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大题练(四)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4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法治教化与改革 课件(共27张PPT).ppt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4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法治教化与改革 课件(共27张PPT).ppt

清朝
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摊丁入亩”,废 除了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趋势
从“人头税 ”到“资产 税”; 对农民的人 身控制逐渐 松弛
五、中国古代的货币演变
时间
内容
趋势
特点
产生 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仿制贝
商朝 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春秋 战国
各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秦朝 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此后被长期沿用
A 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D.商品经济已超越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
清丈全国土地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土地兼并现象,排除B项;白银的大量流入并未解决当时因逃税、走 私等引发的明朝府库空虚问题,排除C项;明代商品经济并未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 依然是自然经济,排除D项。故选A项。
【点拨】C项内容是B项的一部分,B项比C项多了“创新”,答题时注意将两项对比分析。 【 解 析 】 材料“乐于遵循、服从……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强调的是英国政治制度延续传统, 材料“善辟蹊径,自成体系……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强调英国政治制度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有所 创新,故B项正确,C项错误;民主制和君主制材料均未涉及,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英国政治制度 “由传统向现代渐进发展”,故D项错误。
历史事件
背景
措施
影响
王安石 变法
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 政困难,农民起义不断, 北部边境受到游牧民 族袭扰,为富国强兵
在官僚机构、 财政制度、军 事体制等方面
推行变法
初期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 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
施也欠妥而被废止
张居正 改革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2020届高考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四)(附答案)

2020届高考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四)(附答案)

2020届高考高三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四)(附答案)第Ⅰ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孟子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据此可知,孟子()A.主张君主应该任人唯贤B.认为贵族政治开始崩溃C.主张重视国人选官意见D.认为军功爵制已经出现25.汉昭帝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文学对曰:“……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

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

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

”据此可知,“文学”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A.罢行盐铁官营B.实施重农抑高C.抑末利重仁义D.注重勤俭节约26.唐朝中后期,宰相杨炎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的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以土地和财产的数量作为征税的主要依据。

两税法的实施()A.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B.使赋税负担相对比较公平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使政府财政收入明显下降27.自宋元至明清,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变化如下表。

这突出反映了()时期宋元明清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乐,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形象特点爱憎不鲜明A.佛教融入中国,影响艺术形象塑造B.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重视物质享受C.市民阶层扩大,个性解放要求增强D.儒家思想发展,封建伦理纲常加强28.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元夕无月》中沉痛地写道:“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其中“神山沦没”事件()A.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B.加剧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C.刺激清政府学习军事技术D.开启了列强商品输出进程29.五四运动爆发时,孙中山马上作出反应,对运动给予极大声援和支持,具体表现有:发挥上海《民国日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竭力营救被捕的爱国师生和工人;推动和指导五四运动在上海的展开;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对五四运动给予肯定和赞许。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二)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二)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二)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广东茂名一模)《逸周书》对于节气和物候的认识和记录已经成熟,如:“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又五日,草木萌动。

獭不祭鱼,国多盗贼,鸿雁不来,远人不服,草木不萌动,果蔬不熟。

"先秦时期的节气观念发展源于( )A.适时耕种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B.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C.农业科技水平制约农业经营活动D.诸子百家都强调时间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先秦时期节气观念发展的原因在于农业生产的需要,故选A项。

先秦时期节气观念的发展体现了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而不是“源于”,排除B项;先秦时期农业科技水平低下,制约农业经营活动,但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诸子百家不一定都强调时间的重要性,排除D项。

2.(2019·广东二模)先秦史籍和文物铭文在记载周公旦主政西周期间进行“东征”等大事时,多称周公为“王”,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及其后的史籍中却记述为“周公代成王摄政”。

这反映出( )A.中央集权的发展B.儒家影响的扩大C.贵族政治的衰落D.宗法制度的瓦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周公为成王之臣,先秦与西汉以来史料对周公称呼从王到公的变化,反映出西汉以来,史书记载注重君臣称呼之别,这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表现,故选B项.材料强调对周公称呼的变化,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贵族权力,排除C项;材料强调儒家思想影响下,注重君臣之别,体现不出宗法制的瓦解,排除D项.3.(2019·河北唐山一中冲刺)下表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知识分子参政规模不断扩大B.科举制度促进教育发展C.社会等级秩序日益走向瓦解D.理学正统地位渐趋确立答案B解析从统计表看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由官员子弟逐步放宽到庶人子弟,这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庶人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因此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发展,故选B项。

天津市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综合能力训练2Word版含解析

天津市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综合能力训练2Word版含解析

综合能力训练(二)、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 )从学理层面探讨某一制度 采取了客观的标准,因而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和私人的关系 堪称 消极的民主化”。

这一制度应是( )A.宗法制度 B.郡县制度 C.察举制度D.科举制度2•与下表中数字序号①②③对应的地域搭配正确的是( ) 中国古代思想家地域分布统计表(单位:人)(据《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A.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B.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岭南地区C. 黄河流域、岭南地区、长江流域D. 岭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3.20世纪初,章太炎、刘师培等学者严厉谴责当时醉心于欧化”的风气,力图在古籍中挖掘出民主乃至社会主义的内容,掀起了一股以 研究国学,保存国粹”的思潮。

该思潮( )A. 是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B. 本质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C.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D. 体现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要A.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称这一制度由于行政官吏的任用 ,使被统治者在专制国家趋向平D. 中共^一届三中全会5•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对外贸易示意图。

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80□对苏联贸易粗临■对西方贸咼额嚅A•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断绝了关系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认可C•受西方遏制而实行一边倒”政策D. 对国际贸易缺乏协调和合作6•马克思曾指出:其实是罗马人最先制定了……抽象的权利……抽象人格的权利。

”罗马人的主要兴趣是发展和规定那些作为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的关系。

”这说明罗马法()A. 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注重保护私有财产C. 保留了习惯法的特征D.蕴含着理性精神7.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D.促进思想解放8•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

湖南省2020版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II)卷

湖南省2020版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II)卷

湖南省2020版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8高一上·田阳月考) 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A . 贵族生活腐化B . 社会等级森严C . 血缘色彩浓厚D . 音乐发展迅速2. (2分) (2016高一下·杭锦后旗期末)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的直接目的是()A . 增加国君的收入B . 承认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C . 确立封建制度D . 满足新兴地主的政治要求3. (2分) (2019高三上·重庆期末) 有学者认为,“鲜卑族在走向历史的更高层次的必然趋势中失去的只是它内在的落后格局和外在的族类名称,迎来的则是它融于中华民族大家庭而在隋唐的新生和大放异彩。

”材料意在说明,鲜卑族的变革()A . 巩固了北魏的统治B . 促进黄河流域民族融合C . 促进北魏经济发展D . 为后世的发展注入活力4. (2分) (2018高二上·汕头月考) 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

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

这些做法有利于()A . 抑制土地兼并B . 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C . 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 . 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5. (2分) (2018高一上·葫芦岛期末) 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

”这一观点旨在说明()A . 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B . 太平天国挑战清朝统治C . 洋务运动存在自相矛盾现象D .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6. (2分) (2018高二下·泸县期末) 1875—1878年的“丁戊奇荒”,造成1000余万人饿死,2000余万灾民逃荒。

【人教版】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大题练(四)

【人教版】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大题练(四)

大题练(四)1.(2018·陕西安康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政府在广州最早设置了市舶机构。

此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形成广州、杭州、明州三个市舶司并存的局面,称作“三司”,至元三十年(1293)八月,经过多方会商,以“亡宋市舶则例”为基础,制订了“整治市舶司勾当”22件,又称(市舶法则)22条。

……据《明史·职官志》记载,明代前期市舶司的职责是“掌海外诸番朝贡、市易之事。

辩其使人、表文、勘合之真伪。

禁通番,征私货,平交易”。

明后期随着外商来华增多,官牙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无遗,牙行从市舶司中独立出来,牙行逐渐被专营进出口货物的广东三十六行代替,市舶制度的重要职能之一——海外贸易的经营管理权彻底丧失。

——摘编自夏秀瑞《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册)》材料二清康熙24年(1685年),清政府在粤、闽、浙、江四省设立海关以后,即设立海关来代替历代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事务,这是清朝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上的一个进步,也是中国海关制度的正式开端。

直到鸦片战争后的1859年,粵海关一直是独立自主的执行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的机关。

清政府制定了关税制度,进出口关税由粤海关负责征收,课税的具体项目有:船税、货税和各项规礼。

……1855年,英国人李泰国担任了上海“海关税务司”。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外国人控制我国地方海关主权的开始。

1864年,又一个英国人赫德担任我国海关的总税务司,一直担任45年,而后海关主权一直把持在外国人手里。

——摘编自董长芝《中华开放强国策(中国历代经贸政策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以来市舶制度的演变。

(10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海关发展状况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海关的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15分)答案(1)演变:宋朝开始设置市舶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元朝制订了市舶法则,使对外贸易规范化。

明前期市舶司的职责是管理“朝贡贸易”,查禁民间商人的海外贸易、征税及管理中外互市贸易;明后期牙行从市舶司中独立出来,市舶司对海外贸易的经营管理权彻底丧失。

2020届湖北省名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20届湖北省名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20届湖北省名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选题(每小题两分,共计48分)1.供给侧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热门话题,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

其内容是在生产领域去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在财政金融领域是大规模减税、削减开支、紧缩货币。

下面选项与之相关的是A.出现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推行混合所有制C.新经济造成我国经济结构失调D.借鉴了美国供给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复兴”实践2.下图反映了1955~2007年1美元兑换日元的数量变化,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金融秩序稳定 B.二战后初期日美经济发展同步C. 20世纪晚期日本经济实力领先于美国 D.弱势的日元利于日本经济崛起3.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

人民版高中历史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中国现代史练习包含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中国现代史练习包含答案

⼈民版⾼中历史2020届⾼三⼆轮复习专题:中国现代史练习包含答案⼆轮复习:中国现代史1.有⼈说:“⾃清末⼀百多年前以来,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在中国的地位⼗分稳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

”下列说法,不能佐证这⼀观点的是()A.近代中国贸易中⼼由⼴州转移到上海B.第⼀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这⾥创办C.中国共产党在这⾥诞⽣D.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2.中国近代某⼀时期,服饰⽂化开始从“褒⾐博带,长裙雅步”发展为“断发易服”,政府在警界和部队之中推⾏新装。

该时期是()A.鸦⽚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 D.新⽂化运动时期3.19世纪六七⼗年代,中国传统社会出现了⼀些新的现象。

这些现象不包括()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已经出现②⾃⾏车成为⼈们主要的代步⼯具③中国⼈开始⾃⼰创办近代报刊④殡葬风俗由⼟葬开始向⽕葬改⾰A.①③B.②④ C.①② D.③④4.“满街的列宁装和中⼭装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特明显的时尚象征吧。

”“那个时代”最有可能是()A.民国初年 B.抗⽇战争时期 C.建国初期 D.⽂⾰时期5.下表为1949年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选举的中央⼈民政府和政务院领导⼈名额构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初步建⽴B.体现了各党派、各阶层政治地位的完全平等C.体现了新中国政权的⼈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性质D.政府领导⼈由各级⼈民代表⼤会选举基础上产⽣6.1980年,邓⼩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讲话中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部领导职务终⾝制现象和形形⾊⾊的特权现象。

”该讲话的发表()A.标志着改⾰开放事业的起步B.反映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C.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新时代D.体现了党对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想7.“为了保障⼈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的改变⽽改变,不因领导⼊的看法和注意⼒的改变⽽改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题练(四)
1.(2018·陕西安康模拟)(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政府在广州最早设置了市舶机构。

此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形成广州、杭州、明州三个市舶司并存的局面,称作“三司”,至元三十年(1293)八月,经过多方会商,以“亡宋市舶则例”为基础,制订了“整治市舶司勾当”22件,又称(市舶法则)22条。

……据《明史·职官志》记载,明代前期市舶司的职责是“掌海外诸番朝贡、市易之事。

辩其使人、表文、勘合之真伪。

禁通番,征私货,平交易”。

明后期随着外商来华增多,官牙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无遗,牙行从市舶司中独立出来,牙行逐渐被专营进出口货物的广东三十六行代替,市舶制度的重要职能之一——海外贸易的经营管理权彻底丧失。

——摘编自夏秀瑞《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册)》材料二清康熙24年(1685年),清政府在粤、闽、浙、江四省设立海关以后,即设立海关来代替历代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事务,这是清朝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上的一个进步,也是中国海关制度的正式开端。

直到鸦片战争后的1859年,粵海关一直是独立自主的执行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的机关。

清政府制定了关税制度,进出口关税由粤海关负责征收,课税的具体项目有:船税、货税和各项规礼。

……1855年,英国人李泰国担任了上海“海关税务司”。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外国人控制我国地方海关主权的开始。

1864年,又一个英国人赫德担任我国海关的总税务司,一直担任45年,而后海关主权一直把持在外国人手里。

——摘编自董长芝《中华开放强国策(中国历代经贸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以来市舶制度的演变。

(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海关发展状况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海关的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15分)
答案(1)演变:宋朝开始设置市舶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元朝制订了市舶法则,使对外贸易规范化。

明前期市舶司的职责是管理“朝贡贸易”,查禁民间商人的海外贸易、征税及管理中外互市贸易;明后期牙行从市舶司中独立出来,市舶司对海外贸易的经营管理权彻底丧失。

(2)不同: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独立自主地把控着海关管理权。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完全被外国人操控。

影响:一方面外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大大便利于其商品输出,使中国越来越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庸;另一方面列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也有利于中国海关制度的近代化,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近代工业的产生。

2.(2018·安徽十校联盟高三摸底)(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阅读近代中美部分民众政治参与情况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12分)
答案论题:民众的参与推动了中美民主政治的进步。

阐述:近代以前以及近代早期,随着西方启蒙思想传入北美(美国),解放了民众的思想,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

美国建立后,在民众的不断斗争下,民主制度不断完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如妇女和黑人取得了一系列权利。

受启蒙思想及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中国思想领域发生巨大变化,民众思想得到解放,开展了一系列旨在追求民主的政治运动,如资产阶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更爆发了具有空前广泛群众基础的五四运动,推动中国民主进程的不断发展。

结论: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民众的思想解放,更离不开民众的积极参与。

(如考生能从下列几方面论述也可得分,如: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是中美两国人民
的共同追求;民主是中美两国民众共同的追求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