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国家经济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

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国家经济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20101专业名称:经济学( 国家经济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班)(Economics)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以现代经济学教育为导向,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素质经济学基础人才和各经济领域的专业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 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原理;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并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数理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 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掌握国内外经济学发展的前沿趋势, 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掌握财政、金融和贸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熟悉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实践和热点问题;掌握常用的经济学分析工具和技能, 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40 学分,其中,必修课76 学分,毕业论文和专业实习8学分,选修课56学分(含通识教育12 学分)。
五、学位授予符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外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专题。
七、双语教学(中英文)课程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2、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3、中级微观经济学(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4、中级宏观经济学(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5、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6、投资学(Investment Economics)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1、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期间至少应有两个暑假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2、第8个学期安排毕业实习;3、根据需要进行课程实习。
经济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

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深入系统的经济学知识及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现代经济研究方法与手段,了解经济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具备将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现代经济研究手段与社会经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能够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或实际业务部门的经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1. 区域经济与城市经济2. 金融理论与政策3. 国际经济三、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
非全日制或生源为2年制硕士的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生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
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的博士研究生,若以第一作者身份且以为第一署名单位在SSCI(或SCI)检索源刊物上或学校规定的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2篇以上(含2篇),或在CSSCI检索源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5篇以上(含5篇),经导师组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科学研究应贯穿培养的全过程。
1. 实行三阶段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主要侧重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手段的培养与训练(必修课程学习阶段);第二阶段主要侧重学科方向研究前沿的学习与研讨(选修课程学习阶段);第三阶段主要侧重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论文写作(研究和写作阶段)。
三个阶段应依次递进完成,原则上不能跨跃。
2.实行资格考试制度。
第一阶段必修课程学习完成后,博士研究生须参加资格考试。
资格考试通过后,方能进入学科方向课的学习。
资格考试由学院统一出题,试题覆盖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总分100分。
其中,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各30分,高级计量经济学40分。
资格考试每学年组织两次(每年一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和七月的第一个星期六,考试时间均为上午8:30-11:00),70分及以上为通过。
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doc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生学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601 授工学博士学位)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具体要求是: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诚信公正,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学术修养。
2. 掌握所在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使用和阅读本专业文献,进行学术交流;有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某一方向上做深入的研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3. 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物理大地测量用物理方法测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重力位理论、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的确定理论、重力场模型的构建、重力场结构分析以及重力场在测绘科学、地球科学及国防与军事科学中的应用等。
2、卫星大地测量研究利用人造卫星及空间探测器解决大地测量学问题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大地测量系统与大地测量框架、卫星导航定位理论、卫星轨道确定、卫星重力及重力场时间变化、地球动力学和海洋环境变化等。
3、行星测地学利用大地测量手段和方法研究太阳系行星及其卫星的几何与物理特性、内部结构及演化规律等理论与方法。
4、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现代测量平差方法及其模型误差分析,大地测量反演理论与方法及大规模、高精度和多类别测量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等。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直接攻博、“1+4”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5-6年,最长学习年限8年。
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研究生不得申请提前毕业,申请延期毕业须按研究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一)课程设置参见《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直接攻博、“1+4”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外国留学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与国内博士生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为:中国文化概论2学分,汉语综合2学分。
武汉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要求博士生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人类、民族、国家和人民服务。
2.要求博士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
具体要求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理论、企业财务理论及熟练掌握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从事本领域中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要求博士生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暂设五个方向。
1.市场营销管理研究微观营销与宏观营销理论、应用及其发展,以及探讨现代营销手段与方法。
2.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国际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及其发展,以及探讨企业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
3.企业财务管理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及其发展,尤其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理论和实践,以及探究现代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
4.金融管理研究金融理论与金融管理理论及其发展,以及探讨现代金融管理手段和方法。
5.企业发展环境研究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决策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五、综合考试一般在第四学期举行综合考试。
考试目的是检验博士生知识面是否博与精深。
考试前应组织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包括导师在内的五名专家组成,并报院系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综合考试一般考二至三门课程,主要采用口试方法。
综合考试不合格不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六、学位论文第三学期末以前,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向博士生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方能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工作。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2020420102601 任静
财政学
刘穷志 84.00 84.80 85.00
2020420106746 王恩泽
产业经济学
杨艳琳 90.00 89.60 91.60
2020420105765 李梦莹
管理科学与工程
戴宾 54.20 63.00 56.20
2020420100018 杨培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统计学 统计学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寿志钢 91.40 89.60 90.40 汪涛 95.20 94.20 95.60 汪涛 92.80 92.40 93.40 汪涛 86.60 84.40 85.00 汪涛 82.80 84.40 82.00
2020420106624 时培豪
区域经济学
吴传清 83.60 85.80 83.80
2020420100767
李睿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 学
方德斌
90.60
90.20
91.00
2020420105786
许嘉俊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 学
方德斌
78.60
80.60
79.00
2020420102172
杨晓蕾
2020420105968 董睿
财政学
李永友 63.20 65.40 64.60
2020420104956 于跃
财政学
刘成奎 86.80 86.60 88.20
2020420101902 朱玉珂
财政学
刘成奎 80.80 80.40 80.40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金融学
彭红枫 83.2 江春 江春 江春 85 85.6
83.6
83.4
83.36 0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定向 非定向 定向 定向 定向 定向 定向 定向 非定向
财政学 世界经济 企业管理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硕博连读 硕博连读 硕博连读 硕博连读 硕博连读 硕博连读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优秀人才(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区域经济学 吴传清 产业经济学 辜胜阻 产业经济学 辜胜阻 政治经济学 曾国安 87 政治经济学 曾国安 86
86.8 87.2 84.5 85.5 88.2 81.7
85.2 85.2 85.5 86.7 86.4 86.8
85.44 85.76 85.62 86.38 86.36 85.38 0
肖卫国 86.3 潘敏 潘敏 马理 黄宪 毛振华 84 黄宪 87 86.5 85.4 85.8
82.2 89.2 93.5 84.4 84.8 83 86.2 84
1 缺 考 2 1 1 缺 考 4 2 1 3 缺 考 1 2 1 1 缺 考 1 3
是 否 是 是 是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是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优秀人才(申请考核) 优秀人才(申请考核) 公开招考(申请考核)
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

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2003年9月一、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全日制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职博士生一般为3-4年。
课程学习应在一年之内(最多一年半之内)完成。
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经济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应修读不少于12学分的课程。
课程设置及学分比例如下:㈠必修课8学分1、马克思主义当代社会思潮(第一学期结束)2学分2、第一外国语(第一或第二学期)2学分基础外语和专业外语各占1/23、第二外国语2学分一外为英语的二外为选修课,一外为小语种的二外必修英语4、专业共同课(2门)2学分/门全院除个别专业外,应上“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
㈡选修课(不少于2门)4学分本专业研究方向上的主干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
4、补修课程记成绩不计学分跨学科考生应补修经济学科2门主干课程,全院统一为: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三门课程任选两门。
5、课时与学分博士研究生课时:一门课一个学期为54课时(2学分),3课时/周;或36课时(2学分),2-3课时/周。
每学期上课周数为17-19周,考试周为2周;新生第一学期上课周为16-18周,考试周为2周。
三、培养方案的执行本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从2003级博士生入学开始执行,往届博士生可参照执行。
经济学院研究生办公室金融学系专业:金融学研究方向:1、国际金融2、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一、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全日制硕士生学习年限为2年,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硕士生学习年限为3年。
二年制学生如有特殊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并由系(所)报研究生院批准可延长毕业时间。
二、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经济学院各专业的硕士生至少修满35学分,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课程设置及学分比例如下:(1)必修课21学分公共必修课6学分,包括:1、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学期)3学分2、第一外国语(一个学期)3学分院定必修课9学分,包括:1、中级微观经济学⑴⑵3学分2、中级宏观经济学⑴⑵3学分3、中级计量经济学⑴3学分专业必修课6学分,由各系所按专业自定2门专业课。
武汉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要求博士生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人类、民族、国家和人民服务。
2.要求博士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
具体要求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理论、企业财务理论及熟练掌握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从事本领域中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要求博士生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暂设五个方向。
1.市场营销管理研究微观营销与宏观营销理论、应用及其发展,以及探讨现代营销手段与方法。
2.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国际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及其发展,以及探讨企业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
3.企业财务管理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及其发展,尤其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理论和实践,以及探究现代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
4.金融管理研究金融理论与金融管理理论及其发展,以及探讨现代金融管理手段和方法。
5.企业发展环境研究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决策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
230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五、综合考试一般在第四学期举行综合考试。
考试目的是检验博士生知识面是否博与精深。
考试前应组织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包括导师在内的五名专家组成,并报院系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综合考试一般考二至三门课程,主要采用口试方法。
综合考试不合格不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六、学位论文第三学期末以前,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向博士生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方能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202 授经济学博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坚实宽广的经济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经济研究领域能够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且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政策
研究总结中外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经典理论、前沿理论研究成果,开展拓展性的创新研究;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实问题;
研究总结中外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与发展,分析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热点问题,研究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精准性创新问题。
2. 区域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
从交叉学科研究视角,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统计学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区域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总结区域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现实问题。
重点研究地方产业体系理论与分析方法、城市服务业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
3. 城市经济转型
借鉴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结合新工业革命、服务业革命、生态文明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研究中外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一般理论、基本规律和典型个案。
重点研究中国特大城市、大中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问题。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博士生基本培养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一)课程设置
参见《区域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外国留学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与国内博士生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为:中国文化概论2学分,汉语综合2学分。
港澳台博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可免修,所缺学分通过选修其他学位课程填补。
非经济学专业硕士以及经济学专业同等学力考取的博士生,还必须补修经济学硕士学位课程,并参加考试,但是成绩不计入总学分;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二)学分要求
本专业博士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12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其他学位课不少于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五、其他必修环节及要求
其他必修环节具体要求
学科综合考试
学科综合考试参照《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执行。
学术交流
博士生应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道德规范讲座”和其它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研究生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
同时,还应具有在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言的经历,参加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发言的次数不少于三次。
经典文献阅读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经济学经典文献以及与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并在学科综合考试前提交一篇“文献综述”。
实习实践博士生应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及学术研讨会,以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学位资格论文申请
博士生必须按照《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博士学位申请资格论文认定的规定(修订)》(武大经管函【2014】32号)的要求,达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后方可申请学位。
即:博士生必须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包括研究生第一署名和研究生本人导师后第一署名)在指定的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至少2篇学术论文(其中权威期刊1篇,核心期刊1篇)。
六、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相关工作参照《武汉大学关于修订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和武汉大学博士学位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
区域经济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类别课程名称英文课程名称学
分
学
时
开课
学期
备注
学位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Contemporary Chinese
Marxism
2 36 1 公共必修博士第一外语
First Foreign Language
for Doctoral Students
2 36 1 公共必修高级宏微观经济学前沿
专题
Topics on frontiers issues
of macro-micro economics
2 36 1
应用经济
学一级学
科必修课区域经济学前沿理论
The Frontier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ics
1 18 1
专业必修
课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与政策
The Strategy and
Policy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1 18 1
专业必修
课
选修课
高级计量经济学Advanced econometrics 2 36 1
专业选修课,
其中《区域产
业经济学理
论与方法》为
港澳台博士
生学位课(专
业必修课)。
区域产业经济学理论与
方法
Regional Industrial
Economics Theory and
Methods
2 36 2
区域营销学理论与方法
Regional Marketing
Theory and Methods
2 36 2
城市经济学Urban Economics 2 36 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
读
Anthology of Marxist
Classics
1 18 公共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