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人物选评之钱钟书

合集下载

散文家:钱钟书(中国)人物简介

散文家:钱钟书(中国)人物简介
D O C S S M A RT C R E AT E
钱钟书:中国著名散文家人物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钱钟书的生平与创作历程
钱钟书的出生背景与家庭环境

钱钟书出生于1910年,江苏无锡人
• 父亲钱基博是著名学者和教育家
• 母亲杨绛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和学者

家庭环境对钱钟书的影响
• 《围城》的幽默讽刺,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弊端
示了人生的困境和无奈
• 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 通过讲述主人公的爱情和婚姻故事,展现了人生的百态
• 《围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现代散文的经典之
• 散文幽默、讽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谈艺录》的文化艺术随笔
作品简介
• 《谈艺录》是钱钟书的一部文化艺术随笔,探讨了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问

• 通过对人性、社会、文化等问题的探讨,展现了钱钟书独特的思想魅力
• 《人·兽·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04
钱钟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钱钟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钱钟书的影响
• 钱钟书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发,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钱钟书的散文语言优美、典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 善用典故、谚语,丰富散文的内涵
• 散文中充满智慧和哲理,引人深思
• 文字幽默、讽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 通过修辞手法,展现了钱钟书独特的文学才华
钱钟书散文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深度
文化内涵
• 散文中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展现了钱钟书深厚的文化底蕴

27个钱钟书故事点评

27个钱钟书故事点评

27个钱钟书故事点评目录1.在清华读书创造纪录/22.钱钟书杨绛爱情故事/23. 是谁先认识我的妈妈/44.吴宓大度,钟书赔罪/55.钱钟书牛棚里写巨著/76.日本演讲自喻土包子/87.实事求是为做人准则/98.报答义助高调还人情/109.讽文凭遮羞包丑功用/11 10.揭假道学的偏爱面子/12 11.俗气是过度不良氛围/13 12.钱钟书道出了真情怀/14 13.把爱当作责任和付出/14 14.钱钟书却是口剑腹蜜/15 15.钱钟书最独特的游戏/1616.人谓我狂不知我实狷/17 17.钱钟书求无官一身轻/17 18.朴素家园,简朴日子/1919.妙趣横生,童心盎然/2020. 最优秀的学者与作家/2321.对老外的钱不屑一顾/24 22.逛商场去做一回富翁/25 23.喝酒欠一杯不醉就好/2624.眷念旧情,知恩感恩/27 25.不究根底,放手饶人/2826.苛己揽责,不求偿还/2927.与人交际,不厌其细/3011.在清华读书创造纪录/2高分高能者大有人在。

比如化学家侯德榜院士,当年考清华12门功课1200分满分,但他的动手能力也很强,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一一侯氏制碱法。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从读私塾到考入唐山路矿学堂。

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是全班第一。

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钱钟书在清华读书时,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纪录”:读书数量第一、发表文章第一、考试成绩第一……连学识渊博、中西融通的国学大师吴宓也盛赞他“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可与一代宗师陈寅恪比肩”。

钱钟书28岁时被破格聘为外文系教授,这在清华园也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对高考状元不可一概否定。

点评:考查一个人的真才实学,主要标尺是看他能不能做到活读书,能不能活学活用书本知识来解开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各种难题。

2.钱钟书杨绛爱情故事/2对于妻子杨绛,钱钟书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钱钟书生平简介

钱钟书生平简介

钱钟书生平简介钱钟书简介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一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

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

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

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

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

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

60年来,钱钟书先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承家学,天资过人,青少年时就喜好古经典籍,故而练就了文史方面的“童子功”。

他在文学上是一个全才,既是一位大学者,又是一位大作家。

他学贯东西,在中国古典诗词,西方语言文化方面都有所建树。

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在一个风气开通、历史转型时期的特殊结晶。

台湾著名作家、诗人兼讲座教授余光中分析当代中文时,常称道钱西学列于中国人之第一流,两岸三地之作家如陶杰、宋淇,行文之时,亦多交许赞之。

钱氏于中文一面,文言文、白话文皆精,可谓集古今中外学问之智慧熔炉。

他的散文和小说也很出色,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可谓家喻户晓。

1998年12月19日,中国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主要著作:1937《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论文)1941《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1945《猫》(讽刺小说)《人•兽•鬼》(短篇小说集)1947《围城》(著名长篇小说)1948《谈艺录》(1949年6月版)1958《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版)1978《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1979《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版);1980《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1期)1981《管锥编》、《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2年9月出版)1984《也是集》《谈艺录》(增订本)(中华书局9月版)1985《七缀集》1988《模糊的铜镜》(《随笔》1988年第5期)1995《槐聚诗存》1996《石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月版)2003《钱钟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3卷本影印版(商务印书馆7月版)2005《宋诗纪事补订》2011《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全20册影印版(商务印书馆8月版)(《容安馆札记》)《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尚未出版)。

性别视角下钱钟书《围城》的女性形象解读

性别视角下钱钟书《围城》的女性形象解读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性别视角下钱钟书《围城》的女性形象解读唐成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摘 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

主要讲述了“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

在《围城》创作的过程中,主要以男性视角对婚姻和社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从男性视角出发对女性形象进行重新审视。

本文结合了性别视域下的《围城》女性形象开展研究。

关键词:性别视角;钱钟书;《围城》;女性形象[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42-01前言:钱钟书的《围城》主要是阐释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呈现出的各种社会现象。

通过对人物的详细描写,能够让读者体会到人物的行为和思想特征,对当时社会背景进行全面的剖析。

从性别视角下对钱钟书《围城》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对于读者深度理解文章有了一定的帮助。

所以,下文从性别视角下层面出发,分析了《围城》中的具体女性形象特点。

一、男性偏见下的《围城》女性形象(一)男性偏见使得女性的才学变成附属品在男性统治的背景下,女性并没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在《围城》中是这样阐述的:丈夫是女性的职业。

女性在没有丈夫的情况下就和失业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应该紧紧地抓住丈夫这个职业。

在《围城》中,女性接受西方教育,然而一些女性依然不能逃脱宗法制度的规范。

女性解放思想所产生的最终结果就是要过着浪荡的生活,女性以男性为中心,难以对事情进行合理的分析[1]。

所以在传统的背景下,女性步入婚姻是为了获得良好的生活,但这仅仅能做到暂时的解脱。

(二)男性偏见使得女性变得丑陋在《围城》作品中,向我们诠释了很多知识女性。

这些女性展现出了美貌,同时也拥有很多的智慧,在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懂得追求自己。

在当时的背景之中,很多男性都会对这种女性所痴迷,也是男性追求的重要对象。

但是,在男性主义社会背景下,男性依旧存在一定的偏见,拥有智慧和知识的女性也会受到相应的压制。

在《围城》中,方鸿渐和很多女性交往,这些女性往往是为了获得他的心而运用很多手段。

作文素材:“横扫清华、饱蠹牛津”的钱钟书

作文素材:“横扫清华、饱蠹牛津”的钱钟书

作文素材:“横扫清华、饱蠹牛津”的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一代奇才钱钟书先生诞生于江苏无锡一个书香世家。

他的父亲钱基博是一位学富五车、桃李满天下的著名国学大师。

他一岁时“抓周”,第一下就抓到了一本书不放,他的伯父因此给他起名为“钟书”,钟情于书,这个名字好像验证了钱钟书一生都嗜书如命的脾性,也仿佛就是他“平生淡泊,独钟情于书”的“书痴”生活的写照。

在父亲的直接指导下,钱钟书博读群书,精于写作,古文根底非常雄厚。

钱钟书考入清华有一段佳话流传:1929年钱钟书考清华大学外文系时,数学考试极差,考了15分,本应被退回,但因国文、英文两科得了特优(英文还是满分)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是校长亲阅试卷后定夺收下他。

可以说,当年清华大学心胸的宽阔为一代才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清华藏书之富,在当时各大学来说是数一数二的,清华图书馆书库、书架上的书,经常满满当当的几十万册,中外古今图书无不应有尽有。

对钱钟书来说,进入清华真是如鱼得水。

一入清华,他就以“横扫清华图书馆”的气魄投身书海,开始创造一项又一项“纪录”:读书数量第一;发表文章第一:考试成绩第一;口出狂言第一……钱钟书28岁时被破格聘为外文系教授,这在清华园也是绝无仅有的。

1935年,钱钟书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教育部第三届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同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共赴英伦留学。

在英国,钱钟书就读的学校是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牛津的藏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为了博览国内不易看到的书籍,钱钟书除了听课以外,日夜埋首于图书馆,孜孜不倦阅读了大量的图书,认真地做了笔记。

两年后,他以精彩的论文《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获得牛津大学副博士学位。

英、法三年的学习,为钱钟书从国学到西学融会贯通,具备现代意识和世界性的眼光,以至后来成为东方睿智学人,名满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请从上面这则素材中提炼出一个观点。

2、请运用上面的素材,写一个完整的语段。

要求:①要根据语段中心的需要,适当选用材料,不要大量摘抄故事。

书评范文3000字

书评范文3000字

书评范文3000字《围城》书评《围城》,是中国当代文学巨匠钱钟书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幽默的笔触,讽刺地揭露了旧社会的种种荒谬与无奈,深刻地展现了新旧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小说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读者喜爱,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下面就来谈谈对这部小说的书评。

首先,小说以其特有的幽默风格吸引了无数读者。

作者在小说中通过描绘一些滑稽可笑的人物形象,以及妙趣横生的情节,给读者带来了笑料与快乐。

比如,小说中的主人公管谟业就是一个充满了滑稽与幽默的形象,他总是处在各种尴尬的处境中,让人捧腹大笑。

这种幽默的笔触使得小说读起来别具一番风味,令人乐在其中。

其次,作者通过小说对当时社会的描绘,让读者深刻领悟了旧社会的一些荒谬与无奈。

小说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以及情节都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现象。

比如,小说中的贾彩华这个人物形象就鲜明地展现了旧社会中女性的无奈与被动,她为了逃避家庭压力,最终嫁给了两个并不是她所爱的男人。

同时,小说中的一些生动情节,比如管谟业试图逃避婚姻等情节,也揭露了那个时代一些荒谬的现象。

这些贴近生活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使得读者更加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社会的矛盾和无奈。

这也正是小说为何能够成为经典之作的原因所在。

再次,小说对新旧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行了深刻的展现。

小说中的一些对话和情节,都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当时新旧社会之间存在的一些矛盾与冲突。

作者通过小说中的一些对话和情节,使得读者更能够感受到新旧社会之间的冲突与碰撞。

比如,管谟业与苗头在一次对话中的交流,就展现出了两种不同社会观念的对立。

这种对比使得读者更加能够对新旧社会之间的矛盾感同身受,使得小说更加丰富和深刻。

总的来说,《围城》是一部充满了魅力与智慧的小说。

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笔触,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的一些荒谬与无奈,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新旧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小说至今仍然备受读者喜爱,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读到这部经典之作,感受其中的魅力与智慧。

钱钟书 简介

钱钟书   简介

译文赏析
Whom every thing becomes, to chide, to laugh,To weep; whose every passion fully strives;To make itself, in thee, ; fair and admired! ——Antony and Cleopatra William Shakespeare 嗔骂,嬉笑,嘀泣,各态咸宜, 嗔骂,嬉笑,嘀泣,各态咸宜,七情能生百 媚。
作品介绍《林纾的翻译》 作品介绍《林纾的翻译》
林纾的翻译》是钱钟书在1964 1964年对林纾的翻译成 《林纾的翻译》是钱钟书在1964年对林纾的翻译成 就发表的一篇广泛性评论文章,全文约两万多字, 就发表的一篇广泛性评论文章,全文约两万多字, 收录于《七缀集》一书。 收录于《七缀集》一书。 “集翻译批评与理论建树于一炉”,“博瞻综赅.融 集翻译批评与理论建树于一炉” 博瞻综赅. 中西学理之长;深识创见. 中西学理之长;深识创见.成钱氏一家之 ”“可视为 钱钟书的翻译论》 可视为《 言。”“可视为《钱钟书的翻译论》”(罗新璋 语.1990/8) 借助于对林纾翻译的解读, 借助于对林纾翻译的解读,表达自己的翻译观点和 理论。 理论。
• 三、“化”: •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 ’”, 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 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 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 风味,那才能说算得上人于“化境” 风味,那才能说算得上人于“化境”。 • 化即是转化(conversion),即上文所述的“将 化即是转化(conversion),即上文所述的“ ),即上文所述的 一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 一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 • 化即是归化(adaptation),将外文用自然而流 化即是归化(adaptation), ),将外文用自然而流 畅的本国文字表达出来; 畅的本国文字表达出来; • 化即是“化境”。也即是“原作的‘投胎转世’, 化即是“化境” 也即是“原作的‘投胎转世’ 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这 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这 与傅雷 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和以译莎士比亚 重神似不重形似” 名闻遐迩、成绩卓著的朱生豪的“ 名闻遐迩、成绩卓著的朱生豪的“保持原作之神 异曲同工之妙。 韵”有异曲同工之妙。

围城

围城

(二)人生与人性的双重嘲讽
《围城》以抗战为背景,却与抗战没有任何意义
上的关系。作品以知识分子为表现对象,以方鸿 渐中心,在方鸿渐生活与追求中,串联起众多的 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不是以往的小知识分子, 而主要是高级知识分子。几乎都是留过学的教授、 专家,西装革履,满口外语。在现代文学中,很 少有人这样描写这样的知识分子。由于《围城》 是以知识分子为表现对象,所以,有人称《围城》 是新《儒林外史》。把《围城》看作是对知识分 子精神弱点的批判、嘲讽。
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对话,就是这样的人生悲剧
的象征。 褚慎明这样说: 关于菩蒂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 一句英国古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外面 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 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苏小姐说: 法国也有这末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 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 的人想逃出来。
起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1、人生嘲讽
张爱玲把人生看作是 ‚苍凉‛ ,社会无论是
升华,还是浮华,个人总悲剧的,无法圆满 的。在本质上是一种虚无的悲剧。而钱钟书 也同样具有人生虚无的悲剧意识,但是,他 和张爱玲的不同是,他把人生理解为一种盲 目的过程,人不段追求,又不断的落空,最 后总是一无所有,无法获得自己渴望的东西。 世界好象总是与人开玩笑,人在世界的无形 的巨手的拨弄下,总是变得可笑。
1935年毕业到上海光华大学任英语教师。同年到英国
的牛津大学留学。1937年获得副博士学位。牛津聘任 他为讲师,他没有接受。1937——1938在法国生活过 一段时间。1938年回国。先后在西南联大、震旦女子 文理学院等地任教。
1941 年出版散文集《写在
人生边上》。 1946 年出版 短篇小说集《人 · 兽· 鬼》, 1946——1947 年 , 在 《 文 艺复兴》杂志上连载长篇小 说《围城》。《围城》奠定 了钱钟书在现代文学上的地 位。建国以后,任清华大学 教授, 1952 年到中国社会 科学院文学所任研究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人物选评之钱钟书金圣叹曾有感言:真读书人天下少,不如意事古今多。

言及读书人,古今从未少,然真读书人,罕有。

但这一颗永不熄灭的明星却一直照耀着后世,以其文学造诣激励后人启迪大众,也许“民国第一才子”并不能展现他的一生,但却让我们对他多了一份崇高的敬意——古往今来,学者是最值得被尊重的人。

他是我最崇拜的人,日月星辰都不及光芒的万分之一,他是钟情于书的大学者——钱钟书。

怀着一颗尊重且小心翼翼的心浅谈一二,言之有误实属学识浅薄。

一.钱钟书生平简要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与夫人杨绛一见钟情,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和翻译家,育有一女钱瑗,为北师大教授。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承家学,天资过人,青少年时就喜好古经典籍。

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

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

在这一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

他学识渊博,记忆力惊人。

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就与吴晗、夏鼐被誉为清华“三才子”。

1933年大学毕业。

1935年和作家、翻译家杨绛结婚。

同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资格,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攻读两年,又到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一年,于1938年回国。

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古典文学组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文学的研究。

主张用比较文学、心理学、单位观念史学、风格学、哲理意义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从多种角度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精通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拉丁文,意大利语六国语言。

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选本《宋诗选注》。

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及《管锥篇》(五卷)等。

钱钟书先生作为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成就举世瞩目。

晚年的钱钟书闭门谢客,淡泊名利,其高风亮节为世人所称道。

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

他把钱钟书看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

还有一个外国记者因为看了钱钟书的《围城》,想去采访钱钟书。

他打了很多次电话,终于找到了钱钟书。

钱钟书在电话里拒绝了采访的请求,并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文字直白的介绍兴许不能完全从侧面展现出他的伟大,下面我们从他的文学造诣来赏析。

二.钱钟书先生和他的作品们(一)《围城》首提《围城》不解释。

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

钱钟书的夫人杨绛曾给黄罗芳一张纸条,阐明了“围城”的丰富内涵,上面写道:《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大都如此。

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

有论者认为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围城》内涵充盈,兼以理胜于情,是小说中的宋诗。

所谓“围城”,如书中人物所说,是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

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本书的主人公方鸿渐本来不知道有“围城”之说,然而,当他听人说到“围城”,并且经过后来的坎坷,便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想法。

”“围城”是对一种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一种心理意态的巧妙把捉。

“围城”所描绘的,乃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永恒循环。

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是从自以为天佑神助开始,而从意识到造化弄人结束。

《围城》中时起时伏,处处申说的,都是理想的不断升腾和一再破灭。

经常是事将成矣而毁即随之,浪抛心力而已。

许多人终身处于“围城”境遇而不察,因此,“围城”完全可以作为人类身处困境、屡遭挫折的象征。

钱锺书先生旁观浮生,思虑沉潜;指点世态,寄慨遥深,以形而下示形而上,使读者对人生恍然如有所知。

本书风9格幽默,妙譬可人,读之颇可领略汉语文字的丰赡粹美。

《围城》的艺术特色:(1)采取大跨度的横向移动式的结构间架,以人物行踪的三点双线来布设格局。

(2)与众不同的讽刺艺术——反仿、反讽、反论构成的机敏的讽刺。

(3)用心灵内在的表现手法来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技术含量上更高一褚。

(4)运用环境渲染及后现代叙述手法,不断展现多重艺术讽刺形式或夸张或夸大或魔幻。

读后感:世道的艰险,可是并没有好好地去接纳它。

他们尝试去改变,就好像方鸿渐想知道韩学愈文凭的真伪,以此找回自己的公道一样。

熟不知道,人家早就设定了陷阱等他踩进去。

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也正在此。

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真实的社会环境。

(二).《管锥编》《管锥编》是钱先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本书用典雅的文言写成,引用了大量英、法、德、意、西原文,是一部不可多得、必然传世的多卷本学术著作。

此书考论词章及义理,打通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障,其间多有新说创见,皆发前人之覆者,颇能开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时之豪杰。

书中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所论除了文学之外,还兼及几乎全部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

本书未刊部分尚有考论《礼记》、《庄子》、《全唐文》、《杜少陵诗集》、《玉溪生诗注》、《昌黎集》、《简斋集》等十种书的札记。

显而易见,这部高品位的著作是钱先生数十年心血的结晶。

(三).《写在人生边上》“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

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

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地浏览。

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

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

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

谁有能力和耐心做那些事呢?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是钱先生的散文集。

收入《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等十篇。

作者带着“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以旁观者的姿态对世道人心发表看法,博闻善说,睿智幽默,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算得上一个独特的品种。

(四)其余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选本《宋诗选注》。

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槐聚诗存》、等。

三.钱钟书先生为人有外国记者曾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

简直把钱钟书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

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他有一般才子恃才傲物的性格,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然而面对一系列相继而来的风雨,他的童心不得不跟着变得苍老,虽然他的才气仍不减当年,但他的热情与欲望却在逐年递减,钱锺书一度开始沉默。

狂:可他一口拒绝道: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

其率真狂傲可见。

为才高一世,所以他也颇自负自诩,相当的“狂”。

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说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个“狂人”之一,钱钟书的狂,狂在才气,狂得汪洋恣肆,颇类古代庄生。

他的堂弟曾说过,钱钟书少年时就狂得惊人,从小就不愿说赞扬别人的话,倒批评、挖苦、调侃过不少人,说话既刻薄,又俏皮,这脾气一直未改,这些被他批评的人中有的是他的同学友人,有的还是他的师长、前辈,像朱自清、周作人、冯友兰、赵万里、吴宓,甚至还包括他的父亲钱基博在内。

上大学时他就敢挑剔博学的父亲的学问,断定父亲的学问“还不完备”。

1933年钱钟书从清华外文系毕业,校长亲自告诉他要破格录取他留校,陈福田、吴宓等教授都去做他的工作,清华挽留他继续攻读西洋文学研究硕士学位,他曾说:“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其狂如此!黄谨曾有言:当代学人,最不可思议者,当数钱钟书。

他不仅有惊人的渊博和睿智,更有无与伦比的文化包容力;他能够像魔术师一般,把种种本不亲和甚至相互排斥的东西,不落痕迹、天衣无缝地融和在一起。

此言极是。

1991年,全国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要拍钱钟书,被他婉拒。

别人告诉他会有很多的酬金以及曝光率。

他淡淡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很多人不远万里从各地甚至国外慕名来拜访钱钟书,而他却常常闭门谢客,避之不及。

有位英国女士打电话说非常喜欢他写的文章,想到家中拜见作者。

他在电话中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个性乐观:1966年,杨绛和钱钟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双双接受“改造”。

这对于有些人来说,简直是噩梦。

但就是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钱钟书也保持着一份少有的幽默。

比如被迫剃了“阴阳头”,别人会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而钱钟书却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果不其然,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

”四.钱钟书先生对后世及我的影响钱先生给予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1、是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

2、是以一种新的学术规范发展和深化中国学研究。

3、是以一种现代意识统领文学创作。

4、是以一种高尚的形象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人格上的榜样。

七律-祭钱钟书老街味道管窥锥指自成编烟海苍茫罩九天直面沉浮犹戏谑恣情臧否恁狂癫中西交错通幽径今古相承赏妙椽可叹中书君去后不知学问只知钱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先生唁电中说“他将以他的自由创作,审慎思想和全球意识铭记在文化历史中、并成为对未来世代的灵感源泉”你不会认识我,虽然你上过我的当。

你受我引诱时,你只知道我是可爱的女人、可亲信的朋友,甚至是可追求的理想,你没有看出是我。

只有拒绝我引诱的人,像耶稣基督,才知道我是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