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重点人物情节梳理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部分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归纳整理

《三国演义》部分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归纳整理

《三国演义》部分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归纳整理三国演义部分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归纳整理1. 人物性格1.1. 孔明孔明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被尊称为"卧龙先生"。

他聪明智慧,机智过人,深谋远虑,被誉为千古奇才。

他为刘备出谋划策,对刘备的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曹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是魏国的奠基人。

他机智狡诈,精明强干,善于运筹帷幄,是出类拔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曹操的权谋手段和军事智慧为他在乱世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3. 关羽关羽是蜀国的一员猛将,被誉为"武圣"。

他威武勇猛,义薄云天,忠诚勇敢。

关羽与刘备和张飞结义,为了保护刘备的安全,他舍身忘我,展现了忠义的精神。

2. 故事情节2.1.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由曹操和刘备联合对抗袁绍展开。

在这场战役中,曹操通过了解天气预报,运筹帷幄,最终取得了胜利。

2.2.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又一场著名战役,由刘备和孙权联合对抗曹操展开。

在这场战役中,周瑜借风助火,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大军,为刘备和孙权保住了一方安宁。

2.3. 南征北战南征北战是三国演义中的常见情节,各位英雄豪杰不断征战,争夺天下霸业。

刘备、曹操、孙权等人在不同的战役中斗智斗勇,展现出了各自的领导才能和战略智慧。

3. 结论《三国演义》通过塑造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情节,展现了战乱年代的英雄豪杰和智谋勇猛的形象。

这部作品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后来的文化创作和思想发展。

《三国演义》每回重点情节概括(前50回)

《三国演义》每回重点情节概括(前50回)

1、刘关张桃园结义(第1回)①为镇压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募义兵。

②刘备、张飞、关羽不期而遇,三人均有为国出力之心。

③于是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结为异姓兄弟。

④他们焚香拜誓: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2、张翼德怒鞭督邮(第2回)①刘备任县尉时,督邮来县巡察。

②他态度傲慢,呵斥刘备诈称皇亲、虚报功绩,诬陷刘备害民。

③扬言要免其官职,借此敲诈勒索。

④张飞酒后闻之,大怒,将其缚在县前马桩上鞭打,打折柳条十数枝。

⑤张飞还劝刘备杀了督邮,弃官另图大计,刘备便挂印离去。

3、吕奉先投奔董卓(第3回)①吕布原为丁原义子。

②董卓欲除丁原而惧怕吕布,便派李肃带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③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刀径入丁原帐中,杀之,砍下首级。

④吕布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

⑤董卓赐之金甲锦袍,封他为都亭侯。

4、谋董贼孟德献刀(第4回)①曹操佩着从司徒王允处借得的七星宝刀径入相府,见吕布在旁,无法下手。

②董卓叫吕布去挑马赐给曹操,董卓因胖不耐久坐,倒身而卧,转面向内。

③曹操便要行刺,却董卓在衣镜中看见,急转身质问。

④这时吕布已牵马回来,曹操忙跪下说献刀给董卓。

⑤并借口试马,上马加鞭而去,等董卓醒悟过来,曹操已出了洛阳。

5、“宁教我负天下人”(第4回)①曹操谋刺董卓未成而逃亡,路经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

②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官与他同逃。

③在成皋,曹操夜宿于父亲的义兄吕伯奢家中,因多疑错杀了吕伯奢家人。

④接着又为绝后患而杀吕伯奢,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⑤陈宫认为曹操大不义,但念及为国家跟他到此,不忍杀曹,便弃曹而他往。

6、关羽温酒斩华雄(第5回)①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大将华雄连斩数将,各路诸侯大惊失色。

②关羽高声请缨,发誓胜不了华雄愿意受斩。

③曹操倒了杯热酒给关羽。

④关羽说:“酒且斟下,我去便来!”⑤他提刀上马,没一会儿便砍下了华雄的脑袋,回到军营,那杯酒还温着。

《三国演义》基本情节梳理

《三国演义》基本情节梳理

《三国演义》基本情节梳理一、魏武挥鞭。

从黄巾起义(群雄纷争)到曹操平定北方。

(一至三十三回)主写曹。

两次机会给了各路英雄豪杰起事的理由。

一次是黄巾起义,一次是董卓造反。

平息之后,各路诸侯相互拼杀。

洪培欣语文网这是整个故事的序幕和大背景。

首先交代汉末朝纲松弛,人心思乱,黄巾起义爆发,由此引起群雄登场。

董卓进入洛阳,专政乱国,各路诸侯起兵讨伐。

王允巧使连环计除掉董卓。

随后,各路军阀展开了混战。

在这一部分里,《三国演义》里的许多主要人物纷纷出场,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吕布、袁绍等,这就好比一台戏,大幕一拉开,主要角色纷纷登台亮相。

(一)、魏、吴、蜀三家初起(1——2回)。

以黄巾起义为引子,引出各路英豪。

其一,桃园三结义,刘关张聚事,其二,曹、孙坚起事。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请简述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故事洪培欣语文网汉朝末年,黄巾倡乱,幽州太守刘焉发榜招军,榜至涿县,为刘备所见,叹息之余,偶遇屠户张飞,张飞见刘备出生不俗,便约其至村店饮酒,期间又遇因杀恶霸而逃难的关羽,三人志趣相投,次日便于桃园处结义,相约共谋大事(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请简述曹操幼时假中风诈叔父体现他“多机变”的故事情节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

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

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

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洪培欣语文网“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一句经典语言。

试结合小说内容概述这句话产生的背景故事。

洪培欣语文网曹操刺杀董卓未果,逃出京城,在途中投奔故人吕伯奢。

吕伯奢家人杀猪待客,曹操怀疑其加害于己,杀了吕的全家,并且连外出买酒归来的吕伯奢也一并杀了,在此时对同伴陈宫说出了这句话。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事件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事件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事件《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小说以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三国鼎立的战乱局面,塑造了一批充满英雄气概的主要人物。

下面将介绍《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及相关事件。

1. 刘备:刘备是曹操和孙权的主要对手,也是《三国演义》的主角之一。

他是汉末名将关羽和张飞的义兄,有一片忠义之心,希望能够恢复汉朝的统治。

刘备最著名的事件是他在桃园结义,与关羽和张飞结为兄弟,并发誓共同征战天下。

他争夺冀州、益州、荆州,并一度建立了蜀汉。

2. 关羽: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备受尊敬的英雄人物,也是刘备的忠实战友。

他有令人畏惧的身高和深情厚义的性格,被尊称为“武圣”。

关羽最著名的事件是他在赤壁之战中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放走了曹操,并成功擒获敌将。

此外,关羽还因为在白马坡被困而大败曹操的军队,被赞为“单骑救主”。

3. 张飞:张飞是刘备的义弟兼战友,是一个性格粗犷但勇猛无比的将领。

张飞最有名的事件是他以一当十,单枪匹马抵挡了曹操的万军,在长坂坡上迎战曹军。

他的勇猛无畏给敌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溃不成军。

4. 曹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反派角色,也是最重要的敌人之一。

他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权臣,有出色的谋略和统御能力,几乎统一了北方。

曹操最著名的事件是他在赤壁之战中被诸葛亮的策略击败,并在桃园之变中逼迫刘备前来投降。

他的治国能力和军事才华为他赢得了“世之英才”的美誉。

5. 孙权:孙权是江东的统治者,也是刘备和曹操的一位重要对手。

他是孙家第二代的家族首领,以机智和果断著称。

孙权最著名的事件是他在赤壁之战中与刘备合作,成功击退了曹操的大军。

此外,他还建立了吴国,并与刘备达成了以江南为基础的联盟。

6. 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的重要谋士,被誉为“卧龙先生”。

他善于谋略,对政治和军事有着深入的理解。

诸葛亮最著名的事件是他在赤壁之战中以神奇的风向借东风,成功帮助刘备击败曹操。

《三国演义》的七大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

《三国演义》的七大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

《三国演义》的七大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义绝——关羽:(青龙偃月刀)1、英雄虎胆且有过人机智单刀赴会、淹七军2、武艺绝伦,有雄视天下的英雄气概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3、忠义之气,义薄云天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4、傲上而不辱下的英雄气概。

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义释曹操5、有过人的勇气和毅力刮骨疗毒6、顾全大局挥泪斩马谡7、刚愎自用,自负大意失荆州奸绝——曹操:1、胸怀大志,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视天下群雄如草芥。

青梅煮酒论英雄2、爱才且智力过人官渡之战当年和袁绍对峙的时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当袁绍的谋士许攸发现自己的主公没有远见的时候决心投靠曹操许攸投靠曹操的时候曹操正准备休息听说许攸来了连鞋子、衣服都没穿好就去迎接他当时许攸感动到流泪以后为曹操出谋略提出偷袭袁绍的粮库“乌巢”结果曹操大胜这场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从这可以看出曹操的人不拘小节唯才是举对敌方来投靠自己的人推心置腹慧眼识英雄曹操的诗歌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无疑是他对自己雄心壮志的表现扫平四海,称霸天下的英雄之志;心系天下,虎视群雄的英雄气魄。

曹操下江南时宴长江之短歌行智绝——诸葛亮1、聪明绝顶,料事如神,熟知天下大势;有超人的政治才华和军事才能。

隆中对、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七擒孟获、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死诸葛吓走活仲达2、过人的口才与匡扶汉室的决心舌战群儒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忠君爱国的优秀品质白帝城托孤名垂青史的千古名相周瑜:1、不仅才智过人,更有礼贤下士的国者之风和宽阔的胸怀程普对其的评价淡泊名利,有儒者之风和忠义的气概2、气量狭小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吕布——三国第一武将1、飞将本色,勇武过人三英战吕布2、见利忘义,全无信义,贪生怕死连环美人计赵云:1、勇武过人,浑身是胆,英气勃发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幼主2、正直君子气概赵云拒婚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吼声如雷,挥矛向关公便戳)性如烈火,疾恶如仇成语:借东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青梅煮酒论英雄——望梅止渴、纵虎归山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三顾茅庐、乐不思蜀、老当益壮(宝刀未老)、言过其实、鞠躬尽瘁、七擒七纵、七步成诗、一身是胆、三让徐州、割须弃袍1 关羽原文:操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关之如土鸡瓦犬尔。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摘要:一、概述三国演义背景及作者二、主要人物介绍1.刘备2.曹操3.孙权4.诸葛亮5.关羽6.张飞7.赵云8.司马懿三、经典故事情节1.桃园三结义2.董卓之乱3.曹操与刘备赤壁之战4.关羽单刀赴会5.赵云救阿斗6.诸葛亮借东风7.空城计8.司马懿破街亭四、三国演义的主题及影响正文:【一】概述三国演义背景及作者《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作者是明代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该书以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为背景,通过讲述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英雄传奇,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二】主要人物介绍1.刘备:蜀汉的开国皇帝,仁爱宽厚,具有极高的道德品质。

在桃园三结义中,他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共同为实现民生安定、国家繁荣的理想而努力。

2.曹操:魏国的奠基人,以智勇双全著称。

他在赤壁之战中与刘备展开激战,尽管败北,但仍然展现了强大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3.孙权:东吴的建立者,秉承父兄遗志,巩固江东基业。

他携手诸葛亮,巩固国家政权,共同对抗中原的曹操。

4.诸葛亮:蜀汉丞相,被誉为“卧龙”。

他精通兵法,智慧过人,为蜀汉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

5.关羽:刘备的大将,以忠诚、勇猛闻名。

他曾在赤壁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后因曹操杀害义士而愤怒离去,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6.张飞:刘备的大将,与关羽一同桃园结义。

他勇猛无比,但在性格上较为暴躁,最终也因此丧命。

7.赵云:蜀汉名将,以英勇善战著称。

他在长坂坡单枪匹马,力挽狂澜,救出刘备的儿子阿斗。

8.司马懿:曹魏重臣,智勇双全。

他曾在街亭之战中击败蜀汉丞相诸葛亮,为曹魏争取到一定的优势。

【三】经典故事情节1.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为兄弟,共同立下“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的誓言。

2.董卓之乱:东汉末年,董卓把持朝政,民不聊生。

曹操组织义军,与刘备等共同讨伐董卓。

3.曹操与刘备赤壁之战: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诸葛亮借东风助刘备取得胜利,为蜀汉的建立奠定基础。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及情节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及情节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其故事情节一、“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形象:单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性格:忠义勇武忠贞不二光明磊落恩怨分明情节: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千里寻主水淹七军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败走麦城1、温酒斩华雄(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

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

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

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

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

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2、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3、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

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

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千里走单骑”是著名情节,请结合具体内容评述该人物性格。

关羽暂时“归降”曹操后,得知兄长刘备的消息,立即护送着嫂嫂,不辞而分别开曹操;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跟刘备会合。

充分展现了关羽的忠肝义胆,表示了他与刘备“誓同生死”的忠义之情。

五关斩六将:刘、关、张失散后,关羽为等待时机寻找刘备以及呵护兄嫂不被侵犯曾同意暂时归降曹操,关羽后来得到了刘备的消息,挂印封金,坚决离开曹营,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关隘,立斩曹操六员大将。

这段情节表示了关羽对刘备及其集团的利益无限忠诚。

4、单刀赴会(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

遂采取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考点知识点梳理归纳(主要人物简介、常识知识点及练习)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考点知识点梳理归纳(主要人物简介、常识知识点及练习)

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考点知识点梳理归纳主要人物简介及结局蜀国:1: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刘备的优点主要于是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人士。

而缺点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区分主次矛盾。

2: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 ),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3: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关羽留守荆州。

东吴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

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4: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

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

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

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吴国:1: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文学名著阅读·《三国演义》人物重点情节梳理(一)“仁”的代表——刘备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占领荆州夺取汉中建立西蜀夷陵之战白帝托孤1、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2、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虎牢关。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八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北平太守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张飞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关羽见张飞不能取胜,便上前来助战,刘备见两个弟弟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终于将吕布打败了。

3、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赚城斩车胄)刘备为了防备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就在梅青之时邀饮酒,请其指出当世英雄。

刘备列举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障、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英雄,曹操一一加以否定。

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吓得手中匙著落于地下,恰好雷声大作,刘备借惧雷掩饰过去。

4、马跃檀溪(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蔡夫人早对刘备怀有戒心,当他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遂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的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

在宴会上,伊籍将蔡之害计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单骑速逃,蔡瑁随后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刘备挥鞭急呼,马忽似龙驹,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

5、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

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

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

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

“三顾茅庐”后来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

6、刘玄德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

有人对刘备说:“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

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7、白帝城托孤(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刘备为关羽报仇,率全国之兵讨伐吴国,兵败退守白帝,一病不起,诏诸葛亮等大臣到白帝,抚其背说:“我有幸得先生相助而成就帝业。

然而我甚浅陋,未采纳丞相之言而伐吴,自取其败,悔恨莫及。

我死在旦夕,不得不以大事相托。

”于是将遗诏递给诸葛亮,一手掩泪一手把着诸葛亮的手说:“先生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完成统一大业。

刘禅软弱,先生以为可辅佐则辅佐,若不可辅佐,则请先生自为成都王。

”诸葛亮听罢,手脚无措,流泪跪拜在地说:“臣怎敢不尽全力辅佐后主,以尽忠贞之节,死而后已呢!”8、刘备摔阿斗赵云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

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日:“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二)一代奸雄——曹操形象:面色惨白,目光锐利。

性格:奸诈狡猾自私残暴纵横恣肆权谋机变从容不迫志向远大飞扬跋扈目光敏锐情节:煮酒论英雄华容道官渡之战许田打围挟天子以令诸侯梦中杀人杀杨修杀华佗杀吕伯奢家1、曹操献刀(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2、错杀吕伯奢(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

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最可恨的是,当他发现杀错人之后,并没有放过吕伯奢这一无辜的老人。

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3、割发代首(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曹孟德会合三将)4、跣足迎许攸(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5、割须弃袍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

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

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

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

曹操逃脱。

6、横槊赋诗曹操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

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众将好不威风。

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

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

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

并横槊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7、“梦中”杀人曹操身居高位,怕被人暗害,便对手下说自己梦中好杀人,睡觉时,旁人不要靠近。

一次睡觉时被子滑落,近侍替他盖上,他跃起杀了近侍,又躺下睡觉。

醒后故意惊呼:“何人杀我近侍?”左右以实告,才假装悲伤,命厚葬之。

8、杀粮官王垕寿春伐袁术时,曹操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用”,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

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

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用毫无过错的王垕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

(三)“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1、继承父兄基业 (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2、决计破曹(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3、“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东吴(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一月之久,曹提多次进攻仍不能取胜,休战期间便去观察孙权军营,(2分)他从远处看到东吴将士纪律严明整肃,孙权英武异常。

深为羡慕。

(2分)不禁脱口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1分)4、孙权遗书退阿瞒(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曹操起兵进攻东吴,双方对峙于长江两岸,僵持不下。

时近开春,江水上涨,曹营不少已经进水,兵卒叫苦连天。

曹操已经有些退兵的想法,但一时骑虎难下。

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封信,先是指责了一番曹操,然后暗示曹操要趁回避江水上涨撤兵,果然曹操即刻退兵。

(四)“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形象:单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性格:忠义勇武忠贞不二光明磊落恩怨分明情节: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千里寻主水淹七军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败走麦城1、温酒斩华雄(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

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

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

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

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

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2、三英战吕布(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3、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曹操一心想收服关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美女、金银、官职等物品,关羽独留下赤兔马,以便来日寻刘备方便。

听到刘备下落后,关羽将官印吊于屋中,带上嫂嫂,奔向刘备。

途中因没获曹操批准,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皆杀之闯关。

4、五关斩六将(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刘、关、张失散后,关羽为等待时机寻找刘备以及保护兄嫂不被侵犯曾同意暂时归降曹操,关羽后来得到了刘备的消息,挂印封金,坚决离开曹营,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关隘,立斩曹操六员大将。

5、单刀赴会(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

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

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

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6、华容道义释曹操(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关羽奉诸葛亮之命设伏于华容道,撞着溃逃的曹军,曹军束手待擒。

(1分)然关羽乃义重如山之人,念及曹操昔日于己有厚恩,心中不忍;又见曹军狼狈不堪,愈发不忍:加以与曹将张辽有故旧之情,遂抗命放去曹军,曹操得以脱身。

(2分)后得刘备求情,关羽免受军法惩处。

(1分)7、刮骨疗毒(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

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能根除。

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

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左右掩面失色。

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

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

关公大笑而起。

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8、屯土山关公约三事(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公曰:“兄言三便,吾有三约。

若丞相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吾宁受三罪而死。

”辽曰:“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

愿闻三事。

”公曰:“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望文远急急回报。

”张辽应诺,遂上马,回见曹操,先说降汉不降曹之事。

示例:徐州失守,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1分)被张辽以“忠义”名义劝说后,提出三个条件而后暂居曹营。

(1分)虽然曹操对他极尽恩宠,更赠他赤兔宝马,(1分)但关羽在探听到刘备的消息后,仍决然挂印封金,(1分)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义无反顾地离开曹操,追随刘备而去。

(1分)9、斩颜良,诛文丑(第二十六回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10、水淹七军(第七十四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关云长放水淹七军)曹操命大将于禁、庞德去救樊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