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

合集下载

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最新复习资料

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最新复习资料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元白诗派
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长吉体
1510期
孟郊诗歌的创作特点
俗讲
1504期
《左传》的辞令艺术 杜甫诗歌的写实手法
《长门赋》的艺术特点 《九章》 《古诗十九首》的情思内涵 玄言诗
《木兰诗》的艺术特点 吴中四士 岑参边塞诗好奇的特点 元合体
考试分析
考试题型举例-单项选择题
1.《左传》的叙事特点是(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
考试分析
考试分析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 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内容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 北朝文学和隋唐五代文学四编。
考试分析
二、课程目标
1.系统了解中国文学自先秦至五代的发生发展历史; 2.切实把握其间重要作家作品的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3.准确掌握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团体的创作风格及其创作主张; 4.深度理解其间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 5.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选修课程打下扎实稳固的基础。
《战国策》铺排纵恣的文学特色 ☆☆☆☆☆ (1)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 (2)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 (3)引譬设喻,善用寓言。
第一编 先秦文学
考点4 《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一、《尚书》、《春秋》等早期历史散文简介☆☆☆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是《尚书》,以记言为主,书内所记
2.《左传》叙事艺术表现在两个方面:文学性的剪裁;采用全知叙事 视角。
第一编 先秦文学
考点4 《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3.《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 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 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简答论述】复习资料整理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简答论述】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简答论述整理1、神话的基本特征:2、简述我国古代神话神话与传说的区别:3、试论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5、简述《七月》的内容梗概。

6、试述《诗经》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7、分析《诗经》史诗重要篇章的艺术特色。

(即《大雅》五篇史诗的主要内容)8、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9、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10、简述《老子》的文学价值。

11、简述《论语》的文学特色。

12、简述《墨子》的文章特点。

13、简述《荀子》说理文特色。

14、简述《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极其寓言的特点。

15、试述《左传》的文学特色。

16、试述《战国策》的文学特色。

17、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18、试论《庄子》寓言特色。

(即《庄子》的文学特色)19、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

20、简述《招魂》的艺术特色。

21、试叙楚辞产生的相关要素。

22、试论楚辞的文体特点。

23、试论《离骚》的思想内容。

24、试论《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

25、试论《九辩》的艺术特色极其与《离骚》思想、艺术上的异同。

26、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27、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28、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29、论述《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30、简述贾谊骚体赋的创作特点。

31、简述枚乘开创大赋体式的《七发》及其特点。

32、简述《天子游猎赋》所代表的汉大赋的主要特点。

33、论述杨雄大赋的创作特点。

34、论述王褒《洞箫赋》在咏物赋发展中的地位。

35、论述班固《两都赋》。

36、论述张衡在赋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37、试叙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38、试叙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39、试叙《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40、试叙《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

41、简述曹操诗歌思想内容及创作成就。

42、简述曹丕诗歌的特点。

43、简述王粲诗歌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提纲中国古代文学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识记:一、神话的概念::所谓神话,就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语)。

二、上古神话的保存:《山海经》,《诗经》,《楚辞》,《淮南子》理解:一、上古神话的分类:(P35-39)υ创世神话——盘古的故事υ始祖神话——女娲的故事υ洪水神话——鲧禹父子《山海经▪海内经》υ战争神话——黄帝和炎帝《史记▪五帝本纪》υ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发明弓箭除了以上这些类型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

二、中国神话的民族特色:(与西方神话比较)(P40-41)(一)深重的忧患意识(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古希腊神话的享乐精神更为明显。

(二)厚生爱民(如: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神话)古希腊神话不重视普通民众,体现鲜明的天神(或英雄)情结。

(三)为公为群(如:尧杀子让位等神话)西方神话突出个人英雄行为,张扬自我。

(四)主张顽强抗争(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争神等神话)西方神话宣扬命定。

总的来看:1.中国神话重点突出人本身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西方神话重点突出命运的主宰力量和人的自然本性。

2.中国神话的实质是将人神化,着眼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中心是“人”;西方神话将神人化,着重表现神的故事,中心是“神”。

第二章《诗经》识记:一、《诗经》概况:包括数量、编订、分类、采集、传播等(P51-5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

编订——1.采诗说——派官员到民间收集民歌;2.献诗说——很大部分由卿大夫所献;3.删诗说——《诗经》经孔子删定。

分类——1.风,国风,各地的民歌;2.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符合礼仪规范的乐曲;3.颂,祭祀所以的音乐,歌颂祖先的功德。

自考复习题库八: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分值40)

自考复习题库八: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分值40)

题库八: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有关女娲的神话主要叙述她的两大功绩,一是造人,二是( )A.治水B.填海C.射日D.补天2.《国语》的文风特点是( )A.质朴平实B.艳富浮夸C.佶屈聱牙D.辩丽恣肆3.记载先秦纵横家言论最多的典籍是( )A.《论语》B.《国语》C.《战国策》D.《越绝书》4.《庄子》一书所体现出的想象特点是( )A.发挥透彻,淋漓尽致B.奇幻夸张,变化莫测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D.明切犀利,冷峻峭拔5.屈原《九歌》组诗的篇数是( )A.8篇B.9篇C.10篇D.11篇6.下列关于诸神的诗句中属于宋玉所作的是( )A.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B.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C.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D.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7.下列作品属于贾谊代表作的是( )A.《治安策》《论积贮疏》《过秦论》B.《治安策》《论贵粟疏》《过秦论》C.《过秦论》《论贵粟疏》《论积贮疏》D.《治安策》《论积贮疏》《论贵粟疏》8.从思想倾向看,桓谭是( )A.反对君权至上的代表B.讥刺儒家经典的代表C.反对图谶迷信的代表D.抨击恶风鄙俗的代表9.《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列传”主要是(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王侯各国状况C.记述古今特殊人物或集团D.载录文化、经济、制度10.《吴越春秋》产生的年代是(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汉时期D.东汉时期11.扬雄《河东赋》的内容是( )A.专写蜀都山水B.专写天子祭祀C.专写天子田猎D.专写苑囿湖泊12.铺陈胪列,细致描绘,成为汉代京都赋极致的是( )A.《天子游猎赋》B.《蜀都赋》C.《两都赋》D.《二京赋》13.汉乐府《江南》一诗是( )A.爱情诗B.农事诗C.山水诗D.怨刺诗14.下列选项中,标志汉代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的作品是( )A.班固《咏史》B.应亨《赠四王冠诗》C.张衡《同声歌》D.宋子侯《董娇娆》15.建安时期,对我国七言诗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作家是( )A.曹植B.曹丕C.王粲D.刘桢16.四言诗被后人评为“实开晋人之先,四言中饶隽语,以全不似《三百篇》,故佳”的作家是( )A.曹操B.应璩C.嵇康D.陆机17.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为( )A.平和冲淡B.绮丽华美C.苍茫浑朴D.奔放恣肆18.下列有关山水的诗句属谢灵运所作的是( )A.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B.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C.水中千丈月,山上万重云D.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19.北朝民歌《木兰诗》的风格特点是( )A.绮丽华艳B.鲜丽明快C.慷慨悲凉D.刚健清新20.下列文章作于正始时期的是( )A.《大人先生传》B.《求自试表》C.《吊魏武帝文》D.《陈情表》21.南朝鲍照的《芜城赋》被《南齐书·文学传论》评为( )A.雕藻淫艳,倾炫心魂B.铺锦列绣,雕缋满眼C.寄言上德,托意玄珠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22.下列关于《水经注》的表述正确的是( )A.作者杨衒之B.代表南朝文人风格特色C.大量描写佛寺建筑D.集六朝地志之大成23.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的特色是( )A.寓意凄婉B.丰满圆融C.苍劲奔放D.缠绵悱恻24.王昌龄边塞诗为后世传诵的均为( )A.七律B.七绝C.五律D.五绝25.崔颢的名作《黄鹤楼》是( )A.初唐七律的样板B.七律纯熟的标志C.唐人七律之首D.古今七言律诗第一26.韦应物后期诗歌的特点是( )A.境界阔大B.清新流丽C.闲淡简远D.气势壮伟27.李商隐诗《有感二首》、《重有感》的写作背景是( )A.安史之乱B.永贞革新C.甘露事变D.黄巢入长安28.贾岛五律的创作特点是( )A.冷艳怪丽B.清奇幽微C.绮丽精工D.硬语盘空29.我国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是( )A.《尊前集》B.《花间集》C.《金奁集》D.《阳春集》30.下列选项中,属于自代宗至文宗朝传奇小说代表作的是( ) A.《古镜记》、《李娃传》、《霍小玉传》B.《霍小玉传》、《莺莺传》、《虬髯客传》C.《李娃传》、《莺莺传》、《枕中记》D.《莺莺传》、《虬髯客传》、《枕中记》31.古代神话中炼石补天的神话人物是A.盘古 B.羿C.禹 D.女娲32.《诗经》的《将仲子》属于A.郑风 B.卫风C.小雅 D.大雅33.下列《诗经》作品属于史诗的是A.《伐檀》 B.《采薇》C.《公刘》 D.《七月》34.下列作品中多记纵横家言论的是A.《尚书》 B.《国语》C.《左传》 D.《战国策》35.先秦著名历史散文《春秋》属于A.编年体 B.纪传体C.国别体 D.纪事本末体36.下列作品中属于《九歌》的是A.《礼魂》 B.《抽思》C.《招魂》 D.《思美人》37.按照《史记》体例,全书的纲领是A.本纪 B.世家C.列传 D.表38.《汉书》记载的是A.后汉的历史 B.西汉的历史C.东汉的历史 D.两汉的历史39.“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A.《高唐赋》 B.《赋篇》C.《登徒子好色赋》 D.《吊屈原赋》40.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是A.从情思浓郁、质实纯朴向缺少真情、辞藻华丽方向发展B.从关注社会、政治、人生向远离社会、政治、人生方向发展C.从为统治集团歌功颂德向愤世嫉俗方向发展D.从表达人世进取情志向抒发避世高蹈意愿方向发展41.下列辞赋中表达怀人主题的是A.《自悼赋》 B.《李夫人赋》C.《哀二世赋》 D.《非有先生论》42.汉代著名大赋《二京赋》的作者是A.司马相如 B.扬雄C.班固 D.张衡4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A.《文心雕龙》 B.《文选》C.《玉台新咏》 D.《典论·论文》44.《乐府诗集》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类别是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45.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全盛局面的是A.陶渊明 B.曹操C.曹丕 D.曹植46.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其代表作是A.《白马篇》 B.《燕歌行》C.《善哉行》 D.《杂诗》47.正始诗歌的代表作家是A.曹植与阮籍 B.嵇康与阮籍C.陆机与潘岳 D.左思与嵇康48.史称“少负壮志,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的诗人是 A.左思 B.刘琨C.潘岳 D.张华19.下列诗人中以写游仙诗著称的是A.丁仪 B.郭璞C.陶渊明 D.刘琨49.东晋玄言诗的特点是A.情伤一时,心存百代 B.理过其辞,淡乎寡味C.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D.缛旨星稠,繁文绮合50“永明体”又称A.骚体诗 B.新体诗C.古体诗 D.近体诗51.宫体诗的主要特点是A.格调慷慨悲凉 B.词采丽靡轻艳C.意韵清逸玄远 D.语言峻切犀利52.下列文句出自曹植《洛神赋》的是A.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B.孤蓬自振,惊沙坐飞C.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D.春草碧色,春水绿波53《博物志》是在《山海经》的系统上发展出来的,属于A.志怪小说 B.志人小说C.骈文 D.辞赋54上官仪诗歌的艺术风格是A.慷慨悲壮 B.沉郁顿挫C.婉媚工整 D.清新自然55宋之问、沈俭期在诗歌创作领域的主要贡献是A风骨的确立 B.律诗的定型C.提出“六对”、“八对”之说 D.提出风雅、兴寄之说56李白绝句的艺术特点是A.大气磅礴 B.雄奇浪漫C.自然明快 D.深隐奥僻57贾岛诗歌的艺术风格是A.峭健俊爽 B.深情绵邈C.清奇幽微 D.正大高华58自居易的著名诗作《长恨歌》《琵琶行》属于A.杂律诗 B.感伤诗C.闲适诗 D.讽谕诗59下列诗人中继承元、白新乐府写实批判精神的晚唐诗人是A.姚合 B.司空图C.皮日休 D.陆龟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复习资料汇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复习资料汇编

【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复习资料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一节初民歌谣识记内容:(1)古代典籍关于古歌谣的论述。

《吕氏春秋。

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周易。

贲卦》: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理解:1,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2,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识记:神话的性质。

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社会)并征服自然(社会)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理解:神话与传说的联系与区别。

一.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二.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三.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四.实际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综合运用:1,我国神话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品。

主要类别一、创世神话:《三五历纪》:浓厚的原始思维色彩《五运历年纪》;二、自然灾害神话:《淮南子·览冥训》《列子·汤问》记载了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

《山海经·海内经》、《管子·形势解》《淮南子·本经训》中都对后羿射日进行描写。

三、战争神话:《山海经·大荒北经》、《大平御览》都描述了关于黄帝的故事。

2、我国神话的精神内涵特征。

一、不论是以战胜自然力为主的恩华,还是以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人的生存这个主题;二、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了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三、不论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自考复习题库二: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分值40)

自考复习题库二: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分值40)

题库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礼记》中保留原始歌谣风貌的《蜡辞》的歌词是( )A.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B.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C.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D.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汝无家,何以速我狱?2.《吕氏春秋·\u21476X乐》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动作而歌舞的记载是( )A.履虎尾,不咥人B.龙战于野,其血玄黄C.贲如,皤如,白马翰如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3.《诗经》中的作品大致产生于( )A.西周以前B.西周初至春秋中叶C.西周初至春秋末D.春秋战国时期4.《诗经·雅·民》是( )A.史诗B.情爱诗C.农事诗D.社会政治诗5.《天问》的诗歌句式主要是( )A.七言B.五言C.四言D.杂言答案:C6.下列作品中出自《九章》的一篇是( )A.《山鬼》B.《橘颂》C.《东君》D.《招魂》7.《论语》的文风特点是( )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8.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 )A.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9.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A.铺陈排比B.多用比喻C.质实无华D.婉转诙谐10.与汉初各家散文比较,枚乘《上书谏吴王》最主要的特点是( )A.语言犀利,直说主题B.譬喻叠出,设辞委婉C.质朴无华,造语恳切D.铺排纵横,气势宏大11.以王充、桓谭为代表的东汉前期散文的主要创作倾向是( )A.针对王朝的兴替翻覆发抒感慨B.针对东汉政治的腐败揭露抨击C.针对宦官、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提出批评D.针对图谶虚妄的政治文化予以批驳答案:D12.《史记》的五种编写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古今特殊人物的事迹C.记述王侯各国的兴衰状况D.记述历代王朝的重要事件13.《吴越春秋》与《越绝书》在内容上的主要不同是( )A.前者记载了真实的历史,后者更多荒诞离奇的故事B.前者集中记述吴越争霸的历史,后者还有地理、占气等专篇C.前者全面记述吴、越两国历史,后者只写越国的历史D.前者虚构了不少故事细节,后者则客观记述两国历史14.西汉初期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是( )A.从情思浓郁、质实纯朴向缺少真情、辞藻华丽方向发展B.从关注社会、政治、人生向远离社会、政治、人生方向发展C.从为统治集团歌功颂德向愤世嫉俗方向发展D.从表达入世进取情志向抒发避世高蹈意愿方向发展15.下列作品中属于女诗人蔡琰创作的是( )A.《娇女诗》B.《艳歌行》C.《悲愤诗》D.《美女篇》16.太康诗人潘岳最著名的诗作是( )A.《七哀诗》B.《秋胡行》C.《悼亡诗》D.《扶风歌》17.左思诗风的特点是( )A.英雄失路,万绪悲凉B.平淡自然,韵味醇厚C.炳若缛绣,凄若繁弦D.笔力雄迈,文典以怨18.中国诗歌史上首次以“游仙”为诗题的诗人是( )A.曹操B.阮籍C.郭璞D.曹植19.下列诗人中属于“竟陵八友”的是( )A.江淹B.鲍照C.谢朓D.萧纲20.下列关于《洛阳伽蓝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作者杨衒之B.属于历史笔记C.记载有佛教故事D.属于南朝文人风格21.“元嘉三大家”中,颜延之所追求的诗美是( )A.清水芙蓉之美B.典丽华赡之美C.热烈明畅之美D.平淡自然之美22.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成就最高的代表作是( )A.《世说新语》B.《搜神记》C.《博物志》D.《幽明录》23.由北齐、北周入隋的作家是( )A.卢思道、杨素、薛道衡B.杨素、薛道衡、江总C.江总、许善心、虞世基D.虞世基、王胄、庾自24.“初唐四杰”中长于歌行体的诗人是( )A.王勃、杨炯B.王勃、卢照邻C.杨炯、骆宾王D.卢照邻、骆宾王25.诗句“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出自( )A.王翰的《凉州词二首》B.李颀的《古从军行》C.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D.高适的《燕歌行》26.白居易闲适诗的特色是( )A.反映国事民生,发挥美刺作用B.表达知足常乐,情致温厚柔和C.受外界事物感动,形诸咏叹D.写山水风光和友情27.王建所作《宫词一百首》采用的诗体是( )A.五律B.七律C.五绝D.七绝28.韩愈散文中数量最多的是( )A.序文B.书信C.碑志D.杂著29.下列作品中采用寓言形式的是( )A.《宋清传》B.《毛颖传》C.《柳毅传》D.《南柯太守传》30.著名词人冯延巳属于( )A.花间词人B.前蜀词人C.后蜀词人D.南唐词人31.《诗经·生民》是A.农事诗B.讽喻诗C.史诗D.婚恋诗32.以微言大义著称的史学著作是A.《尚书》B.《逸周书》C.《春秋》D.《左氏春秋》33.诸子百家中与儒家并称显学的是A.道家B.纵横家C.法家D.墨家34.“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出自A.《韩非子》B.《庄子》C.《论语》D.《吕氏春秋》35.“舐痔结驷”出自A.《庄子·秋水》B.《庄子·列御寇》C.《庄子·逍遥游》D.《庄子·人间世》36.屈原作品中风格清新幽渺的是A.《九歌》B.《九章》C.《天问》D.《招魂》37。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重点知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重点知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考重点知识汇总
章节/主题重点知识上 Nhomakorabea歌谣- 古籍中的原始歌舞记载,如《吕氏春秋·古乐》中的“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歌谣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甲骨卜辞中表现了初民的心态和愿望,可视为原始古歌的风貌。- 原始歌谣的存留,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上古神话传说
《诗经》
-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分类:风(民歌)、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歌)。- 收集方式:采诗、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孔子删诗(司马迁提出)。- 流传:秦以前用于祭祀、宴享、外交辞令、教育;汉代四家诗(鲁、齐、韩、毛);东汉末年郑玄为毛诗作笺,毛诗独行于世。- 艺术特色: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节奏鲜明,音律谐洽,有天然音乐美感。- 内容: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恋爱的曲折和苦恼、夫妇间深挚情爱、弃妇诗、揭露宫闱丑行、描写繁重劳役、颂美统治者、对分配不平等现象的不满等。- 史诗篇章:《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叙述了周人之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歌颂先祖功勋,提出治国思想。
- 神话的基本特性:想象或幻想;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反映征服自然的愿望;产生于史前时代。- 神话类型:创世神话(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自然灾害神话(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特征:围绕人的生存;英雄人物斗志激扬、能力神异;情感浓烈、形象鲜明、想象力丰富。-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开创为人生的主题;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题材源泉。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总分:130分题量:45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建安诗人曹丕著名的七言诗作是()。

A.《短歌行》B.《长歌行》C.《步出夏门行》D.《燕歌行》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曹丕的《燕歌行》两首,不仅为乐府产生一新体制,且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

2.以下诗人中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A.曹敷B.王粲C.曹植D.蔡琰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砀和刘桢被称为“建安七子”,而王粲是其中诗歌成就最高者之一。

3.曹植前期抒发其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的代表性作品是()。

A.《美女篇》B.《白马篇》C.《赠白马王彪》D.《弃妇诗》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曹植的诗歌创作明显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多抒发其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后期作品多表现其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

《白马篇》属于其前期代表作,而《赠白马王彪》是其后期的代表作。

4.正始诗人阮籍的著名五言组诗是()。

A.《饮酒》B.《归园田居》C.《咏怀》D.《咏史》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阮籍的诗歌成就主要在于82首《咏怀》组诗,这组诗歌融哲理、情思与意象为一体,意蕴深沉,清逸玄远,不但成为正始诗歌的高峰,而且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

5.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是潘岳与()。

A.左思B.陆机C.孙绰D.谢惠连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是陆机与潘岳。

6.开创文人诗歌创作新领域——田园诗的诗人是()。

A.谢跳B.谢灵运C.陶渊明D.沈约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陶渊明将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了诗歌,与田园风光交融为一,开拓了文人诗歌创作的全新表现、领域——田园诗,并创造出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冲淡之美,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朽的地位。

7.南朝作家鲍照的文风被评为()。

A.丽藻星铺,雕文锦缛B.胸次高旷,笔力雄迈C.雕藻淫艳,倾炫心魂D.文多隐蔽,归趣难求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鲍照的诗歌语言注重锤炼字句,辞采瑰丽,颇具震撼人心的效果,有“雕藻淫艳,倾炫心魂”之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资料简答题1、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答:(1)屈原是第一次有意识地把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段集中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在创作中驰骋想象,采用夸张的手法,使作品充满着激荡人心的浪漫色彩。

a.作者在长期政治上斗争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态度加以升华,运用想象进行高度的集中概括和大胆的艺术夸张。

b.善于把神话传说与自己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运用神话素材抒情写志,扩大了诗歌的境界,使他的诗歌别具风格。

(2)屈原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楚辞》中的比兴比起《诗经》有重大发展。

《楚辞》中的比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奇特性为诗人驰骋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他的作品善于凭借'山川之助'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如《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把相思的愁苦和秋风,落叶联系起来,更加突出了湘君的悲哀与孤寂。

(3)在描写人物、状摹物态方面,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在《招魂》中诗人对楚宫美人群像的刻画尤其精彩。

(4)在文学形式和诗歌语言的运用上,也极富开创性。

2、汉赋的形式特点:答:以司马相如的作品为例,(1)结构宏伟,富丽堂皇。

讲究场面的开阔,层次的分明,有空间的转移,时间的流动,多种场面、生活、气氛构成了一种极其广阔复杂而又极其统一和谐的艺术画面。

如他的《子虚赋》《上林赋》中写天子的宛囿的广大富饶,天子诸侯打猎的盛况和壮观及种种排场,场面非常开阔,层次也很分明,给人一种富丽堂皇之感。

(2)讲究绘声绘形,有声有色。

声音、色彩的种类极多,变化极大,穷形极相,动魄惊心,就其总的气氛来说,又是极其富丽,极其热烈而又庄严的。

(3)它极大程度上利用了是国方块字在形构造上的突出特点,字形排列上给阅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刺激。

一排列就是几十个山字头,几十个水字边,几十个草字头等等,给人一种迎面扑来的气势感。

3、简述散体大赋的发展过程:答:散体大赋是汉赋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除师承屈原、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也就是说,赋的作品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演说发展起来的。

其文风与先秦诸子很有关系。

从武帝开始到东汉中期,是散体大赋的发展期和成熟期。

东汉顺帝以后,随着汉帝国政治经济的衰落和儒家思想统治的崩溃,散体大赋走向衰息。

这类作品多属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

代表作品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4、简述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发展过程:答:文人五言诗是从民间五言诗发展而来的,主要是文人学习乐府民歌中的五言诗创造的新形式。

五言诗出现的时间是东汉初年,五言诗所包含的词和音节比四言句式多,在艺术表现上更灵活和方便,所以大量出现五言诗。

东汉时代的早期作家班固开始写的一首《咏史》五言诗,其后张衡也作五言诗《同声歌》,这些创作表现出文人五言诗技巧的不断提高和成熟。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也标志着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新阶段。

5、简述曹操诗歌的特点和艺术成就:答:(1)特点:其重要的市场诗作多为政治抒情诗,善将叙事、描写和抒情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抒情性和时代感。

形式自由,语言质朴自然,兼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诗的境界开阔,气象雄浑。

(2)艺术成就:曹操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

曹操的坦率质朴、简约严明的文风,具有现实性和斗争性,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鲁迅称为他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6、简述曹植诗歌创作的成就及诗歌前后期的变化:答:创作成就:(1)他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作家,也是建安诗人中最讲究艺术表现的作家。

他广泛利用乐府诗的形式,却变乐府诗以叙事为主而为以抒情为主,善用比喻,大大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他的诗描写细致,语音自然而绮丽,迥异于汉乐府诗的古朴浑厚。

(3)他的诗特别注重炼字、对偶、色调何音韵。

(4)他还工于起调,善于警句,讲究诗歌的谋篇布局。

(5)曹植的诗既有充实的思想内容,又有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形成了“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风格特色,既不同于其父的古直沉雄,也大别于其兄的清丽哀婉,在建安诗人中独树一帜。

把文人五言讲坛的发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钟嵘称之为“建安之杰”。

前后期的变化:前期是志得意满,恃才傲物,诗歌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报负,《白马篇》是他前期诗歌的代表作。

诗中的那个'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游侠儿,显然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融注了诗人的理想和愿望。

也有些诗是描写宴饮游乐的诗、赠友诗,如《公宴》《名都篇》《赠徐干诗》等。

诗人也有少量是反映社会现实的,如《泰山梁甫吟》。

后期因备受曹丕父子的猜忌和迫害,抑郁失志,所以,他后期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壮志不得施展的苦闷,备受迫害的无限压抑和悲愤。

其代表作《赠白马王彪》是他“愤而成篇”的传诵千古的赠别诗。

此诗集中抒发了诗人对曹丕迫害同胞兄弟的满腔悲愤;痛斥了监国使者一类奸佞小人离间他们兄弟关系的丑恶行径;对曹彰的含冤而死表示的沉痛的哀悼;表达了自己在岌岌可危处境中的忧生嗟叹;对白马王曹彪表示了深情的宽慰和劝勉。

7、阮籍咏怀诗的内容:答:(1)真实地反映了诗人一生极度复杂的思想感情,深刻地揭示了他无限焦虑与忧惧的心态。

(2)讽刺时政及某种丑恶的社会现象,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3)自述平生经历和建功立业的理想、借游仙之作表达自己追求理想,是诗人为了解脱苦恼,追求遗世高蹈情怀的流露。

论述题1、论述《史记》的艺术成就:答:(1)《史记》为我们展现了一道丰富多彩的悲剧英雄人物的画廊。

这些人物形象有许多是具有非凡的感染力,感染力最强的又是悲剧英雄人物。

1)《史记》的悲剧人物大致可分为:一是站在时代前列,代表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为了变革社会而在与反动势力斗争的过程中被杀害的,如商鞅;二是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气节,为忠于自己的国家而英勇献身的,如屈原;三是在历史上起过一定作用的英雄豪杰,他们曾显赫一时,最终由于自身的某些错误而结局悲惨,如项羽;四是一些曾为统治阶级建立过丰功伟绩,最后由于受到最高统治者的猜忌而被杀害的文臣武将,如蒙恬、李广;五是为了某种“道义”,或是为了维护某种“原则”而英勇拼死的,如“荆轲”。

2)《史记》中的人物能写得如此成功,一是注意刻画细节,极力描摩人物的神情口吻。

例如《项羽本纪》在介绍项羽有家世之后,只写了项羽少时学剑和观秦始皇出游两个细节,这位豪放不羁、才力过人,胸怀大志的贵族后裔的形象就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了。

二是善于通过矛盾冲突集中、尖锐的场面来表现人物。

如《项羽本纪》中最精妙的场面描写是鸿门宴。

三是善于通过渲染气氛来烘托人物,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如《项羽本纪》写到项羽被韩信打败,被困于垓下时是四面楚歌,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竟落到这步田地,这已经够使读者为之感慨嘘唏了。

在这样的气氛中,项羽再慷慨悲歌,“美人和之”,“左右皆泣”这就更加构成了一种无限悲凉的气氛,寄寓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惋惜之情。

3)《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互见法”,这就使《史记》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更加鲜明了。

(2)强烈的抒情色彩。

司马迁写的虽然是历史人物,但溶入了他深挚的爱憎感情的。

他的文章从始至终都带有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这是《史记》文章充满激情的最重要的原因。

1)《史记》中有的作品通篇像一首抒情诗,如《伯夷列传》《屈原贾生列传》。

《史记》中的有些篇章作者还特意引入一些歌谣谚语,让作品人物'自己'的即景作歌,突出地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

2)《史记》的文章常常夹叙夹议,这些议论往往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史记》语言的总体风格是朴拙、浑厚、气势沉雄,使语言与其所表达的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和谐。

这种特点在那些记述悲剧英雄人物的篇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试论《庄子》哲理与诗意交融的特点。

答:庄子追求的逍遥游的境界,本身就带有艺术的特点,富于艺术魅力,所以说逍遥的境界就是艺术的境界。

庄子哲学的核心就是人生问题。

①饱含激情的笔触,描写体道、得道的情景,形成了诗意盎然的艺术境界。

注重表现生活理想和内心感受,全书带着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给人以哲理的启迪,更富于艺术魅力,《逍遥游》中,大到“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小到浮游野外的尘埃、草芥;从志向短小“决起而飞”的斥鴳,到御风而行的高人;从八千岁为春秋的椿树,到“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

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有所依赖,有所期待都是一样的,都是并不得逍遥游,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

而真正做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才是无所待,才是逍遥游。

庄子笔下的这类境界,给人以哲理的启迪,更富于艺术魅力。

②以艺术的态度来体味人生。

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诗意。

在《齐物论》中,由庄生梦为蝴蝶,产生了“蝴蝶之梦为周与”的奇想。

《秋水》中,写庄子站在濠梁上,感受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这些饱含着审美感受的故事,把读者带入物我两忘的诗的意境。

庄子为人傲岸不羁,潇洒脱俗,书中大量记载了他放旷豁达的言行。

③强烈的抒情色彩。

庄子主张齐物,在他的作品中跳荡着强烈的激情,不仅表达了对生活的理性认识,更包含着深厚的情感体验。

《徐无鬼》中,庄子站在惠施墓前,深情地发出感慨,在对友人的怀念中流露出世无知音的孤独感。

《大宗师》的结尾记载了子桑对悲惨遭遇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归之于命运的寓言。

强烈的抒情性,使庄子的作品达到了哲理与诗意的和谐交融。

3、以《离骚》为例,说明屈原的艺术成就。

答: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作品,开辟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通过此诗展现出屈原杰出的艺术成就。

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这个形象是对自我形象的描写。

屈原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备受打击,作者在长期政治上斗争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态度加以升华,运用想象进行高度的集中概括和大胆的艺术夸张。

他一再克服这痛苦的经历,这是具有伟大心灵和坚强意志的人才能够作到的。

这种对未来的道路进行过苦苦的探寻的心情在《离骚》中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所体现。

这种情怀与伟大的人格,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峻洁、高大。

②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抒情性。

他的整个心灵都被痛苦所充塞,但从未忘记国事,这种至死也不忘怀祖国的真情,在那种险恶的环境中本身就带有某种悲剧因素,体现在作品中基调就是苦,感情核心却是恋,这种苦恋使屈原在精神上经受着巨大的折磨,在作品表现出浓郁的悲剧情调及无限的悲愤,在失望夹杂着希望的感情中抒发着作者强烈的感情,使作品融进一种缠绵凄婉的悲剧气氛,如《离骚》中'惟昔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表达出了作者的那种危机感与无奈的恋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