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油气集输壁厚与管径

合集下载

油气项目工程设计中钢管外径和壁厚的选用

油气项目工程设计中钢管外径和壁厚的选用

油气工程设计中钢管外径和壁厚的选用地面工艺设计所薛道才一、油气工程设计执行规范目前,国内的油气工程设计按其内容不同分别执行下列规范: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3、《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5、《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6、《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GB50737;7、《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

二、钢管规格和材料性能执行规范对于不同的油气工程设计,其工艺管道凡选用国产钢管的,其规格与材料性能应分别符合下述现行国家标准(详见附表1):1、《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9711;2、《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3、《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4、《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GB6479;5、《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

三、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执行规范每一个钢管标准中分别规定了选择钢管尺寸、外形、重量的不同标准,共计有下列标准(详见附表1):1、《平端钢管(焊接、无缝)尺寸和单位长度重量表》ISO 42002、《焊接和无缝轧制钢管》ASME B36.10M3、《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173954、《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GB/T21835四、碳钢钢管外径和壁厚的标准化数值汇总现将上述4个钢管尺寸、外形标准的外径和壁厚标准化数值汇总在一起(详见表2),供设计人员参考选用。

五、《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9711中给定钢管外径和壁厚标准选用的讨论《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9711-2011于2012年6月1日开始执行,但标准规范中取消了钢管外径、壁厚和重量的数据,钢管规定外径和规定壁厚的选用要求执行ISO 4200和ASME B36.10M标准,根据附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1、《平端钢管(焊接、无缝)尺寸和单位长度重量表》ISO 4200的钢管外径系列和壁厚系列基本类同于《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17395和《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GB/T21835。

油气长输管道常用管径研究

油气长输管道常用管径研究

选对管径,可行走更远——探讨油气长输管
道常用管径
随着社会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管道在我国能源行业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如何选对适用的管径,则是该行业必须要解决
的问题之一。

首先,管径大小与油气流量有关。

大的管径可以通过低于设计最
大流量的流量来运输原油。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减少流体摩擦损失,
从而减小运输功率和费用,同时还能减缓管道腐蚀等问题的发生。

其次,管径大小还与在不同温度下较长运输距离的原油粘度有关。

对于粘度较高的原油,可以使用大一些的管径,以达到减少输油温度
和防止输油中断的目的。

最后,管道材料和强度也会直接影响管径的选择。

如果材料强度
小或其它管道材料生产成本较高,则需要采用小一些的管径,以达到
降低成本和提高稳定性的目的。

总之,在油气长输管道的设计过程中,选对适用的管径是非常重
要的。

不同的管径可能导致不同的输送成本、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等
问题。

因此,必须在设计前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管径选择
方案,以保证管道系统的正常、安全、高效运行。

油田油气集输、注水、水处理和消防专业用管壁厚选用规定

油田油气集输、注水、水处理和消防专业用管壁厚选用规定

油田油气集输、注水、水处理和消防专业用管壁厚选用规定前言油田油气集输、注水、水处理和消防专业用管道是石油行业中不可缺少的设施。

合理的管道设计及选材不仅关系到油气的输送、生产效率,也关系到安全和环保。

其中,针对管道的壁厚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油田油气集输、注水、水处理和消防专业用管壁厚选用规定,提出建议和要求,以保证管道的良好运行和安全。

管壁厚度选用建议和要求1.管材质量要求由于油气集输、注水、水处理和消防专业用管道所处环境较复杂,运输介质易受到化学成分、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要求管道的材质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可以采用不锈钢、钛合金等高强度、高耐磨、耐腐蚀的特种合金材料。

2.管径与流量管道的内径和流量是管壁厚度设计的一个参考要素。

一般情况下,管道内径越大,流量越大,需要承受的压力也越大,相应地需要更大的壁厚度。

同时,在设计管道时还要考虑到管道的流速,确定壁厚度之后还要确保管道的压力等级符合要求。

3.温度和压力油气集输、注水、水处理和消防专业用管道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也是影响管壁厚度选择的因素。

一般而言,温度和压力越高,需要承受的压力也越大,相应地需要更大的壁厚度。

4.应力分析在管道设计中,应力分析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需要考虑到外部力的作用、设备管道的振动、以及管道沿程对管道的影响,从而确定需要承受的应力大小,进而确定相应的壁厚度。

5.环境要求油田油气集输、注水、水处理和消防专业用管道的设备处于复杂环境中,需要考虑到气候、地形、地质和设备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相应的管材、管径和壁厚度。

结论在油田油气集输、注水、水处理和消防专业用管道设计中,管壁厚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选择合适的管壁厚度,才能保证管道的长期良好运行和安全。

因此,在进行管道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管材质量、管径和流量、温度和压力、应力分析和环境要求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合适的壁厚度,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生产效率和环保。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 ——站内工艺管道及壁厚设计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 ——站内工艺管道及壁厚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集输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单位)__ 石油科技大楼K802 __ 设计题目:某低温集气站——站内工艺管道及壁厚设计完成日期:年月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_____ ___ ____摘要油气集输工程中,管道设计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如果管道设计不当,会造成很多问题,轻则会影响经济性,重则会引起管道炸裂而引起更大的事故。

本次课程设计即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任务内容计算低温集气站中工艺管道的管径和壁厚的设计。

我们的设计主要根据进站温度和压力,产量;通过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来确定管道的管径和壁厚。

我们小组有两名同学组成,我的任务是站中1-5号井相关的管路工艺设计,主要分成三段来计算:第一次节流前,第一次节流后到第二次节流前,第二次节流后三个部分。

首先通过压力和密度来确定经济流速,然后再根据流量和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壁厚。

最后根据管径和壁厚对管道选型设计出合适的管道,从而完成管道部分设计。

关键词:管径壁厚经济流速压力密度目录摘要 (Ⅰ)1.设计说明 (1)1.1综述 (1)1.2工艺说明 (1)2.计算说明 (3)2.1相关参数计算与处理 (3)2.2第一次节流前管道计算 (4)2.2.1井口至汇管 (4)2.2.2汇管至1号节流阀 (7)2.3第一次节流后到第二次节流前管道计算 (9)2.3.1 生产分离器与计量分离器气体汇合前(1号节流阀后至汇合点) (10)2.3.2生产分离器与计量分离器气体汇合前(2号节流阀后至汇合点) (10)2.3.3汇合点到换热器 (11)2.3.4换热器到3号阀 (12)2.4二次节流后的管路计算 (13)2.5管道选型 (14)参考文献 (17)1.设计说明1.1综述1.1.1设计任务及内容本次课程设计,我们整个大组的任务是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

天然气管线的壁厚选择

天然气管线的壁厚选择

天然气管线的壁厚选择1.石油天然气站场及集输管线1)管线选择有关规范《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6479-2000《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20022)管线壁厚计算直管段钢管壁厚根据《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2005)第8.1.4条的规定计算:δ=pD+C2σs Fφ式中:δ---钢管计算壁厚,mm;p---设计压力,MPa;D---管道外径,mm;бS---钢管最低屈服强度,MPa;F---设计系数Ф---焊缝系数(取1);C---腐蚀裕量附加值,mm根据《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第8.2.8条:油气集输管道处于野外地区时,设计系数F取0.72;处于居住区、站场内部或传跨越铁路、公路、小河渠时,设计系数取0.60。

小河渠指多年平均水位水面宽度小于20m的河渠。

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裕量C,对于轻微腐蚀环境不应大于1mm,对于较严重腐蚀环境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根据《油气集输设计规范》第8.3.7条:天然气集输管道设计系数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中的有关规定取值,当管道输送含有H2S等酸性天然气时,F取值不得低于二级;腐蚀裕量附加值C,当管道输送含有水和H2S、CO2等酸性介质时,根据腐蚀程度及采取防腐措施,其余情况下不计腐蚀裕量附加值。

(根据《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7.0.2条对酸性天然气或CO2分压大于0.021MPa的湿天然气,且会引起电化学腐蚀时,设备必须采取防腐措施。

硫化氢分压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天然气地面设施抗硫化物应力开裂金属材料要求》SY/T0599的有关规定。

)3)弯头弯管壁厚计算根据《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2005中第8.6.11条的规定,弯头、弯管壁厚计算公式如下:δb=δ×mm=(4R-D)/(4R-2D)式中:δb---弯头或弯管计算壁厚,mm;δ---弯头或弯管所连接的同材质直管的计算壁厚,mm;m---弯头或弯管壁厚增大系数;R---弯头或弯管的曲率半径(mm),为弯头或弯管外直径的倍数;D---弯头或弯管外径,mm。

(石油天然气管道行业)管径计算壁厚计算方式过程小秘籍

(石油天然气管道行业)管径计算壁厚计算方式过程小秘籍

一、项目设计阶段划分1.项目前期咨询阶段:规划、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等。

2.项目设计阶段(国内):1)石油系统:初步设计、施工图2)石化化工系统:基础设计、详细设计3.项目设计阶段(国外):概念设计(concept design)、FEED(front end engineering design)、EPC4.区别1)方案编制规定:国家或部门无具体的编制规定。

2)可研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1)油气田地面工程:中石油内部规定,油田地面可行性研究报告+气田地面可行性研究报告。

(2)长输管道工程:中石油内部规定,输气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输油管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城镇燃气:《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3)项目申请报告编制规定:发改投资〔2017〕684号4)初步设计/基础设计阶段(1)油气田地面工程:GB/T50691-2011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2)长输管道工程:GB 50644-2011 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3)城镇燃气:《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4)正规装置、石化、化工系统:GB 50933-2013 石油化工装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5)施工图/详细设计阶段GB 50933-2013 石油化工装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二、管道、阀门、法兰、罐、机泵等讲管道:大小、材料、制造标准、制造形式、外径及壁厚标准。

1.管道大小计算:1)油管道:《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2015 输油泵进口流速不宜大于1.0m/s,输油泵出口流速0.8-2.0m/s。

2)输气管道:《油气管道运行规范》GB/T 35068-2018:---进站处至分离器上游之间工艺管道内的气体流速不宜大于15m/s,不应大于20m/s;---分离器下游至出站处之间工艺管道内的气体流速不宜大于20m/s;----调压后压力小于2.5MPa的,调压设施下游工艺管道内的气体流速不应大于25m/s。

油田油气集输、注水、水处理和消防专业用管壁厚

油田油气集输、注水、水处理和消防专业用管壁厚

附件1油田油气集输、注水、水处理和消防专业常用管道管壁厚选用规定一、油田注水、水处理和消防专业1、无缝钢管壁厚选用1.1 设计压力为16.0MPa、20.0MPa,介质为清水、含油污水、聚合物目的液;设计压力为25.0 MPa、32.0MPa,介质为清水、含油污水的注水、注聚无缝钢管壁厚选用见表1。

1.2 设计压力为P≤1.6MPa,介质为消防冷却水、泡沫混合液(防火堤内)的无缝钢管壁厚选用见表2。

表2 20号无缝钢管壁厚选用表2、焊接钢管壁厚选用2.1设计压力为P≤1.0MPa,介质为清水、含油污水的焊接钢管壁厚选用见表3。

2.2设计压力为P≤1.6MPa,介质分别为清水、含油污水、泡沫混合液的焊接钢管壁厚选用见表4。

3、不锈钢无缝钢管壁厚选用(高压)设计压力P≤16MPa,介质为聚合物母液和三元母液不锈钢无缝钢管壁厚选用见表5。

表5 不锈钢无缝钢管壁厚选用表4、不锈钢无缝钢管壁厚选用(低压)设计压力P≤1.6MPa,介质为润滑油、密封油等高洁净介质,管道材质为奥式体不锈钢0Cr18Ni9Ti;设计压力P≤1.6MPa,介质为聚合物母液和三元母液管道材质为奥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钢管壁厚选用见表6。

设计压力P≥1.6MPa的不锈钢管道通过计算确定。

表6 不锈钢无缝钢管壁厚选用表二、油田油气集输专业管径不大于DN200时宜选用符合GB/T 8163、GB 5310规定的无缝钢管,当管径大于DN250时,宜选用符合GB/T 9711.1规定的焊接钢管。

原油、天然气输送用无缝钢管尚应符合以下规定:(1)油气集输站场内的油气管道,当设计压力P<4.0MPa时,无缝钢管选用宜符合GB/T 8163,设计压力4.0MPa≤P<10.0MPa时,无缝钢管选用应符合GB 5310。

(2)油气集输系统站外管道,当设计压力P<10.0MPa时,无缝钢管选用应符合GB/T 8163。

1、20(20g)无缝钢管壁厚选用公称直径DN15~DN200的选用无缝钢管,设计压力P≤6.3MPa的无缝钢管壁厚选用宜按表7执行。

压力管道管径和壁厚的选择论述

压力管道管径和壁厚的选择论述

压力管道管径和壁厚的选择论述摘要:压力管道的运行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特别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压力管道,不仅作业环境复杂多变,而且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较多,故必须对其管径和壁厚进行慎重选择和规范设计,来确保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

对此,本文结合压力管道设计内涵,并就其管径和壁厚的选择方法进行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压力管道设计管径壁厚众所周知,压力管道涉及的介质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爆炸性和环境破坏性,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难以弥补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等,近年来这样的事故也在频频发生,故强化压力管道的规范化设计就具有更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其中管径和壁厚的大小对介质流速、管路安全运行、费用成本等都有着重要影响,选择合理的管径和壁厚就尤为关键,下面就其选择方法加以论述。

一、压力管道设计内涵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国家在相应的监督规程中以设计压力、温度、输送介质的腐蚀性、毒性和火灾危险程度等为依据,将压力管道分为GA类(长输管道)、GB类(公用管道)、GC类(工业管道)、GD类(动力管道)[1]。

虽然管径的大小会影响介质的输送效果,壁厚的大小会影响介质的输送安全,但这并不意味着管径越大、管壁越厚就越好,而应将两者视为设计的基础和关键,予以综合分析和科学计算,以此来确保其取值切实合理,有助于提高压力管道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经济性。

二、压力管道管径和壁厚的选择1.压力管道的管径选择一般情况下,若流体的输送能力一定,管径越大,介质流动速度越小,管路压力降也会随之减小,此时虽降低了压缩机、泵等动力设备的运行费用,但会大大增加管路建设费用,所以从安全和经济的角度出发,形成了一套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用于计算管道内径,即di=18.8[qm/υ]1/2,其中di-管道内径(mm)、qm-介质体积流量(m3/h)、υ-介质平均流速(m/s),可见管径的选择是以预定介质流速为前提的[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院(系):_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_ 专业班级:油气储运10-1 学生姓名:李冶学号: 2010442699 设计地点(单位)_____________K-801_ __ ________ __设计题目:_ 常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站内管径与壁厚设计(不同范围)______完成日期: 2013 年 6 月27 日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目录1设定参数设计..........................................41.1天然气相对分子质量...............................41.2空气相对分子质量.................................41.3相对密度.........................................42第一段管道的设计(第一次节流降压前)...................52.1压缩因子的确定..................................52.1.1井号1、2、3、4、5、6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Z........52.2流量的确定.......................................82.3密度的确定.......................................92.4流速的确定.......................................102.5管径的确定.......................................102.6壁厚的确定.......................................113第二段管道的设计(第二次节流降压前)..................133.1第二段管道设计..................................133.1.1压缩因子的确定................................133.1.2流量的确定....................................133.1.3密度的确定....................................143.1.4速度的确定....................................143.1.5管径的确定....................................153.1.6管壁厚度的确定................................153.2第二次节流后计算................................153.2.1压缩因子的确定................................153.2.2流量的确定....................................153.2.3汇管管径和管壁的确定..........................154管道的选型一览...........................................19 5选材结果.............................................195.1一次截流前......................................195.2二次截流前......................................195.3二次截流后......................................196总结.................................................20参考文献..............................................20常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站内管径及壁厚设计摘 要:本文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进行某常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中站内管径及壁厚的设计。

设计中我们主要通过气井产量、进站压力及进站温度等数据,并根据公式计算管径及壁厚,最后通过选型设计出合适的管道。

关键词:天然气 管径 壁厚天然气从井口出来,计量后进行一次节流。

一次节流后的天然气必须满足不生成水合物的最低温度和压力的条件(此前为第一段管道的设计)。

此后的天然气在管道内注入适量的抑制剂,并进行换热器换热作业,在进入分离器之间进行二次节流(此前为第二段管道的设计)。

二次节流的后,使天然气压力达到出站压力6MPa ,并使天然气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此为第三段管道的设计)。

在此次设计中,我们是通过压力和密度来确定管道的经济流速,再根据流量和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管道壁厚。

最后根据管径和一系列参数来选型并确定合适的管道。

1 设定参数设计1.1天然气相对分子质量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中气体组成(%):1C -93.49,2C -2.55,3C -0.91,4C -0.51,5C -0.62,H2-0.45,2H S -0.32,2CO -0.57 由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公式:得出:M= 16×93.49﹪+30×2.55﹪+44×0.91﹪+58×0.51﹪+72×0.62﹪+2×0.45﹪+34×0.32﹪+44×0.57﹪=17.391.2空气相对分子质量查表得到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97。

1.3相对密度天然气的相对密度用符号S 表示,则有:S=天空ρρ=M M 天空式中,M 天、天ρ分别为天然气的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M 空、空ρ分别为空气的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

代入数值,得出 : S=97.2839.17=0.60 即计算出气体的相对密度S 为0.60。

2 第一段管道的设计(第一次节流降压前)2.1压缩因子的确定表1 基础资料:每口井的产量、进站压力及进站温度。

井号 产量(100²m³/d ) 进站压力(MPa ) 进站温度(℃)1 26 16 292 21 17 283 19 16 28.54 24 17 295 14 17 286 16 16 28由井口1、2、3、4、5、6的相对密度均为S=0.60;对于凝析气藏气,当相对密度S <0.7时根据公式:Ppc=4.778-0.248S Tpc=106.1+152.21S带入S=0.60计算得:Ppc= 4.6392a MP Tpc=197.426K2.1.1井号1、2、3、4、5、6天然气的压缩因子Z根据公式可算得天然气的拟对比压力及拟对比温度:pr pc P P P =, pr pcT T T = 1号井:pr pc P P P ==6392.416=3.4 ,pr pc TT T ==426.197302=1.5查图1,当Ppr=3.44;1.4pr T = 时,Z =0.71Tpr=1.35 时,Z=0.67由内插法得出当 Tpr=1.5 时,有:Z=0.71+05.004.0×0.12=0.806同理可得出: 2号井:pr pcP P P == 6392.417=3.7 pr pc T T T ==426.197301=1.5 查图1,当Ppr=3.7;1.4pr T = 时,Z =0.71 pr pcTT T ==1.35 时,Z=0.68 由内插法得出当 Tpr=1.51 时, 有:Z=0.7763号井:pr pc P P P ==6392.416=3.4 pr pc T T T ==426.1975.301=1.5 查图1,当Ppr=3.5;1.4pr T = 时,Z =0.71Tpr=1.35 时,Z=0.67由内插法得出当 Tpr=1.5时,有: Z=0.7844号井: pr pc P P P ==6392.417=3.7pr pc T T T ==426.197301=1.5 查图1,当Ppr=3.7;1.4pr T = 时,Z =0.71Tpr=1.35 时,Z=0.68由内插法得出当 Tpr=1.5时, 有:Z=0.763 5号井: pr pcP P P ==6392.417=3.7 pr pc T T T ==426.197301=1.5 查图1,当Ppr=3.7;1.4pr T = 时,Z =0.71Tpr=1.35 时,Z=0.68由内插法得出当 Tpr=1.5时, 有:Z=0.7796号井:pr pcP P P == 6392.416=3.4 pr pc T T T ==426.197301=1.5 查图1,当Ppr=3.4;1.4pr T = 时,Z =0.71Tpr=1.35 时,Z=0.67由内插法得出当 Tpr=1.5时, 有:Z=0.782拟对比压力Ppr拟对比压力Ppr图1 天然气压缩因子图版2.2流量的确定由: 000gP Q PQ ZT Z T =0.10132586400293gQ TZQ P ⇒=⨯⨯根据表格1的数据代入公式: 井口1: Q1=86400260000× 16101325.0×293806.0302⨯=0.016m ³/s井口2: Q2=86400210000×17101325.0×293776.0301⨯=0.012m ³/s井口3:Q3=86400190000×16101325.0×293784.05.301⨯= 0.011m ³/s井口4: Q4=86400240000×17101325.0×293763.0302⨯ =0.014m ³/s井口5:Q1=86400140000×17101325.0×293779.0301⨯ = 0.0077m ³/s井口6: Q1=86400160000×16101325.0×293782.0301⨯=0.0094m ³/s2.3密度的确定表一 井口来气进站压力及进站温度及产量井号 产量(100²m³/d ) 进站压力(MPa ) 进站温度(℃)1 26 16 292 21 17 283 19 16 28.54 24 17 295 14 17 28 616 16 28由在某压力和温度下的密度公式为:8.314PMZTρ=对于井号1:ρ1=302806.0314.839.1716000⨯⨯⨯=137.5 kg/m ³对于井口2:ρ2=301776.0314.839.1717000⨯⨯⨯=152.2 kg/m ³对于井口3:ρ3=5.301784.0314.839.1716000⨯⨯⨯=141.6 kg/m ³对于井口4:ρ4=302763.0314.839.1717000⨯⨯⨯=154.3 kg/m ³对于井口5:ρ5=301779.0314.839.1717000⨯⨯⨯=151.6 kg/m ³对于井口6:ρ6=301782.0314.839.1716000⨯⨯⨯=142.2 kg/m ³2.4流速的确定由经济流速公式:2PV ρ=1号井:V1 =5.137160002⨯ = 15.2 m/s同理:V2 =2.152170002⨯ = 14.9 m/sV3 = 6.141160002⨯ = 15.0 m/sV4 = 3.154170002⨯ = 14.8 m/sV5 = 6.151170002⨯= 15.0 m/sV6 = 2.142160002⨯ = 15.0 m/s2.5管径的确定由进气管道直径公式:4QD πν=,1号井:D1 = 2.1514.3016.04⨯⨯ = 0.037m ;同理得:D2 =9.1414.3012.04⨯⨯ = 0.032mD3 =1514.3011.04⨯⨯ = 0.031mD4 =8.1414.3014.04⨯⨯ = 0.035mD5 =1514.30077.04⨯⨯ = 0.026mD6 = .1514.30094.04⨯⨯ = 0.028m2.6壁厚的确定由进气管壁厚度公式:2s PdC F δσφ=+ δ---管线壁厚,mmP---管线的设计工作压力,a MP ; d---管线内径,mmφ---焊缝系数,无缝钢管,直缝管和螺旋焊缝钢管φ=1,螺旋埋弧焊钢管φ=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