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非接触卡

合集下载

IC卡概述及分类

IC卡概述及分类

IC卡概述及分类1、IC卡定义IC卡是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的简称,是镶嵌集成电路芯片的塑料卡片,其外形和尺寸都遵循国际标准(ISO)。

芯片一般采用不易挥发性的存储器(ROM、EEPROM)、保护逻辑电路、甚至带微处理器CPU。

带有CPU的IC卡才是真正的智能卡。

2、IC卡的分类按照嵌入集成电路芯片的形式和芯片类型的不同IC卡大致可分为:非加密存储器卡:卡内的集成电路芯片主要是EEPROM,具有数据存储功能,不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和硬件加密功能。

逻辑加密存储器卡:在非加密存储器卡的基础上增加了加密逻辑电路,加密逻辑电路通过校验密码方式来保护卡内的数据对于外部访问是否开放,但只是低层次的安全保护,无法防范恶意性的攻击。

CPU卡:也称智能卡,卡内的集成电路中带有微处理器CPU、存储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FLASH)、用户数据存储器EEPROM)以及芯片操作系统COS。

装有COS的CPU卡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不仅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同时具有命令处理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功能。

第二节IC卡国际标准1.ISO 7816-1:1987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规定了卡的物理特性,包括尺寸(同ISO 7810)。

2.ISO 7816-2 :1987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2部分:触点的尺寸和位置规定了各触点的尺寸、位置和功能,每个触点应有一个不小于2.0mmX1.7mm的矩形表面区,各触点间相互隔离,但未规定触点的形状和最大尺寸,故IC 卡模块表面形状有各种各样,但各触点的有效接触面积和位置是固定的。

IC卡有8个触点,目前一般用到6个,另2个触点留作将来使用。

3.ISO 7816―3:1987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规定了电源及信号结构,以及IC卡和读写器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讯协议。

CPU卡读写器根据此标准开发。

第6章,金融电子化

第6章,金融电子化

管模式 使区域性金融市场相互联系,促进金融全球化得发展 社会资金运动的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 形成金融业全新的竞争规则 模糊行业界限,为金融业的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条件 电子商务给金融业带来的发展机遇,最终必将体现为营运 成本的降低、服务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中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过程
• 如何在自己的网站上集成支付平台的支付网关?
答:网站站长与支付宝签订协议以后,支付宝会给站长 支付帐户、支付密码、身份ID和支持接口类型,站长将这 些参数在网站后台填入,网站就可利用支付宝进行网购支 付了。
26
支付卡:第三方支付---支付流程
支付卡:第三方支付-支付宝-赢利模式
• P2P支付的赢利模式主要有
银行 卡发 放以 及智 能卡 充值
读卡
消 费 者 刷 卡
智能卡发放 及验证机构
发卡/充值
商家发货
商家与发卡 行结算
25
支付卡: 第三方支付---支付宝
• 支付宝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一个支付操作平台,实际支付
通过合作银行完成,它类似一个电子钱包,保管客户转入 的电子货币并提供支付服务,但不付给客户的资金利息。
8 认证信息
信用卡支付——基于SET
2 订单,支付指令(数字签名,加密) 客户 7 确认 1 申 请 信 用 卡 认证中心 商家 6 确 3审 认 核 支付网关 5 批 准
8 货款转移 发卡行 银行专网
4审 核
收单银行
世界信用卡五大集团
• • • • •
VISA 维萨卡 Master Card 万事达 American Express 运通卡 Diner’s Club 大莱卡 JCB卡 JAPANESE OF CREDIT CARD

第6章-射频识别技术

第6章-射频识别技术
能量和使用的频率。通常来讲,高频率的 标签有更大的读取距离,但是,它需要识 读器输出的电磁波能量更大。
3、安全要求
对于射频识别系统所提出的安全要 求即加密和身份认证,应该作出精确 的评估,以便排除各种危险的“攻 击”,项目分为两类:工业或封闭式 应用项目;与金钱或资产有关的公共 应用项目。
(二)射频识别技术应用
A.工作频率
B.发射频率
C.工作效率
D.有无电池
13.在射频识别系统中,射频识读器与射频
标签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有三种,下面属
于这三种之一的是( D )
A.低频 B.中频 C.高频 D.微波
14.在建立射频识别系统时,要注意解决几
个问题,下列不属于这一范围的是( C )
A.避免冲突
B.识读距离
C.管理要求
1、射频标签
(1)射频标签的构成 射频标签一般由调制器、控制器、编码
发生器、时钟、存储器及天线等组成。
(2)射频标签的分类 射频标签的分类有多种方式 ①根据射频标签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 式、被动式和半被动式三种类型。 ②根据射频标签的读写方式可以分为:只 读标签和读写标签两类。 ③根据射频标签有无电源可分为无源标签 和有缘标签两类。
Auto-ID中心将RFID技术与英特网结 合,提出产品电子代码(EPC),是将全球统 一标识编码体系植入EPC概念当中,从而 使EPC纳入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所以EPC系 统可以形象地被称为”物联网“。
一、EPC系统的构成及工作流程
(一) EPC系统构成 EPC系统由全球产品电子代码(EPC)编
2、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 具有可非接触识别(识读距离可以从十
厘米至几十米),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 抗恶劣环境,保密性强、可同时识别多个 识别对象等。因此广泛应用于物料跟踪、 车辆识别、生产过程控制。

6.3-其他无线技术介绍 [Repaired]

6.3-其他无线技术介绍 [Repaired]
传感器和无线传感网络
常用无线技术
第六章 目录
01 什么是无线通讯技术 02 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影响 03 常用无线技术 04 基于GPRS技术实现温度数据采集任务
第六章
6.3 其它无线技术介绍
第3页
6.3.1 UWB
1. 简介
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
窄脉冲传输数据。有人称它为无线电领域的一次革命性进展, 认为它将成为未来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主流技术。
无线手柄结合音、像设备营造出逼真的虚拟游戏空间。从前 面对UWB的技术特点来看,UWB技术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六章
6.3 其它无线技术介绍
第 12 页
6.3.2 NFC
1. 简介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 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 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 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 [1] 这个技术由免 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最早由Sony 和Philips 各自开发成功,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提供 M2M(Machine to Machine)的通信。由于近场通讯具有天然的安全 性,因此,NFC技术被认为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NFC 芯片是具有相互通信功能,并具有计算能力,在Felica标准中 还含有加密逻辑 电路,MIFARE的后期标准也追加了加密/解密模块 (SAM)。
第六章
6.3 其它无线技术介绍
4.应用
第8页
1)应用概述 由于UWB具有强大的数据传输速率优势,同时受
发射功率的限制,在短距离范围内提供高速无线数据 传输将是UWB的重要应用领域,如当前WLAN和WPAN 的各种应用。总的说来,UWB主要分为军用和民用两 个方面。

第6章(读写器)讲解

第6章(读写器)讲解

学生考勤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平时,MCU工作于低功耗状态,标签因为没有能量而处 于休眠状态;
当按下键盘上的工作按钮时,MCU被换醒,同时激活 U2270B开始工作,U2270B的两个天线端子通过线圈将能 量传输给外界;
当有标签靠近读写器的线圈时,标签获得能量开始工作,
并将其内部存储的信息发送到U2270B的输入端。U2270B
2019/6/7
25
1.MF RC500芯片的特性
2019/6/7
26
• 载波频率为13.56MHz; • 天线驱动电路仅需很少的外围元件,有效距离可达10cm; • 内部集成有并行接口控制电路,可自动检测外部微控制器
(MCU)的接口类型; • 具有内部地址锁存和IRQ线,可以很方便地与MCU接口. • 集成有64字节的收发FIFO缓存器; • 内部寄存器,命令集,加密算法可支持TYPE A标准的各项功
2019/6/7
29
(1)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主要由AT89S51、MF RC500、时钟电路、看 门狗、MAX232和矩阵键盘等组成。系统先由MCU控 制MF RC500,驱动天线对MIFARE卡(也即电子标 签)进行读写操作,然后与PC通信,把数据传给 上位机。
(2)系统天线设计。
为了驱动天线,MF RC500通过TX1和TX2提供 13.56MHz的载波。根据寄存器的设定MF RC500对 发送数据进行调制来得到发送的信号。天线接收 的信号经过天线匹配电路送到MF RC500的RX脚。 MF RC500的内部接收器对信号进行检测和解调, 并根据寄存器的设定进行处理,然后将数据发送 到并行接口,由微控制器进行读取。
1.防盗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防盗装置的基本原理是将汽车启动的机械

第6章出入口控制系统

第6章出入口控制系统

第6章:出入口控制系统本章知识要点:1.出入口控制系统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功能与网络结构。

2.出入口控制系统身份识别的分类和读取设备。

3.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控制主机的组成、功能。

4.出入口控制系统电控锁的种类、使用与安全形态。

5.电子巡查系统的构成、功能要求。

6.停车(库)场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基本组成、主要设备、特点与应用。

出入口控制系统(access control system ,ACS)是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或/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控制出入口执行机构启闭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出入口控制系统采用主动的方法,从加强日常事务管理入手,对出入口实现自动控制与管理,并能快速进行判断。

对符合条件的出入请求予以放行,对不符合条件的出入请求予以拒绝,并发出报警信息。

同时它还能全方位地记录出入及报警信息。

6.1出入口控制系统原理与功能出入口控制系统采用主动的方法,从加强日常事务管理入手,对出入口实现自动控制与管理,并能快速进行判断。

对符合条件的出入请求予以放行,对不符合条件的出入请求予以拒绝,并发出报警信息。

同时它还能全方位地记录出入及报警信息。

6.1.1系统原理出入口控制就是对出入口的管理,该系统控制各类人员的出入以及他们在相关区域的行动,通常也被称作出入口控制系统。

其控制的原理是:按照人的活动范围,预先制作出各种层次的卡,或预定密码。

在相关的大门出入口、金库门、档案室门、电梯门等处安装识别设备,用户持有效卡或密码方能通过或进人。

由识别设备接收人员信息,经解码后送控制器判断,如果符合,门锁被开启,否则报警(图6-1)。

图6-1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出入口控制是一个系统概念,整个出入口控制系统由卡片、读卡器、控制器、锁具(磁力锁、电插锁、阴极锁等)、按钮、电源、线缆、控制软件及门磁开关等设备组成。

在出入口控制系统的硬件中,读卡器和控制器是关键设备。

针对不同的设备,按不同的依据选择。

出入口控制系统包括三个层次的设备。

第6章IC卡的测试标准

第6章IC卡的测试标准

6.6.1 静电测试
6.6.2 功能测试 思考题
第6章 IC卡的测试标准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信电学院
6.0 概述
卡的测试标准:ISO/IEC10373 识别卡——测试方 法
– – – – – 第1部分——一般特性测试 第2部分——磁条卡 第3部分——接触式集成电路卡 第5部分——光存储器卡 第6部分——非接触式集成电路卡
ic卡的测试标准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信电学院ic卡的测试标准61ic卡的的一般特性测试62接触式ic卡的物理和电气特性的测试方法63接口设备ifd物理和电气特性的测试力法64接触式ic卡逻辑操作的测试方法65接口设备ifd逻辑操作的测试方法66非接触式ic卡的测试方法661静电测试662功能测试思考题ic卡的测试标准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信电学院60概述卡的测试标准
第6章 IC卡的测试标准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信电学院
第6章 IC卡的测试标准
6.1 IC卡的的一般特性测试
6.2 接触式IC卡的物理和电气特性的测试方法
6.3 接口设备(IFD)物理和电气特性的测试力法 6.4 接触式IC卡逻辑操作的测试方法 6.5 接口设备(IFD)逻辑操作的测试方法 6.6 非接触式IC卡的测试方法
第6章 IC卡的测试标准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信电学院
6.5 接口设备(IFD)逻辑操作的测试方法
1.字符重发:当ICC要求字符重发时 2.字符帧 3. T=0协议的命令报头结构 IFD接收到ATR后,发送一个由5字节组成的命 令(CLA,INS,P1,P2.P3)。 4.字符等待时间CWT和分组保护时间BGT 5.IFD对传输差错的反应 6.IFD对协议差错的反应 7.重新同步 8、其他
第6章 IC卡的测试标准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信电学院

JOCAT使用说明书090806

JOCAT使用说明书090806

JOCAT感应卡收费系统硬件使用说明书特别注意事项:尊敬的用户,在使用本设备前,敬请阅读以下注意事项:1、在使用初始化功能时,先确认消费机或服务器内是否仍有数据,否则先将数据采集。

2、网络布线时,请选用带屏蔽的双绞介质。

3、通迅距离超过1200M时,需加中继器。

4、经常保持消费清洁,防止水、油烟、灰尘、腐蚀性气体等侵入机内,以免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

5、机壳表面沾有污垢和灰尘时,用干燥的细布檫干净即可,不得使用清洁液及其它化学溶剂,以免腐蚀机壳表面和流入机内损坏元器件。

若本机发生故障,非专业人员不要打开机器,应及时与当地经销商或直接与我公司联系一、感应IC卡消费机使用说明 (7)第一章、产品功能及技术参数 (7)一、产品介绍 (7)二、设备外观 (7)三、产品特点 (7)四、技术参数 (8)五、键盘功能 (8)六、使用卡类 (9)第二章、快速使用 (10)一、首次开机设置 (10)二、机号设置 (10)三、持卡消费 (10)四、消费模式设置 (10)五、消费方式 (11)六、其他设置 (12)第三章、网络连接 (12)第四章、状态查询 (12)第五章、参数设定 (12)第六章、设备维护和常见故障处理 (13)二、感应ID卡脱机及脱联一体消费机使用说明 (14)第一章、产品功能及技术参数 (14)一、产品介绍 (14)二、设备外观 (14)三、产品特点 (14)四、技术参数 (15)五、键盘功能 (15)六、使用卡类 (16)第二章、快速使用 (16)一、首次开机设置 (16)二、机号设置 (16)三、持卡消费 (16)四、消费模式设置 (16)五、消费方式 (17)六、其他设置 (18)第三章、网络连接 (18)第四章、状态查询 (18)第五章、参数设定 (18)第六章、设备维护和常见故障处理 (19)三、感应ID卡联机消费机使用说明 (20)第一章、产品功能及技术参数 (20)一、产品介绍 (20)二、设备外观 (20)三、产品特点 (20)四、技术参数 (20)五、键盘功能 (21)六、使用卡类 (21)第二章、快速使用 (21)一、首次开机设置 (22)二、机号设置 (22)三、持卡消费 (22)四、消费模式设置 (22)五、消费方式 (22)六、其他设置 (23)第三章、网络连接 (23)第四章、状态查询 (24)第五章、参数设定 (24)第六章、设备维护和常见故障处理 (25)安装数据SQL Server 20001、将SQL Server 2000安装光盘放入光驱中,出现如图所示:2、单击第一个按纽:安装SQL Server 2000 组件(C),出现如图:3、单击第一个按纽:安装数据库服务器(S)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 非接触卡内容提纲1、非接触卡的电磁场基础2、在ISO/IEC14443标准中,定义了两种射频调幅调制的信号类型TYPE A :TYPE B : 了解两种卡片的工作基波,副载波,数据速率、调制波形、调制系数3、TYPE A 中Miller 编码的数据表示方法4、 TYPE A 的IC 卡命令集、状态集,和状态转换5、TYPE A 防冲突算法—二进制树搜索算法6、负载调制7、Mifare 1系列中,目前只有S50和S70两个型号 ,简述S50卡片内部16个分区,每个分区的功能职责划分2.1射频识别的电磁场理论射频识别系统中读写器与卡片之间的能量和数据传输的理论基础是电磁场理论,交变的电场产生磁场,交变的磁场产生电场。

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了电场与磁场相互转化中产生的对称性。

麦克斯韦方程组如下[5]。

B jw E =⨯∇(2.1) D jw J H -=⨯∇(2.2) ρ=⋅∇D(2.3)0=⋅∇B(2.4)其中:E :电场强度(V/m) H:磁场强度(A/m) B:磁感应强度(T) D :电位移矢量(C/m 2)j :电流密度(A/In 2)ρ:电荷密度(C/m 3)方程组中的四个方程比不完成独立,其中两个三度方程可以从两个旋度方程推导出。

为了得到一个完整的系统,4个基本方程的各个矢量满足下面的组成关系。

)(E D D =(2.5))(E J J=(2.6) )(E B B=(2.7)上述方程是场的本构关系,表示了场与介质之间的关系,也称之为介质的特性方程或者辅助方程。

对于线性媒质有下面的关系。

E D ε=(2.8) i J E J+=σ (2.9) H Bμ=(2.10)其中,ε、σ、μ分别表示媒质的介电常数、电导率、磁导率,此三者统称为媒介的本构参数,对于各向同性媒质他们是标量,对于均匀媒质它们是常量,对于非均匀媒质它们是位置的函数,对于各向异性媒质它们是张量;i J是外加电流密度,与电路理论中的电流源是一致的。

i J 、ρ为产生电磁场E、H 的源,通常i J 与ρ之间的关系为公式2.11。

0t=∂∂+⋅∇ρJ(2.11)2.2读写器与IC 卡的通信在ISO/IEC14443标准中,定义了两种射频条幅调制的信号类型,即TYPE A 和TYPE B ,本设计采用的是TYPE A 。

TYPE A 的射频调幅调制IC 卡与读写器发送、接收波形分别如图2.2和图2.3所示,图中阴影部分为13.56MHz 的射频基波。

数字信号作为副载波搭载于射频基波上,射频基波为IC 卡提供了能量,调幅调制信号传送了数据。

在非接触式IC 卡的内部,载于射频基波上的副载波经过检波、滤波和放大等处理之后,即可得到方波。

在接收的13.56MHz 的基波中含有847.5kHz 的副载波,由副载波对基波的调制实现了接收信号的传递。

每一位数据的传送时间为9.44us ,所以传送速率为106Kbit/s [7]。

图2.2 读写器发送的TYPE A波形图2.3 读写器接收的TYPE B波形按照ISO/IEC14443的规定,读写器发送电磁波的部分电路被称为PCD(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IC卡中接收电磁波的部分电路被称为PICC(proximity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1、PCD到PICC的数据传输TYPE A发送波形为100%调制的变形的Miller编码,如图2.2所示。

数据调制幅度大,易于识别,但由于中间出现短时间(3μs)无波形,导致瞬时不能为IC卡提供能量,要求IC 卡中应有较大的电源滤波电容,以保持供电的稳定。

IC卡对PCD发送的波形进行检波、滤波放大处理后变为如图2.4所示的近似波形。

这是Miller编码的变形形式。

图2.4 变形的Miller编码2、PICC到PCD的数据传输TYPE A的接收波形为10%负载调制的Manchester编码,如图2.3所示。

在9.44us时间内,从有副载波转为无副载波为“1”;从无副载波到转为有副载波为“0”。

负载调制就是利用负载的某些差异或负载的变动而使源的某些参数发送相应的过程或效应。

射频卡与读写器天线采用的是电感耦合方式,而射频卡的天线是读写器发射天线的负载,射频卡通过改变天线回路的参数,使读写器端被调制,从而实现了以微弱的能量从射频卡到读写器的数据传输。

负载调制如图2.5所示。

图2.5 负载调制2.3 ISO14443A标准简介系统采用的是13.56MHz的RFID系统,读写器与IC卡是基于电感耦合的工作方式,读写器天线采用磁场耦合近场天线。

而有关近耦合非接触式IC卡的技术标准主要是ISO/IEC14443。

ISO/IEC14443标准分为4部分。

1、物理特性。

规定了非接触式IC卡的尺寸、防紫外线和X射线要求、承受外作用力的要求、承受电磁干扰的要求和承受环境温度的范围。

2、射频功率与信号接口。

给出了读写器接口耦合装置与无触点集成电路卡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磁场强度和射频频率等规定。

3、初始化和防冲突。

当读写器在一定范围内有多张非接触式IC卡时,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出现多张卡同时相应读写器导致通信混乱,这就是所谓的冲突。

非接触式IC卡的核心技术就在于防冲突,这部分规定了TYPE A和TYPE B两种协议下的防冲突机制。

二者防冲突机制的原理不同,前者是基于为冲突检测协议,而TYPE B 通过命令序列完成防冲突。

防冲突机制使得同时处于读写区内的多张IC卡的正确操作成为可能。

本设计采用的TYPE A 的非接触IC卡。

4、传送协议。

规定了非接触式IC半双工方式下的数据块传送协议,并定义了激活和暂停的步骤。

本系统设计的读写器参照的是ISO14443A标准,根据该标准,下面介绍本设计中读写器与IC卡之间的通信、TYPE A的IC卡命令集和状态集[6]。

2.4TYPE A的IC卡命令集和状态集1、TYPE A的IC卡状态集(1)POWER-OFF(掉电状态)。

描述:由于缺少载波能量,PICC不能被激励。

状态跳出:如果PICC所处的场强足够大,则PICC经过延时后进入IDLE状态。

(2)IDLE(闲置状态)描述:PICC被加电,能识别有效的REQA/WUPA命令后,进入READY状态,并发送其ATQA。

状态跳出:PICC收到有效的REQA/WUPA命令(3)READY(准备状态)描述:在该状态下,位帧防冲突和专有的防冲突方法都可以应用。

状态跳出:当PICC被选择后则进入ACTIVE状态。

(4)ACTVIE(激活状态)描述:在该状态下,PICC听从任何上层报文。

状态跳出:当接收到有效的HLTA命令式,PICC进入HALT状态。

(5)HLTA(暂停状态)描述:PICC仅能相应WUPA命令。

2、TYPE A的命令集TYPE A型的命令集共有5个命令,读写器通过发送这5个命令实现对IC卡的防冲突和选择[8]。

REQA:请求命令。

WUPA:唤醒命令。

ANTICOLLISION:防冲突命令。

SELECT:选择命令。

HLTA:暂停命令。

TYPE A的状态转换图如图2.6所示。

其中:AC ANTICOLLISION命令(匹配UID)nAC ANTICOLLISION命令(不匹配UID)SELECT SELECT命令(匹配UID)nSELECT SELECT命令(不匹配UID)RA TS RA TS选择应答请求DESELECT DESELECT命令Error 检测到传输错误或者帧错误图2.6 状态转换图2.5 防冲突算法在RFID系统工作是,可能会出现读写器的作用范围内的多个标签同时向读写器发送数据,此时就会出现数据之间的冲突,使得读写器不能识别出标签。

因此标签的防冲突算法是RFID读写器设计的关键问题。

目前主要的防冲突算法有二进制树搜索算法和基于Aloha算法。

ISO/IEC14443标准中TYPE A采用的是二进制树搜索算法的防冲突,TYPE B采用的是基于Aloha算法的防冲突。

2.5.1 TYPE A—二进制树搜索算法二进制树搜索算法是基于时分多路法。

该算法需要两个基本条件来实现:能够判断出冲突位的信号编码和具有唯一性的标签序列号。

ISO/IEC14443 TYPE A规定了PICC(标签)信号使用Manchester编码,PCD(读写器)能准确的定位出数据冲突的比特位;PICC又唯一的标识身份的序列号,即UID(32位)。

ISO/IEC14443 TYPE A还规定了PCD和PICC之间的指令集。

TYPE A的二进制树搜索算法的工作流程如图2.7所示。

图2.7 二进制树搜索算法1、当PICC进入PCD的工作范围时,PCD发送寻卡、防冲突命令后,PICC回复自己的UID。

2、如果PCD的工作范围内只有一个PICC,PCD会收到一个完整的没有冲突位的PICC 的UID;如果PCD的工作范围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PICC,由于采用的Manchester编码,多个UID上的某位不相同,PCD收到既不是1也不是0的数据,则该位为冲突比特位,PCD 只处理第一个冲突比特位。

图2.8为Manchester编码的数据传输冲突译码。

3、PCD发出含UID掩码的查询命令,掩码高位是UID第一个冲突比特位以前相同的数据段部分,最低位可设为0或1,一般设为1。

4、PICC比对自己的UID和防冲突命令中的UID掩码对应部分,只有相同的PICC才回复UID。

5、重复3和4两步直到选出唯一的PICC,然后进行数据操作。

图2.8 Manchester编码的数据传输冲突译码至此,一次防冲突操作执行完毕。

操作完毕的PICC进入HALT状态,重复该算法,就可以检索PCD工作范围内的其他PICC。

2.5.2 TYPE B—时隙Aloha算法Aloha算法是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一种分组广播通信方式,最早是为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输而设计的。

Aloha算法应用于RFID系统时,是指当有一个数据包可供使用,PICC就会把这个数据发送给PCD,PCD一个单独的PICC时就会与这个PICC进行通信。

碰撞的思想是:当多个PICC同时发送数据给PCD时,信号就会发生重叠而产生部分冲突或者全部冲突。

若PCD发现有冲突发生,PCD就会发送相关指令让PICC停止发搜狗信息,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再发送信息以减少冲突的发生。

相对于TYPE A的二进制树搜索算法,TYPE B对PICC的硬件要求更高,要能产生伪随机数。

图2.9为TYPE B的时隙Aloha算法原理。

1、PCD发出包含AFI(Application Family Identifier)和N(slot的数目,协议里用3个bit表示,可设为1、2、4、8、16)的查询命令,这也标志着第一个slot的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