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歌词 箫曲
(完整版)乐曲赏析《春江花月夜》

乐曲赏析《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初为琵琶曲《夕阳箫鼓》,后来有人感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句改名为《浔阳琵琶》或《浔阳夜月》,最终又借用《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的主题句定名为《春江花月夜》。
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丝竹乐曲,又经解放后的多次整理,更臻完善,尤其中央民族乐团彭修文改编的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之诗情画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经常在国际乐坛上发出夺目的光彩。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平稳舒展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以及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了江南水乡的风姿仪态。
全曲分为十段,宛如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
乐曲在发展中运用了变奏(均以第一段素材为基础)、展衍(在原主题素材自由发挥)、合尾等结构方式,因此各段间既有多次对比又有多次统一;尽管每段旋律新的因素层出不穷、变化多端,从不同角度展示音乐的意境,但结尾处又多殊途同归于同一乐句,听起来自然和谐,有“一生万物”而“万物归一”之象,十段乐曲都配有富于诗意的小标题来引发人们产生联想。
1、江楼钟鼓。
夕阳西下,耳畔响起源自江头尽处的阵阵萧鼓。
接着优美如歌的主题旋律把一幅斜阳余辉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江上秀丽迷人景色呈现在眼前。
2、月上东山。
主题移高四度自由模进,有徐徐飘来的上升之感,将夜色朦胧,江清月白之意境表现出来。
3、风回曲水。
它基本上是第二段的变奏,曲调层层下旋又回升,增加了音乐的张力,描写了江风吹拂、流水回荡时泛舟游客的欢快心情。
4、花影层叠。
音乐在流动的过程中出现四个快疾的乐句,与前面悠扬的乐句呈较大的对比,好似江风习习,水中花影纷乱层叠,美不胜收。
5、水深云际。
琵琶、二胡和中胡先在低音区奏出醇厚深沉的音调,忽而八度跳越,琵琶悠然飘出轻柔透明的泛音,描写出”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之天水共长的壮阔景色。
《春江花月夜》《夕阳箫鼓》乐曲赏析

《春江花月夜》《夕阳箫鼓》乐曲赏析古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族器乐曲,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它籍以山水之巍峨洋溢,花木之幽芳荣华,水光云影奇诡变幻,这一情状皆可宣之于乐,以传其神,而合其志精湛音乐诗画,深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广阔胸襟和刚直不阿的高尚情操。
音质朴柔美,细腻流丽,形象真切生动,表现了江南水乡月夜的迷人景色和泛舟人的怡然自得、恬静闲适的心情。
(一)乐曲源流《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原名叫《夕阳箫鼓》,见于已故琵琶演奏家吴婉卿1875年的手抄本。
至1895 年平湖派琵琶演奏家李芳国收入所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工尺谱本)中,更名为《浔阳琵琶》,这时乐曲已发展为十段,由李芳园分段标以“夕阳箫鼓、花蕊布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干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词藻华丽的小标题。
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根据汪昱庭的传谱《浔阳夜月》为蓝本改编成丝竹合奏曲,并借用古乐府诗题改名为《春江花月夜》。
改编后也有十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舟唱晚、洄澜拍岸、棹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
这时乐曲意境已不再是“春江花朝秋月夜”的秋意晚江、离愁别绪。
它剔除了《琵琶行》中的沦落人飘零天涯的落寞与失意,而将曲意专注在“春、江、花、月、夜”这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上,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之境。
改编以后乐曲有很多种版本,但大同小异,是同一乐曲衍生而来。
以后又有人将曲名改为《浔阳月夜》、《浔阳曲》。
(二)意诗意趣乐曲以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的诗意“寻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芦花秋瑟瑟”相联系而成曲的。
虽然标题与《琵琶行》中诗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洒还独倾”相似。
但乐曲情趣已超脱“枫叶芦花秋瑟瑟”的秋意晚江别,而强调了“春江花月夜”的春意江夜美。
《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大多较为典雅、轻快、细腻、流畅,并具有绵延起伏和级进等特点。
春江花月夜(乐曲赏析)PPT课件

2、请说说这段乐曲中都有哪些乐器演奏。
2021
2021
简介
筝:弹拨乐器,木制,是一种很古老的乐
器,早在战国时已在秦国流行,所以历史上 又称“秦筝”,现称古筝。音色如行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般 悠扬清雅。
2021
琵琶:弹拨乐器,木制,
原称“批把”,由演奏方式 而得名。公元四世纪由西 域传入内地,在乐队中应 用相当广泛。
课外创作:请为这首渔20歌21 创作合适的歌词。
渔歌唱晚 (第四变奏)
首先由箫主奏如歌的旋律,表现了渔歌四起, 由远而近,渔翁们在归途中悠然自得地边摇橹边 唱着丰收的歌谣。
然后音乐突然变快,乐队合奏,把人们兴奋、 欢乐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2021
洄澜拍岸 (第五变奏) 听音乐,思考 1、这段音乐与前面几段音乐在情绪、力度、 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琵琶用轮扫有力的弹奏,似渔舟破水。 古筝划奏,大鼓滚奏,似波涛拍岸,乐曲速 度不断加快,旋律气势磅礴。 2、请给这个音乐取个小标题。
请划出这段音乐的旋律线,指出它的特点。
旋律线舒缓流畅,表现了水波起转慢伏f 的情景。
找出这段旋律的基本节奏型,模仿的是哪种音乐形象?
的节奏型. 生动地刻画了摇橹的动作,速 度由慢到快,显示了渔舟由远而近的音乐形象。
2021
欸乃归舟
(第六变奏 高潮部分)
音乐开始,乐队奏出起伏不断的旋律,那 是对划船动作的描写。筝始终模仿水声由低而 高划奏,当加快速度、增强力度,把音乐推向 高潮后,即转慢速。生动地刻画了归舟破水的 意境。
(请注意最后一句旋2021律)
结构特点二:换头合尾
《春江花月夜》由引子和主题、主题的 六次变奏和尾声组成。尽管前面部分旋律 多变,但每段结尾基本相同,将乐曲的多 个画面融为一体。这是中国传统音乐常用 的一种创作手法——换头合尾。
论《春江花月夜(夕阳箫鼓)》

论《春江花月夜(夕阳箫鼓)》——自然、历史、人生之千古绝唱……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悠悠去,青枫浦上不胜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音乐名曲中的名曲,是中国古典音乐经典中的经典。
它的前身,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原名叫《夕阳箫鼓》。
《夕阳箫鼓》的曲名,早见之于清•姚燮(1805-1864年)《今乐考证》。
而这首琵琶曲的曲谱,最早则见于鞠士林(约1736- 1820)所传《闲叙幽音》琵琶谱(陇菲按:现今所见者,是其弟子咸丰庚申年即1860年的传抄本),以及清代嘉庆己卯年即1819年《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还有道光壬寅年即1842年江苏松江张兼山的手抄本《檀槽集》琵琶谱、光绪乙亥年即1875年吴婉卿的手抄本、光绪戊戌年即1898年《陈子敬琵琶谱抄本》、1929年《养正轩琵琶谱》等。
《陈子敬琵琶谱抄本》中之《夕阳箫鼓》一曲,已列有“回风、却月、临水、登山、啸嚷、晚眺、归舟”七个小标题。
(陇菲按:对于此曲之源流的考证,最近的一篇论文是1993年第1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发表之王霖《曲源及作者探索》。
根据此文,在江苏崇明《县志》中,有清咸丰年间宋珩“自出新意为《夕阳箫鼓》曲”的记载。
)1895年,平湖派琵琶演奏家李芳园,将这首乐曲收入所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工尺谱本),并易其名为《浔阳琵琶》。
此后,又有人将这首乐曲名之为《浔阳月夜》、《浔阳曲》。
李芳园之《浔阳琵琶》已有“夕阳箫鼓、花蕊散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小标题。
1923年,上海“大同乐会”(1920年由郑觐文创立)柳尧章、郑觐文根据汪庭昱的琵琶独奏谱《浔阳月夜》,把它改编成为多种民族乐器的合奏曲,曲名也更易为《春江花月夜》。
此曲之小标题与李芳园所拟有所不同,是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迥曲水、花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
编钟曲《春江花月夜》简介

编钟曲《春江花月夜》简介古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民族器乐曲,是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它籍以山水之巍峨洋溢,花木之幽芳荣华,水光云影奇诡变幻,这一情状皆可宣之于乐,以传其神,而合其志精湛音乐诗画,深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广阔胸襟和刚直不阿的高尚情操。
音质朴柔美,细腻流丽,形象真切生动,表现了江南水乡月夜的迷人景色和泛舟人的怡然自得、恬静闲适的心情。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原名叫《夕阳箫鼓》,见于已故琵琶演奏家吴婉卿1875年的手抄本。
至1895 年平湖派琵琶演奏家李芳国收入所编《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工尺谱本)中,更名为《浔阳琵琶》,这时乐曲已发展为十段,由李芳园分段标以“夕阳箫鼓、花蕊布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干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词藻华丽的小标题。
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根据汪昱庭的传谱《浔阳夜月》为蓝本改编成丝竹合奏曲,并借用古乐府诗题改名为《春江花月夜》。
改编后也有十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舟唱晚、洄澜拍岸、棹鸣远濑、唉乃归舟、尾声。
这时乐曲意境已不再是“春江花朝秋月夜”的秋意晚江、离愁别绪。
它剔除了《琵琶行》中的沦落人飘零天涯的落寞与失意,而将曲意专注在“春、江、花、月、夜”这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上,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之境。
改编以后乐曲有很多种版本,但大同小异,是同一乐曲衍生而来。
以后又有人将曲名改为《浔阳月夜》、《浔阳曲》。
乐曲以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的诗意“寻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芦花秋瑟瑟”相联系而成曲的。
虽然标题与《琵琶行》中诗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洒还独倾”相似。
但乐曲情趣已超脱“枫叶芦花秋瑟瑟”的秋意晚江别,而强调了“春江花月夜”的春意江夜美。
《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大多较为典雅、轻快、细腻、流畅,并具有绵延起伏和级进等特点。
《春江花月夜》曲式分析

《春江花月夜》曲式分析
原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曲名为《夕阳箫鼓》。
音乐描绘了夕烟西下是,江面船上演奏箫鼓的情景。
后在上世纪2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将其改变为一首民乐合奏曲,并且根据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定名为《春江花月夜》。
乐曲意境优美,采用了变奏曲式其结构严密。
因全曲巧妙地使用了我民间音乐中“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
合尾旋律如下:
由于全曲每一个乐段均使用了“合尾”的创作手法,因此每一个乐段均为商调式。
乐段主调明确,为出现离调或移调的情况。
全曲共分十个乐段犹如十幅连续画面。
具体异同点如下:
合尾旋律先是乐队,后改为
箫吹奏。
人音版(简谱)八年级上册音乐《春江花月夜》(一等奖课件) (3)

彭修文(1931-1996): 指挥家、作曲家。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当代杰 出的民族音乐大师、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队创始人 之一,为我国的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改编创作的音乐作品达五百首以上,包括《春江 花月夜》、《梅花三弄》、《彩云追月》、《二泉 映月》、《瑶族舞曲》等广受全国各族人民耳熟能 详的音乐作品。
新笛:
又称“横萧”,是一种 中国近代受西方乐器影 响,以十二平均律的原 理改制的笛子。新笛的 音色不似曲笛或梆笛那 样明亮清脆,而是一种 介於箫和西洋长笛之间, 较温厚的音色。在近现 代出现的国乐团中,新 笛扮演了笛类乐器中, 中低音域的角色,与交 响乐团中的长笛有类似 的作用,大约有半数以 上的国乐合奏曲中有新 笛的配置。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江楼钟鼓
音乐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主题旋律
思考:这段旋律有何特点?
结构特点一:“鱼咬尾”
渔歌唱晚
(第四变奏)
渔歌唱晚
(第四变奏)
欸乃归舟
(第六变奏 高潮)欸乃归舟 Nhomakorabea(第六变奏 高潮)
思考:
结构特点二:“换头合尾”
音乐的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 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 基本相同,将多个画面融为一体。这 是中国传统音乐常用的一种创作手 法—— 这种创作手法的运用体现了“在变化 中统一,在统一中寻求变化”的中国 传统美学思想。
花城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初三)音乐上册(简谱)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_课件1

乐曲描写了阵阵清风吹皱一江春水,葱葱花 木掩映月色朦胧的画面,岸边簇簇鲜花倒映在江 水中,增添了江山秀丽的色彩。
花影层台
(第二变奏)
这是一段富于动态的音乐,是在主旋律的基础上变化 而成的。乐曲中二胡在低音区奏出浑厚的曲调,忽而琵 琶在高音上弹出透明的泛音。刻画了月光映入水中,水 天一色、云深不知处的壮观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引子及主题呈示
江楼钟鼓
音乐描写了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
优美景色。
这是整首乐曲的基础,首先由琵琶清 脆的弹挑音模拟鼓声,由慢渐快,箫和古筝 奏出轻巧的波音,刻画了夕阳映江面,微风 拂涟漪的动人景象。然后,乐队合奏出令人 赞叹的主题,揭开整首乐曲的序幕。
月上东山
(第一变奏)
优雅如歌的旋律、 典雅协调的色彩,形象 地描绘了夕阳西下一轮 明月从东山升起,在云 层中游移出没的情景。
水深云际
(第三变奏)
渔歌唱晚
(第四变奏)
首先由箫主奏如歌的旋律,表现了渔歌四 起,由远而近,渔翁们在归途中悠然自得地边 摇橹边。
唱着丰收的歌谣。然后音乐突然变快,乐 队合奏,把人们兴奋、欢乐扫有力的弹奏,似渔 舟破水。古筝划奏,大鼓滚奏,似 波涛拍岸,乐曲速度不断加快,旋 律气势磅礴。
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
1.你听过这首乐曲吗? 2.请说说这段乐曲中都有哪些乐器演奏。
高 胡
秦 琴
二 弦
聆听:
思考:这段旋律有何特点?
结构特点一:鱼咬尾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一首古典乐曲,原是一首 琵琶曲,名《夕阳箫鼓》,后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 乐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巧妙细腻的器乐组合,形象 地描绘了“夕阳”、“渔舟”、“暮鼓”、“花影” 等春江迷人的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全曲有八部分组成:引子与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 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欸乃归舟、 尾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江花月夜》歌词箫曲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词:王健中国古曲江楼上独凭澜听种鼓声传袅袅娜娜散入那落霞斑斓一江春水缓缓流四野悄无人惟有淡淡袭来薄雾轻烟看---- 月上东山天宇云开雾散云开雾散光徽照山川千点万点千点万点撒在江面恰似银鳞闪闪惊起了江滩一只宿雁呼楞楞飞过了对面的杨柳岸听---- 清风吹来竹枝摇摇得花影零乱幽香飘散何人吹弄笛声萧声萧声笛声和着水面自在悠然艾乃韵远漂向那水云深处芦狄岸边惟有渔火点点伴着人儿安眠春江花月夜怎不叫
人流连
以上就是关于春江花月夜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