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结构及作用

论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结构及作用
论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结构及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63339998.html,

论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结构及作用

作者:刘卓

来源:《商情》2016年第46期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探讨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结构维度,心理资本是提升企业综合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维度和作用机制,提出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开发与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心理资本员工幸福感员工绩效

在经济学领域,在企业家眼中的传统资本是有形资产,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家日益发现,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传统资本理论受到了研究学者的关注。白新文(2006)提出,人力资本是个体通过教育或经验形成的知识、技术与能力。陈井安等研究学者(2005)提出,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所认识的资源,主要是企业员工与网络的关系。通过研究学者的表述可以发现,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概念中并没有考虑到员工的心理因素。但是心理资本是长期保持企业人才竞争优势的资源,对于组织的发展壮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心理资本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一致重视,并对心理资本展开的一系列的研究。本文拟对心理资本的维度和作用进行分析,并从不同维度提出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开发与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

心理资本的起源最早始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相关的研究文献中,心理资本概念的首次提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aymondW. Goldsmith在1997-1998年间提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心理资本的关注重点在于“你是什么”。

对于心理资本的结构,由于研究学者们所处的背景不同、研究视角不同,研究结果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心理资本的构成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心理资本二维论,心理资本创始人Goldsmith (1997)认为心理资本主要包括自尊、控制点两个构成要素;心理资本三维论,从自我效能的动态性与内隐性特点出发,部分研究学者提出了希望、乐观与韧性这三个构成要素。其中Jensen和Luthans在研究中均采用了心理资本的三维研究结构。心理资本多维论,Page等研究学者(2004)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心理资本主要由希望、乐观、自信、回复力和诚信五个要素构成;Letcher(2004)则提出了心理资本就是大五人格的想法。张红芳(2009)等研究学者则从个体与群众的维度进行研究,提出了个体心理资本与群体心理资本两个不同的维度。

采用Luthans(2007)等研究学者的结论,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对任务、绩效和成功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希望、乐观与韧性这三个维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