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选择及设计要求(三)

合集下载

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设计规范
2015年6月
规范的组成
规范分为12个部分: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消防联动控制设 计、火灾探测器的选择、系统设备的设置、 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 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系统供 电、布线、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规范的主要变化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的 火灾报警信号,按预设 逻辑完成各项消防控制 的控制系统。由消防联 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 图形显示装置、消防电 气控制装置、消防联动 模块、消火栓按钮、消 防应急广播设备、消防 电话等部分或全部设备 和组件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形式(分类)
1)区域报警系统;
区域报警系统组成示意图
区域报警系统适用及选择要求

适用于仅需要报警,不需要联动自动
消防设备的保护对象。火灾报警控制器应
设置在有人值班的场所。
集中报警系统的组成
1)应由火灾探测器、手报警按钮、火灾
声光警报器、消防应急广播、消防专用电 话、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 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
消防电气控制装置
气 体 灭 火 控 制 器 消 防 水 泵 控 制 器 防 火 卷 帘 控 制 器 防 排 烟 控 制 器 防 火 门 监 控 器 消 防 设 备 电 ... 源 监 控 器
输出 模块
输入 模块
电气 火灾 监控 系统
消火栓 按钮
消防电动装置
消防 电源
建筑消防设施远程监控中心 或消防物联网管理中心
● ● ●
●●●
火灾报警 控制器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消防控制室
传至城市消防远程监控中 心或消防物联网管理中心

机械系统部件的选择与设计要求

机械系统部件的选择与设计要求

机械系统部件的选择与设计要求1. 引言在机械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部件和确定设计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机械系统部件的选择和设计要求将直接影响到机械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寿命。

本文将介绍机械系统部件的选择和设计要求的一些关键因素。

2. 机械系统部件选择的考虑因素2.1 功能要求首先,机械系统部件的选择应考虑到系统的功能要求。

不同的机械系统对部件的功能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运输系统而言,关键部件的选择应注重承载能力和密封性能;而对于自动化生产线而言,选择的部件应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

2.2 质量和成本其次,机械系统部件的选择也应考虑到质量和成本。

优质的部件通常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但价格更高。

因此,在选择部件时需要平衡性能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并确保所选部件能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

2.3 材料选择材料选择是机械系统部件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于不同的应用环境和工作条件,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

例如,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部件应选用耐高温材料,而在腐蚀性环境中工作的部件应选用耐腐蚀材料。

2.4 可靠性考虑可靠性在机械系统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应选择具有良好可靠性的部件。

一般来说,可靠性高的部件具有长寿命和较低的故障率。

在选择部件时,可以考虑供应商的声誉和部件的历史数据。

3. 机械系统部件设计的要求3.1 相容性在机械系统设计中,所有的部件应能够相互协调工作,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

因此,部件设计时应尽可能保持相容性,包括尺寸、连接方式、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相容性。

3.2 强度和刚度机械系统部件在工作过程中通常要承受一定的载荷和振动。

因此,部件的设计应考虑到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或损坏。

3.3 精确度和稳定性某些机械系统对精确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例如精密仪器和测量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部件的设计应注重精确度和稳定性,以确保系统的测量和控制精度。

伺服系统的设计要求、步骤、方法

伺服系统的设计要求、步骤、方法

伺服系统的设计要求、步骤、方法伺服系统结构上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设计过程的复杂性。

实际伺服系统的设计是很难一次成功的,往往都要经过多次反复修改和调试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下面仅对伺服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伺服系统设计要求1、稳定性伺服系统的稳定性指在系统上的扰动信号消失后,系统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下运行,或者在输入的指令信号作用下,能够达到的新的稳定运行状态的能力。

稳定性要求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伺服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最基本条件。

2、精度伺服系统的精度是指其输出量复现输入指令信号的精确程度。

系统中各个元件的误差都会影响到系统的精度,如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伺服放大器的零点漂移和死区误差、机械装置中的反向间隙和传动误差、各元器件的非线性因素等。

反映在伺服系统_上就会表现出动态误差、稳态误差和静态误差,伺服系统应在比较经济的条件下达到给定的精度。

3、快速响应性快速响应性是指系统输出量快速跟随输入指令信号变化的能力,它主要取决于系统的阻尼比和固有频率可以提高快速响应性,但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最大超调量有不利影响,因此系统设计时应该对两者进行优化,使系统的输出响应速度尽可能快。

4、灵敏度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变化等都会影响系统的性能,系统对这些变化的灵敏度要小,即系统的性能应不受参数变化的影响。

具体措施为:对于开环系统,应严格挑选各元件;对于闭环系统,对输出通道中元件的挑选标准可适当放宽,对反馈通道的各元件必须严格挑选,以改善系统的灵敏度。

伺服系统设计步骤及方法1、设计要求分析,系统方案设计首先对伺服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分析,明确其应用场合和目的、基本性能指标及其它性能指标,然后根据现有技术条件拟定几种技术方案,经过评价、对比,选定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案。

方案设计应包括下述一些内容:控制方式选择;执行元件选择;传感器及其检测装置选择;机械传动及执行机构选择等。

方案设计是系统设计的第一步,各构成环节的选择只是初步的,还要在详细设计阶段进一步修改确定。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062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0624

3
2.0.4 保护面积 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
2.0.5 安装间距 两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2.0.6 保护半径 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
2.0.7 联动控制信号 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用于控制消防设备(设施)工作的信号。
2.0.8 联动反馈信号 受控消防设备(设施)将其工作状态信息发送给消防联动控制器的信号。
7
3.1 一般规定
3.1.8 水泵控制柜、风机控制柜等消防电气控制装置不应采用变频启动方式。 条文说明:为保证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的运行可靠性(也有
经济性,不考虑节能、对电网冲击等),水泵控制柜、风机控制柜等消防电气 控制装置不应采用变频启动方式。
3.1.9 地铁列车上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通过无线网络等方式将列车 上发生火灾的部位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来自116-2013 规范解读主讲老师: 杨老师
一.本规范在消防工程师考试中的地位 所有考试涉及的规范中分值性价比最高 二.本课程所用规范及解读思路
三.本规范主要内容
1总则 2术语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2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3.3 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3.4 消防控制室
3.2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3.2.3 集中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系统应由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 报警按钮、火灾声光警报器、消防应 急广播、消防专用电话、消防控制室 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控制器、消 防联动控制器等组成。
3.2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2 系统中的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和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 消防专用电话总机等起集中控制作用的消防设备,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

基于51单片机的粮仓温湿度检测系统毕业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粮仓温湿度检测系统毕业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粮仓温湿度检测系统[摘要]粮仓温度湿度监测控制系统是基于STC12C52A60S2的数据采集、对比、控制的系统。

以STC12C52A60S2单片机为控制器,对温度传感器DS18B20传送的数字量信号和对湿度传感器HR202传送的模拟量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当前值和设定温度上限值进行对比,进而执行控制作用,通过对继电器的控制进而控制设备的启停,对粮仓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使其维持在适当范围,维护粮仓正常运行。

[关键词] 单片机、温湿度、检测、控制Abstract:The granary’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and detect system is based on the micro control unit of STC12C5A60S2,the system is used for date acquisition,comparison,and control.In this system,STC12C5A60S2 is the controller,th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deal wit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ignal from the temperature sensor and humidity sensor.Then compare these data with limits the value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If the date is out of limits,then the controller send a control signal to warn people,besides,the controller will make the fan running to make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lower.In this way,the granary can be working at usual status.Key words: MCU、temperature and humidity、control目录第一章绪论 (1)1.2相关领域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3 粮仓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原理 (2)1.4 本章小结 (2)第二章:系统分析、设计要求及模块选择 (3)2.1 设计要求 (3)2.2 单片机型号的选择 (3)2.21 采用STC89C52单片机 (3)2.22 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 (3)2.3 显示系统模块的选择 (3)2.31采用LED数码管显示 (3)2.32采用1602液晶显示 (3)2.4 测温模块的选择 (4)2.41 采用模拟量温度传感器 (4)2.42 采用数字量温度传感器 (4)2.5 测湿模块的选择 (4)2.6 控制模块的选择 (4)2.7 通讯模块的选择 (4)2.8本章小结 (4)第三章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电路模块设计 (5)3.1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5)3.2 系统硬件设计 (5)3.2.1 单片机最小系统 (5)3.2.2 温度信号采样电路模块 (9)3.2.3 湿度采样电路模块 (12)3.3 串口模块 (14)3.4显示模块 (15)3.5 控制模块 (16)3.6 继电器模块 (17)3.7 本章小结 (18)第四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19)4.1 流程图设计 (19)4.1.1系统总体流程图 (19)4.1.2温度检测流程图 (19)4.1.3湿度检测流程 (20)4.2系统的程序设计 (20)4.2.1 DS18B20测温程序 (20)4.2.2 A/D转换程序 (25)4.2.3 1602显示程序 (26)4.3 本章小结 (29)第五章硬件调试部分 (30)结束语 (31)参考文献 (32)第一章绪论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必要性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社会安定的保证,自1990年我国建立粮食储备制度以来,储备粮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无论何时,必须时刻保持储备粮的调控作用不动摇,是维持社会安定、粮食市场稳定、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规范一、引言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设计应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包括防止事故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可靠性原则:设计应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包括故障诊断和容错能力。

3. 经济性原则:设计应考虑成本效益,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运行成本。

4. 灵活性原则: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方便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三、设计流程1. 系统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和工艺流程,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系统结构设计:确定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部分。

3. 控制策略设计:确定系统的控制策略和算法,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4. 硬件设计: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

5. 软件设计:编写控制程序和监控界面,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系统集成测试:对系统进行集成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7. 系统调试和优化: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8. 系统运行和维护: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后,进行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四、设计要求1. 硬件要求:- 控制器:选择适合的控制器,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

- 传感器:选择适合的传感器,能够准确、稳定地获取所需的物理量。

- 执行器:选择适合的执行器,能够准确、快速地执行控制命令。

- 通信设备:选择适合的通信设备,确保系统各个部分之间能够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

2. 软件要求:- 控制程序:编写稳定、可靠的控制程序,根据控制策略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

- 监控界面:设计友好、直观的监控界面,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监控和操作。

- 数据存储和处理:设计合理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安全要求:- 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包括防止事故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笔者对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与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区别做了整理,列出了新规范在以往的基础上新增的内容,以方便大家对GB50116-2013与GB50116-98之间做出清晰区分。

一、目录1、增加住宅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相关设计规定。

2、增加道路隧道、油罐区、电缆隧道以及高度大于12米的空间场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关设计规定。

3、取消第3章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

4、将原第4章(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第5章(系统设计)与第6章(消防控制室和消防联动控制)内容合并为新的第3章(系统设计)。

5、增加区域显示器、模块、图形显示装置、火灾报警传输设备或用户信息传输装置等设备设置规定。

二、术语不再引入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定义;增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信号、联动反馈信号、联动触发信号的定义。

三、基本规定①3.1一般规定1、增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场所规定:3.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用于人员居住和经常有人滞留的场所、存放重要物资或燃烧后产生严重污染需要及时报警的场所。

2、增加系统中各类设备之间接口通讯协议的强制性规定:3.1.4系统中各类设备之间的接口和通讯协议的兼容性应满足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3、增加火灾报警控制器地址总数、单回路设备总数、回路设备余量;模块总数、联动回路中设备总数、联动回路设备余量的详细规定。

4、增加隔离器设计相关规定。

5、规定超过100米的建筑中跨避难层应设置独立的火灾报警控制器。

6、规定水泵控制柜、风机控制柜等消防电气控制装置不应采用变频启动方式。

7、规定地铁列车上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能通过无线网络等方式将列车上发生火灾的部位信息传输给消防控制室。

②3.2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1、系统形式的选择改为按照报警和联动要求进行选择,原规定中按照系统对象保护等级进行选择(特级、一级、二级)。

系统原理的基本要求有

系统原理的基本要求有

系统原理的基本要求有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内部结构。

要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计算机系统,必须满足一些基本要求。

1. 功能正确性任何一个计算机系统都必须确保其功能的正确性。

即使在极端条件下,系统也应该能够正确地执行各种操作和处理各种数据。

为实现功能正确性,系统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过程,包括功能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等。

2. 性能优化系统原理要求系统在执行任务时具有高效的性能。

这包括响应速度快、资源利用充分、系统负载均衡等方面。

性能优化需要系统设计者充分考虑硬件资源、算法设计、数据结构等因素,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表现。

3. 可靠性一个计算机系统必须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系统要能够在各种情况下正常运行,并且能够处理各种异常和错误情况。

为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在系统设计阶段考虑容错机制、错误处理、恢复机制等方面。

4. 可扩展性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应当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当用户需求增加时,系统应能够方便地扩展硬件资源或者增加软件功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可扩展性是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系统原理中需要考虑的基本要求之一。

5. 安全性系统原理要求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应当考虑到安全性问题。

系统需要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数据安全、系统稳定性等方面。

为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在系统设计中加入访问控制、身份认证、加密技术等安全机制。

6. 易用性一个好的计算机系统应当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和易用性。

系统应该简单直观,用户操作方便,界面友好。

此外,系统应提供适当的帮助文档和技术支持,以方便用户使用系统。

综上所述,系统原理的基本要求包括功能正确性、性能优化、可靠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易用性。

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稳定的计算机系统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方面,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系统的整体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的选择及设计要求(三)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第三篇建筑消防设施
第十一章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第三节系统的选择及设计要求(3)
第三节系统的选择及设计要求(3)
二、系统设计要求
(四)集中控制型系统的设计
预习:根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
1)3.1.2.1 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应选择集中控制型系统;
(集中报警系统及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2)3.1.2.2 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但未设置消防控制室的场所宜选择集中控制型系统;(区域型火灾报警系统)
3)3.1.2.3 其他场所可选择非集中控制型系统。

(无火灾报警系统)
1.一般要求(系统控制架构的设计)根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
(1)3.6.1.1 系统设置多台应急照明控制器时,应设置一台起集中控制功能的应急照明控制器;
(2)3.6.1.2 应急照明控制器应通过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连接灯具,并控制灯具的应急启动、蓄电池电源的转换。

提示:针对集中电源和非集中电源的两种连接,都是要通过集中电源和应急照明配电箱。

(3)3.6.2 具有一种疏散指示方案的场所,系统不应设置可变疏散指示方向功能。

(4)3.6.3 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与灯具的通信中断时,非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

(5)3.6.4 应急照明控制器与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的通信中断时,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应连锁控制其配接的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

小结:实际上,只要通讯中断,不管是哪一级中断,通讯中断处后面的消防应急灯具和标志灯具,不管是持续型还是非持续型,均处于应急点亮状态。

2.非火灾状态下系统状态。

根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 (1)系统正常工作模式
1)3.6.5.1 应保持主电源为灯具供电;
2)3.6.5.2 系统内所有非持续型照明灯应宜保持熄灭状态,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保持节电点亮模式;
(2)主电源断电模式
1)3.6.6.1 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应连锁控制其配接的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灯具持续应急点亮时间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且不应超过0.5h;
提示:全部点亮,不受应急照明控制器影响。

2)3.6.6.2 系统主电源恢复后,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应连锁其配接灯具的光源恢复原工作状态;或灯具持续点亮时间达到设计文件规定的时间,且系统主电源仍未恢复供电时,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应连锁其配接灯具的光源熄灭。

3)3.6.7 在非火灾状态下,任一防火分区、楼层、隧道区间、地铁站台和站厅(以上区域,按照要求,都要单独一个配电箱或分配电装置)的正常照明电源断电后,系统的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为该区域内设置灯具供配电的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应在主电源供电状态下,连锁控制其配接的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
②该区域正常照明电源恢复供电后,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应连锁控制其配接的灯具的
光源恢复原工作状态。

3.火灾状态下系统的控制设计
(1)3.6.8 火灾确认后,应急照明控制器应能按预设逻辑手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应急启动,具有两种及以上疏散指示方案的区域应作为独立的控制单元,且需要同时改变指示状态的灯具应作为一个灯具组,由应急照明控制器的一个信号统一控制。

1)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4.9.1.1 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启动应急照明控制器实现。

(2)系统自动应急启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3.6.9.1 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的火灾报警输出信号作为系统自动应急启动的触发信号;提示:和火规有出入,没有消防联动控制器,考试注意。

2)3.6.9.2 应急照明控制器接收到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灾报警输出信号后,应自动执行以下控制操作。

提示:(不借用疏散方案的控制)。

①控制系统所有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小结:火灾状态下,持续和非持续,全部点亮。

②控制B型集中电源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B型应急照明配电箱切断主电源输出;
③A型集中电源应保持主电源输出,待接收到其主电源断电信号后,自动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A型应急照明配电箱应保持主电源输出,待接收到其主电源断电信号后,自动切断主电源输出。

(3)系统手动应急启动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3.6.10.1 控制系统所有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
2)3.6.10.2 控制集中电源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应急照明配电箱切断主电源输出。

(4)两种以上疏散方案的自动控制。

(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疏散)
1)3.6.11.1 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送的被借用防火分区的火灾报警区域信号作为控制改变该区域相应标志灯具指示状态的触发信号;
2)3.6.11.2 应急照明控制器接收到被借用防火分区的火灾报警区域信号后,应自动执行以下控制操作:
①按对应的疏散指示方案,控制该区域内需要变换指示方向的方向标志灯改变箭头指示方向;
②控制被借用防火分区入口处设置的出口标志灯的“出口指示标志”的光源熄灭、“禁止入内”指示标志的光源应急点亮;
③该区域内其他标志灯的工作状态不应被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