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必修3为主)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专题01 地球和地图(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01 地球和地图(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01 地球和地图(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专题01 地球和地图(讲)(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区域地理专题01 地球和地图(讲)【课标细化】1.根据经纬网地图确定经纬度、判断方向、半球、高中低纬度、区域定位2.比例尺、图幅大小、实际范围三者的关系3.画地形剖面图、根据地形剖面图确定等高线图的剖面线、工程量判断和计算等4.球面距离的计算及其相关知识的考查5。
野外方位探究、测算经纬度等探究性问题等6.以多种考题情景切入,考查地球上某地地理位置的确定和经纬度的计算,如区域地理图中某点坐标、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7。
以经纬网与等值线图或分布图的叠加图切入,隐形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如带有经纬网的等压线图上,某点具体风向的确定;区域经纬网上山脉走向、河流流向的判断。
8。
以无图考图的形式,考查经度经线或纬度纬线,如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判断。
9。
以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经纬网图切入,考查地形特征描述、方向判断、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核心突破】一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1。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纬线经线特点线圈形状圆;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在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2(1)纬度的判断①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②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32类地理问题常见答题模板

32类地理问题常见答题模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理问题答题模板:
1. 地理位置问题:
- 问题:某地位于哪个国家/洲/地区?
回答:某地位于[国家/洲/地区]。
例如,北京位于中国,巴黎位于法国。
2. 自然地理问题:
- 问题:某地的气候特点是什么?
回答:某地的气候特点是[气候描述]。
例如,亚马逊雨林地区气候湿润多雨。
- 问题:某地的地形特征有哪些?
回答:某地的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特征描述]。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
最高的山脉之一。
- 问题:某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回答:某地的自然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列举]。
例如,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
3. 人文地理问题:
- 问题:某地的人口特征是什么?
回答:某地的人口特征包括[人口特征描述]。
例如,印度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
- 问题:某地的主要语言是什么?
回答:某地的主要语言是[语言名称]。
例如,巴西的主要语言是葡萄牙语。
- 问题:某地的文化特色有哪些?
回答:某地的文化特色包括[文化特色列举]。
例如,日本的文化特色之一是茶道。
这些模板可以帮助你回答不同类型的地理问题,但具体回答还需要根据问题的
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高考真题探究·高中地理必修3(国标湘教版)-特训班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答案:C高考真题探究ʌ例ɔ (2010㊃浙江文综)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㊁发展㊁环境㊁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㊂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㊁水资源㊁气候资源等)㊁农业投入水平㊁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㊂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㊁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㊂下图是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下表是2007年中国东㊁中㊁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㊂地区发展支持系统东部地区121.2中部地区113.3西部地区110.2注:1995年全国为100.0(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㊂(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㊂(4)中国东㊁中㊁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㊂ʌ解析ɔ 第(1)小题先读懂图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折线分布趋势,再回答有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图中上升幅度越大的支持系统驱动力越强)㊂第(2)小题前半题先看清图例,找到折线,读懂趋势,再回答生存支持系统变化特点㊂后半题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㊂第(3)小题前半题解法同第(2)小题,后半题主要是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合当今世界发展主题: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㊂第(4)小题,设问比较明确,题干中也有提示: 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性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㊁区域发展成本 有关㊂我国东㊁中㊁西部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各不相同,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对本地区发展支持系统的贡献也不相同㊂ʌ答案ɔ (1)呈上升态势㊂由发展㊁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㊂(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后较快上升,2003年后平稳发展㊂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㊂(3)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续恶化)㊂原因: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正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㊂(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为主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㊁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㊂工业结构:东部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㊂1.(2008㊃广东)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 十一五 规划纲要(2006~2010)中提出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的区域发展战略㊂山西㊁河南㊁湖南㊁湖北㊁江西㊁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㊂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㊂材料一 见图1㊂材料二 见图2㊂图1 中部六省位置示意图图2 三大地区G D P 比重增幅图材料三 见图3㊂图3 六省面积㊁人口㊁耕地及主要农产品占全国比重图(1)有人提出 中部塌陷 的说法㊂根据图2,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是㊂(2)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有( )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B .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C .劳动力丰富D.交通条件不如东㊁西部地区E .中部崛起 战略尚未实施(3)下列关于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有( )A.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B .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C .河南㊁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D.湖南㊁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㊂(5)分析该区域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㊂高考真题探究1.(1)①中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下降;②在三大地区中,中部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最小(2)B E(3)A B D(4)优势:①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气候资源丰富);②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大面积的平原,如鄱阳湖平原㊁洞庭湖平原等)㊂不利因素:①降水季节变化大(变率大),多洪涝㊁干旱灾害;②初春㊁冬季多寒潮;③水土流失严重㊂(5)意义:①该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30%以上;②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小麦和稻米生产地)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快速全面准确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运用地理原理㊁结合区域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㊂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㊂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㊂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两个时段内,东部地区G D P占全国比重增幅最大,西部地区增幅较小,而中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呈下降趋势,故提出了中部塌陷这种说法㊂第(2)问注重审题,强调影响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㊂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㊁交通虽不如东部地区发达,但比西部地区便利㊂故A㊁D 错误㊂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故C错㊂政策及城市群的带动能力(如沪宁杭地区在东部地区中起到龙头作用)是影响中部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故B㊁E正确㊂第(3)问,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大同有煤都之称,故A正确㊂三峡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故B正确㊂河南㊁安徽不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这两省工业少,科研能力也不如上海等地,故C错㊂湖南㊁江西位于南方地区,有色金属矿产储量丰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故D正确㊂第(4)问,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从气候㊁地形㊁土壤等方面结合该区域的特征分析即可㊂气候:该地区为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这是优势条件,但季风气候有其不稳定性,(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较大)多洪涝㊁干旱及寒潮灾害,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劣势㊂地形㊁土壤方面:该区域地形平坦㊁土壤肥沃是优势,但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是不利因素㊂第(5)问注重图表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六省耕地面积较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六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的30%以上,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㊂。
专题3:区域可持续发展

典例解析
【例题1】 下图为“某地1月份等温线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判断A、B、C三
地的气温大小,并试分 析A、B两地气温差异的 主要原因。 答案:-12℃<A<- 6℃;-24℃<B<- 18℃;-12℃<C<- 6℃。A地为内陆盆地, 冬季气温高;B地为山 脉,气温低。
典例解析
典例解析
【例题2】 阅读下列资料和图,回答问 题。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 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 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 27.9%。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 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典例解析
(1)用下列选项将图补充完整。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c.年降水量大
考点展示
考点三 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
【考向提示】 1.结合世界或我国典型自然资源分布区,分 析资源开发所在区域的区域特征、资源开发过 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2.结合世界或我国典型流域,分析河流的水 文特征和水系特点。 3.结合所学典型案例,善于运用知识迁移的 方法解答我国在资源开发和流域治理过程中出 现的问题。
考点展示
考点四 区域农业发展
【考向提示】 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 及问题都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 合理的土地利用会导致不同的农业发展 问题,如湿润地区破坏森林会导致水土 流失、土壤贫瘠及气候恶化,干旱地区 大水漫灌会导致次生盐碱化等。
典例解析
【例题4】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农业部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规划》中确定了11种优势农产品,确定的依据是: 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 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农产品 的冲击,或在竞争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 品。 材料二 我国两农业生产区域图
地理答题模板高中

地理答题模板高中高中地理答题模板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你组织思路并更好地回答各种地理问题。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高中地理答题模板,以及一些常见的地理问题及其解答思路。
一、基本答题模板1. 确定问题类型:是关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人口、城市等等的什么问题。
2. 确定分析要素: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回答问题,例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特征、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等。
3.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问题的类型和分析要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4. 总结答案: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并尽可能地使用地理术语进行表述。
二、常见地理问题及解答思路1. 地理位置问题:地理位置是一个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地理位置相关问题时,需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2. 气候问题:气候是影响一个地区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气候相关问题时,需要从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地形地貌问题:地形地貌是一个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地形地貌相关问题时,需要从地形类型、地势特点、地貌景观等方面进行分析。
4. 水文特征问题:水文特征是一个地区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水文特征相关问题时,需要从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方面进行分析。
5. 自然资源问题:自然资源是一个地区的重要财富之一,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自然资源相关问题时,需要从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方法引领素材 湘教版必修3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方法引领随着人类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也引起多方的关注。
这个问题在高考中考查的也越来越多,下面以2014年高考山东卷一道综合题为例,谈谈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解题方法,希望能给积极备战2015年高考的师生一点建议。
【2014年高考山东卷,36(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
该河中下游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高考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措施。
【命题立意】以图文资料为载体,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等方面的能力。
【解题思路】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①题干信息──通读题干找出答题的关键词“中下游地区”(确定位置)、“农业发展”(从农业发展角度回答);②文字材料信息──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流经多个国家,存在水资源分配问题)、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降水变率大,即河流流量变化大);③地图信息──时令河、年降水量、沙漠等(该地区降水偏少,不适宜发展需水量大的农作物)。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结合所学知识,从“开源”和“节流”角度分析回答。
开源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节流措施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如采取滴管、喷灌技术)、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通过上述两个解题步骤,可以得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从水资源合理分配、修建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合理选择农作物等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解题点拨】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更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但也是建立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核心知识大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核心知识大整理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具体分析如下:04荒漠化的防治措施针对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应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05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
2.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应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
(1)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薪柴。
(2)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
(3)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等开发建设不当。
3.从人类活动的技术角度分析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来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4)生物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
(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06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的影响07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的功能。
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热带雨林破坏有一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
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08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的差异09湿地的功能及保护1.湿地的主要功能2.湿地面积减少的原因(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通用版高考地理综合题 区域比较类 答题模板含练习题及答案.doc

【通用版】高考地理综合题区域比较类答题模板考查方式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域地理环境要素分布图或材料为命题切入点,考查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地理特征差异形成的原因、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治理措施等。
二、设问形式常见设问形式有“比较图中……和……的差异(异同)”“分析…… 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和……的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等。
三、答题思路“三步比较”回答区域比较类试题1、细致审题确定比较对象审比较对象,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审比较考点,如比较AB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可避免跑题;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异同点都找,或者要求通过比较找原因;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回答,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注意设问的分值,养成要点化答题的习惯,看分给点。
2、确立比较的类型与思维模式(1)名词比较类:应先搞清名词的含义,包括的内容,针对内容进行分析比较。
女口:比较两地的气候特征,须知道比较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特点(2)区域特征比较类:应先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求对分析内容有选择性地列举比较。
这类试题重在分析,次在比较。
所以,区域的综合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的综合分析主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进行。
3、巧妙比较,简洁作答三项联系是答题的依据:A、联系题中图表和材料,他们是解决比较类问题最直接的依据B、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即能迅速理解题目设置的情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并从中提取需要的知识点C、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当学生实在想不起来所学教材知识点时,根据题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来答题往往也是有效的答题模板地理要素比较要素河流水系特征比较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形态;河网密度;河道深浅、弯曲、宽窄;洛差或峡谷分布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流量、汛期、水位的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水能蕴藏量等地表坏境特征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土壤(其实是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气候特征气戻类型;气温(气温咼低、日较差、年较差大小)降水(降水总量的多少、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小)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气温差异比较年均温大小、气温咼低、气温年较差、气温咼低的月份分配状况等区域特征比较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人文地理特征(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环境问题)人口问题人口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快慢;人口老龄化程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咼低;速度快慢;城市化阶段(初级、加速、成熟阶段);城市化问题(逆城市化、虚假巴西、滞后印度孟加拉)农业发展条件与特点比较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技术、劳动力、市场、政策、交通等区位因素;经营方式和规模、商品率高低、机械化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等生产特点等值线特征等值线数值咼低、延伸方向、弯曲趋势、疏密状况专题练习[2016 •全国卷II, 36(1), 9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地理问题建模大全1、水土流失成因分析模式:
[分析模式的应用] 中国主要水土流失成因的比较:
2、土地荒漠化成因分析模式:
3、区域(或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成因分析模式:
4、干旱发生的一般机制及防御:
[分析模式的应用] 中国干旱多发地区成因的异同比较:
[分析模式的应用] 黄河、淮河、长江洪涝成因的比较:
6、江河咸潮成因分析模式:
[中国主要农业地区气候条件的对比分析]
9
、工业区位分析模式:
10、铁路区位分析模式:
[青藏铁路、南昆铁路的制约因素]
11、环境污染成因分析模式:
[分析模式的应用] 墨西哥湾污染事件
12、沼泽的成因分析模式:
[分析模式的应用] 几个区域的沼泽成因的比较;
13、水利工程(水库)利弊的评价模式:
14、自然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模式:(以某地资源为例)
11、附:世界主要地区的地形特点及部分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
①北美洲沿36°N 的地形剖面图 ②澳大利亚大陆沿23.5°S 的地形剖面图 ③南美洲沿36°N 的地形剖面图 ④非洲沿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⑤俄罗斯沿60°N 地形剖面图 ⑥死海地区地形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