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培养方案_哲基

合集下载

武汉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要求博士生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人类、民族、国家和人民服务。

2.要求博士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高深的专业知识。

具体要求具有深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理论、企业财务理论及熟练掌握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从事本领域中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要求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要求博士生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暂设五个方向。

1.市场营销管理研究微观营销与宏观营销理论、应用及其发展,以及探讨现代营销手段与方法。

2.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国际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及其发展,以及探讨企业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

3.企业财务管理研究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及其发展,尤其研究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理论和实践,以及探究现代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

4.金融管理研究金融理论与金融管理理论及其发展,以及探讨现代金融管理手段和方法。

5.企业发展环境研究研究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企业管理决策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

三、学习年限本专业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五、综合考试一般在第四学期举行综合考试。

考试目的是检验博士生知识面是否博与精深。

考试前应组织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包括导师在内的五名专家组成,并报院系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综合考试一般考二至三门课程,主要采用口试方法。

综合考试不合格不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六、学位论文第三学期末以前,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并向博士生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方能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写作工作。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_哲基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_哲基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_哲基哲学学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创建于1922年。

始建时的名称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哲学系,后来用过的名称依次为武昌大学哲学教育学系、武昌中山大学哲学系、国立武汉大学哲学教育学系和武汉大学哲学系。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武汉大学哲学系曾一度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由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前校长李达同志主持重建,1996年成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1999年并入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2003年恢复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学院现设有哲学系、宗教学系、心理学系、美学与艺术史系(筹)等4个系,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心理学等9个教研室,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等8个研究所,并有1个心理学实验室和1个图书分馆。

学院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所属学科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哲学和外国哲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学院与历史学院、文学院联合成立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有“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基督宗教与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等2个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含专任教师60人、行政资料人员14人。

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2人、副教授15人、讲师13人。

学院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等8个博士点;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心理学等9个硕士点;设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哲学、宗教学、比较哲学国际,国学试验班及心理学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学试验班为哲学学院与文学院、历史学院联合开办专业)。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哲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10101专业名称:哲学二、专业培养目标哲学专业辅修与双学位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基地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基地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全国首批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博士 后流动站,1993 年获准建立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2 年获准建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 2 个学科 为国家重点学科;病毒的感染与控制、植物与动物的发育生物学 2 个项目为国家 “十五”“211 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建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发育生 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梁子湖国家野外科学实验站、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2005 年经教育部批准武汉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 心。微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3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2 36 36
2

课程 类别
专 业 课
课 程 课程名称 编号
学总 分学
数时
0700178 免疫学 0700165 生理学
3 54 3 54
0700189 生物化学技术与原 3 54

0700179 病毒学
3 54
0700680 综 合 性 实 验 模 块 - 1.5 54
病毒基因工程实验
0700679 综 合 性 实 验 模 块 - 1.5 54
54
3

1300376 植物生物学
3 54 54
3

1300376 植物生物学实验
1.5 54
54
3

1000057 生物化学
5 90 90
5

1000058 生物化学实验
2 72
72
4

1000138 微生物学
3 54 54
3

1000139 微生物学实验
1.5 54

武大数院培养方案

武大数院培养方案

武大数院培养方案
武大数院(武汉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培养方案如下:
1.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课程,以及计算机基础、电子技术等相关课程,奠定基础知识。

2. 专业课程:包括数据结构、算法、编程语言、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3. 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需求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课程。

4. 实践项目:学生需要参与实践项目,如软件开发、系统设计等,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5. 实习:学生需要进行实习,深入实际工作环境,学习与实践结合。

6. 毕业设计:学生需要完成毕业设计,独立完成一个实际项目,展示综合能力。

除了课程培养方案外,数院还提供多个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如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此外,数院还设有多个科研实验室,学生可以参与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

总的来说,数院的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基础。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数学专业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从2012级开始实行)一、培养目标1.较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学术修养,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身心健康,愿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方向的前沿动态,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受到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训练,具有独立地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或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科技文献。

二、研究方向01偏微分方程数值解02 数值代数03多尺度建模与计算04材料计算05偏微分方程最优控制06反问题与计算07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08智能计算09量子计算10计算流体力学11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12混沌动力学13计算生物学14计算机应用三、学习年限1. 本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最长不超过四年,其中课程学习1-1.5年。

2. 提前毕业标准(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提前毕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成绩优秀,创新能力强,必须在本学科的SCI或EI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或者在本学科指定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包括已经收到正式接收函的论文。

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必须是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若是同其他人联名一起发表的中文论文,则要求该学生为第一作者;若联名发表的论文是外文文章,则按国际上对发表数学论文的通用规则,作者排序可以按姓名的字母顺序来排。

另外,对导师列为第一作者研究生列为第二作者的也可视为该生为第一作者。

若对学位论文发表的合格性若有不同意见,可以由学院学位委员会做最后的仲裁。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见附表)课程分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及补修课等三类。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专业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专业培养方案
3.论文撰写:导师组将在第五学期根据硕士生的论文开题报告,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 完成情况,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论文检查须在 12 月底完成。论文检查如发现有 不能按期保质完成论文写作的情况,导师组要责令学生整改,问题严重者可劝其延期毕业。毕业 硕士生要在答辩前三个月提交学位论文及中外文论文摘要,导师应及时对论文进行评阅,提出修 改意见。研究生学位论文应观点正确,结构合理,材料翔实,论证充分,具有新的见解。在答辩 前一个月提交给 2 位论文批阅人评阅(外校至少 1 人)。批阅人须是具备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 称的同行专家。评阅意见在合格以上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China The History of Marxism
2 Sinicization Monographic Study on New
新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专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课题
2 Revolution and
Contemporary Socialism
运动研究专题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2
Movement Research Topics
政党理论与执政党建设
Theory of Party and Construction of Ministerial 2
Party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Special Subjects of Basic
六、其它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本专业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形式包括 教学实践、社会调研、助管或其他活动,总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课、 辅导、组织课堂讨论、辅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教学实践以“合格”为通过。实践 环节一般在入学后 1 至 2 年内完成。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应记录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 践考核表》上,并提交实习实践总结报告。经学院审核合格并报院研究生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 可进入答辩环节并计 2 学分。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与管理学院
龄在 45 岁以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正朝着年龄合理、结构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迈进,中青 年教师正逐步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学院组织机构健全,办学条件良好。现设 8 个系、4 个研究所和多个研究中心,设党政办公室、科 研外事与学科建设办公室、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研究生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图书分 馆、实验中心和学院期刊社等机构。学院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 先进齐全的教学与科研硬件和软件设施。学院图书馆藏书丰富,能为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提供良好的条 件保障。
武汉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经济与管理学院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可追溯到 1893 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 “自强学堂”时设立的“商务门”。上世纪 20 年代即开始举办本科专业,其后不断发展,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学院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教学、科研、社会服务齐头并进,呈现出全面、快速发展 之势。
在学科迅猛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学院始终按照“教学立院、科研强院、民主办院、改 革兴院、制度治院、开放活院”的“二十四字”办院方略,坚持“管理学科与经济学科并重、应用研 究与理论研究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质量与效益并重”的“四个并重”办院方针,以学科建设为龙 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国际化为平台,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团 结一致,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和创一流效益,传承历史,再创辉煌。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 338 人,其中专任教师 262 人,教授 99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66 人),副教授 100 人。教师中,有资深教授 1 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 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 3 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13 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2 人,珞珈特聘教授 3 人。专任教师中 68%的教师年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 公共事业管理(已查找)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10302。

专业名称:公共事业管理(Public Utilities Management)。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公共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相应的经济学和法律知识,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有创新精神,能应用相关理论知识从事实际管理工作并具有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后能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公用事业单位,城市社区、环保、非营利组织营销部门,医药经济、健康管理、公共安全等公共事业单位或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或在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研究政府对公共事业的管理以及公共事业部门内部管理的规律与方法,是一个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应用型专业。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现代管理科学、公共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公共事业或公用事业单位的实际管理工作。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4年。

学分要求:140学分。

五、学位授予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学科基础课程:高等数学F、管理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行政学原理、社会保障概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其他主干课程:教育科技事业管理、文化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医药经济与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行政法学、公共组织理论、公共组织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社会统计学、线性代数D等。

七、双语课程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部分课程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武汉大学研究生生培养方案

图书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具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能从事图书馆学和编辑出版学教学与研究,并担负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编辑出版发行及其他信息管理和咨询工作的高层次、宽口径、复合型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修养,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刻苦学习,学风端正,能够遵守科学研究规范;能够坚实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成为宽口径,复合型专业人才。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4、能够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与图书馆科学管理主要内容有:图书馆学原理、知识及知识增长、读者调查分析、读者阅读研究、比较图书馆学、图书和图书馆史、图书馆科学管理、图书馆公关实务、社区图书馆等。

2、现代目录学研究主要内容有:目录学基础理论、目录学史、书目情报服务、书目控制、互联网目录学,未来目录学发展等。

3、知识组织研究主要内容有:分类检索语言、主题检索语言、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检索语言计算机化、自然语言检索、文献编目标准化、计算机编目、DC元数据、网络信息组织、知识组织前沿问题等。

4、信息管理自动化研究主要内容有: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原理与方法、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分析、信息管理自动系统的设计、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等。

5、信息咨询研究主要内容有:信息咨询业管理模式研究、信息市场与服务模式研究、信息用户研究、信息咨询与信息源研究、涉外信息咨询研究等。

6、文献与出版研究主要内容有:文献理论、文献史、文献整理、文献编辑、文献出版、文献传播等。

7、信息资源与知识产权管理主要内容:信息资源原理、国家信息政策、信息安全、知识产权理论、知识产权管理等。

武汉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武汉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10203专业名称:会计学(含注册会计师专门化方向)(Accounting)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创造、创新和创业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会计和审计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注重会计学方法与技巧方面的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数理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

学生应在本科学习过程中获得以下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与规则;(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40 学分,其中,必修课76 学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8学分,选修课56学分(含通识教育 12 学分)。

五、学位授予符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市场营销、经济法、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等。

七、双语教学(中英文)课程1、会计学(Accounting)2、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八、专业主要实验1、计算机基础、foxpro数据库应用、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安排上机练习和实习;2、电算化会计分析与软件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培养方案_哲基
哲学学院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创建于1922年。

始建时的名称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哲学系,后来用过的名称依次为武昌大学哲学教育学系、武昌中山大学哲学系、国立武汉大学哲学教育学系和武汉大学哲学系。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武汉大学哲学系曾一度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由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前校长李达同志主持重建,1996年成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1999年并入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2003年恢复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学院现设有哲学系、宗教学系、心理学系、美学与艺术史系(筹)等4个系,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心理学等9个教研室,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等8个研究所,并有1个心理学实验室和1个图书分馆。

学院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所属学科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哲学和外国哲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学院与历史学
院、文学院联合成立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有“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基督宗教与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等2个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含专任教师60人、行政资料人员14人。

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2人、副教授15人、讲师13人。

学院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等8个博士点;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科技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心理学等9个硕士点;设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哲学、宗教学、比较哲学国际,国学试验班及心理学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学试验班为哲学学院与文学院、历史学院联合开办专业)。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哲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10101
专业名称:哲学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哲学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也可直接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理论宣传、新闻出版、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国家人文科学基础学科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班,具有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

要求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和其他方面的哲学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相应的哲学理论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操作应用能力,品德优良,身体健康。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不少于140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哲学
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伦理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学生须参加为期3周的社会调查和为期2周的毕业实习,并按规定完成毕业论文。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他必要的说明
达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相关要求,修满本专业规定的学分,毕业论文合格,准予毕业。

哲学专业(基地班)教学计划表

哲学专业辅修与双学位培养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