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次成功的实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本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本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第一组1 我们的民族小学2 金色的草地3 爬天都峰4 槐乡的孩子语文园地一第二组5 灰雀6 小摄影师7 奇怪的大石头8 我不能失信语文园地二第三组9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0 风筝11 秋天的雨12 听听,秋的声音语文园地三第四组13 花钟14 蜜蜂15 玩出了名堂16 找骆驼语文园地四第五组17 孔子拜师18 盘古开天地19 赵州桥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语文园地五第六组21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22 富饶的西沙群岛23 美丽的小兴安岭24 香港,璀璨的明珠语文园地六25 矛和盾的集合26 科里亚的木匣27 陶罐和铁罐28 狮子和鹿语文园地七第八组29 掌声30 一次成功的实验31 给予树32 好汉查理语文园地八选读课文1 不懂就要问2 做风车的故事3 五花山4 六个矮儿子5 神笔马良6 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7 喜爱音乐的白鲸8 信箱生字表(一)生字表(二)第一至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1.这单元我们学习了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的《我们的民族小学》;讲述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金色的草地》;通过记叙儿童和老人相互鼓励,从对方身上汲取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的《爬天都峰》;赞美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的《槐乡的孩子》。

2.“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这两句话说明:孩子们读书读得很认真,读得有声有色。

3.《爬天都峰》一课中,在爬天都峰前,“我”和老爷爷有一段对话:“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对咱们一起爬吧!”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是:“我”和老人对对方来爬天都峰都感到惊奇和怀疑,不相信对方能爬上去,但确定是来爬天都峰后都以对方的勇气为动力,使自己下决心爬天都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原文及教案

【导语】《⼀次成功的实验》讲的是⼀位教育家来到⼀所⼩学进⾏的⼀次意外危险时刻的⼼理测试实验。

实验的成功反映了三个学⽣懂得要团结,要⼼中有他⼈的好品质。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教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30课《⼀次成功的实验》原⽂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原⽂】 ⼀位教育家来到⼀所⼩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让他们做个游戏。

这位教育家从⼿提包⾥拿出⼀个瓶⼦,⼜取出三个系着绳⼦的⼩铅锤(chuí)。

他把瓶⼦放在地上,把三个⼩铅锤分给三个学⽣,让他们拿着绳⼦头,先后把铅锤放到瓶⼦⾥。

他对三个学⽣说:“这个瓶⼦是⼀⼝井,不过现在井⾥没有⽔。

你们⼿⾥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

井⼝很窄,⼀次只能上来⼀个⼈。

”说完,他⼜问:“记住了吗?”三个学⽣齐声回答:“记住了。

”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灌⽔,他⼀边灌,⼀边喊:“危险!快上来!⼀……⼆……” ⼀个⼥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你第⼆,我最后。

” “三”字刚出⼝,三个学⽣就顺利地把⼩铅锤⼀个⼀个提了出来。

教育家问这个⼥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 ⼥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问。

⼥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先出去。

” 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孩,好久才放下。

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dǔ)在瓶⼝,⼀个也拉不出来。

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huò)得了成功。

”【教案⼀】 【教学⽬标】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⒉运⽤多读多想的读书⽅法,读懂课⽂内容,培养学⽣⾃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⒊教育学⽣学习⼩⼥孩先⼈后已的精神,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学重点】 了解实验(游戏)的经过,弄懂实验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课⽂最后⼀个⾃然段,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教学准备】 瓶⼦、玻璃球、细绳⼦、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游戏激趣,导⼊新课。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最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最新)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最新)一、课外阅读。

耐磨的人生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

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

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

但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期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期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

当我出此刻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

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明白你的良苦用心。

倒退两年,我还真的个性需要你这样做,但此刻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理解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

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

之后,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能够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

这时候,他说:“噢,原先失明也是能够忍受的呀。

人能够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

”慢慢地,我平静下来。

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应对人们异样的目光。

我最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

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必须富含灵魂之钙。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哀伤—(________)痛楚—(________)笨拙—(________)不幸—(________)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灵魂之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文中划线的句子,说说作者的朋友到底明白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的朋友对人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了本文,请把你的感受和启示写下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原文及教案

【原文】一位教育家來到一所小學,請校長找來三個學生,讓他們做個遊戲。

這位教育家從手提包裏拿出一個瓶子,又取出三個系著繩子的小鉛錘(chuí)。

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個小鉛錘分給三個學生,讓他們拿著繩子頭,先後把鉛錘放到瓶子裏。

他對三個學生說:“這個瓶子是一口井,不過現在井裏沒有水。

你們手裏拿著的鉛錘代表你們自己。

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來一個人。

”說完,他又問:“記住了嗎?”三個學生齊聲回答:“記住了。

”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裏灌水,他一邊灌,一邊喊:“危險!快上來!一……二……”一個女孩低聲對兩個同伴說:“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後。

”“三”字剛出口,三個學生就順利地把小鉛錘一個一個提了出來。

教育家問這個女孩:“你剛才跟他倆說了什麼?”女孩如實地告訴了他。

“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教育家又問。

女孩不假思索地說:“有了危險,應該讓別人先出去。

”這位教育家激動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他對校長說:“這個實驗我做過許多次,每次孩子們都爭著往外拉鉛錘,結果鉛錘都堵(dǔ)在瓶口,一個也拉不出來。

今天,我的實驗終於獲(huò)得了成功。

”【教案一】【教學目標】⒈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⒉運用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讀懂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⒊教育學生學習小女孩先人後已的精神,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學重點】瞭解實驗(遊戲)的經過,弄懂實驗成功的原因。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教學準備】瓶子、玻璃球、細繩子、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一、遊戲激趣,導入新課。

1、學生分組做遊戲,教師記時,看哪一組用最短的時間將玻璃球從瓶中拉出來。

2、請參加遊戲的學生說說自已在做遊戲時的感受和體驗。

3、請沒有參加遊戲的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小結過渡: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剛才遊戲有關的課文,文中也有三個小朋友參加了剛才同樣的遊戲,他們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小学语文电子课本题目汇总

人教版小学语文电子课本题目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单元1 (多彩的生活)1.我们的民族小学2.金色的草地3.爬天都峰4* 槐乡的孩子语文园地一单元2 (名人故事)1。

灰雀2.小摄影师3。

奇怪的石头4*我不能失信语文园地二单元3 (心中的秋天)1.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

风筝3.秋天的雨4*听听,秋的声音语文园地三单元4 (细心观察)1。

花钟2.蜜蜂3.玩出了名堂4*找骆驼语文园地四单元5 (灿烂的中华文化)1。

孔子拜师2. 盘古开天地3。

赵州桥4*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语文园地五单元6 (壮丽的祖国山河)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2。

富饶的西沙群岛3.美丽的小兴安岭4*香港,璀璨的明珠语文园地六单元7 (科学的思想方法)1.矛和盾的集合2.科利亚的木匣3.陶罐和铁罐4* 狮子和鹿语文园地七单元8 (献出我们的爱)1。

掌声2。

一次成功的实验3。

给予树4* 好汉查理语文园地八选读课文不懂就要问做风车的故事五花山六个矮儿子神笔马良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喜爱音乐的白鲸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单元1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1.燕子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3.荷花4*珍珠泉语文园地一单元2 (爱护周围环境)1.翠鸟2。

燕子专列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4*路旁的橡树语文园地二单元3 (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1.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2.惊弓之鸟3.画杨桃4*想别人没想到的语文园地三单元4 (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1.和时间赛跑2.检阅3。

争吵4*绝招语文园地四单元5 (可贵的亲情、友情)1.可贵的沉默2.她是我的朋友3.七颗钻石4。

妈妈的账单语文园地五单元6 (神奇的科技世界)1。

太阳2.月球之谜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4*果园机器人语文园地六单元7 (国际理解和友好)1.太阳是大家的2.一面五星红旗3.卖木雕的少年4*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语文园地七单元8 (神话故事、传说)1.古诗两首(乞巧、嫦娥)2.西门豹3.女娲补天4*夸父追日语文园地八选读课文1 山城的雾2 我爱故乡的杨梅3 小狮子爱尔莎4 在金色的海滩上5 七色花6 妙不可言的位置7 手术台就是阵地8 除三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单元1 (自然奇观)1.观潮2*雅鲁藏布大峡谷3.鸟的天堂4. 火烧云语文园地一单元2 (观察与发现)1.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2.爬山虎的脚3。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课文内容清单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课文内容清单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课文内容清单园地一(必背)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园地二(必背)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园地三(必背)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园地六(必背)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园地七(必背)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截,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爱人若爱其身。

《墨子》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4、古诗三首(必背)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晩,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7、古诗三首(必背)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选背)夜秋风,一夜秋雨。

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睛了。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品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的课件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的课件ppt

05
第5课 秋天的雨
课文阅读
总结词
图文结合、情境导入、自读课文、朗读指导 、重点段落阅读
详细描述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 雨的特点和情境,进入课文学习。先让学生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再通过朗读指导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音和语调,深入理 解课文。重点段落阅读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含义。
07
第7课 一次成功的实验
课文阅读
总结词:详细描述
实验过程
准备实验材料:一个瓶子、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 锤、一杯水。
课文阅读
01
进行实验:将三个小铅锤逐一放入水中,观察水是否溢出。
02
得出结论:水没有溢出,实验成功。
实验目的
03
课文阅读
01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 手能力。
02
让孩子们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 骤和方法。
句子练习
总结词:本课要求孩 子们能够熟练朗读以 下句子
“让我们一起来做这 个实验吧!”
“请你先做准备,把 材料都准备好。”
句子练习
“你看,水不是溢出来了吗?”
详细描述:这些句子都是关于实验的,第一句是要求 孩子们做好实验前的准备,第二句是邀请孩子们一起 进行实验,第三句是描述实验结果。通过这些句子的 练习,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实验的过程和目的。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1. 生词:包括古诗中出现的生字和生词,如“鹳雀”、“登高”、“ 瀑布”等。
2. 句子练习:通过朗读和背诵古诗,学生可以练习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同时可以学习到新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04
第4课 风筝
课文阅读
总结词:详细描述 风筝的起源和历史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金色的草地》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

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

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爬天都峰》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从“终于”一词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

《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

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

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

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

在就要拍照的时候,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提供胶卷,他还是哭着离开了。

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少先队员,就一定让他进来。

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

“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这个细节反映了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和惊喜。

小男孩“吩咐”高尔基坐到沙发上看报纸,然后摆弄了很久。

说明那个孩子熟练的照相技术和做事认真、有主见。

高尔基: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

《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次成功的实
验教学反思三年级上
册教学反思
《一次成功的实验》讲得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三年级语文老师如何做这堂课的教学反思呢?在此了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次成功的实验》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

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

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育家的实验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

课文的对话朴实、简洁,意味深长,最能表现人物品质。

从小女孩对同伴和教育家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

文章可分为从教育家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和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三个部分。

叙述顺序清楚、结构明晰。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圆满地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任务,实现了“高效快乐课堂”。

首先,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根据导学案导学引领中的任务结合老师的导学提示和自己的预习收获交流、汇报、讨论、质疑,并推选小组代表准备在全班汇报、交流。

其次,全班交流展示时,我设计了“生字我会认、词语我会读、生字我会写、朗读我能行、课文大意我知道”等板块让小组学生代表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评议、补充,使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落到了实处。

1、在学习词语时,引导学生理解了“不假思索”,并让学生用“不假思索”说一句话,做到了读写结合,口书并重,工具性与人文性两元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学生在朗读、理解、感悟、体验的基础上有了充分的情感积淀,也有了一种想释放的强烈欲望,通过小练笔,既释放了学生的情感积淀,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学生写字时,我让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认为难写、易写错的字,小组内一人汇报一人板书讲解提示,其他小组补充,突破了难写、易写错字的难关。

3、特别是“朗读我能行”将课堂推向了高潮,小组展示朗读后,让其他小组评议,并抓住文中的人物的对话进行重点朗读训练,学生知道了读小女孩的话时是低声地读,读教育家最后的话时要把教育家的激动的感情读出来,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落到了实处。

学生在初步阅读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评评议议建立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及时捕捉第一印象,做到有感而发,从而把学生的思维与语言、朗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读读、议议中学生也很轻松的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我认为只要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讲台交给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小组的合作、探究中自主学习,高效快乐课堂就能实现。

在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一文前,老师一起备课时设计的就是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做实验,当时想象的是学生多数不能成功,少数成功了的话,就让成功的学生介绍方法,如果没有成功的,就引入课题,这种设想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但在实际教学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学生都做成功了,这可与备课相反,但当时我被学生成功的实验所震撼,非常激动地以既惊讶又赞叹的语调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学生说的比课文中讲的还要明白,还要有深度,当时的我就像是课文中讲到的教授一样激动,对学生连连称赞说:“你们真棒极了,做了一次__成功的实验!”于是板书为“一次成功的实验”。

接下来如果再回过头去讲课文,简直是太苍白,也太无意义了,也是多余的,于是我就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想法和做法,那一节课学生的情绪极高,说的也很入情入理,我在其中角色就是一个听众、发问者或是适当点拨的参与者。

课后我就在思考,在这一节课中是否就是以学生为本了呢?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活的,是能思考、能活动的。

学生不是无条件的储存器,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转化为他本人的财
富,没有学生的思考和记忆,没有学生的主动努力,他们的知识就无法实现,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他们学习。

这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加入他们的世界,融入他们的情感,才会拥有与学生一样的快乐与收获!《一次成功的实验》讲得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

这个实验已经做过许多次却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

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课文可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

叙述顺序清楚、结构明晰。

课文内容乍看简单易懂,但细细咀嚼,却觉得很难达落实课文的重点难点。

“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这是文中的女孩儿不假思索说出的话,其实也是她内心世界真实的想法,如果她当时有丝毫的犹豫,那么实验的结果便是失败。

这是多么高的境界,我想这也是常人无法企及的,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到处都是唯我主义论。

如何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悟文本,受到心灵的洗涤呢?
结合实验,我让学生先了解课文中的实验是一个怎样的实验,然后分析实验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这些问题都很简单,大家很快便在文中找到了答案。

我让学生着重抓住小女孩说的第一句话和“不假思索”一词,体会女孩内心的想法,感受她沉着冷静、处事果断,先人后已的高尚品质。

本课的突然特点是对话较多,学生在朗读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课文中的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组织学生讨论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关键词语来深化学生的理解。

例如:“顺利”、“不假思索”两个词语。

学生通过上文下应该不难理解。

我们抓好这几个词语多加扩展,让学生抓住并体会,想象女孩说话时的神态,这样的意识已经扎根在女孩的心中,变成了她理所当然的行为,课文的感人之处也在于此。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