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之舌诊

合集下载

史上最全的舌诊图谱,珍藏版!

史上最全的舌诊图谱,珍藏版!

史上最全的⾆诊图谱,珍藏版!⾆诊时按照⾆尖-⾆中-⾆根-⾆侧的顺序进⾏观察。

先看⾆体再看⾆苔,30秒左右。

如果⼀次望⾆判断不清,可令病⼈休息3~5分钟后,重新观察⼀次。

下⾯是⼩编整理的⼀些临床常见的⾆苔望诊图谱,希望能对⼤家有所帮助。

⾆诊脏腑部位分属图据《内经》记载,⾆的不同部位能反映不同脏腑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有⼀定参考意义。

⾆尖候上焦⼼肺的病变;⾆中部候中焦脾胃;⾆根候下焦肾;⾆两侧候肝胆。

《伤寒指掌 · 察⾆辩证法》还有“⾆尖属上脘,⾆中属中脘,⾆根属下脘”的说法。

⾆⾊篇1、正常⾆正常⾆象的特征是:⾆⾊淡红鲜明,⾆质滋润,⾆体⼤⼩适中,柔软灵活;⾆苔均匀、薄⽩⽽润,简称“淡红⾆,薄⽩苔”。

正常⾆下络脉仅隐隐可见,呈紫红⾊线状,绝不粗胀。

⼤多为单枝⼲,络脉直径最粗不超过2.7mm,长度⼤多不超过⾆尖与⾆下⾁⾩连线的3/5。

2、淡⽩⾆淡⽩⾆多见于阳虚寒盛、⽓虚⾎少之证。

本图⾆⾊淡⽩,⾆苔薄⽩⽽润,提⽰⽓⾎两虚。

3、枯⽩⾆⾆⾊及龈、唇皆⽆⾎⾊,称为“枯⽩”。

本图⾆⾊枯⽩,⾆⼲皱缩,⽆⼒伸出,是⾆⽆神⽓的表现。

提⽰精⽓衰败,病情危重。

4、红⾆红⾆见于外感热盛或阴虚⽕旺之证。

本图⾆⾊较红,⾆苔薄黄,⾆质纹理粗糙,提⽰⽓分热盛。

5、⾆尖红⾆尖红多见于⼼⽕上炎,上焦有热之证。

本图⾆尖红⾚起刺,其余部位淡红⽽润。

提⽰上焦热盛。

6、红绛⾆(1)⾆⾊深红,称为“绛⾆”,为热盛之象。

在外感病为邪热⼊营的标志;在内伤杂病阴虚⽕旺重症亦较多见。

本图⾆⾊深红偏暗,⾆⾯有叶脉状浅裂纹,苔少。

提⽰热盛、⽓⾎壅滞,正⽓已伤。

7、红绛⾆(2)本图摄⾃慢性胃⽕患者,⾆⾊红绛,⾆⼲⽆苔,⾆⾯上有浅裂纹。

提⽰内热炽盛,胃阴枯涸,胃⽓⼤伤。

8、红绛⾆(3)⾆⾊红绛,⾆⾯苔少,⾆前部有较多红点(即菌状乳状充⾎),提⽰邪热炽盛,⽓阴两伤。

9、青紫⾆⾆⾊青紫,由⽓⾎运⾏不畅所致。

本图患者为慢性⽀⽓管炎继发感染、肺⽓肿、⼼⼒衰竭,⾆⾊紫暗,苔⽩腻。

舌诊百度百科

舌诊百度百科

舌诊百度百科编辑词条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舌诊,诊断学名词。

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

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观指标。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

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系,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进行舌诊时应将舌质和舌苔辨证结合,一般情况下二者反映病变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现象出现,这就需要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参考其他证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主病及相关研究: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

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

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图解: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

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

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最全中医舌诊图谱来啦!看舌头,知全身!(图文并茂)

最全中医舌诊图谱来啦!看舌头,知全身!(图文并茂)

最全中医舌诊图谱来啦!看舌头,知全身!(图文并茂)医学交流平台 2022-06-27 12:10 发表于广东中医之声关注中医之声,传承伟大中医药事业!公众号舌诊,为中医望诊的重中之重,是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

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

三大舌质表明身体可能有问题:一、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即为裂纹舌。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如果发现自己有这种现象需要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摄入热性食物。

多吃些滋阴降火的食物。

(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这类舌质多为贫血或者大病、手术后患者,平日需要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但是切记要循序渐进的补血。

(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

多为脾虚湿盛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食用山药、薏米等补脾健胃祛湿的食物。

二、齿痕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

(1)舌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内盛。

这类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吃生冷食物,尽量避免过于潮湿的环境。

(2)舌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党参、茯苓泡水冲服。

(3)舌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这类患者属于比较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及早去医院就医。

三、胖大舌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即为胖大舌。

(1)舌体胖大而嫩,色淡。

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

多为脾虚。

建议日常生活中多食用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茯苓、薏苡仁等。

(2)舌大胖嫩,色淡,边有齿痕,腰以下肿甚,小便少,形寒神疲,四肢厥冷,面色晦暗或晃白,脉沉迟或沉细。

多为肾虚水泛。

建议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黑豆、冬瓜等食物。

老中医讲透舌诊之老舌与嫩舌舌象高清图谱解说

老中医讲透舌诊之老舌与嫩舌舌象高清图谱解说

老中医讲透舌诊之老舌与嫩舌舌象高清图谱解说老中医手把手教会你如何通过观察舌头变化,有病早知道,这些都是本人几十年的临证经验总结,舌图大多来自临证病人,也有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天同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观察舌的老嫩以及它们所代表的疾病意义。

1、老舌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形色坚敛苍老而不柔软,舌色暗晦而干燥者,称之为苍老舌。

老舌多由于邪气方盛,正气不衰,故质坚色苍。

其舌质肌肉紧实,无论胎色如何,病多属实证,且邪热亢盛,正邪剧争,气血壅滞,阳热伤津,舌质失去津液润泽,致使舌形色坚敛,故多主实热证。

《辩舌指南·辨舌之神气》亦认为舌质坚敛苍老,不论苔色黄白灰黑,病多属实。

且邪热亢盛,气血塞实于上,正邪剧争,致使舌形色坚敛,故多主实热证。

《察舌辨证新法·黄苔类分别诊断法》认为,不反舌质有老嫩,苔色亦有老嫩之不同。

凡苔色深浓枯暗质暗为老色,或老苔亦主实证。

其中老黄色苔,为胃中阳气旺盛之候。

黄如炒枳壳色为胃阳盛极,阳亢阴虚之候,黄黑相间,如锅焦黄色,抚之棘手,看之不泽,为胃中津液焦灼,口燥舌干之候。

亦有阳气为阴邪所阻,不能上蒸而津液缺乏。

本例患者舌体稍增厚,粘膜纹理粗糙,舌色干红如风干柿子,无津液,舌苔干燥,舌中根部苔厚有裂纹,舌苔呈黄色。

老舌大多出现在突然发病,热势较甚的病症,即病邪侵袭人体,机体抵抗力较强,与病邪进行激烈的抗争。

因此,可同时出现发热、汗出、白细胞增多、体液耗损的全身症状。

在舌像上,出现舌粘膜组织增生、舌乳头角化增加、代谢产物大量产生、脱落细胞、细菌、白细胞等多种污物堆积,形成了干燥厚实的黄色舌苔。

由于舌面上产生微生物的菌种种类不同,可使舌苔发黄、灰浊,甚至黑色。

由此可见,老舌反应了机体的体质和感受的病邪两方面均较强盛的病理状态。

但亦可见于嗜烟者,就不一定是病理现象。

现代研究认为:舌之苍老当与副交感神经张力减低而交感神经张力亢进有关,使唾液浆液性分泌减少,粘液分泌代之。

舌诊中的舌色和舌苔辩证诊病

舌诊中的舌色和舌苔辩证诊病

舌诊中的舌色和舌苔辩证诊病舌诊中的舌色和舌苔辩证诊病舌色是指舌质的颜色。

正常人舌色为淡红色。

常见的舌色分为几种:(1)淡白色表示病人患虚证、寒证、血气亏虚证。

如果舌淡白而瘦薄,则属血气两虚;舌淡白而湿润,舌体胖嫩,有齿痕,多为虚寒证。

若舌淡白,毫无血色,枯萎无光泽,无舌苔,称为熟白舌,此情况属危重之症,病人阳气衰微,阴精衰竭。

(2)红舌舌色较正常舌稍红,甚者呈鲜红色。

表示病人患热证。

如果舌色鲜红但干燥少津液,舌苔黄厚者,属实热证。

仅仅为舌尖变红,则为心火上炎。

舌边红色为肝胆火旺。

如果舌中红色则为中焦热盛。

若舌布满了深红色小点,为温热之邪伤于心脾。

舌中伴有紫斑,表示将要发斑。

舌色鲜红,少苔或舌起裂纹者,属虚热证。

舌质红嫩,看起来湿润,摸起来感到干燥,为津液衰竭迹象。

(3)绛舌舌苔深红色,颜色介于红色与紫色之间,称为绛舌。

表示病人有外感或内伤之证。

绛舌的形成,是由于热盛血行加速,舌体脉络充盈所致。

舌绛而干燥,舌面有芒刺、裂纹,为里热炽盛,热入营血。

若舌绛而有黄白苔,为邪留气分。

舌绛有大红点者,为热毒攻心。

舌尖绛为心火炽盛。

舌中干燥而绛为胃火伤津。

舌根绛为血热内燥。

若舌绛也少津液,少苔,舌体瘦小或有裂纹,为阴虚火旺之证。

如果舌绛而枯萎,光滑无苔,称为镜面舌,此证为胃、肾阴液枯竭之危候。

若舌绛少苔而泽润,多为血瘀之证。

(4)紫舌表示寒、热病及瘀血症。

若整个舌头全为紫,为脏腑热极。

舌紫且肿大,而见大红点,为热毒攻心。

舌质紫暗,为瘀血证。

舌尖有紫色斑点者,为心血肝郁血瘀。

舌色紫如猪肝,枯晦无泽,为胃肾阴液已衰竭之危证。

舌诊中医舌诊历史的记载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年间,到了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作为一个中医诊断方法已形成存在,当时我国现存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上涉及的舌诊相关知识,包括舌质、舌苔、舌觉等方面的内容。

汉唐时期舌诊在中医实践中又不断发展验证,东汉中医名家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将舌诊之重点放在观察舌质上,而唐代中医名家孙思邈(公元581年——682年)则把舌诊观察舌象作为辩证脏腑的理论根据。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

珍贵中医舌诊图解大全!图文并茂,再也不怕看不懂舌头了望舌质舌质,即舌的本体,故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和脉络组织。

望舌体主要观察舌神、舌色、舌形、舌态以及舌下络脉几个部分。

一 . 舌神( 一 ) 有神 ( 荣舌 )【舌象特征】舌色红活、润泽,运动灵敏自如。

【临床意义】荣舌是谓有神,虽病亦属善候。

【机理分析】荣舌主要反映津液充足,气血充盈,精神健旺。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曰:“凡舌质有光有体,不论黄白灰黑,刮之而里面红润,神气荣华者,诸病皆吉。

”( 二 ) 无神 ( 枯舌 )【舌象特征】舌色干枯而晦暗无光、死板而毫无生气,运动失灵。

【临床意义】枯舌是谓无神,属凶险恶候。

【机理分析】枯舌主要反映津液匮乏,气血大亏,精神衰败。

《察舌指南·辨舌之神气》说:“若舌质无光无体,不拘有苔无苔,视之里面枯晦,神气全无者,诸病皆凶。

二 . 舌色舌色,即舌体的颜色。

一般分为淡红、淡白、红、绛、青、紫六种。

(一)淡红舌【舌象特征】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

【临床意义】淡红舌为气血调和的征象,常见于正常人。

疾病时见之多属病轻。

【机理分析】淡红舌主要反映心之气血充足,胃气旺盛的生理状态。

舌色与肤色的形成原理相似,红为血之色,明润光泽为胃气之华,正如《舌胎统志》说:“舌色淡红平人之候,……红者心之气,淡者胃之气。

”外感病初起,病情轻浅,尚未伤及气血及内脏时,舌色仍可保持正常而呈淡红;内伤疾病时见之,提示阴阳平和,气血充盈,多属病轻,或为疾病转愈之象。

(二)淡白舌【舌象特征】舌色比正常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称为淡白舌。

如舌体色白,全无血色,则称为枯白舌。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

枯白舌主伤精、脱血夺气。

【机理分析】气血亏虚,血不荣舌,或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无以推动血液上充于舌,致舌色浅淡。

阳虚则内寒,经脉收引,使舌的血行减少,也可见舌淡。

《舌鉴辨证》指出,淡白舌是“虚寒舌之本色”。

若舌色淡而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若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多属阳虚水停。

《中医舌诊》,临床高清舌诊图,附带解析,史上最全

《中医舌诊》,临床高清舌诊图,附带解析,史上最全

《中医舌诊》,临床高清舌诊图,附带解析,史上最全舌诊,又称为望舌,是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用来诊察、了解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舌诊时按照舌尖-舌中-舌根-舌侧的顺序进行观察。

先看舌体再看舌苔,30秒左右。

如果一次望舌判断不清,可令病人休息3~5分钟后,重新观察一次。

下面是临床常见的舌苔超清彩色图谱,有了这些高清舌诊图谱,看舌头知健康,人手一份!舌形和舌面1舌有红点——热盛内结舌上有红点或芒刺,则内热过盛。

舌尖、舌中、舌两边有红点、芒刺,分别代表心火亢盛、胃肠热盛、肝胆火旺。

2裂纹舌——精血亏虚裂痕中一般无舌苔覆盖,是精血亏虚的表现。

舌苔白而又裂纹者,为精血亏虚;舌绛红而干,有裂纹者,为热盛伤津。

3舌有齿痕——阳气虚舌体偏白,舌苔偏白,说明脾肾阳虚、身体内有水湿痰饮。

此舌象的舌质非常柔软,说明身体阳气虚,体能有所衰退。

4淡白舌——体内虚汗舌质淡白而胖嫩,是阳气虚衰所致;舌质淡白而瘦小,是气血亏虚所致。

淡白舌而属于机体虚证、寒证之舌象。

5红舌——有热邪舌尖红有芒刺表示心火上炎;舌色较红,舌苔黄且干燥表示内有实热;舌体红且舌苔少或无苔,则阴虚内热。

主热证,可能是身体积热过多,同时观察舌面上是不是有红点。

6绛舌——热邪较盛舌色红绛而舌体干燥,有芒刺或裂纹,为内热炽盛;舌色红绛而无舌苔且光滑,为胃、肾阴虚枯竭。

此舌象是热邪深入营血的表现,通常已经耗损津液了,色越深表示热邪越盛,病症越重。

7紫舌——血液循环不畅舌色青紫,是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

舌色紫偏红,可能体内积累了太多的热。

寒证、热证,或者瘀血证都可能会出现这种舌象,主要由血液运行不畅引起的。

舌头的大小1胖大舌——内有虚寒注意观察舌头的颜色,舌苔以及舌面是否有红点等。

舌苔偏黄者,多属于心脾热盛;舌体肿胀而舌色紫暗者,多属于瘀血阻络。

2胖淡舌——阳气虚弱由于阳气虚弱,温煦、推动的功能受到影响,水液的输布功能减弱,于是出现舌体胖大且颜色淡白的现象。

教你看舌诊:61张高清舌诊图谱,图文对照(值得收藏)

教你看舌诊:61张高清舌诊图谱,图文对照(值得收藏)

教你看舌诊:61张高清舌诊图谱,图文对照(值得收藏)这里有临床常见的舌诊图谱,送给热爱中医的你。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据《内经》记载,舌的不同部位能反映不同脏腑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有一定参考意义。

舌尖候上焦心肺的病变;舌中部候中焦脾胃;舌根候下焦肾;舌两侧候肝胆。

《伤寒指掌· 察舌辩证法》还有“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的说法。

“舌色篇”1、正常舌正常舌象的特征是: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正常舌下络脉仅隐隐可见,呈紫红色线状,绝不粗胀。

大多为单枝干,络脉直径最粗不超过2.7mm,长度大多不超过舌尖与舌下肉阜连线的3/5。

2、淡白舌淡白舌多见于阳虚寒盛、气虚血少之证。

本图舌色淡白,舌苔薄白而润,提示气血两虚。

3、枯白舌舌色及龈、唇皆无血色,称为“枯白”。

本图舌色枯白,舌干皱缩,无力伸出,是舌无神气的表现。

提示精气衰败,病情危重。

4、红舌红舌见于外感热盛或阴虚火旺之证。

本图舌色较红,舌苔薄黄,舌质纹理粗糙,提示气分热盛。

5、舌尖红舌尖红多见于心火上炎,上焦有热之证。

本图舌尖红赤起刺,其余部位淡红而润。

提示上焦热盛。

6、红绛舌(1)舌色深红,称为“绛舌”,为热盛之象。

在外感病为邪热入营的标志;在内伤杂病阴虚火旺重症亦较多见。

本图舌色深红偏暗,舌面有叶脉状浅裂纹,苔少。

提示热盛、气血壅滞,正气已伤。

7、红绛舌(2)本图摄自慢性胃火患者,舌色红绛,舌干无苔,舌面上有浅裂纹。

提示内热炽盛,胃阴枯涸,胃气大伤。

8、红绛舌(3)舌色红绛,舌面苔少,舌前部有较多红点(即菌状乳状充血),提示邪热炽盛,气阴两伤。

9、青紫舌舌色青紫,由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本图患者为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肺气肿、心力衰竭,舌色紫暗,苔白腻。

提示痰饮内停、肺肾气虚,血行瘀滞。

10、淡紫舌淡紫舌多见于阳虚阴盛之证。

本图患者为肺原性心脏病,舌淡紫,苔薄白而湿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辩舌
舌尖,传统中医来说就是上焦的心和肺。

按照舌尖部位准确来说,可以代表我们的头脑部。

在中医学之中,脑是络属于心的,是心的一个附属器官,脑为奇恒之腑。

肾中之精,充骨生髓,沿督脉上行灌颅而为脑,所以“脑为髓之海”。

脑主司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主司支配运动和感觉,是生命之枢机,李时珍称脑为元神之府。

脑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

如果脑主精神活动的机能失常,就会出现思维、记忆、语言,以及情志等方面的异常。

脑位于头颅之内,头为诸阳之会,最恶污浊之气所扰,所以面色以红黄隐隐,鲜明而有光泽为佳,眼神明亮有神,均是脑髓充足的表现。

在舌象上呢,舌尖应以鲜明圆滑为佳,不宜出现齿痕(齿痕为湿浊之气),不宜出现郁点、瘀斑,也不宜凹陷或高凸,这些都是病态改变,都有头脑(心)部的病变有关。

头部的附属器官(如眼、耳、口、鼻、舌等)主管着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这些器官皆有经脉通于脑,所以这些器官的问题都可以从舌尖部位诊出。

脑髓充盈,主感觉和运动的机能正常,则视物精明、听力正常、味觉嗅觉灵敏、感觉无碍、运动如常且轻劲多力。

如果脑髓不足,或者脑部的其它病变,使脑的主感觉和运动的机能失常,都会出现视物不明,听觉失聪,味觉、嗅觉不灵,感觉障碍,运动不能,倦怠乏力。

舌尖最常见的舌形的改变主要有三类,凹陷、高凸、平直。

当然,实际并不只是这三类,这三类只是最常见的。

我们来看舌尖凹陷。

根据我们的望舌的一个原则“凹陷为虚,高凸为实”。

这舌尖凹陷就是心和头脑部虚了,虚就是虚少不足的意思。

是什么不足了呢。

从传统辨证来说,就是心不足了。

因为舌尖是主心的。

如果舌质淡白多属于心的气血不足,或心阳不足。

如果舌质红赤都属于心阴不足,或心火旺盛。

更详细而准确一些的讲呢,或者是更细致的讲,就是脑髓空虚了。

如果是一个小的凹陷,就会表现为精力下降、睡眠欠佳、头晕健忘、心悸怔忡等症状,这是万无一失的。

舌尖高凸为心肝火旺,上冲头脑之象,会出现头项强痛、眩晕、双目干涩红赤、失眠惊悸等症。

大凡舌尖高突总属于气机上越,心肝火旺之症。

所以容易出现头目胀痛、心悸失眠之症。

他与舌尖凹陷症状颇似,但是却有虚实本质的差别。

临证不可不分。

辨阴阳,别虚实,明寒热,晓病机,乃医家之首务。

这些都可以从舌形上面准确的进行辨别。

如果结合舌质、舌苔等细节的变化,诊断起来会更加方便,更加准确。

舌尖平直以头脑昏沉不清、健忘抑郁、反应迟钝、心悸耳鸣、脱发等为主要表现。

舌尖平直的,加上两侧的边缘,很像一个方形的舌头,所以我们也可以管他叫方形舌,或者是方舌。

这个舌尖平时有什么样的症状呢?他最常见的症状是头脑昏沉,以及脱发这些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