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气管道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燃气课程设计 2

燃气课程设计 2
居民生活小时计算流量Q=kt(ΣkNQn)
式中Q—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m3/h);
kt—不同类型用户的同时工作系数,可取kt=1;
k—燃具的同时工作系数;
N—同一类型燃具的数目;
Qn—同一类型燃具的额定流量(m3/h);
由公式计算得居民生活小时用气量为Q=87.21m3/h。
2.2.公共建筑耗热指标及用气量平衡
μ---相应流体的动力黏度,Pa·s;
ρ---流体的密度,kg/m3。
由规范查得各组分的动力粘度代入上式,混合气体的动力粘度为
μ=10.22226×10-6Pa·s
ν=13.60375×10-6m2/s
1.1.6混合气体的低热值
Ht=(y1Ht1+y2Ht2+…+ynHtn)/100
=(96.226×35.902+1.77×64.397+0.6×93.24+0.178×123.649+0.259×156.733)/100
第一章燃气性质计算
1.1.气源基本参数
1.1.1供应燃气为天然气,其设计基本参数如下:
气体
甲烷
乙烷
丙烷
正丁烷
正戊烷
氮气
分子式
CH4
C2H6
C3H8
C4H10
C5H12
N2
体积分数(体积%)
96.22
1.77
0.6
0.178
0.259
0.967
1.1.2分子量的计算
由输配课本表1-4、表1-5查得各组分分子量,按以下公式求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
3、为保证和提高低压管网的供气稳定性,给低压管网供气的相邻调压室之间的连通管道的管径,应大于相邻管网的低压管道管径。

天然气长输管道课程设计

天然气长输管道课程设计

天然气长输管道课程设计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天然气长输管道课程设计一、设计任务本设计所设计的中原油田至河北沧州输气管线:(1)管线全长800千米,年输气量为7×1083m/a(此流量为常温常压下的流量00.101325,293P MPa T K==);(2)以全线埋深1.45m处年平均地温14.7℃作为输气管道计算温度,最低气温:-5℃。

平均温度pjT=273+=;(3)各站自用系数(1-M)= %;(4)沿线无分输气体;(5)管道全线设计压力,气源进站压力,进配气站压力 Mpa(最高可到),站压比宜为~,站间距不宜小于100km;(6)城市用气月、日、时不均衡系数均为;(7)年输送天数350天;(8)管道平均总传热系数:取m2.℃;(9)管内壁粗糙度:取30μm;(10)地震基本烈度:6—7度;(11)天然气容积成分(%):CH4 C2H6 C3H8 C4H10 CO2 N2二、设计任务要求完成本工程的基本设计文件,包括:说明书,计算书,线路走向图,站场平面布置图及工艺流程图;论文撰写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应语言流畅、准确,层次清晰、文字详略得当、论点清楚、论据准确、中心突出、材料翔实、论证完整、严密,并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要求:1、达到一定的设计深度要求;2、初步掌握主要设备的选型;3、熟悉并熟练应用常用工程制图软件;4、熟悉储运项目设计程序步骤;5、掌握储运项目常用标准规范;6、熟悉并掌握天然气长输管路工艺的计算方法;7、掌握长输管道站场的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8、初步掌握站场管线安装设计;9、通过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10、书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流程:1、根据天然气的组成计算物理性质、热力性质和燃烧性质;2、根据经济流速法或压差法确定管道直径,本设计全程采用统一管径,并选取几组相应的壁厚参数;3、用不固定站址法布站:首先确定根据储气量要求确定末段管道长度,根据升压比、流量进行压缩机选型,并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压缩机特性系数,确定平均站间距,得到压缩机站数,并取整;4、计算管道壁厚;5、对几种运输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6、对管道进行强度、稳定性等校核。

输气管道工艺设计

输气管道工艺设计

重庆科技学院《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学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设计地点(单位):设计题目: 某输气管道工艺设计完成日期:2013 年12月27日指导教师评语:成绩(五级记分制):指导教师(签字):目录1 设计总则 (1)1.1设计标准 (1)2设计任务参数 (2)2.1设计工程概况 (2)3 确定管道评估性通气能力 (3)4 输气管道规格 (4)4.1天然气的密度及相对密度 (4)4.2天然气运动黏度 (4)4.3管道内径的计算 (5)4.4 确定管壁厚度 (5)4.5末段工况特点 (7)4.6末段长度与管径确定 (8)5 压缩机选择与布置 (11)5.1压缩机相关情况 (11)5.2压缩机站数、布站位置的计算公式依据 (11)5.3 压缩机站数的确定 (12)5.4计算各站起终点压力 (13)5.5压缩机的布置 (13)5.6压缩机的选型 (14)6 结论 (15)6.1管道评估性通气能力 (15)6.2 输气管道规格 (15)6.3压缩机站数及压缩比 (15)6.4压缩机选型 (15)参考文献 (16)1 设计总则1.1设计标准本设计主要依据的是课程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设计参数以及《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94进行设计计算。

1.2设计原则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2)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处理好与铁路、公路、河流等的相互关系;(3)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吸收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5)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输气工艺及最佳的工艺参数。

(6)在保证管线通信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通信网络结构,降低工程投资。

提高自控水平,实现主要安全性保护设施远程操作。

(7)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合理利用资金,减少风险投资,力争节约基建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2设计任务参数2.1设计工程概况某长距离输气干线,沿线地形起伏不大,海拔高度1200m。

石大远程奥鹏-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含课程设计)-第一阶段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石大远程奥鹏-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含课程设计)-第一阶段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33.(2.5分)为避免富气输送过程中析出液态烃,管道应维持高压运行。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15.(2.5分)天然气组成中占绝对优势的组分是于()。
A、甲烷
B、乙烷
C、丙烷
D、丁烷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16.(2.5分)16万立方米LNG储罐达最高液位时可储存的天然气数量最接近()标准立方米。
A、100万
B、1000万
C、1亿
D、9600万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17.(2.5分)1MPa等于()。
A、6
B、10
C、15
D、20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7.(2.5分)输气管道管径为40in(英寸),化为公制单位为()。
A、1016mm
B、1067mm
C、1118mm
D、1220mm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8.(2.5分)1MMbtu是国际天然气贸易的主要计量单位之一,它是()。
A、体积单位
109立方英尺
D、
1012立方英尺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作为天然气体积计量单位,tcf通常用于表示()。管道小时输气量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建设项目工程概算对应的工程建设阶段是()。
A、规划
B、可行性研究
30.(2.5分)在气田开发的不同阶段,天然气矿场集输管线的运行压力通常相差较大。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31.(2.5分)输气管道压气站的发展趋势之一是高压比。

城市燃气输配课程设计

城市燃气输配课程设计

城市燃气输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运行原理及重要性。

2. 掌握城市燃气输配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3. 了解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措施和环保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城市燃气输配系统运行中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燃气输配技术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燃气输配系统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概述:包括燃气种类、性质及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燃气输配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燃气输配系统的主要设备:详细讲解输气管道、调压站、储配站、计量站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维护要点。

3. 燃气输配过程中的技术参数:涉及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的测量与计算,以及相关技术标准。

4. 燃气输配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介绍设计原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结合案例分析教学。

5. 燃气输配系统的安全与环保:分析燃气泄漏、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措施,强调环保要求及节能减排。

燃气设计说明书(1)

燃气设计说明书(1)

设计说明书一. 设计题目:某开发区燃气输配管网设计 二. 设计目的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完《燃气输配》后的一次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城市燃气管网的设计方法,了解设计流程,熟悉设计手册、图集、设计规范、设备样本的使用方法。

通过该课程设计进一步掌握燃气输配工程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燃气所需流量计算,燃气分配管网计算流量计算,水力计算,环网平差计算的具体方法,学会绘制设计图纸,编制设计说明就算书,从而达到具有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燃气输配系统设计的能力。

三.设计任务根据某开发区基础资料设计该城市燃气输配管网工程,内容包括燃气中压管道的布线、平差及水力计算。

四.设计原始资料1.某开发区规划总平面图2.设计原始资料某开发区地处云南省西南部,位于东经103,05,北纬26,25,距昆明市330公里。

2.1城市居民人口数及建筑物情况该城镇规模5万人,人口密度400人/公顷,人民生活消费水平中等。

该城镇海拔高度1700-1850 2.3气象资料2.4城市燃气有关参数 2.5燃气用户资料五.燃气性能参数(表)1、 天然气的平均分子量:燃气是多组分的混合物,不能用一个分子是来表示。

通常将燃气的总质量与燃气的摩尔数之比称为燃气的平均分子量。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可按下式计算: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等于各组分的分子量之和,即)..........(10012211n n M y M y M y M +++⨯=式中——M :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y 1、y 2、…y n :各单一气体容积成分(%); M 1、M 2、…M n :各单一气体分子量故 )..........(10012211n n M y M y M y M +++⨯==1001⨯(96⨯16.0430+30.0700⨯0.016+44.0970⨯0.0035+58.1240⨯0.003+28.0104⨯0.0015 +44.0098⨯0.0095+28.0134⨯0.004+2.016⨯0.0025)=16.7883(kmol m 3)2、 天然气的摩尔容积:混合气体的摩尔容积等于各组分的摩尔容积之和,即)..........(10012211mn n m m m v y v y v y V +++⨯=式中——m V :混合气体平均摩尔容积,m 3/kmol ;y 1、y 2、…y n :各单一气体容积成分(%); Vm 1、Vm 2、…Vm n :各单一气体摩尔容积m 3/kmol 故 )..........(10012211mn n m m m v y v y v y V +++⨯==1001⨯(96⨯22.3621+22.1872⨯0.016+21.9362⨯0.0035+21.5036⨯0.003+22.3984⨯0.0015 +22.2601⨯0.0095+22.403⨯0.004+22.427⨯0.0025)= 22.3546(kmol m 3)3.天然气的平均密度:单位体积的燃气所具有的质量称为燃气的平均密度。

燃气输配 燃气输配教案

燃气输配 燃气输配教案
(请打√)
讲授□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次
1
课时
3
教学内容(提纲)
方法及手段
绪论能源与燃气
能源的发展过程、我国燃气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等。
第一章燃气的分类及性质
第一节燃气的分类及用途
一、燃气的分类
1、天然气——气田气、凝析气田气、石油伴生气
2、人工燃气——干馏煤气、气化煤气、油制气
3、液化石油气
⑺ 掌握调压器的工作原理和选型计算,掌握调压站的工艺和设计原则。
⑻ 掌握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活塞式和罗茨式等压缩机的特点,了解压缩机室的工艺要求。
⑼ 了解储气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了解低温储气方法。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授课方式
例1—15、16、17、18、19、20
第二章城市燃气需用量及供需平衡
第一节城市燃气的需用量(1)
一、供气对象
二、供气原则
多媒体
参考资料(含文献、网络资源等)
见首页
教学目的、要求(可分熟练掌握、掌握、理解、熟悉、了解等层次):
熟练掌握:例1—15、16、17、18、19、20
熟悉:供气对象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燃气的分类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课后小结: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方法及手段系指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授课方式
(请打√)
讲授□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次
2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3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3

二、变流量低压分配管段计算流量的 确定
1.途泄流量Q1的确定 2.变负荷管段的计算流量的确定
1.途泄流量Q1的确定
几点假设:
(1)途泄流量Q1沿管段均匀输出;
(2)途泄流量只包括大量的居民用户和 小型公共建筑用户。若该管段上连有负荷 较大的用户,应当作集中负荷进行计算;
(3)供气区域内居民用户和小型公共建 筑用户的负荷是均匀分布的。
64 Re
(2)临界状态:2100<Re≤3500, 此时由下面经验公式计算λ
Re 2100 0.03 65 Re 10 5
(3)紊流状态:Re>3500 钢管:
(聚乙烯管)
K 68 0.11 d Re
0.25
钢管:K=0.1~0.2mm 聚乙烯管:K=0.01mm
校正流量:
P Qnn P Q ns Q Q Q P P 1.75 Q Q
项的符号由计算确定,一般取顺时针时为正 ,逆时针时为负,ΔQ的符号与∑ΔP的符号相 反。
Hale Waihona Puke P P Q 始终为正值,∑ΔP内各 上式中 Q 和 ns
3.确定各管段的管径
(1)预定沿程阻力的单位长度计算压力降,取 局部阻力损失为沿程阻力损失的10%。 (2)确定管径,由图5-3,根据初步流量分配 及沿程阻力的单位长度计算压力降选择各管段 管径。
P 100% (3)计算各环的闭合差,即 0.5 P
4.校正计算
(1)计算各环的ΔQ′ (2)计算各环的ΔQ″ (3)计算各环的校正流量ΔQ
0.284
1 d 铸铁管: 0.102236 5158 d Q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气管道课程设计姓名:李轩昂班级:油储1541学号:201521054114指导教师:任世杰目录前言------------------------------------------------------------------------------------------------- 4第一章设计概述---------------------------------------------------------------------------------- 51.1设计原则--------------------------------------------------------------------------------- 51.2 管道设计依据和规范----------------------------------------------------------------- 51.3长输气管道设计原始资料------------------------------------------------------------ 61.3.1天然气管道的设计输量 ------------------------------------------------------- 61.3.2气源特性 ------------------------------------------------------------------------- 61.3.3气源处理 ------------------------------------------------------------------------- 61.3.4管道设计参数 ------------------------------------------------------------------- 71.3.5基本经济参数 ------------------------------------------------------------------- 7第2章管道工艺计算---------------------------------------------------------------------------- 92.1天然气物性参数计算------------------------------------------------------------------ 92.1.1天然气的平均分子质量、平均密度和相对密度------------------------- 92.1.2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 ------------------------------------------------------- 92.1.3天然气粘度计算 -------------------------------------------------------------- 102.1.4定压摩尔比热 ----------------------------------------------------------------- 102.2输气管道水力计算------------------------------------------------------------------- 112.2.1雷诺数的计算 ----------------------------------------------------------------- 112.2.2管道内压力的推算 ----------------------------------------------------------- 122.2.3管道壁厚推算 ----------------------------------------------------------------- 122.3输气管道热力计算------------------------------------------------------------------- 122.3.1总传热系数 -------------------------------------------------------------------- 122.3.2天然气的平均地温 ----------------------------------------------------------- 132.3.3考虑气体的节流效应时输气管沿管长任意点的温度计算----------- 132.4管道工艺计算结果------------------------------------------------------------------- 142.4.1首站到分输站1 --------------------------------------------------------------- 142.4.2分输站1到分输站2 --------------------------------------------------------- 142.4.3分输点2到末点 -------------------------------------------------------------- 152.5输气方案的确定---------------------------------------------------------------------- 152.5.1管道及各站场投资 ----------------------------------------------------------- 152.5.2其他费用 ----------------------------------------------------------------------- 162.5.3方案经济比较分析 ----------------------------------------------------------- 16 第3章线路校核----------------------------------------------------------------------------- 183.1埋地管道校核------------------------------------------------------------------------- 183.1.1强度计算 ----------------------------------------------------------------------- 183.1.2弹性敷设计算 ----------------------------------------------------------------- 19 第4章储气调峰-------------------------------------------------------------------------------- 214.1用气概况------------------------------------------------------------------------------- 214.2调峰设计------------------------------------------------------------------------------- 214.2.1日调峰方式 -------------------------------------------------------------------- 214.2.2调峰储气量的确定 ----------------------------------------------------------- 214.3管道末端储气------------------------------------------------------------------------- 23 第五章结论-------------------------------------------------------------------------------------- 26 附录A -------------------------------------------------------------------------------------------- 27 附录B -------------------------------------------------------------------------------------------- 30 附录C -------------------------------------------------------------------------------------------- 31 附录D -------------------------------------------------------------------------------------------- 32前言未来几年内,全世界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率将保持3.9%,发展速度超过石油、煤炭等其他能源。

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例将从现在的23.8%上升至35%;2018年前后,天然气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将超过煤炭;2020年前后,将超过石油,成为第一能源。

天然气的快速发展和重要地位,预计可保持相当长的时期。

石油天然气是优质能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油气需求一直以较快速度增长,直接推动了国内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不断发展。

同时受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约束,国内供需却不断扩大,石油天然气进口量攀升,保障石油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

天然气是存在于地下岩石储集层中以烃为主体的混合气体的统称。

包括油田气、气田气、煤层气、泥火山气和生物生成气等。

主要成分为甲烷,通常占85-95%;其次为乙烷、丙烷、丁烷等。

它是优质燃料和化工原料。

目前,随着西气东输管线一线、二线,陕京天然气管线一线、二线,川气东送天燃气管道,榆济天然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等一大批长距离天然气管道的建设预投产,国内各区域天燃气管道也陆续开工建设,中国将迎来一次天然气管道建设的高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