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组实测地层剖面图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课件2.1流水地貌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课件2.1流水地貌

结合概念和图片说说滑坡 和泥石流差别。
三、滑坡和泥石流
2015年11月13日, 遂昌苏村发生了大 型山体滑坡。
推测滑坡多发地区 的自然环境特征。 地形陡峻、地质构造 复杂、岩石风化破碎。 地区雨季长,降水多。
2.滑坡发生条件 1.岩体比较破碎; 2.地势起伏较大; 3.植被覆盖较差。
遂昌苏村山体滑坡
A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B.T1
C.T2 D.T3
A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 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 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 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从扇顶到扇缘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从冲积扇扇顶端到扇缘,地势降低,流速变慢,流水搬 运能力下降,导致泥沙堆积。颗粒大、密度大的先堆积, 颗粒小、密度小的后堆积,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 明显的分选性。
二、流水堆积地貌
地貌景观
位置
特点(实例)
冲积扇( 洪积扇) 冲积平原 江心洲
三角洲
沟谷出口处
河流中下游、 盆地
➢河流阶地地面平坦, 组成物质颗粒较细, 土壤较为肥沃。
思考:图中一二三级阶地,哪个形成的最早?
三级阶地
河谷地区:河流阶地
详解教材:流水侵蚀地貌——河流阶地
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 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 场所? 提示: (1)河流阶地地势平坦,便 于耕作。 (2)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临近河流,水源丰富, 方便取水,又不被洪水淹没 (4)河流是天然的防御设施

嘉陵江广元段第四纪地层与地貌特征研究

嘉陵江广元段第四纪地层与地貌特征研究

嘉陵江广元段第四纪地层与地貌特征研究王明明;史丙新;马超;刘韶;汤才成【摘要】本文通过嘉陵江广元段卫星影像的解译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将该地区的地貌分为河流冲积平原、低山丘陵和基岩山区三种类型,并统一划分出河流T1、T2、T3级阶地,阶地堆积以典型的河流二元结构为主,砾石的磨圆度和分选性较好.该地区第四纪地层厚度一般小于32 m,其中T1阶地第四纪地层厚度较大,主要分布在15 ~ 32 m范围内,而T2、T3阶地为基座基底,上覆第四系不甚发育,T2第四纪地层厚度小于15 m,T3阶地厚度小于5 m.该地区河流阶地的物质组成、地层厚度及分布特征,与龙门山构造活动强烈地区的河流阶地堆积差别较为明显,显示出嘉陵江广元段河流下切作用较弱,沉积相比较单一稳定,这表明这一地区的河流堆积主要受到气候因素影响,与这一地区微弱的构造活动背景也较为吻合.【期刊名称】《四川地震》【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7页(P19-24,42)【关键词】嘉陵江;第四纪地层;河流阶地【作者】王明明;史丙新;马超;刘韶;汤才成【作者单位】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赛思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赛思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6河流阶地的形成是水动力条件变化和影响的结果,水动力条件主要包括河水流量大小、河流纵剖面的坡度和水流中的沉积载荷的多少等[1-2]。

造成水动力条件变化的原因既可以是新构造运动的升降,也可以是气候变化,更可以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地区由于其气候和构造背景的差异,河流冲积作用的主导因素可能有所不同。

本文通过对嘉陵江广元段卫星影像的解译和野外地质考察,对该地区河流阶地进行了统一的划分,进而讨论这一地区受到环境和构造两种因素影响的程度,并总结第四纪地层地貌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将为这一地区的工程地质单元分区提供基础资料,也为利用地质地貌及钻孔资料研究第四纪地层与地貌特征提供了实例。

重庆市岩石地质说明书

重庆市岩石地质说明书

绪言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部,东与湖北省、湖南省接壤,南接贵州黔北,西与四川省毗邻,北抵大巴山在城口—巫溪北侧与陕西省分界。

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面积8.2万平方公里。

根据西南地区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地层区划标准和区划方案,结合重庆市地层发育总的面貌及分布情况、地层层序及接触关系、岩性组合及厚度变化、区域变质及剥蚀、古生物组合及发育情况等地层标志,地层区划可划分为三级地层区,其标准如下:Ⅰ级地层区(区):主要根据自前震旦纪以来地层发育的总体特征。

一般要求“系”以上地层单元在岩相上可以对比,“统”可以对比或分区对比。

Ⅱ级地层区(分区):主要根据某个大的断代地层发育的总体特征,一般要求“统”在岩相上可以对比,“组”基本可以对比或分区对比。

Ⅲ级地层区(小区):是地层区划的基本单位。

主要根据某些时代地层发育的特征,一般要求“组”一级单元可以对比。

在同一个Ⅲ级地层区内,地层层序、组(群)岩性特征、古生物群及含矿性等应基本一致。

根据以上标准,重庆市地层区划分了两个Ⅰ级地层区,五个Ⅱ级地层分区及八个Ⅲ级地层小区(图1),现将Ⅱ级地层分区的基本情况简述如下:Ⅰ1、扬子区(台区)Ⅱ1、大巴山分区(仅包括渝、陕、鄂接壤附近的一个巫溪小区):其特点是 1、为前震系至三叠系分布;2、震旦系及下古生界较发育,缺失志留系上统、顶统;3、上古生界缺失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以碳酸盐岩为主,图1 重庆市地层区划图缺失下统,上统含煤;4、三叠系以碳酸盐岩为主,上统夹碎屑岩。

Ⅱ2、四川盆地分区(包括万州和荣昌两个小区):基特点是 1、侏罗系发育完整,白垩系亦有零星分布;2、二叠系(下统缺失),三叠系发育完整,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山麓或背斜核部,上二叠统、三叠系均呈显著的东西相变;3、大部分地区缺失泥盆系和石炭系;4、古近系、新近系缺失;5、第四纪河流沉积相发育。

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测井曲线标准化研究——以川东北普光地区嘉陵江组为例

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测井曲线标准化研究——以川东北普光地区嘉陵江组为例
本次嘉陵江组测井曲线的标准化方法采用的是频率直方图法,其过程主要包括标准层的选取、测井异 常值的剔除、速度 -埋深校正、标准化公式的选取以及标准化效果的检验[6]。
? 收稿日期:2017-12-02;修回日期:2018-03-28 基金项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人才引进项目(702-650127,702-517174) 作者简介:王身建(1976—),男,湖南溆浦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储层预测。 通讯作者:刘全稳(1962—),男,湖北仙桃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煤田、油气田的地质与勘探研究工作。
综合分析普光地区各井的钻井情况、测井曲线完整程度以及实验室分析化验结果资料,选取 SM101
井作为本次研究的标准井。
———以川东北普光地区嘉陵江组为例?
王身建1,2,刘全稳1,2,夏敏3,陈琦1,2,刘青1
(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石油工程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2.广东省非常规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茂名 525000; 3.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四川 成都 610213)
五段,其沉积过程中经历了两次海平面升降旋回,嘉一、嘉三段为海侵旋回,全区以局限台地泻湖为主,沉
积灰岩;嘉二、嘉四段以台地蒸发岩及局限台地潮坪为主,台地蒸发岩区以沉积白云岩及石膏为主,潮坪区
以沉积白云岩为主。嘉陵江组沉积相类型较多,可划分出开阔台地、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三个相,并进一
步划分出滩间海、台内滩、局限泻湖、局限潮坪、蒸发潮坪和蒸发泻湖等六个亚相和相应若干微相。
第 3期 王身建等:四川盆地嘉陵江组测井曲线标准化研究
13
1 标准层地质特征及标准层的选取
1.1 嘉陵江组地质特征
普光地区为川东北典型的高陡线状背斜构造,背斜和向斜相间分布,钻井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狭长

川南嘉陵江组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启示

川南嘉陵江组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启示

川南嘉陵江组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启示罗洋;邓宾;陈嵩;江林;邓飞涌【摘要】为探讨勘探开发实践中隐蔽油气藏的表征和本质,启发类似油气藏的勘探,以四川盆地南部沈17井嘉二1亚段隐蔽油气藏为例,从构造-沉积格架、储层盖层组合特征着手,结合钻探历程、测井、试油、生产等现场资料,采用\"表象—本质—表象\"的思路方法进行分析,认为该油气藏具有特征性隐蔽和技术性隐蔽双重隐蔽性的表征,储层隐蔽性强是根源.研究表明,由于双重隐蔽性,嘉陵江组油气探明率相对较低,下步勘探潜力较大.受此启发,针对该类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出建议:一是随着地质理论、物探技术和勘探实践的发展,早期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区块或层系,仍值得深化研究和勘探;二是持续提升钻井储层保护技术,是保障勘探发现的重要途径;三是整装油气藏势必会伴生具较大储量的、分散的隐蔽油气藏,开展老井复试,利用\"过路井\"对隐蔽性强的层系作兼探,兼顾此类\"小气田、高产井\"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对增储上产、提高采收率具有现实意义.【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年(卷),期】2018(025)006【总页数】6页(P19-24)【关键词】隐蔽油气藏;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沈17井【作者】罗洋;邓宾;陈嵩;江林;邓飞涌【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5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5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四川泸州 646000;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四川泸州 64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0 引言隐蔽性油气藏主要指除构造圈闭以外的非构造圈闭,即受控于地层岩性变化、水动力和流体等因素的复杂圈闭类型。

通常而言,泛指在现有勘探方法与技术水平条件下较难识别和描述的一种特殊、复杂的油气藏圈闭类型,其发现主要取决于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和方法及勘探阶段等因素[1-5]。

四川地区地层层序表

四川地区地层层序表

T3x6 T3x5 T3x4 T3x
3
黑色、灰黑色泥(页)岩与厚层砂岩、 砾状砂岩和砾岩间互层,夹薄层煤层
250-3000 油气
T3x2 T3x1 T2l5 T2l4 T2l3 T2l2 T2l1 T1j5 T1j4 T1j3 T1j2 T1j1 T1f4 T1f3 T1f2 T1f1 P2ch P2l
10-420 60-140 200-1000
第 4 页,共 4 页
二叠系
200-300

1
深灰至浅,有时夹白云岩 灰及灰黑色页岩、铝土质泥岩夹薄层泥灰岩及薄煤层 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夹生物灰岩
100-150 10 10-30

C2hl

50 240-500 180-370 1-15 1-15 30-50 5-25
0-330 250-450 280-450 60-105 85-115 130-160 140-210 130-170 90-160 80-260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400-600 气 气 气 50-200 50-200 气 气
第 2 页,共 4 页 二叠系
茅四 茅口组 下统 栖霞组 梁山组 石炭系 泥盆系 上统 志留系 中统 下统 古 生 界 回星哨组 韩家店组 小河坝组 龙马溪组 五峰组 临湘组 宝塔组 中统 奥陶系 庙坡组 牯牛潭组 湄潭组 下统 红花园组 分乡组 南津关组 上统 下统 黄龙组 河洲组 茅三 茅二 茅一 栖二 栖一
灯二 灯一
浅灰色白云岩,中部富含藻,具葡萄状及花斑状结构,靠顶 部夹有一层蓝灰色泥岩,可作区域对比标准层
640-1000

喇叭岗组 下统 前震旦系 南陀组 莲沱组
Z2dn1 Z2l Z1nt Z1nt Anz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20040912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20040912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的规定2004年9月20日稿目录1、总则 (1)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1)2.1地质年代 (1)2.2土的图例 (5)2.3 岩石的图例及符号 (6)2.4、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 (9)2.5 地层代号 (9)2.6 勘察工作图例 (10)2.7 地质图例 (12)2.8 常用地形图图例(1:500、1:1000、1:2000) (15)2.9 工程建(构)筑物及常用建筑总图图例 (16)3、岩土工程勘察图示 (18)3.1 一般规定 (18)3.2 图例图示 (20)3.3 平面图图示 (20)3.4工程地质剖面图图示 (23)3.5、柱状图图示 (26)3.6动力触探成果图表图示 (28)3.7 钻孔抽、提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29)3.8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30)3.9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30)3.10 线路工程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 (30)附录:A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B 工程地质剖面图C钻孔柱状图D探井展示图E动力触探成果图表F抽水试验成果图表G压水试验成果图表H 线路工程纵断面图I 桥工程地质纵断面图J 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1、总则1.0.1 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质量,统一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重庆市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制图,其它工程勘察可参考使用。

1.0.3 本规定适用于绘制岩土工程勘察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以及其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图表。

1.0.4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除应符合本规定以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本规定以外的图例图示可在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手册中查找采用。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2.1地质年代2.1.1 在岩土工程勘察图件中地质年代应表示到组或段,系的第一个字母使用正体大写,其下标数字表示统,其后小写斜体字母表示组,组后的数字上标表示段,如:J2s(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第一段)2.2土的图例2.3 岩石的图例及符号2.4、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2.4.12.5 地层代号2.5.1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需要注写地层代号,岩石的地层代号由地质时代、岩石符号组成,两者用“-”相连,地质年代应符合图例2.1.2。

煤矿山地质环境条件

煤矿山地质环境条件

6 矿山地质环境条件6.1 地层与岩性特征区内出露地层从新到老为第四系(Q),三叠系下嘉陵江组(T1j)、飞仙关组(T1f)、铜街子组(T1t)、上二叠统龙潭组(P2l)、峨眉山玄武岩组(p2em)、下二叠统茅口组(P1m),各地层岩性特征由新到老分述如下:第四系(Q):零星分布于沟谷,坡地,为基岩氧化残坡积物,厚度一般0∽20m。

嘉陵江组(T1j):井田内仅东北角出露,为嘉陵江组下部,主要为浅灰、灰或深杰色薄层至厚层石灰岩及泥灰岩,其间夹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底部为一层纯石灰岩出露厚度80∽280m,一般200m。

铜街子组(T1t):主要出露于井男内东北角,上部为黄绿色为主,夹紫红色薄至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下部生物碎屑灰岩、泥质灰岩为主,底部泥灰岩与泥质灰岩互层,中部含动物化石瓣缌类普遍,上部含植物化石,厚度为75∽138m,平均117m。

飞仙关组(T1f):主要分布于滥泥坳向斜轴部东段及腾龙桂花井田北部,出露较广泛。

上部为黄绿色、灰紫色薄至厚层状泥岩、泥质灰岩、粉砂质泥岩组成互层。

本层岩石以薄为主且富含钙质为特征。

厚度125∽190m,平均161m。

—1—飞仙关组第四段(T1f3):区内分布广泛,面积最大,中上部为灰紫色、紫色中至厚层细粒长石石英砂为主,夹紫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浅灰色石灰岩,灰岩中富含腕足类化石。

下部紫、暗紫色中至厚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粉砂质泥岩。

底部为细砂岩,局部见铜矿化。

厚度为152∽203m,平均185m。

飞仙关组第二段(T1f2):紫、暗紫、灰绿杂色薄至厚层状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青灰色细砂岩。

中下部透镜状泥岩、生物碎屑灰岩,并含瓣鳃类化厂。

厚度30∽43m,平均37.5m。

飞仙关组第一段(T1f1):为灰绿色薄至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细砂岩、鲕状灰岩条带和薄层。

见黄铁矿星散状分布。

底部含一层深灰色薄至厚层状微晶泥质生物碎屑石灰岩(K9),为煤系地层顶部标志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