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献分类法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文献分类法的基本原理

文献分类法的基本原理
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然后分别加以考察 的逻辑方法。
综合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把客观对象的各个 部分、方面和因素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加 以考察的逻辑方法。
第一节文献分类法的概念逻辑原理
• 二、概念逻辑原理在文献分类法中的应用 一方面,概念的限定与概括原理、概念的
划分原理能够为文分类法的等级结构体系 的建立提供逻辑基础。
准,将一个属概念的外延分成若干个种概 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 即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和划分的根据。 概念的划分应遵守四条规则:
第一节文献分类法的概念逻辑原理
(1)划分所得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应该等于 母项的外延;
(2)划分所得的各子项,其外延必须相互排 斥;
(3)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 (4)划分必须按层次逐级进行。
未列的“化学目录学”等入
– 类目涵义受同位类限定
• 因为,同位类的外延一般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可以根据一个类 列中的同位类设置,限定各同位类的涵义。例如,《中图法》 中: I 28 儿童文学 I287 建国后作品 I287.4 小说 I287.5 故事 这里“小说”不包含“故事”。在《中图法》中,只儿童文 学下的小说不包含故事,其他类下,故事是作为小说的下位类, 被小说包含。
这是未展开细分的类目涵义通过性质相同或相关类目已列出的 下位类来明确。
例如,《中图法》中: D91 法学各部门 D912.2 财政法
此类包括
D922.2 财政法 D922.21 预算、决算法 D922.22 税法
------D922 .27 审计法
参:逻辑学概念 /link?url=ryyR9h8L5DRa3MNeNuuPD7wZgp DEsDNHyzqiY4PNaMiCeg8O5f33OGqYnKSJtBcCu1Fgt6ay2q8ZiqJ jMewLo9m1q44SXCjBf_IQ4o6nqTO

文献分类及文献分类法

文献分类及文献分类法

文献信息分类第一节文献分类及文献分类法一、文献分类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属性,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

二、文献分类法指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的特点,对概括文献情报内容特征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或术语,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而形成的类目一览表。

第二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就我国建国以后编制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文献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第四版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其简称仍称《中图法》。

《中图法》(第五版)已于2010年9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

一、《中图法》(第五版)的修订重点及特色《中图法》的修订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每版修订都有其重点和特色。

此次修订幅度较大,新增1631个类目,停用或直接删除约2500个类目,修改类约5200多个。

其修订特点有:1.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和局部调整大类。

根据用户使用意见、《分类法研究与修订调研报告》以及“修订报告”对《中图法》(第四版)存在问题的分析,此次修订确定“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特别处理的大类,“F经济”、“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U交通运输”为重点修订大类,“D政治、法律”、“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等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计算机技术相关类为局部调整大类。

最后的修订结果也基本体现了这些修订重点。

2. 增加复分标记、“一般性问题”的禁用标记。

对一组类目或多组类目需要复分时,以前各版次的《中图法》只有一个说明性注释来规定,而具体需要复分的类目不再一一注释说明。

第五版为增强类目复分助记性、降低复分难度,对这些类下无直接复分注释而又需复分的类目的类名后增加了相应标记,并区别8个通用附表、专类复分或仿分的标记,标记符分别对应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①~⑧分别代表用《中图法》后附的8张不同的通用复分表复分,⑨表示专类复分或仿分。

文献检索-第二章 文献检索基本知识(100829)(包括第三章)

文献检索-第二章  文献检索基本知识(100829)(包括第三章)

二、检索语言的种类
1、按表达文献特征划分
描述文献外部特征 检索语言 描述文献内容特征
学科分类—分类索引
描述 文献 内容 特征
研究对象—主题索引
所包含的关键词—关键词索引
分析单元性概念—叙词索引、单元词索引 分子式、结构式—分子式索引、结构 式索引 地理位置等特种内容—经纬度索引等 特种索引
2、按结构划分 分为分类语言、主题语言、代码语 言、引文语言。
第二节 检索语言
一、检索语言的定义:
从上节“检索原理”可以看出, 必须有同样的检索标识系统(即检索 语言)来标引文献特征和检索提问, 这是文献检索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 信息标引人员和信息用户应当具有必 要的检索语言的基本知识。
文献检索时,检索标识和用户提 问都需要用一定的语言来表达,这种 标引人员表达检索标识和信息用户(检 索者)表达检索提问所共同采用、共同 理解的语言,就是信息检索语言。
②叙词语言 它是以叙词作为文献内容标识和检 索依据的一种主题语言。叙词是从文献 的题目,摘要或正文中抽取出来,用以 表达文献基本内容的概念单元。叙词受 词表控制,词表中词与词之间无从属关 系,都是相互独立的概念单元。检索时, 利用这些概念单元组配起来,表达一个 复杂的概念。叙词语言特别适用于计算 机检索。
③关键词语言 它是以关键词作为文献内容标识和检 索依据的一种主题语言。关键词是从文献 的题目、正文或摘要中直接抽取出来,未 经规范化处理的自由词汇。关键词不受词 表控制,标引文献时根据文献内容选择恰 当的词汇进行组配,以表达文献的内容特 征。
第三节
检索工具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检索工具? 检索工具是积累和查找文献线索的 工具。它报导文献的存在,揭示文献 的内容,帮助科技人员鉴定和选择文 献、开发和利用文献资源。检索工具 具有存贮和检索两方面的功能。

文献检索基本知识解读

文献检索基本知识解读
以编年或表格形式 记载事物发展的工 具书
2019-5-8
谢谢观赏
24
辞书:字典、词典、辞典的统称
词和辞的区别: 收录语文词汇为主的称词典;收录术语、专有 名词、学科性词汇为主的称辞典
2019-5-8
谢谢观赏
25
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知识的总汇,是一切知识门类广 泛的概述性著作。包括综合性百科全书(如中国大百科 全书)专业性的百科全书(如中国企业百科全书)
22
工具书的特点
内容上具有完整性 在编排方法上具有易检性 目的功用上具有查考性
2019-5-8
谢谢观赏
23
中文工具书主要主要类型:
辞书(字典、词典 ) 百科全书 手册 索引 图录、地图 政书
典章制度专史,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 沿革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
类书 年鉴 书目 表谱 名录
查考事物的起源,典 故的出处,诗词文句, 参考史料,校勘古籍 及辑录散佚。
2019-5-8
谢谢观赏
5
二、文献检索的原理:
提问(检索) 语言
匹配
文献标识语 言
2019-5-8
谢谢观赏
6
文献存储过程
检索原理图
检索过程
文献内容
检索需求
检索者
主题分析 主题概念
情报工 作人员
用检索语言对 文献进行描述
文献标识
检索工具(系统)
否 是否匹配
主题分析
主题概念
用检索语言对 文献进行描述
缩微式检索工具:(很少用)
机读式的检索工具:(磁带等已很少用)现在常用的检索工具如
网络、光盘数据库等
2019-5-8
谢谢观赏
14
检索工具的类型: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

文献分类学(超详细版)

⽂献分类学(超详细版)⽂献分类学第⼀章绪论第⼀节基本概念分类:以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其他显著特征作为根据,把各种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献分类:以⽂献分类法为⼯具,根据⽂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献的⼀种⽅法(作⽤:组织分类排架、建⽴分类检索系统)第⼆节体系分类法概念: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依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把概括⽂献内容与事物的各种类⽬组成⼀个层层⾪属,详细列举的等级结构体系的⼀种⽂献分类法,⼜称列举式分类法、枚举式分类法实例:《中图法》、《科图法》、《⼈⼤法》、《杜威⼗进分类法》、《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组成:主表(基本部类、基本⼤类、简表、详表),标记符号,复分表,类⽬注释与索引⼀主表结构基本部类:分类表中为便于类⽬展开⽽对知识和客观事物所作的最基本...、最.概括..的划分基本⼤类:在基本部类基础上列出的⽂献分类法的第⼀级类⽬简表:由基本⼤类与由其直接展开的⼀⼆级类⽬所形成的⼀种类⽬表详表:由简表展开的不同等级类⽬所组成的类⽬表,这是类分⽂献的真正依据主表中类⽬之间的关系:从属、并列、交替、相关①从属关系:上下位类之间的关系类系..是指对某个类进⾏连续划分所形成的⼀系列具有从属关系的类⽬②并列关系:同位类之间的关系类列..是指⼀组同位类③交替关系:正式类⽬和⾮正式类⽬之间的关系④相关关系:其他关联关系(通过类⽬参照和多重列类法实现)多重列类法.....:对某个类⽬同时采⽤⼏个分类标准,分别建⽴⼏组平⾏⼦⽬⼆标记符号标记符号是分类法中⽤以表⽰类⽬的代号,⼜称分类号。

性能:容纳性、表达性、助记性、简短性标记符号的种类单纯号码:采⽤⼀种符号系统,分为单纯数字号码和单纯字母号码两种,如《杜威⼗进分类法》、《科图法》混合号码:同时采⽤两种或两种以上符号系统,⼀般是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标记制度层累标记制:类号位数与类⽬等级相适应、层次分明的标记制度。

第二章文献信息检索基本知识

第二章文献信息检索基本知识
54-16-089 (化学物质登记号)
运算符
1、布尔逻辑运算符(Boolean Operators) 2、通配符和截词符 3、字段限制符

1、布尔逻辑运算符 Boolean Operators
名 称
逻辑 与
逻辑 或
逻辑 非
运算符
AND * OR +
NOT -
逻辑关 系
举例
作用
限定 A AND B 缩小
需求分析
信息源
检索工具 检索方法
检索途径 检索标识
确定学 科范围、
主题概 念。
确定信 息源类 型、 语
种、时 间和空 间范围。
选择数据 库及其文 档、搜索 引擎及网 站。
选择检索 途径
及其检索 标识
制定检索 策略
调整检索 策略
查找文献 线索
索取原始 文献
检索提 问表达 式
根据检索 结果,扩 大或缩小 检索范围, 提高查全 率和查准 率。
以工程索引EI为例,通配符和截词符的检索 表达式及检索结果如下:
算符 *
$
含义
结果
利用它可以输入检索词的起始部分,而 实现一簇词的检索
自动取词根运算符
Alter*可命中 alter,alternando,altern ant,alternate,alternati ve等
$alter可命中 alter,alternate,alterna tive
用检索 工具查 找到文 献线索
馆藏文献借阅、 复制 全文数据库 网上获取 向作者索取
检索提问表达式=检索词+运算符
检索词
分为两类: 字词类:名词术语(如叙词或关键词),或者是个
人或机构名称。 如:行政管理、王平、西安邮电大学等。

1第一章 文献分类的基本原理

1第一章 文献分类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文献分类的基本原理文献分类的基本原理由概念逻辑原理、概念逻辑方法、科学知识分类原理三部分组成,是文献分类的理论基础。

文献分类的理论基础是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在文献分类中的应用,如概念逻辑原理和概念逻辑方法属于逻辑学内容,逻辑学又属于哲学范畴,科学知识分类原理属于科学分类学(G304)内容。

第一节文献分类的概念逻辑原理1.1.1 逻辑学基本知识概念逻辑原理和概念逻辑方法属于普通逻辑的范围,即形式逻辑的范畴。

形式逻辑通常叫做“逻辑学”,简称“逻辑”。

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科学。

把思维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许多,如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工智能等。

它们是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来研究思维的。

逻辑主要研究对象是思维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同时也研究认识现实的简单的逻辑方法。

2.逻辑学的性质。

逻辑学在哲学范围内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一直包括在哲学的大范围内。

在科学体系中,哲学居于最高层次,是统帅其它科学的科学。

因为,哲学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最大,它所揭示的矛盾性质和规律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因而对其它科学具有一般指导意义。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门工具性、方法性科学。

逻辑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工具和方法。

3.逻辑学的作用。

(1)提供认识事物的必要工具。

认识的源泉是实践。

但是,对于具体一个人来说,不可能事事实践。

人们根据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实的知识,经过正确的推理,推出新的知识,这是认识客观世界所不可缺少的逻辑环节。

形式逻辑正是研究如何从已有的知识正确地推出新的知识的科学,所以,掌握了形式逻辑的知识就使我们有可能进行正确的推理,从而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从已有事实出发,经过推理,提出假设,最后经过实践验证,在科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①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从少数的几条公理,通过形式逻辑的推理,推出许多人们原来不知道的新定理。

②天文学中海王星发现之后推算出冥王星。

文献分类讲义

文献分类讲义

文献分类讲义第一章文献分类的含义和作用一、文献分类的含义要明确什么是文献分类,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类,什么是分类。

类是指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个别事物的集合,表明某些个别事物共有的一种概念。

每一个个别事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属性,某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同或相异,就是这一事物的属性与另一事物的属性的相同或相异。

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形成一类,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又分别地形成不同的类。

类在文献分类体系中又称为类目,类目是构成文献分类体系的基本单元,一个类目就表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组文献。

表示类目概念的名称叫类名,类名不仅体现类目概念,使其区别于其它类,而且还规定类目的性质与内容范围。

例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TN95雷达”类下的“TN959.1侦测雷达”这一类名,既区别于“TN958.1脉冲调幅雷达”、“TN958.92相控阵雷达”等,又规定了该类目是以雷达的用途作为分类根据的,其范围包括各种侦测雷达,如警戒雷达、目标识别雷达等。

分类是指以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其它显著特征作为根据,把各种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

事物的属性分为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是事物本身具有的、较稳定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属性,而且通过这种属性可以和其它事物区别开来。

非本质属性是指除了本质属性以外的其它属性。

对事物的分类:一、可采用多种属性特征作为分类根据,二、分类可以连续进行,如文学作品,按国家、体裁、时代等逐级划分,就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分类体系。

文献分类就是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和其它显著属性特征,分门别类、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

文献分类概念的含义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文献分类的对象是各种文献,包括印刷型、缩微型、音像型、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第二,文献分类的根据是文献的学科内容属性和其它显著特征。

文献所体现的学科知识内容是文献的本质属性,如学科的门类、研究对象、基本理论、观点等。

文献的其它显著属性特征是指除了学科知识内容以外的具有检索意义的一些属性特征,如文献的种类、类型、体裁、载体、使用对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三、文献分类与科学分类的区别 1.分类对象不同 2.分类标准不同 3.分类体系及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4.任务与作用不同
1.客观原则——信息保证
• 这是要求,一方面类目所代表的事物必须是客观 存在的,而且还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关于该事物的 信息;另一面,应根据信息的数量决定类目的细 分程度或类目的数量,使各类目包容的信息数量 大致平衡。
未列的“化学目录学”等入
– 类目涵义受同位类限定
• 因为,同位类的外延一般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可以根据一个类 列中的同位类设置,限定各同位类的涵义。例如,《中图法》 中: I 28 儿童文学 I287 建国后作品 I287.4 小说 I287.5 故事 这里“小说”不包含“故事”。在《中图法》中,只儿童文 学下的小说不包含故事,其他类下,故事是作为小说的下位类, 被小说包含。
第一节文献分类法的概念逻辑原理
• 3、概念的限定与概括 概念的限定是指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 缩小概念的外延,即由属概念(上位概念) 过渡到种概念(下位概念)的一种逻辑方 法。 概念的概括是指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 扩大概念的外延,即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 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第一节文献分类法的概念逻辑原理
第一节文献分类法的概念逻辑原理
• 二、概念逻辑原理在文献分类法中的应用 一方面,概念的限定与概括原理、概念的 划分原理能够为文献分类法的等级结构体系 的建立提供逻辑基础。 另一方面,概念的分析与综合原理能够为 文献分类法的分面组配结构的建立提供逻辑 基础。
三、概念逻辑原理在立类原则中的 体现——概念清晰原则
2.发展原则
• 这是要求,一方面立类时应以发展的眼光,有预见 地为有生命力的新事物设立类目或留下发展余地, 对不稳定的事物不急于立类或不以不稳定的事物属 性为依据设立类目,以求类目的稳定;另一方面, 必须随着分类法的使用和事物及其信息的发展,对 立类不当的类目进行调整,增设必要的新类目,使 类目体系达至稳定与发展的平衡。
参:逻辑学概念 /link?url=ryyR9h8L5DRa3MNeNuuPD7wZgp DEsDNHyzqiY4PNaMiCeg8O5f33OGqYnKSJtBcCu1Fgt6ay2q8ZiqJ jMewLo9m1q44SXCjBf_IQ4o6nqTO /view/67038bdb7f1922791688e81e.html?re=vie w
第一节文献分类法的概念逻辑原理
• 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反变关系 概念有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指 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类类、一 个个事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存在着反边 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这个概 念的外延就越少;反之,一个概念的内涵 越少,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越多。
• 二、如何选择与运用文献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类目划分时遵循的属性特征 分类标准的运用次序:当需要用不同属性对同一对象进行划分时,各种 属性使用的先后顺序 分类标准及其使用次序决定了集中文献的角度和可用的检索途径。影响 分类标准选择及其运用次序的因素包括:
(1)读者的检索要求与检索特点 (2)具体国家的实际情况 (3)学科、专业分类的一般规定 (4)文献出版与收藏的实际情况 (5)概念的划分规则
第二章文献分类法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文献分类法的概念逻辑原理 • 一、概念逻辑概述 概念逻辑是形式逻辑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 它研究概念的种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及 其反变关系、概念的限定与概括、概念的 划分及其规则、概念间的关系等,为人们 认识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提供逻辑工具。
第一节文献分类法的概念逻辑原理
• 4、概念的划分 概念的划分就是以事物的某种属性作为标 准,将一个属概念的外延分成若干个种概 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 即划分的母项、划分的子项和划分的根据。 概念的划分应遵守四条规则:
第一节文献分类法的概念逻辑原理
(1)划分所得的各子项的外延之和应该等于 母项的外延; (2)划分所得的各子项,其外延必须相互排 斥; (3)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标准进行; (4)划分必须按层次逐级进行。
(2) 专论应用概念被包含在应用到的类目 “A在B中的应用”属于“B”类的内容范围。 例如: 《中图法》中,“G254.24 叙词法与叙词表”类可以容纳“计 算机在叙词表编制和管理中的应用”主题概念。
第二节文献分类法的科学分类原理
• 一、科学分类概述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精辟地指出: “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 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连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 式的”,“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 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 列。”
• 这是要求,设立的每个类目应该概念明确,含义 清晰;主表中的类目还应有独立的检索意义。
• 为此,应在确定类目概念的基础上,首先选用合 适的类名,使其符合确切、科学、简洁的要求; 其次,将类目置于适当的位置,使其与类目体系 中的上位类、下位类、同位类、相关类相联系或 相适应,必要时用注释对其含义加以说明或限定。
第三节文献分类法的文献分类标准原理
• 一、文献分类标准 文献分类标准,也称为文献分类根据,是 指划分某一类文献时所依据的某种属性特 征。文献分类应以文献的本质属性,即文 献所体现的学科知识内容作为文献分类的 主要标准,以文献的其他属性特征作为文 献分类的辅助标准。
第三节文献分类法的文献分类标准原理
─────────────────────────── “国家→类型”引用次序 │ “类型→国家”引用次序 ────────────────────────── 中国法律 │ 国家法、宪法 国家法、宪法 │ 中国 经济法、财政法 │ 美国 民法 │ ...... 刑法 │ 经济法、财政法 ...... │ 中国 美国法律 │ 美国 国家法、宪法 │ ...... 经济法、财政法 │ 民法 民法 │ 中国 刑法 │ 美国 ...... │ ...... ...... │ 刑法 │ 中国 │ 美国 │ ...... ───────────────────────────
• 1、关于概念的意义与种类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在感觉、 知觉与印象的基础上,借助语词而形成的。概念按不同的 角度可分成若干种类,即:普遍概念与单独概念;集合概 念与非集合概念;正概念与负概念;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
对象:泛指各种事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精神和自然现象 属性:指对象本身的性质及对象之间的关系 思维形式:思维过程中用来反映思想内容的最小单位
– 类目涵义受下位类限定
• 一是下位类外延之和与上位类外延相等时,通过下位类可以 明确上位类的涵义。例如:
《中图法》: H172 北方话 (官话方言) H172.1 北方方言(华北官话) H172.2 西北方言 H172.3 西南方言 H172.4 江淮方言(下江官话)
• 二是下位类外延之和小于上位类外延时,通过下位 类可以明确上位类除自身内容外,还应包含未列出 的下位概念的专论性内容。例如,《中图法》中: G257.36 科学、技术目录学 G257.37 生物科学目录学 G257.38 医学目录学 G257.39 农业目录学
– 类目涵义受相关类限定
• (1) 相关类目之间在涵义上必然有所区分,因此相关类目的 涵义可以相互限定。例如, 《中图法》: C8 统计学 参见O212 O212 数理统计 参见C8 《中档法》: GA76 娱乐场所管理 参见GA1291 GA1291 艺术表演场所管理
• (2)类目涵义受相关类目下位类限定 这是未展开细分的类目涵义通过性质相同或相关类目已列出的 下位类来明确。
• 等级分类法的类名往往不能完整地表达类 目的涵义,类目的实际涵义受以下因素的 制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类目涵义受上位类限定
• 因为由上位类划分出的下位类,其类名一般采用省略方式, 不重复上位类名相同的部分。 • 有时甚至需要通过更上位类目的限定才能明确类目的涵义。例 如: 《中图法》: I106.4 小说 (作品评论和研究,世界) I210.6 小说 (鲁迅著作) I24 小说 (中国)
第一节文献分类法的概念逻辑原理
• 划分出的概念间关系 (1)同一关系 (2)从属关系 (3)交叉关系 (4)矛盾关系 (5)反对关系 (6)并列关系 表现在类目关系上则有如下关系(以等级体 系分类法为例):
第一节文献分类法的概念逻辑原理
• 5、概念的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把客观对象分解为 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然后分别加以考察 的逻辑方法。 综合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把客观对象的各个 部分、方面和因素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加 以考察的逻辑方法。
不包括“儿童结核病护理” 包括“儿童结核病护理”
– 类目涵义受注释限定
• 指示类目内容范围的注释本来就是为了明确类目的涵义,例如, 《中图法》中: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等入此。 F626.3 无线电通信企业 无线电传真及无线电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无 线寻呼业务等入此。
例如,《中图法》中: D91 法学各部门 D912.2 财政法
此类包括
D922.2 财政法 D922.21 预算、决算法 D922.22 税法 ------D922 .27 审计法
R473 专科护理学 R473.5 内科护理学 R473.72 儿科护理学
R5 内科学 R52 结核病 R529.9 儿童结核病
– 类目涵义受类目内容范围划分规则的限定
• (1)“事物”类目包含“方面”概念;
在等级分类法中,通常在较大的范围内按学科、专 业,也就是按事物大的方面集中信息。但是,在小 的范围如学科、专业内,往往依事物集中各方面的 信息。而且,一般是某类事物下列出各个方面的类 目,各种事物下不列出各个方面的类目,但包括各 个方面概念。
第二节文献分类法的科学分类原理
• 二、科学分类原理在文献分类法中的应用 科学分类原理在文献分类法中的应用,主 要是指建立文献分类法的基本类目体系要 以科学分类为基础,要充分利用科学分类 的成果。 科学分类能够为建立文献分类体系提供可 靠的依据。 科学分类要遵循两条原则:客观→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