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试题集
人大金融学题库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3000元金融学试题库货币需求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弧内。
)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A】A.正相关、正相关B.负相关、负相关C.正相关、负相关D.负相关、正相关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B】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3.货币本身的收益是货币需求函数的【B】A.规模变量B.机会成本变量C.制度因素D.其他变量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C】A.规模变量B.机会成本变量C.其他变量D.都不是5、下列哪个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B】A.货币本身的收益B.收入C.债券的预期收益率D.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6.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是货币需求函数的【B】A.规模变量B.机会成本变量C.其他变量D.都不是7.提出现金交易说的经济学家是【C】A.凯恩斯B.马歇尔C.费雪D.庇古8.M=KPY属于的理论是【B】A.现金交易说B.现金余额说C.可贷资金说D.流动性偏好说9.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A】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只持有债券10.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相对稳定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D】A.预防动机B.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C.交易动机D.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之和11.费雪认为商品价格水平P主要是取决于【C】A.金融资产价格q的变化B.货币流通速度V的变化C.货币数量M的变化D.商品交易数量T的变化12.中国传统的货币需要量确定方法中的增长率计算法用公式表示为了【C】A.M=YB.M=PC.M=Y+PD.M=Y+P+V13、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是【A】A.MV=PTB.M=KPYC.M=PT/VD.MV=PY14.下列属于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的是【D】A.利率是货币需求的重要决定因素。
[分享]人大综合课历年试题集成、法理学名词解释笔记、其他笔记及信息
![[分享]人大综合课历年试题集成、法理学名词解释笔记、其他笔记及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0539ab8da0116c175f0e48e6.png)
[分享]人大综合课历年试题集成、法理学名词解释笔记、其他笔记及信息1991-2007历年综合课试题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课试题法理部分一、名词解释1、系统解释2、法系3、规范性法律文件 4、法的制定二、简答法律意识和法的关系法制史部分一、名词解释1、九刑2、廷尉3、朝审 4、唐六典二、简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宪法部分一、名词解释1、特别行政区2、人身自由3、民族自治机关 4、宪法性法律二、简答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刑法部分一、名词解释1、主犯2、剥夺政治权利3、侵犯著作权罪4、强迫职工劳动罪二、简答我国刑法关于死刑核准权的规定民法部分一、名词解释1、债权人代位权2、无权代理3、共同危险行为4、保护作品完整权二、简答担保物权的特征[感谢网友Ferrero提供]诉讼部分一,名词解释1,保释2,中间判决二,简答1,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终结执行的情形[感谢网友eddiejea、haoaijia提供]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课试题法理学法的价值法的适用法律原则学理解释法与国家权力的联系法制史保辜六杀内乱法部简述<钦定宪法大纲>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宪法宪法渊源自治条例宗教信仰自由行政区划简述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对特别行政区行驶的权利刑法犯罪对象自首犯罪中止抢劫罪简述附加刑的种类和内容民法请求权预期违约物权法定原则署名权简述共同侵权行为概念和责任分配诉讼法直接言辞原则诉讼和解简述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简述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答辩[感谢网友cathrine提供]【转引自/viewthread.php?tid=29990&fpage=1】2005年人大法学综合课试卷法理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法的历史类型2、立法技术 3、法规清理4、法律事实二、简答(10分)简述法律调整的过程。
中国法制史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五听2、录囚 3、大清新刑律4、领事裁判权二、简答(10分)简述“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的含义。
2024年全国两会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00题)1.2024年,召开的是()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二次会议。
(八)A十四届,十四届B十二届,十二届cH届,H届D十三届,十二届2.2024年召开的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请问它的召开时间和地点是?(B)A2024年3月4日,北京B2024年3月5日,北京C2024年3月6日,北京3.今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于()在北京召开。
(八)A2024年3月4日B2024年3月5日C2024年3月6日4.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
(C)A.1044万人B.1144万人C.1244万人D.1344万人5.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
(B)A.6.2%B.5.2%C.4.8%D.4.2%6.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
(八)A.上涨0.2%B.上涨1.2%C.上涨2.2%D.下降降2%7.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增长(),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D)A.116万亿元;5%B.116万亿元;5.2%C126万亿元;5%D.126万亿元;5.2%8、哪些人将出席全国两会?(八)A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B全国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C全国人大委员,全国政协代表D全国人民委员,全国政协代表9.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八)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C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首次召开分别是哪年?(B)A1949年,1954年B1954年,1949年C1921年,1954年D1950年,1949年11.O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八)A宪法B法律C议案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八)OA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B参与形式C组织机构D方式方法13. (B)是各级政协组织的主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竞赛测试题与答案解析

(一)判断题84道(你若认为是错的,请回答正确答案):1、《代表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对)2、《代表法》规定,代表只有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是执行代表职务。
(错)正确答案:《代表法》第6条规定,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和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代表职务。
3、《代表法》规定,代表因工作关系在距原选区较远时,可不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错)正确答案:第5条规定,代表受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4、《代表法》规定,选举单位有权依法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错)正确答案:第5条规定,选民或者选举单位有权依法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5、《代表法》规定,被罢免的代表无权出席罢免该代表的会议申诉意见或者书面申诉意见。
(错)正确答案:第5条规定:被罢免的代表有权出席罢免该代表的会议申诉意见或者书面申诉意见。
6、《代表法》规定,国家为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提供保障。
(错)正确答案:第5条规定:国家和社会为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提供保障。
7、《代表法》规定,代表可以被推选或者受邀请列席主席团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发表意见。
(对)8、《代表法》规定,代表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错)正确答案:第9条规定,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9、《代表法》规定,(代表提出的)议案应当有案由和案据。
(错)正确答案:第9条规定,议案应当有案由、案据和方案。
10、《代表法》规定,列入会议议程的议案,在交付大会表决前,提出议案的代表要求撤回的,会议可对该项议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错)正确答案:第9条第2款规定,列入会议议程的议案,在交付大会表决前,提出议案的代表要求撤回的,经主席团同意,会议对该项议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人大试题集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之三十七招生专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考试科目:语言学概论一、解释概念(每题3分,共15分)共振峰互补分布内部屈折组合关系粘着语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l、简述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的联系和区别?2、一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应具备哪些条件?3、什么是语言的规范化?三、论述题(70分)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10分)2、语言的接触对语言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5分)3、我国境内的语言分属哪几个语系?汉藏语系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5分)4、音位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以普通话为例说明.(15分)5、什么是语法范畴?汉语有没有语法范畴,请谈谈您的看法,并说明理由.(15分)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考试试题之二十六招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考试科目:语言学概论一、解释概念(每题3分,共有15分)1、非音质音位2、单纯词3、洋泾浜语4、人称5、书面语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语言与言语的联系和区别。
2、汉语在吸收外来语汇成分方面具有哪些特点?3、什么是语法规则?4、简述文字的发展阶段。
三、分析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英语/P/音位和汉语普通话/P/音位不是对等的.2、词义和要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表现概念的词义是没有的。
3、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复合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
4、根据“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这一定义,判断下面对词的切分哪个正确。
A老友欢聚着,能吃的都吃了。
B老友欢聚着,能吃的都吃了。
C老友欢聚着,能吃的都吃了。
D老友欢聚着,能吃的都吃了。
E老友欢聚着,能吃的都吃了。
四、论述题(第1小题15分,其他各题每题10分,共45分)1、怎样进行义素分析?请结合实例对这种分析方法的价值和局限性作出评价。
2、什么是区别特征,汉语普通话中有哪些语音特征是区别特征,为什么?3、什么是组合的递归性?举例说明语法组合规则的递归性。
人大社会学历年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理论真题(完整版)一. 名词解释(12选8)1. 过滤仪式2. 符号价值3. 总和生育率4. 缺场交往5. 外婚制6. 社区脱域7. 老年抚养比8. 剩余物29. 公众家庭10. 脱离理论11. 惯习12. 人口倍增时间二. 简答题(8选4)1. 什么是标准化技术?为什么要进行标准化?请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年龄标准化。
2. 曼瑟尔奥尔森说:“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你怎样理解他的观点?3. 简述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年龄歧视的不同特点。
4. 梁漱溟怎样论述中国文化路向和西方文化路向的区别?5. 如何评价米德—弗里曼之争?6. 利奥塔是怎样论述宏大叙述合法性危机的?7. 编制生命表的主要原理和作用是什么?8. 简述卡斯特关于集体认同三种构件形式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6选2)1. 为什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社会空间分化?其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影响如何?2. 阐述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庭养老方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 怎样理解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运行逻辑是差异逻辑的论述?4. 请对关系论社会资本理论和集体论社会资本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比较分析。
5. 结合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谈谈你对中国汉人社会的认识。
6. 你认为应该“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吗?请结合世界经验及中国的城镇化道路,谈谈你的认识。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方法真题(完整版)一、名词解释1、信度与效度2、标准差与标准误3、抽样误差4、同序对与异序对5、文化圈6、口述史7、实验民族志8、命题与假设9、“简化论”错误10、“Kish选择法”二、简答题1. 请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区别与适用性。
2. 试述什么是问题研究与过程研究。
3. 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科学环”,请给出说明与阐释。
4. 什么是分层抽样和配额抽样,请说明它们之间的异同。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测试题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测试题一、选择题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分组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
据此回答1--2题1、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的( )①最高立法权②最高任免权③最高决定权④最高监督权A.①②B.③④C.①④ D.②③2、在这里,全国人大代表行使的职权是( )①决定权②审议权③表决权④提案权A.①③ B.②④ C.①④D.②③3、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以2636票赞成、131票反对、83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这说明( )①全国人大代表有决定权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立法权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审议权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民日报微博”发布了写给代表委员的几句话,其中直接反映人大代表与人民关系的是( )①今天,你来到这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②少些空话套话,多些净言良育;少些雷人雷语,多些常识之论③你来北京,是来监督政府、参政议政的,不是来聆听指示、汇报心得的④“赞成”是你的权力,“反对”也是你的权力。
这权力,来自委托于你的人民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出台《关于改进完善专题询问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围绕社会普遍关注和人民群众期待的重大问题,每年安排1至2位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审议意见并回答询问。
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①制定法律,提高政府行政效能②积极履职,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③与时俱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④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下面属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的有(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③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④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7、关于我国的政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8、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选举人大代表,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人大制度知识测试题

人大制度知识测试题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知识电视竞赛题目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答:错2、任何组织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公民的通信自由。
答:错3、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以担任检察机关的职务。
答:错4、市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市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答:对5、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方。
答:错6、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不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答:错7、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只能罢免由它选举产生的人员。
答:错8、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从本乡镇人大代表或选民中选出。
答:错9、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第一次会议,在本届代表选出后的两个月内召开。
答:对10、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第一次会议由上一届本级人大常委会召集。
答:对11、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由主席团决定提交大会审议。
答:错12、地方人代会选举和通过决议,以全体代表过半数通过。
答:对13、省级代表二十人以上联名可以提出本级国家机关领导人眩答:错14、地方人大选举时,不同选区或选举单位选出的代表可以酝酿、联合提出候选人。
答:对15、地方人大选举代表时,推荐的候选人人数不得超过应选名额。
答:错16、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的每项选举都必须进行差额选举。
答:错17、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时,人大常委会委员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答:对18、闭会期间人大专门委员会成员都可以由人大常委会任免。
答:错19、地方人大组织的关于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是临时性机构。
答:对20、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答:对21、人代会上代表提出的议案必须列入大会议程,提交大会审议。
答:错22、代表提出议案要有案由、案据和方案。
答:对23、代表可以口头也可以书面提出询问。
答:对24、有关机关可以派一般工作人员回答代表询问。
答:错25、质询案必须书面提出。
答:对26、质询案要写明质询对象、问题和内容。
答:对27、代表持证视察就是代表自己决定视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之三十七招生专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考试科目:语言学概论一、解释概念(每题3分,共15分)共振峰互补分布内部屈折组合关系粘着语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l、简述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的联系和区别?2、一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应具备哪些条件?3、什么是语言的规范化?三、论述题(70分)1、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10分)2、语言的接触对语言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5分)3、我国境内的语言分属哪几个语系?汉藏语系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5分)4、音位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以普通话为例说明.(15分)5、什么是语法范畴?汉语有没有语法范畴,请谈谈您的看法,并说明理由.(15分)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考试试题之二十六招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考试科目:语言学概论一、解释概念(每题3分,共有15分)1、非音质音位2、单纯词3、洋泾浜语4、人称5、书面语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语言与言语的联系和区别。
2、汉语在吸收外来语汇成分方面具有哪些特点?3、什么是语法规则?4、简述文字的发展阶段。
三、分析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英语/P/音位和汉语普通话/P/音位不是对等的.2、词义和要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表现概念的词义是没有的。
3、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的特点,但复合符号的组合不是任意的。
4、根据“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这一定义,判断下面对词的切分哪个正确。
A老友欢聚着,能吃的都吃了。
B老友欢聚着,能吃的都吃了。
C老友欢聚着,能吃的都吃了。
D老友欢聚着,能吃的都吃了。
E老友欢聚着,能吃的都吃了。
四、论述题(第1小题15分,其他各题每题10分,共45分)1、怎样进行义素分析?请结合实例对这种分析方法的价值和局限性作出评价。
2、什么是区别特征,汉语普通话中有哪些语音特征是区别特征,为什么?3、什么是组合的递归性?举例说明语法组合规则的递归性。
4、怎样看待语言内部因素在语言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之十四招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考试科目:语言学概论试题:一、解释概念:(15分,每题3分)1、语音同化;2、基本词汇;3、构词语素;4、词的理必5、克里奥耳语二、简答题(15分,每题5分)1、简要说明人类语言和其他动物“语言”的本质区别。
2、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3、文字造字方法的总趋势是什么?三、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理由。
(15分,每题5分)1、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词条都是词。
2、“脸红什么”、“当时她红得发紫”、“她走了红运”中的“红”是同一个词。
3、语言对思维会产生影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
四、分析题:(20分,每题10分)1、汉语普通话中,“机”、“姿”、“知”的韵母分别是由[ ][ ]三个元音构成的,关于[ ][ ]的音位分合问题,学术界有以下两种不同的意见:(1)[ ][ ]应该归并在一个音位里;(2)[ ][ ]应该归为两音位,即为一个音位,[ ][ ]归并为另一个音位。
上述两种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请对它们的立论根据分别作一分析。
2、看了“不知道占小便宜是要吃大亏的”这样的话,有的人觉得应该“占小便宜”,有时觉得不应该占小便宜。
分析为什么?五、论述题(35分)1、为什么说社会的交际是语言发展最基本的条件?(10分)2、“邻居”一词并没有指明所指的人家或人的前、后、左、右等具体方位,也没有指明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3、语法如何体现组合关系?语法的组合关系有哪些特性?请举例说明。
(15分)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之三十九招生专业:汉语言文言字、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试科目:现代汉语(含修辞学)试题.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什么?2、画一个元音舌位图,把普通话舌面元音单韵母用国际音标标在图上。
3、举例说明普通话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与哪些因素有关。
4、举例说明语素、词和字的关系。
5、举例说明多义词和同音形词的区别。
6、“人民大学”是词,还是词组?提出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二、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根据意义关系的不同,把下列反意词分为两类:真一假好一坏黑一白对一错本地一外地愚笨一聪明亏本?赢利内行一外地出席一缺席昂贵一低廉2、根据语法功能的不同,把下面的词分为四类:老实满意严肃后悔有利高大生疏丰富庄严害怕3、指出下列各词组中宾语的语义类型:翻抽屈避雨烤火挂地图砌空心砖逛商场祝贺胜利扇扇子建工厂站着一群人4、指出下列各句法结构的类型:今天国庆节今年国庆节调查重要调查清楚恨得要死觉得难受去学习去学校同意不同意同意不去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词组:(1) 小心他给你们制造麻烦 (2) 他的工作我们每个人都了解的很清楚(2) 有条件去北京上大学6、分析下列歧义词组的成因;(1) 解释不清楚 (2) 丰台查获一非法印刷晶批发点(3) 援助的是中国 (4) 跑步去 (5) 我们两个人分一筐苹果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层次分析和句法结关系分析之间的关系如何?请结合汉语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语体的含义是什么?不同词体的差别是如何体现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之二十五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试科目:现代汉语(含修辞学)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韵母四呼分类的标准是什么?2、举例说明儿化的作用。
3、简述现代汉语中词的构造类型。
4、举例说明现代汉语吸收外米词的方式。
5、为什么要划分词类?请举例说明。
二、分析题(每题6分,共30分)1、根据对不同的动宾结构的适应能力,给下面的动词分类,并说明理由。
(赔喝送善于打算修理)2、指出下列词组的结构类型、并说明它们的差别。
同意他去派他去看他去3、下面两个句子意义相同而结构不同,请从形式上予以证明。
A、他身体很好。
B、他的身体很好4、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词组(1) 住在隔壁的小明病了。
(2) 研究语法问题需要很多材料(3) 电影票我一张也不给你。
5、分析下列歧义词组的成因(1) 他说不好 (2) 她是去年生的(3) 这种电脑我们都买了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现代汉语中的实词和虚词应如何区分?实词内部又该如何分类?请谈谈你的看法。
2、谈谈文艺语体与科技语体的差别。
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之十三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试科目:现代汉语试题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什么是儿化韵?2、举例说明什么是逻辑重音?3、举例说明汉字的造字法。
4、现代汉语在语音和词汇方面有哪些主要特点。
二、应用题(每题4分,共20分)1、根据所给的条件,分别写出相应的声母。
(1)双唇、送气、清、塞音;(2)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3)舌尖后、清、擦音;(4)舌尖中、浊、边音;2、摹拟声音的词叫拟声词,请举出八个拟声词。
3、请举出四个语气词连用的例子。
4、有些性质形容兼属动词,请举出八个这样的词带宾语的例子。
5、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词组。
(1)知道老张已经坐车去城里上班了(2)我说的话他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三、分析题(每题5分,共30分)1、“我跟小王去过”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请分别加上适当的词来表明不同的意见,并说明其中“跟”的意义2、请从不同角度说明“虽害羞、不害羞、别不害羞”意义和用法的异同。
3、“爱、限、希望”等动词,却经常受程度副词装饰:“笔直、碧绿、黑糊糊”等是形容词,却不能受程度副词装饰,试加以分析。
4、“把他休息一个小时”、“把饭吃”都不成立,请据此分析“把”字句的特点5、指出下列词组中宾词的语义类型。
过天桥:过日子下扬州:发传真:出成果跑车票:给面子:(沙发上)坐三个人:6、分析下列歧义词组的成因。
(1)我照的像(2)连老张都不认识(3)喜欢的是小王(4)你们两个人一组(5)你拿去吧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从汉语特点和划分词类的依据的角度,谈谈汉语词类划分存在分歧的原因。
2、请结合实例,论述汉语动词和形容词的异同。
3、请结合实例,论述汉语紧缩句的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之十五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字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试科目:古代汉语试题: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5分)1、什么叫清声母?传统三十六字母中哪些是次清声母?(5分)2、说明韵、韵线、韵部之间的不同。
(5分)3、下面是《诗经?幽风?七月》中第五章,请指出韵脚,并说明其所属的韵部。
(5分)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室熏鼠,塞向?户,嗟我子,曰为改处,入此室处。
二、下列各组字均见于古书,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10分)后半云余松范丑宁制筑三、说明下列各句中书线字的意义或用法:(10分)1、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2、今?辱程将军3、即有所取者,如商卖之人也。
4、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
5、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焉。
6、诸实客辩士说之,不能来。
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8、徒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
9、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10、齐宣王问:“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四、解释下列各句中书线的字:(12分)1、女执懿筐,遵彼微行。
2、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
3、赦之,以劝事君者。
4、将之薛,假涂于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
7、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8、纣以为恶,醢鬼侯。
9、射其右,毙于车中。
10、寻蒙国恩,除臣洗马1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12、侯自我得之,自我损之,无所恨。
五、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5分)1、将?是灭,何爱于虞?2、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
3、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5、夫以百?之不易为已忧者,农夫也。
六、解释下列各句中的“益”字,说明他们之间的词义引申关系:(8分)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3、五年而秦不益一尺之地。
4、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滥水,水暴益,荆人弗知。
七、给下文(包括经文及注疏)加上标点,并将经译成现代汉语。
(30分)(略)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之二十七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试科目:古代汉语 (含音韵学基础)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2分)1、按七音分类写出三十六字母。
(4分)2、反切是根据双声叠韵原理创造的,反切的双声叠韵跟一般的的词汇上的双声叠韵有什么区别?3、“两呼四等”和“四呼”是分析韵母的两个概念,请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