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地理课件
合集下载
海南地理课件——海南岛的地形

南北两部分的分化
北部为长期沉陷区,形成琼地下水自流盆地 在沿岸形成许多溺谷湾,如清澜、铺前、新英
等;还有珊瑚离岸礁,如邻昌、将军印等地 南部山地分化以中部抬升,四周下降为特点; 但是东岸下降形成盆地港湾,西岸抬升形成台 地海岸 山区受断裂作用影响形成菱形盆地,如保亭、 白沙和乐东盆地
大河注入,泥沙少,港道地形少见淤积 三亚港湾呈螺旋曲线,航道水深,但泥沙较多 清澜港为澙湖港,涨潮与退潮的冲刷使港内淤 积不大 海口港泥沙淤积严重
七、海南岛的地形区域分化
南北两部分的分化 台地地形分化-长坡和多级台阶 南部山地地形分化-多级夷平面地形
七、海南岛的地形区域分化
六、海岸平原及环带分布
4、热带海岸地形的特色
(1)更新世的红色沙堤堆积 (2)沙滩上形成海滩岩 (3)沙堤上部形成沙丘岩 (4)水上森林的红树木海岸 (5)环岛的珊瑚礁海岸
六、海岸平原及环带分布
5、众多的优良港口地形
五大港口即海口、八所、三亚、清澜和洋浦 洋浦港深入台地内部,水深港阔,波浪小,无
破波在浅水堆积水下沙堤,逐渐发展成为出水
海岸沙堤;出水沙堤形成以后,在新的浅水区 破浪形成第二条沙堤,沙堤间则为澙湖
六、海岸平原及环带分布
2、沙堤潟湖平原
在沙堤后方存在潟湖的海岸平原,在东岸最为
典型 有些澙湖还未干涸,未成洼地,如万宁小海 澙湖区被淤满后即成洼地,在文昌最为多见。 表面为沙土层,其下为粘土层及黑色澙湖粘土 层,并出现泥炭土
四、丘陵地形及环带分布
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地周围的内陆和西北、西南等 地区,相对高度50-400米不等,丘陵下部土质疏 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湿润静风,适宜发展 热带作物。 丘陵包括山地切割而成的高丘陵和台地切割而成 的低丘陵,海拔250米是分界线。高丘陵占地 2604平方公里,低丘陵占地1893.5平方公里
北部为长期沉陷区,形成琼地下水自流盆地 在沿岸形成许多溺谷湾,如清澜、铺前、新英
等;还有珊瑚离岸礁,如邻昌、将军印等地 南部山地分化以中部抬升,四周下降为特点; 但是东岸下降形成盆地港湾,西岸抬升形成台 地海岸 山区受断裂作用影响形成菱形盆地,如保亭、 白沙和乐东盆地
大河注入,泥沙少,港道地形少见淤积 三亚港湾呈螺旋曲线,航道水深,但泥沙较多 清澜港为澙湖港,涨潮与退潮的冲刷使港内淤 积不大 海口港泥沙淤积严重
七、海南岛的地形区域分化
南北两部分的分化 台地地形分化-长坡和多级台阶 南部山地地形分化-多级夷平面地形
七、海南岛的地形区域分化
六、海岸平原及环带分布
4、热带海岸地形的特色
(1)更新世的红色沙堤堆积 (2)沙滩上形成海滩岩 (3)沙堤上部形成沙丘岩 (4)水上森林的红树木海岸 (5)环岛的珊瑚礁海岸
六、海岸平原及环带分布
5、众多的优良港口地形
五大港口即海口、八所、三亚、清澜和洋浦 洋浦港深入台地内部,水深港阔,波浪小,无
破波在浅水堆积水下沙堤,逐渐发展成为出水
海岸沙堤;出水沙堤形成以后,在新的浅水区 破浪形成第二条沙堤,沙堤间则为澙湖
六、海岸平原及环带分布
2、沙堤潟湖平原
在沙堤后方存在潟湖的海岸平原,在东岸最为
典型 有些澙湖还未干涸,未成洼地,如万宁小海 澙湖区被淤满后即成洼地,在文昌最为多见。 表面为沙土层,其下为粘土层及黑色澙湖粘土 层,并出现泥炭土
四、丘陵地形及环带分布
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地周围的内陆和西北、西南等 地区,相对高度50-400米不等,丘陵下部土质疏 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湿润静风,适宜发展 热带作物。 丘陵包括山地切割而成的高丘陵和台地切割而成 的低丘陵,海拔250米是分界线。高丘陵占地 2604平方公里,低丘陵占地1893.5平方公里
《海南省》图文课件-沪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

对照我国第一、第二大岛图,填下表:
丰富的旅游资源
拓 展
酒泉 西昌
太原
卫星发射基地
文昌
天气稳定,易于选择发射窗口多; 交通便利(铁路或海运);
地形平坦开阔,地质稳定;
从安全性来讲,以设在远离工业中心、居民稀少的地区 为宜。 处于沙漠绿洲之中,为了保密。 纬度低(可以节省火箭燃料,增加火箭的有效负载); 工业少,污染低,天清气爽。
海南省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 1000毫米~2600毫米之间,年平均 降水量为1639毫米,有明显的多雨 季和少雨季。 每年的 5 月~ 10 月是多雨 季,总降水量达1500毫米左右,占 全年总降水量的70 % ~90%,每年 的 11 月至翌年 4 月为少雨 季节,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 % ~ 30%,少雨季节干旱常常发生。
1、同样重量的气球在不同的地区进行释放,升空最 快的是: … … … … … … … … … … … … … … …( A ) A、赤道附近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极地地区
2、从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运送一批货物到赤道附 近,货物的重量变化情况是: … … … … … … …( B ) A、不变 B、变轻了 C、变重了 D、无法判断
气候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 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 22~27℃,大于或等于10℃的 积温为8200℃,最冷的一月 份温度仍达17~24℃,年光 照为1750~2650小时,光照 率为50%~60%,光温充足, 光合潜力高。海南岛入春早, 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 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 菜满四季,是中国育种的理 想基地。
琼州海峡
一、地理位置、纬度位置、 相对位置:中国最南的省; 跨纬度最广的省;全部位 于热带。
海南地理课件海南岛的地形

▪ 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地(ZHOU)围的内陆和西北、 西南等地区,相对高度50-400米不等,丘陵下部土 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湿润静风,适宜发 展热带作物,
▪ 丘陵包括山地切割而成的高丘陵和台地切割而成 的低丘陵,海拔250米是分界线,高丘陵占地2604 平方公里,低丘陵占地1893.5平方公里
▪ 台地地形分化-长坡和多级台阶 ▪ 台地区坡面长,这是散流作用形成的坡积地
形 ▪ 台地持续上升,使河流下切,形成多级阶地
七、海南岛的地形区域分化
▪ 南部山地地形分化-多级夷平面地形
➢ 在山地上隆过程中,产生多级夷平面 ➢ 在谷地中,形成阶梯状地形,急滩区和广谷区相间
岸沙堤;出水沙堤形成以后,在新的浅水区破浪 形成第二条沙堤,沙堤间则为澙湖
六、海岸平原及环带分布
▪ 2、沙堤潟湖平原
➢ 在沙堤后方存在潟湖的海岸平原,在东岸最为 典型
➢ 有些澙湖还未干涸,未成洼地,如万宁小海 ➢ 澙湖区被淤满后即成洼地,在文昌最为多见,表
面为沙土层,其下为粘土层及黑色澙湖粘土层, 并出现泥炭土
➢ 北部为长期沉陷区,形成琼地下水自流盆地 ➢ 在沿岸形成许多溺谷湾,如清澜、铺前、新英
等;还有珊瑚离岸礁,如邻昌、将军印等地 ➢ 南部山地分化以中部抬升,四(ZHOU)下降为
特点;但是东岸下降形成盆地港湾,西岸抬升 形成台地海岸 ➢ 山区受断裂作用影响形成菱形盆地,如保亭、 白沙和乐东盆地
七、海南岛的地形区域分化
五、沿海台地及环带分布
▪ 1、熔岩台地 ▪ 2、花岗岩台地 ▪ 3、红岩台地 ▪ 4、变质岩台地
六、海岸平原及环带分布
▪ 1、海岸平原 ▪ 2、沙堤潟湖平原 ▪ 3、三角洲平原 ▪ 4、热带海岸地形的特色 ▪ 5、众多的优良港口地形
▪ 丘陵包括山地切割而成的高丘陵和台地切割而成 的低丘陵,海拔250米是分界线,高丘陵占地2604 平方公里,低丘陵占地1893.5平方公里
▪ 台地地形分化-长坡和多级台阶 ▪ 台地区坡面长,这是散流作用形成的坡积地
形 ▪ 台地持续上升,使河流下切,形成多级阶地
七、海南岛的地形区域分化
▪ 南部山地地形分化-多级夷平面地形
➢ 在山地上隆过程中,产生多级夷平面 ➢ 在谷地中,形成阶梯状地形,急滩区和广谷区相间
岸沙堤;出水沙堤形成以后,在新的浅水区破浪 形成第二条沙堤,沙堤间则为澙湖
六、海岸平原及环带分布
▪ 2、沙堤潟湖平原
➢ 在沙堤后方存在潟湖的海岸平原,在东岸最为 典型
➢ 有些澙湖还未干涸,未成洼地,如万宁小海 ➢ 澙湖区被淤满后即成洼地,在文昌最为多见,表
面为沙土层,其下为粘土层及黑色澙湖粘土层, 并出现泥炭土
➢ 北部为长期沉陷区,形成琼地下水自流盆地 ➢ 在沿岸形成许多溺谷湾,如清澜、铺前、新英
等;还有珊瑚离岸礁,如邻昌、将军印等地 ➢ 南部山地分化以中部抬升,四(ZHOU)下降为
特点;但是东岸下降形成盆地港湾,西岸抬升 形成台地海岸 ➢ 山区受断裂作用影响形成菱形盆地,如保亭、 白沙和乐东盆地
七、海南岛的地形区域分化
五、沿海台地及环带分布
▪ 1、熔岩台地 ▪ 2、花岗岩台地 ▪ 3、红岩台地 ▪ 4、变质岩台地
六、海岸平原及环带分布
▪ 1、海岸平原 ▪ 2、沙堤潟湖平原 ▪ 3、三角洲平原 ▪ 4、热带海岸地形的特色 ▪ 5、众多的优良港口地形
海南ppt

乍看,相依相偎,亲密无间,不是 情侣,胜似情侣,不是母子,胜似 母子;细看,中间的主干被外面一 层青枝绿叶牢牢缠定,而被缠的枝 干有的已经枯死,有的正在萎黄, 有的虽然还在挣扎,但总归已经没 有缠绕在外层的枝蔓那般发旺。久 而久之,被缠的主干,无论多么粗 壮、多么高大,决逃不了被缠死的 命运。
大东海位于三亚市的榆林港和鹿回头之间。 月牙形的海湾,辽阔的海面晶莹如镜,只见 白沙融融,阳光、碧水、沙滩、绿树构成了 一幅美丽的热带风光图画。鹿回头与榆林港 之间,从市区东行10分钟车程便可到达。这 里南海,铸成海湾和屏 障。
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树 高可达40米,春夏之际开花,秋季结出一个个小梨子 一样的红色果实,成熟时变为紫黑色。这种果实味道 极苦,含毒素,不能食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 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均有分布。树 液剧毒,有强心作用。国家3级保护植物。 毒性:乳汁剧毒.若误入眼中,会引起双目失明;由伤口 进入人体内会引起中毒,使心脏麻痹,血管封闭,血液凝固, 在20-30分钟内死亡,因此得名"见血封喉".
南山距离三亚市区40公里,终年云雾缭绕, 佛教文化兴盛,历来被称颂为吉祥之地。南 山寺是海南最为有名的寺庙,位于南山南麓, 左右有山丘环抱,面向南海万顷碧波 。1200 年前,鉴真大师东渡日本,遭遇台风后漂到 南山湾,在此停留一年多,修建佛殿,讲经 渡人。南山寺选此佳址而建,名山、名寺、 名僧长相辉映,使这里成为海南的第一大福 地。
亚龙湾位于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 三亚市东南28公里处,是海南最南端的一个半月 形海湾,全长约7.5公里,是海南名景之一。亚龙 湾沙滩绵延7公里且平缓宽阔,浅海区宽达50-60 米。沙粒洁白细软,海水澄澈晶莹,而且蔚蓝。 能见度7-9米。海底世界资源丰富,有珊瑚礁、各 种热带鱼、名贵贝类等。年平均气温25.5°C,海 水温度22-25.1°C,终年可游泳,被誉为“天下 第一湾”。
海南地理课件——中国南海海洋地理

全区多雨,各月分配有差异:
南海位于热带海洋季风区,不仅高温,而且多雨。热带海洋,水汽 蒸发旺盛,兴云致雨。由于南海诸岛陆地面积小,地势低,难以 在地面形成大气的对流运动和地形阻挡的上升运动,因此季风雨 和台风雨是南海和南海诸岛降水的主要来源。 南海雨量的空间分配,自北而南递增。年平均雨量,东沙岛为1459 毫米,永兴岛为1506毫米,太平岛为1842毫米。南、北、中三区 皆多雨,而南又多于北。在时间分配上,南海北、中、南三区各 月份也多少不一。北区东沙岛的1—4月及11—12月的各月平均雨 量,在45毫米之下,为少雨月;5—10月的各月平均雨量,在140 毫米以上,为多雨期。中区永兴岛的1—5月及12月的各月平均雨 量,在70毫米以下,为少雨期;6—11月的各月平均雨量,在140 毫米以上,为多雨期。南区太平岛的1—5月的月平均雨量,在89 毫米以下(2—4月,且在35毫米以下),为少雨期;6—12月是多 雨期,9月为最高峰期,雨量为290毫米,11月为次高峰期,雨量 是251毫米。 南海由于热带辐合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季风及台风等天气 系统的年际变化的影响,雨量也存在年际变化。例如,永兴岛过 去最多年雨量达到2159毫米,最少年雨量只有730毫米,前者约为 后者的三倍。
二、南海典型的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
(一)全年高温,南北程度不同
(二)全区多雨,各月分配有差异
(三)季风交替,台风频繁。
全年高温,南北程度不同 :
南海位于热带,太阳总辐射值在140千卡/平方厘米。各月份的总辐射 值在11—14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平均温度>10℃的年积温,高 达9230—10180℃。年平均气温,南北有差,北部东沙岛为25.3℃, 中部永兴岛为26.5℃,南部太平岛为27.9℃,北低南高,温差约 2.6℃。这就是由于南北纬度差异造成。年温差小,但南北又有差 异。东沙岛为8.2℃,永兴岛为6.0℃,太平岛为2.2℃。由北向南 递减,这也是由于纬度因素造成的。一年之中,最热月的平均气 温,东沙、永兴、太平三岛,分别为28.8℃(7月),28.9℃(5、 6月),29℃(4、5月)。北低南高,北迟南早。最凉月平均气温, 上述三岛分别为20.6℃,22.9℃,26l.8℃,北低南高。南北差异的 主要原因,依然是纬度。 南海气温还有如下二特征。一是北部由于黑潮暖流进入的影响,气 温分布呈自东而西的递减趋势。如东沙岛的年平均气温高于位于 其西的海南岛的海口1.1℃。两地的纬度几乎是相同的,分别为北 纬20°40'和北纬20°02'。另一特征是气温低于海温。如北部 海温年平均为27.1℃,中部海温为26.8℃,南部海温为28.3℃,皆 分别高于东沙、西沙和南沙。这是由于海洋以潜热形式向大气输 送热量。
海南地理课件——海南岛的土地资源

称“褐色砖红壤” • 在海相台地上发育的砖红壤含细砂较多而称为“砂质砖红
壤”
三、主要土壤类型
• 砖红壤的性质
– 分布广泛但不连片,剖面发育层次较明显,表 土红色,心土有网纹层,即红、白色斑纹层; 铁质砖红壤层次不明显,表层暗红色,重粘, 小于0.01mm粘粒可达65%,心土红色而松; 砂质砖红壤表层黄红色,心土棕红色,铁锰结 核成层;褐色砖红壤表层铁质聚集,层次较明 显,表土呈褐色,心土呈红、黄、白混杂的网 纹层;黄色砖红壤表土呈黄棕色,心土下部显 示为红色,淋溶作用大,铁锰结核在心土常见, 网纹层呈红白色
四、土壤资源的地区性分异
– 1、海南岛北部丘陵台地铁质砖红壤、砖红壤土 区
– 2、东南丘陵、阶地黄色砖红壤土区 – 3、西南丘陵、阶地燥红土地、褐色砖红壤土区 – 4、中部山地赤红壤、黄壤土区
1、海南岛北部丘陵台地铁质砖红壤、 砖红壤土区
• 砖红壤除了玄武岩台地上发育的铁质砖红 壤,还有砂质砖红壤,花岗岩风化壳上发 育的砖红壤。另外还有水稻土、砂质土等。
三、主要土壤类型
• 赤红壤-又称砖红壤性红壤,分布在山地及丘陵 地
– 赤红壤与砖红壤不同在于缺乏铁质结核层 – 赤红壤的剖面是表土红黄色,下为红、黄、白斑纹层,
少见铁及锰结核存在。 – 赤红壤分布于400-800米之间,因山区水湿条件影响
可形成黄色赤红壤,在本岛山区东侧热带雨林下易发 育 – 赤红壤分布面积约490万亩,占全岛9.6%,主要用于 种植林木,以保持水土和发展热带珍贵木材林
海南岛的土地资源
• 一、土壤类型的水平分布 • 二、土壤类型的垂直分布 • 三、主要土壤类型 • 四、土壤资源的地区性分异 • 五、海南岛土地类型系统
一、土壤类型的水平分布
壤”
三、主要土壤类型
• 砖红壤的性质
– 分布广泛但不连片,剖面发育层次较明显,表 土红色,心土有网纹层,即红、白色斑纹层; 铁质砖红壤层次不明显,表层暗红色,重粘, 小于0.01mm粘粒可达65%,心土红色而松; 砂质砖红壤表层黄红色,心土棕红色,铁锰结 核成层;褐色砖红壤表层铁质聚集,层次较明 显,表土呈褐色,心土呈红、黄、白混杂的网 纹层;黄色砖红壤表土呈黄棕色,心土下部显 示为红色,淋溶作用大,铁锰结核在心土常见, 网纹层呈红白色
四、土壤资源的地区性分异
– 1、海南岛北部丘陵台地铁质砖红壤、砖红壤土 区
– 2、东南丘陵、阶地黄色砖红壤土区 – 3、西南丘陵、阶地燥红土地、褐色砖红壤土区 – 4、中部山地赤红壤、黄壤土区
1、海南岛北部丘陵台地铁质砖红壤、 砖红壤土区
• 砖红壤除了玄武岩台地上发育的铁质砖红 壤,还有砂质砖红壤,花岗岩风化壳上发 育的砖红壤。另外还有水稻土、砂质土等。
三、主要土壤类型
• 赤红壤-又称砖红壤性红壤,分布在山地及丘陵 地
– 赤红壤与砖红壤不同在于缺乏铁质结核层 – 赤红壤的剖面是表土红黄色,下为红、黄、白斑纹层,
少见铁及锰结核存在。 – 赤红壤分布于400-800米之间,因山区水湿条件影响
可形成黄色赤红壤,在本岛山区东侧热带雨林下易发 育 – 赤红壤分布面积约490万亩,占全岛9.6%,主要用于 种植林木,以保持水土和发展热带珍贵木材林
海南岛的土地资源
• 一、土壤类型的水平分布 • 二、土壤类型的垂直分布 • 三、主要土壤类型 • 四、土壤资源的地区性分异 • 五、海南岛土地类型系统
一、土壤类型的水平分布
高中地理课件:海南

7.湿地
问:列举海南沿海地区的湿地资源类型:红树林、沿海滩涂等 问:分析沿海红树林在经济、生态方面的功能 答:形成稳定、特殊的生态系统,成为鱼类、水鸟等动物的栖息 地,维持生物多样性;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工业原料、药材等资 源;削弱台风,保护附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净化海水和空气, 淡化海水,滞留入海河流泥沙;保护海岸,防止海浪侵蚀。
6.人口迁移
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立 了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自 由与梦想激励十万闯海人横 跨海峡,从海口登陆,踏上 这座充满无限可能的岛屿。 如同闯关的,走西口,当年 的闯海人用于冒险,走在了 开放的前沿,下海是它贡献 给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流 行词。”
Hale Waihona Puke 问:引起10万人闯海南的因素是 经济因素 (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 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同属经济因素)
3.海口城市形成的自然区位条件
答:地处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 受海洋影响大,雨量充沛;南渡江为海口的形成提供了充足 的水源 。
4.骑楼
一楼是店铺、二楼以上是人们 居住的地方,这部分向外探出, 就像骑跨在人行道上,所以叫 骑楼。这是海南人从东南亚带 回来的建筑样式,对于他们来 说,大海并不意味阻隔,而是 通往远方的道路。从清代开始, 这里就有下南洋的热潮,出海 闯荡的人们,捎回不少新奇玩 意儿,小到咖啡,大到骑楼这 种设计。
问: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西南部,形成的区位条件 答:纬度低,年平均气温较高,蒸发快;地处夏季风背风坡,晴天多, 蒸发旺盛;沿海风力强劲,蒸发效率高;地形平坦广阔,且为泥质海 滩,利于晒盐。
13. 航天发射场的区位条件
文昌拥有中国最接近赤道的航天器发射场。在这里发射的火箭, 可以更轻松得进入轨道。这是目前中国最开放的航天发射场, 2016年,两万多人近距离观看了长征七号火箭升空。 问:试分析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区位条件。 答: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快,发射后获得初速度大,节省燃料;地处沿海,海运便利, 利于大宗设备、部件的运输;安全性好,附近无人口稠密区,火箭落区不用担心国土污 染; 为开放性质的发射场,促进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相比内陆地区受季风影响较大, 阴雨天气占全年比重较大,影响发射。
-海南省-PPT

澄迈县
澄迈县地图
MAP OF THE CHENGMAI
澄迈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环北部湾城市群 的县,毗邻省会海口市,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 110年)置县已有二千余载,是西汉时期海南三大 历史名邑(即玳瑁、紫贝、苣中)之一,全县人口 约59万人,陆地面积207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1100平方公里。海愉中、西干线、环岛西线高速、 中线高速、绕城高速、粤海铁路和西环高铁均穿越 境内。
屯昌县
屯昌县地图
MAP OF THE TUNCHANG
屯昌县位于海南岛中部偏北,地处五指山北麓 ,南渡江南岸。北距省会海口市中心85公里,东与 定安、琼海接壤,南与琼中交界,西北与澄迈毗邻 ,是琼北台地进入五指山区的咽喉。县城坐落于该 县中心,居于海榆中线86公里处,是海南纵贯南北 、横越东西的交通枢纽。全县有8个镇,6个国营农 场。
昌江黎族自治县
昌江黎族自治县地图
MAP OF THE CHANGJIANGLIZUZIZHIXIAN
昌江黎族自治县是海南省直辖自治县,位于北 纬18°53’至19°30’、东经108°38’至109°17’ 之间。地处海南岛西部,总面积1569平方千米,下 辖7镇1乡,东与白沙黎族自治县毗邻,南与乐东黎 族自治县接壤,西南与东方市以昌化江为界对峙相 望,西北濒临北部湾,东北部隔珠碧江同儋州市相 连。环北部湾城市群内,东北距省会海口市180千 米,东南距三亚市190千米。
安定县
定安县地图
MAP OF THE ANDING
定安县,海南省直辖县,位于海南岛的中部偏 东北,介于东经110°7′-110°31′,北纬19°13′~ 19°44′之间,总面积1197平方千米。定安县属热带 季风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阳光充足 ,雨量充沛。定安县辖10个镇。县政府驻定城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热带海洋资源优势:
a.渔场面积大,近30万平方千米,渔类品种多,鱼类1000多种,藻 类2000多种,虾类近千种,贝螺类1000多种, 生长快和渔汛期长 等特点,适宜远洋捕捞业; b.浅海、滩涂面积广大,港湾多,适于发展人工养殖业,是我国 热带海洋渔基地. c.生态系统有红树林、珊瑚礁、河口等,是海洋高生产力区和生 物多种性区。提供食品资源,可作为旅游观赏区。
海南角
20
鱼鳞角 海南岛 19锦母角ຫໍສະໝຸດ 铜鼓角20 西沙 中沙
15 10 南沙 5 曾母暗沙
(1)地理区位优势:
海南岛地处我国南部边陲, 四面环海,背靠祖国大陆,与 广东雷州半岛之间仅隔宽约30 千米的琼州海峡,地理区位优 势明显。即位于华南和西南地 区、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 合部,其优势: ①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 ②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
③经济腹地宽广:
近傍港澳,遥望台 湾,内靠经济发达的珠 江三角洲,外邻亚太经 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 既有广大的内陆腹地, 又能受到华南经济圈、 亚太经济圈的辐射作用。
④交通位置优越:
位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处 在日本到新加坡的中段, 直接面向东南亚,连接亚 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 度洋,南海是我国通往东 南亚、印度洋直到非洲、 欧洲的海上通道。有利于 依托港口发展外向型经济, 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海陆交通 便利,
西环铁路 西线高速公路
港口:洋浦港、八所港 对全省环境的影响
西部处下风,下水方向,对全省环境污染少。
发展中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全部地处热带,高温多雨, 日照强,地势缓和,土地肥沃, 宜耕地广,类型多样,海域广阔,生物繁多, 为热带高效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市场需求的拉动
20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中低周高 原因:
29
28
地势中高周低
27
26
夏无酷暑
1400
1600
2000 1800 2200 2400
1000
1200 降水分布:东多西少
原因: 迎风坡多雨 背风坡少雨
气温/℃ 25
20
降水量/毫米 250
热带季风
200
气候,
15
150 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有旱雨两季.
⑤矿产资源丰富:
a.陆上有全最著名的石碌铁矿; b.周围海域沉积盆地广(北部湾、珠江口、莺歌海、琼东南、 西沙海槽盆地等),油气储量大,估计有几十亿立方米天然气 和几百亿吨的石油储量,成为我国未来的油气基地。
⑥空间资源
拥有大小岛礁600多个,其中大于500平方米的有 225个,可开发成为海上渔业补给、贸易、旅游热带 海洋科研基地。
措 施
修水库; 发展节水农业;
防治水污染;
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 一水多用
在生活中的节水: 少使用洗涤剂
使用节水器具
2、海南省拥有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 37个民族。黎族 、苗族 、回族 是海南省 世居的少数民族。
新兴工业省 一省两地 中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
中国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发展条件分析: 1、地理位置优越: 2、海洋优势: 3、热带土地资源优势:天然大温室, 最大的热带农业基地。 4、矿产资源优势: 5、旅游资源优势: 6、政策优势:
莺歌海、东方盐场等大型盐场多分布在 海南岛的 西 部,理由是:
地处 背风坡,降水 少,蒸发量 大 ,海水盐 度 高,港湾滩涂多,地势平坦,晒盐条件 优越。 海南的避暑胜地应选 五指山市,避寒胜地 则应选 三亚 市。
分析海南东方等一些县市干旱发生的原因;
谈谈采取怎样措施可以缓解海南干旱的问题。
原因:降水时空差异 大,年际变化 大 。
⑦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
海滨浴场、海下热带景观珊瑚礁、热带鱼、椰林风 光、红树林热带雨林、热带作物园、自然保护区等。
重点发展特色经济-三大支柱产业
含义和方向
发展特色经济是指 依托海南的区位优势和 资源优势,结合国家需 要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 在全国具有鲜明特色的 产业部门,主要为新兴 工业、热带农业和旅游 业三大支柱产业。
海南文昌建立卫星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
(1)文昌地处低纬度,发射卫星时可以尽 可能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降低能耗; (2)火箭直径超过5米,可选择海洋运输; (3)广袤的南海也可成为火箭残骸安全的 坠落区.
中国酒泉、西昌、太原三个内陆发射基地 没有具备海南文昌的条件。
六、人口与民族
1、北部、东北部和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大 , 中部山区人口密度 小 。
二、地形
二、地形
雅
岭大加 岭
母
黎 指
五
山 1867
二、地形
1、地形以台地 、阶地 、和 平原 为主。
2、地势中 高 、周 低 ,从中部到四周, 由山地、丘陵到台地、阶地、再到平原, 逐级下降,呈环形层状的地形分布态势。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西北部、中部气温低 , 南部气温 高 。
17
18
19
冬无严寒
②生物资源-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
丰富的光热资源使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 在原始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中,生长繁衍着众多的植 物和动物,其中很多是珍稀物种。
③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海南岛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岛 屿廓近似椭园,中间高四周低, 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 成环形层状地貌,是环带产业 布局的自然基础。
一、地理位置及重要性: 1、海陆位置:
海南省位于亚洲-太平洋的交接带上,连接
太平 洋 印度 洋, 亚 洲和大洋 洲的交通要道.
2、纬度位置: 跨纬度最 广 ,纬度最 低 ,
热带面积最 大 的省。 最北端
海南角
3、范围:海南岛 最东端 铜鼓角
最西端 鱼鳞角
最南端 锦母角
三组群岛:西沙 、中沙 、南沙 群岛。
不足: (1)风灾、洪涝和干旱
(2)偶有冬寒害对热作危害
四、河流特点与成因
河流众多, 水量丰富。
面积小,地 势中高周低
河流短小, 呈放射状。
河流径流 不稳定。
河流含沙 量小。
降水丰沛
植被茂盛 时空差异大, 年际变化大。
五、丰富的自然资源
热带资源优 ①势气:候-光热资源丰富
光照——热带北缘,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光照充足 热量——最冷月平均温>16℃,≥10 ℃积温达8400-9200 ℃。
天涯海角 ——海南省
海南的地理位置
海南省,中国最南端的 省份,简称”琼”,省 会海口市,1950年解放 ,1988年4月13日设立 海南省,并划定海南省 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经 济特区,也是我国唯一 的省级经济特区。
海南岛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 东
北部湾
琼州海峡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
南海
范围与纬度位置
①纤维作物:剑麻;②油料作物:椰子、 油棕;③香辛作物:胡椒、香茅;④饮料 作物:可可、咖啡、茶叶
育种繁殖基地 北方各省的育种繁殖基地
水产养殖基地 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和近海深水养殖
C.旅游业(海滨风光、山水景色和珍稀物种)
资源特色:热带海滨和岛屿以 及少数民族风情。 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生态旅游 区,发展海洋生态游和热带雨 林考察游。 旅游市场:以国内市场为基础, 稳定发展港澳市场,重点开拓 东亚和东南亚周边市场,积极 拓展欧美市场,发展出境旅游。
10
100
5
50
0 1
4
7 10月 0
三、气候
1、类型: 热带海岛季风气候. 气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特点: 降水:降水丰沛,时空差异大. 风灾频繁,弊利兼有.
4.气候评价
优点: (1)热量充足,一年三 熟.
(2)冬 温暖 :是全国最大的 热带作物基 地、 育种繁殖 基地、冬季果菜 基地和著 名的 冬泳、避寒度假 旅游区。
交通:四方九港 马村港 海口港、新港
洋浦港
八 所 港
清澜港 潭门港
三亚港
陵水新村港
北综南旅、东轻西重
北部综合工业区 西部重化工业带
东中南部工业区
工业布局构想:北综南 旅,东轻西重.
请从资源、交通、气候及对全省的环境的影
响来论证西部为重化工业带的合理性
资源 丰富,
石碌铁矿 莺歌海的盐
崖13-1油气田
A.新兴工业
发展方向:
培育和发展支 柱工业 建设现代大工 业体系
建设西部工业 走廊,发挥辐 射带动作用
大力发展生态 型工业和高技 术产业
B.特色农业(热带高效农业)
农业基地 瓜菜生产基地 热带水果基地
热带作物基地
具体内容
①为城镇居民和旅游者供应蔬菜的基地; ②面向大陆市场的冬季蔬菜基地
菠萝、龙眼、芒果、香蕉、荔枝等生产加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