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和影响范围

合集下载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作者:————————————————————————————————日期:气候类型名称形成因素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地理位置分布1.热带雨林气候总的趋势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气候变化单调,高温多雨年雨型(降水量≥2000毫米)平均气温在25~28°C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

2.热带草原气候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

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

干旱少雨。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3.热带沙漠气候1都是南回归线附近的高压带,气流下沉,不易成雨。

2大陆西侧,处于寒流控制之下,寒流使空气干燥。

3干信风控制全年高温,且气温都25以上。

降水极少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4.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冬季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冷气团在南下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为东北季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夏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为西南季风。

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年降水量大,夏雨东干,降水集中在夏季。

盛行热带气旋。

降水集中在夏季。

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

冬季,在干燥的东北季风控制下,降水稀少。

分布于北纬10°至25°之间的大陆东岸。

5.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风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的交替,已是形成了季风。

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及成因

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及成因

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及成因自然带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下垫面状况(下垫面性质、地势高低、地形分布、寒、暖流等)一、热带雨林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分布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中美地峡东部及西印度群岛北部、非洲西部15°N附近。

成因:1.纬度低,地处热带;2.东南信风或东北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3.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4.赤道逆流(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马达加斯加暖流、澳大利亚东北部东澳大利亚暖流、巴西东南部的巴西暖流、中美地峡东部的赤道暖流及圭亚那暖流)。

非洲西部15°N附近成因:1.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从而形成丰富的降水;2.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3.赤道逆流(几内亚湾暖流)对沿岸的增温增湿作用。

(尤卡坦半岛、古巴岛为热带草原带而不是雨林带?地形平坦,不能产生地形雨)二、热带草原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分布区: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中东部、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墨西哥高原、澳大利亚北部、大分水岭西侧及南部等。

1.东非高原:东非高原海拔较高,使气温较低、上升气流不旺盛,降水较少。

2.南非高原中东部:湿季是由于夏季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越过暖流上空带来大量水汽,多雾、空气湿度大。

干季是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影响该地区,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海拔较高,蒸发减弱。

没有形成沙漠气候)3.马达加斯加岛西部:该地虽受暖流影响,但因其在山脉的背风坡且干季受副高控制而降水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4.墨西哥高原:(依纬度,该地应为热带沙漠气候),由于墨西哥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而成为热带草原气候。

5.澳大利亚(1)澳大利亚北部:湿季是由于雨季(夏季)西北季风带来大量水汽;(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夏季风势力较弱,降水有限,故没有形成热带季雨林带)干季是因为来自陆地的东南信风影响该地区,降水少。

热带雨林的气候影响

热带雨林的气候影响

热带雨林的气候影响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繁茂、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它的特殊气候对地球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降水、温度和湿度等方面探讨热带雨林的气候影响。

1. 降水量热带雨林以其高降水量而闻名。

每年的降水量可以达到2500毫米以上,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热带雨林的降水主要来自于大气水汽的凝结,这是因为热带地区的潮湿空气被海洋和湿润地表加热后上升,形成了强大的对流运动。

这种高降水量保持了热带雨林的湿润环境,为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生存条件。

2. 温度热带雨林的气温相对较高,一般在25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

这是因为热带地区位于赤道附近,日照强烈且垂直入射,导致地表和空气受热快速升温。

此外,热带雨林地区由于长期的云层和树冠的阻挡,使得地表夜间的散热能力较弱,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夜间温度。

高温有利于雨林植物的生长,也使得热带雨林成为各种生物的理想栖息地。

3. 湿度热带雨林的湿度非常高,通常在80%以上。

这是由于高降水量和高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即使在没有降水的时候,由于高温和植物的蒸腾作用,热带雨林的湿度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这种高湿度提供了适合蕨类、灌木和其他植被生长的环境条件,也为大量昆虫和其他小型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

4. 物种丰富性热带雨林的气候对物种丰富性的影响不可忽视。

高降水量和高温度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促进了密集的植被生长。

这些植被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境,为不同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机会。

此外,高湿度和温暖的气候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这也使得热带雨林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

总结起来,热带雨林的气候对地球生态系统和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高降水量、高温度和高湿度为热带雨林的植被和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推动了该地区的物种丰富性。

了解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对于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珍贵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关于热带雨林的知识

关于热带雨林的知识

关于热带雨林的知识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丰富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们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分布在南美洲、非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地区。

热带雨林通常以其高温、高湿和丰富的降雨量而闻名,这些条件为生物物种的繁荣创造了理想的环境。

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之一,它们扮演着重要的全球生态角色。

以下是一些关于热带雨林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内容的参考:1. 气候条件:- 热带雨林位于赤道附近,气候通常高温、高湿,年均温度在24°C至27°C之间。

- 年降水量平均在2000毫米至10000毫米之间,昼夜温差相对较小。

2. 植被:- 热带雨林拥有独特而茂密的植被,包括大量的树木、藤蔓、苔藓、蕨类和其他植物。

- 热带雨林被广泛认为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约有50%以上的地球物种生活在这里。

- 典型的热带雨林树木高大,形成了茂密的树冠层,其中有许多物种可达到40米至50米的高度。

3. 动物生物多样性:- 热带雨林是许多物种的家园,包括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 著名的物种包括各种猿类、美洲豹、巴西犰蛛以及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鸟类如珍妮凤凰和霓红鹦鹉。

- 由于生物多样性丰富,热带雨林也是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4. 生态功能:- 热带雨林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关键的碳汇,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 热带雨林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维持着丰富的水资源,同时减少了水土流失和洪水的风险。

- 同时,热带雨林还为人们提供着药物资源和其他生态服务,如土壤保护、食物供应和旅游业等。

5. 生存威胁和保护:- 热带雨林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包括森林砍伐、非法狩猎、土地开垦、野生动植物走私和气候变化等。

- 保护热带雨林对维持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保护工作,并确保可持续利用其资源,以确保未来世代的幸福和繁荣。

初二地理热带雨林分布规律分析

初二地理热带雨林分布规律分析

初二地理热带雨林分布规律分析热带雨林作为地球上生态系统最为繁盛的一种类型,分布广泛而又独特。

本文将对初二地理课程中热带雨林分布规律进行详细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热带雨林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一、热带雨林的分布范围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的热带地区,包括南美洲、中非、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

这些地区在全球中纬度位置相对较低,气候条件适宜,是热带雨林得以茁壮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1. 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温年均在25℃-27℃之间,全年降雨量达到2000毫米以上。

高温多雨的气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照和水分资源。

2. 相对稳定:热带雨林地区受热带气候的影响,没有四季的明显变化,年温差很小,气候相对稳定。

这也是热带雨林能够维持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三、土壤条件对热带雨林的影响热带雨林的土壤条件对其植被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尽管热带雨林土壤的贫瘠程度普遍较高,但其特殊的环境特点却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例如,热带雨林的地表土壤一般较为肥沃,富含大量的有机质,并且具有良好的水保持能力,能够为植物提供营养和水分。

此外,由于降雨量大且常年持续,部分土壤中存在明显的铁、铝、钾等溶解物质,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

四、地形对热带雨林的影响地形是热带雨林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在地形复杂的山地区,由于海拔高度和坡度的差异,导致局部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热带雨林植被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

比如,山地上部常年云雾弥漫,气候湿润,适宜热带雨林植被的生长,而山地下部则相对干燥,适宜热带季风雨林植被的发展。

五、人类活动对热带雨林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热带雨林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由于砍伐、放牧、居民迁移等原因,部分热带雨林遭到了破坏和破碎化,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严重威胁到地球的生态平衡。

总结:热带雨林作为地球最为繁盛的生态系统之一,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以及相对稳定的气候和特殊的土壤条件,都为热带雨林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初中地理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初中地理

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初中地理一、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是一种独特的气候类型,其特征是常年高温、高湿和大量降水。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如亚马逊雨林和刚果雨林。

在热带雨林气候区,每年的气温都在26摄氏度以上,而且气温变化很小。

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常年处于高温状态,人们在这里往往感到闷热。

热带雨林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高湿度。

由于常年降水充沛,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很高,导致湿度较大。

人们在这里往往感到潮湿,甚至有时会出现大雾。

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量非常丰富,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

大量的降水使得这些地区的植被茂密,形成了世界上最为繁茂的雨林。

这些雨林不仅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还是众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二、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是一种四季分明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地区,如中国的长江流域和印度的恒河流域。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受到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这些地区的气温较高,降水量也较大。

冬季,受到欧亚大陆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下降,降水量减少。

温带季风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很明显,人们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四季的变化。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炎热湿润,秋天金黄如火,冬天寒冷干燥。

这种气候类型对于农业生产非常有利,因此这些地区往往是农业发达的地方。

三、寒带气候寒带气候是一种极寒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地球的极地地区,如北极和南极。

寒带气候的特点是极端低温和干燥。

由于地处高纬度,阳光照射角度较低,导致气温极低。

在北极和南极,气温常年低于零摄氏度,且极端寒冷的天气经常出现。

由于寒带地区的降水量较少,加上极低的温度,导致这些地区极为干燥。

人们在这里往往感到干燥,且很少有降水。

寒带气候的极端条件使得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低。

只有适应极端环境的植物和动物才能在这里生存。

例如,北极地区的极地熊和企鹅是寒带地区独特的动物物种。

总结起来,不同的气候类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温、高湿和大量降水,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寒带气候极端寒冷干燥。

【冷门考点】以热带雨林为例讲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

【冷门考点】以热带雨林为例讲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

【冷门考点】以热带雨林为例讲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气候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对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都有很大影响,因而气候知识一直作为重点考查内容。

而一些特殊的气候类型更是使不少同学百思不解,现就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加以归纳,总结如下:一、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和众多太平洋岛屿。

仔细观察,其实在我国藏南地区也有热带雨林的分布,这主要是印度洋在雅鲁藏布江峡谷形成的湿舌形成的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物群落,长年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是世界上大于一半的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

热带雨林无疑是地球赐予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

由于现时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现代药物是由热带雨林植物所提炼,所以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药房”。

同时由于众多雨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净化地球空气的能力尤为强大,其中仅亚马孙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就占全球氧气总量的三分之一,故有“地球之肺”的美誉。

热带雨林主要的作用是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保证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有序进行。

气候特征热带雨林分布的地区年降水量很高,通常高于1800毫米,有些地方达3000毫米以上,过万的极少数。

雨量分配均匀,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

平均降水量每年80英寸(1英寸=2.54厘米)以上,超过每年的蒸发量。

这里无明显的季节变化,白天温度一般在30℃左右,夜间约20℃。

地理位置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亚洲和非洲的丛林地区,大多数热带雨林(T r o p i c a l z o n e r a i n f o r e s t)都位于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之间(即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在热带雨林中,通常有三到五层的植被,上面还有高达150英尺到180英尺的树木像帐篷一样支盖着。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

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及特点一、热带雨林气候1、位置: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海陆位置:1、非洲的刚果盆地;2、南美的亚马孙平原;3、亚洲的马来群岛等。

2、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二、热带草原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海陆位置:1、非洲中部大部分地;2、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3、南美的巴西高原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湿季多雨。

3、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三、热带季风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北纬10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只分布在亚洲)2、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3、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4、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5、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水稻、茶叶、甘蔗、小麦为主。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四、热带沙漠气候1、位置: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上南北纬30度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海陆位置:非洲北部的撒哈啦大沙漠,南部的纳米布沙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出现在南美洲亚马逊平原; 非洲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
亚洲的马来群岛大部分和马来半岛南部;
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
大洋洲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
成因:
1、一般来说,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受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 地形洋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赤道地区的南北纬10度范围内,常年高温、 潮湿和多雨。 2、非洲的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受地形、洋流和季风的影响,仅局限在刚果 盆地和刚果流域,几内亚湾沿岸地区。受西南季风和几内亚暖流的影响, 湿润的水汽将从河口深入到盆地内部,在赤道低气压的影响下,辐合上升、 全年降雨丰沛,因此,流经该地的河川-----刚果河,水量丰稳,极富航行
影响: 热带雨林对于地球环境 Nhomakorabea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能调节全球气候,吸
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尤其在当今面临全球变暖的局势下,热带雨林对缓解变暖的趋势有着
重要作用。
其次,热带雨林地区分布有众多生物,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据估
计,其生物种类约占地球生物种类的一半。

雨林是全球最大的陆上供氧站和二氧化碳消纳处,是地球之肺。但大 量的砍伐和火灾等造成大面积雨林消失,保护雨林泼在眉睫。
之利。
3、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 伊里安岛,大洋洲从苏门答腊至新几内亚岛。大小岛屿散落在海洋上主要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加之海洋面积广阔,对流运动旺盛,雨林气候具有突 出的海洋性特征。 4有些地区不在南北纬10度之间,不受赤道低气压的影响,但由于大气环 流和洋流的共同作用,有时热带雨林气候呈现出非地带性的特征。例如中 国云南、台湾、海南以及澳大利亚局部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