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朝阳养马庄的记忆
老马的故事

马达华说话不是青海花儿 ,就是歇后 语 ,还爱用一些荤段子。那时候马达华是
马家 庄 的民兵 连长 ,有一 回他 看见 乡 上 的
老马的故事
老马真名叫马达华。他家祖祖辈辈居 住在山大沟深的马家庄。 马家庄 自 然条件严酷 。白天看 “ 半天 里挂着两 亩地 ” ,晚上看只有 “ 三个 星星
一
吃 ,没有 布票没衣穿 。饥 荒蔓延神州 大 地 ,老百姓为 了生存与饥饿抗争 ,与死神 搏斗 ,马家庄的老百姓 日子过的很 熬煎 , 填饱肚子成了马家庄人的头等大事。 由于连肚子都吃不饱 ,大多数人没有
I 经纬人生
’
÷ 。 ‘ 。 ’ ’ ’ 。 。 。 。 ’ — — — 一 …
~ 一
会道 , “ 吹牛 皮” 和 “ 擂 大话 ” 是他 的拿
没礼行 。小心 一个猫 儿跟 头栽 到屎 坑里 。 ”
手好戏 。虽然 没多少文化 ,但他 出 口成
他组织社员们兴修梯 田,大家休息片 刻, 休息完后 ,他起身大声 吆喝 : “ 大家 起来起来! 在吃晌午前尻槽里再湿给一期 儿。 ”意思是撺掇大家再下一阵茬 ,额头
的话说 ,就是说话 太悬乎 ,容易 言过其
实 。有 一 年他家 的 一只鸡 快要 瘦死 了 ,但
他出门后向人们炫耀 : “ 我们家的那个鸡 儿宰哈者腔油扒给了两碟子 ,差点油淤死
了。 ”
抓住 个 尕手 没给 头 ,
给掉 了两颗 儿 大豆 。
还有一次他从县城 回来后对人们说 : 这个没 鬼尕渣,孽障啦啦的脬蛋娃 ,真
山东临沂文化故事

山东临沂文化故事山东临沂位于中国东部山东半岛中部,是山东省下辖的地级市。
临沂市自古就是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故事。
下面将介绍几个与临沂文化相关的故事。
故事一:李沧水石刻李沧水位于临沂市罗庄区,是一条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水系。
相传在明代,李沧水曾发生洪水,当时临沂城墙是由石头筑成的,洪水冲垮了临沂城北门的城墙。
当地的百姓们纷纷前去抢险,搬运石头重新修复城墙。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他们用刻有“李沧水”字样的石头修建了一座石碑。
这座石碑至今保存完好,成为了临沂文化的象征之一、每年的李沧水石刻文化艺术节上,数百名民众携手前往李沧水一起参与石刻活动,弘扬临沂的文化传统。
故事二:沂水国际龙文化博览城沂水国际龙文化博览城位于临沂市沂水县,是中国目前唯一以“龙文化”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祥瑞之物,具有神圣的地位。
沂水国际龙文化博览城以龙文化为主题,以展示龙文化、带动旅游经济发展为目标。
博览城建有仿古风格的龙园、龙舟、龙文化博物馆等景点,让游客可以了解和感受到龙文化的魅力。
每年的龙舟节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会聚集在这里,观看精彩的龙舟比赛,共同庆祝这一重要的传统节日。
故事三:孟庙孟庙是临沂市罗庄区的一处历史文化名胜,也是中国古代的一处孔庙。
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载体,孔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临沂孟庙的建筑布局和设计融汇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是一座具有浓郁历史文化氛围的建筑群。
每年的“祭孔大典”是临沂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礼。
在这个庄严而庄重的场合中,人们向孔子供奉祭品,表达对这位伟大先贤的尊敬和崇敬之情。
故事四:汉画谷汉画谷位于临沂市费县,是一个集中国传统文化、汉字书法和山水画于一体的文化景区。
汉画谷内汇聚了众多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家,游客可以参观到一系列展示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作品。
这里还有精美的园林景点,如演艺中心、四季花谷等。
在这个文化艺术的殿堂里,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宝激活马庄村

46 小康 INSIGHT CHINACOVER STORY封面故事三宝激活马庄村马庄村有三宝:乐团、香包、婆媳好。
经过30多年的探索,马庄形成了“文化立村、文化兴村”的发展思路,在“新乡土时代”里,交出了一份有特色的完美答卷。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张志 实习记者 张冰五一小长假,在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畔的马庄村,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贾汪视察,对马庄村的基层党组织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如今的马庄村,旅游知名度大大提高,客流量显著增加,已成为徐州市的热门景点。
马庄村地处徐州市东北郊25公里处,西邻104国道7公里、京福高速公路3公里,东靠206国道5公里,南濒京杭大运河4公里、京沪高速铁路徐州站18公里、观音机场5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现有人口2343人,耕地4100亩,6个村民小组,103名党员,16家核心企业。
2017年12月,入围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第145位。
日前,《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来到贾汪区马庄村,深入探访了这个把乡村振兴落到实处的江苏样板。
为脱贫找门路上世纪80年代的马庄村,经济落后、百姓贫苦。
1986年的初冬,孟庆喜被正式任命为贾汪区青山泉镇马庄村党委书记,对村内现状了如指掌的他,一边担忧着渺茫的前景,一边思索着发展的门路。
幸运的是村里有丰富的地下资源,马庄村的创业之路便从组建运输队和兴建煤矿开始了。
1987年,马庄村兴建了一座年产10万吨煤的中型煤矿,同时孟庆喜处理掉四台旧拖拉机,贷款购买了解放141型汽车,组建了村运输队。
几年间,煤矿建成投产,马庄运输队也走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这为马庄打下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地下积累,地面发展”的工业经济新目标,是马庄村调整发展思路、紧跟时代转型的第一步。
90年代初,以地面工业为主攻方向,马庄村先后办起砖瓦厂、化工厂、面粉厂等10多个企业,把资金投入转到地面上来,形成农、工、商、贸综合发展的格局,使地面工业产值与地下工业产值基本持平。
根植红色沃土 抒写养殖情怀——访山东莒南东峰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欣爱

莒 南 县 位 于 山东 省 东 南 部 鲁 苏 交 界 处 。 抗 战 时 期 ,莒 南 有 “ 东小 延 安 ”之 称 .刘 少 奇 、 罗荣 桓 、陈毅 、谷 牧等 老 山
见 给 记 者 留下 了 深 刻 的 印 象 。所 以 这 次 临 沂 参 会 .
对 身 居 红 色革 命 老 区 、尽 心 致 力 养 殖 业 发 展 的 潘 欣
爱 总经 理 进 行 专 访也 是 此 行 的 重要 工 作 任 务 之一 。
激情 创业 奋力 先行
临沂 畜 牧 业 博 览 会 开 幕 的 第 二 天 .潘 欣 爱 总 经
进 山东 养 殖 业 的 全 面 发 展 ,山 东 省 在 临 沂 连 续 多 次 举 办 畜 牧
业 博 览 会 。 每 年 一 度 的 畜 牧 业 博 览 会 不 仅 吸 引 了 来 自内 蒙
古 、黑 龙 江 、 四川 、浙 江 、河 南 等 2 0多 个 省 市 自治 区 的 近
万名 客 商 ,同 时 也 成 为 业 界 内养 殖 英 杰 相 互 切 磋 交 流 的一 个
根植红色沃土 抒写养殖情怀
访 山东莒南东峰养殖有 限公 司总经理潘欣爱
本刊记 者 刘 志祥 赵 薇
盛 会 。还 是 去 年 ,在 西 安 参 加 由 中 国畜 牧 业 协 会 举 办 的 博 览 会 上 ,记 者 与 前 去 参 会 的 山东 临 沂 养 殖 企 业 家 潘 欣 爱 得 以 相 识 。潘 欣 爱 是 山 东 莒 南 东 峰 养 殖 有 限 公 司 的 总 经 理 ,有 着 二 十 多 年 养 殖 经 历 。他 所 创 办 的 山东 莒 南 东 峰 养 殖 有 限公 司 不 仅 在 山 东 影 响 极 大 ,在 国 内 的 养 殖 业 中也 享 有 一 定 的声 誉 。 潘 欣 爱 总 经 理 有 着 山东 人 所 特 有 的 直 爽 和 豪 放 .那 次 相
申遗项目申报书(1)

附件1:项目代码: 3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项目类别:传统舞蹈(竹马旱船)保护单位: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街道办事处养马庄居委主管部门: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局临沂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印制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一、注意事项(一)封面及表格中“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代码:民间文学(Ⅰ),传统音乐(Ⅱ),传统舞蹈(Ⅲ),传统戏剧(Ⅳ),曲艺(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传统美术(Ⅶ),传统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
(二)此申报书可在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表格各项栏目可根据内容自由扩展版面。
(三)凡在各项栏目中没有纳入的其它重要内容,可在“备注”一栏中说明。
(四)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或复制。
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一经发现,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填表说明(一)第一项“项目简介”栏目,应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字数500-600字),做到文字简练,叙述清楚,准确无误。
(二)第二项“基本信息”的“保护单位”栏目,应填写具体承担该项目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保护单位。
每个申报项目只能填写一个保护单位。
“法人代表”栏目,应填写保护单位的法人代表。
“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电子邮箱”栏目,须填写保护单位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电子邮箱。
(三)第三项“项目说明”的“基本内容”栏目,包括:1、项目基本情况;2、具体表现形态。
“传承谱系”栏目,要填写项目的清晰的传承脉络,“代表性传承人”栏目,要填写县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四)第五项“项目管理”的“已采取的保护措施”栏目,应包括已经采取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其他各种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
(五)第六项“保护计划”的“保护内容”栏目,应包括确认、建档、保存、保护、传承、传播、研究等内容。
具体可参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杨庄村简史

杨庄村村志序农村史志值得编修!以史为鉴,方知兴仁。
以铜为镜,可正衣襟。
我们杨庄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村里自古以来就人才辈出,而今又有众多学生考入大学,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有杨庄人。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古槐树下老鸹窝。
”追根溯源,故乡的诸族诸姓几乎都是从明朝洪洞县的移民。
杨庄,土地辽阔,气候温和,环境优美,特殊的地理环境,给村民带来不少运气,孕育了杨庄的一代又一代。
造就了一批治学名师,行政栋梁,兴业良才。
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宝贵的遗产给杨庄增添了诸多光彩。
解放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村民的思想意识,生产建设,民房改造,村容村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经济结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长足发展。
这是我们杨庄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体人民长期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杨庄,诞生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我们应以自豪,以赤子之心爱她,建设她!《杨庄村村志》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历史变迁,并突出建国以来机构变革,经济建设,自然风貌,风俗习惯,文化教育,人才辈出的深刻变化。
体现“薄古厚今,古为今用”,力求“公正、事实、全面”。
村志引经据典,印证过去,广采博录,拾零整合,漫笔纵横。
在村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尤其是现任支书郭学峰亲自主抓,《杨庄村村志》历史一年编撰,终于落笔,在此,谢谢领导,谢谢仁人志士的关心和帮助。
《杨庄村村志》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杨庄村,乃至大章镇的历史,激发人民热爱家乡,总结建村的经验教训,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学习历史优秀人物,吸收历史文化精华,都具有极大的裨益。
愿对繁荣大章镇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化建设又添了新的一页。
最后,祝愿我们杨庄村,代代相传,历经不衰!祝愿我的家乡和父老乡亲身心愉快,生活美满!更加精诚团结,奋发图强,富庶繁荣!是为序杨庄村民:郭福克。
农历丙申年六月十九公元2016..7.22杨庄村简史题记:思其史,促其治,仰先贤,生豪气,一个民族忘其历史,这个民族就不会大治,一个村若忘其历史,村就不会继往开来。
临沂经典顺口溜

临沂经典顺口溜沂南的美女;平邑的汉;罗庄的痞子满街窜;临沭的花;莒南的草;郯城的和尚到处跑;河东的帅哥;费县的狼;苍山的遍地是流氓;蒙阴的饭;沂水的床兰山的女生吓死狼.临沂小伙步行街上砍过树,烈士灵园盗过墓,市局里面清过户,临沂小伙就是酷蓝田市场下过海,火车站里挂过彩,梨行回来还不改,临沂小伙就是拽人民公园洗过澡,凤凰广场赛过跑,汤头温泉泡过鸟,临沂小伙就是吊刑警队里吹过球,老改队里留过头,火车道上盖过楼,临沂小伙就是牛体育场里结过拜,市政府里耍过赖,太平间里做过爱,临沂小伙就是盖大坝头上吹过风,银座门前蹲过坑,看守所前耍酒疯,临沂小伙就是凶派出所里睡过觉,三所里面报过道,桃园超市偷过盗,临沂小伙就是冒地主桌上翻过本,大都汇里吸过粉,布什陪着上江泉,临沂小伙就是猛三里屯里三年晃,五元小吃欠过帐,橙果里面打过仗,临沂小伙就是仗146医院抓过鬼,新闻大厦亲过嘴,京沪高速轧过腿,生在临沂永不悔临沂哪里的男孩最好兰山男孩个性好,爱讲义气把烟刁。
罗庄男孩心眼好,老实善良把地扫。
河东男孩长相好,时髦帅气迷人倒。
蒙阴男孩脾气好,微微一笑架不吵。
沂水男孩思想好,为了理想拼到老。
平阴男孩身材好,个头高高挺直腰。
费县男孩体质好,健康运动活力高。
莒南男孩眼睛好,放起电来受不了。
沂南男孩头脑好,瞒着老婆往外跑。
苍山男孩嗓门好,吃饱就跟老婆炒。
临沭男孩数学好,精打细算一分毛。
郯城男孩哪都好,就是说话不打稿临沂哪里的女孩最好兰山女孩嘴巴好,说的多来做的少罗庄女孩思想好,宁愿自己三班倒河东女孩教育好,贤良淑德起得早。
蒙阴女孩心肠好,家里再穷不会跑费县女孩气质好,水多皮嫩不出老沂南女孩素质好,不会围着老公跑沂水女孩心灵好,做事心灵又手巧平阴女孩手艺好,缝衣补裤手最巧莒南女孩能力好,精力细算天天跑苍山女孩力气好,追的老公满街跑郯城女孩气质好,温文而雅有味道临沭女孩口才好,阳光灿烂爱说笑……北京大,上海富,不如临沂一棵大杨树香港街,美国路,不如临沂小卖部玫瑰香,桂花香,不如临沂金银花奥迪车,宝马车,不如临沂自行车葡萄干,鲍鱼干,不如临沂地瓜干天有情,地有情,不如临沂人好心情天无情,地无情,临沂人到哪哪都行如果你是临沂人一定要转到你空间哦!。
马庄村观后感

马庄村观后感
马庄村位于山东济南市历城区,这是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的美丽村落。
我到访这里后,被这里的姿态和气质深深地吸引了。
马庄村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周围一望无际的绿色,纯净的天空和清澈的小溪,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在这个环境中,人们会感受到身心的放松和升华,心情也变得清新明朗。
除了自然环境之外,马庄村还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
它有着独特的鲁南文化,古老的建筑和优美的民俗风情,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保存了下来,而且还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走在村庄中,人们会感受到浓郁的鲁南文化气息,品尝到独特的美食和茶文化,甚至还能看到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和绘画等。
我想说的是,马庄村不仅给我留下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它给我留下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在这里,我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珍贵性,更加明白了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我也充分意识到了全民共同保护和推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真切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和价值。
总之,马庄村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来的地方,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伟大。
我相信每位到达这里的游客都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也一定会留下难忘的回忆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居民………………记得住乡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央城镇化建设会议
乡
愁
留住养马庄村的乡愁
生生不息
世代相传繁衍众生
哺育后代的
沭河西滨,座落着一处古老的村庄,约在唐代建村,传说罗成之妻胡金蝉、王月娥占踞青风岭,瓦岗寨义军曾于此屯兵养马,此处为其喂马,饮马之处故名“养马庄”。
村庄座落在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街道办事处西北4公里,村东青峰岭是征战的战场。
岭上出土的铜箭头、铜镜留下了战争的痕迹。
青峰岭遗址
详细地址:河东重沟镇王、郑田庄村北,东南靠刘田庄,北为养马庄,向东700多米有一条沭河支流自西北向东南流过
青峰岭遗址是一处以中石器时代细石器文化为主的史前居址。
它的发现引起了中外考石学界的瞩目,对研究人类历史发展及鲁南古代发展史有重大贡献。
遗址位于河东重沟镇王、郑田庄村北,东南靠刘田庄,北为养马庄,向东700多米有一条沭河支流自西北向东南流过。
遗址为红砂土冲积而成的梭形高地,北端偏西,南端偏东。
南北长1150米,东
西宽500米,总面积约57.5万平方米。
遗址于1982年12月发现,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岭北700米处一起源于凤凰岭遗址的河流入沭河,岭南田庄,西南秋千元,村庄的来历,皆与罗成驻兵相关。
建村传说有二,其一,据村青凤岭已出土的石斧(定为古代猿人遗物),既有此物,当有人定居。
其二,建国后整地时曾在青凤岭挖出过铜箭头、铜镜和大批陶器,整木凿成的棺木等。
因此有人认为是唐代建村。
1961年建立党支部,早在1948年建立了村政权。
(据临沂市组织史记载87 年11月至95年2月记载)
多才多艺的造物主在沂河与沭河之间建了一座金沙岭,拟让劳作大众农闲时光登临娱乐。
人们站立岭巅,沐浴习习清风,有感心旷神怡。
众人喜欢这物阜景秀的山岭,美其名曰清风岭。
岭上沙土肥沃,溪水长流,树茂花俏,鸟鸣雀咏,一派优雅景观,成为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
许多社会名流、地方雅士乘兴观光,挥毫题字,留下墨宝,传开佳话。
和平岁月里,这巍巍清风岭春卉溢香,夏树滴翠,秋果沁蜜,冬雪生辉,让游人眼福大饱,心花怒放;令当地农民经济活跃,日月和畅。
公元617年3月的一天,号称“神枪朝后看”的白袍将领罗成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开来了。
罗家军驻足山岭前,军师徐茂公凝神注视,山岭高耸,云烟氤氲,浮现珠光宝气。
“呵,绝美造化!”他折腰于魅力十足的清风岭。
罗成一向神枪有威,治军有方,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深受百姓爱戴。
清风岭一带的农友闻讯罗军驻扎,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箪食壶浆,慰劳久仰的罗家军。
有罗成的军队驻防,堪称
威力四射,社会稳定无虞,百姓安居乐业。
为了强军兴民,罗成派人携带一笔银锭,与岭西村的庄主联络,设厩养马,练兵备战。
在另一村立起秋千等健身器材,让军民开展文体活动。
农闲时节,村民张士英、张士民、孙中兴、孙中强用竹子草纸胡马造船,用尽情的竹马旱船秧歌庆贺胜利,庆贺丰收。
至此竹马旱船便在养马庄生生不息,世代相传。
随着历史的沿革,后人按赵匡胤一行南下私访,所骑马的颜色,给竹马涂上白、黄、大粉红、黑五种颜色。
白马:大将高君保,黄马:皇帝赵匡胤,大红马:刘金定,粉红马:丫鬟,黑马:大将胡敬德。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举国欢腾,养马庄竹马旱船秧歌队,被选调到苍(山)马(陵山)办事处(临沭县前身)钟山区进行庆祝建国演出。
1955年老艺人组织走乡串街进行演出,走遍钟山、仲山两区。
在文化大革命中,许多民族文化一度被当作“四旧”而尘封、销毁、批判。
直到1984年,许多健在的老艺人担心这一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项目失传,又让趴卧多年的神马站了起来。
养马庄村东偎青风岭,西临玉皇庙岭,东西两岭犹如凤凰展翅;北靠潘家湖岭,犹如凤凰亮尾;南蹬黄土高岗,更似凤凰翘首。
如此宝地,繁衍了众生,村内有孙姓、张姓、钟姓、李姓、于姓、白姓、王姓、崔姓、相姓、刘姓、潘姓、杨姓等十余姓居住。
现有住户户,人口2086人,总面积2800亩。
2014年冬启动村庄整体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