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 (3)在(1)中测量质量前,小刚没有调节天平
平衡,这使测得的烧杯和食偏用小油总质
量 不,变测得的食用油密度
。(选填
“偏大”“不变”或“偏小”)
• 3.(2016广安)如图6-3-6所示是小强同学设 计的测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及他的操作示
• A.测出空杯子的质量为m 1(如图甲)
• B.将一袋牛奶倒一部分在空杯中,测得总质 量为m 2(如图乙)
• ②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 置做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 倒入烧杯,
• 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6-3-12所示。量筒 内倒出水的体积V
• 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 • 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C 会( )
• A.偏大 • C.偏小
B.无偏差 D.无法确定
• 10.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 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
• D.50mL、2mL
• 3.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的测 量”,下列的几种方法B 中不可行的是( )
• A. • B. • C. • D.用量筒量出0.2kg的水
• 4.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
B
()
• 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
• 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
•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
围前10是,0 水m面L;对分应度的值刻是度501值为
mL;放入物体 mL;放
入物体后,水面对应60的刻度值为
m1L0;物体的体积为 cm3。
• 1.甲、乙、丙三名同学在用量筒测量液体的
体积时,读数的方法如图6-3-3所示乙,其中 同学读数方法正确,量筒内液体6的0 体积为 mL。
• 2.一般量筒做成细而高的形状,不做成粗而 矮的形状,如图6-3-4所示,主C要原因是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实验原理测量密度的原理:ρ= m/V2.量筒的使用(1)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单位:1毫升(ml)= 1厘米3(cm3)。
(2)视线:与凹形面相平。
2.测固体密度:(1)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体积的水,记下体积V1;(3)把固体浸没在量筒中的水里,记下水面所对应的刻度V2;(4)得出固体的密度为ρ=mV2-V1.3.测液体密度:(1)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2)把烧杯中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3)测出烧杯和剩余烧杯的总质量m2;(4)液体的密度ρ=m1-m2V.二、重、难点重点:(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小固体的体积。
(2)学会用量筒和天平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难点:(1)量筒的正确读数。
(2)为减小测量液体密度的误差进行实验步骤的合理设计。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1、密度的测量:=m V需要测量的量:①质量:m;②体积V质量m:天平体积V:量筒液体2、量筒使用方法:(1)看:看清单位标度、量程和分度值。
(2)放: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视线应与液面相平(平视)。
如果液面(水)是凹形,读数应与凹形的底部相平; 如果液面(水银)是凸形,读数应与凸形的顶部相平。
四、 知识拓展蜡块不能沉入水中,也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方法1:压入法器材:天平、量筒、水、石蜡、细铁丝 步骤:①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 1③ 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蜡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 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值V 2,两次读数之差 V= V 2- V 1 ④ 根据公式=m V求出石蜡密度方法2:沉坠法(配重法)器材:天平、量筒、水、石蜡、金属块、细线 步骤:①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金属块,先把金属块 沉入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V 1③ 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块、石蜡的总体积V 2 ,两 次读数之差固体质量m :天平(使用方法)体积V规则:刻度尺不规则:量筒(量杯/使用方法)求出石蜡密度④根据公式=m V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1、(2011广州)(1)如图甲所示的量筒是以为单位标度的,最小分度值是;测量时如果如图那样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材梳理1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一、测量物质的密度1.密度测量的意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以用密度鉴别物质,所以我们要学习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
2.密度测量的原理 根据密度公式Vm = ,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就能将物质的密度计算出来。
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的实验器材根据密度的公式,要测量密度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质量和体积,相应的器材是天平和刻度尺(或量筒)。
但刻度尺的使用会受到被测物体的形状的限制,不规则的物体的形状是无法用刻度尺测量的。
量筒不仅可以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所有固体(包括形状规则和不规则的,只要是可以放进去)都可以用排水的方法测量体积,所以本节的实验中体积的测量我们可以直接选用量筒来完成。
2.实验探究实验1: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水、盐、烧杯。
实验准备:实验前将一些食盐溶入温水中,并充分搅拌配制成盐水。
实验分析与设计:此实验按实验原理只要用天平称出盐水的质量,并用量筒测出这些盐水的体积就能求出这种盐水的密度。
但是我们不能将盐水从烧杯中称完质量后再倒入量筒测量盐水的体积,这样测量的体积一定比称的烧杯中盐水的体积要少,因为烧杯壁不可避免的要沾少量的盐水。
我们同样不能直接用量筒作为容器来称量盐水的质量,这么做是违反天平的使用规则的,有可能将量筒摔坏。
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好方法吗?完全可以用前面所学的方法来测量盐水的质量。
我们在烧杯中放一些盐水,称其总质量;然后从烧杯中倒少量盐水到量筒中,再称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两者的差就是倒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这样,量筒中盐水的质量和体积问题都解决了,实验避免了一些会造成误差的因素,将误差减小到最小。
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m 1;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m 2;④根据测出的数据,利用ρ=m/V 计算盐水的密度。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6.3测量物体的密度(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6章 《质量与密度》第3节 测量物体的密度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如右图所示: (1)量筒上的单位一般是ml :1ml=1cm 3;1L=1000ml=1dm³; (2)量筒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①选:选择量程与分度值适当的量筒;②放: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③测:若量筒内的液体内有气泡,可轻轻摇动,让气泡释放出来;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中部相平:即要与凸液面(如水银)的顶部或凹液面的底部(如水)相平。
2.测量固体的体积:(1)形状规则的固体可以用刻度尺测量相关的数据,再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出来。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以用“排液法”间接地测定:V=V 2-V 1①下沉物体(如金属块、小石块等等)的测量方法;②漂浮物体(如石蜡、木块等等)的测量方法:沉坠法或针压法。
【例题1】要想一次较精确地用量筒量出125mL 的酒精,应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量筒。
下列各项中,前面的数值是量筒的量程,后面的数值是量筒的分度值( )。
A .100mL 、1mL B .150mL 、2mL C .150mL 、5mL D .200mL 、10mL 【答案】C【解析】解:因为要一次量去酒精,所以A 不符合要求;最大量度为150mL 和200mL的量筒都可以使用,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要量取125mL的酒精,选用分度值为5mL的比2mL的更加容易精确,所以B、D不符合要求,C符合要求。
故选:C。
【变式1】要想一次测出密度为0.8×103kg/m3,质量为100g的煤油,有下列四种量筒可供选择,最好选用( )A.量程为50mL,分度值为2mL B.量程为100mL,分度值为1mLC.量程为200mL,分度值为5mL D.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2mL【答案】D【解析】解:煤油的质量m=100g,密度ρ=08×103kg/m3=0.8g/cm3煤油体积V=mρ=100g0.8g/cm3=125cm3=125mlA、B:因为要一次量取煤油,A、B都不能满足,因此答案A、B不符合要求;C、D:量程为0~200ml和0~250ml的量筒都可以使用,考虑到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量程为0~250ml,分度值为2ml的量筒,所以D选项合适;故选:D。
2021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第 1 页 共 20 页6.3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量工具:密度测量的常用工具是量筒(量杯)、天平。
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1)量筒的使用:如图(1)所示,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先分清量筒的量程、单位和分度值(常见量筒单位是ml ,1ml=1cm 3,1l =1000ml=10-3m 3;图(1)中,量筒量程 100 ml ,分度值 2 ml );二、量筒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三、当液面是凸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凹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图(2)中,红线表示正确读数的视线方向,此时读数为7.0ml )。
图(1)图(2)(2)天平的使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液体密度的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如下:(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 1;(2)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m 2;(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图(3)液体密度测量图(4)固体密度测量1.测量物质的密度密度测量是本节乃至本章的重点内容,在第六章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也是常考内容,所以,对本节的学习更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量筒的使用、密度公式、液体密度测量、固体密度测量、密度计算和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会经常出现,属于常考内容。
有关密度测量有时作为一个考题,有时也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考题。
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密度的测量方法、密度测量的步骤、密度测量注意事项和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必背知识点一、质量1.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m表示。
2.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主单位是千克 (kg),其他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1t = 1000kg,1kg = 1000g,1g = 1000mg。
3. 属性: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 (如固态、液态、气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4. 测量:常用工具:案秤、台秤、杆秤、电子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天平使用方法:1. 把天平放置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2. 天平游码归零,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3. “左物右码”进行测量,注意用镊子夹取砝码。
4. 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二、密度1.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2. 公式:ρ= m/V(m为质量,V为体积)。
3. 单位: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³),常用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g/cm³)。
换算关系:1g/cm³ = 10³kg/m³。
4. 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但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同种材料构成的同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正比。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5. 应用:鉴别物质: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并与已知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
计算质量和体积:在知道密度和其中一个物理量 (质量或体积)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另一个物理量。
6. 测量:固体密度测量: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 (采用排液法),然后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液体密度测量:先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然后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再测出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最后用密度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6.3测量物质的密度-【课堂笔记】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密度教材考点梳理一、量筒和量杯1.作用:测量物体体积。
2.单位:常以毫升(ml)为单位。
1mL=1cm3。
1L=103mL=10-3m3。
3.常用量筒而不用量杯的原因:量筒刻度均匀,测量误差小。
4.量筒使用方法:(1)“选”: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量筒。
(2)“放”:把量筒放在水平台上(切忌拿在手中)。
(3)“读”: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5.如何测体积:(1)液体体积:把液体倒入量筒,直接读数。
(2)固体体积:用排水法(助沉法)测量。
V=V2-V1。
二、测固体密度: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小石块、水、细线等。
3.实验步骤:(1)先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体积V。
1。
(3)把物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总体积V2(4)表达式:ρ=m/V2-V1。
4.实验注意事项:(1)“适量”水的含义: A.水能浸没物块。
B.物块放入后总体积不超过量筒的量程. (2)如果物不能自然浸没水中,可用助沉法、针压法测体积。
(3)如果物体能溶于水中,可用“埋沙法”测体积。
(4)形状规则的固体,可以用刻度尺测体积。
三、测液体密度: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等。
3.实验步骤:(1)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
(2)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 2 。
(4)表达式:ρ= m 1-m 2/V 。
重难点突破1、关于量筒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直接测量液体体积B.也可以用来测量已知密度的液体质量C.可以直接用来测量液体密度D.也可以测量固体的体积 2、小明在河边捡到一块会吸水的小石块(吸水后体积不变),回到家他想测出石头的密度。
他先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是60g ,再把它放到一个容积是400mL 的容器里,然后缓慢地往容器里加水,直到水面刚好到达瓶口,一共加入了0.37kg 的水,最后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将表面的水擦拭干,再测出它此时的质量是70g ,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A.332.010kg /m ⨯B.331.510kg /m ⨯C.333.010kg /m ⨯D.334.010kg /m ⨯3、在实验中常借助“悬垂法”测定蜡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为m ,用量筒测定蜡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蜡块的密度表达式为( )A.32m V V -B.21m V V -C.31m V V -D.1m V 4、为了测一瓶油的质量,某同学采用了如下步骤:(1)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2)瓶内倒入油后,称得油和瓶的总质量;(3)瓶放左盘,称得瓶的质量;(4)将天平整理好;(5)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6)将游码置于左端零刻度线处。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最新整理)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字母m 表示。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物态、位置而改变)2、单位:t kg g mg3、测量工具:天平4、天平使用:放(水平台上)拨(游码标尺零刻度线)调(调平衡螺母使天平衡量○1○2○3平衡,向指针偏转反方向调节)测(左物右码,取砝码用镊子【先估计,再先大后小,○4不足用游码】)读(砝码+游码【左侧边沿所对值】)收(物体、砝码、拨游码)○5○6第2节:密度1、密度: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字母(rou )表示ρ2、公式:V m =ρV m ρ=ρm=V 3、单位:kg/m 3(g/cm 3)4、单位换算:1 g/cm 3= kg/m 3 (1 kg/m 3= g/cm 3) 3101⨯3101-⨯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1、物体的体积:规则几何体不规则固体、液体:量筒(量杯)○1○22、体积的单位:m 3 dm 3 cm 3 mm 33、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直接测出单位:1L=1dm 3,1ml=1cm 3量程和分○1○2○3度值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底部相平○44、测**液体密度的步骤: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 1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 2量○1○2○3筒中**液体的质量m= (m 1- m 2)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液体的密度○4○5Vm -m 21=ρ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但受物态变化和温度的影响。
一般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即热胀冷缩。
(水在4以下是热缩冷张,即水结c 冰,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2、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的真伪。
3、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机床底座则需要坚固、密度大的材料制成。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步骤①②可得,喝掉酸奶的质量:m=m1-m2=238.7g-151.3g=87.4g;
由步骤②③可得,所加水的质量:m 水=m3﹣m2=227.3g-151.3g=76g,由ρ = 可得,
喝掉酸奶的体积:V =
水=
水=
水
th
=
,
酸奶的密度:ρ = = tǤ = t
=t ×h
;
由盒上标注的净含量可知,盒中酸奶的总质量 m 总=230g,则酸奶的总体积:
(4)计算液体的密度: m m2 m1 。 VV
1
例如:如图(3)所示,假设空烧杯质量为 22g,天平示数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 平读数为 49.0g,故液体质量为 27.0g;从量筒中读取液体体积为 30.0ml;那么液体密度为:
49.0g 22g 0.9g / ml 0.9103 kg / m3 30ml
图(3)液体密度测量 3.固体密度的测量:固体密度的测量步骤如下:
图(4)固体密度测量
(1)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 V1; (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与水的总体积 V2; (4)计算固体的密度: m 。
V2 V1
例如:图(4)中,固体质量 m 为 27.0g;液体体积 V1 为 30ml,液体与固体总体积 V2
中考中,有关本节知识点的考题会经常出现,属于常考内容。有关密度测量有时作为一 个考题,有时也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考题。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密度的测量方法、密 度测量的步骤、密度测量注意事项和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纵观历年中考,本节考点出现的 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 2-9 分之间。
2.中考题型分析
2
中考中,本节考题出现的概率很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测量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理解与 掌握程度,有的也涉及到密度的概念。主要题型是选择题、填空题(更多的是填空题)和实 验探究题。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密度测量的方法,实验探究题考查学生实验操作和实验技巧 的能力。
(2)由图可知待测酒的体积是 cm3,密度是 kg/m3。
【解析】(1)实验中只要能测出倒出酱油的质量和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就可以求出 4
酱油的密度;(2)实验中倒出酱油的质量等于原来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减去烧杯和剩余酱
油的总质量,读出倒出酱油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 m 可以求出酱油的密度。 V
解答:(1)实验中只要能测出倒出酱油的质量和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 m 就可以 V
求出酱油的密度,所以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即步骤 A 是多余的。
(2)由 B 图可知,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m1=50g+20g+10g+1.8g=81.8g,由 D 图可知, 烧 杯 和 剩 余 酱 油 的 总 质 量 为 m2=20g+20g+5g=45g , 倒 出 酱 油 的 质 量 为 m=m1-m2 ═ 81.8g-45g=36.8g,
◆典例一:(中考•济宁)小可为测量如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 并记录在下表中,则酸奶的密度为 kg/m3,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 积为 ml。
测量步 ① 测 整 盒 酸 奶 的 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 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
骤 质量
质量
测质量
测量数 据
238.7g
总 = 总 = t h = hh
= hh 。
故答案为:1.15×103;200。
【答案】1.15×103;200。
【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应用。
◆典例二:(中考•襄阳)小亮做“测量襄阳某品牌酒密度”的实验。
(1)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项操作: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酒倒入烧杯中,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酒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酒的体积;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酒的质量。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多余的一步是 (填 序号)。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
考点分类
考点内容
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
常考热点
密度测量的方法 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
选择题或填空题,考查测量方法 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技巧、分值较高
一般考点 对密度测量过程的判断
选择题、填空题,误差判断、方法判断
冷门考点
给出要求设计实验
出现概率较低,主要考查实验设计能力
★考点一:液体密度测量
为 40ml;固体密度: 27.0g 2.7g / ml 2.7 103 kg / m3 。 40.0ml 30ml
1.测量物质的密度
密度测量是本节乃至本章的重点内容,在第六章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也是常考内容, 所以,对本节的学习更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本节主要知识点有:量筒的使用、密度 公式、液体密度测量、固体密度测量、密度计算和密度测量的实验探究。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1.测量工具:密度测量的常用工具是量筒(量杯)、天平。用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 积;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1)量筒的使用:如图(1)所示,使用量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首先分清量 筒的量程、单位和分度值(常见量筒单位是 ml,1ml=1cm3,1l=1000ml=10-3m3;图(1)中, 量筒量程 100 ml,分度值 2 ml);二、量筒使用时应放在水平桌面上;三、当液面是凸面 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凹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 图(2)中,红线表示正确读数的视线方向,此时读数为 7.0ml)。
图(1)图(2) (2)天平的使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 零刻线处(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表示横梁平衡;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 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液体密度的测量:液体密度的测量步骤如下: (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 m1; (2)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 m2;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V;
151.3g
227.3g
【解析】整盒酸奶的质量减去喝掉部分酸奶后测得的质量即为喝掉 酸奶的质量,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齐后测得的质量减去喝掉部分酸 奶后测得的质量即为所加水的质量,根据 V = 求出所加水的体积即为
喝掉酸奶的体积,根据ρ = 求出酸奶的密度,盒上标注的净含量即为 3
酸奶的总质量,根据 V = 求出酸奶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