理念的核心是通过合作、协商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在公共治理过程中,政府不再是治理公共事务的唯一主体,各社会组织、私人部门、国际组织及至公民个人都可以成为公共治理的主体。

在处理公共事务时,不同主体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以便达到处理效率的最大化、方式的最优化。

[3]在突发事件中,政府危机公关能够及时获得社会组织、私人部门、国际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的理解与支持,形成应急联动。

⒊培养公众意识。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危害性及扩散性,可能会造成社会公众的健康、生命和财产方面的重大损失,干扰、破坏社会正常运行的秩序,甚至给政府的合法性带来威胁。

有效的危机公关能够进一步提高公众的应急参与能力,规范其参与行为,保证在危机情况下公众参与活动有序、有效的开展。

青海玉树地震,举国震动,灾难是对所有爱国者的召集令,除为灾区踊跃捐款之外,许多民间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

民政部、青海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地震第一时间进行危机公关,发出倡议,建议、呼吁志愿者不要盲目赴灾区,[4]及时规范了志愿者的参与行为,提高了危机救援的质量。

⒋塑造政府形象。

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知名度、美誉度与和谐度是政府危机公关的目标。

政府危机公关所涉及的政府形象包括三层:国家形象、城市形象和公务员形象。

随着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和公众参与意识的提升,在处理危机事件中良好形象对于政府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积极应对能提升政府形象,消极应对则有损政府形象,即使不作为也可能对政府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2011年6月,四川省会理县发生了领导视察公路“悬浮照”事件。

会理县政府迅速承认错误,公开道歉,并说明悬浮照真相,其积极应对措施使会理县迅速转危为“机”,塑造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二、我国地方政府危机公关面临的困境分析⒈危机公关意识欠缺。

危机公关意识欠缺具体体现在危机公关机构设置不统一和危机公关迟滞两个方面。

从我国的现状看,政府危机公关的机构设置比较分散且无固定模式。

在实际运行中,应急管理办公室、综合部门、新闻部门、信访部门、外事部门、安全生产部门、监督检察部门、调研部门等除了承担沟通协调、信息传播、教育引导等功能外还承担着危机公关功能。

到目前为止,除深圳市政府办公厅设立了公共关系处负责政府常态公关外,其他各省、市政府机构设置中均没有相对独立的公共关系部门。

政府开展危机公关应在公共管理理论25公关的范围内开展,但是,危机公关的范围具有模糊性和难以把握的特点。

以某市监督管理非法“一日游”为例,其主管单位有旅游部门、城管部门、交通部门、公安部门和工商部门,涉及部门众多,导致危机公关不在公关主体的明确职责范围内,但是公关客体———游客又希望公关主体迅速解决出现的问题,使得公关主体“有心无力”。

有些部门和基层政府即使意识到了危机公关的重要性,但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仍然是“牛车速度”,无论在信息处理方面还是在沟通方式方面均“比蜗牛都慢”,有的部门常常用老方式、老思路处理新问题。

以2011年“个税调整公告”传谣为例,国家税务局的危机公关意识明显迟滞。

2011年8月12日中国会计视野网首次发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11年47号公告),该伪造公告文中标记发布日期为2011年7月31日。

2011年8月13日《广州日报》首家发布《9月起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避免奖金越多所得越少》,提到备受关注的“年终奖税收”可通过两种方式计算。

2011年8月14日国内多家媒体均对此做出报道。

直到2011年8月15日谣言满天飞的情况下,国家税务总局才发布《关于有人伪造47号公告的声明》,指出“近日有人盗用国家税务总局名义,对外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11年47号公告)并做解读。

该文及解读内容在媒体刊登后,严重误导了纳税人”,该声明指出是有人散布谣言。

2011年8月16日《新京报》发表了冯尧《还原国税47号文件曝光始末公告伪造辟谣是贼喊捉贼》的文章,假47号公告事件对国家税务总局公信力的影响可见一斑。

⒉传播沟通渠道不畅。

政府公关是连接政府与公众的桥梁和纽带,但由于传统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式根深蒂固,使得政府在与公众进行沟通时往往习惯性地采取行政命令方式或运用公共权威的强制性手段,不与公众进行沟通,即使进行沟通也只是采用单向交流的方式。

虽然大众信息传播手段多样,参与性强,但公众的反应和评价不能及时地反馈给政府。

沟通渠道的单一严重地影响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也使得政府公关传播透明度不高。

同时,在危机状态下,一些地方政府受地方保护主义和政绩考核的影响,千方百计隐瞒负面事件,也造成了危机公关沟通渠道不畅的后果。

⒊公关人才储备不足。

公关人员是指专门从事组织机构公众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调查、咨询、策划和实施的人员。

由于危机公关活动与常态政府公关相比更具有复杂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因此需要危机公关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危机公关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包括广泛的学科知识、较高的政策水平、合理的能力结构、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但目前仍有许多地方政府官员没有认识到危机公关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将其提升为一种价值观和管理哲学渗透到政府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之中。

从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上看,我国现有的政府公共关系人员中真正具有政府公共关系方面系统知识的为数不多。

部分政府公关人员年龄偏大、能力素质也比较低。

突出表现在政策执行力、创造能力和社交能力不强等方面。

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事故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的发问,多次回答“我岁数大了,问题太长记不住了,慢慢来”。

这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部分政府危机公关人员危机回应能力低下的问题。

⒋媒体公关存在误区。

随着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出现,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对危机公关的学习意识正迅速加强,各地陆续举办了诸如“如何应对媒体”、“如何与舆论打交道”的培训班。

但对于“突发事件爆发后如何面对舆论”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基层政府官员仍然处在“需要扫盲和洗脑”的阶段。

一些基层政府官员关心的始终是“如何摆平记者”、“媒体的行情是多少”这样的问题。

[5]地方官员害怕面对公众,恐惧舆论,有些地方官员认为危机公关就是一种信息控制手段,更有甚者把自己放在民众的对立面。

如针对经济适用房改建别墅,原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质问采访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一语惊人。

三、提升地方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的路径⒈提高危机公关意识。

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能够预见到将要发生的事,而不至于在问题突然出现时措手不及。

对此地方政府官员要有敏锐的危机意识,要随时了解危机可能发生的范围、时间以及如何在危机来临时加以妥善处理。

政府危机公关可以借鉴企业危机公关的一些成功经验。

如美国波音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曾摄制了一段模拟公司倒闭的电视新闻,一个天气阴沉的日子,员工们一个个低着头,脚步沉重地离开自己岗位,离开工厂,高高的厂房上悬挂着“厂房出售”牌,一个画外音在回荡:“今天是波音公司时代的终结,波音公司关闭了最后一个车间。

”这使得员工们的危机感进一步增强,对工作更加珍惜,对产品质量也更加重视。

作为危机治理的重要手段,政府危机公关的职业化特点将会越来越明显。

这就要求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实施这种职能。

尽管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成立了一些公关职能部门,但是设置不系统,职能不统一,很难满足政府危机公关的现实需要。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了统一的政府公关机构,我国在精简机构的同时也要对职能进行合理配置,增设政府公关机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例如信访接待、协调,新闻办的新闻发布、宣传,民政部门的救济等职能都与公共关系职能直接相关,应该集中配置职能机构,这样,可以从组织上保证政府公关的有效开展。

具体而言,省级政府可在办公厅内设立独立的政府公关机构,市县级政府可在办公室(秘书处)设立专门公共管理理论26On Local Government in Public Emergency Crisis Public RelationsHua Zhengqi,Huang KaiAbstract:Local government is connected to higher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the next level of government bonds,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fairness and justice,honesty and fraternity,vitality,stability and order,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man and nature harmonious society must be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society of local government.Local government crisis public relations ability is the objective demand for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is to improve the ruling ability of the party is specific reflect.In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to study how to improve the local government crisis public relations capacity ha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Harmonious society;government PR;crisis public relations机构或配置专职公关人员(秘书),而在乡镇一级只需设立政府公关岗位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