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西藏蒙亚啊矽卡岩型铅锌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西藏蒙亚啊矽卡岩型铅锌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叶永钦;李泽琴;倪师军;张遵遵【期刊名称】《西部探矿工程》【年(卷),期】2012(024)012【摘要】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位于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矿体整体呈似层状赋存于上石炭—下二叠统来姑组地层内,近东西走向.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该矿床的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来姑组板岩、砂岩及灰岩矿化蚀变过程引起的化学成分变化特征不一致.(2)该矿区与成矿有关的石英斑岩的Nb/Ta比值平均值为13.12,数值落在大陆地壳Nb/Ta比值(10~14)范围内,Zr及Hf元素的含量也落在地壳的范围内,推测出该矿区岩浆岩可能源于地壳物质.(3)该矿床闪锌矿贫Ga,富In,Ga/In比值小于1,Zn/Pb比值小于2,推测出该矿床成矿热液可能源于岩浆期后,矿床属于岩浆期后热液交代碳酸盐类岩石而产生矽卡岩化的铅锌矿床.【总页数】5页(P99-103)【作者】叶永钦;李泽琴;倪师军;张遵遵【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59;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相关文献】1.西藏蒙亚啊矽卡岩型铅锌矿床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 [J], 张遵遵;李泽琴;程顺波;王奖臻;叶永钦;肖海2.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矽卡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赖翔;陈翠华;涂宗林;张燕;宋志娇;辜鹰;陈宵杰;杨德平3.西藏蒙亚啊矽卡岩铅锌矿床的成因探讨 [J], 程顺波;庞迎春;曹亮4.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矽卡岩型矿体白云母Ar-Ar年代学研究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J], 付强;黄克贤;郑远川;杨竹森;段连峰5.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矽卡岩化带常量元素迁移初探 [J], 尹力;陈翠华;王驰源;涂宗林;何朝鑫;张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青藏高原沱沱河流域铅锌矿的成矿作用及成矿背景

浅谈青藏高原沱沱河流域铅锌矿的成矿作用及成矿背景沱沱河地区所在的羌塘地体经历了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的各种复杂地质演化历程,如羌塘地体与松潘甘孜地体的碰撞、金沙江流域地体的南向俯冲以及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板块的碰撞等。
在这个演化的过程当中,沱沱河地区逐渐的形成了各种铅锌多金属矿床,在这些众多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中,最具代表性的矿产类型有砂矿型、斑岩型矿床以及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等。
本文首先对沱沱河流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成矿背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次对该地区的斑岩型鉛锌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究。
标签:沱沱河流域铅锌成矿作用成矿背景1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成矿背景位于青藏高原羌塘地体之上的沱沱河地区而言,其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地质单元的组成主要包含了羌塘地体、东昆仑地体、喜马拉雅地体、拉萨地体以及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
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当中,这些地质单元依次被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阿尼玛卿缝合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及金沙江缝合带所分割。
沱沱河地区地处喀喇昆仑-三江成矿带中的三江铜-锌-锡-钼-金-银-镍-钴成矿带上,是一个强烈碰撞、挤压的复合造山带。
下面主要对羌塘地体与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这两种地质单元的成矿背景进行系统的分析。
1.1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南起金沙江缝合带,北至阿尼玛卿缝合带,其以三角几何的形态夹持在羌塘地体与东昆仑地体之间。
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向东与华南板块相邻,其边界则为龙门山的山前逆冲断层,而向西则为阿尔金断裂切割。
就巴颜喀拉-松潘甘孜地体的整体来看,其西北“收敛”、东南“开阔”,长期以来西北收敛成带状的部分都被称为巴颜喀拉,而东南开阔的部分则被称作为松潘甘孜[1]。
通过相关的研究得知,松潘甘孜的南北缝合带基本都是古特提斯洋壳消亡的残迹,其必然是古特提斯洋盆所夹持的地体。
因此,松潘甘孜的南北缝合带具备了巨大的发育厚度以及分布极广的三叠纪被动陆缘复理石沉积,同时也长期遭受着强烈的冲断与褶皱作用。
西藏嘉黎县蒙亚啊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ba s i s o f s u mmi ng u p t h e p r e v i o u s g e o c h e mi c a l a n d lui f d i n c l us i o n d a t a p r e s e nt e d o n t h e me t a l l o g e n i c mo de l o f t hi s d e po s i t , h a v e a mo r e t ho r o u g h u n de r s t a n d i n g t o t h e Me ng y a a l e a d z i n c mi n e t he c a us e s a n d t y p e s . Th e a u t h o r s umma r i z e s t h e mi n i ng a r e a p r o s pe c t i n g s i g n s , a n d p u t f o r wa rd t h e p r o s p e c t i n g d i r e c t i o n s .
李嵩, 钟康 惠
( 成 都理 工大 学地 球科 学学 院 ,四川 成都 6 1 0 0 5 9 )
摘
要:西藏嘉黎县蒙亚啊铅锌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上一个大型铅锌矿 , 位于纳木错一 嘉黎 断裂
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成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成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魏博;程顺波;庞迎春【摘要】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石英ESR法对冈底斯北带中的蒙亚啊铅锌矿床进行了年龄测定.LA-ICP-MS测试结果显示矿区的花岗斑岩结晶年龄为14.3±0.3 Ma(MSWD=2.6);矿石中与硫化物共生的石英ESR测试结果指示矿床大致形成于(10.0±1.0)Ma~(13.6±1.4)Ma.两种年龄结果比较相近,且与冈底斯巨量斑岩铜矿化时间一致.据此,蒙亚啊矿床很可能为岩浆热液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为冈底斯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的一部分.【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6页(P14-19)【关键词】铅锌矿床;成矿年龄;蒙亚啊;西藏【作者】魏博;程顺波;庞迎春【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武汉,430074;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武汉,430223;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武汉,4302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2;P618.43最近几年来,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找矿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一大批大型到超大型斑岩铜矿床。
与此同时,随着勘查工作的深入进行,在冈底斯成矿带北部还存在一条东西向的铅锌银多金属矿带。
目前对于该矿带矿床的成因存在着争议,一部分研究者认为这类矿床与晚古生代裂谷热水喷流作用相关,为喷流型(或喷流改造型)矿床[1~2],另外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它们与岩浆活动更为密切,为岩浆热液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型或热液脉型矿床[3~5]。
该带中帮浦矿床的辉钼矿Re-Os定年结果为15 Ma±[6],甲马矿床辉钼矿Re-Os定年结果也同样为15 Ma±[7~9],均为中新世后碰撞阶段成矿,与冈底斯斑岩铜矿成矿时代一致,被认为是冈底斯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的一部分。
而该带中亚贵拉矿床的石英斑岩锆石SHR IMP年龄为130 Ma±[10],被解释为与碰撞前弧火山岩浆作用有关。
西藏蒙亚啊矽卡岩型铅锌矿床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

为 1 . 4Gd Y 6O , / b平 均值 较低 为 16 , 明轻 稀土 元 .9 说
素分 馏程度较高 , 稀土元素分馏程 度较低 。 重 总体 上 , 区花 岗斑岩 具 有 富集 大 离 子 亲石 元 矿 素和轻 稀 土元 素 , 对 亏损 高 场 强 及 重 稀 土元 素 , 相
质 的部 分熔 融 有 关 。 关 键 词 : 岗斑 岩 ; 球 化 学 特 征 ; 亚 啊 ; 藏 花 地 蒙 西
中 图分 类 号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14 7 ( 0 2 0 — 0 90 1 7c e c l h r c e itc fg a ie p r h r fM e g a a o h mia a a t rs is o r n t o p y y o n y ’ c
B、 a Nb、 r TiEu强 烈 亏 损 等 特 征 。但 不 同 的样 S、 、 品也 表现 出一定 的差 别 , 可 能 与矿 区 内 的斑 岩体 这 具有 多期 侵入 的特 征有关 。
根据 矿 区花 岗斑 岩 稀 土 元 素 球 粒 陨 石 标 准 化 R E配分模 式 ( 3 ) 表 2 可 以看 出矿 区斑 岩体 E 图 b及 ,
cu t r s .Th rf r ,i’ n er d t a h o mai n o r n t o p y is f e g a am nn r ama e rlt O t ec u tl e eo e t Si fr e h tt ef r t f a i p r h re n y ’ i ga e y b eaet h r sa o g e o M i mae il ih t i e e y e l s n l fI da As n c n i e to h a t lmet g tr c h c n d b ol i a o n i a wh k io - i o t n n t ep ri l n . a n a i Ke r s r n t o p y y e c e c lc a a t rsi ;M e g a a y wo d :g a i p r h r ;g o h mia h r c e itc e n y ’ ;Ti e bt
西藏申扎县下你弄巴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西藏申扎县下你弄巴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摘要:西藏申扎县下你弄巴铅锌矿床位于念青唐古拉弧背断隆系,隆格尔-冷青拉断隆;矿区主要出露第三系上新统乌郁群(N 2w )地层,下你铅锌矿的成矿机制为富含矿质的白垩纪酸性侵入体为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区域内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绿泥石和方解石。
矿石结构为自形晶粒结构、半自形结构~自形晶粒结构、不透明、边缘结构。
常见的矿石结构为块状构造,其次为细脉浸染构造和网状脉浸染构造,角砾构造。
区内成矿作用具长期性、多期性,是由岩浆热液活动与多期构造改造相互叠加形成,成矿作用以喜山期岩浆热液成矿为主,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的充填交代脉状含银铅锌铜多金属矿床。
关键词:西藏;铅锌矿;地质特征1.区域地质特征1.1地层下你曲铅锌矿所在的中拉萨地块中段归属于冈底斯-腾冲地层区的隆格尔-南木林分区[1],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念青唐古拉山群(P t2-3),下石炭统永朱组(C 1-2y ),上石炭-下二叠统拉嘎组(C 2-P 1l ),下二叠统昂杰组(P 1a ),中二叠统下拉组(P 2x ),上二叠统木纠错组(P 3m ),侏罗-白垩统桑日群(J 3-K 1S ),白垩系捷嘎组(K 1j ),竟柱山组(K 2j ),古新统-始新统林子宗火山岩群(E 1-2),局部分布上新统乌郁群(N 2W )和第四系。
1.全新统;2.上新统;3.乌郁群2.段英安质角砾熔岩;4.乌郁群1段安山岩;5.实测及推测矿体含矿破碎带;6.含矿破碎带;7.平硐及编号8.实测及推测平移断层;9.正断层; 10.逆断层;11.地质剖面及编号1.2构造受区域上东西向断裂的影响,矿区由北向南依次发育南倾的三条逆断层和一条正断层,构成自南向北的逆冲构造系[3]。
F1逆断层:发育在矿区北部,向两侧延出矿区。
断层上盘为下石炭统永珠组砂板岩,下盘为古新统典中组凝灰岩。
断裂破碎带覆盖严重,断面总体南倾。
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特征

的研 究 , 探讨 了矿 床成 矿物质 的来 源 。
成矿 流体来 源 是 矿 床 研究 的重 要 内容 之 一 。 鉴于 该矿床 成 矿 流体 研 究 程 度较 低 , 本文 拟 在 已 有工 作 的基 础 上 , 通过 对 矿 床碳 氧 、 氧 同位 素 氢一
[ 稿 日期 ]2 1 — 0 0 收 001~9
达 铅 锌 铜 银 钼 多 金 属 矿 集 区 中一 个 十 分 重 要 且 典
1 矿 床 地 质 特 征
蒙 亚啊矿 区位 于西 藏 特提斯 一喜 马拉 雅构 造 域一 级构 造单元 冈底斯 一念 青唐 古拉板 片 中部 的 隆格 尔 一念青 唐古 拉 中生代 岛链 带东 段 ( 1 。 图 ) 蒙 亚 啊矿 区 出露 的地 层 主要有 上石 炭 一下二
( . 国地 质 科 学 院矿 产 资源 研 究 所 , 京 1 0 3 ; . 国地 质 大 学 地 球 科 学 与 资 源 学 院 , 京 1 0 8 ; 1中 北 0072 中 北 00 3
3 中色 金 地 资 源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 京 10 1 ;. . 北 0 0 2 4 四川 省 核 工 业 地 质 调 查 院 , 都 6 0 6 ) 成 10 1 [ 要 ]探 讨 西 藏 蒙 亚 啊铅 锌 矿 床 成矿 流体 来 源及 其 特 征 , 合 区域 典 型 矿 床 研 究 厘 定 矿 床 成 摘 结 因类 型 。通 过 矿 床 近 矿 体 蚀 变 灰 岩 和 热 液 成 因方 解 石 碳一 同 位 素 及 成 矿 不 同期 次 石 英 氢一 氧 氧
乡 南 东 1 m 处 , 造 上 隶 属 于 冈 底 斯 一 念 青 唐 8k 构
及 流体包 裹体 特 征 的 研究 , 图 查 明蒙 亚 啊 铅 锌 力
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张遵遵;李泽琴;王奖臻;程顺波;肖海;叶永钦【摘要】Mengya'a lead-zinc deposit in Tibet,located in Nyainqentanglha metallogenic (retro-arc depressions and uplifts) sub belt of south Gangdise-Nyainqentanglha metallogenic belt is a significant and typical skarn ore deposit.Based on ore deposit geology,and study REE (rare earth elements) geochemistry,researches manifest that the metal sulphides of ores are low ΣREE (average is 31.03 × 10-6),and the LREE-enriched type;the LREE/HREE is 8.07-16.14 ; the δCe is 0.94-1.19 (average is 1.06) ; the δEu is 0.45-0.76 (average is 0.56).The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metal sulphides from ores are quite similar to that from Laigu Formation,rich in LREE and depleted in HREE.The curve is obvious right-dipping type.Eu negative anomalies and Ce flat type manifest that this deposit has certain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Laigu Formation in the source of ore-forming igu Formation may provide ore-forming information for Mengya'a deposit.%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位于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念青唐古拉(弧背断隆)成矿亚带,是本区较为重要和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在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矿石金属硫化物的稀土总量较低(ΣREE平均为31.03×10-6),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LREE/HREE为8.07~16.14; δCe值为0.94~1.19(平均为1.06);6Eu为0.45 ~0.76(平均为0.56).矿石金属硫化物与来姑组岩石具有相近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为明显的右倾型,同时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和Ce平坦型等特征,表明本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来姑组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来姑组岩石可能为该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成矿物质.【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33)002【总页数】9页(P230-238)【关键词】铅锌矿床;稀土元素;蒙亚啊;西藏【作者】张遵遵;李泽琴;王奖臻;程顺波;肖海;叶永钦【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花岗岩成岩成矿地质研究中心,武汉430205;成都理工大学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中国地质调查局花岗岩成岩成矿地质研究中心,武汉430205;成都理工大学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蒙亚啊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位于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成矿带的念青唐古拉 (弧背断隆)成矿亚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蒙亚啊铅锌矿床地处西藏自治区嘉黎县绒多乡南东18km处,构造上隶属于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一级构造单元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部隆格尔-念青唐古拉中生代岛链带东段,是本区较为重要和典型的一个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文章主要分析了矿区岩体及主要岩矿石稀土元素特征,结果显示所选取的岩矿石样品均呈现向右缓倾、负Ce异常的分布特征,与岩体一致,存在一定的同源性;其矽卡岩期矽卡岩及磁铁矿石稀土元素均出现正Eu异常,指示矽卡岩阶段为高温氧化环境;而铅锌矿石的负Eu异常与矽卡岩及磁铁矿的正Eu异常相对,暗示成矿过程从矽卡岩期到石英硫化物期成矿
1 矿区地质简述
矿区主要出露晚古生界地层,包括第四系(Q)、中二叠统洛巴堆组(P2l)、上石炭-下二叠统来姑组(C2P1l)。
其中来姑组(C2P1l)为主要含矿地层,其分布于整个矿区,上部岩性段以灰黑色板岩为主,夹石英、长石石英晶屑凝灰岩及泥灰岩,下部岩性段以砂岩为主,夹板岩、少量砾岩、凝灰岩、灰岩。
矿区范围内目前共有20个大小不等的铅锌矿(化)体,沿矿区主断层带及其两侧展布,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出。
以Pb-14 矿体规模最大,其次为Pb-12、Pb-13、Pb-20及Pb-21矿体,本次主要研究对象为Pb-21矿体。
Pb-21矿体位于整个矿区西部,爬格西坡地段,矿体在平面上呈近南北向展布,形态上呈“蛇”形。
矿体整体走向186°,倾向西,倾角54°~68°。
矿体平均品位:Zn6.95×10-2、Ag19.78×10-6、Pb0.32×10-2。
矿区矿物组成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少量黄锡矿、辉钼矿、孔雀石;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石英、石榴石、透辉石、硅灰石、阳起石、透闪石、绿帘石、绿泥石、黑云母、绢云母等。
矿石组构:矿石的结构主要见它形粒状结构,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乳浊状结构,残余结构,浸蚀结构。
矿石的构造主要见块状构造,稠密浸染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斑点状构造,网脉状构造。
2 分析测试方法
选取18件样品送至西南冶金地质测试所进行全岩分析测试。
常量元素使用Axios X荧光仪通过X荧光法、重量法、滴定法、原子吸收法等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标准参照GB/T14506.28-2010、DZG20-02、GB/T14353-2010,检测温度20℃,检测湿度60%;微量元素使用iCAP6300全谱仪、802W摄谱仪、NexION300xICP-MS质谱仪、AFS2202E原子荧光仪、Axios X荧光仪通过发射光谱法、质谱法、原子荧光法、X荧光法等方法进行检测,检测标准参照DZG20-05、DZG20-06,检测温度20℃,检测湿度60%。
测试结果列于表1、表2中。
3 常量元素特征
三件岩体样品中,花岗斑岩具有稍高的Al2O3、Fe2O3、Na2O、K2O,稍低的MgO、CaO,总体上成分相近。
岩体样品SiO2平均含量69.72%,Al2O3平均含量9.82%,TiO2平均含量0.15%,呈现高硅、中-高铝、低钛的特征。
4件石榴石矽卡岩样品中,SiO2、Fe2O3、CaO为主要组成部分,SiO2含量29.95%~35.54%,平均33.06%,Fe2O3含量18.02%~27.72%,平均24.15%,CaO含量33.00%~36.82%,平均34.72%,Al2O3平均含量仅1.46%。
根据赵一鸣(1986)对矽卡岩分类的划分原则,该矿区矽卡岩中的Ca含量远大于Mg、Mn和K+Na 的含量,故该矽卡岩为典型的钙矽卡岩。
石榴石矽卡岩常量元素特征显示样品中除少量多余的CaO、SiO2组分可能以方解石、石英存在外,大部分为石榴石(钙铁榴石Ca3Fe2[SiO4]3),这与镜下观察到的现象一致。
3件磁铁矿石样品中,随着深度的加深TFe含量与SiO2、MgO、CaO含量呈现负相关关系;TFe平均含量26.9%,MgO平均含量7.78%,CaO平均含量11.73%,明显高于粉砂岩;SiO2平均含量24.95%,Al2O3平均含量0.62%,K2O平均含量0.053%,明显低于粉砂岩。
因此,随着铁、镁、钙对硅、铝、钾的交代,磁铁矿化不断加强。
粉砂岩除SiO2平均含量64.92%外,Al2O3平均含量14.03%,TFe平均含量2.71%,MgO平均含量2.47%,CaO平均含量2.60%,K2O平均含量3.47%,显示含有一定量的粘土矿物。
铅锌矿石常量元素特征与磁铁矿石有一定的相似性,随着深度的加深Pb、Zn元素含量与SiO2含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TFe平均含量8.51%,MnO平均含量2.00%,明显高于粉砂岩;Al2O3平均含量4.63%,K2O 平均含量0.33%,明显低于粉砂岩。
其特征显示出铅锌矿化的过程,实际上是铅、锌、铁、锰对硅、铝、钾的交代过程。
4 稀土元素特征
5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赵斌,赵劲松,刘海臣,等.长江中下游地区若干Cu(Au),Cu-Fe(Au)和Fe矿床中钙质夕卡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J].地球化学,1999,28(2):113-125.
[2]Sverjensky D A. Europium equilibria in aqueous solution[J]. Earth Planet Sci Lett,1984,67(1):70-78.
[3]Bach W,lrber W. Rare earth element mobility in the oceanic lower sheeted dyke complex:evidence from geochemical data and leaching experiments[J]. Chemical Geology,1998,151(2):309-326.
[4]Gaspar M,Knaack C,Meinert L,Moretti H. In situ LA-ICP-MS analyses of Skarn garnets:Insights into metasomatic processes and implications for Lu/Hf geochronology[J].Geophys Res Abstr,2006,8:09954.
[5]赵劲松,邱学林,赵斌,等.大冶-武山矿化夕卡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地球化学,2007,36(4):400-412.
[6]柳建平.格陵兰伊苏亚BIF型铁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7]张立成,王义天,陈雪峰,等.新疆东天山红云滩铁矿床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3,35(2):32-44.
[8]洪为,张作衡,蒋宗胜,等.新疆西天山查岗诺尔铁矿床磁铁矿和石榴石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制约[J].岩石学报,2012,28(7):2089-2102.
[9]王中刚,于学元,赵振华,等.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535.
[10]丁振举,刘丛强,姚书振,等.海底热液系统高温流体的稀土元素组成及其控制因素[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3):307-312.
作者简介:涂宗林(1989-),男,在读硕士,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