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

合集下载

君子慎独小人慎众的意思

君子慎独小人慎众的意思

君子慎独小人慎众的意思
"君子慎独小人慎众"的意思是,君子慎独的意思是指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在独自一人时更应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把不正当的欲望、意念在萌芽状态克制住,自觉地遵从道德准则为人行事。

而小人慎众则是正好相反,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放纵自己,无恶不作。

"慎独"是儒家思想中强调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意味着即使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像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保持内心的正直和行为的端正,不受外界干扰,不为私欲所动摇。

相反,小人则没有这种自我约束的能力,他们可能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准则,甚至做出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

因此,能否在独处时依然保持慎重的态度,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标准之一。

慎独精神

慎独精神

• 2.培养自觉性 护士有白衣天使之称, 护理工作的属性要求护士有善良、美好、 高尚的行为,而这些正是慎独道德修养所 倡导的。它要求护士在独处时,自觉地抑 制私欲,在别人看不到时做到十分谨慎;在 别人听不见时,应十分警惕。从隐蔽中体 现其品质,从细微处显示其高尚的灵魂。
• 3.尊重患者,从点滴做起 尊重患者的 生命,爱护患者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道德 要求。在工作中,不要侥幸某次用污染的 针头给患者注射未引起感染,也不要轻视 夜班减少巡视病房次数的做法,因为道德 的防线一经打开,往往是铸成大错的开端。 所以,我们必须防微杜渐,从点滴做起, 把每件细微小事看成是对自己道德信念的 考验。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时候,真正 把握自己,真正具备慎独精神。
• “慎独”是说慎重承担自己具有独立性的生 命,或者说是谨慎面对自己生命本质上具 有独立的事实。
• 《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君子戒慎恐惧自己有 什么状况没有看见与听见,内在的盲点常 会在阴暗处更鲜活,细微处更显著,因此 君子更要慎重承担自己具有独立性的生命, 不要怀着攀附心态而自毁自弃。
பைடு நூலகம்
• 护士“慎独”境界的自我修养主要应在 “三慎”上下功夫:

慎微 慎隐 慎恒
• 慎微见精神 慎隐见诚信 慎恒见真功
• 总之,对护士而言,“慎独”的前提是坚 定的内心信念和良心,是以自己的道德意 识为约束力的,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为, 是个体优良素质的具体表现,也是护士必 须的职业道德。
谢谢观看!
• 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 书中,对“慎独”作了更通俗的解释:一 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 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这就叫做“慎 独”。作为医务人员更要时时刻刻做到慎 独。

慎独文言文翻译加原文

慎独文言文翻译加原文

慎独者,谓人独处之时,能谨守其心,不使杂念纷扰,如此则心静如水,意定如山。

此乃修身养性之要道,亦为治国平天下之基。

夫慎独者,非独一日之功,亦非一时之效。

须臾之间,或能勉强维持,然久则力不从心,故必积年累月,持之以恒,方可见成效。

昔者孔子曰:“君子必慎其独也。

”此言慎独之重要也。

夫君子之所以为君子,以其能慎独也。

人之所以不能慎独,以其心不静也。

心不静,则意乱,意乱则事败。

是以君子必慎其独,以正其心,以澄其意。

慎独之道,首在修身。

修身之道,在于养性。

养性之道,在于养心。

心者,身之主也,主静则身安,主躁则身危。

故养心为修身之本,养性为养心之本。

养心之道,在于寡欲。

欲者,心之贼也。

寡欲则心静,心静则意定。

意定则事成,事成则德立。

是以君子务去其欲,以养其心。

养性之道,在于虚静。

虚静则心明,心明则意明。

意明则事顺,事顺则德高。

是以君子虚其心,以养其性。

治国平天下,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时之效。

必先修身齐家,然后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必先慎独。

慎独则心静,心静则政通,政通则事顺,事顺则德润。

慎独之效,在于内修外化。

内修则心正,心正则身正。

身正则家齐,家齐则国治。

外化则民顺,民顺则天下平。

是以慎独者,为君子之所贵,为治国平天下之所必需。

译文:慎独,是指人在独处的时候,能够谨慎地守护自己的内心,不让杂念纷扰。

这样,内心就能像平静的水面一样,意志坚定如山。

这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基础。

慎独并非一日之功,也非一时之效。

短暂的瞬间或许可以勉强维持,但长久下去,力量就会不足,因此必须积累年月,持之以恒,才能看到成效。

昔日孔子曾说:“君子必须慎独。

”这句话说明了慎独的重要性。

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因为他能慎独。

人之所以不能慎独,是因为内心不平静。

内心不平静,则意志混乱,意志混乱则事情失败。

因此,君子必须慎独,以端正自己的内心,以澄清自己的意志。

慎独的方法,首先在于修身。

修身的方法,在于养性。

养性的方法,在于养心。

慎独精神

慎独精神
慎独精神
A
1
什么是慎独?
•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 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 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 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 之事。
A
2
•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 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早见于 《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
• 《大学》第一次出现慎独一词
A
11
如何在护理工作中培养慎独精神
• 1.关爱患者,忠于职守 慎独是内心信 念指导下无外力干涉的自愿行为,它不限 于被动的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古代名 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主张对患者 “发大慈恻隐之心”。这都说明了医疗这 一职业必须忠诚于患者利益,忠于职守, 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患者的护士,自我约 束,严于律己,一切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
• 护理工作具体、繁重、紧张,要求护士自觉的、 耐心、细致、一丝不苟地按规程和制度去操作。 护理工作多数时候是个体独立承担的,尤其是中 夜班。因此护士的慎独修养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的优劣与医疗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 系,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A
10
• 护士的服务对象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 者,而护士是病情观察的哨兵,护士单独值班机 会较多,尤其是中夜班护士更是独当一面。工作 繁重能否按分级护理的要求,巡视病房,及时了 解病情变化,只能依赖于护士自觉性和责任心。 护士只有具备了慎独修养,才能自觉地在“微” 和“隐”上严格要求自己。使规章制度落在实处, 而不是流于形式。对工作认真负责,观察病情不 放过蛛丝马迹。与患者亲切交谈,观察患者的思 想变化,了解饮食起居,为医生诊疗计划的制订、 实施提供客观、翔实的资料,有利于患者的早日 康复。
A
4

慎独的典故(文言文知识)

慎独的典故(文言文知识)

“慎独”出自那个典故?最先见于《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

《大学》第一次出现慎独一词:【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叫做让自己对自己满意。

所以君子(为了让自己对自己满意)就一定会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

【注解】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是解释前一句话的“毋自欺也”;2、慎独,在这里约等于扪心自问。

如聂文涛博客:“孔子说的仁道,那是讲给君子的。

而我,曾经放弃了很多次救助孩子的机会,因此不能再谈什么仁道。

我今天所要做的,是人道,是追求做人的基本价值。

换句话说,面对这些孩子,我能否扪心自问:我还是一个人吗?”。

慎独- 《中庸》中的慎独【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驾驭本性的)道啊,是时刻不能离开的。

那些可以离开的束缚,都不能称之为道。

因此君子会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会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

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

所以,君子是要严肃地面对自己的。

【注解】1、道,是用来驾驭本性的道。

2、“其所不睹”的“其”,是君子自己,而不是别人。

这是先秦的基本句法。

“其所不闻”的“其”也是这个意思。

3、“莫见乎隐”的主语是君子的特征,这种特征应该近似理解成君子的品格。

4、“独”是自己的意思;“慎其独”是要严肃的面对自我。

君子,不是担心会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纵自己,不是这样的。

做一个坦荡的君子,不需要别人来约束自己。

君子要扪心自问:看自己像个君子吗?这是慎独。

聂文涛说:慎独不是怕丢人,而是怕丧失人格。

慎独

慎独

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层次对“慎独”的通俗理解是:谨慎独处,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时候,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不做违背道德的事,不做违纪违法的事,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这就叫做慎独。

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

不要认为隐藏的和危险的过失,就可以去做,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因此,当独自一人时,同样要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自重自爱,把握住自己。

“慎独”,出自《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意思是最隐蔽的东西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有道德的人在独处时,也不会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对“慎独”的通俗理解便是谨慎独处——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时候,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良心、表里不一、没有素质的事。

一句话,任何时候都绝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品悟起来,慎独,乃是一种君子的人格,一种高度自律的素质,一种良心的光明坦荡,一种高贵的修养,一种人生的境界。

而这,就是高贵。

慎独,是一种君子的人格《中庸》说,君子慎独。

《论语》中也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先做到了再去说,这就是一个君子。

这句话一语道破君子素养的要诀所在——知行合一。

一个可以称为君子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人前人后一个样。

而这些,正是慎独的根本要义。

所以慎独,是一种君子的人格。

而且是基本人格、第一人格。

慎独,是一种良心的坦荡无论春秋时柳下惠的坐怀不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元代时许衡的“梨虽无主,我心有主”,都体现出一种对心中自律的坚守,一种良心的坦荡。

《后汉书》载,东汉安帝时,荆州刺史杨震赴任途中,途径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曾受杨震提携之恩,为表感谢,王密“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杨震却拒绝接受,王密劝道:“暮夜无知者。

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是什么意思

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是什么意思

慎独慎初慎微慎友是什么意思
1、慎独:在独处中谨慎不苟。

其中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

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2、慎初: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

就是把住第一次,守住第一关。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

初之不慎,是走下坡路的起点。

而往往是有了第一次,便一而再、再而三,一发而不可收,最后自己毁掉了自己。

3、慎微:谨慎及于细微之处。

意为认真重视和正确处置细小的事情。

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祸是微而成”。

这些至理名言,都说明慎微的重要性、必要性。

4、慎友:交友更是要谨慎,要想对一个人全面的了解看看他的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有很多人误入歧途与朋友有脱不了的关系。

近墨者黑。

近君子远小人。

近仁人远不义之人。

要交志趣相投之人这样会才会长久。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君子之交淡以亲,小人之交甘以绝。

慎独的意思是什么

慎独的意思是什么

慎独的意思是什么慎独的意思:一.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

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二. “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

三. 怎么达到“慎独”这种境界: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

详细解释舍弃身体感官对疼痛的知觉,返回自心,谨慎内省。

语出《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三国·魏曹植《卞太后诔》:“祇畏神明,敬惟慎独。

”宋彭乘《续墨客挥犀·陶谷使江南》:“ 熙载使歌姬秦蒻兰衣弊衣为驿卒女,谷见之而喜,遂犯慎独之戒。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我们讲理学的人,最讲究的是慎独工夫,总要能够衾影无愧,屋漏不惭。

”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在这种不开通、不文明的地方,身当人师的人,那敢不慎独?”词语造句:1. 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才能保持公仆本色;慎独、慎权、慎欲、慎初,方能抗得住诱惑。

2. 慎始慎终慎独慎微,守章守纪守法守规。

3. 低调是谦逊,是慎独,是有阅历而不张扬,是有内涵而不放肆的一种人生态度。

4.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慎权、慎欲、慎微、慎独。

5. 慎权、慎欲、慎微、慎独;想事、谋事、干事、成事。

6.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7. 干部,要通过慎独的办法,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道德规范和党纪国法说话办事,真正达到慎独的境界。

8. 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慎独的意思是什么慎独的意思:一.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

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二. 慎独:是一种修为境界。

三. 怎么达到慎独这种境界: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我要讲的是“慎独”。

说到“慎独”,相信大家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杨震暮夜却金”。

当然,也许还会有人想到说出著名的“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元朝许衡。

虽然这些例子大家可能都听腻了,但不可否认,他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坚持操守,自觉地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而他们的这种慎独、这种对于道德的坚守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

然而看当今社会,慎独,在越发地离我们远去。

我曾听说过一段称得上是苦涩的笑话:“一早起床用高露洁致癌牙膏刷牙,给孩子冲一瓶碘超标的雀巢奶粉,自己喝杯过期光明牛奶,吃几个超标面粉做的馒头,夹点臭水池里面腌的榨菜。

中午跟同事一起到肯德基吃顿苏丹红炸鸡,下午给朋友打电话,约她到新开的菜馆吃顿地沟油炒的菜,其中有一盘避孕药催大的香辣鳝鱼丝,一个牛肉毒粉丝,上一杯重金属超标100倍的碧螺春茶,再喝点含甲醛的啤酒……”
也许这段话有些骇人听闻,但细想我们的周围,有些司机在晚上没有交警也没有摄像头的路口闯红灯,有些行人在车行的绿灯尚未变红前匆匆跑过人行道,有些乘客在空旷的高速路上忽然拉开车窗扔出包装袋,有些游客在四顾无人后随地吐痰,或是把饮料瓶扔到草丛中……相信大家都会在心里鄙视这些没有公德心的人,那么,在唾弃之余,不妨想想我们自己,能否在人前和独处时做到始终如一。

当然,在这里,“慎独”是广义的,它强调是否能坚守道德准则,是否能做到始终如一。

因为毕竟现在有很多人仗着别人不认识自己,就肆无忌惮起来。

《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似乎我们每一个人在公共场合时都会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而在独处时就不免放松下来,表现出不好的一面,而这,尤其表现在网络世界中。

我们当然不能被称为“小人”,但也不免见人而掩盖什么。

有家公司曾把来应聘的人集合到一间大的办公室里,没说几句话就借口有急事离开。

在监控室里,公司的老总失望地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看看这里,翻翻那里,很少有人能做到如《弟子规》中“入虚室,如有人”的慎独。

也因此,公司的老总拒绝了所有有着高学历但没有做到慎独的应聘者。

如同《大学》中所说的那样,慎独是意诚的核心,也是我们能够做到身修、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的核心。

曾国藩曾总结自己一生的处世经验,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这四条,慎独是根本。

同样,从那些反面事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慎独对君子、对想必都希望成为君子的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慎独呢?
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

《礼记·中庸》上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三国时刘备也曾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之中,一个人要做到“慎独”,成为坦荡的君子,需要有极强的自制力。

在实际生活中要做到慎独,关键的是不可小觑事情的“第一次”。

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一发不可收拾。

“一”表面上看是最小的数字,事实上是最大的数字,因为它是量变之始,质变之源。

有一则“轿夫湿鞋”的民间故事说:一个轿夫雨后穿新鞋抬轿。

开始抬腿迈步十分小心,专拣干处走,生怕湿了鞋。

后来一不小心脚踏泥
水,弄脏了鞋,就再也不管了,干处湿处随便落脚。

凡事没有“一步之错”,就不会生出日后的种种错误。

守“一”并非易事,它貌似轻微,却往往会使人掉以轻心,酿成大错。

毕达哥达斯说过:无论是在别人跟前或者是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

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在别人面前保持尊严并不难,难做到的是慎独。

我们看重别人,他们在我们心目中有一定份量,我们就会在他们面前维护着一张美丽的面具。

然而当我们面对自己时,我们却常常做不到慎独,因为我们都没有看重自己,没有把自己放在心尖位置上。

一个连自己都看不起的人,又还能指望谁看得起他,何谈慎独?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把自己放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先要不自欺,要保持言行一致,然后才能诚实守信,自我反省,坦荡为人,才能做到慎独。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

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

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如果推及到社会,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

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相信经过我以上的论述,大家都能对自己负责,严格要求自己,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而这,也是君子的三乐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